公安招警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共156题)_第1页
公安招警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共156题)_第2页
公安招警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共156题)_第3页
公安招警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共156题)_第4页
公安招警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共156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安招警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共5套)(共156题)公安招警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8题,每题1.0分,共28分。)1、张某和王某是左右邻居,二人因为盖房子发生过争执,此后便断了交往。某日,张某去村外的田地里干农活,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原来王某不慎落水并因不识水性性命堪忧。张某看到是王某后转身离去,由于一直无人相救,王某最终溺水身亡。对于张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某构成见死不救罪B、张某不构成犯罪C、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D、如果张某会游泳就构成犯罪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必须满足四方面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A项错误,我国《刑法》无该项罪名。B项正确,张某没有救助王某的法定义务,仅有道德上的义务,因此不构成犯罪。C项错误,王某是自己不慎落水,并非张某的行为导致其处于危难,虽然张某见死不救,但是张某并没有法定的救助义务,因此不构成犯罪。D项错误,即使张某会游泳,也不构成犯罪。故正确答案为B。2、李某患有唐氏综合征,生活不能自理,在其父死后,其母兰某一直负责照顾他。随着兰某年龄的增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而李某也每天处在病痛折磨之中。兰某多次向邻居表露过自己的担心,恐自己死后儿子无人照顾。2017年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83岁的兰某给47岁的李某喂了安眠药,并用毛巾掩其口鼻捂死了他。当确认儿子已经死亡之后,兰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代了自己杀死儿子的事实。对于兰某的行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兰某捂死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B、兰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C、兰某虽已83岁,其捂死李某的行为仍可适用死刑D、兰某已经83岁,依照刑法规定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刑罚的执行。《刑法》第49条第2款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A项正确,兰某有杀人的故意,用毛巾捂口鼻的方式实行了杀人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B项正确,《刑法》第67条第l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兰某的行为构成自首。C项错误,兰某在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给其儿子喂了安眠药后用毛巾掩其口鼻捂死了他,不属于以残忍手段致人死亡,因此不适用死刑。D项正确,《刑法》第17条之一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兰某犯罪时已满75周岁,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丁某因为家庭矛盾与丈夫王某发生口角后离家出走。王某在多日寻找无果后自制了一个纸板,上书“丁某,三日内不回家,我必杀人”,并将纸板悬挂在胸前游走在大街小巷,引起过路者的恐慌。后经人报警被公安民警带到派出所。对于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B、王某不构成犯罪C、王某构成寻衅滋事罪D、王某构成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犯罪的构成要件。A项错误,王某只是在纸板上写了“丁某,三日内不回家,我必杀人”,但并无杀人的实行行为,因此不构成故意杀人罪。B项正确,王某的行为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不构成犯罪。C项错误,王某的行为引起了过路者的恐慌,但并未达到寻衅滋事的严重情节,不构成寻衅滋事罪。D项错误,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是指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王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故正确答案为B。4、安某携带10万元现金去外地进货,凌晨2点到达目的地后乘坐出租车去往预订酒店。办理人住手续时安某突然想起装有现金的手提袋忘在了出租车上,遂马上找出向司机索要的发票联系出租车公司。一番周折后,安某找到了当时载他的司机吴某,但吴某矢口否认见过安某的手提袋。安某说自己当时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手提袋就放在脚下,肯定是吴某拿了,双方争执不下,安某报警。后警方在吴某家中搜出了装有10万元现金的安某的手提袋。吴某的行为构成()。A、诈骗罪B、盗窃罪C、侵占罪D、职务侵占罪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的主要罪名。《刑法》第270条第1款、第2款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A项错误,诈骗罪中,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受骗者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受到损害。吴某并非通过欺骗手段而获得手提袋,因此不构成诈骗罪。B项错误,盗窃罪的基本特征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使用平和的方式,将他人所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安某将手提袋遗忘在出租车,该手提袋事实上已由吴某占有,吴某不能盗窃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C项正确,吴某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并且拒不交出,构成侵占罪。D项错误,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5、2016年12月的一个晚上,姜某去田某家中行窃,当姜某背着所偷财物正准备离开时,被田某发现。为了尽快脱身,姜某夺过田某手中的棍子并将其打倒在地,随后迅速逃离现场。后法医鉴定田某为重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姜某构成抢劫罪B、姜某构成盗窃罪C、姜某构成故意伤害罪D、姜某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的主要罪名。《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姜某起先是入户盗窃,被田某发现后为了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6、依照刑法中对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崔某、李某二人相约一起去某公司财务室行窃,到了公司门口,李某突然腹痛难忍只得回家,崔某一人前往财务室窃得财物5000余元,后分给李某500元。崔某和李某不成立共同犯罪B、黄某深夜潜入一家超市实施盗窃,在行窃过程中碰到了也来此盗窃的朋友陈某,二人相视一笑,各干各的,随后各自回家。黄某和陈某成立共同犯罪C、张某怂恿无业人员李某人室盗窃,李某独自一人潜入某住户家中窃得财物5000余元。后李某拿出300元送给张某表示感谢,张某收下。张某和李某不成立共同犯罪D、一辆货车翻倒在路边,王某看见后立即叫住夏某:“我们一起去把车上的货物拿走吧。”夏某便与王某将车上价值5000余元的东西拿走,然后各自回家。王某和夏某成立共同犯罪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A项错误,崔某与李某有盗窃的共同故意,虽然李某因腹痛并未实行盗窃行为,但崔某实行了盗窃行为,一人既遂,全部既遂,两人仍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B项错误,黄某与陈某属于无意思联络的同时犯,不构成共同犯罪。C项错误,张某教唆李某人室盗窃,李某实施了入室盗窃,张某与李某成立盗窃罪的共同犯罪。D项正确,王某与夏某存在盗窃货物的共同故意,成立盗窃罪的共同犯罪。故正确答案为D。7、易某和贾某因为单位竞选干部一事积怨颇深,后易某因为受到单位处分便怀疑是贾某从中作梗,于是准备杀死贾某。