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素养提升必修2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_第1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素养提升必修2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_第2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素养提升必修2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_第3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素养提升必修2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_第4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素养提升必修2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构|建|网|络|情境试题规范作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单体与三体在遗传学中的应用二倍体中缺失1条染色体的个体称为单体(2n-1),多1条染色体的个体称为三体(2n+1)①。已知果蝇的无眼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限制,果蝇(2n=8)的Ⅳ号染色体缺失1条或多1条都可以存活②,且能繁殖后代。(1)Ⅳ-单体的形成是由于亲代果蝇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Ⅳ号染色体未发生正常分别,产生了异样配子。(2)为推断该无眼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某科研小组从无眼二倍体、野生型二倍体、野生型Ⅳ-单体和野生型Ⅳ-三体4种纯种果蝇中选取试验材料,并进行相关试验。①选择无眼二倍体与野生型二倍体果蝇进行杂交,F1全为野生型二倍体,可推断无眼为隐性性状。②选择无眼二倍体与野生型Ⅳ-单体果蝇进行杂交,若F1表现为野生型∶无眼=1∶1,则该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若F1表现为全部野生型,则该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③选择无眼二倍体与野生型Ⅳ-三体果蝇进行杂交,F1全为野生型,将F1中野生型三体果蝇与无眼二倍体果蝇杂交,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野生型∶无眼=5∶1,同样可证明该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解题策略】真|题|再|现1.(2024·湖北卷)DNA探针是能与目的DNA配对的带有标记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可检测识别区间的随意片段,并形成杂交信号。某探针可以检测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特定DNA区间。某果蝇的Ⅱ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部分区段发生倒位,如下图所示。用上述探针检测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体上“—”表示杂交信号),结果正确的是(B)ABCD解析:DNA探针是能与目的DNA配对的带有标记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并形成杂交信号,依据图示信息,倒位发生在探针识别序列的一段,因此发生倒位的染色体的两端都可被探针识别,故B正确。故选B。2.(2024·浙江卷)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XBY,其精巢中两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分布如图所示,其中一个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某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B.甲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的DNA分子数与乙细胞的相同C.若甲细胞正常完成分裂则能形成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D.形成乙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解析: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为减数其次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4个DNA分子,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2个DNA分子,B错误;甲细胞分裂后产生AAXBY或AaXBY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C正确;形成乙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组合,发生了基因重组,同时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Y染色体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正确。故选B。3.(2024·海南卷)某团队通过多代细胞培育,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Y染色体去除,获得XO胚胎干细胞,再经过一系列处理,使之转变为有功能的卵母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养分供应足够时,传代培育的胚胎干细胞不会发生接触抑制B.获得XO胚胎干细胞的过程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C.XO胚胎干细胞转变为有功能的卵母细胞的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D.若某濒危哺乳动物仅存雄性个体,可用该法获得有功能的卵母细胞用于繁育解析:养分供应足够时,传代培育的胚胎干细胞也会发生接触抑制,A错误;XO胚胎干细胞中丢失了Y染色体,因而该细胞的获得过程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XO胚胎干细胞转变为有功能的卵母细胞的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即细胞的功能发生了特化,因而发生了细胞分化,C正确;若某濒危哺乳动物仅存雄性个体,可用该法,即获得有功能的卵母细胞,进而用于繁育,实现濒危物种的疼惜,D正确。故选A。4.(2024·北京卷)限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但间或出现极少数例外子代。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如下图。下列推断错误的是(B)A.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B.亲代白眼雌蝇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C.具有Y染色体的果蝇不愿定发育成雄性D.例外子代的出现源于母本减数分裂异样解析: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可推断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A正确;白眼为隐性,因此正常状况下亲代白眼雌蝇只能产生1种类型的配子,B错误;由图可知,XXY的个体为雌性,即具有Y染色体的果蝇不愿定发育成雄性,C正确;例外子代的出现是源于母本减数分裂异样,出现了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或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D正确。5.(2024·北京卷)蜜蜂的雌蜂(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是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由此不能得出(B)A.雄蜂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B.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体细胞的一半C.蜂王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蜜蜂的性别确定方式与果蝇不同解析: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干脆发育成的,是单倍体,因此雄蜂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A正确;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错误;蜂王是由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产生的,其体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蜜蜂的性别确定方式与果蝇不同,蜜蜂的性别与染色体数目有关,而果蝇的性别确定与性染色体有关,D正确。6.(2024·浙江卷)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类第五号染色体短臂上的部分片段丢失。这种变异属于(B)A.倒位 B.缺失C.重复 D.易位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猫叫综合征是因为染色体缺失了部分片段导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正确。故选B。7.(2024·湖南卷)大鼠限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限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某个体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C)A. B.C. D.