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网工程二期设计-施工期间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路网工程二期设计-施工期间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路网工程二期设计-施工期间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路网工程二期设计-施工期间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路网工程二期设计-施工期间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网工程二期设计第1页共19页 路网工程二期设计第八册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第一分册施工期间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概况项目区位工程规模工程名称:路网工程二期设计项目业主:项目建设概况:本项目包含鹞子丘片区地面路网系统四条道路。其中次干路全长0.730km,支路全长0.305km。各道路设计范围如下表所示:表1.1道路规模一览表道路道路等级/标准长度(m)设计起点桩号设计终点桩号一路城市次干路,路幅宽度22m,设计速度30km/h407.249K0+000K0+407.24979.297K0+631.993K0+711.29二路城市支路,路幅宽度16m,设计速度20km/h196.726K0+310K0+506.726城市次干路,路幅宽度22m,设计速度30km/h150.289K0+506.726K0+657.015五路城市支路,路幅宽度16m,设计速度20km/h146.12K0+000K0+146.120六路城市次干路,路幅宽度22m,设计速度30km/h185.285K0+000K0+185.285合计1164.966鹞子丘一路起于现状鹞子丘路,止于观鸿大道,鹞子丘一路本次设计范围为K0+000~K0+407.249段、K0+631.993~K0+711.29段,全长486.546m,道路标准路幅宽22m,设计车速30km/h,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鹞子丘二路起于现状建北八支路,止于建新北路,鹞子丘二路本次设计范围为K0+310~K0+K0+657.015,全长347.015m。K0+310~K0+506.726段标准路幅宽16m,设计速度20km/h,为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K0+506.726~K0+657.015段标准路幅宽度22m,设计速度30km/h,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其中K0+310~K0+532.693属于远期实施范围,K0+532.693~K0+657.015属于近期实施范围。鹞子丘五路起于鹞子丘一路,止于现状观鸿大道,鹞子丘五路本次设计范围为K0+000~K0+146.120,全长146.12m,道路标准路幅宽16m,设计车速20km/h,为城市支路,双向2车道。鹞子丘六路起于鹞子丘二路,止于现状小苑路。鹞子丘六路本次设计范围为K0+000~K0+185.285,全长185.285m,道路标准路幅宽22m,设计车速30km/h,为城市次干路,双向4车道。本次设计鹞子丘一路与鹞子丘五路红线范围内,参考《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组团I08-2、I13-2等地块(电测村片区)详细规划修改》以及地下空间规划。对I08-2、I08-3、I11-1、I13-1、I13-2商业地块之间采用架空结构进行空间预留,架空顶层为市政道路系统,259.5m标高层为连接商业地块的人行通道层,253.5m标高层为预留车库通道层。由于地块开发不同步暂不确定地块具体开口位置和范围,同时为加强商业地块之间的连接,车行连接通道按规划控制区域进行架空预留更多的服务于两侧商业地块。本次架空设计仅进行土建预留,通道内部交通组织、地块接入开口以及装饰等由业主另行委托设计和论证。二期架空建筑面积为2.81万平方米。内部细分功能主要由人行通道、疏散楼梯、无障碍电梯、设备用房、公共卫生间等辅助功能组成。疏散楼梯、无障碍电梯、公共卫生间等辅助用房均散布置。本次设计范围内的四条道路,鹞子丘二路与鹞子丘六路在施工期间均可采取中断交通进行全封闭施工,鹞子丘五路属新建道路,以上三条路均不涉及到施工期间的交通转换。鹞子丘一路沿线分别与现状鹞子丘路、现状洋河隧道、现状建北六支路及现状鹞子丘二路相交,并且道路东侧有现状唐宁one、江田大厦及信一金典为现状保留的地块,施工期间需要考虑地块及相交道路的的车行和人行的进出保通需求,并对现状雨污水进行保通。同时,鹞子丘路网一期及观北路隧道施工期间将借助鹞子丘五路修建出渣便道进行出渣,一路实施时,也需考虑一期出渣通道的保通问题。因此,根据现状的实际情况,本次只针对鹞子丘一路进行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工期安排项目总工期为24个月,其中鹞子丘一路交通导改共划分为4个阶段进行,分期建设内容及建设工期、施工期间人行、交通组织概况详见本说明附表1。工程设计范围及主要设计内容本工程主要设计内容包含工程范围内的道路工程、架空结构工程、结构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综合管网工程、交通工程等。本次施工图设计共八册图纸,分别为:第一册《道路工程》;第二分册《架空结构工程》;第三册《排水工程》;第四册《电力、通信工程》;第五册《照明工程》;第六册《交通工程》;第七册《高边坡、深基坑支护工程》;第八册《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本次设计为第八册《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中的第一分册《施工期间道路工程》。建设时序建设时序、建设内容等详见附表一。基本思路为,本次设计鹞子丘一路及下方框架采用分段实施的总体方案,框架及道路实施前,需先将临时雨污水及临时便道全部修建完成,然后再实施一路北段的框架及上方管网和路面,实施北侧框架期间,现状相交道路、现状地块均通过临时道路进行转换通行。北段框架及路面实施完后,再将洋河隧道、唐宁one及一路出渣通道转换至一路已建成路段进出,然后再实施一路南段框架结构、上方管网及路面结构。最后封闭五路出渣便道,实施五路的框架结构、管网及路面。设计依据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组团I08-2、I13-2等地块(电测村片区)详细规划修改》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设计初步设计图纸【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3.05】重庆市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详勘)【重庆市勘测院2023.01】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设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字第市政500105202200013号)(2022.6.9)《重庆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江发改投[2022]392号)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字第市政50010520230004号)(2023.4.17)关于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江北住建发[2023]97号)【重庆市江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设计边坡支护方案设计专项安全论证专家意见(2023.04)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设计边坡支护方案可行性评估报告【重庆汇中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