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研究10篇_第1页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10篇_第2页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10篇_第3页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10篇_第4页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10篇

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目标达成策略

1用情感驱动物理知识学习

1.1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价值性

物理源自于生活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设置生

活化的物理问题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例如,和学生一

起探究“惯性”这一物理概念时,笔者从生活经验出发设置了如下的

物理情景(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播放).片段1:生1在大街上快速地行

走,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块香蕉皮,该生失去了平衡,向后倒下,狠

狠地摔了一跤;片段2:生2正在操场上进行跑步训练,在奔跑的过程

中突然,脚被地面上的土块给绊了一下,结果该同学立即向前摔倒.透

过这两个生活中平常可见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位学生为什么

会摔倒?为什么生1会向后倒,而生2会向前摔倒?再例如,在和学生

一起学习“物态变化”时,笔者在教学前布置了预习作业,引导学生

从身边的实物“电冰箱”出发,让学生观察并探究几种不同物

质的物态变化.学生通过自己对现象的观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

现象的贴近感,继而亲近物理学习,激发出强烈的探究科学的热情.

1.2挖掘情感素材,促进科学探究

每一个知识的获得都应该有一段物理学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

重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情感素材,更有利于知识与情感目标的有效达

成,学生在受到情感调动后,探究活动会更有激情,过程体验会更丰

富,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浮力”时,

笔者向学生介绍了“阿基米德研究浮力”这一段物理学史,使学生感

受到物理学家钻研的精神,感受发现科学规律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

质疑科学方法是否具有普适性,继而生成自主探究的欲望.当然,情

感素材不一定都是物理味浓郁的素材,还可以从容易调动学生情感的

非物理元素出发.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声音”这部分内容时,

笔者给学生播放他们平时喜爱的音乐,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歌曲的

音调,并让学生自己从声音的音色上去感知是哪个歌手唱的.从这些

素材出发,切入到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学习中来,从学生喜爱的

事物(流行音乐出发)迁移到教学内容(声音)的有效学习中来.

2用实验深化认知、培养能力

实验是物理知识、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最具学科特征的

有效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有效施展能够促进三维教

学目标的完美达成.

2.1演示对比性实验,在学生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演示实验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动的,具有对比度的感性

认识,这个对比可以是实验现象与原有生活经验或原有认知的对比;

也可以是直接的演示两个实验,就两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对

比.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大气压强”这个知识内容时,笔者在

课堂上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设计了一个对比性实验.演示1:

先让两个班级公认的“大力士”男生上来拉,现象是两个半球不能被

拉开.演示2:打开活塞,让空气能够进入半球之中,再请两个看上

去力气很小的女生来拉,现象是两个半球被很轻松地分开了.通过具

有对比性的实验结果,“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不小”这个结论在

全体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和学生一起学习“电功

率”这节内容时,有很多学生学习后容易形成错误的认识:“额定功

率大的电灯一定亮?”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考虑电路的

连接方式,没有考虑灯泡的实际功率,如果直接进行理论灌输,学生

的印象难以深刻,为了和学生的错误认知形成鲜明的对比,笔者补充

了一个对比性演示实验.演示1:将两个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

同的小灯泡串联接在电路中,观察到额定功率大的灯泡亮度要暗一

些.演示2:将上述两个小灯泡并联接在电路中,观察到额定功率大

的灯泡亮度要亮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很自然地将问题的思考

转移到了电路连接对灯泡实际功率的影响上来了,对实际功率概念的

认识更为深刻和准确了.

2.2放手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分组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重要的课型,有效的分组实验能最大限

度地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分组实验要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和

教师教学主导性作用的共同发挥.例如,分组实验:“测未知电阻的

阻值?”笔者设置了如下几个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主动性和探究思

维.环节1(设计):教师提供实验器材,要求学生自主设计电路图(“伏

安法”).实验小组完成两项工作:(1)将电路图画在白纸上,等待交

流.(2)根据电路图连实物图,确保自己设计的电路能够正常通断.环

节2(展示):将学生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展示如图1所示(如果有典型性

错误也可以展示).环节3(拓展):在学生都理解和掌握了“伏安法”

