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基坑降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1页
车站基坑降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2页
车站基坑降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3页
车站基坑降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4页
车站基坑降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u第一章工程概况 31.1工程概述 31.2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61.2.1工程地质 61.2.2水文地质 91.2.3不良地质概述 111.2.4特殊性岩土 111.3周边环境 111.3.1周边建构筑物及道路 111.3.2周边管线 121.4质量安全监督及参建单位 13第二章编制依据 142.1法律法规 142.2地方文献及规定 142.3标准、规范 142.4设计图纸 142.5施工组织设计 15第三章施工计划 163.1施工目的 163.1.1工期目的 163.1.2质量目的 173.1.3安全目的 173.1.4环保目的 173.2施工设备规定 183.3施工材料与供应 18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194.1降水目的及规定 194.1.1降水目的 194.1.2降水布置 194.2降水井构造与设计规定 194.2.1降压井设计 194.2.2疏干井设计 204.3成井施工工艺及技术规定 214.3.1施工工艺 214.3.2施工技术规定 224.3.3成井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244.4降水运营管理 254.4.1试运营 254.4.2降水运营 254.4.3降水井保护措施 254.5降水监测 264.5.1监测组织 264.5.2监测项目 274.6降水井封井方案 284.6.1疏干井封井方案 284.6.2降压井封井方案 294.7降水控制措施 304.7.1降水应急解决 304.7.2降水周边影响控制 30第五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315.1施工组织保障 315.1.1施工管理模式 315.1.2项目施工管理网络 325.2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35.2.1作业安全管理 335.2.2安全用电措施 345.2.3工地防火 345.2.4防洪防台防暴措施 355.2.5应急物资 366劳动力计划 366.1编制依据 366.2劳动力进场组织: 377附件(相关计算及图纸) 38附件1:金融中心站基坑降水计算书 38附件2: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图 38金融中心站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金融中心站位于现状金钟路与塔浦路交叉口西侧,沿塔浦路方向布设,横跨现状金钟路,位于规划园二路下方,现状地面起伏较大、南高北低,站址范围内南北地面现状高差约5.7m。站址周边大部分为农田和棚户区,施工前已拆除,不考虑对车站施工的影响。周边管线重要为现状金钟路下市政管线,重要有DN600污水管,DN400给水管,600×450电力管沟,2根DN180雨水管,通信管沟等,车站施工前,现状金钟路下管线改迁至规划金钟路下。车站主体施工期间,塔埔路封闭,塔埔路交通从施工围挡东侧调流;现状金钟路封闭,规划金钟路如未实行,金钟路交通从施工围挡南侧调流。本站北端设盾构始发井,南端预留出土孔,车站站台设计为岛式站台,站台宽度为14m,有效站台长118m。设计拟重要采用双层两柱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下设Φ1200抗拔桩,桩长18m。明挖法施工。车站东西侧采用放坡开挖加土钉墙支护形式,南侧采用钻孔灌注桩加锚索形式,北侧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形式进行围护。放坡开挖采用1:1放坡,分三级放坡。钻孔灌注桩桩径均为1000mm,南侧、北侧有效桩长分别为22.8m、22.1m,二号出入口有效桩长为11.55m。西北侧、东北侧部分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均为16.05m。桩间设立Φ800高压旋喷桩,南侧、北侧桩长分别为5m、11m。车站净长度203m,标准段净宽21.3m。规划圆二路实行后车站顶板覆土3.2~4.2m。表1-1金融中心站设计概况工点车站中心里程车站型式和规模基坑深度(m)围护型式围护深度桩基型式施工工法金融中心站右DK36+635.939~右DK36+840.44地下两层车站203×21.3m(内皮)相对于场地整平标高:17.16(标准段);南端17.75,北端18.15(端头井)东西侧:放坡+土钉墙形式;南:钻孔灌注桩+锚索;北端:钻孔灌注桩+内支撑;2号出入口:南侧放坡+土钉墙,北侧:灌注桩+锚索南侧:24.257m;北侧:24.650m;2号出入口:灌注桩14.1mΦ1000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南侧:22.8m,北侧:22.1m,二号出入口:11.55m;西北侧、东北侧:16.05m;明挖顺作法图1-1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2基坑围护剖面图一图1-3基坑围护剖面图二1.2工程地质、水文情况1.2.1工程地质车站场地原始地貌跨越残积台地与冲洪积阶地两个不同地貌单元。现状地面高程约5.5~13m,地形起伏较大。地层结构相对复杂,岩性多变,岩面起伏变化较大,上部由薄层人工填土(局部为塘积淤泥)构成,其下分布岩土层为全新统冲洪积层、上更新统冲洪积层、残积土及基岩风化层,基岩为花岗岩。据钻探揭露,场区受到区域断裂构造外围的影响,场地内局部地段全~强风化层厚度大,多呈囊状或槽状风化,中、微风化基岩埋藏深,岩体较破碎,且各风化带基岩岩面起伏变化大。基坑底板之下重要为全风化岩,局部为残积砂质粘性土。图1-4地质纵断面图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站址范围内上覆地层重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s);局部揭露有全新统塘积产物(Qft);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砂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粉质粘土;第四系坡积层(Qdl)粉质粘土;第四系残积层(Qel)残积砾质粘性土及下伏基岩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ηγ53(1)b)花岗岩。自上而上各岩土层基本特性简述如下:<1-1>杂填土(Qs):灰褐色、灰色等,呈松散状,干~湿。成分较杂,重要由砖、砼、瓦碎块等及部分粘性土组成。两勘测孔有揭露厚度分别2.8m,3.7m。<1-2>素填土(Qs):灰色、灰褐、褐黄色,总体呈松散状,干~湿。