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六)地理-答案_第1页
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六)地理-答案_第2页
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六)地理-答案_第3页
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六)地理-答案_第4页
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六)地理-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六)地理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BDCACAAACA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BACDDCBDDDC【解析】1.据图可知,四地大部分位于中、低纬,A正确;四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B、D正确;③④地区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①②两地多为发展中国家,C错误。故选C。2.⑤位于北非,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热,A正确;⑥位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B正确;⑦位于南极洲,气候冷干,C正确;⑧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D错误。故选D。3.图示为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例颜色越深人口密度越大,由图可知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匀,A正确。整体来看,南部人口稠密,北部较稠密,中部稀疏,C、D正确。由图可知,江苏省东北部沿海人口密度较小,B错误。故选B。4.江苏省南部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多,D正确。故选D。5.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首选措施是缩小南北经济差距,经济区域协调,C正确;鼓励生育、政策移民对人口分布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首选措施,A、B错误;治理环境对人口分布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6.图中只有人口流动数量占比,无法判读2010~2020年回流乡村的人口数量,A错误;我国省内人口流动比例增加,B正确;流出省外的人口比例减少,C正确;县域内城镇流动比例减少,D正确。故选A。7.乡村青壮年人口流出,可能导致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增多、劳动力缺乏,C正确,B错误;对人口性别比、民宿旅游的影响不大,A、D错误。故选C。8.结合所学知识,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枯竭导致就业机会减少,或者收入水平较低,大量人口外迁,成为持续收缩型城市,A正确;内陆省会城市群是区域经济中心,吸引力也较强,成为持续增长型城市,B错误;城市群外围城市虽然吸引力较弱,人口增长较慢,但也不可能成为持续收缩型城市,排除C;东部沿海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对外吸引力强,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属于持续增长型地区,D错误;故选A。9.结合所学知识,贵州、成渝等西部地区近年来人口止降回增主要受国家大数据中心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影响,吸引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机会增多,另外东部等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人口回迁,B、C、D正确;优美的自然环境一直都存在,A不是原因。故选A。10.根据“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该地区最少的那种资源。由材料可知,粮食承载力最小,故苍南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153万人,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制约苍南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粮食,说明影响苍南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资源,C正确。表中数据不能体现科技水平、开放程度、消费水平对承载人口数量的影响,A、B、D错误。故选C。12.结合所学知识,乡村村落空间结构变化前,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简单,农业生产区规模最大,居住区点缀其间,乡村景观以田野和分散的居民点为主,B、D正确,A错误;乡村内部功能区分化不明显,界限模糊,C正确;故选A。13.由图可知,该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调整后,自然村落数量减少,村落规模扩大,乡村聚落空间结构从分散向集中变化,有利于整合利用土地资源、集中建设和利用基础设施,提高了该区域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优化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异,A、C、D正确,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调整后并没有促进城市化发展,B错误,故选B。14.由图可知,与搬迁前相比,该村搬迁后读书、文艺等文化活动类型基本上从无到有,发展较快,且总体上各文化活动类型呈发展态势,差距缩小,故搬迁后该村公共文化活动类型更加均衡化、多样化,A正确,B错误;文艺、戏曲、电影等多为集体文化活动,发展较快,说明搬迁后该村公共文化活动类型更加开放化、集体化,C、D正确。故选B。15.随着该村与城市联系逐渐加强,城市与乡村界限逐渐模糊,城乡一体化加强,城市部分产业迁移至乡村,乡村人口逐渐增多,且乡村内部生活文化习惯向城市转变,外地居民增多,居民间交往减少,地缘关系不断弱化,传统文化可能逐渐衰落,A、C、D错误,B正确。故选B。16.图示①③布局于交通干线两侧,交通发达,且位于河流下游,适合布局工业区,故A错误;图示②处靠近公园,又位于河流上游,远离工业区和铁路,故环境优美,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B正确;图示④处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靠近飞机场,交通快捷,因此适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C正确;⑤处远离城区,且离矿产地和铁路较近,适合布局钢铁工业区,D正确。