后,提出拓展要求,引导学生创新实验:如果只有一块电表(电压表或

电流表),还能继续测量吗?如果可以,如何测量?实验教学是物理教

学重要的一种课型,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强调的是“发

现”知识的过程,重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非简单地

截取实验结果,要借助于实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现方法的创新和

探究精神的养成.除此之外,初中物理教学还应注意多元化评价的应

用,应该运用赏识教育,让学生去寻找学习物理的感觉,去体验获得

物理学习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物理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信任的微

笑和鼓励,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驱散学生心里的自卑阴影,激发

学生的学习潜质和潜能.同时,承认学习的差异,允许失败,不断偿

试,也是肯定的教育.通过赏识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

系,学生才能自觉地融入到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来,主动地联系生

活与实验,并实现情感目标的最大化达成.

作者:胡璇工作单位:南通市启秀中学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课前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所

以,教师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准备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教学方

案,优化课程设计,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增强师生互动,突出学生的

主体优势,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求知者”。在

提问环节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技巧,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要区别对

待,大部分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具备思考的价值,而少部分难度较

大问题要找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而难度较小的问题则留给基础较差

的学生回答,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中教师运用夸张的对比和含哲理的幽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

忆,活跃气氛。如,在教学“势能”时,先问“:如果树上有一片树

叶朝你的脑袋落下来,你会害怕吗?”学生会笑着说:“怎么可能害

怕?”这时突然说“:哎呀,天花板上的电风扇要掉下来了!”这个

时候看学生的反应。在紧张的气氛之后,再引出物体的势能与自身的

质量有关,必定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说明势能与相对高度有关系时,

可以用人从椅子上和从楼顶上跳下来进行对比讲解;在讲解压强和受

力面积相关时,可以用人坐在床上和锥子上进行比较说明,提高学生

学习效率。

三、加强对实验教学的改进

比如,在教学《功的原理》时,考虑到其内容相对抽象,仅靠语

言讲述可能无法使学生听明白,这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实验法来开展

教学。

1.适当增加实验数量

教材只设计了动滑轮和杠杆这两个演示实验,这对于“功的原理”

这一物理规律的论证来说显然无法体现其普遍性特点。为此我们应结

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时间安排,增加滑轮组的实验。

2.用学生实验代替演示实验

增加实验后,如果三个实验都以演示实验的方式开展,就会缺乏

说服力,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由于前面在进行滑轮

组合动滑轮的实验时学生都亲手操作过实验,具备了一定的操作基

础,所以改成学生实验不会有问题。

3.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指导

由于是新增实验,学生可能会在操作技巧和测量部位把握不好,

为了提高效率,防止出现走弯路的情况,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杠杆不省

功的演示实验,利用投影或录像对测量部位进行精确演示。总之,教

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和近距离感受物理魅力的机会,激发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作者:刘日贤工作单位:江西省赣州寻乌县晨光中学

第三篇:初中物理新教材教学

一、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是通过物理实验将概念的

具体化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将物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

联系,让学生对于物理概念产生直观的感受,以形成对物理知识的认

知。苏科版初中物理关于光现象的教学中,有光的反射的问题研究。

物理教师将小镜子放在阳光下,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当阳光照射到玻

璃窗上时,同样会将部分光反射回来。以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导入

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首先接受物理现象,然后向原理知识渗

入,以对物理概念产生认知。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物理知识

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挖掘学生的应用探索能

力,以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动手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

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进行更深入的讨论。自主探索教

学模式遵循了运用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对于应用领域展开探索,然后在

反思中创造的过程。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对于

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能力,与学生合作交流,引导学生

向更深入的领域探索。可见,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起到

知识的引导作用,所以应让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以获得“授人以渔”

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的物理教学中,要将教材的内容延伸以深化学生对于物理实

验的体验,是培养学生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基础。初中物理知识是物

理学研究的基础,在教学中可以参考物理教材内容展开教学。但是在

教学程序上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调整,其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地

发现问题,通过解决疑问获得物理知识。这种由针对性探究式教学模

式,可以让教学依托教材内容而有目的性延伸,以避免学生盲目联想。

综上所述,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如果依

赖于单纯的记忆和模仿,并通过实验教学理解物理原理知识是远远不

够的。以教材内容以依托,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教学,可以达到

良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作者:史娟工作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沐阳县吴集初级中学