重要由黏性土夹少量碎石等回填而成,含少量角砾,偶见植物根系。厚度0.4m~7.4m.<1-4>耕植土(Qs):灰色等,湿,松散。重要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2-1>淤泥(Qft):灰黑色,流塑,饱和,重要由粘粉粒组成,富具有机质,具臭味,干强度高,韧性中档,切面光滑,摇震反映中档。仅一孔有揭露,厚度0.5m。<3-1>粉质粘土(Q4al-pl),全新世冲洪积层,根据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可分为可塑状粉质粘土<3-1-2>及硬塑状粉质粘土<3-1-3>两个亚层:<3-1-2>粉质粘土(Q4al-pl):褐黄色,灰黄色,可塑。重要由粉、黏粒组成,干强度高,韧性中档,无摇振反映。厚度1.6~8.3m。<3-1-3>粉质粘土(Q4al-pl):褐黄色,灰黄色,硬塑。重要由粉、黏粒组成,干强度高,韧性中档,无摇振反映。仅一孔有揭露,厚度4.7m。<3-4>中粗砂(Q4al-pl):灰白色,饱和,稍密~密实状,以次圆状石英质中、粗砂为主,含泥质一般约10~20%。分选较差,土质稍具胶结。厚度0.6m~4.6m。<8-1-2>粉质粘土(Q3al-pl):褐黄色,灰黄色,可塑。重要由粉、黏粒组成,干强度高,韧性中档,无摇振反映。厚度1.6~8.3m。<8-1-3>粉质粘土(Q3al-pl):褐黄、灰黄、褐红色,硬塑。重要由粉、黏粒组成,干强度高,韧性中档,无摇振反映。厚度3.4~7.7m。<8-4>中粗砂(Q3al-pl):灰白色,饱和,稍密~中密。以次圆状石英质中、粗砂粒为主,含泥质一般约10~20%,局部达50%。分选较差,土质稍具胶结。仅两口有揭露,厚度1.6m、2.0m。<10-1-2>粉质粘土(Qdl):褐红色,可塑。重要由粉、黏粒组成,干强度高,韧性中档,无摇振反映。厚度1.8~6.6m。<10-1-3>粉质粘土(Qdl):褐红色,硬塑。重要由粉、黏粒组成,干强度高,韧性中档,无摇振反映。厚度1.6~6.8m。<11-1-2>残积砂质粘性土(残积粘性土)(Qel):灰黄、灰白色,可塑,重要以长石等矿物风化后的粘性土为主,其中残积砂质粘性土含≥2mm细砾石英颗粒在6.2~14.6%;残积粘性土含≥2mm细砾<5%,该层可见少量黑云母碎片,粘性较差,韧性低,干强度中档,无摇震反映,切面粗糙。厚度2.7~7.5m。<11-1-3>残积砂质粘性土、残积粘性土(Qel):灰黄、灰白、灰褐色,硬塑,重要以长石等矿物风化后的粘性土为主,其中残积砂质粘性土含≥2mm细砾在5.1~18.5%;残积粘性土含≥2mm细砾<5%,该层可见少量黑云母碎片,粘性较差,韧性低,干强度中档,无摇震反映,切面粗糙。厚度2.4~15.7m。<17-1>全风化花岗岩(ηγ/53(1)b):灰黄、灰白色,花岗结构尚可辨认,岩石已风化成砂土状,岩芯呈土柱状,手捏易散。厚度4.1~26.0m。<17-1-1>全风化花岗岩球状风化体(ηγ/53(1)b):灰黄、灰白色,花岗结构尚可辨认,岩石已风化成砂土状,岩芯呈土柱状,手捏易散。仅一孔有揭露,厚度1.0m。<17-2>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ηγ/53(1)b):灰黄、灰白、肉红色,花岗结构,岩石已风化成砂砾状或砂土状,岩芯呈土柱状,手捏易散。厚度2.35~25.8m。<17-2-1>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球状风化体(ηγ/53(1)b):灰黄、灰白色,花岗结构,岩石已风化呈土状及砂土状,岩芯呈土柱状,手捏易散。仅一孔有揭露,厚度4.3m。<17-3>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ηγ/53(1)b):褐黄色、灰黄色,岩芯呈碎块状,碎裂状结构,矿物成分由长石、石英及黑云母等组成,风化较强烈,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厚度0.5~1.8m。<17-4>中档风化花岗岩(ηγ/53(1)b):灰白、浅灰、肉红色,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暗色矿物,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5~10cm短柱状,部分为块状,岩质较硬。仅三孔有揭露,厚度5.8~6.3m(均未揭穿)。<17-4-1>中档风化花岗岩球状风化体(ηγ/53(1)b):灰白、灰、肉红色,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暗色矿物,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芯多呈柱状,岩质较硬,锤击声脆。厚度0.3~0.6m。<17-5-1>微风化花岗岩球状风化体(ηγ/53(1)b):灰白、青灰色,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暗色矿物,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裂隙不发育,岩芯柱状,节长8~55cm,岩质较硬,锤击声脆。仅一孔有揭露,厚度2.7m。<19-2-1>散体状强风化辉绿岩:褐红等色,母岩为辉绿岩,以辉石等风化形成的粘、粉粒为主,岩芯呈土状,遇水易崩解。仅一孔有揭露,厚度5.9m运用轨道交通2号线详勘阶段此站钻孔剪切波速测试资料,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50111-2023,2023年版)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23)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岩石,综合鉴定场地土类型为Ⅱ类。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23)中第4.1.1条规定,车站发育有岩性、状态不均匀的花岗岩残积土及全、强风化层,综上所述勘察范围属抗震不利地段。场区沿线在地面下20m深度的范围内分布有饱和砂土中粗砂<3-4>为轻微液化。场地西北侧局部分布有薄层塘积淤泥<2-1>软土的剪切波速Vs>90m/s,依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23)(2023版)有关条文说明,该区域分布的软土可不考虑震陷的影响。基坑典型地质剖面图下图:图1-5典型地质剖面图1.2.2水文地质(1)地表水金融中心站场地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发育。场区沿线及周边无常年性河流水系分布,降雨形成的地表水体系经市政管网往东侧海域方向排泄。(2)地下水所在区域由西侧山前向东侧海域方向倾斜,根据含水层岩性不同,可将区域内含水岩组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风化残积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及基岩构造裂隙含水岩组成三个类型。现将各含水岩组特性评述如下: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重要由上部人工填土层及第四系全新统或上更新统冲洪积的中粗砂组成,其中人工填土层场地内广泛分布,该含水层中地下水属潜水性质,渗透性较好,但富水性一般;砂土重要分布于冲洪积阶地区,含水层厚度1~5m,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是场区内重要含水层和强透水层,水量中档-丰富。