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市政工程分部分项标准化构造实施指南(地基基础、主体、装配式)_第1页
建筑、市政工程分部分项标准化构造实施指南(地基基础、主体、装配式)_第2页
建筑、市政工程分部分项标准化构造实施指南(地基基础、主体、装配式)_第3页
建筑、市政工程分部分项标准化构造实施指南(地基基础、主体、装配式)_第4页
建筑、市政工程分部分项标准化构造实施指南(地基基础、主体、装配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分部分项标准化构造实施指南

目录

第一章引言.......................................................1

第二章引用标准...................................................2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6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工程.............................................7

第一节地基...................................................7

第二节基础...................................................9

第三节地下防水..............................................29

第四章主体结构35

第一节混凝土结构............................................35

第二节砌体工程..............................................55

第三节钢结构................................................63

第四节钢管混凝土结构........................................77

第五节型钢混凝土结构........................................81

第六节铝合金结构............................................82

第七节木结构................................................84

第五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86

第一节预制构件吊装及工装....................................86

第二节支撑体系及模板........................................90

第三节钢筋套筒灌浆连接......................................93

第四节后浇混凝土............................................95

第五节防水施工..............................................98

第六节安装工程预留预埋.....................................100

第七节其他.................................................101

第六章建筑装饰装修.............................................116

第一节建筑地面.............................................116

第二节抹灰.................................................131

第三节外墙防水.............................................135

第四节门窗.................................................138

第五节吊顶.................................................143

第六节轻质隔墙.............................................149

1

第七节饰面板...............................................154

第八节饰面砖...............................................160

第九节幕墙.................................................168

第十节涂饰.................................................173

第H-―节裱糊与软包.........................................178

第十二节细部...............................................183

第七章屋面.....................................................187

第一节基层与保护...........................................187

第二节保温与隔热...........................................192

第三节防水与密封...........................................193

第四节瓦面与板面...........................................195

第五节细部构造.............................................196

第八章建筑给排水及供暖.........................................225

第一节室内给水.............................................225

第二节室内排水系统.........................................271

第三节室内热水系统.........................................277

第四节卫生器具.............................................278

第五节室内供暖系统.........................................283

第六节室外给水管网.........................................288

第七节室外排水管网.........................................295

第八节建筑饮用水供应系统...................................299

第九节监测与控制仪表.......................................300

第九章通风与空调...............................................301

第一节送风系统.............................................301

第二节防排烟系统...........................................308

第三节舒适性空调系统.......................................313

第四节净化空调系统.........................................317

第五节地下人防通风系统.....................................324

第六节冷凝水系统...........................................327

第七节空调(冷、热)水系统.................................328

第十章建筑电气.................................................330

第一节室外电气.............................................330

第二节变配电室.............................................336

第三节供电干线.............................................341

2

第四节电气动力.............................................355

第五节电气照明.............................................361

第六节备用和不间断电源.....................................371

第七节防雷及接地...........................................375

第十一章智能建筑...............................................380

第一节信息接入系统.........................................380

第二节用户电话交换系统.....................................382

第三节信息网络系统.........................................384

第四节综合布线系统.........................................387

第五节会议系统.............................................406

第六节建造设备监控系统.....................................408

第七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14

第八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417

第九节应急响应系统.........................................423

第十节机房工程.............................................425

第十一节防雷接地...........................................441

第十二章建筑节能...............................................455

第十三章电梯...................................................462

第一节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462

第二节自动扶梯.............................................467

第十四章室外设施...............................................470

第一节道路.................................................470

第二节边坡.................................................477

第十五章附属建筑及室外环境.....................................483

第一节附属建筑.............................................483

第二节室外环境.............................................486

第二部分市政工程...............................................490

城镇道路.........................................................491

第十六章路基工程...............................................492

第十七章基层...................................................495

第十八章面层...................................................501

第十九章广场与停车场...........................................505

第二十章人行道.................................................507

3

第二十一章人行地道结构.........................................510

第二十二章挡土墙...............................................515

第二十三章附属构筑物...........................................520

桥梁工程.........................................................524

第二十四章基础工程.............................................525

第~I"**五章下部构造•••••♦••••••••••••••••••••••••••••••••••••••530

第二十六章上部构造.............................................542

第二十七章支座.................................................564

4

第二章引用标准

1、《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

2、《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

3、《架桥机安全规程》GB26469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5、《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6、《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

