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讨新刑诉法视野下的审查逮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初讨新刑诉法视野下的审查逮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初讨新刑诉法视野下的审查逮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初讨新刑诉法视野下的审查逮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初讨新刑诉法视野下的审查逮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讨新刑诉法视野下的审查逮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讨新刑诉法视野下的审查逮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甘南州玛曲县人民检察院高卫民747300)*摘要:新刑诉法的修改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完善和创新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对审查逮捕制度的完善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逮捕制度改革的法理探析入手,在解读逮捕制度新修正条文的同时,着重分析了新修审查逮捕制度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立法的不足,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审查逮捕制度和如何应对审查逮捕制度修改后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了几点看法。关键词:新刑诉法保障人权逮捕审查逮捕制度逮捕必要性捕后必要性审查一、逮捕制度改革的法理探析在新刑诉法实施之前,认真解读新法条文,探析修改背后的法理,对于新法实施后正确适用及促进新法司法解释出台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意义。新刑诉法细化了逮捕必要性条件,完善了逮捕程序,规定了捕后必要性继续审查制度,每修改之处充分体现了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统一。(一)逮捕制度改革的必然性。法的修改是以一定客观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主观意志活动,并且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作者简介:高卫民、男、玛曲县人民检察院、玛曲县西环北路61号zhhuifeng520@163.com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作者简介:高卫民、男、玛曲县人民检察院、玛曲县西环北路61号zhhuifeng520@163.com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二)新修逮捕制度法律条文的适用。审查逮捕是一个准司法化的程序,作为检察机关的重要的业务,如何去正确解释和适用修改后的法律条文关系到逮捕制度改革实施后能否产生实效,也是对维护法律统一的检察司法属性的体现。本次修改在逮捕条件的必要性方面予以细化,切实疑人、听取辩护律师意见。2010年10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中对于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犯罪嫌疑人意见作了规定,但由于缺少立法层面的规定,这一规定没有更好地被开展,而新刑事诉讼法第86条重新规定了这一制度,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和依据性。新法与《规定》中存在一些分歧点,我们应该严格按照新刑诉法的规定,尽可能地讯问犯罪嫌疑人。新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这是审查逮捕程序的去行政化体现,赋予证人等诉讼参与人以及辩护律师等参与审查逮捕程序的权利。这一规定对于保证逮捕适用的准确性,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有重要的意义。(三)规定了逮捕后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新刑事诉讼法规定“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同时还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这些规定与新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的规定相结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隔断了非法审讯等非法取证行为的便利条件杨剑炜杨剑炜:《刑诉法修改中逮捕制度的完善》,载《法制日报》,/huiyi/lfzt/xsssfxg/2012-04/11/content_1719150.htm(四)完善了逮捕后通知家属规定。新刑诉法规定,逮捕后,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可见,逮捕后的通知,删除了“有碍侦查”的情形,同时规定了只通知家属不再通知单位。这种修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司法理念,保障了被捕家属对逮捕的知情,同时不通知单位,人性化地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五)确立了捕后羁押必要性继续审查制度。新修订的刑诉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捕后必要性审查有利于解决超期羁押和不必要羁押问题,也有利于我国逮捕与羁押相分离的改革试点。虽然规定检察机关应当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但对审查范围、启动程序、审查措施、审查时限、对审查结果异议的救济、检察机关建议是否具备强制性及如何进行事后监督等均未作明确规定蔡兆伟:《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审查批准逮捕规定的修改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蔡兆伟:《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审查批准逮捕规定的修改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pages/ContentView.aspx?CmsList=98&CmsID=110三、修改后的不足和再完善以及应对措施(一)新修审查逮捕制度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立法的不足1、如何衔接审查逮捕部门和辩护律师介入审查逮捕程序的规定不明确。新刑诉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有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义务。同时,又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并且侦查机关有告知委托权的义务。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有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的义务。可见,在侦查机关、审查逮捕部门和辩护律师之间存在诉讼义务的联系,但是如何让这种联系得已实现,如何衔接,立法并没有具体规定。