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其重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及其它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地下水动态受季节影响较为明显,年水位变化幅度约0.5m。风化残积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全线均有分布,岩性一般由砂质粘性土组成,厚度5~15m,重要接受大气降水下渗及外围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并顺地形向低处冲洪积含水层迳流排泄。属弱透水及弱含水层,富水性差,动态也受气象因素控制,年水位变化幅度约1~2m。基岩构造裂隙含水岩组:重要分布于下部岩体,岩性重要由花岗岩组成。重要接受大气降水或邻近含水层的侧向补给,一般向风化残积层或第四系冲洪积含水导迳向排泄。(3)地下水补给及排泄特性厦门岛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大气降水的渗入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另一方面为相邻含水层的侧向补给。降雨、蒸发量的大小对区域地下水的丰富限度有很大的影响。地下水的分布,受地貌、岩性、构造等因素控制。地下水运动,重要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在丘陵地区,基岩裂隙水或残积层孔隙、裂隙水在降雨补给下,形成强烈的交替作用,地下水沿裂隙向低处汇流或渗透补给邻近含水层。第四系潜水,受地形控制,地下水流向各处不一,各自向低处汇集。风化孔隙裂隙含水岩组与基岩裂隙含水岩组之间没有稳定的隔水层,地下水互相间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的动态类型重要分为两种,松散岩类孔隙潜水重要为日间周期变化型,水位变化频率较高,但升降幅度不大;风化残积孔隙裂隙水多为年周期变化型,一年之内有一个水位高峰和一个水位低谷,滞后于降雨时间较长,水位升降幅度较大。(4)水文地质情况分析场地地下水重要赋存和运移于松散岩类空隙水、风化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属多层含水层结构,含水层厚度不稳定,补给条件简朴,重要属潜水,局部砂层为承压水含水性质。其中<3-4>、<8-4>为场地内重要含水层,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强,<3-4>厚度介于0~4.6m,标高介于-2.52~4.04m,<8-4>厚度介于0-1.6m,标高介于-7.69~-6.09m。其余含水层以弱透水为主,富水性差,局部基岩裂隙发育带地下水也许富集。1.2.3不良地质概述工程范内未见明显地质构造,重要不良地质为液化砂土。灰白色,饱和,稍密~中密。以次圆状石英质中、粗砂粒为主,含泥质一般约10~20%,局部达50%。分选较差,土质稍具胶结。1.2.4特殊性岩土(1)人工填土:①杂填土、素填土(场地范围内表层普遍分布有杂填土、素填土,成分不均匀,结构松散,孔隙较大,工程性质差。重要由砖、砼、瓦碎块等及部分粘性土组成,均在场地平整标高以上,对基坑围护影响不大)。②耕植土湿,松散。重要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场区局部范围具有,对基坑围护影响较小)。人工填土或砂土结构松散,自稳能力差。(2)残积土及全、强风化花岗岩:据勘测报告,残积土及全风化花岗岩在基底均有分布,具在动水作用下,遇水软化、崩解,强度急剧减少的特点,且同一开挖断面上具有上下、左右软硬不均的特点,不利于工程施工。1.3周边环境1.3.1周边建构筑物及道路周边重要建筑物为五通派出所、五通社区,五通社区距离基坑最近为75米,在安全范围外,五通派出位于基坑施工范围内,基坑开挖前完毕拆迁,基坑周边无建构筑物。基坑南侧为现状金钟路,北侧为新建金钟路,村道塔埔路沿车站基坑铺设,施工过程中废除。新建金钟路红线宽约40m,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50km/h,位于降水影响范围内。1.3.2周边管线金融中心站位于现状金钟路与塔浦路交叉口西侧,沿塔浦路方向设立。车站北侧为新建金钟路,南侧为现状金钟路,东侧两侧为待开发空地。新建金钟路管线投入运营后,现状金钟路下的管线均废除。现状金钟路下有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电力管、电力电缆沟、通信电缆沟。沿金钟路走向的管线:2-DN1800mm雨水管,埋深5.6米,300mm×200mm通信电缆沟,埋深1.1米;DN600污水管,埋深6.3米;DN400mm给水管,埋深1.5米;DN80电力排管两条,埋深分别0.52米,0.5米;DN100mm电视排管,埋深0.6米。横穿金钟路位于车站西侧管线:300mm×200mm通信电缆沟,埋深1.1米。新建金钟路下有管线: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电力管、燃气管线、电力电缆沟、中水管,均位于降水影响范围内。横穿新建金融中路进入基坑开挖范围的管线,临时废除解决,施工完毕后恢复。纵向沿新建金钟路管线原位保护,其中DN200给水管距离基坑7.3米,DN300中水管距离基坑9.3米,DN200燃气管线距离基坑6.3米。图1-5周边管线图1.4质量安全监督及参建单位质量安全监督单位: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建设单位: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中煤邯郸中原建设监理征询有限责任公司/合诚工程征询股份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方监测单位: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二章编制依据2.1法律法规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行业标准。2.2地方文献及规定福建省及厦门市现行的有关文献、规定。2.3标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2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23年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2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2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23)《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91-202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23]87号文献)《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闽建建[2023]41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23《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GB50715-2023《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试行)》《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JG311-202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232.4设计图纸(1)《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车站-金融中心站-车站结构-主体围护结构》。