有限公司2023.05】《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一期设计》施工图设计【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观北路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观北路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1:500地形图轨道交通23号线、轨道交通28线设计资料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采用的规范标准国家规范《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年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建设部标准(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标准》(CJJ/T273-20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3年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交通部标准(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地方规范标准《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DBJ50/T-178-2014)《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城市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DBJ50/T-237-2016)《城镇人行道设计指南》(DBJ50/T-131-2011)《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建设条件场地现状拟建场地所属行政区划隶属于江北区观音桥管辖,场地周边为市政道路及建筑场地,交通较便利。本项目为改建市政道路,位于观音桥商圈附近,沿线主要分布有已建成的市政道路、周边建构筑物。拟建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范围内相邻建(构)筑物主要包括商业、电力和燃气管线、排水和给水等管线、挡墙。土地利用及构筑物等1)地块:一路左侧为现状地块唐宁ONE、江田大厦、信一金典,为保留地块,其余为已拆迁区域。2)管线:拟建场地范围内涉及的市政管线主要为排水和给水管,主要排水管网出口为南侧观鸿大道现状d600污水管网及1500×1800现状排水箱涵,东侧现状2000×2000现状排水箱涵及d1000污水干管,工程施工对其影响大,对影响较大的市政管线进行改迁。场地内的建筑室外雨污水管道,随场地征拆后,相应进行废除。4)古树:项目建设区域存在一颗古树,施工前需要对古树进行移栽。5)其他地物:除此以外,拟建区内基本无其它重大建(构)筑物。相交道路鹞子丘路:双向2车道城市支路,与鹞子丘一路形成十字型交叉口。北大道(洋河隧道):双向4车道,城市次干路,与鹞子丘一路形成T字型交叉口。建北六支路:双向2车道,城市支路,与鹞子丘一路形成T字型交叉口。鹞子丘二路:双向2车道,城市支路,与鹞子丘一路形成T字型交叉口。现状开口唐宁ONE与江田大厦车库均在现状道路上有开口,施工期间需考虑现状地块的出行问题。现状人行过街现状人行过街主要位于道路交叉口位置,主要为平面过街。施工影响范围内:鹞子丘路交叉口:临时道路建设人行过街功能,设置斑马线。北大道(洋河隧道):临时道路建设人行过街功能,设置斑马线。建北六支路交叉口:临时道路建设建设人行过街功能,设置斑马线。道路现状情况本次设计鹞子丘路网二期共包含四条道路,其中除鹞子丘五路属于新建道路外,其余三条道路均沿现状道路布置。由于鹞子丘一路需预留架空结构,鹞子丘二路及六路设计高程均较现状老路有所降低,绝大部分的现状路面结构均需被挖除。本项目位于观音桥商圈的核心区内,为高质量高品质重点发展区域,本次设计所有的路面结构全部按新建考虑,故业主未委托第三方对现状道路的质量状况进行检测。在开展设计前,项目组成员共同到现场进行现场踏勘,对现状道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具体如下:鹞子丘一路:现状道路为支路等级。起点至建北六支路段现状为双向三车道,车行道宽度约10m,道路总宽约15m;建北六支路到鹞子丘二路段为单向两车道,车行道宽约7m,道路总宽约13m。依据工程经验判断现状道路结构层为沥青混凝土路面AC-13C上面层4cm+沥青混凝土AC-20下面层厚6c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厚20cm(具体结构形式以实际为准)。道路基层、面层整体情况基本良好,路面平整度尚可,检查井周边存在路面破损现象,并有二次修补痕迹,道路未发现明显裂缝。道路高程与两侧地块高程基本一致,且纵坡较缓,道路两侧未发现现状挡墙结构。沿线除现状唐宁ONE、江田大厦、信一金典为现状保留地块,其余地块建筑均已拆除,唐宁ONE与江田大厦车库均在现状道路上有开口,施工期间需考虑现状地块的出行问题。现状人行道2~5m,表面结构层为透水砖,人行道平整度差,局部存在沉降与隆起现象,大部分路段路缘石外漏高度均不足15cm。唐宁ONE商业鹞子丘一路现状道路照片鹞子丘一路现状道路照片江田大厦车库出口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摘自地勘报告)自然地理1、位置及交通本项目位于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勘察区紧邻观音桥商圈核心区;场地内有多条市政道路与场地相接;交通条件便利。2、气象特征拟建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秋季多绵雨的气候特征,冬季流域受偏北气流控制,气温低,雨量偏少。入春以后,降水天气系统逐渐加强,太平洋副高北跃西伸,副高南部的西南气流,导致孟加拉国湾,南海的水汽不断输入本区,当与高空低槽和地面冷锋相配合,或受副高与西藏高压之间的低压系统控制并持续时,低压系统中的上升运动结合局地对流运动的发展,在本区形成暴雨或大暴雨。每年7月~8月,会出现持续高温,形成盛夏伏旱天气。9月以后,太平洋副高南撤,流域内降雨又显著增加,但一般雨强较弱,形成绵绵细雨。1)气温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偏高1.3℃、1.7℃、1.6℃;近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日极端最高气温极值分别是38℃和43℃。2)降水量、蒸发量根据临近气象站近20年(2002-2021年)年最大降雨量约1452.1mm(2014年),年最小降雨量约837.8mm(2011年),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180mm,日最大降雨量约271.0mm(2007年)。从多年平均降雨量的月际分布来看,降雨集中时段为4-10月,最大降雨量出现在6月,其次是7月、5月、9月,8月、4月、10月也相对较多。4~10月、5~9月、6~8月累积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分别约85%、68%、43%。3、湿度根据临近气象站近20年(2002—2021年)年平均湿度为76.5%,平均水汽压为17.6hPa,最热月份相对湿度最小值出现在2006年,低于50%;最冷月份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约88.3%。4、风根据临近气象站近20年的年平均风速在1.4~2.7m/s之间变化,多年平均约2.1m/s;年最大风速在8.5~15.4m/s之间变化,约5-7级;年极大风速在15.3~29.8m/s之间变化,约7~11级。全年主导风向和夏季主导风向均以西北风及其临近方位(NW、NNW、WNW)为主。5、雾日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6、水文特征本项目位于城市建设区,场地范围内无常年地表径流。场地总体上地表水系不发育,现场未发现地表水。