某日,易某借口化解前嫌约贾某到一僻静处,二人说了几句话后易某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菜刀朝贾某砍去,倒在血泊中的贾某呻吟不止,而此时的易某也突然清醒过来,拨打了120并将贾某送往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贾某保住了生命,但是落下了终身残疾。关于易某行为的定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易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犯罪既遂B、易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犯罪未遂C、易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犯罪未遂D、易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犯罪中止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案中,易某以杀害贾某的犯罪故意实施了杀害贾某的犯罪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成立故意杀人罪。但易某在能够完成犯罪结果的情况下,因为自己意志以内的原因醒悟并及时将受害人送往医院,及时挽救了被害人性命,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所以成立犯罪中止。故正确答案为D。8、陈某主动联系某境外组织,并参加了其举办的恐怖活动培训,但没有加入该组织。陈某的行为构成()。A、参加恐怖组织罪B、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C、间谍罪D、帮助恐怖活动罪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错误,《刑法》第120条第1款规定:“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B项正确,《刑法》第120条之二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陈某主动联系某境外组织,并参加了其举办的恐怖活动培训,但没有加入该组织,构成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C项错误,《刑法》第110条规定:“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D项错误,《刑法》第120条规定之一第1款、第2款规定:“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为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招募、运送人员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故正确答案为B。9、村民王某在一偏僻小路上遭到李某持刀劫持,王某奋力挣脱后逃跑,而李某持刀紧追不舍。此时同村张某刚从田里劳作归来,见此情景立刻拿着扁担朝李某的颈部打了一下,李某昏倒在地。王某见状,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李某的头部猛砸数下,致李某死亡。对于本案中王某和张某行为的定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B、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C、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张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D、王某和张某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共同犯罪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题目中路人张某见李某持刀紧追王某,拿着扁担朝李某的颈部打了一下,犯罪人李某昏倒在地,加害行为已经停止,客观上王某已经不具有危险,防卫目的已经达到,防卫行为应当结束。但王某仍拿起地上的石头朝李某的头部猛砸数下,其行为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因而不是防卫行为。而王某“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李某的头部猛砸数下”明显会造成“李某死亡”的结果,所以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张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故正确答案为C。10、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件的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因病死亡。侦查机关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撤销案件B、不起诉C、终止审理D、宣告无罪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死亡,故应当撤销案件。故正确答案为A。11、张某因涉嫌贩卖15克海洛因被立案侦查,他想为自己请一名辩护律师,但是不清楚辩护律师可以为自己提供哪些法律服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张某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代理申诉、控告B、辩护律师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和程序,可以同在押的张某会见和通信C、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D、辩护律师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许可,才可以向有关证人收集张某无罪、罪轻的证据材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38条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B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39条第1款规定:“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C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D项错误,《律师法》第35条第2款规定:“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因此,律师可以直接调查取证。D项表述不符合法律规定。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2、某食药监管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一食品加工厂在其生产的食品中使用了有毒、有害原料,遂对该食品的生产原料及成品进行了查封、扣押。在检查该加工厂办公电脑时,发现里面存有该加工厂食品制作的培训视频、食品销售链等相关数据。后因该加工厂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该食药监管部门将案件移交给相关公安机关立案管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食药监管部门在上述执法中收集的食品生产原料及成品在该加工厂涉嫌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诉讼中不能作为证据使用B、该食药监管部门在上述执法中依法复制的食品制作培训视频、食品销售链等电子数据,在该加工厂涉嫌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诉讼中不能作为证据使用C、该食药监管部门在上述执法中收集的食品生产原料及成品、依法复制的食品制作培训视频、食品销售链等电子数据,在该加工厂涉嫌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诉讼中均能作为证据使用D、由于该加工厂涉嫌刑事犯罪,即使在办案中有涉及该加工厂商业秘密的证据,也不需要保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B两项错误,C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第1款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所以,A、B两项中表述的证据在该加工厂涉嫌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诉讼中均可作为证据使用。D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3款规定:“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所以,涉及商业秘密的证据,应当予以保密。故正确答案为C。13、李某是一名刑事警察,他在本辖区执勤期间目睹了一起抢劫案件,并与两位同事一起及时地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李某是在执勤期间目睹了这起抢劫案件,故李某所在的公安机关可以作为证人出具证人证言B、李某有作证的义务,假如本案由李某所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则李某既可以作为本案的证人,又可以参与本案的侦查工作C、李某的作证内容只有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D、李某因履行作证义务请了3天假且已领取了相应作证补助,故应扣除其3天的工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6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所以,单位不能作为证人。