(2)《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详勘阶段-金融中心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5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的施工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章施工计划3.1施工目的3.1.1工期目的降水井施工:2023年2月25日~2023年3月11日,共计15天;降水运营:2023年3月11日~2023年9月30日。根据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降水井的施工计划工期如下:(1)进场准备:3天;(2)设备安装及调试:1天;(3)成井施工:15天;(4)降水运营:按工程需要。为保证工期的实现,根据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计划组织实行、进行进度控制、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及时做出人员和设备的适当调整。(1)计划编制阶段的控制分析以往进度计划的数据和资料,根据参与本工程人员和设备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2)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A、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作业计划,明确天天的工作量作交底。保证正常情况下完毕作业计划;B、根据施工中也许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可采用的防止措施,进一步编制作业指导书;C、施工负责人天天向机长、班长进行工作交底,使作业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3)进度调整方法A、增长作业机组,加快工期;B、增长工作班,变—班制作业为多班制作业;C、加大奖罚力度,充足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作业机组生产效率。3.1.2质量目的(1)协议范围内所有工程的使用功能符合设计图纸规定。(2)工程质量达成合格标准,所有单项工程达成合格。(3)交验工程质量达成国家、行业质量验收标准,符合设计文献和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达成省部级优质工程标准。(4)杜绝工程质量一般事故;杜绝发生严重不良行为影响公司信誉。其中项目部应杜绝工程质量重大不良行为,且工程质量必须达成集团公司优质工程的标准。3.1.3安全目的(1)杜绝一般及以上责任死亡事故;杜绝道路交通一般事故、杜绝一般火灾和一般机械设备事故;杜绝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杜绝火工品爆炸事故。规范安全质量行为,遏制“三违”行为。(2)在用特种设备检查率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3)项目部根据公司的管理目的,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解细化,其中,项目部应杜绝重伤及以上事故,且施工现场必须达成安全样板工地标准。(4)“六不”目的1)不发生因工死亡事故,年重伤率不大于万分之五;2)不发生基坑坍塌、洞内塌方冒顶等重大险情或事故;3)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4)不发生因施工导致的周边建(构)筑物沉降超限、倾斜、结构损伤以及施工导致的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漏水和漏气等重大险情或事故;5)不发生10人以上集体中毒事故。3.1.4环保目的无环境责任事故,无节能减排违规事件,排放污染达成国家和厦门地区规定的排放标准。(1)努力实现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达成国家或所在地相应排放标准;作业场合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噪声的检测和治理达成国家和行业安全卫生标准;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2)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三废)综合治理率95%以上;“三废”排放达标率及固定锅炉废气排放达标率80%以上3.2施工设备规定本工程拟投入的施工机械与设备见下表2:表3-1拟投入本工程的重要施工机械设备表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数量备注钻机3台泥浆泵3PNL37.5KW3台电焊机ZXP5.5KW3台潜水泵150QJT325.5KW68涉及备用泵真空泵150QJ10-50/70.75KW10涉及备用泵全站仪DZQ22-A1台水位仪TP-12个水表DS-CSW10个空压机2台洗井活塞2套3.3施工材料与供应重要材料用量见下表3:序号工程材料规格单位数量约1降水井管Ф219m20232滤网40目m25003粘性土粘土m3204碎石粒径5~10mmm3240表3-2重要材料用量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4.1降水目的及规定4.1.1降水目的根据本工程的基坑开挖和主体底板结构施工规定,本工程降水的目的为:(1)疏干开挖范围内土体中地下水,方便挖掘机和工人在坑内施工作业。(2)减少坑内土体含水量,提高坑内土体强度,减少坑底隆起和围护结构的变形量,防止坑外地表过量沉降。(3)提高开挖过程中土体稳定性,防止土层纵向滑坡。保证基坑开挖面2m一下无地下水。4.1.2降水布置主体基坑井位布置分布如下表:表4-1主体基坑井位布置分布表项目坑内一级放坡平台坑外坡顶疏干井数量(口)261424降压井数量(口)800说明:降水井的布置位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坑内布置降水井,孔径为460mm,共布置减压井、疏干井点72口,坑内疏干井井深28m(端头井位置)、24m(标准段位置,其中3口为观测井);深层减压井点8口(包备用观测井),井深28m;。每个井管分别安装过滤器,单独用一台抽水泵(必要时用两台)。井点具体布置位置见布置图。