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1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

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15、《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

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

17、《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

1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1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

2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

2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23、《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843

24、《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

25、《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

26、《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fT8484

5

27、《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

28、《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GB/T17689

29、《粗直径钢丝绳》GB/T20067

30、《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GB"25975

31、《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GB/T26470

32、《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

33、《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

34、《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GB/T51028

3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51231

3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fT51232

37、《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22

3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39、《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

4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4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

4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

4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

4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4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4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4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

48、《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

49、《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

50、《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

5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

5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

5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

6

5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

5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

5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5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

5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

5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分册机电工程》JTGF80/2

60、《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

61、《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

62、《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

63、《建筑结构保温复合板》JG/T432

64、《厨卫装配式墙板技术要求》JG/T533

65、《预制混凝土楼梯》JG/T562

66、《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管理标准》JG/T565

6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

68、《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182

69、《房屋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制图标准》JGVT244

70、《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

71、《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304

72、《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结构技术规程》JGJ/T400

73、《聚苯模块保温墙体应用技术规程》JGJ"420

7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成品保护技术标准》JGJ/T427

75、《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标准》JGJ/T430

76、《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应用技术标准》JGJ/T458

77、《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第1部分:钢塑格栅》JT/T925.1

7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

79、《四川省成品住宅装修工程技术标准》DBJ51/015

8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51/5033

7

81、《四川省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51/T5037

82、《复合保温石膏板内保温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B51”5042

83、《四川省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51”5048

8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51/T5053

85、《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

86、《烧结复合自保温成和砌块墙体保温系统技术规程》DBJ51/T001

87、《烧结自保温石专和砌块墙体保温系统技术规程》DBJ51/T002

88、《酚醛泡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DBJ51/T013

89、《挤塑聚苯板建筑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J51/T035

90、《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DB51/T5062

91、《保温装饰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DBJ51/T025

8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

9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一节地基

1强夯地基

1.1机具:夯锤、起重机械、自动脱钩器、推土机、检测设备

1.2工序:清理整平场地一确定夯点位置、测量高程f起重机就位一测量夯

前锤顶标高一夯击一按设计控制标准和要求,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一重复以上工

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一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测量场地高程一在规定的

间隔时间后,按上述程序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一用低能量满夯一将场地表层松土

夯实一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

1.3工艺方法:强夯前应通过试夯确定施工技术参数,试夯区平面尺寸不宜小

于20mx20m。在试夯区夯击前,应选点进行原位测试,并取原状土样,测定

有关土性数据,留待试夯后,仍在此处进行测试并取土样进行对比分析,如符合设

计要求,即可按试夯时的有关技术参数,确定正式强夯的技术参数。否则,应对有

关技术参数适当调整或补夯确定。强夯应分段进行,顺序从边缘夯向中央。强夯法的

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土,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二遍

点夯完成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有条件的以采用小夯锤夯击为佳。

1.4控制要点:夯锤落距、夯击击数及顺序、夯击间距

1.5质量要求:地基压实度和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1.6做法详图:(3.1-1)

⑦@

m©©伞令O/。©0$

。①①$⑥

-

—一©—(^——…①—0"'■

(a)梅花形布置(b)方形布置

3.1-1夯点布置图

1

1.7实例图(图3.1-2)

图3.1-2强夯地基实例图

1

第二节基础

1钢筋混凝土灌浇桩桩头处理

1.1材料:水泥基结晶防水粉。

1.2工具:手提切割机、冲击钻、风镐、榔头、刷子。

1.3工序:弹线一切割f钢筋剥离一破除混凝土一修平一垫层一防水处理f

保护层。

1.4工艺方法: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50mm处弹出切割控制线,用切割机沿

控制线处切一圈,切割深度以距主筋10mm为宜。用冲击钻剥离出主筋,用风镐

破除桩芯混凝土,桩顶用鎏子凿修平整。桩顶及四周涂刷水泥基防水材料,桩周

围垫层表面涂刷宽度不小于200mm,基础底板防水材料与桩周围接缝处用防水

油膏密封,桩主筋根部安装遇水膨胀止水圈。

1.5控制要点:主筋保护,防水处理。

1.6质量要求:桩头处理平整,桩顶标高允许偏差±20mm,主筋不得产生

硬弯,卷材收口严密。

1.7做法详图(图3.2-1):