故选A。17.图中①③功能区为工业区,工业区中的工业活动容易污染环境,随着城市面积扩大,城市的环境污染趋于严重,向市区外缘移动可以减轻工业活动对市区的污染;随着城区地价上涨,向市区外缘移动,土地成本较低,可以减少成本,C正确;不在交通线附近的市区外缘,交通条件可能较差,不利于工业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A错误;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原材料和劳动力的需求可能增加,B、D错误。故选C。18.读图可知,图甲中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交通线更密集;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则说明城市人口增加,A、B、C正确,城市等级提升并未呈现,D错误;故选D。19.由图乙可知,与郊区相比,降水量差异不大,城镇的径流总量和地表径流量大于郊区,并且地下径流小于郊区,地表径流增加明显,D正确;故选D。20.读图可知,留守人群的“生活型城镇化”比例突出,在常规城镇化过程以外,形成了以教育为主要方向的“生活城镇化”路径,②正确;与沿海地区历程截然不同,在普遍缺乏支柱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本地人口流出越多(异地工业化),相应的劳务收入返还越多,于是本地消费越繁荣、城镇化动力越强,③正确;C正确。故选C。21.由图可知,本地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为求学、陪读、养老等社会服务行业,所以本地城镇化能推进城镇公共服务业的发展,B正确;由图可知,当地人口以老人、儿童和其他人群为主,青壮年劳动力迁出较多,说明当地工业化水平低,就业机会少,当地的劳动力是减少的,A、C、D错误。故选B。22.鼓励农民回村务农,会加剧农村地区的人地矛盾,不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A错误;完善集镇基础设施,会促进人口向集镇回流,促进集镇的城镇化进程,但不能满足农民就业的需求,城镇化不可持续发展,B错误;降低中心城区房价,不利于回流源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C错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就地解决农民回流的就业问题,可以促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D正确。故选D。2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窑洞是在深厚的黄土层中掏挖而成,D正确;窑洞建于黄土层中,而不是临河而建,A错误;窑洞不易于拆装,且无法搬迁,B错误;青砖灰瓦且朝向端正的建筑是四合院,C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24.窑洞作为传统民居并不能节约淡水资源,因此窑洞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不包括节约淡水资源,D符合题意;窑洞隔热保温效果好,对保暖和降温要求少,从而节约因保暖、降温所消耗的生活能源,C叙述正确;窑洞建在陡坡地下,占用地表土地面积小,窑洞顶上还可以作为农业用地,从而节约土地,A叙述正确;黄土直立性强,窑洞几乎不需要支撑架构,从而节约建材,B叙述正确。故选D。25.由图可知,左图为下沉式窑洞,主要建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而右图是靠崖式窑洞,主要建在陡崖处。下沉式窑洞因为在地下,通风条件差,靠崖式窑洞,主要建在地上陡崖处,通风、采光条件更好;C正确。故选C。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26.(10分)(1)(3分)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每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2)(4分)开发历史晚;交通、通信欠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教育欠发达、科技水平低;对外开放程度低等。(每点1分,任答四点即可)(3)(3分)水资源。(1分)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1分)加大对外开放程度。(1分)27.(10分)(1)(4分)东南沿海地区。(1分)原因:港口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欧洲殖民者最先到达的地区,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每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得3分)(2)(5分)特征:以中青年为主;(1分)文化程度高。(1分)有利条件:澳大利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政府吸引外来人口的政策优惠;医疗和教育条件好;经济发展水平高,收入高,生活富足。(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3)(1分)减轻了资源和环境压力。28.(10分)(1)(3分)工业区(1分)商业区(1分)住宅区(1分)(2)(4分)A处(1分)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洁净;地势较高,不易受城市内涝;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污染少。(任答三点得3分)(3)(3分)C处有煤矿,接近原料产地,利于降低成本;(1分)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位于河流下游,对市区环境污染小;(1分)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捷。(1分)29.(10分)(1)(3分)地形平坦;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科研能力强;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等。(每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2)(3分)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用地紧张;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就业压力大);住房紧张;交通拥堵。(每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3)(4分)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每点1分,任答四点即可)30.(10分)(1)(2分)客家人土楼建筑景观;(1分)以天然林、梯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