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A-2022-029-《人工智能 智能服务 智能微服务保障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CESA-2022-029-《人工智能 智能服务 智能微服务保障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CESA-2022-029-《人工智能 智能服务 智能微服务保障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CESA-2022-029-《人工智能 智能服务 智能微服务保障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CESA-2022-029-《人工智能 智能服务 智能微服务保障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一、工作简况

1、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向软件规模不断增长的需求,导

致包括工业界和学术界在内的计算领域面临着海量数据难以处理的重大挑战。面

对这样的挑战,云计算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许多学者对此展

开深入研究,在云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边缘计算模式,通过充分利用

网络边缘空闲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按照用户的需求向用户提供各种计算服务。采

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云服务器功能

强大、处理速度快,边缘服务器距离用户近、响应延迟小等特点,根据用户需求

数据密集型或延迟敏感型不同类型需求。

面向服务的架构要求把复杂的应用模块化,业务功能被拆成多个服务实现,

每个模块称之为一个微服务。在容器技术出现以前,这种细粒度、运行时环境复

杂、数量居多的特性使得微服务的部署成为难题,随着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

术的发展成熟,容器技术逐渐渗透到云计算或边缘计算的各个层次,以容器包装

微服务的部署模式给微服务架构迅速占领计算平台带来了可能。以Docker包装的

微服务具有完全的独立性、轻便性、更快的启动速度和高度可移植性。然而,这

种细粒度的服务拆分方式,势必会使服务治理变得异常复杂。传统服务治理框架,

如Dubbo、SpringCloud为微服务治理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但都存在难

以实现分布式控制台和数据处理中心之间互通互联和服务治理的高度耦合问题。

因此,如何能够处理数据与控制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并保障服务机制的可靠性成为

当前的研究重点。本标准出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智能服务适配理论与关键技术》

(项目编号:2018YFB1402800),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三家单位联合发起。

2、任务来源

1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根据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2022年下达的第四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

目的通知(中电标通〔2022〕012号),团体标准《人工智能智能服务智能微

服务保障技术要求》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技

术标准化研究院三家单位联合发起,,项目计划号为CESA-2022-029。

3、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

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

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天

津医康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

质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博、许源佳、朱健行、郭豪、吴文峻、张奎、任健、

杨京波、董建、鲍薇。

4、主要工作过程

在标准计划下达之前,《人工智能智能服务智能微服务保障技术要求》编

制组于2021年12月举行启动标准的预研工作,确定了总体思路。

2022年2月,讨论确定标准的框架;

2022年3月,讨论形成标准草案初版;

2022年5月,在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完成团体标准立项;

2022年7月,编制组多次讨论修改标准草案;

2022年11月,完善标准草案,提交中电标协秘书处,启动征求意见。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编制原则

《人工智能智能服务智能微服务保障技术要求》标准的编制原则如下:

a)实用性原则:本标准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智能微服务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

求,编制组中吸收了产学研用各方面的先进经验,保证了标准的实用性。

b)兼容性原则:本标准编制时,充分考虑了智能微服务与其它相关技术和

产品的兼容性,可保证与现有产品和标准的兼容性。

c)国际性原则:本标准充分考虑到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关系。

2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d)规范性:本标准的编写遵守国家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2、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

《人工智能智能服务智能微服务保障技术要求》标准规定了智能微服务适

配保障的服务监测、资源监测、保障方法和效果验证四部分的技术要求。

适用于人工智能领域多种智能服务产品和应用的研发、运维和使用。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人工智能智能服务智能微服务保障技术要求》,先后为参与企业其提供

全国6.5万科研高效院所、27.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1000万人才、3000+产业链、

5万+科技政策,为产业人才大数据平台的数据的微服务查询与共享服务。同时,

通过资产配置系统的搭建,大幅提升了高净值客户的服务响应时间,资产配置效

率提升30%以上。针对智能问答的知识管理难和语言理解难的问题,保证了

70%~80%的高频问题做到了精准识别,误识别率降低3%,有助于金融机构发展多

元化的运营体系,促进其全面财富管理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商的转型。

四、知识产权情况说明

无。

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

本技术标准拟推广至少5家企业进行示范,并在使用该技术标准的企业达到

节约人力成本、提升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

六、转化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无。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符合现行法律、法规。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制定过程涉及的技术架构及部署方案,均经过对市场调研、客户需求

以及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无重大分歧意见。

九、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3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首先规划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智能服务适配理论与关键

技术》项目组内开展宣传和推广应用。同时,依托项目面向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宣

传推广、试验验证、应用示范,进一步提升标准标准的知名度和权威性。

十、替代或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一、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人工智能智能服务智能微服务保障技术要求》

团体标准编制起草组

2022-11-1

4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一、工作简况

1、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向软件规模不断增长的需求,导

致包括工业界和学术界在内的计算领域面临着海量数据难以处理的重大挑战。面

对这样的挑战,云计算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许多学者对此展

开深入研究,在云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边缘计算模式,通过充分利用

网络边缘空闲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按照用户的需求向用户提供各种计算服务。采

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云服务器功能

强大、处理速度快,边缘服务器距离用户近、响应延迟小等特点,根据用户需求

数据密集型或延迟敏感型不同类型需求。

面向服务的架构要求把复杂的应用模块化,业务功能被拆成多个服务实现,

每个模块称之为一个微服务。在容器技术出现以前,这种细粒度、运行时环境复

杂、数量居多的特性使得微服务的部署成为难题,随着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

术的发展成熟,容器技术逐渐渗透到云计算或边缘计算的各个层次,以容器包装

微服务的部署模式给微服务架构迅速占领计算平台带来了可能。以Docker包装的

微服务具有完全的独立性、轻便性、更快的启动速度和高度可移植性。然而,这

种细粒度的服务拆分方式,势必会使服务治理变得异常复杂。传统服务治理框架,

如Dubbo、SpringCloud为微服务治理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但都存在难

以实现分布式控制台和数据处理中心之间互通互联和服务治理的高度耦合问题。

因此,如何能够处理数据与控制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并保障服务机制的可靠性成为

当前的研究重点。本标准出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智能服务适配理论与关键技术》

(项目编号:2018YFB1402800),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三家单位联合发起。

2、任务来源

1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根据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2022年下达的第四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

目的通知(中电标通〔2022〕012号),团体标准《人工智能智能服务智能微

服务保障技术要求》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技

术标准化研究院三家单位联合发起,,项目计划号为CESA-2022-029。

3、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

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

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天

津医康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

质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博、许源佳、朱健行、郭豪、吴文峻、张奎、任健、

杨京波、董建、鲍薇。

4、主要工作过程

在标准计划下达之前,《人工智能智能服务智能微服务保障技术要求》编

制组于2021年12月举行启动标准的预研工作,确定了总体思路。

2022年2月,讨论确定标准的框架;

2022年3月,讨论形成标准草案初版;

2022年5月,在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完成团体标准立项;

2022年7月,编制组多次讨论修改标准草案;

2022年11月,完善标准草案,提交中电标协秘书处,启动征求意见。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