B项错误,根据证人作证优先原则,李某作为本案的证人,不参与本案的侦查工作。C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61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D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证人作证的补助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有工作单位的证人作证,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故正确答案为C。14、范某(女)因涉嫌诈骗被立案侦查,后来发现范某有一个刚满4个月且需要其哺乳的女儿。则下列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对范某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B、如果对范某采取取保候审,则应当责令其提出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C、在对范某采取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不得与其他共犯会见D、由于范某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可以对其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67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题目中,范某有一个刚满4个月且需要其哺乳的女儿,属于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形。B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即保证人或保证金是二选一的关系,选项表述为“应当责令其提出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不符合法律规定。C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71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不得与其他共犯会见”的表述符合法律规定。D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74条第1款、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5、梁某是一起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对于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下列行为,梁某无权提出申诉或者控告的是()。A、对梁某采取的拘传期限届满后,不予以释放、解除或变更B、对与本次盗窃行为无关的梁某家人的生活用品进行了查封、扣押C、某办案人员将扣押的梁某的电动车(盗窃时的作案工具),作为自己上下班的交通工具D、办案人员经过法定程序将被害人失窃的合法财产予以返还,但没有告知梁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款物工作规定》第28条的规定,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不需要在法庭出示的,应当及时返还被害人。并未说明要通知犯罪嫌疑人,因此无须通知梁某。对此,梁某无权提出申诉或控告。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6、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询问证人的做法正确的是()。A、民警张某在办理一起电信诈骗犯罪案件时,因需要询问的证人较多,为提高办案效率,遂将17名证人聚集在一起召开了一场调查取证座谈会B、在一起抢夺犯罪案件中,证人请求自行书写证人证言,办案民警赵某以违反法律规定为由予以拒绝C、民警孙某在办理一起涉黑犯罪案件时,因证人拒绝作证遂强制将其带到某宾馆接受调查询问D、民警周某在询问证人时,郑重告知证人要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并提醒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错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4条的规定,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为提高办案效率,遂将17名证人聚集在一起召开了一场调查取证座谈会,不符合法律规定。B项错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2条第1款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鉴于证人的身份是由于他们对案件情况的感知在客观上与案件之间形成了相应的证明关系所决定的,因此具有不可替代性,不能由办案人员随意指定更换;证人本人也不可以仅以个人意见作证或拒绝作证;证人必须亲口陈述或亲笔书写证言,除办案人员制作笔录以外一般不能委托他人代理。C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124条第1款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因证人拒绝作证遂强制将其带到某宾馆接受调查询问,不符合法律规定。D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D项表述符合法律规定。故正确答案为D。17、下列各种情形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但在一定情形下可以经批准延长B、在侦查期间,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先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C、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D、在案件侦查终结前,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侦查机关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并记录在案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A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156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B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160条第2款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确实无法查明其身份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起诉、审判。”C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160条第1款规定:“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D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161条规定:“在案件侦查终结前,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侦查机关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律师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8、下列侦查措施的适用不恰当的是()。A、有证据表明犯罪嫌疑人张某随身携带了炸药,需要对张某进行人身检查,但张某明确表示拒绝,侦查人员对其进行了强制检查B、由于某项侦查实验可能造成犯罪嫌疑人的人身伤害,某公安机关负责人对此项侦查实验申请未予以批准C、在执行逮捕中,由于情况紧急,侦查人员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的手提包进行了搜查D、为查明被害人的伤害情况,由于没有女工作人员随行,男侦查人员张某对被害妇女的身体进行了检查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A项正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12条第1款、第2款规定:“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提取指纹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被害人死亡的,应当通过被害人近亲属辨认、提取生物样本鉴定等方式确定被害人身份。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检查、提取、采集的,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查、提取、采集。”