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完毕降水井试抽情况调整降水井位置、井深及数量。4.2降水井构造与设计规定4.2.1降压井设计降压井采用选用钢管,结构设计、过滤器的安装部位详见图,重要设计参数如下:终孔直径:Ø460mm;井口:高出地面0.5m,防止污水进入井内;井管:采用无缝钢管,直径Ø219mm;滤水管:滤水管长25m,布置在承压含水层,采用圆孔滤水管,外包2层40目尼龙滤网。围填料:各井从井底向上10m围填碎石0.5~1cm碎石。其余部位回填粘土。沉淀管长度:与滤水管同径,长度1.00m,沉淀管底部焊封。降压井其构造图详见下图。4.2.2疏干井设计为保证井管具有一定的强度,并满足降水过程中不断割管的规定,疏干井采用间隔设立滤水管的设计方案,其结构设计、过滤器的安装部位详见下图,重要设计参数如下:终孔直径:Ø460mm;井口:高出地面0.5m,防止污水进入井内;井管:采用焊接钢管,直径Ø219mm;滤水管:疏干井降水井分段设计,采用圆孔滤水管,直径Ø219mm,外包2层40目尼龙滤网;砾料:各井从井底向上至地表围填碎石0.5~1cm碎石。沉淀管长度:与滤水管同径,长度1.00m,沉淀管底部焊封。降压井及疏干井构造图详见下图。图4-1降压井构造图图4-2疏干井构造图4.3成井施工工艺及技术规定4.3.1施工工艺采用泥浆循环钻进、机械吊装下管成井施工工艺,见下图。图4-3工艺流程图4.3.2施工技术规定(1)测放井位根据井点平面布置,使用全站仪测放井位,井位测放误差小于30cm。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影响或施工条件影响时,现场可作适当调整。(2)护孔管埋设护孔管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封堵,防止管外返浆,导致孔口坍塌,护孔管应高出地面10~30cm。(3)钻机安装安装钻机时,为了保证孔的垂直度,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严把开孔关,钻头与钻杆连接处带两根钻铤,并且,弯曲的钻杆不得下入孔内。(4)钻进成孔降水井开孔孔径:疏干井及降压井为Ø460mm,均为一径到底。开孔时应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的垂直度。钻进时采用自然造浆钻进,钻进时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高钻具和临时钻停时,孔内应压满泥浆,防止孔壁坍塌。对降压井,上部钻进采用轻压慢转,钻压为15~35KN,转速20~50rpm,当钻头钻入粉质粘土、残积土层时,钻具阻力会加大,进度缓慢。这时,不可加大压力和加快转速,以免导致钻孔偏斜。假如成孔过程中碰到注浆层钻进时,钻具采用环状带扦头钻进。钻头进入岩石,采用牙轮钻头钻进。钻进时按指定钻孔、指定深度内采用土样,核对含水层深度、范围及颗粒组成。(5)清孔换浆钻至设计标高后,将钻具提高至距孔底20~30cm处,开动泥浆泵清孔,以清除孔内沉渣,孔内沉淤应小于20cm,同时调整泥浆密度至1.10左右。(6)下井管提吊法下管。下管前应检查井管及滤水管是否符合质量规定,不符合质量规定的管材须及时予以更换。下管时滤水管上下两端应设立扶正器,以保证井管居中,井管应焊接牢固,垂直,不透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7)回填砾料采用动水投砾。先将钻杆提至滤水管下端,井管上口加闷头密封,从钻杆内泵送泥浆,使泥浆由井管和孔壁之间上返,并逐渐调小泵量,待泵量稳定后开始投放滤料。投送滤料的过程中,应边投边测投料高度,直至砾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8)洗井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在空压机洗净之后再采用活塞洗井。反复以上洗井过程,直至满足出水含砂率小于1/10000,以保证抽水设备正常运转及不致使泥砂带出会引起地层下沉。①洗井规定达成“水清砂净”;②下管、填充填料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洗井,成井—洗井间隔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③采用隔离塞分段洗井,假如泥浆中含泥砂量较大,可先进行捞渣,再进行洗井;④当常规洗井效果不好时,可加洗井剂浸泡后再洗井。(9)安装抽水设备成井施工结束后,下入井泵并联接管路、接通电源,安装完毕后进行安装效果检查。(11)抽水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标高前的超前抽水时间不少于20天,水位没达成设计深度以前,天天观测三次水位,水位达成设计深度后,天天观测一次水位。观测时记录水位、流量、含砂量,抽水过程中还应经常对抽水机械的电动机、传动轴、电流及电压等进行检查。。(12)排水洗井及降水运营时排出的水,经三级沉淀池沉淀后通过管道或明渠排入场外市政管道中。根据厦门市规定办理相关排污手续。4.3.3成井施工质量控制标准(1)井身偏差:井身应圆正,井的顶角及方位角不能突变,井身顶角倾斜度不能超过1度;(2)井管安装误差:井管应安装在井的中心,上口保持水平。井管与井深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全长的正负千分之二;(3)抽水稳定后,井水含砂量不得超过二万分之一(体积比);(4)井中水位降深:抽水稳定后,井中的水位处在安全水位以下。4.4降水运营管理4.4.1试运营(1)运营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地面标高及地下水位;(2)启动抽水设备,检查抽水设备、排水系统运转是否正常;(3)抽水系统经检查符合规定后,开始抽水。4.4.2降水运营(1)疏干降水井运营在基坑开挖20天前开始,根据实际开挖工况和施工进度,保证潜水位在基坑开挖面以下2m。在实际降水过程中应配合施工进程进行灵活调整降水方案,积极配合施工进程做好相关工作,并及时把降水效果与实际潜水位埋深报知甲方、施工和监理等相关单位,以便他们根据实际水位埋深安排施工进度;在基坑开挖疏干性降水结束后,考虑预留部分疏干井做抗浮井,预留抗浮井宜均匀分布在基坑内,抗浮井降水直至结构自重能完全抵抗地下水浮力的条件下,经设计单位确认结束预留井抗浮降水工作;(2)抽水运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设备运营状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3)疏干降水井抽水时,潜水泵抽水间隔时间由短至长,降水井抽干后应立即停泵,以免烧坏电机;(4)抽水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内容涉及井涌水量(Q)、水位降深(S),并绘制流量(Q)、观测孔水位、各监测点观测资料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以掌握动态,指导降水运营,不断优化降水运营方案;(5)降水工作现场应备有双电源,保证降水的连续运营;(6)根据实际施工工况,在降水结束后,应及时将井孔注浆封闭,补好盖板。4.4.3降水井保护措施(1)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割除悬空降水井管并保持降水井口高出开挖面1m,井口做好覆盖,防止落物调入井中。割除降水井前应先抽干降水井,再提出水泵、水管及电缆,然后采用吊车挂住降水井再采用乙炔氧气隔断井管,最后恢复抽水。