第四篇:物理教学与生产生活相联系

一、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理现象,导入新课,为物理课堂描上

生活的底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新

课引入,会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

所希望他们关注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

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蒸发》时,可以利用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

身体降低皮肤温度和刚游完泳上岸后会感到冷这两个生活中的实际

例子,引入这一课的内容;以“坐沙发比坐椅子舒服”引入《压力和

压强》教学;用“寒冷的冬天,玻璃窗室内一侧有哈气”引入《液化》

教学,等等。这些现象都为学生所熟悉,学生就乐于知道其中的奥秘。

从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生活实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使他们

很快地集中精力,探求新知。

二、用充满生活气息的实验器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物理课

堂增添生活的亮色

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实际

上,我们身边的很多生活用品都可以搬进物理课堂,作为实验器材。

如小小的鸡蛋、废弃的一次性筷子、空矿泉水瓶、好玩的橡皮筋、乒

乓球等。这些器材,可以演示许多科学现象,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如

矿泉水瓶在力学实验中可以完成: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浮

力的产生、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制作模拟潜水

艇等;在物质的特性中可以完成:物质的熔化、液化的实验;而在光

学教学中,可用作凸透镜,模拟探究远视、近视的成因。可见,小小

的矿泉水瓶能验证的规律还真不少!如果我们能在实际生活中就地取

材进行实验,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探讨科学规律,更能在课后的生

活中使实验得以延续。

三、用充满生活情趣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体现物理课堂的生

活本色

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充满生活情趣的提问,激发学生探究、

求知、创新的欲望。如:学习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前,提出开

放式的问题:“让自身对地面的压强增大或减小可采用哪些方法?”

小组讨论后推选代表到前面表演,经过热烈讨论后,同学们争先恐后

地来到前面表演:有的捧着书站在那儿增大压强;有的提起一只脚来

增大压强;有的既捧着书,又提起一只脚来增大压强;演示减小压强

的同学也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匆忙脱外套,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坐在

地上,有的用书放在地上,人站在书上……课堂上顿时充满了欢声笑

语,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学生在终身难忘的表演中,通过探究合作,

掌握了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当然在为物理教学描上生活的色彩时,

我们也有一些地方要引起注意。物理知识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不等

同于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属性。在物理学习中要解

决的生产、生活问题,通常是用生活语言来描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教给学生把生活语言“翻译”成

物理语言的能力,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最佳的途径。另外,为物

理教学描上生活的色彩,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

用生活来取代物理,而是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使他们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学习物理知识,探索物理规律,再

将其所学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总之,列举生活中的物理事例,利用

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可以弥补课堂上观察、实验的不足,或者可以丰

富观察、实验所要说明的问题。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物理世界是

丰富多彩的,他们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大都可以成为学习中感性知

识的来源。只要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时时留心,处处留意,就

会不断发现有利于物理教学的事物,从而丰富我们的课堂,活跃教学

气氛,使物理概念和规律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作者:莫韦林工作单位:广西上林县塘红乡初级中学

第五篇:初中物理电流模型教学

1问题的发现及原因探析

在学过电流知识之后,遇到了这样一道选择题:教室里的投影仪

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温度较高同,必须用风扇降温.为使灯光不

被烧坏,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

灯泡不能发光,则以下所设计的四个简化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有意

思的是,我们注意到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了A选项.如果说这是个别

现象,那可能是因为其它的原因,如果是多个学生同样选择了这个选

项,那就值得我们研究了.经过我们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其实

是懂得题意的,他们知道必须先让电动机工作,再让灯泡工作.那他

们为什么会认为这一设计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呢?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这是学生头脑中的电流模型发挥了作用.在前面的新授知识学习中,

我们帮学生建立的模型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依次流过开关、

用电器等,然后回到负极.为了帮学生建立更为形象的模型,我们还

用水流作类比,将导线比作管道……于是学生头脑中的电流是什么样

子呢?是这样的:电储存在电源当中,开关闭合时,电流像水流一样从

正极流出来,一直流到负极.这样的模型我们暂且称之为“模型1”,

如图2.在这一模型作用下,在选择上述电路时,学生会认为电流从

正极出来,先流经用电器,再流经灯泡.由于有了这一“先后”关系,

学生认为这一设计是符合投影仪的设计要求的,因而就选择了这一选

项.而且我们还注意到在学生的分组讨论中,有学生特别强调“要让

电动机靠近电源的正极,灯泡要接在电动机的后面(相对于电源的正

极而言)”.显然,学生的思维是有道理的,他们出错并不是因为思维

出了错,而是因为当初建立的电流模型有问题!