B项正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16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对侦查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侦查实验笔录,由参加实验的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侦查实验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进行侦查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C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138条规定:“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D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139条规定:“在搜查的时候,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9、关于刑事证据的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刑事案件中的证人王某在询问中突然跑出办案场所,侦查人员将其抓回并用警械约束后,录下了王某的证词,该证词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B、犯罪嫌疑人张某涉嫌组织卖淫犯罪,被讯问时一言不发,讯问人员对其扇了几个耳光并威胁他再不开口就不让他活着出去,张某因此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经核实其供述与其他共犯的供述相吻合,该证词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C、犯罪嫌疑人陈某因涉嫌抢劫被立案侦查,陈某在5年前因犯抢劫罪被判刑4年的事实应当作为其本次抢劫犯罪成立的定案根据D、王某是一起盗窃犯罪案件的被害人,王某认为该盗窃行为是本村的杜某所为,因为杜某平时就有小偷小摸的习惯。王某的分析属于被害人陈述,应当成为盗窃犯罪案件的定案根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A项正确,B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1款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根据规定,采用刑讯逼供收集的证据应予以排除;对证人使用约束性警械,属于暴力取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C项错误,陈某在5年前因犯抢劫罪被判刑4年的事实与本次犯罪之间并不存在关联性,不应当作为其本次抢劫犯罪成立的定案根据。D项错误,王某仅仅依靠杜某平时有小偷小摸的习惯这一点来断定盗窃行为是本村的杜某所为,是其主观臆断,不能作为定案根据。故正确答案为A。20、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往往能够直接地、单独地证明犯罪嫌疑人是不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下列属于直接证据的是()。A、张某涉嫌诈骗案中,被害人何某关于张某给自己造成的财产损失的陈述B、杨某涉嫌杀人案中,证明杨某指纹与现场提取指纹同一的鉴定意见C、李某涉嫌放火案中,现场提取的显示电线短路引发大火的监控视频D、王某涉嫌故意伤害案中,证明人邓某证明王某到过案发现场的证言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涉及程序法的相关知识点。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直接证据主要有:(1)被害人指认犯罪分子的陈述;(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3)现场目击者指认出犯罪分子并陈述犯罪过程的证言;(4)记载有关犯罪内容的书证;(5)某些通过监控设备摄录的能够再现犯罪经过的视听资料、电子数据。A项错误,被害人陈述,只有被害人能指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为时,才可以成为直接证据。B项错误,鉴定意见属于间接证据。C项正确,监控视频属于能够再现犯罪经过的视听资料,是直接证据。D项错误,该证人证言并非是指认出犯罪分子并陈述犯罪过程的证言,是间接证据。故正确答案为C。21、某日凌晨,苏某潜入宋家准备盗窃,不料宋某临时回家,发现苏某,大声喊叫。苏某用凶器袭击,宋某与之搏斗,被凶器击中后倒地不动,苏某认为宋某已死,从宋某身上搜得现金6800元、一条手链后逃离现场。对苏某的行为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盗窃罪B、抢劫罪C、故意杀人罪D、故意伤害罪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涉及《刑法》的相关知识点。《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抢劫罪。A项错误,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B项正确,根据法条规定,苏某盗窃被宋某发现后,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用凶器袭击宋某,此时由盗窃罪转化成抢劫罪。C项错误,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犯罪的一种。D项错误,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故正确答案为B。22、根据我国《刑法》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犯罪中止,不要求犯罪分子必须出于真诚悔罪的动机B、犯罪既遂后,仍然可以中止犯罪C、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过程中D、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刑法。A项正确,《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构成犯罪中止,不要求犯罪分子必须出于真诚悔罪的动机,也可以是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亲友规劝后思想发生变化、慑于法律威严、担心被惩处等动机。B项错误,一个犯罪只能出现一种形态,出现既遂后就不能再出现犯罪中止。C项错误,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同样也可以发生在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一般是犯罪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犯罪中止的判定。D项错误,《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而非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正确答案为A。23、甲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如果人民法院决定对其适用缓刑,其考验期限()。A、最短不低于6个月,最长不高于2年B、最短不低于1个月,最长不高于3年C、最短不低于1个月,最长不高于5年D、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高于5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刑法。《刑法》第73条第2款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甲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因此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高于5年。故正确答案为D。24、刑罚执行权是指依法享有执行权的机关,根据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刑事判决、裁定,依法执行刑罚的权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是()。A、有期徒刑3年B、假释C、拘役D、缓刑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A项错误,监狱负责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刑罚的执行。B项错误,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等刑罚的执行。C项正确,公安机关负责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剩余刑期3个月以下的有期徒刑、驱逐出境等刑罚的执行。D项错误,缓刑由社区矫正机构执行。故正确答案为C。25、当今社会,信用卡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随之而来的犯罪日趋增多,情况复杂。下列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是()。A、王二在不同银行申办了5张信用卡,均恶意透支B、张三网上买了假身份证,到银行骗领了两张信用卡C、李四猜对捡来的信用卡密码,从自动取款机取出两万元D、赵五猜对偷来的信用卡密码,从自动取款机取出两万元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刑法》第19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A项正确,属于恶意透支。B项正确,属于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C项正确,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D项错误,属于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应为盗窃罪。