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国家开发银行2010-2015发展规划_第1页
麦肯锡-国家开发银行2010-2015发展规划_第2页
麦肯锡-国家开发银行2010-2015发展规划_第3页
麦肯锡-国家开发银行2010-2015发展规划_第4页
麦肯锡-国家开发银行2010-2015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初稿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发展规划(2010-2015年)国家开发银行ChinaDevelopmentBank2010年6月国家开发银行ChinaDevelopmentBank2010年6月“十二五”是开行2008年底商业化改制之后面临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恰逢全球和中国经济处于特殊时期,也是开行成功转型、实现健康发展、巩固自身地位、为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的关键阶段。因此,开行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和挑战。首先,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原有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未来发展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其次,中国整体经济企稳向好,但亟需改变原有增长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外,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和政府决策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最后,开行转型中面临债信、监管和资本来源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 在这一关键节点,行党委准确把握时机,提出编制2010-2015年开行业务发展规划,本次规划的编制是开行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本次规划力求与国家“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衔接,同时又能反映开行通过改革转型来应对激烈竞争、实现运营模式差异化的迫切需要。要通过本次规划统一思想、开拓创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开行指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模式,以及2010-2015年的具体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落实举措。本次规划着重对开行未来发展机遇、战略定位、发展目标设定、业务模式以及应对转型后挑战五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是关于未来发展机遇的问题。在世界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将要更多依赖内生因素的带动。综合各国发展经验,经济资源聚集及其带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是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对国家“十二五”发展重点的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测算,预计规划期间中国GDP将保持9%左右的增速,投资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2010-2015年期间,城市化和工业化将带动总计128万亿元人民币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过去六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1.9倍。城市群将成为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载体。规划提出了围绕全国两横三纵战略布局的23个城市群,这些城市群“规划同编、产业同链、城乡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生态同建”。规划根据国家对23个城市群的不同定位和城市群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将其分为国际级核心成熟城市群、经济发达沿海成熟城市群、中西部区域节点成长城市群、辐射邻国的沿边成长城市群、中东部工业化成长城市群、西部依托资源优势成长城市群6类,各自拥有自身发展特色和重点,将带来不同的业务机会。规划同时对金融危机后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通过构建信贷预测模型,综合对国内租赁、债券、信托、投资等市场的研究成果,预计在2009-2015年期间,银行信贷总量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达到84万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融资存量的59%,仍将是国内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综合经营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2015年末人民币非个人中长期贷款总量将达34万亿元。与此同时,随着同质化竞争的不断加剧,客户对综合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规划明确了开行未来应紧紧围绕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坚持“一体两翼”的业务体系,以城市群为核心开展业务布局,发挥“投贷债租”综合协同效应,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第二,是关于未来战略定位的问题。规划综合了国务院对开行商业化转型的要求,中国现阶段处于建设期的经济金融生态发展特点,开行自身形成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国外金融危机后对开发性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的反思四个关键因素,论证了中国未来继续需要开行这样一家特色鲜明的中长期债券型开发性金融机构。开行应坚持中长期批发银行和债券型银行的战略定位,坚持开发性金融实践和方法。这既是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金融生态多元化的需要,也是开行建立差异化竞争模式和优势的前提。第三,是关于未来发展目标设定的问题。资产规模方面,规划构建了信贷总量模型,分析了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以保持人民币非个人中长期贷款和外币贷款市场份额双第一地位为前提,提出了2010-2015年年均14%资产增速、2015年末资产总量9.6万亿元的目标。2015年末开行人民币非个人中长期贷款将达到5.2万亿,市场份额15%;外币贷款3000亿美元,市场份额28%。经营业绩方面,从全球逾千家银行中选取了16家债券型和20家储蓄型银行样本。对这些银行过去三年的财务分析表明,储蓄型与债券型银行由于业务类型和资金来源上的差异,不具可比性;开行在规模、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等方面已经居于世界债券型银行的前列。参考国际领先债券银行的业绩,规划提出了0.7-0.8%的ROA和1%不良贷款率的目标。通过构建财务模型论证了目标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了针对关键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建立了系统、全面的财务指标体系。第四,是关于未来业务模式的问题。规划在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参考国内外最佳做法,提出坚持一体两翼业务组合,坚持批发性中长期特点,实现错位发展,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的差异化运营模式。