解析:大鼠限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限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为连锁关系,正常状况下,测交结果只能出现两种表型,但题干中某个体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类似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推想该个体可产生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且限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被易位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8.(2024·浙江1月选考)野生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棒眼和超棒眼,是由于某个染色体中发生了如下图所示变更,a、b、c表示该染色体中的不同片段。棒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B)A.缺失 B.重复C.易位 D.倒位解析:染色体畸变是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更,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其中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分为缺失(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引起片段上所带基因随之丢失)、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倒位(一个染色体上的某个片段的正常排列依次发生180°颠倒)、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4种类型。分析图示可知,与正常眼相比,棒眼的该染色体上b片段重复了一个,超棒眼的该染色体上b片段重复了两个,因此棒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即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因此B正确,A、C、D错误。9.(2024·山东卷)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C)A.可在分裂后期视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变更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解析: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因此可在分裂后期视察到“染色体桥”结构,A正确;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桥”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会变更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B正确;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因此其子细胞中染色体上不会连接非同源染色体片段,C错误;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桥”结构在分裂时,会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一条子染色体可能携带有2个相同基因,产生含有2个相同基因的子细胞,若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D正确。10.(2024·江苏卷)下列叙述中与染色体变异无关的是(B)A.通过孕妇产前筛查,可降低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B.通过连续自交,可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C.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获得白菜—甘蓝D.通过一般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出了小黑麦解析: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非整倍性变异,A错误;连续自交可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原理为基因重组,子代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未变更,与染色体变异无关,B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错误;一般小麦与黑麦杂交后,需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才能培育出稳定遗传的小黑麦,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原理,D错误。11.(2024·河北卷)蓝粒小麦是小麦(2n=42)与其近缘种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其细胞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一对4号染色体(均带有蓝色素基因E)代换了小麦的一对4号染色体。小麦5号染色体上的h基因纯合后,可诱导来自小麦的和来自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互换。某雄性不育小麦的不育基因T与等位可育基因t位于4号染色体上。为培育蓝粒和不育两性状不分别的小麦,探讨人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试验。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不育小麦的基因型是TtHH,F1中可育株和不育株的比例是1∶1。(2)F2与小麦(hh)杂交的目的是获得h基因纯合(hh)的蓝粒不育株,诱导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互换,从而使T基因与E基因交换到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以获得蓝粒和不育性状不分别的小麦。(3)F2蓝粒不育株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能形成20个正常的四分体。假如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正常分别,来自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随机支配,最终能产生4种配子(仅考虑T/t、E基因)。F3中基因型为hh的蓝粒不育株占比是1/16。(4)F3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有43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数目变异。(5)F4蓝粒不育株和小麦(HH)杂交后单株留种形成一个株系。若株系中出现:①蓝粒可育∶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非蓝粒不育=1∶1∶1∶1。说明:F4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T基因和E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②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1∶1。说明F4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T基因和E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符合育种要求的是②(填“①”或“②”)。解析:(1)分析题意,亲本雄性不育小麦(HH)的不育基因T与等位可育基因t位于4号染色体上,所以其基因型为TtHH,亲本小麦(hh)的基因型为tthh,故F1中不育株(TtHh)∶可育株(ttHh)=1∶1。(2)F2中的蓝粒不育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TEHH、1/2TEHh,其中T基因和E基因分别来自小麦的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而h基因纯合后,可诱导来自小麦的和来自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互换,使得T和E基因可以位于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从而获得蓝粒和不育两性状不分别的个体。(3)分析题意,蓝粒小麦的染色体条数是42,而F2中的蓝粒不育株的4号染色体一条来自小麦,一条来自长穗偃麦草,其余染色体(42-1-1=40)均来自小麦,为同源染色体,故其减数分裂时理论上能形成20个正常的四分体;不同来源的4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随机支配,仅考虑T/t、E基因,若两条4号染色体移向一极,则同时产生基因型为TE和О(两基因均没有)的两种配子,若两条4号染色体移向两极,则产生基因型为T和E的两种配子,则F2中的蓝粒不育株共产生4种配子;F2中的蓝粒不育株产生TE配子的概率为1/4,产生h配子的概率是1/4,F2产生TEh配子的概率为1/16,则F3中基因型为hh的蓝粒不育株占比是1/4×1/4=1/16。(4)由F2中的蓝粒不育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可以确定形成F3中的蓝粒不育株的卵细胞中应含有两条4号染色体,且小麦染色体组成为2n=42,故F3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有43条染色体,多了一条4号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5)F3中的蓝粒不育株基因型为TEtHh和TEthh,含hh基因的个体可形成T和E交换到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卵细胞,与小麦(ttHH)杂交,F4中的蓝粒不育株基因型为TEtHh,其中T基因和E基因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与小麦(ttHH)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1∶1,即F4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的T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