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6、李某因涉嫌盗窃被某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经调查后,该公安机关以“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为由撤销了案件,并将李某释放,李某据此要求国家赔偿。下列有关该公安机关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A、应承担全部国家赔偿B、应承担部分国家赔偿C、不应承担国家赔偿D、应承担国家补偿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国家赔偿。《国家赔偿法》第17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A、B两项错误,C项正确,题干并未说明刑事拘留时间是否超过法定时限,因此不应承担国家赔偿。D项错误,国家补偿存在于行政领域,即只有行政补偿。另外,国家补偿通常发生在损害产生之前,由法律直接规定。故正确答案为C。27、受案、立案、撤案、终止侦查、侦查终结是公安机关在刑事执法中的重要环节,公安机关的办案民警应当依法进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编号内容:①认为有犯罪事实;②案件事实清楚;③达到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④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⑤证据确实、充分;⑥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⑦属于本单位管辖;⑧法律手续完备,符合侦查终结条件的是()。A、①④⑤⑥⑧B、②④⑤⑥⑧C、①④⑤⑦⑧D、②③⑤⑦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程序法常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74条规定:“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案件事实清楚;(二)证据确实、充分;(三)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四)法律手续完备;(五)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因此②④⑤⑥⑧符合法律规定。故正确答案为B。28、某日深夜,甲携带凶器抢劫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后扭头便走。甲的行为性质是()。A、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D、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正确,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本案中甲携带凶器抢劫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后扭头便走。说明甲已经着手实施了抢劫行为,已经经过了犯罪预备阶段,到达犯罪实行阶段。而后行为人在自己有可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犯罪的进行。能达目的而不欲,属于犯罪中止。所以甲是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B项错误,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准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本题案例中甲已着手实施犯罪行为,而不是预备阶段。C、D两项错误,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本案例中甲自动中止了犯罪行为,而非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放弃。故正确答案为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9、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时应当经过侦查机关许可的案件有()。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的相关知识。《刑事诉讼法》第39条第3款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据此可知,A、B两项均正确,C、D两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B。30、某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信用卡诈骗案,查获赃款10余万元,POS机5台,信用卡200张,还有存储在嫌疑人电脑里的被害人信息,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的电话录音等。下列属于正确的证据认定的有()。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物证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如作案工具、赃款赃物、指纹、脚印、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犯罪行为产生的物品以及其他可能揭露犯罪和查获犯罪嫌疑人的实物和痕迹。物证的特点是以其外部特征、物品属性、存在状况等来发挥证明作用。A项正确,赃物属于物证。B项正确,POS机和信用卡属于物证。C项错误,属于电子数据。书证是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通常以文字、图标和符号表示。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式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D项正确,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故正确答案为ABD。31、朱某盗窃现金两万元交给其父。民警迅速破案,对朱某依法处理,并找到其父,朱父拒不交出赃款,对民警说:“儿子孝敬我的钱,凭什么交给你们?”如果你是民警,与朱父进行交流的正确内容有()。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安基础知识。A项错误,本案对朱父不适用逮捕措施,况且逮捕措施需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办案民警是不能随便使用逮捕措施的。B项错误,搜查是指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的搜索和检查。搜查有严格的程序,必须出示搜查证,因此本案中不能对朱父的家实行搜查措施。C项正确,朱某交给他父亲的2万元是犯罪赃款,应当收缴。告诉他这2万元的性质,有利于朱父了解情况,及时缴纳赃款。D项正确,告诉他不交钱的法律后果,有利于朱父了解情况,及时缴纳赃款。故正确答案为CD。公安招警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1.0分,共12分。)1、黄某(男)与蒋某(女)恋爱8年,其间黄某为蒋某花费很多钱物,后蒋某移情别恋与他人结婚,黄某心存怨恨。蒋某结婚第三天按照当地习俗回娘家,黄某遂拨打殡仪馆电话,谎称蒋某患病死亡。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按其提供的地址开着灵车到蒋某的娘家拉尸体。蒋某立即向派出所报警。针对该案警情,民警不应采取的调查取证措施是()。A、询问蒋某移情别恋与他人结婚的原因B、询问黄某,了解其与蒋某的关系C、调查黄某是否患有精神病D、调查黄某是否拨打殡仪馆电话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A项错误,蒋某移情别恋与他人结婚的原因与本案无关,属于蒋某的个人隐私,民警无权询问该问题。即使民警询问该问题,蒋某也有权拒绝回答。B项正确,询问黄某与蒋某的关系,以便了解黄某谎报蒋某患病死亡的原因,有利于该案的侦办。C项正确,调查黄某是否有精神病,是民警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因为如果黄某有精神病,按照法律规定,将不予处罚。D项正确,调查黄某是否拨打殡仪馆电话,是了解本案案情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查明黄某是否“故意”谎报蒋某患病死亡,以此报复蒋某。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2、根据《刑事诉讼法》和《人民警察法》的有关规定,下列不属于公安机关法定职责的是()。A、对人民法院判处拘役的罪犯执行刑罚B、羁押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被告人C、拘传人民检察院决定拘传的犯罪嫌疑人D、羁押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涉及《刑事诉讼法》和《人民警察法》的相关知识。A项正确,根据《人民警察法》第6条第11项的规定,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属于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应该依法履行的职责之一。