过程应连续操作避免半途停顿,给降水带来不利影响。(2)井口、井管设立醒目的志,做好标记工作,防止挖机误撞。协同各作业班组间做好井管保护工作。(3)施工过程中基坑监督和巡查工作重要检查降水井工作状况,防止被土掩埋。(4)降水井维护管理人员负责降水井正常工作保护工作,发生意外情况应立即告知现场管理人员。(5)降水井内沉渣超过2米应立即进行清理,并定期检查沉渣情况。(6)抽水过程中降水效果不抱负时应再次进行洗井,洗井采用空压机、活塞结合洗井,如仍不能达成抱负效果,可采用化学洗井方式。(7)如施工过程中降水井发生破坏,剩余降水井不能满足降水规定,需根据降水情况增补降水井。增设降水井位置应根据现场降水情况进行,4.5降水监测4.5.1监测组织1、项目经理部成立专业监测小组,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直接领导。表4-2监测小组人员组织表序号职务重要职责1总工程师全面负责监测工作2工程部长负责监测管理工作3测量工程师负责监测方案实行,管理4测量工程师负责监测方案实行,监测数据的整理5监测负责人负责现场监测方案实行5测量监测方案实行,资料整理及数据分析2、监测组重要职责(1)监测仪器的选择和调试、仪器保养维修工作。(2)负责量测计划的安排与实行,涉及量测断面选择、测点埋设、平常量测、资料管理等。(3)按测点布设,量测和资料报告整理3个阶段进行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4)负责及时进行量测值的计算和绘制图表。并快速、及时准确地将信息,量测结果反馈给现场施工,以指导施工。(6)每次量测结束后,及时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当天将监测结果和也许出现的问题告知主管工程师,并协助主管工程师制定相应措施。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监测成果。图4-4信息化施工工艺流程图4.5.2监测项目在降水过程中应加强基坑周边观测监控,依照反馈数据及时调整降水措施,必要时进行回灌解决。根据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项目,对以下项目进行分析,以掌握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表4-3监测项目表序号监测项目位置或监测对象仪器仪器精度1边坡水平位移(PDS)边坡顶部全站仪测距±2mm+2ppm测角:±1〞2土体变形监测(TJC)边坡顶部或台阶位置经纬仪、水准仪DJ2±0.4mm/km3周边地表沉降(DBC)基坑周边地表电子、水准仪±0.4mm/km4坑底隆起(回弹)(KDC)基坑底电子、水准仪±0.4mm/km5裂缝观测(JGF)既有即测游标卡尺精度0.1mm6地下水位(DSW)基坑周边水位计±(0.03+0.03L)mm4.6降水井封井方案4.6.1疏干井封井方案降水井采用在井管内先填粘土再灌注混凝土的封堵方法,基本操作顺序及有关技术规定如下:(1)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降水运营结束,清干井中残余的水;(2)向井管内先填粘土,直填到距底板2m左右,停止填粘土并捣实;(3)向井管内灌入混凝土,混凝土的灌入高度略低于基坑垫层混凝土面约10cm;(4)待井管内混凝土的初凝能符合规定,并能拟定封堵的实际效果满足规定后,即可割去所有外露的井管;(5)井管割去后,在管口用铁板焊封,管口低于基底混凝土垫层面以下10cm左右;(6)管口焊封后,用水泥砂浆填入孔洞抹平,最后恢复车站结构(封堵孔洞),封井工作完毕。4.6.2降压井封井方案降压井封堵时间为主体结构完毕后进行,封堵重要采用在井管内先填瓜子片然后注浆再灌注混凝土的封堵方法。(1)当本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坑底开挖面以上50cm处,在井管外焊一止水板,止水板外圈直径φ600mm;(2)降水运营结束封井前,先预搅拌一定量的水泥浆,水灰比0.4~0.55;(3)井管内填入瓜子片,其回填高度在基坑底板以下4.00m~5.00m左右;(4)井管内下入注浆管,其底端下入深度离瓜子片回填高度以上0.5m左右;(5)在井管内设立一个压板,与注浆管连接并由注浆管送入井内,压板的放置深度位于瓜子片回填的顶部;(6)正式注浆前井管口用钢筋作支撑,将注浆管固定,然后开始注浆,注浆时规定将水泥浆通过瓜子片的空隙渗入底部滤水管的周边将滤水管的缝隙封堵,一般要将预拌的水泥浆注完;(7)注浆完毕,水泥浆达成初凝的时间后,抽出井管内压板以上的残留水,并及时观测井管内的水位深度或标高的变化情况。一般观测2~4小时后,井管内的水位无明显的升高,说明注浆的效果较好;(8)当鉴定已达成注浆的效果后,即向井管内灌入混凝土,混凝土的灌入高度略低于基坑底板混凝土面约10cm;混凝土灌注结束,及时观测井管内水位的变化情况;(9)待井管内混凝土的初凝能符合规定,并能拟定封堵的实际效果满足规定后,在管口要用铁板焊封,(10)管口焊封后,用水泥砂浆填入孔洞抹平,封井工作完毕。注:封完井后要严格做好封井效果的检查工作,当实验符合设计规定后,再实行第2口井封井工作。4.7降水控制措施4.7.1降水应急解决(1)配备双电源:为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导致降水运营中断,降水工地配备300KW柴油发电机,同时在电路配置时采用双向闸刀,当电路停电时,以最快速度启动备用电源,保证降水连续进行。备用发电机应定期运营一次,以保证在应急时可以正常使用。(2)降水过程中进行电源切换演练,使所有工作人员知道自己在电源切换时职责和任务,并能纯熟进行各项操作,保证在10分钟内可以恢复供电,使降水工作继续进行。(3)抽水运营期间天天24小时不断巡视并做好记录,涉及场地排水管道的畅通性,电箱、电缆线的完好性,抽水管井的水泵是否正常运转等内容。(4)工地现场要配备备用深井潜水泵,数量3~4台,以备深井泵发生故障时使用。4.7.2降水周边影响控制为防止地下水位连续下降导致地表土体及建筑物基础土体的沉陷,而导致道路、建构筑物的下沉开裂,降水过程中采用如下措施:(1)根据降水沉降预测计算,距基坑越远群井降水引起地表沉降值越小,反之地表沉降值越大。降水过程中加强对周边地表及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贯彻测量人员定点观测,并且及时取得数据,以保障施工安全。(2)降水时应控制降水速度和抽水量,避免降水过快对基坑及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3)一旦发现水位观测孔中的水位、水量变化异常或局部区域出现超降现象,则应立即分析情况,查明因素,停止降水。并采用相应解决措施,必要时进行地下水回灌,回灌采用机械加压灌注法。通过回灌井点将水直接注入地下含水层中的方法。运用机械动力设备(如离心式水泵)进行加压,促使水流较快补给地下水。合用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深、透水性较差的含水层和滤网强度较强的深井。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5.1施工组织保障5.1.1施工管理模式本工程采用作业层、工区项目管理层、标段项目部管理层三级管理模式,工区项目经理负责工程项目的具体实行,标段项目部职能部门对工程实行检查、监督、帮助和指导。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施工过程中在贯彻部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项目领导干部带班制和工序技术负责制度,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及工序技术衔接。