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总体属构造剥蚀地貌。场地现状为城市拆迁区及市政道路,一路尾段地貌上覆建筑垃圾,拟建区域地面高程257.5m(南侧)~293.2m(西北侧),相对高差35.7m,地形整体地形坡角约5°~35°;场地整体地势较平坦。二路挡墙六路挡墙场地中部整体地貌照片场地正在进行平场施工现场照片综上所述,场地地形地貌较复杂,场地内地形坡角一般5~15°,局部为岩质陡崖或斜坡地段,倾角约30~60°。该场地目前商业、住宅区正在施工平场,建议后期道路修筑时对施工、住宅区的管网摸排进行摸排并对场地周边地形地貌进行复测。地质构造重庆市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位于川东南孤形地带,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构造骨架形成于燕山期晚期褶皱运动。勘察区位于石马河向斜东翼,临近区域无断层构造发育。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为260°~270°∠10°~15°,现场调查,场地东侧优势裂隙为260°∠10°,场地西侧优势裂隙为270°∠15°,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断层,地质构造纲要见图2.3-1。在场内及邻近岩体中可见两组构造裂隙:岩层岩性1、岩土层特征场内上覆土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杂填土、素填土,第四系残坡积(Q4el+d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各地层岩性特征依新老顺序简述如下:表STYLEREF1\s5.SEQ表\*ARABIC\s11表格场地岩土特征一览表编号地层代号岩土名称厚度(m)描述2-0Q4ml素填土0~5.8杂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来源为市政道路修建回填或周边地块开挖倾倒回填,采用压实或抛填进行堆填;堆填时间大于20年。稍湿,密实程度为稍密~中密,均匀性较差,块石含量30%~45%,粒径20~400mm,最大可达1000mm;主要分布在市政道路及原始居民区生活区域;该区域原始地貌为斜坡或沟谷地带。已建道路及两侧表面有0.2-0.5m厚的混凝土,部分管线维修井旁混凝土厚度可达2m以上。2-1Q4ml杂填土0~9.5主要由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组成,来源为周边房屋建筑拆迁,采用抛填方式进行堆填;堆填时间小于1年。稍湿,密实程度为松散,均匀性很差;块石含量40%~60%,粒径50~300mm为主,最大可达1000mm;主要分布在原有建筑拆迁区域;该区域原始地貌为居民生活区。3-1Q4el+dl粉质黏土0~5.3黄褐色,以黏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的角砾,絮状结构;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软塑~可塑状;主要分布在原始地貌中的沟谷区域。7-0J2s-Sm砂质泥岩红色、紫红色为主,局部含青灰色团块;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强风化带厚0.8~3.0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芯呈柱状、中柱状,节长10~30cm,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质软。主要分布在二路、五路、六路段。7-1J2s-Ss砂岩灰色,细~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及粘土矿物。强风化带厚0.7~1.5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柱状、中柱状,节长12~40cm,岩体较完整,多为钙质胶结,局部为泥质胶结,岩质较硬。主要分布在一路、五路架空段。2、基岩面起伏情况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拟建场地的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具有起伏变化的特征,其起伏变化情况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原始地貌起伏特征及城市建设对原始地貌的改造等影响。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并结合老地形图分析,基岩面埋深0.3~9.5m,场地整体的基岩面随原始地形起伏,倾角5~30°,原始地貌为斜坡沟谷地带,基岩面起伏较大,倾角10~20°。场地基岩强风化带随基岩面起伏变化,厚度一般1.0~1.5m;但在局部地形较陡的地段,基岩由于侧向风化的影响,强风化带厚度相对较大,最大可达3.0m以上。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体较完整,裂隙欠发育,均匀性较好。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特征本项目场地未见对拟建工程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表水体。2、地下水特征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场地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粉质黏土和人工填土层,以上层滞水、潜水形式存在。上层滞水主要分布在人工填土中,水位水量有明显季节变化,无稳定水位。本次勘察期间正值旱季,通过对所有钻孔内残留水位抽干后进行观测,发现仅地势低洼、土层较厚的一路起点段有少量水位恢复外,其余钻孔大部分无地下水,说明本场地内地下水较贫乏。根据相邻施工场地资料及重庆地区经验,素填土层(含碎块石)综合渗透系数为10.359m/d,为强等透水,该水量受季节影响明显,暴雨季节将显著增大。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层基岩强风化基岩中,为局部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厚层块状砂岩层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泥岩相对隔水;水量稍大,动态稍稳定,综合沿线相邻场地勘察成果及地区经验,孔隙裂隙水一般为区域性潜水或局部承压水。根据相邻施工场地资料及重庆地区经验,砂质泥岩岩体渗透系数0.014m/d,透水性为弱透水,砂岩岩体渗透系数0.051m/d,透水性为弱透水。3、地下水动态特征根据已有的以往的资料和本次勘察,场地内地下水动态与降雨量关系密切,呈同步化特点;据临近施工场地,观音桥商圈北大道隧道及龙湖络绎基坑开挖情况调查访问可知,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壁主要为干燥或湿润状态,雨季降雨量增大偶有渗水,隧道单位涌水量一般小于10L/min·10m;另据龙湖络绎项目基坑开挖调查可知,基坑开挖过程中涌水量小,坑壁干燥坑底稍湿,仅在降雨情况下水量稍大。本工程一路架空部分起点段紧邻龙湖络绎,地质条件类似,通过工程类比判定,一路架空段基坑开挖涌水也较小。五路位于场地中地势较高的位置,南侧地势较低,雨季时大气降水将会沿着岩土界面或硬化地面向南侧地势低洼地带排泄流出基坑外,预测该段基坑开挖涌水也较小。基坑段实际涌水量受降水影响严重,施工时应根据施工期间基坑实际涌水量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3、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接受降雨、地下管网渗漏补给,下渗至岩土界面沿原始地貌沟谷向下排泄,汇入溪沟中。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上层孔隙水及溪沟、水库等地表水体补给;主要沿贯通性结构面向低洼露头排泄,整体循环较缓慢。