B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80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由此可知,羁押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被告人属于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之一。C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据此可知,人民检察院可以执行拘传。D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80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刑事诉讼法》第9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由此可知,羁押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属于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之一。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赵某在刑满释放当年可以从事的活动是()。A、自由宣传某种宗教信仰B、控告当年办理其案件的国家工作人员C、参加当地组织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游行D、选举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律知识。《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第56条第1款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题目中赵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因此,赵某无权从事A、C、D三项中的活动。故正确答案为B。4、某甲(15岁)在和父亲逛街的路上,恰好目睹了一起盗窃案的发生。公安机关对某甲进行了询问,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应当在其父亲或母亲在场的情况下进行B、不得在其父亲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但应当通知其母亲到场C、不可以在公安机关进行D、应当在看守所进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05条第1款、第2款规定:“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6条第1款规定:“讯问、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到场。”本题中,某甲未成年,应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到场,但由于其父亲也目睹了案件的发生,是证人,应当个别进行询问,故父亲不得到场,应当通知其母亲到场。故正确答案为B。5、下列情形中,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的是()。A、伤害案件中伤情鉴定期间B、非法制造发票案件中对发票真伪的鉴定期间C、盗窃案件中对价格的鉴定期间D、故意杀人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做精神鉴定的期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涉及《刑事诉讼法》的相关知识点。《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A、B、C三项错误,鉴定的期间计入办案期限。D项正确,鉴定期间不计人办案期限。故正确答案为D。6、男青年张某深夜在大街闲逛,遇到单身女子赵某,顿起歹意,将赵某挟持到偏僻胡同强奸。事毕,张某怕赵某报案,欲杀人灭口,正卡赵某脖子时,因有人路过,张某逃离现场。经鉴定,赵某脖子所受伤害构成轻伤。张某的行为属于()。A、强奸罪B、强奸罪和故意伤害罪C、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中止)D、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涉及《刑法》的相关知识点。根据题干得知,张某将赵某挟持到偏僻胡同强奸,已经构成强奸罪的既遂。后又起杀人灭口的动机,因有人路过,张某不得已才放弃犯罪,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应数罪并罚。A项错误,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后,又杀人灭口,因有人路过而放弃,因此成立强奸罪(既遂)和故意杀人罪(未遂),应数罪并罚。B项错误,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既遂);张某具有杀人的动机,并且已经着手实施,因有人路过,不得已放弃犯罪,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故意伤害罪表述错误。C项错误,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但故意杀人罪(中止)表述错误。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张某是因有人路过,害怕被发现,不得已放弃犯罪,是犯罪未遂。D项正确,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既遂)和故意杀人罪(未遂),应数罪并罚。故正确答案为D。7、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这一规定与刑法基本原则中的()具有法律精神上的一致性。A、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罪责自负原则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刑法。A项错误,《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指任何罪犯都应平等地适用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B项错误,《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C项正确,《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含义是,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的轻重和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要确定合理的刑罚体系、刑罚制度与法定刑,要求注重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的消长变化情况,合理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符合题意。D项错误,罪责自负原则指谁犯了罪,就由谁承担刑事责任。故正确答案为C。8、某市发生一起命案,侦查人员在现场发现了一封带血的书信。根据该书信记载的内容,侦查人员推出死者的家庭、身份、社会关系等信息。本案中的书信,可能属于下列哪种证据?()A、书证B、物证C、物证和书证D、被害人陈述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物证是指以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事物或痕迹,其包括实物和痕迹。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如果一个物品既能以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又能以外部形态证明案件事实,则该物品既可以作为书证使用,又可以作为物证使用。本题案例中,“带血的书信”既包含“书信”这一实物,也包含“带血”这一痕迹,所以“带血的书信”属于物证;又根据“书信记载的内容”,推断出其家庭、身份和社会关系,所以这封书信也属于书证。故正确答案为C。9、下列行为中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A、甲驾车在公路转弯处高速行驶,撞翻一车辆,致两人死亡B、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撞翻数辆汽车C、丙醉酒后驾车撞死一人D、丁在繁华路段飙车致一名老妇受惊吓而死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涉及刑法中罪名的相关内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是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主观表现为故意。A项错误,甲驾车在公路转弯处高速行驶,该行为所导致的危险并不具有普遍性,且甲的主观心态只能是过失,而不能评价为故意。因此,甲只构成交通肇事罪,而不能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项正确,乙驾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最后导致了严重的结果,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危险结果视而不见,完全放任,可知其主观心态可以认定为故意;横冲直撞的行为,完全置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可以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因此,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项错误,依据《刑法》的规定,丙醉酒驾车构成危险驾驶罪,而不能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项错误,依据《刑法》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构成危险驾驶罪。