1

3.2-1桩头防水做法示意图

1.8实例图(图3.3-2):

图3.3-2桩头防水实例图

2基础筏板后浇带留置

2.1材料:钢板止水带、钢板网、木模板、钢筋。

2.2工具:电焊机、铁皮剪子、电锯。

2.3工序:焊接附加钢筋-*安装止水钢板f裁剪、安装钢板网安装、加固

模板。

2.4工艺方法:根据筏板厚度、止水带位置,沿止水钢板长度方向中心点

焊四2附加钢筋,间距300〜500mm。将附加钢筋与筏板上下层钢筋连接以固定

10

止水钢板,止水钢板槽口应朝向迎水面。根据止水钢板位置及筏板厚度剪裁钢板网,

在止水钢板的上下部位安装钢板网,钢板网位于附加钢筋内侧并与筏板钢筋绑扎。

在钢板网的外侧支设模板,模板上口根据钢筋间距锯出槽口,控制好钢筋保护层

厚度及钢筋间距,支撑加固木方间距不大于500mm。

2.5控制要点:止水钢板、钢板网的安装,模板支撑。

2.6质量要求:后浇带宽度允许偏差±10mm。止水钢板固定顺直。

图3.2-3筏板后浇带留置施工示意图

图3.2-4筏板后浇带留置效果图

3后浇带模板支设

11

3.1材料:“8钢管、扣件、木模板、木方、砖。

3.2工具:扳手、电锯、砖刀。

3.3工序:木垫板铺设一脚手架搭设(后浇带两侧分开搭设)一木方铺设一

模板铺设一板底钢筋绑扎f后浇带侧模安装一板面钢筋绑扎f混凝土浇筑一后

浇带两侧挡墙砌筑~模板封闭。

3.4工艺方法:后浇带模板支设必须采用独立设计系统,与满堂脚手架安拆互

不影响,且上下层立杆放置同轴心,后浇带碎未浇筑不得拆除;楼层信道应按方案

中明确位置预留架体开口,后浇带板面应作防护,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现浇板后

浇带模板上部侧口模板与钢筋位置锯槽吻合,安装牢固,上口两侧加设木方,并

用木模板整体封闭、保护,直到性浇筑时打开。地下室顶板后浇带两侧碎浇筑后加

设挡水台并用模板进行封闭,避免杂物掉入。

3.5控制要点:支撑架搭设、侧模安装,封闭。

3.6质量要求:后浇带宽度允许偏差±10mm。

3.7做法示例详图(图3.2-5、图3.2-6、3.2-7,图例仅为特定示例图,具体

数据还应满足设计文件及相应方案的要求):

图3.2-5板后浇带侧模加工图

12

1830915

2000

2000

2m木力错开放

立杆

图3.2-6后浇带独立支撑图

模板

木方

1500

砖墙

(破墙外侧抹灰)

模板后浇带

图3.2-7后浇带挡水及封闭示意图

4地下室外墙新型止水螺杆

4.1材料:模板、止水螺杆、干硬性防水砂浆、膨胀剂、水泥基防水涂料。

4.2工具:榔头、扳手、柱形刷、抹子、捣棍、灰板、刷子。

4.3工序:安装内侧模板一安装螺杆一安装外侧模板一浇筑混凝土一拆模一

清孔一干硬性防水砂浆填堵f刷防水涂料。

4.4工艺方法:按照模板控制线支设号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在模板上开孔,

开孔位置应避开钢筋,间距400〜500mm,安装新型中间防水两段可拆卸重复利

用止水螺杆。在外侧模螺杆对应位置开孔并安装外侧模板。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

厚度W600mm。松掉螺帽及拆除加固模板的木方和钢管,用扳手卸掉螺杆两端可周

转使用部分,拆除模板。用柱形刷清理孔内杂物,并在施工期前3h喷水湿润。填塞

微膨胀干硬性防水砂浆与墙面齐平。表面刷一道水泥基防水涂料,洒水养护不少于

3d0

4.5控制要点:加固、浇筑、清孔、填塞、防水。

4.6质量要求:螺栓孔端头填塞密实,防水处理到位。

4.7做法详图(图3.2-8):