4、水文地质单元划分本次水文地质单元分区的原则主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如含水岩组与地下水类型,地貌类型,地下水的分布,埋藏与出露特征,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差异等因素,同时应尽量考虑水文地质单元的完整性。本项目场地都属于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向场地南侧或相邻位置地势低洼处排泄。不良地质现象通过本次勘察,拟建工程范围未发现埋藏的河道、沟壑、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也未发现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岩溶、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特殊性岩土及有毒有害气体场地内特殊岩土有:杂填土、素填土、风化岩及残积土。沿线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砂岩、砂质泥岩,无煤层,未发现有毒有害气体。岩土物理力学特征设计参数建议值:在现场测试、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以上原则确定,各统计单元设计参数建议值见下表。表STYLEREF1\s5.SEQ表\*ARABIC\s11拟建鹞子丘路网二期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岩土名称参数填土粉质黏土砂岩砂质泥岩裂隙面岩层面岩土界面强风化中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天然重度(kN/m3)20*19.524.0*24.824.5*25.5///饱和重度(kN/m3)21*20.525.225.9///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MPa)34.26.8///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MPa)44.911.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100350124103003990天然内摩擦角φ(°)28*30*(综合)12.232*40.430*31.312天然内聚力C(kPa)5*22.1200966220饱和内摩擦角φ(°)25*26*(综合)9.318129饱和内聚力C(kPa)3*14.1502515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1500600弹性模量(MPa)64351338///变形模量(MPa)53861012///泊松比μ0.100.36///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620130水平抗力比例系数(MN/m4)1510120100抗拉强度标准值(kPa)541188挡墙基底摩擦系数0.250.200.350.600.300.45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2040180150负摩阻力系数0.15///////结论及建议结论1、拟建场地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2、合理的设计、施工条件场地适宜项目建设。3、本建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场地内不良地质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状态为稳定,未发现隐伏断裂;场地类别为有利地段~一般地段,无不利、危险地段。4、场地内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场地内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5、场地内无不良地质现象,不良的地质对工程建设无影响。6、本项目建设对龙湖络绎影响大,对信一金典影响中等。对其他建构筑物影响小。建议1、一路里程K0+070~K0+100及里程K0+200~K0+340右侧岩土界面较陡,二路里程K0+458~K0+485右侧、里程K0+570~K0+638.632左侧岩土界面较陡,六路里程K0+010~K0+065右侧岩土界面较陡,边坡土体可能沿着岩土界面发生滑塌破坏。建议针对以上几段斜(边)坡采用桩板挡墙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其余土质边坡可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边坡高度小于8m)。2、五路左侧顺层边坡建议采用桩锚体系进行支挡,其余段岩质边坡可采用桩板式挡墙(重要建构筑物)或板勒式锚杆挡墙进行支挡。3、挖方路基段基底揭露基岩强风化带和中风化带的部分,可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挖方路基段基底揭露土层的部分或填方路基段,应在清除表层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后,对路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的既有土层作翻挖换填,建议回填土区换填深度按1~3m控制,经夯实处理后,再进行分层碾压回填,填料及压实度达到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作路基。4、架空段建议选用扩大/桩基础,地基持力层选择中风化基岩。5、建构筑物建议根据荷载大小可采用扩大基础、桩基础;采用扩大基础持力层可以选择压实填土、强风化基岩及中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桩基基础则建议选用中风基岩作为持力层。6、填方土质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75,挖方区土层放坡坡率不宜陡于1:1.5,强风化岩质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中风化基岩非顺向边坡建议坡率不宜陡于1:0.5,顺层建议按层面放坡;边坡应完善截排水措施。7、本项目一路、二路及五路与规划轨道交通28号线交叉,应做专项安全论证,并按相关管理办法办理相关手续。8、鹞子丘二路剖面2-4、2-6下方为拟建观北路,道路路基施工对其影响较小,但左侧挡墙局部位于其正上方,挡墙基础设计时应考虑对下方隧道的影响,建议该段挡墙采用压实填土或强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9、鹞子丘路网二期四条道路两侧挡墙修建时间大约为1991年~2002年之间,现场调查未发现变形迹象,边坡挡墙现状稳定。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文件,挡墙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目前挡墙已使用20~30年左右,其剩余使用年限不满足被保护拟建项目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要求,建议对需要保留的边坡支护结构进行鉴定工作,必要时采取加固处理措施。10、由地下管网图反映,场区内管网主要沿现状市政道路展布,地下管网一般埋深小于3m,其对挖方路基段、架空层基坑开挖的影响较大;建议施工前应协调处理好相关管线的产权单位,做好场地内管网迁改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营,确保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我院测量专业提供的现状地形管网图对现场核实。11、本次勘察钻孔取样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按规范要求、分岩性统计而得,而岩土体不是均质的,存在变异性,其物理力学性质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在施工时,可能会出现岩石强度或低或高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特提请设计、施工注意,建议在施工时加强持力层取样工作对其进行校核或现场载荷试验确定桩基承载力。