丁在繁华路段飙车构成危险驾驶罪,而不能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正确答案为B。10、“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刑讯逼供”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刑事政策。关于该政策,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B、有利于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C、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做到不枉不纵D、有利于提高执法办案的效率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安基础知识。“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之一,它要求:(1)要忠于事实真相,整个办案过程都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2)严禁刑讯逼供,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3)禁止侮辱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给犯罪嫌疑人以人道的待遇;(4)凡有违反者,必须从纪律上或法律上追究责任。“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刑讯逼供”是公安工作基本政策在办理刑事犯罪案件中的体现。A、B、C三项正确,“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体现了公安人员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对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公安机关依法、公正、文明办案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行这项政策,有利于防止冤假错案;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做到不枉不纵;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发挥证据与口供作用,促使公安人员提高办案水平。D项错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有利于促使公安人员提高办案水平,而不是提高办案的效率。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1、依照《刑法》的规定,下列可以适用死刑的情形是()。A、张某犯绑架罪,审判时已怀孕5个月B、赵某犯故意伤害罪,犯罪时只有17周岁C、王某以肢解方式杀害他人,犯罪时刚满75周岁D、黄某犯贩卖毒品罪,审判时已满75周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A项错误,对于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B项错误,赵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C项正确,王某在犯罪时刚满75周岁,可推断在审判时已满75周岁,但是属于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可以适用死刑。D项错误,黄某在审判时已满75周岁,也不具有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情形,不适用死刑。故正确答案为C。12、齐某为了躲避仇人李某的持刀追杀,慌不择路跑进一死胡同,眼见无路可逃,齐某踹开胡同尽头右侧的一住户大门进去躲避,适逢此户人家的老太太准备出门,齐某踹门的行为将站在门后的老太太撞倒在地,致其受重伤。齐某的行为属于()。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D、意外事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犯罪的基本概念。A项错误,《刑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齐某面对李某的追杀,有正在发生的危险,进入死胡同后,迫不得已踹门进去躲避,为了保护自身生命安全,不得不损害该住户的合法权益。但是对于老太太在门后这一情况,齐某在当时的情况下并未预见也根本无法预见,不属于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选择损害老太太的身体健康权,因此不属于紧急避险。B项错误,正当防卫应该直接针对行凶者李某实行。C项错误,齐某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并不属于犯罪,存在罪与非罪的区别。D项正确,意外事件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或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不属于犯罪。齐某在当时被追杀的情况下,并未预见也根本无法预见所踹的门后有老太太,最后因踹门导致老太太重伤,属于意外事件。故正确答案为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9题,每题1.0分,共19分。)13、旅馆工作人员有向公安机关报告可疑人员、物品情况的义务,旅馆工作人员发现下列哪些情况时,应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标准答案:B,C知识点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6条规定:“旅馆业的工作人员对住宿的旅客不按规定登记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或者明知住宿的旅客将危险物质带入旅馆,不予制止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旅馆业的工作人员明知住宿的旅客是犯罪嫌疑人员或者被公安机关通缉的人员,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A项错误,美籍华人凭有效证件入住无须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B项正确,向外渗透红色液体的大箱子属于可疑物品,应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C项正确,随行人员相貌酷似被通缉的抢劫嫌疑人属于可疑人员,应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D项错误,金某情绪低落,神情呆滞不属于可疑人员,无须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故正确答案为BC。14、李某对某市公安局某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可受理该行政复议的部门有()。标准答案:B,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行政复议法》第12条第1款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因此,李某可以向该分局的本级区政府或该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故正确答案为BC。15、某日,西城派出所接到辖区内居民刘某报警,称丈夫张某对其实施家庭暴力。派出所民警到场后,了解到张某有酗酒恶习,经常酒后对妻子进行打骂,后经伤情鉴定,刘某的伤势尚不构成轻伤。对此,公安机关可采取的手段及措施有()。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管理权。《反家庭暴力法》第23条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A项正确,张某实施家暴,妻子刘某受伤但尚未构成轻伤,没有达到犯罪程度,因此公安机关有权对张某的违法行为予以治安行政处罚。B项错误,《反家庭暴力法》第19条第1款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因此,依法提供法律援助不是公安机关的事情,是法律援助机构的任务。C项错误,题干中未提到刘某需要公安机关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情况,因此应由刘某自行向人民法院申请,而非公安机关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D项正确,《反家庭暴力法》第15条第l款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故正确答案为AD。16、天天城区某街道张某的理发店与李某的便利店相邻。某日,因张某在便利店门口堆放物品,李某与之发生口角,经其他人劝开后,张某趁李某不备拿起理发店的拖把打向李某,李某闪避不及被打中腿部(后经鉴定为轻微伤),导致现场混乱,有人见状拨打110报警。派出所值班民警老关、小王接到指令后立即出警。张某在继续追打李某的过程中,李某躲闪,拖把打到了李某便利店的玻璃门上(价值2000元),导致玻璃门破碎。对于张某的行为,公安机关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行政法常识。A项正确,本案中,张某殴打李某、致使李某轻微伤的行为(未构成刑事犯罪),是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进行处罚。