图3.2-8螺栓孔封堵剖面示意图

4.8实例图(图3.2-9、图3.2-10):

图3.2-9新型螺杆实物图

图3.2-10螺杆孔封堵实例图

5剪力墙后浇带预制盖板封堵

5.1材料:防水砂浆、预制盖板、防水卷材。

15

5.2工具:电动葫芦、电焊机、钢卷尺、抹子、线绳。

5.3工序:盖板预制一后浇带处理一盖板安装一抹面一防水一回填。

5.4工艺方法:地下室剪力墙后浇带可采用预制盖板封堵、提早回填的方法进

行施工,封堵盖板比后浇带宽不小于200mm,厚度应具有防水及抗回填土侧压力

的能力。安装前后浇带周边接触处应清理干净,根部防水卷材应进行保护。找平

后人工或电葫芦吊装安装第一块盖板,盖板预埋钢筋应与后浇带钢筋焊接牢固,

盖板与基层及相互间坐浆饱满,依次安装预制盖板至剪力墙顶部。盖板表面采用防

水砂浆抹压密实平整。防水附加层施工完大面积进行防水层施工。防水满足要求后进

行基坑周边回填土施工。

5.5控制要点:预制盖板厚度、宽度、防水。

5.6质量要求:预制盖板安装牢固,防水可靠。

5.7做法详图(图3.21-11、图3.2-12):

比后浇带宽度大200

图3211地下室后浇带预制盖板安装示意图

16

比后浇带宽度大200

5.8实例图(图3.2-13):

图3.2-13预制盖板安置实例图

6基础筏板混凝土导墙施工

6.1材料:止水钢板、止水穿墙螺栓、模板及模板固定件等。

6.2工具:电焊机、电焊条、扳手等。

6.3工序:墙体钢筋绑扎一固定止水钢板f导墙模板支设一固定穿墙螺栓f

混凝土浇筑f浮浆清理一上部混凝土浇筑。

17

6.4工艺方法:筏板导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止水钢板,止水钢板槽口朝

向迎水面,止水钢板拼接缝及止水钢板与钢筋应焊接严密牢固。导墙模板应支设在

坚实的基础上,采用防水穿墙螺栓及钢管固定。导墙混凝土浇筑时不得触碰止水钢板

及导墙模板,不得留有施工冷缝。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干净导墙顶部浮浆,并按

规定铺设同强度减石子浆,确保接茬严密。导墙以上混凝土施工时,导墙模板不应

拆除,作为上部模板的支设基础并确保上部模板支设牢固,防止接缝漏浆及不严密

现象。

6.5控制要点:止水钢板布设、施工冷锋、浮浆清理、严禁吊模。

6.6质量要求:止水钢板及模板固定牢靠,接茬严密无冷缝现象。

6.7做法示意(图3214):

钢板止水带

18

图3.2-14筏板混凝土导墙施工示意图

6.8实例图(图3.2-15):

图3.2-15筏板混凝土导墙止水钢板支设实例示意图

7不同标高基础施工处理

7.1材料:碎石、混凝土。(回填材料设计明确的,按设计要求进行,下同。)

7.2工具:铁锹/平板振捣器。

19

7.3工序:铺碎石垫层一混凝土垫层施工一回填。

7.4工艺方法:当两个相邻基础平面标高不一致施工时,为防止硬连接减少

沉降及裂缝,达到同步变形,可采用在护坡顶部做L形混凝土冠梁加碎石褥垫

层的方法处理,冠梁L形口应朝向较高基础方向,碎石褥垫层厚度一般为250〜

350mm之间,与地基土接触面为45。斜坡,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后方可大面积

施工上层基础垫层。相邻基础之间回填土应随相邻基础的施工同步回填密实。

7.5控制要点:褥垫层厚度、回填土回填。

7.6质量要求:碎石垫层厚度适宜,振捣密实。

7.7做法详图(图3.2-16、图3.2-17):

7.8实例示意图(图3.2-18):