也就是说,当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前已经委托辩护人,辩护人应当及时告知侦查机关,而审查逮捕部门无法得知委托辩护律师的情况,同时辩护人也无法得知案件何时进入审查逮捕程序,何时向审查逮捕部门提出意见,而作为审查逮捕办案机关又没有告知委托的义务,审查部门又如何跟辩护人取得联系,这就容易造成辩护律师跟审查逮捕部门的联系产生隔断。2、辩护律师介入审查逮捕期间的内容不明确。新刑诉法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审查逮捕期间,应该也是侦查期间,因为审查逮捕的同时侦查机关仍在继续侦查案情。但是,辩护律师在提请批捕后只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而且进入批准逮捕程序后辩护律师的会见通信权由那个机关许可,立法层面上也比较模糊的。这不利于审查逮捕工作的协调配合,不利于实现诉讼参与人的相关权利。3、审查逮捕必要性的证据方面没有规定。新刑诉法规定了逮捕必要性的五种具体情形,但没有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应该收集关于逮捕必要性的证据,而是规定了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证据要求。这固然导致侦查机关对逮捕必要性证据的忽视,导致在审查逮捕阶段检察人员无法根据新刑诉法证据标准判定逮捕必要性,也就无法客观的判断逮捕的必要性,可能导致误判的主观臆断。逮捕必要性审查是一种准司法行为,审查就是通过公安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以及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诉讼参与人和辩护律师的意见,依据逮捕条件的证据标准,正确适用逮捕必要性的法律规定,所做出的一种司法能动性的事实判断,逮与不逮完全取决于证据标准所达到的必要性程度,而不仅仅是审查逮捕人员的主观判断。4、新增捕后羁押必要性继续审查制度规定没有细化。规定检察机关应当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但对审查范围、启动程序、审查措施、审查时限、对审查结果异议的救济、检察机关建议是否具备强制性及如何进行事后监督等均未作明确规定。这种概况而抽象的立法,导致实践起来相当困难,如果不愿意空顶这个帽子,就必须出相关的司法解释或者工作规定,细化操作流程,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二)进一步完善修改后的审查逮捕制度的几点思考虽然本次刑诉法进行了大规模地修改,强制措施也作为一个热点、重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但是在审查逮捕制度方面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鉴于司法实务中对新修条文理解和适用存在分歧,笔者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1、进一步完善审查逮捕部门和辩护律师介入审查逮捕程序的规定,应该规定:若在提请批捕前已委托辩护人,在提请批捕的同时告知辩护人本案已进入批准逮捕程序,同时将辩护人情况包括联系电话、地址抄送审查逮捕部门;若在提请逮捕后仍未委托辩护人,审查逮捕有告知委托辩护人的义务,同时将委托情况告知侦查机关。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联系的桥梁,更有利于案件的审查。2、进一步完善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意见制度。新刑诉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应当讯问的情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中的应当讯问的情形有所不一,其中《规定》中规定犯罪嫌疑人系未成年人的应当讯问,而新法中没有提及,并且新法的应当讯问情形比较概况,在适用此制度时,应该新法没有规定的范围下适用本司法解释。对于可以讯问的情形下,听取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应该在审查批准逮捕的阅卷前送达犯罪嫌疑人填写,在阅卷后及时收回付卷,在收取意见书时犯罪嫌疑人要求当面陈述的,应当立即进行讯问。辩护律师提出听取意见时,审查逮捕部门应该对不同的听取方式进行分别处理:当辩护律师以书面材料的形式提供辩护意见时,应当入卷审查;当辩护律师提出当面陈述时,应该在提出申请时,合理安排时间,认真记录听取意见,形成书面材料签名后入卷备案。3、进一步完善司法人员全面收集逮捕必要性证据制度。首先,公安机关在侦破案件时应该加强对逮捕必要性证明材料的收集,在审查逮捕移送的证据卷中应该收集逮捕必要性中5中具体情形的证据和3中应当逮捕的证据材料。如果证据卷中没有相关的此类证据,审查逮捕部门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补送或者自行调取。其次,侦查监督部门通过办理立案监督查阅公安机关立案信息材料,对于公安机关应该提请批准逮捕,而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情形予以监督,建议督促公安机关收集逮捕必要性证据提请批准逮捕。4、进一步完善捕后必要性继续审查制度。继续审查制度是逮捕必要性审查的延续,替补了犯罪嫌疑人对逮捕决定复议复核制度,赋予检察机关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后续审查的职权,有利于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责,解决审前羁押率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权利救济机制,可以说对逮捕必要性审查是第一道防线,则捕后对羁押的必要性继续审查就是第二道防线陈国庆主编:《新刑事诉讼法与诉讼监督》,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第208页。。捕后羁押必要性继续审查应当由侦查监督部门和公诉部门负责依职权或依申请进行,由监所部门反馈羁押信息,三部门联动,协调配合。陈国庆主编:《新刑事诉讼法与诉讼监督》,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第208页。(三)如何应对审查逮捕制度修改后的新问题、新情况1、转变执法观念,重视保障人权。新修刑诉法给审查逮捕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应对好各种新问题、新情况,首先,要转变以往的执法理念,由过去“够罪即捕”向“必要逮捕”转变,从保障人权的角度出发,严格按照细化的逮捕必要性条件进行案件审查,做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其次,转变以往的羁押理念,由过去“羁押到底”向“必要羁押”转变,强化少捕慎捕的逮捕理念,防止犯罪嫌疑人超期羁押或不必要羁押问题的发生,主动审查捕后羁押必要性,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最后,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于审查逮捕工作的始终,切实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办案,尊重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切实保障其各项合法权益孙谦、童建明主编:《孙谦、童建明主编:《检察机关贯彻新刑事诉讼法学习纲要》,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2、注重新法学习,强化队伍建设。本次新法公布到实施之间留有大量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每位侦查监督部门工作人员要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