B项错误,本案中,张某在追打李某的过程中,由于李某躲闪,导致李某便利店的玻璃门破碎,张某对于李某便利店的玻璃门损坏不存在故意,不能按照故意损坏财物进行处罚。C项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张某损坏李某玻璃门是张某追打李某所致,公安机关可就赔偿金问题进行调解。D项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管理规定》第185条第1款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处罚。对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此,针对张某造成的玻璃门损坏问题,李某应向法院提起诉讼,而非由公安机关裁决。故正确答案为AC。17、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危险物质”包括()。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知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故正确答案为ABCD。18、王某打电话报警称酒店门前一男子醉酒,不时对来往行人辱骂并敲砸停在路边的车辆,请求民警处理。出警民警以下正确的做法有()。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8条规定:“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也可以通知其家属、亲友或者所属单位将其领回看管,必要时,应当送医院醒酒。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约束过程中,应当指定专人严加看护。确认醉酒人酒醒后,应当立即解除约束,并进行询问。约束时间不计算在询问查证时间内。”A项正确,根据上述规定,可以对醉酒肇事人进行劝导和训诫。B项错误,根据上述规定,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C项正确,迅速查清醉酒人身份、家庭情况,能够保证及时有效地处理案件。D项正确,根据上述规定,可以通知其家属、亲友或者所属单位将其领回看管。故正确答案为ACD。19、民警小李在办理殴打他人的治安案件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形,应当回避的有()。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7条规定:“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申请,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A项正确,打人者是小李的弟弟,小李是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回避。B项正确,被打者是小李的姐姐,小李是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回避。C项错误,打人者是小李的同学,属于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但题目中没有涉及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表述,因此,小李不是应当回避。D项错误,被打者是外地的法官,与小李无关系,不符合应当回避的情形。故正确答案为AB。20、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被处罚人逾期不缴纳罚款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标准答案:B,C知识点解析:《行政处罚法》第51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A项错误,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B、C两项正确,符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D项错误,不符合《行政处罚法》中的规定。故正确答案为BC。21、2016年8月22日下午,某派出所民警在巡逻至某超市门口时发现违法嫌疑人刘某形迹可疑,遂口头传唤其至派出所接受询问。经询问和相关调查取证,证实刘某使用钳刀将停放在某超市门口的一辆自行车撬锁后偷走。针对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A项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第l款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B项错误,根据实施传唤的形式不同,传唤可分为书面传唤和口头传唤,书面传唤需要传唤证,口头传唤不需要。案例中符合口头传唤的情况,不需要补办传唤证。C项正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第1款的规定,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D项错误,案例中刘某在超市门口形迹可疑,民警可以出示工作证对其进行口头传唤,并将传唤原因和依据告知刘某。故正确答案为AC。22、下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中,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的有()。标准答案:B,C知识点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8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A项错误,行政拘留不在听证范围。B项正确,2500元罚款符合听证条件。C项正确,吊销许可证符合听证条件。D项错误,行政拘留、1500元罚款均不在听证范围。故正确答案为BC。23、下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中,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有()。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A项正确,符合第1项不予执行拘留情形。B项正确,符合第2项不予执行拘留情形。C项错误,70周岁生日前一晚未满70周岁,仍需执行拘留。D项错误,丁虽然未满18周岁,但不是初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因此应执行行政拘留。故正确答案为AB。24、下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没有超过追究期限的有()。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A项错误,4月6日播放淫秽录像,至10月7日即已到达追究期限。因此,选项中提到的10月25日超过追究期限。B项正确,移走安全标志的违法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具有连续状态,追究时限应从移回原位之日起计算。因此在追究时限之内。C项错误,伪造印章使用后即销毁,不具有连续状态,故从发生之日4月10日算起,至10月11日即已达到追究期限。因此,选项中提到的11月22日超过追究期限。D项正确,私装的电网一直存在危害他人生命健康的状态,追究时限应从拆除之日起计算。故在追究时限之内。故正确答案为BD。25、关于治安处罚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A项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9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处罚的根据。”B项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4条第2款规定:“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C项错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4条第3款规定:“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所以该选项错误,应该是16周岁,而不是18周岁。D项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6条规定:“询问聋哑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有通晓手语的人提供帮助,并在笔录上注明。询问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配备翻译人员,并在笔录上注明。”故正确答案为ABD。26、2016年3月15日凌晨2时许,某市一家民办学校英语外教H国人詹姆斯(男,28岁)将在其住所附近拉客嫖娼的卖淫女吴某带到其住所嫖宿。在嫖宿过程中,詹姆斯用拳头肆意殴打吴某,致使吴某眼部、鼻子等多处受伤(经过鉴定构成轻微伤)。吴某报警后,警方经调查决定对詹姆斯以殴打他人行为处以行政拘留十日,以嫖娼行为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合并执行行政拘留二十日,同时附加适用驱逐出境。针对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第1款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第66条规定:“卖淫、嫖娼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第16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