混凝土底板保护墙

防水保护层

找平

混凝土垫层

7〃〃/〃/A

回填土

图3.2-6不同标高基础处理示意图图3.2-17A-A节点示意图

20

图3.2-18不同标高基础处理实例示意图

8人工挖孔桩基础

8.1材料:钢筋、混凝土、模板。

8.2工具:振捣棒、卷扬机、钢筋切断机、风镐、锹、钢筋绑扎工具。

8.3工序:产地平整一测量放线定位桩~首节开挖一施工锁口和护壁一开挖桩

孑L±方(循环)一支设护壁模板(循环)一浇筑护壁碎循环一拆除模板(循环)

一检查持力层一扩大头施工f清底验收一钢筋笼安装f验收一碎浇筑。

8.4工艺方法:测量放线前,先根据施工图纸算出所有桩位与主要轴线的准

确关系(或者坐标)。根据平面测量控制网,采用全站仪直接定出每条桩的桩心

点坐标。然后根据其直径弹出基圆周边线。为防止杂物在开挖时落入孔中,或地表

水渗入孔内,第一节孔圈护壁应比下面的护壁厚150mm,并应高出现场地面

200mm,上下护壁间的搭接长度不得少于50mm。通过桩心引两条垂直直径线与

孔圈相交得4点,在这4点处设置4个钢钉,作为控制中心点及施工中控制垂直度

的依据。桩孔垂直度通过护壁支模的中心线来控制:即将桩控制线、高程引到第一

节护壁上,第二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控中心,用尺杆找圆周,细部放样以测量

控制轴线为准,用钢尺丈量定位,对局部拉尺困难或重要的部位,用经纬仪和钢尺辅

助测量。工程桩标高通过将基坑内的高程点引测到护壁上的测量标高控制,根据井口

直径大小,布置不同数量的提升绞车。第一节挖深约1m,浇钢筋碎护壁,往下施工

时以每节作为一个施工循环,一般土层中每节高度为1m,

21

如遇流砂区段每节高度小于500mm,必要时下钢护筒护壁,特殊地质下挖速度

视护壁的安全情况而定。护壁模板采用定制钢模,模板根据桩孔半径不同分多片组

成。当挖孔进遇流动性淤泥时,可在孔内设高1〜2m,厚4〜8mm的钢套护筒压

入土中,阻挡流砂,钢套筒可一个接一个的下沉,压入一段,开挖一段桩孔,直到

穿过流砂层0.5〜1.0m,再转入正常挖土和设护壁混凝土支护。混凝土浇筑采用

串筒浇筑方法,碎通过混凝土泵送至料筒口,由料筒经串通送至孔底,串筒底端出

料口距佐筑面不超过1m,防止产生碎离析现象,并不停地用人工振捣,浇筑时

浇筑到指定标高并超灌1m。当桩内渗水量较大的孔桩,需利用集水井降水将地

下水水降到桩底标高以下。

8.5控制要点:护壁碎强度、每节开挖深度、桩位控制。

8.6质量要求:定位准确,护壁满足要求、钢筋笼绑扎规范、混凝土浇筑密

实。

8.7做法详图(图3.2-19、图3.2-20、图3.2-21、图3.2-22):

图3.2-19孔圈护壁示意图图3.2-20桩中心定位示意图

图3.2-21人工挖孔桩施工示意图图3.2-22混凝土浇筑串筒示意图

22

9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与承台连接(以其中一种形式为例,其他构造形式参

照16G101-3及相关图集)。

9.1材料: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混凝土、薄钢板、钢筋。

9.2工具:电焊机、电焊条、小桶、振捣棒。

9.3工序:截桩一钢筋与薄钢板焊接一环形箍筋绑扎f清理桩孔一下放钢筋

一混凝土浇筑一外露锚固钢筋弯折f承台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

9.4工艺方法:桩顶内应设置托板及放入钢筋骨架,桩顶填芯混凝土采用与

承台或基础梁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灌填芯混凝土前,应先将管桩内壁浮浆清

理干净,宜采用内壁涂刷水泥净浆、混凝土界面剂,浇筑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等措施,以提高填芯混凝土与管桩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性,伸入承台的锚固筋及架立