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首先,通过“规划先行”从上游向金融产业链延伸,创造和引导客户需求,以科学发展规划带动战略性的综合营销,成批量系统性培育项目,建立开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提高技术水平,建立创新业务模式,捕捉新兴战略产业的业务机会,同时在行内建立健全推动持续创新的机制、流程和文化。再次,聚集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群体,打造由开行主导的合作体系,拓宽对客户价值,推动内部能力提升。另外,以子公司为支点,在战略定位、客户关系、业务领域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加大对开行客户的渗透、形成新型的收入增长点。最后,围绕城市群开展业务布局,确定各分行差异化的业务支持方向,进行资产配置和机构布局,支撑国家中长期战略的落地。规划指出未来开行需要在客户管理、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七大方面,持续落实基础改进工作,重点强化对五条差异化运营模式主线的支撑。最后,是关于应对转型中面临挑战的问题。规划对各国在债信、监管、资本补充机制和转型模式等方面的做法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对开行面临的各项不确定因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方案,即在规划期间保持开行债券零风险权重、暂不考虑上市、资本充足率目标8%,并按10%进行资本规划。将债信问题和资本补充机制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的考虑,现阶段上市不是开行的最佳选择。在不上市的前提下,以资本充足率10%进行压力测试,开行可能面临累计~1200亿资本缺口,需要多管齐下解决资本补充问题。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规划提出了未来开行“为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的使命和“建设世界一流的中长期债券型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战略愿景。围绕使命和愿景,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开行在规划期间的战略目标:第一,坚持一体两翼业务体系,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中坚;支持中国对外投融资合作和经济外交的主力;改善民生、解决社会发展瓶颈的先导;第二,构建以规划先行为核心的差异化开发性运营模式,成为引领产品、服务和合作模式创新的典范;第三,完善治理结构、建立风险管理、人才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标杆;第四,保持优良的业绩,为社会、股东和员工创造持续的回报和价值。开行坚持“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战略,围绕五条主线构建差异化运营模式,强化能力建设,推进建立适应开行差异化监管的制度安排,实现战略目标。开行需坚持“一体两翼”业务体系和“投贷债租”协同,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中坚,支持中国对外投融资合作和经济外交的主力,改善民生、解决社会发展瓶颈的先导。构建以规划先行为核心的差异化开发性运营模式,引领产品、服务和合作模式创新的典范。完善治理结构、风险管理、人才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标杆。保持优良业绩,为社会、股东和员工创造持续的回报和价值。本规划明确了人民币核心业务、外币核心业务、基层金融、中间业务、负债业务、财务增长、风险管理、客我关系和服务模式、金融创新和产品开发、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信息管理、后勤管理、母子公司协同等14个专项规划的发展目标和主导举措。

目录TOC\o"1-2"\h\z\u第一章“十二五”期间开行发展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宏观形势 12一、全球宏观发展形势分析和对中国的影响 12二、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2三、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37四、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42第二章发展的主要机遇 61第三章开行过往取得的成绩和形成的特点 91二、开行取得的成绩 94三、开行面临的主要挑战 101第四章开行未来的使命、愿景和发展目标 106一、中国继续需要开行这样一家特色鲜明的中长期债券型开发性金融机构 106二、开行未来的使命、愿景和发展目标 113第五章开发性金融差异化运营模式和能力建设 115一、构筑开发性金融差异化运营模式 115二、构建差异化运营模式主要举措 118三、构建差异化运营模式主要举措:持续创新 125四、构建差异化运营模式主要举措:外部合作 132五、构建差异化运营模式主要举措:内部协同 134六、构建差异化运营模式主要举措:业务布局 140七、差异化运营模式能力建设 147八、应对监管和挑战 153第六章开行2010-15年业务发展规划目标 161一、业务发展规划目标总述 161二、业务发展规划目标设定 162第七章分目标规划 165第一部分:核心资产(人民币)业务发展规划概要 165第二部分:核心资产(外币)国际业务发展规划概要 180第三部分:基层金融发展规划概要 201第四部分:中间业务发展规划概要 205第五部分:负债业务发展规划概要 218第六部分:财务增长发展规划概要 233第七部分:风险管理发展规划概要 246第八部分:客我关系和服务模式发展规划概要 258第九部分:金融创新和产品开发发展规划概要 265第十部分: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概要 272第十一部分:教育培训发展规划概要 280第十二部分:营运中心IT发展规划概要 294第十三部分:后勤管理发展规划概要 298第十四部分:母子公司协同发展规划概要 306第八章规划展望 318第一章“十二五”期间开行发展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宏观形势“十二五”是开行2008年底商业化改制之后面临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恰逢全球和中国经济处于特殊时期,也是开行成功转型、实现健康发展、巩固自身地位、为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的关键阶段。因此,开行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全球经济处于后危机时代,原有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未来发展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虽然中国整体经济企稳向好,但亟需改变原有增长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协调发展。同时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和政府决策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开行在转型中面临着债信、监管和资本来源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一、全球宏观发展形势分析和对中国的影响(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1.本次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实体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大规模援助和刺激计划扶持经济。2007年10月-2009年3月,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仅次于1929年9月-1932年6月的经济大萧条。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2007年后增长势头明显受阻,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从2007年的3.8%降至2008年的1.7%,2009年出现2%左右的负增长,经历谷底时期。随着实体经济危机的不断升级,如美国政府和主要亚洲经济体均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举措来稳定市场,并采取了积极的刺激方案避免经济衰退。