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和选择性必修下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则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糊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取材于《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材料二: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灵活。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我在《美国人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取材于《乡土中国·家族》)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所谓的“自家人”,包括任何那些要拉入自己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B.乡土社会中,每个人亲属关系网罩住的人可能会重合,但不会完全相同。C.乡土社会中,无论是亲属关系,还是地缘关系都以自己的位置为中心。D.因为中国人对世态炎凉深有感触,所以人一旦失势,社会圈子会随之变小。2.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先提出家的大小由事业决定的观点,接着假设两种家庭来论证,最后总结观点。B.第二、三段主要采用对比论证,在中、西家庭的比较中,突出西洋社会家庭的特点。C.文章采用“是什么”“为什么”的递进式行文结构,层层深入,思路清晰。D.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3.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土社会中家的规模可以随着家庭事业的扩张而扩大。B.“生活堡垒”一词用来形容夫妻之间感情凝合的力量。C.乡土社会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主轴是纵向的。D.乡土社会的家追求效率和讲究纪律,不讲究个人情感。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和西洋的家庭有哪些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作简要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边城(节选)沈从文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岘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味道蛮好,送人也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女孩的母亲是老船夫的独生女,在生下女孩后追随丈夫殉情了。在一种近于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三岁了。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有时又和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和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作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引缆索,让船缓缓的过去。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且独自低低的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茶峒山城只隔渡头一里路,买油买盐时,逢年过节祖父得喝一杯酒时,祖父不上城,黄狗就伴同翠翠入城里去备办东西。到了卖杂货的铺子里,有大把的粉条,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红蜡烛,莫不给翠翠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边,总把这些东西说个半天。那里河边还有许多上行船,百十船夫忙着起卸百货。这种船只比起渡船来全大得多,有趣味得多,翠翠也不容易忘记。(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开头部分介绍主人公翠翠一家及其住处环境,在世外桃源般的岁月静好中透着孤寂凄凉,契合了祖孙两人的命运遭际。B.虽然渡头为公家所有,过渡人不必出钱,但渡船的乘客们都不肯白受老船夫出力,为求心安,总会抓把钱掷到船板上。C.翠翠“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表明她虽然天真纯朴,但对陌生人也有防范意识。D.老船夫需要备办东西时,就要到茶峒山城去,好在路途不远,翠翠也可以时常代劳,并且她十分乐意去城里备办东西。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站在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这里的行动描写揭示出翠翠的好奇心理。B.选文中的景物描写营造了静谧清幽、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也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荷花淀》中的景物描写也有类似作用。C.选文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描摹景物,可以自由灵活地将边城的人、事、景物呈现给读者,但不利于揭示人物的心理。D.《边城》是一篇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散文化小说,反映了作者对“美好,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向往。8.爷爷是一个充溢着人性美的形象,这种人性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动物的关系三个角度来分析,“温暖”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材料二: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①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②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昳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③,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节选自袁枚《祭妹文》)【注】①奓(zhā):打开、推开。②嫛婗(yīní):婴儿或幼年时期。③婉嫕(yì):温顺娴静。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逾A三年B予披宫锦C还D家E汝从东厢F扶案出G一家H瞠视而笑1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已,在文中的意思是不久后,与《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已”意思不同。B.乳,文中指喂奶、哺育,与《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的“杖”都是名词用作动词。C.抚,在文中的意思是对待,与《离骚》中“不抚壮而弃秽兮”的“抚”意思相同。D.“大母过余曰”的“过”与《孔雀东南飞》中“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的“过”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脊轩见证了家族的变迁,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庭院相连的大家族走向了分崩离析。B.