2更合理电流模型的建立

我们觉得,其实不少物理教师头脑中的电流模型可能也正是“模

型1”的样子,再加上在电学知识学习之初都是借助于这一模型来解

决问题,如教学生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时,通常就根据电流的流动有

无分支路径,来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其实,支持学生在头脑中

将电流想像成水流,还因为另一个概念起了作用,那就是“速度”.学

生知道电流是有速度的,而且速度很快.而类似于水流的电流模型恰

恰可以帮学生建立“电流有速度”“电流速度很快”的概念-----当

然,基于这一模型建立起来的电流速度也是不科学的,因为电流速度

并不是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更为有意思的是,在对小组讨论进行观

察的过程中,也有学生提出“电流速度很快,因此图1所示的设计并

不能起到实际的效果,因为电动机和灯泡几乎是同时工作”.正是在

这一思考的作用下,这些学生否决了图示2的设计,从而在后面的选

项中选择了正确的设计-----歪打正着!那么,怎样帮学生建立更为

合理的电流模型呢?怎样让学生认识到在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所

有的用电器一起工作呢?很显然,我们应当建立的模型应当是这样的:

在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中存在着大量的正电荷,当开关闭合时,

这些正电荷一起流动,流动的方向正是从正极到负极.这一模型我们

称之为“模型2”,如图3.在这一模型中,当开关闭合时,所有正电

荷一起运动,于是形成电流,且方向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由于是所有

的电荷一起运动,所以两个用电器是一起工作.而根据这一模型,我

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否定上面提到的投影仪中如图2所示的电

路.当然,从物理知识的角度讲,模型2也比模型1要先进,要科学.那

么,“模型2”是不是就能完全代替“模型1”呢?其实也不完全是,

事实上在电路连接方式的判定中,模型1比模型2更直观,学生也更

容易看得懂.问题在于,对于同一个电流,我们不能有两个相冲突的

模型,这里就需要跟学生解释清楚:我们现在为了理解电流的特点,

建立了两种不同的模型,这些模型在一定的情况中都能发挥一定的作

用.但模型本身并不是电流,真正的电流也不是我们这两个模型所能

描述的.在以后的学习中,随着我们对电流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还

会建立更新的电流模型.比如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让学生认识到其实

电路中“流动”的并不是正电荷,而是负电荷(电子),而电流方向其

实是由负极流向正极,现有的电流方向只是我们规定的结果.

3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模型的思考

模型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初中物理中,从“内燃机”

到“家庭电路”,无一不是实物模型的呈现;从光线到力的图示到磁感

线,无不渗透着模型法的思想(当然也有图示法的思想).包括模型法

在内的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学,一般有着明和暗两条主线.对于一些简

单的模型运用,如刚刚提及的光线等,可以直接采用显性的教学方

法.而对于电流这样的抽象概念而言,其实也需要帮学生建立一种模

型.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学生建立一个形象的思维对象,从而让学生

的思维不再面对抽象的概念.而当学生的思维中确立了电流的模型之

后,就可以结合这一模型,进行更为复杂的电学知识的学习.特别必

须跟学生强调的是:我们建立的电流模型是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电

流,并不是说真实的电流就是这个样子.对于其它的模型也是如此.