12、岩层面、裂隙面的产状是通过地表基岩露头测得,一般存在波状起伏或斜层理等情况、岩层面、裂隙面构造变化快,施工阶段应注重地质查验、校核验证工作。13、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渝建发〔2010〕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的要求。线路沿线超限边坡应进行高边坡支护方案设计的安全专项论证。14、对人工挖孔桩成桩可行性及施工方案进行专项安全论证。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强桩护壁设计,加强井内排水、通风,加强有毒有害气体检查,严禁在孔口堆载。15、本项目周边地块正在进行施工,项目实施时应加强与周边场地的协调,进一步搜集周边地块基坑的设计资料。对场地内的架空结构桩基埋深建议,应深入相邻基坑底标高以下一定深度,并能满足刚性角要求。16、一路架空层基坑开挖对龙湖络绎的影响较大且架空层基坑开挖可能会破坏其支护结构的锚头,对信一金典的影响中等,建议一路架空层施工时加强对周边建筑物的监测工作,施工前应做好周边建筑物的影像资料并对其影响进行专项论证。17、拟建道路架空层基坑埋深较大,降雨后易形成大量基坑积水,施工时应加强地表水的排泄及基坑积水后的抽排措施。18、该场地两侧商业、住宅区目前正在施工拆迁,建议后期道路修筑时对施工、住宅区的管网进行摸排并对场地周边地形地貌进行复测。19、本项目临近已建成的道路、挡墙、建筑等设施众多,建议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分别判断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建议对相邻既有挡墙、建筑实施全过程监测。20、六路里程K0+118~K0+137段右侧边坡高度为20m,由于该段边坡涉及范围面积较少,建议该段采用高架型式通过或采用桩板式挡墙进行支挡,其余段可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21、施工中加强验槽工作,若开挖中发现软弱夹层、岩体破碎等异常情况请及时通知地质人员现场处理。道路工程临时便道技术标准临时便道主要技术指标道路名称便道1便道2便道3便道4便道5内容规范值采用值道路等级司机公路(Ⅱ类)设计车速15km/h15km/h设超高极限最小半径单车道≥12(10)双车道≥1521(双车道)22(单车道)最大纵坡12%8%2.3%6.5%0.68%0.34%最小竖曲线半径(凹)≥75--350--最小竖曲线半径(凸)≥75200-450--竖曲线最小长度≥1517-15.75--停车视距≥15m≥15m≥15m≥15m≥15m注:本次施工期间交通组设计的临时便道技术指标采用的设计规范为《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临时转换便道平面设计临时便道1:该便道功能是临时保通一期出渣便道,便道需占用I08-3地块部分用地,占用面积为78.5m2。便道起点接鹞子丘五路出渣便道K0+37.623位置,起点桩号K0+000,终点接现状鹞子丘一路,终点桩号为K0+64.576,设计范围全长64.576m。便道1的规模与一期已设计的出渣便道规模一致,车行道为8m宽的双向两车道。该便道在施工导改的二阶段使用,第三阶段将废除。临时便道2:该便道大部分路段位于一路设计红线内,主要功能是保通江田大厦停车场出口。便道2起终点均接现状鹞子丘一路,设计范围:K0+15.474~K0+063.097,全长47.623m。为由南向北的单车道便道,左侧设置2m人行道以保通人行,便道总宽6.5m。该便道在施工导改的二阶段使用,第三阶段将废除。临时便道3:该便道位于I09-7地块内,主要功能是保通洋河隧进出新壹街的交通需求。便道起点接现状鹞子丘路,起点为K0+003.424,终点接现状洋河隧道,终点桩号为K0+060,便道全56.576m。便道采用双向两车道的规模,车行道宽7.5m,右侧预留2m宽人行道,左侧预留0.5m的检修道,总宽10m。该便道在施工导改的二阶段使用,第三阶段将废除。临时便道4:该便道位于I09-5地块内,主要功能是保通唐宁ONE商业地块进出的交通需求。便道起点接现状唐宁one的停车场出入口,起点为K0+002.58,终点接现状建北六支路,终点桩号为K0+116.702,便道全114.122m。便道采用双向两车道的规模,车行道宽7.5m,左侧预留2m宽人行道,右侧预留0.5m的检修道,总宽10m。该便道在施工导改的二、三阶段使用,第四阶段将废除。临时便道5:便道5位于一路设计红线内,紧临唐宁ONE商业,主要功能是保通唐宁ONE商业地块向新壹街及洋河隧道方向的出行问题。便道实施前,需先实施便道5下方的箱涵,下方箱涵实施完毕后再实施便道5。便道起点接现状洋河隧道,起点为K0+000,终点接唐宁one的停车场出入口,终点桩号为K0+092.74,便道全92.74m。便道采用单向单车道的规模,车行道宽4m,左侧接唐宁ONE现状人行道,右侧预留0.5m的检修道,便道实施总宽4.5m。该便道在施工导改的二阶段使用,第三阶段将废除。临时转换道:在实施江田大厦旁箱涵及临时雨污水时,建北六支路会临时断交施工,需对现状建北六支路临时保通。本次设计在鹞子丘一路K0+250的东侧新增一条临时转换道连接现状道路与临时便道4,可在实施下游箱涵及雨污水时临时保通建北六支路使用。该转换道在二阶段使用,三阶段将废除。江田大厦停车场临时出口:在实施江田大厦附近的箱涵迁改及雨污水时,需临时占用江田大厦停车场出口,期间需修建临时出口进行临时转换,并借助临时便道2、临时转换道出行,临时出口仍接现状鹞子丘一路,具体详见一阶段临时便道平面图。江田大厦临时出口在第二阶段使用,第三阶段废除。临时转换便道纵断面设计一、临时便道1临时便道1起点以8%的上坡接一期出渣便道,起点桩号K0+000,起点高程H=261.615,终点顺接现状道路0.5%的下坡,终点桩号K0+064.576,终点高程Hs=265.237。全线最大纵坡8%,最小坡长46.412m,最小竖曲线半径为200m。纵断面各项指标均满足《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的要求。二、临时便道2临时便道2以2.3%的下坡首尾与现状鹞子丘一路相接,起点桩号K0+15.474,起点高程Hs=265.788,终点桩号K0+063.097,终点高程Hs=264.693。全线共设置一段2.3%的下坡,坡长为47.623m,无竖曲线。纵断面各项指标均满足《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的要求。三、临时便道3临时便道3起点接现状鹞子丘路,起点桩号K0+000,起点高程H=269.64,然后再接6.5%的下坡,终点与现状北大道相接,终点桩号K0+071.62,终点高程Hs=266.135。全线最大纵坡6.5%,最小坡长45.547m,共设置两处竖曲线,半径分别为450m、350m。纵断面各项指标均满足《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的要求。四、临时便道4临时便道4起点接唐宁ONE地块,起点桩号K0+002.58,起点高程Hs=265.7,然后以0.342%的下坡接现状建北六支路,全线共设置一段-0.342%的纵坡,终点桩号K0+116.702,终点高程Hs=265.31,全线无竖曲线。纵断面各项指标均满足《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的要求。五、临时便道5临时便道5起点接现状北大道交叉口,起点桩号K0+000,起点高程Hs=266.33,然后以0.68%的下坡接唐宁ONE车库出入口,全线共设置一段-0.68%的纵坡,终点桩号K0+092.74,终点高程Hs=265.699,全线无竖曲线。纵断面各项指标均满足《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的要求。临时转换便道横断面设计一、临时便道1临时便道1的规模与一期已设计的出渣便道规模一致,车行道为8m宽的双向两车道。具体路幅分配为B=0.5m(检修道)+4m×2(车行道)+0.8m(排水边沟)=9.3m二、临时便道2临时便道2为由南向北的单车道便道,左侧设置2m人行道以保通人行,便道总宽6.5m。具体路幅分配为B=2m(人行道)+4m(车行道)+0.5m(设施带)=6.5m三、临时便道3临时便道3采用双向两车道的规模,车行道宽7.5m,右侧预留2m宽人行道,左侧预留0.5m的检修道,总宽10m。