归有光回忆母亲时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想到祖母时则情动于中,含蓄而有节制。C.袁枚兄妹感情融洽无间,文中回忆了妹妹回到娘家后服侍母亲、处理文书事务等事情。D.袁枚曾想将身后事托付于妹妹,却没有料到比自己小四岁的妹妹竟先于自己离开人世。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4分)(2)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4分)14.材料二中袁枚主要通过回忆哪些童年琐事来抒发对亡妹的悼念之情?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友人入蜀①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统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注】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作者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②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在成都以占卜为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临别时作者亲切地叮嘱友人蜀道崎岖险阻,不易通行,感情诚挚而恳切。B.颔联“起”“生”两字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奇特,写得气韵飞动。C.颈联写作者亲眼看到的景色,前句写山上景致,后句写春江绕城的美景。D.全诗着眼于“送别”,从诗旨上讲,不宜渲染蜀道险难,但作者用语巧妙,使全诗显得旷达。16.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2)柳永《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___

_____”一句写出了居民住宅的雅致。(3)《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诗人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近年来,乡村生活综艺佳作迭出,多档节目从不同角度切入广阔乡村,展现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农民生活。虽然没有动不动“出圈”,却自成一派,成为综艺领域不可小觑的力量。从《向往的生活》,到《宝藏般的乡村》,再到《山水间的家》……一大批综艺节目形式不同,内容各异,但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乡村,展现乡村风光、关注农业生产、体验农村生活。这类节目很多并不依赖明星效应,也不炒作话题,却赢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被誉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乡村生活综艺何以拥有如此魅力?这首先源于乡村生活本身的魅力。中国人对乡村的感情尤为深厚。大约1600年前,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描述了武陵人寻芳桃林,意外发现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的故事。这是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田园,也成为千百年来镌刻于国人心灵深处的一种精神范式。不难看出,对于乡村的眷恋几乎可以说是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乡村生活综艺的异军突起给了原本只藏在心灵深处的这种眷恋一个释放的契机。人们忽然发现,原来在都市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之余,还可以体会安宁悠远的乡村意境。18.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19.文中引用《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喝碳酸饮料,甚至经常用它代替饮用水,那么长期喝碳酸饮料会不会危害身体健康?会导致痛风吗?医生提醒,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的确会引发痛风,它们之间有相关性,主要不是因为饮料里的碳酸,而是其中的糖分,①。大量摄入果糖以后,我们身体里会合成嘌呤,其代谢后引起尿酸的升高,从而诱发痛风。如今市面上的新饮料层出不穷,有一些上面标注着零糖零卡,喝这种饮料会导致痛风吗?医生介绍说,无糖饮料的甜味主要来自甜味剂,基本上不被人体所吸收,②。要预防痛风,除了少喝含糖饮料,还有哪些生活习惯需要注意呢?首先,少饮酒,酒精会使身体产生更多嘌呤,少喝或者不喝为宜。其次,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的内脏、海鲜等。第三,多喝水。入秋冬以后,天高气爽,气候干燥,从体表蒸发的水分增加,血液里的尿酸浓度也会升高,引发痛风。第四,注意运动。久坐如果不活动,身体代谢尿酸的能力就会减少,从而诱发痛风。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2.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利用人工智能服务我们的生活,这个思路没有问题。B.我们来到谷底,天空越来越小,四周的群山围拢过来。C.你和我都没有错,只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D.她学习成绩优异又能歌善舞,在我们学校特别出名。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潮水,有起有落;人生,有进有退。“进”,意味着向前发展,向着更高层次提升,向着更激烈的状态转化,向着目标前进,向着理想靠拢;“退”,则意味着向后倒退,向更低的层次下沉,向更平静的状态回归,远离目标,背离理想。“进”“退”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二字包含着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深蕴着为人处世之道,与每个人的学习生活、求学交友、从业工作等息息相关。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以“进与退”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体现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看法。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题号123671011121522答案DBDBCBEGCBCA1.D(D项,由材料一最后一段“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可知,选项因果颠倒。)2.B(B项,“突出西洋社会家庭的特点”错误,应是突出中国乡土社会“家”的特点。)3.D(D项,“不讲究个人情感”错误,材料二原文是说“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并非不讲究个人情感。)4.示例一:材料一先由中西方“家”的范围的不同,引出关于“家”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范围模糊的问题;(1分)接着用比喻的方式分析该问题,提出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像是把石头丢在水面而形成同心圆波纹的观点;(1分)然后从亲属关系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阐述,(1分)继而从地缘关系的角度通过具体事例进行阐述。(1分)示例二:先引出话题(现象)——中国人“家”的概念界限模糊;(1分)接着提出观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特点是差序格局;(1分)最后分析问题(论证观点)——从亲属关系论证差序格局的特点一是以“己”为中心,(1分)从地缘关系论证差序格局的特点二是富于伸缩。