作者:赵爱萍工作单位:如皋市实验初中

第六篇:初中生物教学兴趣的培养

一、创设物理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物理情境之中。教

学实践告诉我们,容易挖掘学习兴趣,激发起学习动机的方法,就是

教学中,注意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教材

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创设物理情境时,关键是让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来

学习,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作用。例如,创设情境压强知识时,可以

设以下问题:为什么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什么高跟鞋走起来咔咔作

响?将篮球拍在水泥地上和沙滩上哪个弹得更高?这些问题虽然普

通,但足以引发学生积极探究。因此,教师要借良好的契机,进行一

步一步的诱导与点拨。

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亲其师”方

能“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只有

让学生爱戴老师,才会对老师任教的该门课程感兴趣,才会激发学生

主动学习的激情。如果要让学生学好物理,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教

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因此,师生关系是合作的基础,两者必须

培养好关系。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取决于

教师的个人魅力,也就是学生喜不喜欢这个教师。如果老师很受学生

喜欢,他上课时,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更浓,学生心里就更加放松,

整个课堂气氛就更加活跃。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

良好的师生感情,学生才会对物理课感兴趣,才能积极参加物理教学

活动。为此,教师一定要多与学生接触,特别是在课外,可以做学生

的朋友,并试着和学生谈心,这样学生才会爱上你这个老师,爱上你

这门课程。

三、制造学习悬念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制造悬念,找出疑点,使学

生处于想摘“桃子”而又要使劲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的状况。课

堂上,学生就能产生对课本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滑轮组”教学

时,教师将滑轮组放在一黑匣中,演示时下端线进入盒中,上端提线,

结果出线比进线长得多。此时,设置悬念,让学生去解决疑问。如果

是这样,学生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探究。基础扎实的学生,就

会想到是省力杠杆,而且会想办法去证实自己的想法。这样就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打开盒子后,学生就会惊讶地发现,不就是自

己心里想的杠杆吗?同时,也渴望得到明确的答复,这种渴求,就是

教学中需要的。只要老师稍加分析,教学就会收到明显效果。

四、重视实验教学

许多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物理

课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实验的运用。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通过

动手实验来验证课本上的理论,这样学生比老师宣读要记得牢,记忆

更深。例如“电荷”,用四根一端蓬松的塑料捆扎绳来学生激发起探

求需要,问哪个同学能把膨胀的一端捻聚在一起。结果每个学生都是

失败的。这种现象使学生感到非常惊奇,怎么会是这样呢?他们迫切

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学习兴趣就充分调动起来。

五、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以用到,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

连。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这样更容易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起来。例如,

引导学生分析“惯性”知识,可以问:坐车时急刹车,车上的人会怎

样?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可轻松地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场

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例如,讲“透镜”,教师可以

通过透镜大胖子“变成”小瘦子,而小矮个也能“变成”大个子的现

象,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学习物理的新鲜感。总之,在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让学生在物

理课堂上,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

的目的。

作者:潘碧红工作单位:广东省兴宁市宁中中学

第七篇: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一、重点把握探索性试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以实验探究为重点并贯穿始终。把握好

这些实验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操作技能,同时也能

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因

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成绩高低的同时,更

要注重教育教学的质量,有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摆脱

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思考探究、试验操作

和结论的分享交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其探究与操作

能力。

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的有机整合,是充

分调动学生兴趣与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按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

标准》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

方式,因而要求教师不仅对本专业的知识有精深认知,而且对学生的

实际生活需求和认知能力有深入了解,为他们设计适宜的问题情境和

探索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索,从而实现教学目的。课堂课程

实施的基本途径也是课程设计发挥的主阵地。教师要及时把握在师生

的交流互动中生成和发展出的许多新问题、新认识和新成果,并在课

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调整和丰富教学设计。

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束缚,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追求的是多层次目标要求,多样化学习方式

和学习过程,由此形成的学习成果也必然呈现出多样性。传统的笔试

考核,考查方式单一,考查内容局限。因此,对于不同的考核内容,

要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和标准。在笔试的基础上加入课堂表现、作业

完成效果以及实验操作等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做到全方位

考查。对于考核结果,要以个人的进步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以

鼓励、肯定和表扬为主,使学生在付出努力的同时,能够认识到自己

的进步,体会到学习收获的快乐。总之,初中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

同时物理在推动社会发展连同科技进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学

生心中,初中物理是一门相对较为困难的学科,学生对初中物理教学

有着一定的畏难心理。所以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育教学态

度以及改善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作者:张波工作单位:重庆市武隆县庙城中学校

第八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想法

一、教学设计的基础是严把标准,吃透教材,领会课程理念,深

入了解学生

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把握和

理解,特别是理解编者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

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对于学生是否已经做好

了对新知识学习的准备,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了解多少,是否已经掌握

和部分掌握了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哪些部分没有掌握?多少人

掌握了?程度如何?学生自己可以自学哪些知识?教师需要对学生

进行哪些地方的点拨和引导等?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是抓住教学过程设计的四大基本环节