表5-1分工人员安排表序号工作内容或工序负责人职责1施工总负责项目经理全面管理2生产总负责项目副经理生产管理4技术、质量总负责项目总工技术管理5工程部部长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安质部部长质量、安全、文明监督管理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人员现场全面管理、执行指令6施工测量工程部定位测量测量管理7施工监测工程部监测点埋设、监测实行、数据解决8物资设备管理物设部物资设备的进场、调配9质量管理与工序报验工程部施工质量检查,按协议、设计、规范、方案规定施工;按三检制、报验程序进行隐蔽工程、各工序检查评估安质部10安全管理安质部施工安全检查、安全培训教育、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工作11降水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生产过程安排、指导、监督检查12降水管理及维护现场管理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抽水,抽水设施维护,降水井拆除表5-2重要管理人员联系方式职务姓名联系方式工区项目经理刘旭东工区项目总工周兴杰工区项目安全总监邓良浩工区工程部长赵鹏工区安质部长尹鹏现场技术主管赵中强物资设备员贾志勇测量员丁凯现场技术员雷雨润现场安全员樊越5.1.2项目施工管理网络见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图5-1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5.2施工安全管理措施5.2.1作业安全管理(1)现场钻机必须持证操作,挂牌负责,定机定人;(2)保持机械设备整齐完好,无油污,无锈浊,磨损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齿轮及齿轮啮合处润滑良好;(3)钻机转动部分一定要有安全防护装置,开钻前要检查齿轮箱和其他机械传动部分是否灵敏、安全、可靠,启动时要看清机械周边环境,要先提醒后推闸;(4)严禁不戴安全帽、穿拖鞋、赤膊进入施工现场,三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帽及系安全带;(5)施工现场的沟、坑等处必须有防护装置或明显标志,护孔管埋好后必须加盖或设立警戒线,泥浆池要设立防护栏杆;(6)施工前必须先摸清有关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电源、水煤气管道的情况及时按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防护措施;(7)在架空输电线附近施工,必须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高压线的正下方不得堆放吊车等设备,钻架与高压线之间应有可靠的安全距离;(8)钻机机长、班长兼任安全员,钻机移动必须亲临机台指挥,天天上下班时对劳动用品、机械设备及机具、吊具、索具等进行检查,保证用品在完好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清除隐患,保证安全施工。5.2.2安全用电措施(1)施工现场不得架设裸导线,严禁乱拉乱接,不准直接绑扎在金属支架上;(2)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3)所有的临时和移动电器必须设立有效的漏电保护开关;(4)电力线路和设备的选型必须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载流量;(5)在潮湿的场合或金属构架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合宜使用安全电压;(6)现场有醒目的电气安全标志,无有效安全措施的电气设备不得使用;(7)配电箱内开关、熔断器、插座等设备齐全完好,配线及设备排列整齐,压接牢固,操作面无带电体外露,电箱外壳设接地保护,每个回路设漏电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开控制,并单独设立单相三眼不等距安全插座,上设漏电开关;(8)施工现场的分电箱必须架空设立,其底部距地高度不少于0.5m;(9)电焊机的外壳应完好,其一、二次侧的接线柱应有防护罩保护,其一侧电源应有橡套电缆线,长度不得超过5m;(10)现场照明一律采用软质橡皮护套线并有漏电开关保护,移动式碘钨灯的金属支架应有可靠的接地(接零)和漏电开关保护,灯具距地不低于2.5m。5.2.3工地防火(1)施工现场建立安全防火班子,安全动火制度;(2)现场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易爆区、生活区,按规定保持防火距离;(3)现场设消防灭火器具,按规定对重点部位,重要部位备齐灭火器具的数量,并经常维修保养,对消防器具有专人管理;(4)发现火警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救护措施。5.2.4防洪防台防暴措施(1)在汛期来临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和施工班组负责人及有关专业负责人进行全场性的雨施检查,重要涉及:施工材料、临时设施、临电、现场排水、现场消防、操作架、机械设备、场内外道路、基坑边坡、材料堆放及生活区等。(2)保证汛期材料供应,根据现场情况提前提出汛期材料计划并配备好必须用品,重要有:塑料薄膜、水泵、水管、雨衣、雨鞋、应急灯、砂袋等。(3)根据天气预报的降雨时间,项目部组织成员在暴雨来临时到达施工现场,按现场情况进行抗洪抢险,并将防汛物资运至现场指定地点。(4)规定做到临电安全可靠,严禁私拉乱接;现场排水畅通;操作架基础牢固可靠;人行通道设立防滑条;材料堆放符合雨期施工规定等。(5)清理现场障碍物,保持现场道路畅通。道路两旁2m内不要堆放物料,且高度不宜超过1.5m。(6)检查边坡基础是否牢固,有裂缝处提前封堵;降水井,排水管畅;基坑底部不积水以防浸泡,有水及时抽出。(7)施工现场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的加工棚、仓库、食堂、职工住房等在汛期施工前进行全面检查和整修,保证房间不漏雨,场区不积水。(8)在汛期到来前,作好脚手架等防雷装置,安全检查部门在汛期施工前要对避雷装置作一次全面检查,保证防雷。(9)汛期前对现场配电箱、闸箱、电缆临时支架等仔细检查,需加固的及时加固,缺盖、罩、门的及时补齐,保证用电安全。(10)碰到大到暴雨时,告知所有现场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停止施工,配电箱所有断电,所有施工机械停止运转。(11)基坑塌方:汛期基坑观测每4小时观测一次,并做好观测记录,出现险情参与抢险人员应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对塌方部位的材料进行转移,用装好的砂袋对基坑进行围挡,对现场涌入的雨水进行围堰,在现场危险地段拉上警戒线;保证所需的车辆,铁锨各种抢险器具提供到位。抢险人员在抢险过程中一方面应保证自身的安全。