(1分)5.①西洋的家庭是界限分明的,而中国的家庭范围是伸缩自如的。②西洋的家庭功能单一,生育是其主要功能;而中国的家庭除生育功能外,还担负很多其他社会功能。③西洋的家庭夫妇是主轴,子女是配角;中国的家庭主轴在父子、婆媳之间,夫妇成了配角。④西洋的家庭夫妻间重感情的凝合,中国的家庭注重事业的经营。(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6.B(B项,“渡船的乘客们都不肯白受老船夫出力,为求心安,总会抓把钱掷到船板上”错误,由原文“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可知,不是所有渡船的乘客都心中不安并掷钱到船板上,而是有一些乘客。)7.C(C项,“但不利于揭示人物的心理”错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有利于深入人物的内心,揭示其心理活动。)8.①质朴善良,不沾染一丝铜臭:爷爷坚持渡头为公家所有,从不要渡船人的钱,哪怕却情不过也会以其他方式回馈,从不想利用职业为自己捞取不义之财。②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了五十年的摆渡工,年纪老了,本应休息,但他不论晴雨,必坚守岗位,善待过客,从不懈怠。③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独生女去世,独自抚养外孙女;给外孙女讲故事,吹笛子,唱迎亲送女的曲子,把日子认真地过下去。(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3分,三点4分)9.①人与人的关系:人际关系纯朴融洽,彼此友善、关爱,充满着人情的温暖。②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环境的清幽、静谧与人性的善良纯美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生活由此增添了温度。③人与动物的关系:狗忠诚于主人,是主人的忠实朋友,主人也把狗看作家庭成员,人与狗之间充满了情感的温度。(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BE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11.C(C项,“意思相同”错误,“不抚壮而弃秽兮”的“抚”意思是趁。)12.B(B项,“回忆母亲时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想到祖母时则情动于中,含蓄而有节制”错误,文中是借助老妪之口回忆母亲,情感流露是“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所以回忆母亲时是情动于中,含蓄而有节制;而对于祖母,作者是通过自己的回忆来写的,由“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可知,想到祖母时是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13.(1)我的孩子,好久不见你的踪影,怎么整天静悄悄地待在这里,像个闺女一样?(“若”“竟日”“类”各1分,句意1分)(2)往事堆积在我的胸中,想起来心头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们像影子一样似乎非常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却又不见了。(“膺”“梗”“历历”各1分,句意1分)14.①二人同捉蟋蟀,同葬蟋蟀,体现了妹妹性情温厚善良。②童年相伴读书,温馨之情溢于言表。③作者远行广西,妹妹不忍哥哥分离,掎裳拽衣,放声大哭。④袁枚考中进士,衣锦还家,妹妹惊喜万分,扶案而出,家人瞠视而笑。(每点1分,答对三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二:我捉蟋蟀,你紧跟我捋袖伸臂,抢着捕捉;寒冬蟋蟀死了,你又同我一起挖穴埋葬它们。今天我收殓你的尸体,给你安葬,而当年的种种情景,却一一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我九岁时,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发髻,披了一件细绢单衣进来,共同温习《缁衣》一章;刚好老师开门进来,听到两个孩子琅琅的读书声,不禁微笑起来,连声“则则”称赞,这是七月十五日的事情。你在九泉之下,一定还清楚地记得。我二十岁去广西,你牵住我的衣裳,悲伤痛哭。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衣锦还乡,你从东厢房扶着长桌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相视而笑,记不得当时话是从哪里说起,大概是说了些在京城考进士的经过情况以及报信人来得早晚等等吧。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只要我一天不死,就一天也不能忘却。往事堆积在我的胸中,想起来心头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们像影子一样似乎非常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却又不见了。我后悔当时没有把这些儿时的情状,一条一条详细地记录下来;然而你已不在人间了,那么即使年光可以倒流回去,儿童时代可以重新来过,也没有人来为它们对照证实的了。你与高家断绝关系后回到娘家,堂上老母,依仗你照料扶持;家中的文书事务,期待你去办理。我曾经以为妇女中很少明白经书的意义、熟识古代文物典故的。你嫂嫂并非不够温柔和顺,但在这方面稍有不足。所以自从你回家后,虽然我为你而悲伤,对我自己来说却很高兴。我又比你年长四岁,或许像世间通常那样年长的先死,那就可以将身后之事托付给你;却没有想到你比我先离开人世!15.C(C项,“颈联写作者亲眼看到的景色”错误,颈联写作者想象的景色。)16.①表达对朋友的劝慰。作者了解他的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目的入蜀的,因而用典故劝解友人对仕途升迁要淡然处之。②寄寓作者在长安时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沉感慨。由朋友入蜀想到自己在仕途上的不得意,劝告朋友的同时也是抒发自己胸中的郁结。③表达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悲愤。仕途艰难,升沉已定,连占卜都不用,作者借用君平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悲愤和无奈。(每点2分)17.(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2)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3)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18.示例:这种眷恋原本只藏在心灵深处,但乡村生活综艺的异军突起,却给了它们一个释放的契机。(5分,酌情给分)19.①在思想内容上,它强调乡村人的怡然自乐,增强了乡村生活的魅力。②在表达效果上,它增加了语言的文采,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每点2分,酌情给分)20.如果久坐不活动,身体代谢尿酸的能力就会下降,从而诱发痛风。(4分,酌情给分)21.①尤其是果糖②总体来说对于痛风的影响不大(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22.A(画横线处的“我们”为泛指,没有具体指向。A项,“我们”为泛指,没有具体指向。B项,“我们”特指“包括‘我’在内的来到谷底的一群人”。C项,“我们”特指句中的“你”和“我”所组成的群体。D项,“我们”特指“同一学校的人”。)23.【写作指导】本题为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提到潮水有起落,人生有进退,并提到“进”“退”的内涵,并且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可以理解为,“进”是一个昂扬抗争的姿势,是一种凡事积极向上、勇于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