具体路幅分配为B=0.5m(检修道)+3.75m×2(车行道)+2m(人行道)=10m四、临时便道4临时便道4采用双向两车道的规模,车行道宽7.5m,左侧预留2m宽人行道,右侧预留0.5m的设施带,总宽10m。具体路幅分配为B=2m(现状人行道)+3.75m×2m(车行道)+0.5m(设施带)=10m五、临时便道5临时便道5采用单向单车道的规模,车行道宽4m,左侧接唐宁ONE现状人行道,右侧预留0.5m的设施带,便道实施总宽4.5m。具体路幅分配为B=2m(现状人行道)+4m(车行道)+0.5m(设施带)=6.5m路面结构本次临时道路车行道路面结构采用C30砼面层厚20cm+碎石垫层厚20cm;硬路肩采用C30水泥混凝土现浇,路肩宽度为50cm,厚度为10cm。人行道路面结构采用6cm厚预制人行道透水砖(25×15×6cm),1:3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cm,C20混凝土基层厚15。路基设计一般填方路基1)地表处理①地面横坡缓于1:5时,应清除草皮、耕植土、松软浮土、建筑垃圾等;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不小于2.0米,当覆盖土层较薄时,应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2)边坡坡率本项目填挖方较小,边坡坡率为1:1.5。一般挖方路基本次设计便道基本均为挖方路基,根据现场踏勘及相邻地勘剖面得知,本次设计便道所在位置表层多为回填土或杂填土为主,挖方边坡可采用1:2的坡比开挖。临时便道2西侧岩土分界线较陡,为避免土层滑坡影响便道使用,实施临时便道2时,便道左侧边坡需按鹞子丘一路永久边坡坡比开挖到位,具体详见鹞子丘一路一阶段导改便道平面图。本次设计红线外的临时便道,无补充地勘资料,实施时的具体坡比可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确定。边坡防护本次设计临时便道边坡采用喷薄植草进行防护。喷薄植草施工顺序:整平坡面→培土→喷播植草→覆膜养护。播种草籽应在春季或雨季进行,不宜在冰冻时期或解冻时期施工。播种前必须对坡面进行全面挖松,深约10厘米,浇一次透水,浸种催芽,同时施入适量化肥,肥量31公斤/亩。附属设施设计路缘石、路边石路缘石、路边石均采用机制C30砼材质,规格分别为15×45×75cm、15×20×70cm,路缘石露出机动车道20cm,路边石顶与人行道表面齐平。防撞护栏、隔离墩等交通安全设施临时道路建设时,靠近框架基坑一侧及有临空面一侧均需设置临时防撞护栏,护栏采用波型梁护栏,临时道路波型梁护栏设置路段详见下表,具体规格详见波形梁护栏大样图。隔离墩、其他交通安全设施详见交通工程设计。波形护栏道路名称设置位置长度(m)备注便道2右侧35便道3右侧52便道4右侧86便道5右侧151临时转换道两侧47.5江田大厦停车场临时出口两侧22现状鹞子丘路靠近唐宁one一侧156合计549.5人行系统一阶段人行系统利用现状道路的人行道保通人行,交叉口位置通过斑马线进行过街。二阶段、三阶段借助部分现状道路的人行道以及新建便道的人行道对人行进行保通,交叉口位置通过斑马线进行过街。四阶段一路已建成,通过一路已建成的人行道对人行保通,交叉口通过斑马线过街。5.9无障碍设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应全面推行城市的无障碍环境。本次设计的道路中,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路段上连续铺设,行进盲道宽度0.5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开。同时,路段人行道上不设有突然的高差与横坎,以方便肢残者利用轮椅行进。如有高差或横坎,以斜坡过渡,斜坡坡度满足1:12的要求。道路排水设计本次设计便道1采用边沟排水,边沟形式采用C20混凝土浇筑,内径尺寸为0.4m×0.4m,壁厚0.2m,具体详见大样图。便道2、便道3、便道4、便道5下方布置有临时雨水管,并在便道低点位置处设有雨水口用以收集便道雨水。临时便道2西侧按照鹞子丘一路设计坡比开挖后,坡顶截排水沟也应同步实施。便道土石方调配本项目便道2、便道5均位于道路红线内,便道1部分位于道路红线内,为避免与鹞子丘一路路基土石方及架空架构基坑土石方重复计量,本次设计红线内的便道均未再次统计土石方量。本次设计便道总挖方8450方,弃放8450万方;外弃运距按60km计。具体土石方情况详见下表:施工期间临时道路道路名称挖土方挖石方填方弃方(m³)备注(m³)(m³)(m³)便考虑红线外的路基及边坡土石方,土石比暂按8:2考虑。便道375000750便道46500006500该路段地形图与实际存在差异,现场踏勘得知存在4m左右建筑垃圾。土石方量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估算合计7950由于道路红线以外的临时便道地形与设计采用的地形图存在较大差异,便道4土石方量为根据现场踏勘情况进行初步估算,具体工程量以实际发生、现场收方为准。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路基质量标准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起皮、积水及表面不平整等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路基压实首先采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要求的击实标准,如下表:表STYLEREF1\s9.SEQ表\*ARABIC\s11路基压实标准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次干路、支路压实度(%)填方路基路床上路堤下路堤0~8080~150150以下≥95≥94≥92零填及挖方路基0~80≥95注: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路基允许偏差需满足《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CJJ1-2008的规定。土质路基允许偏差:纵断高程:+10mm,-20mm中线偏位:不大于30mm道路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B,B为施工时的必要附加宽度路床平整度:不大于15mm横坡:±0.3%,且不反坡边坡:不陡于设计规定挖石方路基允许偏差:纵断高程:+10mm,-20mm中线偏位:不大于30mm道路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B,B为施工时的必要附加宽度边坡:不陡于设计规定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和检验弯沉值L0要求见下表:分类回弹模量E0弯沉值(0.01mm)一般中湿、潮湿一般干燥土质路基≥30Mpa≤288≤245石质路基≥40Mpa≤225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挖方路基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机械开挖土石方应绘制详细的土石方开挖图,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部各层标高、边坡坡高、排水沟、集水进位置及流向,弃土堆放位置等,避免混乱,造成超挖、乱挖。弃土应及时运走,严禁在坡顶加载;不宜在雨季施工,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疏通坡顶排水工程,防止地面水渗入土体,必须遵循至上而下的开挖顺序。填方路基(1)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弹簧土、淤泥、生活垃圾土,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5cm的土块应打碎。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作为填料。若选用细粒土做填料时,土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换填、晾晒或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处治。