1.对创设什么样的情境进行构想,如何呈现出来

情景教学使语言更直观灵活,贴近生活,符合常规思维,极大地

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因此对情境的创设就要以学习目标为依

托,以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但能为本节课目标服务,还能

使学生产生高度的认知,构想其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在学习和掌

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构建多样化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的提出没有唯一的答案,可以让每个学

生都得到能力发挥的机会,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对所提出问题的梯度应该是顺着学生的思维由置疑到质疑,达

到学生思维的最优化。

3.灵活采用多种实时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并进行合理的

组织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课程内容分析研究,对于探究的程

序性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坚持用“探究、合作、交流”

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方式,以问题为载体,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

组织教学。在探究中,学生亲历观察、猜想、比较、归纳、验证等探

究活动,体验探究科学的兴趣和价值,实现学生自主自由地发展,培

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一般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进而解决问题,发现新问

题,再解决问题……最后得出多个结论。这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获取新

知识、搜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对陈

述性知识,仍可采用接受式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各种教学方

式的灵活整合,而不是单一方式。

4.进行多样的课外拓展,丰富拓展内容

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在课后发现与生活实际、

社会相联系的问题,进而通过调查访问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在

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提出

问题一确定主题一探究与实践一思考与总结”等实践方法,引导学生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是多因素、多层次、多关系

的协调合作的统一系统工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物理教师一定要实现

教材内外的统一、主体与主导的统一、整体活动与分层活动的统一等,

物理教学设计这项工作必须具有创造性,因而对设计者本人的理论水

平、业务功底和实践经验有很高的要求。

作者:杨晓芬李瑞萍赵丽红工作单位:邯郸市第二十五中

第九篇: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

1初中物理新概念教学的课前分析

概念课教学包括了概念本身、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的内涵与外

延.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一直存在重视解题、轻视概念的问题.这

种教学理念最大的弊端在于容易使学生对物理概念认识模糊、理解不

到位,这意味着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根基是不稳的,在这样的基础上

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即我们常说的题海战术,是本末倒置的.在现

在的物理学习中经常出现类似的题目反复出错的情况,很大的原因就

在于此,在不够牢固的根基上大量添砖加瓦,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

负担,消减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学生概念混乱,事倍

而功半.我们知道,物理概念是物理“四基”中最基础的成分,同时

概念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一味地加强练习是治标不治本的

方法.学生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了物理概念,以此为前提,才能够更

好、更轻松的运用概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推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课前,我们要进行教材分析.例如,“密度”这个概念在初中物

理教学中,属于核心物理概念,牵连到一块的物理概念有很多,如前

面学到的质量和体积,后面的液体内部压强、浮力等公式和规律中也

都涉及到“密度”这一概念,既然这个概念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在教

学中就不能是直接灌输,或是简单地告知比值定义法,怎么进行教学

设计呢?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对密度这个概念有深刻的印象,必须设置

好思维台阶.第一步:我们认识问题时先从生活中的现象分析,知道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一般的不相同,然后再引入密度的概

念.第二步:经过对于密度概念的初步认识,为了加深对密度是物质

的一种特性的理解,通过适当的和必要的物理练习再进行确认或者事

实认定.第三步: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道密度概念的应用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出有关密度使用时的规律.这一步通过生产和

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的思维向上明显迈上了一台阶,认识到密度在一

些情况下是可变,当然这个可能超过了课程标准的范围,但是最为重

要的是通过一些密度的变化问题再加深学生对于密度概念的认识.从

教材分析上看,密度的这种定义方法,在教学中还有哪些还有哪些概

念会用到呢?初中物理中力的概念的学习,力臂概念,电阻的概念都

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认识,可以将密度概念的比值定义法作为思维起点

迁移到这几个概念的学习中来.当然课前的分析除了要思考教材外,

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和思维发展水平,结合教材和

学生的具体学情,科学地选择教学思路,把概念课教学从理论走向实

践,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耗时、耗力、低效的现状.