(12)临电触电、防雷击:如遇触电,立即切掉电源,在雨水中抢险时,穿上绝缘胶鞋,带上绝缘手套;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医院。(13)对于在汛期施工所用的机械提前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在汛期施工期间各种机械设备的顺利运营。(14)根据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选择地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相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不得挪作他用,保证随时处在备战状态。涉及:医疗器材、消防器材、照明设备、运送工具、其它救援设备、器材等。5.2.5应急物资常备药品:消毒药品、急救物品(创可贴、绷带、无菌敷料、仁丹等)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带、氧气袋等。应急物资:工字钢、钢管、空心砖、砂袋、雨衣、应急灯、方木、应急发电机及水泥、砂石料、对讲机等。堆放位置:以运送便利,不影响施工为宜。应急设备:挖掘机2台、装载机2台、运送车辆2台、电焊机5台、气割设备3套、注浆设备2套、20kw水泵2台、5.5kw水管5台等。6劳动力计划6.1编制依据(1)为本工程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2)单位工程人工消耗量;(3)为本工程编制的劳动力逐月需求量计划。6.2劳动力进场组织:(1)专业技术人员及技工参照施工进度计划图拟定施工中所涉及专业技术人员和技工,参照劳动力需求计划来拟定专业技术人员及技工的需求人数。提前两个月调配人员,人员拟定以后,在人员计划使用时间前20天进场,对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对人员进行编组、登记、发放人员标志牌。让技术人员熟悉图纸。直至人员投入工程使用。(2)普通工人对于普通工人,尽量召集具有施工经验的工人,提前10天进场,以后一方面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技工培训,管理编制,熟悉现场,投入使用。(3)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计划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负责人,安全总监和安质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贯彻和执行,下设专职安全人员。表6-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计划序号职务人数备注1项目经理1人3项目副经理1人4项目总工1人5安全总监1人6专职安全员2人7技术员4人(4)特种作业人员计划针对基坑降水中所需特种作业人员,需经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进场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计划见下表6-1表6-2特种作业人员计划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电焊工3人2电工2人3起重司机2人4司索指挥工2人7附件(相关计算及图纸)附件1:金融中心站基坑降水计算书附件2: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图

金融中心站基坑降水计算书1降水方案1.1基坑底板稳定性分析金融中心站基坑存在含承压水层有:3-1粉质粘土层、8-1粉质粘土、10-1粉质粘土层、11-1残积砂质粘性土、17-1全风化花岗岩、17-2强风化花岗岩潜水层、第3-4中粗砂、8-4中粗砂。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开挖过程中第3-1、8-1、10-1层将完全挖除,开挖过程中需要将第3-1、8-1、10-1层预降水、疏干,以加固坑内土体,因而不再进行减压降水考虑。第3-4、8-4层微承压含水层最浅顶板埋深分别约为场地整平标高下4.36m、14.49m,而基坑底埋深最浅为场地整平标高下16.06m。故主体结构完全隔断微承压水含水层,基坑开挖施工期间需对该微承压水进行降压疏干解决,可不考虑减压设计。第17-1、17-2层顶标高-11.1m,且渗透系数分别为0.5m/d、0.8m/d,为上层土层渗透系数的3-5倍,开挖过程中,必须有效控制承压水水头埋深,需设立深层减压井,防止基坑发生突涌事故,因此,必须进行基坑突涌稳定性分析。整个区域第17-1、17-2层深层潜水层层顶最浅埋深为19.5m,车站潜水水位最浅埋深为0.07m。为保证安全,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按开挖最深的18.15m(场地整平标高至基底)来计算。开挖过程中,基坑底面的安全稳定性,可按下式进行验算:-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距离(m);-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的重度(kN/m3);-承压水头高度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水的重度(kN/m3),取10kN/m3;-安全系数,一般为1.0~1.2,本工程取1.10;Fs*γw*h=1.1*(19.5-0.07)*10=213.73kpaΣH*γs=(19.5-18.15)*19.5=26.325kpaΣH*γs≥Fs*γw*h可得出,承压水水头必须小于等于17.11m,即基坑开挖深度最深为18.15m时,基坑底板稳定需要对该层进行减压降水,减少水头16.04米,也就是水位降至埋深17.11米。1.2降水井布置根据金融中心站工程地质情况,结合场地对3-4层、8-4层进行土体加固,主体基坑降水按基坑内侧、基坑外侧坡阶平台分布设立:(1)整个主体基坑开挖范围内上层采用疏干井;(2)基坑内东西侧按梅花状布置深层减压降水井。1.2.1疏干井布置金融中心站基坑开挖范围)以粉质粘土为主,车站底板以下土层以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为主,3-4、8-4中粗砂层为为微承压含水层,均在基坑开挖范围内,故降水井重要任务为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中的地下水。因此,采用疏干降水。1.2.2降压井布置基坑底部赋存17-1、17-2岩层,水流渗透系数是上部11-1-3岩层的3-5倍,为防止基坑突涌,保证安全,降压井根据基坑面积按单井有效抽水面积的经验值来拟定,降压水井点每个降水范围不大于2023m2,基坑底梅花型布置共8口(备用观测井2口),其深度进入承压水层下9.5m,管井长度28m。此8口降压井兼顾减压、疏干作用。2基坑降水计算2.1总涌水量计算2.1.1抽水实验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车站抽水实验选择了初勘阶段M2Z2-SJR-05孔及详勘阶段M2Z3-SJR-04、M2Z3-SJR-20进行了综合抽水实验。实验采用了单孔稳定流实验法,其中素填土、砂层、粉质粘土、残积土和全~强风化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