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0~3030~8080~150150以下5432101015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30~80410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路基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路基填料综合内摩擦角不小于30度。如果路基填料中要使用砂岩作为路基填料,即路基填方为土石混和料时,所使用的砂岩必须混和土质填料共同使用,并且土石混和料只能用于路床标高2米以下的范围,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得直接用于路基填筑。石料为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时,其CBR值应符合设计和现行规范的要求。(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2%。当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必须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纵坡大于12%或横坡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大于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全部清除或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3)填筑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等周围的回填,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宜采用砂砾等适水性材料。若机动车行道下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时,按下表的要求处理。部位填料最低压实度(%)胸腔填料距路床顶<80cm砂、砂砾93>80cm素土90管顶以上至路床顶管顶距路床顶<80cm管顶上30cm以内砂、砂砾90管顶上30cm以上砂、砂砾95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路床顶以下0~80cm砂9580cm以下砂93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碾压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碎石垫层本项目临时便道的垫层采用碎石垫层厚20cm,垫层碎石材料满足下表要求:碎石材料性能试验项目材料名称质量标准颗粒分析碎石级配良好压碎值(%)碎石≤30针片状颗粒含量(%)碎石≤20液限、塑性指数垫层材料中0.5mm以下的细土液限<28%,塑性指数<9碎石垫层集料级配范围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筛孔尺寸5337.531.526.516.09.504.752.361.180.60.075级配碎石—10085~10065~8542~6720~4010~27—8~205~180~5未筛分碎石10080~10040~10025~858~450~15表格STYLEREF1\s6SEQ表格\*ARABIC\s124垫层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压实度代表值96灌砂法或体积法:按JTGF0/1-2017附录B每200m每车道取样2次极值922平整度(mm)153m直尺:每200m测2处x10尺3纵断高程(mm)+5,-15水准仪:每200延米4个断面4宽度不小于设计值尺量:每200延米测4处5弯沉(0.01mm)不小于设计值每车道每40m测一处6横坡(%)±0.3水准仪:每200延米4个断面7厚度(mm)代表值-10按JTGF0/1-2017附录B每200m每车道取样1次水泥混凝土路面临时便道路面需要按规范要求锯缝。水泥混凝土面层强度指标为C30。临时便道路面锯缝设计:水泥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应采用切缝机按设计规范要求切割,直线路段4.5m一道,曲线路段4m一道。锯缝宽度不得大于5mm,水泥混凝土在浇筑抹平后,应沿横坡方向采用机具压槽,压槽深度为一般路段0.70-1.10mm,特殊路段0.80-1.120mm,纵缝为平缝,涂刷石油沥青二道,胀缝传力杆为滑动传力杆,滑动传力杆设在砼板厚中央并与板缝垂直。水泥混凝土面板施工要求严格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14)。路面表面构造应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制作。材料要求a.水泥用于混凝土板的水泥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优先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旋窑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抗压、抗折强度符合下表要求:龄期(d)328抗压强度(MPa)≥,23.052.5抗折强度(MPa)≥5.08.0使用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b.砂应采用洁净、坚硬的砂,若为特细砂,应掺加机制砂或山砂。c.碎石碎石应质地坚硬、符合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碎石应符合下表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空隙率(%)<45石料抗压强度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水成岩不应小于60Mpa,压碎指标值(%)<15针片状颗粒含量<1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1.0含泥量(冲洗法)(%)<1.0d.水混凝土及养护用水应清洁,使用非饮水时,应经过化验,硫酸盐含量(按SO4计)不得超过2700mg/L;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ph值不得小于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物杂质。e.钢筋钢筋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施工要求a.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水灰比和强度关系进行计算和试配确定,并应按抗压强度作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度作强度试验,试配强度宜接近设计强度的1.1-1.2倍。施工时应根据现场骨料的含水率,将理论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作为施工配料的依据。b.混凝土拌和及运输配料必须准确,砂、石及散装水泥必须过称,按重量配合比计量的允许误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水泥:±1%粗细骨料:±3%水:±1%外加剂:±2%混凝土应拌和均匀,最短拌和时间如表,拌和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三倍。搅拌机容量转速(转min)搅拌时间低流性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自由式40014165210强制式376L38901001600L20180240混凝土运送时不应漏浆,并应防止离析,出料及铺筑时卸料高度不应超过1.5m,运输时间应符合表规定: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施工气温允许最长时间(h)5-10℃210-20℃1.520-30℃130-35℃0.75c.