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德育渗透实践策略_第1页
语文课堂德育渗透实践策略_第2页
语文课堂德育渗透实践策略_第3页
语文课堂德育渗透实践策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学宗旨的主要阵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点,使语言文字运用学习和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一、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汉字作为识字写字的对象是中华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记录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同时,其构字方式也浸润着中华民族先民的生活风貌,体现出先民的审美情趣。这些都是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进行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汉字偏旁部首的有序变化渗透谦让、团结的教育。首先教师让学生写一些独体的象形字,如日、木、土、目等,都是方方正正、不胖不瘦的样子,每个字很好看;然后写以独体字作偏旁的合体字,如晴、睛、枝、地等,让学生比较独体字作偏旁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些独体字作了偏旁后,一是字形上变得矮瘦狭窄,二是最后一个笔画通常也有变化,如横画变提画、捺画变点画,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为了给右边的部件腾出书写位置,使整个汉字显得组合有序、穿插避让有致。汉字构造中大量出现的这种“谦让”现象,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其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汉字部件的有机组合。在合体字中,不同的汉字部件架构是不同的,无论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还是包围结构,其部件的高低长短大小各有不同,但部件与笔画之间的联系都十分紧密、处处呼应,形成了一个个端正优美的汉字。这种优美不是某一个部件或笔画的功劳,而是所有部件与笔画服从大局才能达到的效果。教师据此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每个班级成员在班级集体中的位置和能够发挥的作用,就像汉字中的每个笔画一样,发挥好自己所处位置上的独特价值。二、在介绍创作背景中渗透入选教材的课文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课文的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尤其是一些体现强烈爱国感情的课文,教师介绍其创作背景,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如教学《示儿》,这是陆游的一首绝笔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明明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但自己就算身死,也还是想知道“王师北定中原日”那一天的到来。诗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又独特的想法呢?这就需要从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去了解。陆游出生不久北宋就灭亡了;南宋在临安建立政权后偏安一隅,一味向金人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而像陆游一样一直强烈主张抗金的人士长期处在被排挤与不被重用的境地,空有一腔报国之志。直到晚年退居家乡,陆游还是渴望早日收复中原失地,写下了《示儿》这样的绝笔诗,表达自己对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死不瞑目的遗憾之情。明确了这样的创作背景,学生对诗歌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就有了更真切的感悟。教师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学生自然会深刻感受到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在欣赏课文插图中渗透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学生挖掘插图中的德育因素,在领悟、把握、欣赏插图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渗透。如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文的插图就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只是画面所占的空间不大,加上像素的原因,学生不容易看清楚;教师可以通过课件以全景、动态的方式呈现《清明上河图》,并对画作进行整体解说。这幅画真切地反映出当时北宋都城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充分表现出画家出神入化的创作技巧与高超的创作水平。欣赏这样的作品,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杰出的创造力。四、在感悟人物形象中渗透在统编教材中,许多写人记事的作品中都出现了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往往都具有高尚的品质、伟大的精神等,以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是李星华回忆父亲李大钊在1927年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在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中,充分体现了李大钊作为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还有对家人关怀、爱护的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李大钊被捕前的一些反常举动引导学生理解:如“我”根据平时的情况觉得父亲把“书和有字的纸片”烧掉很不理解,父亲不是耐心地进行解释,反而说“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这些说明李大钊对革命形势变化有清醒的认识,他烧掉的那些东西就是对革命的保护,而不告诉孩子原因又是对家人的保护。学生由此认识到,李大钊既把革命利益永远摆在第一位,又重视保护革命力量包括保护未来的革命事业接班人——自己的孩子,所体现的正是共产党人把一切献给革命的伟大胸襟。五、在习作表达实践中渗透习作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表达实践活动,最能体现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思想感情,因而在习作活动中也非常适合对学生开展德育渗透。如教学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时,看上去这是一篇带有想象意味的习作,教师在指導学生选择材料时,一方面需要紧抓“家乡”,对学生来说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爱家乡与爱祖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自然希望自己的家乡会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是二十年后,显然需要充分考虑时代和科技发展的势头,要把自己对家乡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实际上家乡的发展就是国家的缩影,所以希望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就是希望国家真正从富起来变得强起来。当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