伴随着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从OECD领先指标来看,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全球经济已进入回升通道。2010年开始世界经济将出现复苏,全球经济增长率将恢复到2%左右。到2011~2015年的平均增幅将重新超过3%。2.但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消除,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各国政府谨慎对待退出时机和退出机制。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在未来1-2年内仍将居高不下,预计2012年开始失业率才开始逐步下滑,金融危机的影响才逐步消除。“退出策略”的时机选择也将对经济复苏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各国政府谨慎对待“退出策略”的方式和时机。(二)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结构及发展模式调整加快1.世界政治经济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但“一超多强”的格局不会根本改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弱于发展中国家。预测2008到2020年,非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GDP将增长115%,远大于OECD国家24%的增长;非OECD对全球GDP增量的贡献在2009年首次超过OECD国家,并将在未来15年对全球GDP增量贡献54%,从而改变经济强国的现有组合。但是“一超多强”的格局未来仍将延续,美国仍将稳居超级经济大国地位。2.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区域一体化趋势得到加强,进程不断加速。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融合,出现了以欧盟、NAFTA、东盟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区域经济体。这些经济体以自由贸易开始,逐步向自由边界、统一货币、政治集中过渡,已经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专栏1:欧盟的一体化发展共经历四个阶段3.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将抑制消费,原有的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从GDP的增长趋势来看,在过去20年中,中美两国是世界的两大主要增长极,贡献了全球40%左右的GDP增长。其中,消费是美国经济最主要的构成部分,贡献了70%的经济增长,而投资则是中国经济最主要的构成部分,贡献了40%以上的经济增长。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模式支撑了过去20多年全球经济的发展。受金融危机影响,作为世界性消费大国的美国,开始反思借债消费的生活方式,居民逐渐增加自己的储蓄比例。由于目前美国经济仍然失衡,失业率高达10%,消费者开始存款并减少借贷,可以预计美国消费至少在未来几年会保持疲软。4.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场产业结构、供需结构和资本流向的再平衡。一是产业结构的再平衡。前期发达国家服务业加快发展、制造业发展相对薄弱的格局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开展一轮“再工业化”,发达国家在高端消费品、投资品方面的生产能力将会增强。二是供需结构再平衡。产业结构的变化将带动需求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工业生产能力的增强,将会使得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面向国内和其它发达国家的比例提高,对于校正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将起到正面作用,但短期内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三是资本流向再平衡。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贸易盈余投向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同时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向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投资,这两种投资形成循环。但在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国际资本的流向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流量将会有所减弱。(三)中国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改变经济增长模式。1.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要求我国在国际事务上承担更多的责任。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与区域一体化经济的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随着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在各种国际事务的探讨上也将谋求更大的话语权,重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呼声将越来越高,为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为我国广泛参与全球治理、增强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战略机遇。2.以区域货币一体化为基础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在亚洲范围内,人民币区域化已经初具规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提速,国务院已经确认人民币跨境结算将在香港展开试点。预计未来人民币延续周边化、区域化和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将在东盟10+1的经济合作框架内,进一步谋求货币合作。并在与拉美、非洲的政治友谊和经贸往来的基础上,以拉非为未来主要契合点,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3.中国经济发展从出口导向向消费导向、从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转变。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此次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导致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贸易保护主义等为中国的出口带来严峻压力,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内部环境来看,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对能源的持续需求,传统高物资消耗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向主要依靠科技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管理水平及效率转变。4.全球再平衡带给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握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的前所未有的良机。经济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获取先进技术。我国新兴经济体厂商正在通过收购、建立联盟等一系列战略走向全球。预计到2010年,亚洲企业占全球1000强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1%上升到30%。