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专家讲座_第1页
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专家讲座_第2页
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专家讲座_第3页
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专家讲座_第4页
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篇

第一章中药学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医教研室杨光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页中药概念变迁1、产于中国药品。2、中医使用药品。3、天然药品是中药。中药: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药品。/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页中药与草药概念及其变迁官药:宋代由国家专营中药。草药:药品经销部门不经营这么药品。草药往往是中药主要起源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起源、采集、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古代称为“本草”。/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页秦汉时期

简称《本经》,约成书于东汉末年(一说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它是对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第一次大总结,为现存最早本草学专著,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4页两晋南北朝时期作者,梁·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共七卷,载药730种,首创按药品自然属性分类法;对于药品寒热性味用朱、墨点予于区分,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总括诸病通用药品。是《本经》之后对药品又一次总结。/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5页隋唐时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就是代表国家水平,由国家出面,这个《新修本草》最初是由皇帝下诏书。/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6页宋金元时期证类本草是集北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本草学著作,代表了宋代药品学最高成就。/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7页明代

作者,明代李时珍,成书于公元1578年,共52卷,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新增药品374种。全方面总结了明以前药性理论,保留了大量医药文件,还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等多学科知识,是我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硕果。/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8页清代

作者,赵学敏,成书于公元1765年。共十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品716种,是新增药品最多古代本草之一。在《纲目》基础上创造性发展了本草学,是我国本草学第六次大总结。/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9页炮制方法

修治——纯净、粉碎、切制。水制——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火制——

炒、炙、烫、煅、煨。水火共制——煮法、蒸法、炖法、潬法、淬法。其它制法——

制霜、发酵、精制、药拌、发芽。/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0页炮制目标降低或消除药品毒副作用,确保用药安全。增强药品作用,提升临床疗效。改变药品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改变药品一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纯净药材,确保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方便于服用。/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1页

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基本性质和特征高度概括。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关键,主要包含: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2页四气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应药品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改变方面作用倾向,是说明药品作用性质主要概念之一。/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3页

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显著,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不一样,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范围。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一样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有程度上差异。对于有些药品,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给予区分,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一样深入区分。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4页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含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品含有热性。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品作用于机体所发生反应概括出来,是与所治疾病寒热性质相对应。故药性确实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普通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烧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品含有寒性。普通属于温性或热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药品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药品/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5页普通来讲性属温热

含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药品性属寒凉含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药品药性寒热与治则:《本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指出了药性寒热与治则关系。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普通标准。/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6页五味本义是指药品和食物真实滋味。药品和食物滋味不止五种,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滋味。另外还有淡味和涩味。因为长久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辛酸苦咸甘/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7页五味最初以口尝而得,发觉药品味和它们功用之间有一定联络。即不一样味道药品有不一样治疗作用总结出五味用药理论。/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8页

五味理论一旦形成,其含义超出了直接舌觉,把含有“收涩”作用药品,统称为酸味;含有“软坚”作用药品,统称为咸味等。就形成“本草记载与实际口尝不相符合”情况。实践概括五味用药理论/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19页辛:治疗气血阻滞药品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如治疗表证药品麻黄薄荷木香红花/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0页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作用。如一些甘味药还含有解药食中毒作用,如甘草、绿豆等,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1页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2页酸味药作用与涩味药相同而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药所不具备作用。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同。如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莲子固精止带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龙骨牡蛎涩精/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3页苦:能泄、能燥、能坚泄,指通泄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泄肺气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温性苦燥药如苍术、厚朴寒性苦燥药如黄连、黄柏苦能坚阴,是指“泻火以存阴”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相火亢盛。/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4页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癥瘕等病证。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消癥芒硝泻下通便/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5页猪苓、茯苓、薏苡仁、通草等。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6页升降浮沉反应药品作用于机体上下表里作用趋向,是说明药品作用性质概念之一。都主上升和向外,趋向类似都主下行和向内,趋向类似升是上升浮是外行发散含有升阳、发散、散寒、涌吐等作用降是下降沉是内行泻利含有潜阳、降逆、清热、渗湿、泻下等作用。/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7页如肠燥便秘里证,当用枳实、大黄等沉降药品来治疗。同病位:凡病变部位在上在表,宜升浮而不宜沉降。凡病变部位在下在里,宜沉降而不宜升浮。如外感风寒表证,当用麻黄、桂枝等升浮药来治疗。/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8页异病势:若病势上逆,宜降而不宜升。若病势下陷,宜升而不宜降。如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引发头痛头晕,当用石决明、牡蛎、龙胆、夏枯草等沉降药品以清热降火、平肝潜阳。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当以升麻、柴胡、黄芪等升浮药品以益气升阳。/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29页

