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_第1页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_第2页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_第3页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_第4页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A--^7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b2-4ac(前提必须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

当△>()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它的

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并且平行,对角相等,邻

角互补。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领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两条对角线互相垂

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

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

菱形是正方形。

第1页共19页

多边形:

①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②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

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

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

角和

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度

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X]+x?+…+xQ/n叫做这个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

为£_马+巧+"

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

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

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y平均数。

方差公式:?巧-功,+…+(鼻_______

国是n个数X],X2…Xn的

第2页共19页

二、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

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

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

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

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

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

第3页共19页

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

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角平分线的性质:

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

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

边对等角)

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

相重合(三线合一)

33、推论蔼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边)三角形的判定: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

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

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反之如果三

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

角形。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

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

的集合

第4页共19页

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

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

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

a2+N=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xi80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边平行

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

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

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

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

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

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平行

且相等

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矩形的判定: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性质:

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

对角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BPS=(axb)+2,

也等于底x高

菱形的判定:

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

正方形的性质: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

边都相等,对边平行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

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的判定:方法一:是矩形且一组邻边相等方

法二:是菱形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

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

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等腰梯形的性质: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的判定: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

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

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

另—

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

必平分第三边

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

于两底和的一半

梯形的中位线长=(上底+下底)4-2梯形面积=中位

线长义高

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

对应线段成比例

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

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

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

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

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ASA)

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

形相似

9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SAS)

9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

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

角形相似

三角形相似的性质:

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

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

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

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d是圆心与点p的距离,r为半径

第8页共19页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

半径的圆

106、和己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

直平分线

107、旬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

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

条弧

112、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

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117、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

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

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

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

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

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

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

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

长的积相等

1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

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

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

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7、定理把圆分成n(na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

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色形

138、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

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xi800/n

1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跑形分成2n个全等的

直角三角形rj*

(边长)2

142、正三角形面积=,x

三、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

b2=(a+b)(a-b)

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变形为a2+b2=(a+b)2-2ab

a2-2ab+b2=(a-b)2变形为a2+b2=(a-b)2+2ab

第11页共19页

某些数的前n项和

自然数的和l+2+3+4+5+6+7+8+9+...+n=n(n+l)/2

奇数的和l+3+5+7+9+ll+13+15+...+(2n-l)=n2

偶数的和2+4+6+8+10+12+14+…+(2n)=n(n+l)

।Rt/\ARC中

(1)N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NA的正弦,记作sinA=

(2)N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NA的余弦,记作cosA=

(3)N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NA的正切,记作tanA=

(4)N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值是NA的余切,记作cota=

新课程初中数学知识结构体系

个[基6H

'黠.平•・・费林后

分弋K^a:;・^那豪。―✓

■辱写生修f,■/的畲义

11式'^mQft*

■加9硬,・彩船・做

,给给航管*

mt.•我tr数与代数

・处.维讨n\x

用辱,女■-•«射幼平陟

«nI空间、■射明一“脉

Hl!>分典与图杉-RMiT®

逆・・部立认决

三角彩.E9S为、■

\、・交嫉.¥€»

实虚AttIM体.1.0-A

与酿■tit零8#

与■本,初

tm的分*.我・

・解决闺・

擎度K患■殳力

■立学习0心

・■、内寰.SWMI知

«♦

角”.Mwr*e

识“•L•MM

・W“・.u

“AM、-4"I

树f・“24£—Mi.«-

第12页共19页

妙计初中数学公式定理: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

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

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

母、指数不变样。

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

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

括号都变号。

一元一次方程: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

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恒等变换: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

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a-b)2n+lZ(b-a)2n+1

(a-b)2n=(b-a)2n

第13页共19页

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

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完全平方: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

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士尾括号带平方,尾项

符号随中央。

因式分解: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

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

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

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

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

〃代入“口决:挖去字母换上数(式),数字、字母都

保留才奂上分数或负数,给它带上小括弧,原括弧内出(现)

括弧,逐级向下变括弧(小一中一大)

单项式运算:力口、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

算5,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

行。

§第14页共19页

----------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

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

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

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解集次(鱼)

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

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

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加减分母需

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变

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

清楚,求得解后须验根,原(根)留、增(根)舍别含糊。

第15页共19页

最简根式的条件: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

含,幕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幕指比根指小一点。

特殊点坐标特征: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

和(+,-),四个象限分前后;X轴上y为0,x

为0在Y轴。

象限角的平分线:象限角的平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

一、三横纵都相等,二、四横纵确相反。

平行某轴的直线:平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

直线平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直线平行于Y轴,点

的横坐标仍照旧。

对称点坐标:对称点坐标要记牢,相反数位置莫混淆,

X轴对称y相反,Y轴对称,x前面添负号;原点对称最好

记,横纵坐标变符号。

第16页共19页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下负不

行;零次幕底数不为零,整式、奇次根全能行。

函数图像的移动规律:若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写成y二k

(x+0)+b、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成y=a(x+h)2+k

的形式,则用下面后的口诀"左右平移在括号,上下平移在

末稍,左正右负须牢记,上正下负错不了”。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一次函数是直线,图像经

过任象限;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两个系

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

见,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v增减;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

律正相反;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

称是关键;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现;开口、

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