科技和劳动力重心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全球劳动力和高等教育人才的重要供应地。非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劳动力供给比将从2008年的79%上升到2020年的81%,年复合增长率为1.1%,为经合组织成员国增长率的三倍。除劳动力外,中国等亚洲国家也将成为高等教育人才的主要供应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研发投入的比重持续上升,成为全球科技革新的重要来源地。低碳经济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把握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提供了契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能源问题和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家关注的焦点。从2004年到2008年,全球在清洁能源行业的投资额从300亿美元增加到1550亿美元,增加4倍。其中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占总投资额的93%。全世界可再生的电力资源到2015年预计将达到4010亿瓦,约占全世界资源总量的7%。我国也需要做好清洁能源产业,把握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减缓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二、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一)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期,城市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创造供给,两者相辅相成,是推动中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线1.我国处于城市化发展加速期,城市化是推动中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线。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的进程大致呈现为一个拉长的“S”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出现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普遍规律相比,我国由于自然条件和制度条件(如户籍制度)的差异,整体的城市化水平要滞后于同等发达程度的国家。从2000年开始,我国逐渐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2000-2007年中国城镇人口的比重每年提高1.27%。截至2008年末,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45.7%,2015年将达到54%左右,城镇人口将达到7.5亿。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我国经济集聚程度、推进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调整。城市化将成为推动中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线。2010-2015年城市化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将达到74万亿,占同期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5%,加速城市化阶段所带动的投资需求是空前的。2.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发展中期,未来发展方向将是通过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中国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工业的由大变强。按照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规律,我们大致可将工业化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在工业化初期,产业规模较小,主要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重工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工业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资金密集以及能源消耗大等特点。而到工业化后期,工业朝着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并逐步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工业化完成的标志应包含两个纬度:首先是工业完成自身调整,建立先进的成套装备制造业厉以宁“厉以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问题”,2007年11月19日从我国的工业发展来看,1999年以前,轻、重工业发展基本平衡,在工业中各占约50%。2000年以来,以石油、冶金、汽车、电力、电子和化工为代表的重工业的发展明显加速,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而这恰好与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的时间点基本吻合,本身也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密切联系的。到2008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占比高达71%“新中国60年,我国轻、重工业共同发展”,来自中国轻工业网。重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工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2001~2008年我国工业的年均实际增长率“新中国60年,我国轻、重工业共同发展”,来自中国轻工业网工业包含建筑业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大幅增长,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粗放式增长不适合中国这种发展大国,中国必须依靠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从而提高工业的生产效率,使工业的增长从资金要素的推动向产业升级、技术密集方向转变。中国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的要点在于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信息化的作用。我国的十七大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这无疑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方向。3.工业化和城市化共同推动中国建设和经济发展。在城市化发展的带动下,劳动力从农村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为工业化发展创造基础,而工业化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城市化变为可能;城市化带动资金聚集,促使资金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带动技术的集中和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城市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创造供给,两者相辅相成。如图,从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来看,城市化的推进和工业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产业的GDP占比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而先升后降,呈倒U型关系,也符合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GDP占比上升的发展规律。