2引入概念要有技巧性

怎样才能改变初中物理概念刻板生硬、枯燥乏味、难以令人印象

深刻的现状呢?物理概念的引入方法是关键.或用有趣的却富含物理

哲理的小故事导入,或用实验进行新课教学的导入,或用具有启发的

问题进行问题的导入.例如:在介绍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时,我们

可以通过背景资料展示“科拉顿跑失良机”的故事,让同学们通过故

事了解到科学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小组合作,共同协助完成

的.预习活动单所展示的小故事也可以是由小组间相互推荐阅读介

绍.欧姆本人通过刻苦努力,克服各种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困难成长为

一个对电学发展有奠基性作用的物理学家.这个故事的阅读不仅介绍

了他们的伟大科学贡献,更给我们学生带来的精神的鼓舞,尤其是对

一些平时爱动手实验,但是物理基础知识能力欠缺同学的促动.物理

知识体系的完善是科学家不断积极努力的结果.在追求物理真理的道

路上,正是因为他们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优秀个人

品质,造就了伟大的物理定律的诞生.在预习活动单设置内容上,我

们可以从多方面向学生展示这些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视科学

为生命的故事,让学生从中领会科学家们伟大人格.

3注重实验的概念教学功能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物理教学离不开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

验.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观察要有目标意识,处处留心,注意细节,注意从个别到

一般,从平常到异常,善于发现有关现象和问题,通过实验探究,让

学生能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深化对概念的认识,提高学习的效

果.例如,和学生一起学习“大气压”这节内容时,演示的“覆杯实

验”非常简单、直观地说明了大气压存在.

4抓住概念的本质并对概念进行延伸

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时,不可避免地会运用到其他物理现象和物

理规律,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握住新学概念的本质,从文字

表征的角度对概念当中关键的字句进行推敲,从符号表征的角度分析

公式中每个符号对应的物理意义,从而避免学生在理解概念的时候受

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问题复杂化.同时,任何物理概念都不

是独立存在的,众多物理公式更像是一个网络,因此,在掌握了概念

的本质之后,教师还应该进行知识延伸,即把新的物理概念和已经学

习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联和不同之处作比较.

5注重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应用概念是内化课堂所学的过程,物理概念是从生活中的现象中

抽象出来的,因此作为教育者要通过应用让学生对于物理学有深刻理

解.实际上概念教学的目的,意义,方法都在于能够应用,应用时要

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能够让学生能够看到,能够接触到的

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有些老师为了接轨中考,任何一个概

念学习了以后就喜欢用中考习题作为学生练习的材料,对于绝大多数

学生来讲起点太高了,而且中考的习题虽然有些难度不大,但并不适

合刚刚学习这个概念的学生,实际生活中可能无法让刚刚接触物理概

念的同学适应.因此我们建议刚刚开始的物理概念的教学,不应该围

绕中考进行,而应该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能够看到、听到、

接触到的实际选取材料,使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有用,能够解决实际的

问题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如力的概念,可以通过力能够使物

体变形,如弹簧变形,通过自己在生活中骑自行车的实例理解力是改

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过自己拍打桌子或者自己不小心撞击到物

体感知力是物体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如惯性的概念,通过自己骑自

行车感知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通过自己被别人推动理解惯性

是维持物体静止的原因.总之教师通过身边的事实或者让学生亲自做

实验来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切不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

概念,巩固概念.初中学生尤其要注意这些.

6注重赏识教育,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每节课,每个一个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的学生都应该有收获、有

进步,有值得表扬和肯定的地方,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放大

镜”去正确地表扬每一个需要肯定评价的学生,学会正确表扬,才能

给孩子真正的帮助.这需要教师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生课堂的言

行.你的表扬必须是实事求是的,要尽量说出学生值得肯定的细节,

也要尽可能多地描述自己因为他的这些优点而感受到的欣慰和骄

傲.对于学生来说,除了能感受到真诚和增强自信之外,他也会因此

知道教师的价值观,以及如何才能将物理学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

期望,并将此转化为进一步提高物理学习成绩的动力.理论是为实践

服务的,再优秀的理论,如果不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也只能是纸上谈

兵,概念课教学也是如此.关于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从备课到上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