筋应沿管桩圆周均匀布置,且与托板焊牢,托板尺寸略小于管桩内径。管桩填芯

混凝土高度当为承压桩时不应小于3D,且不小于1.5m,当为抗拔桩时应按公式

进行计算,且不小于3m。

9.5控制要点:管桩内壁浮浆清理、钢筋锚固长度、填芯混凝土高度。

9.6质量要求:钢筋骨架加工尺寸满足要求、分部均匀,混凝土浇筑密实。

9.7做法详图(图3.2-23、图3.2-24):

基础承台或甚础梁

o

o

ll

go

23

基础承台或基础梁

)

二•

r

-

012@200■r.>

L/

-,

08^50

囹,2散世世J贝切军日旺长讦因

连接钢板

0

0

Z

IO

0

图3.2-24不截桩桩顶与承台连接详图

24

9.8示例详图(图3225):

图3.2-25做法示例图

10地下室防水墙混凝土导墙施工

10.1材料:止水钢板、止水穿墙螺栓、木方、模板及模板固定件等。

10.2工具:电焊机、电焊条、扳手等。

10.3工序:墙体钢筋绑扎一固定止水钢板一导墙模板支设~固定穿墙螺杆

一混凝土浇筑f施工缝凿毛处理一上部结构施工。

10.4工艺方法:筏板导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止水钢板,止水钢板槽口

朝向迎水面,止水钢板接缝搭接长度N50mm,双面焊接严密。导墙模板采用防

水穿墙螺栓及钢管固定。导墙混凝土浇筑时不得触碰止水钢板及导墙模板,不得留

有施工冷缝。混凝土先浇筑至导墙吊模底部,待初凝前再进行导墙混凝土浇筑,防止

导墙混凝土大量流失导致烂根。导墙混凝土可采取点振法,同时塌落度不易过大,

控制在18cm以内。所有混凝土施工缝必须切底凿毛,并清理干净,刷水泥浆界

面剂,确保防渗漏效果。

10.5控制要点:导墙混凝土浇筑密实,施工缝凿毛。止水钢板及模板固定

25

牢靠,接茬严密无冷缝现象。

10.6质量要求:止水钢板及模板固定牢靠,接茬严密无冷锋现象。

10.7做法详图(图3.2-25、图3.2-26):

定位模板条导增宽T5〜20mm

,止水钢板支撑

周转式止水螺杆

\止水钢板

\//~I40X90木方

木模板

T型固定架

图3.2-26地下室防水墙混凝土导墙实例图

11集水坑、电梯井模板施工

11.1材料:模板、木方、钢管、顶托等。

11.2工具:电锯、扳手、钉锤等。

26

11.3工序:坑侧模板安装一木方固定一钢管横楞安装一可调托、水平钢管、

立杆安装。

11.4工艺方法:根据图中各坑大小进行编号,加工模板、木方,在四面组

合形成临时整体,安装钢管横楞,利用顶托、水平钢管及立杆进行加固,形成整

体,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利用塔吊将加固好的体系根据编号吊装到位,并利用模

板或钢管进行反压。

11.5控制要点:模板拼缝、支撑稳定性。

11.6质量要求:模板拼缝严密、整体尺寸满足要求。

11.7做法详图(图3.2-27)

宽度

模板

5*10cm方木竖楞@250

048钢管横愣

可调顶托A

048钢管立杆

27

11.8示例图(图3.2-28):

图3.2-28电梯井、集水坑模板安装示例图

28

第三节地下防水

1基础根部卷材防水接头处理

1.1材料:防水卷材、粘结剂。

1.2工具:喷枪(灯)、刷子、壁纸刀、铲刀。

1.3工序:平面卷材铺贴f混凝土施工一基层处理一立面卷材铺贴一保护层

施工。

1.4工艺方法:基础根部卷材先铺平面,后铺立面。平面卷材伸出基础外沿

尺寸不小于300mm,相邻卷材长短交错,错开尺寸不小于300mm。混凝土基础

施工完成后铺贴立面卷材时,阴阳角处应为圆弧角,直径应大于50mm,应将接

槎部位卷材揭开时应清理干净,并对破损处修补。立面卷材相邻接头及上下层街

头应相互错开不小于300mm,搭接长度合成高分子卷材不小于100mm,高聚物

沥青卷材不小于150mm,铺贴时卷材接头上部压下部,筏板导墙顶部接茬处应

设防水附加层。保护层应及时铺贴到位,防止划伤防水层。

1.5控制要点:接头错槎、接茬顺序、甩出长度。

1.6质量要求:防水卷材铺贴牢固、严密。

1.7做法详图(图3.3-25):