1.与性味关系2.与药品质地关系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药品,大都含有升浮作用。(阳)凡味苦、酸、咸,性属寒凉药品,大都含有沉降作用。阴)凡质轻药品,如植物花、叶类药材,大都能够升浮。凡质重药品,如植物根茎、果实、种子类,矿物类、介壳类药材,大都能够沉降。/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0页旋复花、丁香花、番泻叶其性反降。“诸花皆升,旋复花独降。”“诸子皆降,牛蒡子独升。”有些特殊性质药品:蔓荆子、牛蒡子其性反升。/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1页在复方中,升浮药品同较多较强沉降药配伍时,则随之下降;沉降药品同较多较强升浮药配伍时,则随之升浮。炮制炮制第三个目标“改变药品性能和功效”。“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配伍/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2页第四节归经

ChannelTropism归经是说明某种药品对某经(脏腑经络)或某几经病变起着显著或特殊选择性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也就是指明药品治病适应范围。金元时期,张元素《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创造了药品归经理论。实践依据:药品治疗作用。理论依据:脏腑经络学说/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3页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芩入肺经黄连入心、胃经黄柏入肾经清热泻火药:石膏归肺、胃二经,说明石膏既能清肺热,也能清胃热。一个药品能够归入数经,说明此药品作用范围较广,对数经都有治疗作用。如补气药:党参归脾肺二经,说明党参既能补脾气,也能补肺气。/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4页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5页配伍概述配伍概念。熟地泽泻山茱萸丹皮山药茯苓阴虚六味地黄丸配伍是指依据动物病情需要和药品性能特点,有目标地将两味以上药品配合在一起使用。/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6页配伍七情配伍七情概念熟地泽泻山茱萸丹皮山药茯苓阴虚“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神农本草经》前人把单味药应用同药与药之间配伍关系称为药品“七情”。/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7页配伍七情配伍七情详细内容单行;单行就是指单味药治病。病情比较单纯选取一味针对性较强药品即能取得疗效,如清金散单用黄芩治轻度肺热咳血;单方/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8页二、配伍七情(二)配伍七情详细内容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药品配合应用,能够增强原有疗效。石膏与知母配合;大黄与芒硝配合;全蝎与蜈蚣同用。/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39页配伍七情配伍七情详细内容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一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不过治疗目标一致药品配合应用,而以一个药为主,另一个为辅,能提升主要疗效。黄芪配伍茯苓;黄连配伍木香;雷丸配伍大黄。/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40页配伍七情配伍七情详细内容相畏;即一个药品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个药品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毒性或副作用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41页配伍七情配伍七情详细内容相杀即一个药品能减轻或消除另一个药品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毒。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两种说法。/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42页配伍七情配伍七情详细内容相恶;既两药适用,一个药品能使另一个药品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消弱人参补气作用。/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43页配伍七情配伍七情详细内容相反。既两种药品适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乌头反半夏等。/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44页用药禁忌用药禁忌内容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45页/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46页/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47页有毒药品使用注意:1.严格控制剂量。2.注意正确使用方法:有宜入丸散,不宜煎服;有只供外用,禁止内服;有入汤剂当久煎等。3.恪守炮制工艺,利用合理配伍,防止配伍禁忌。/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48页煎药常识1.容器2.煎药前准备3.煎煮时间控制4.煎煮后处理5.

包煎、另煎、先下、后下、烊化、冲服

/中药学医学知识宣讲第49页煎药常识1.容器2.煎药前准备3.煎煮时间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