4.同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国际化的进程。首先国际化是通过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支持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所带来的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需求为“走出去”创造了广阔空间。开展国际业务是加快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通过经济外交实现国家利益为开展国际业务赋予了更高使命。其次全球发展形势为中国加快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纵观全局,21世纪的前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此次金融危机的演变,国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不同利益集团重新分化组合。虽然发达国家占据竞争优势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但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呈现群体性崛起,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正逐步成为全球经济事务中最为重要对话磋商机制,新兴国家话语权逐步得到提高。全球治理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政治格局继续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金融格局新变化为“金融为企业开路”创造了发展机遇。此次危机使西方金融机构受到重创,银行去杠杆化和提高资本充足率,限制了欧美银行的融资能力,难以满足世界经济复苏的巨额资金需求。相反,中资金融机构受危机影响较小,有较强的融资能力,5家中资银行跻身全球前10大银行之列,新兴国家资金需求转向中国,许多欧美银行也要求与中资银行进行合作。中资银行在国际金融格局大调整中逐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及全球资本流动加快为中国的国际化提供了便利条件。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进程,全球逐步形成了以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区(NAFTA)、欧盟(EU)、“东盟(ASEAN)+3”为主体的三大经济板块,三大板块的区域内贸易持续高速增长。从2008年起,跨境资本流动的全球分布出现新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尤其是新兴亚洲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跨境投资大幅增长。同时中国与周边主要经济体的融合度不断增加,睦邻富邻战略是中国区域国际合作的根本支点,区域一体化加速了区域间及区域内的资本流动和贸易自由化,加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二)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中提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提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的成效、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展望未来,国际上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明显改变,话语权和主导权博弈更加复杂;世界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抢占制高点竞争更加激烈。国内,传统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社会建设面临诸多新课题,改革攻坚面临层次,对外开放面临新考验。基于国内外的大环境,国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八大战略重点:一是以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为重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三是以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为重点,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四是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为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以强化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为重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以将强公共服务和完善社会管理为重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七是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重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八是以推动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重点,加快由开放大国向开放强国转变。综合来看,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国未来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线;围绕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主线,通过扩大消费、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经济体制和推动国际合作来实现发展的结构调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模式。(三)未来五年中国有望保持9%的GDP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最主要的驱动力1.预计2010-2015年期间,中国经济的年均实际增长率有望达到9%左右。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所导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近两年的增速将有所放缓,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恢复,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速也将重新回到9%以上。到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约56万亿人民币(按2008年人民币计算),按照2010年以后年均3%左右的通胀水平,2015年中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65万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GDP的主要驱动力。2010-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165万亿,在GDP中的占比将保持在40%以上,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未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最主要驱动力。短期来看,政府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将有效地平滑房地产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短期内的下滑,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速。