混凝土浇筑模板应采用钢模,立模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支立应准确稳固,接头紧密平顺,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涂隔离剂。钢筋及传力杆位置应准确,振捣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边角,再用不小于2.2千瓦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往返时重叠10-20cm,振捣时每一位置振捣时间不宜少于15S,水灰比小于0.45时,振捣时间不宜少于30S。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宜少于20S,并不宜过振。混凝土接缝的施工,填缝均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d.养护(1)湿法养护,应经常保持混凝土表面处潮湿状态,养护期应为14-21天,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并应在填缝完成后开放交通。(2)塑料薄膜养护应符合有关施工规范要求3天内禁止行人通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并应在填缝完成后开放交通。(3)拆模时间应符合表规定:混凝土允许拆膜时间昼夜平均气温(℃)允许拆膜时间(h)572104815362030252430以上18(4)混凝土路面冬季及夏季施工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路面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14)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人行道及附属工程路缘石、路边石(1)质量标准路缘石、路边石外露面平整、清洁,无贯穿裂纹、分层、色差、杂色不明显。安装稳固,缝宽均匀一致,灌缝饱满,填缝密实,勾抹光洁,缝色与路缘石无明显不协调色差。(2)材料要求路缘石、路边石采用预制混凝土标准块,并应提供产品强度、规格尺寸等技术资料及产品合格证,还应有进场验收记录。预制混凝土路缘石吸水率不得大于8%。路缘石的弯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应符合下表要求。人行道土基质量人行道路基宜采用低液限粘质土、低液限粉质土或粗粒土填筑,不得使用淤泥及有机质土等填料,路槽底面土基设计人行道回弹模量值不宜小于20MPa。土质路基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压实度:≥93%;平整度:≥20mm;横坡:±0.3%,且不反坡C20混凝土基层人行道基层采用C20水泥混凝土基层,水泥混凝土土基层表面应整、密实、无蜂窝、麻面、裂缝、积水等缺陷。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3.5Mpa;平整度:≤12mm;厚度:±10mm;横坡:0.3%无反坡。1:3水泥砂浆找平层配制水泥砂浆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其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小于32.5;配制水泥砂浆的砂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JGJ52的规定;人行道透水砖人行道透水砖采用预制透水材料,规格为25×15×6cm,透水砖砖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人行道透水砖采用挤浆法安砌,不得有翘动现象,不得有积水现象,在交叉口处须设置残疾人坡道。透水砖的透水系数应大于1.0×10-2cm/s,防滑性能指标BPN不小于60,耐磨性磨坑长度不大于35mm。透水砖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其他要求应符合《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的规定。施工注意事项(1)本设计重庆独立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进场后应复核坐标与标高,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2)与现状道路相交处,请先复核现状道路标高,如与设计出入过大,立刻通知设计单位及时处理。(3)施工前,应与有关单位一道做好地下既有管线的调查、保护及迁建工作,切忌盲目施工。(4)施工单位应准确放线,确保无误。放线后应经监理及业主确认后方可施工。本设计的坐标和标高如需调整,须经设计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5)填方路段回填前应清除草皮,树根及腐植土并夯实,当基底密度达到要求后方可回填。当地面横坡大于1:5时应按陡坡路堤挖台阶处理。(6)挖方路堑施工时应分段开挖,并采取临时支挡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挖方及零挖段应先检测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再施工结构层。(7)施工时应做好临时排水,施工时应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汇入施工场区后积成水坑,影响路基的强度及安全性。(8)若现场情况与设计图有不一致之处,请及时联系,以便及时研究处理,切忌盲目施工。(9)实施便道前须先核实便道下方是否有需要同步实施的临时雨污水、箱涵等管线,若存在需同步实施管线,需先将管线实施完毕后再实施便道。(10)便道2西侧存在较厚杂填土,且岩土界限较陡。实施便道2时,西侧需按照鹞子丘一路设计边坡坡比进行清坡处理,以防止土层下滑,影响便道使用。(11)本项目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施工前需报交管部门审批,最终方案以交管部门审批意见为准。(12)其它未尽事宜请参照相关的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执行。主要工程数量表1、施工期间一阶段道路工程量一阶段利用现状道路进行保通,将新建临时道路1、临时道路2、临时道路3、临时道路4、临时道路5、临时道路7。序号工程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一)新建临时便道11路基土石方1.1挖土方m25601.2挖石方m21402路面工程1.1C30砼面层厚20cmm23111.2碎石垫层厚20cmm23421.3硬路肩(C30砼厚10cm)m2771.4排水边沟m50(二)新建临时便道21路面工程1.1C30砼面层厚20cmm21771.2碎石垫层厚20cmm21951.3硬路肩(C30砼厚10cm)m2192人行道工程2.1透水砖厚25cm×15cm×6cmm21002.21:3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m21002.3C20混凝土基层厚15m21002.5C30砼路缘石(15×45×75cm)m542.6C30砼路边石(12×20×75cm)m503附属工程3.1硬路肩(C30砼厚10cm)m2353.2波形梁护栏m37.53.3排水边沟m44(三)新建临时便道31路基土石方1.1挖除建筑垃圾(运距暂按60km考虑)m27502路面工程2.1C30砼面层厚20cmm24732.2碎石垫层厚20cmm25202.3硬路肩(C30砼厚10cm)m2253人行道工程3.1透水砖厚25cm×15cm×6cmm21103.21:3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m23.3C20混凝土基层厚15m23.4C30砼路缘石(15×45×75cm)m61.53.5C30砼路边石(12×20×75cm)m554附属工程4.1波形梁护栏524.2临时截排水沟m4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