图3.3-25基础根部卷材收头示意图

1.8实例图(图3.3-26):

图3.3-26基础根部卷材收头实例图

2基础有机防水涂膜接头处理

2.1材料:涂料。

2.2工具:刷子、刮板、铲刀。

2.3工序:砖胎膜砌筑一底板涂料涂刷一底板及外墙混凝土施工••基层处理

一拆除临时保护墙一外墙立面涂料涂刷一保护层施工。

2.4工艺方法:砖胎膜砌筑20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基础根部防水施

工先平面后立面。砖胎膜顶部防水回返宽度不小200mm并采取临时保护压顶措

施(顶部铺一层塑料布或五彩布再用泥浆砌筑100mm砖压顶,便于拆除且不破

坏防水)。底板及外墙混凝土基础施工完成后涂刷立面涂料时,拆除临时保护压

顶,清理基层。基层应干燥,不得有气孔、凹凸不平及蜂窝麻面等缺陷,阴阳角处

应为圆弧角,半径应大于20mmo底板转角部位应增加无纺布、纤维布等胎体增

强材料,增强材料应增加涂刷变数确保涂料浸透及涂膜厚度,不同层防水涂料应相

互垂直方向涂刷,不得漏涂,搭接部位长度不小于100mm,厚度不小于

1.2mm,外墙施工缝接茬处应设防水附加层。保护层应及时铺贴到位,防止划伤

防水层。

2.5控制要点:施工缝接茬保护及防水搭接处理,防水满足设计规范功能要求。

2.7质量要求:防水涂膜厚度、涂膜均匀程度、成品保护。

30

2.8做法详图(图3.3-27):

2.9实例图(图3.3・28):

第二次浇筑

止水钢板

o0

o0

涂料防水搭接处0

o0

o0

o0

a。

o^

0

o0

o。

oo0

oo0

Oo^

涂料防水加强层

图3.3-27基础有机防水涂膜做法示意图

图3.3・28基础有机防水涂膜做法实例图

31

3抗浮锚杆防水处理

3.1材料:钢筋、注浆管、水泥、油膏。

3.2工具:钻孔机、制浆机、注浆机、刷子、勺子、液压弯折机。

3.3工序:孔位测放一钻孔至设计深度一提钻清孔f置入锚杆一拔管->填砾

一压力注浆一锚杆验收一垫层施工一防水处理一钢筋弯折。

3.4工艺方法:根据规划给定控制坐标点,在坐标点现场测设的纵横轴线,

作为平面控制网,各锚杆孔位均根据纵横轴线进行测量;根据现场已经测放的纵横

轴线,用钢卷尺进行锚杆孔位测放,孔位偏差应小于50mm;施工前,对测放的锚

孔位置再次复核,复核无误后,才能施工;钻机就位并定位准确,跟管钻进过程中,

边加钻杆边加接套管。每钻进0.3〜0.5m强风吹孔排粉一次,保证孔底清洁,遵循

“短进尺、强排渣”的基本原则。每钻进2〜3m,提钻检查钎头与冲击器的联接状

况、偏心钻头联接机构及锁紧机构状况,更换销子等;成孔检验完毕后以中压风清

孔提钻;直至孔口返出之风,手感无尘屑,延续5〜lOmin,孔内沉渣不大于20cm。

置入钢筋及注浆管,要求下入设计深度,误差不超过50mm;根据设计压力注浆,并

通过验收后,施工垫层,抗浮锚杆接头处做成低50mm反

R角,275mm半径。对穿过底板防水层的锚杆,采用一层渗透性结晶防水材料

和两层高分子聚合物卷材进行防水处理。锚杆头外露锚杆体用防腐树脂、油膏、

砂浆封闭,承压板用防锈漆及沥青材料涂刷,进行防锈、防腐处理。利用液压弯折

机弯折锚杆到位。

3.5控制要点:钻孔深度、清渣、锚杆周边反R、油膏封闭、弯折质量。

3.6质量要求:锚杆检测合格、油膏封闭完整。

3.7做法详图(图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