2010年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政府的财政刺激将逐渐退出,而房地产和制造业的投资增长有望恢复。预计2010-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保持在40%以上,投资主导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在未来五年仍将延续。3.由于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性因素很难在短期内解决,中短期来看个人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不会明显提升。预计到2015年将维持在35%左右,到2025年,我国个人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将接近40%。消费需求将成为中长期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内生稳定器,和投资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相比,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更好的持续性和更低的波动性。成熟的经济体个人消费在GDP中的占比超过60%,而我国目前该比例仅在35%左右。中短期来看,由于家庭储蓄率偏高、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占比偏低以及相对保守的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制约,个人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不会明显增加,预计到2015年个人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仍将维持在35%左右。2015年以后,随着中产阶级的快速崛起和人口结构老龄化,我国将逐步转向消费型社会,届时个人消费将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5年,我国个人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将接近40%4.外贸出口将逐步恢复,但对经济的贡献度将有所下降。外贸出口将逐步恢复,但出口结构将逐步优化,长期来看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将下降,到2025年净出口占我国GDP中的占比将降至2%左右。2001-2008年我国净出口年均增长率达40%,出口依存度从2001年的20%大幅提高到2008年的50%左右。未来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在2009年3、4季度的反弹,外贸出口增速也将逐步恢复,预计在2010-2015年我国仍将保持一定的外贸顺差。但由于发达国家的持续去杠杆化和贸易保护组织,中国需要在地域和产品上及时优化出口结构,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占比将提高,出口产品的种类也将更加多样化。长期来看,人民币的稳步升值以及国内个人消费的增长都将有助于我国贸易进出口的平衡,到2025年净出口占我国GDP中的占比将降至2%左右。5.短期内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货币和财政政策。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央行在2010年(至少是在上半年)将不会调整利率,货币政策的操作主要体现在公开市场操作和对信贷投放的窗口指导方面;M0增长基本保持平稳,M2的增长目标为17%;预计2010年产出缺口仍为负值,产能普遍过剩,但在灵活的货币政策下,未来通胀率应能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二是信贷政策。随着经济刺激计划接近尾声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未来新增信贷量已不可能出现2009年的规模;但为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未来几年,特别是2010年的信贷增量仍将维持高位。预计2010年信贷增量约为9万亿元。三是汇率。尽管未来外界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但面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央政府仍将对出口的低增长速度和潜在的资产价格上涨风险持谨慎态度。短期来看,政府对汇率政策的变化不大;中国热钱流入仍处低位,发达经济体将进一步收缩赤字,资本流动的规模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资金流动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大。四是通胀。预计2010年产出缺口仍为负值,产能普遍过剩,但在灵活的货币政策下,未来通胀率应能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货币政策来看,目前存款准备金率仍稳定在高位,M0增长基本保持平稳,稳定的政策操作策略对维持通胀有着积极作用。三、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形势分析(一)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的冲击尚未终结全球银行业在2009年有所复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银行收益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是业绩的回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援助所带来的。就银行体系本身来看,其资产减值过程仍然没有终结,且资产减值已经从危机开始时的“资本市场关联”资产过渡到了“核心信贷相关”资产。不良贷款增加推动了风险成本提升。2009年,主要欧洲银行的风险成本(即资产减值准备除以总贷款)达到了1.36%,是2006年0.34%的四倍,这将严重影响盈利水平和资本充足率。以西欧银行为例,如果要维持8-10%核心资本充足率所需的资本,在缓慢复苏场景下,这些银行可能还需要5000亿欧元的资本金补充;在持续衰退情景下,可能需要1.2-1.7万亿欧元。(二)未来银行将回归本土市场,回归传统业务,回归合理盈利水平总体来看,后危机时代银行业将回归本土、回归传统、回归合理赢利水平。当全球化趋势一定程度倒退,各国国内金融体系整合程度增加,监管机构开始限制具有系统性重要性超大金融机构的出现时,政府深度介入,银行趋于回归本土市场。为应对结构性盈利挑战,银行将开始大规模成本控制的举措(20%-30%目标),对流动性重视,传统存款争夺日益激烈;由于复杂结构性产品带来的巨大问题,银行开始重新回归简单信贷产品,同时降低证券化业务规模。全球银行对基本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加大。银行业整体中同质化程度加深,过去一些有吸引力的客户细分和业务种类未来不再具有相似吸引力,金融行业整体可能出现结构性ROE下降。银行业的回归主要由以下三大因素造成:1.监管。在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甚至私营机构都积极提议金融监管的变化。其中欧盟、FSB(金融稳定委员会)、巴塞尔协会、英国FSA(金融服务局)等都提出了对未来监管框架演变重要的建议。监管机构开始对行业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一是严格资本充足管理方面,引入了简洁的、不基于风险的杠杆率衡量标准,来建立新巴塞尔框架的基础水平,降低金融系统促周期波动的影响,引入反周期资本缓冲,对交易账面风险加权资产(RWA)计算的重大调整,尤其从本质上重新评估VaR来衡量市场风险的方法,从本质上重新评估资产证券化框架,对资本组成严格监管,强调一级资本和核心一级资本,对混合结构加大限制;二是流动性和会计信息透明方面,对基于市场公允价值的会计制度重新评估,进一步统一各种会计标准,增加反周期的动态拨备,引入严格流动性管理,包括流动性缓冲,对风险披露、金融工具估值等披露透明度标准提高;三是完善监管流程和公司治理方面,增加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和具体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深入本地监管,促进国际金融稳定性,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加大审查力度,改革监管结构,增加对准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修改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规范;四是银行系统结构调整方面,集中OTC衍生品的清算,CDS交易对手集中化,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激励机制和报酬结构的修改,调整某些金融商业模式限制,建立消费者保护,将传统银行从投行业务中拆分。2.去杠杆化。“非银行业”去杠杆化过程正如火如荼展开,来自一系列复杂银行产品的收入也将萎缩。贷款增长停滞,个人和公司负债开始下降。以英国为例,2000-2008年期间,英国家庭负债平均每年增加800亿英镑,而到了2009中,家庭开始停止借贷;英国非金融企业在过去20年银行贷款呈上升趋势,而在2009年上半年,这些企业银行贷款减少了990亿英镑。据预测,到2012年,家庭和企业的去杠杆化程度将逐步加深,借贷深度(债务/GDP)将从2008年的112%降低到90%。同时,资本市场也将回归传统产品,以欧洲为例,高风险产品收入将从2007年的560亿欧元下降到2012年的350亿欧元,占比从44%下降到29%。3.全球银行业绩效的结构性下滑。过去10年,全球银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仰仗了一些不可持续的发展要素,实现了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高盈利水平。危机前,银行业ROE水平远高于历史长期平均。2002到2007年,欧洲和美国银行的平均ROE为18-19%,而1962年以来的历史平均值仅为13%。未来这一高盈利水平将难以为继。以批发业务及投资银行业务为例,受收入减少、资产缩水、更严格的资本要求、风险重新定价等因素影响,如不进行重大重组,股本回报率(ROCE)可能下降一半。2007年,前15家全能型银行和投资银行的股本回报率为21.3%,2011年调整后可能仅为14.8%。(三)未来全球银行业格局和业务模式后危机时代,全球银行业格局和业务模式将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未接受援救的零售和商业银行、细分市场的参与者、区域性独立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银行等发展前景将更具吸引力;未接受援救的的全能银行将维持发展趋势;纯粹的全球投资银行、中型对公和投资银行、接受援救的银行发展前景远不如危机前。无论在何种业务模式下,亚洲的金融机构排名都将大幅提升,位居世界前列。到2015年,全球前20名金融机构中,可能有8-9家来自亚洲。四、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形势分析(一)中国金融行业发展趋势中国整体金融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现有的融资缺口和市场缺失将得到逐步改善。银行贷款仍将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建设将加快,综合经营将成为趋势。1.中国经济发展仍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中国整体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中央财政债务余额、企业借款余额、消费贷款余额等在05-08年间迅速上升,分别实现了26%、16%和27%的年增长速度。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有大量的融资需求。城市化、工业化等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需要金融提供进一步支持。尤其是未来中国发展战略重点,需要大量的融资。一是消费需求的发展会带动对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消费性金融的需求,个人消费的发展还需要信用卡、POS机等个人支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个人信用文化的建设;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带动大量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相应的融资需求;三是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会带动大量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包括房地产、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能源等;四是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相应的融资需求,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会催生大量衍生金融业务;五是公共服务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建设需要在民生方面的基层金融支持,例如小企业贷款、支教、支农、经济适用房等;六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包括完善内部主力结构、培育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推进金融混业经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七是国际化的发展在海外投资、市场拓展等方面带动大量的融资需求。2.不少领域存在融资缺口和市场制度的缺失,需要开发性金融机构发挥巨大作用。在地域、收入来源和客户种类上的发展不平衡将为银行带来新的业务发展机遇,将需要开发性金融机构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金融资源过度集中于东部地区。在地域上,中国不同地区间金融服务发展并不平衡,广大中西部地区获得的金融资源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东部省市拥有全国60%的存贷款,而西部地区仅占总存款份额的8%和总贷款份额的5%。二是中国农村地区目前获得的银行服务与其经济贡献程度不成比例。农村金融方面,2008年,农村家庭数占全国总家庭数的70%,农村GDP占全国的53%,但仅获得23%贷款资源,其中农户贷款规模仅为1.3万亿元人民币,获得贷款的农户占所有农户的比例只有34%。三是小企业目前获得的银行服务与其经济贡献程度不成比例。2008年,全国510万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占88.3%,贡献了35.2%的GDP和44.1%的就业机会;但根据银监会数据,2008年中国小企业贷款规模约4万亿元人民币,仅占全部企业贷款的20.8%。3.中国较低的杠杆率为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快速增长提供了大量空间。2008年中国整体负债杠杆率仅为180%,远低于日本的300%和韩国的260%,三大原因促使目前整体负债杠杆率处于较低水平。一是政府赤字和国债比例较小,中国政府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占GDP比例分别为2.9%和17%,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二是企业目前杠杆率保持良性水平,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比例为84%,与美国欧洲基本持平;三是居民负债水平极低,家庭负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29%,远低于美国的134%。4.预计未来整体负债将以13%的年复合比率增长。通过对未来中国GDP增长的预测和相应回归计算,预计从2009到2015年,中国整体金融负债将以13%的年复合比率增长,中国金融行业融资总量将从69.59万亿增长到141万亿。预计到2015年,中国整体负债杠杆率将增长到242%,接近亚洲发达市场水平。5.银行贷款仍将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占全部融资存量的59%,年新增量的58%。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有限、消费信贷文化不发达,中国储蓄率远高于其他国家。以家庭储蓄率为例,1990-2007年间中国平均家庭储蓄率达到25%,而其他亚洲国家平均仅为10%。同时,高储蓄率造就了银行存款在金融资产中的主导地位。2008年底,中国的银行存款占到全部金融资产的72%,这一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印度为45%,日本45%,韩国37%,美国28%)。这一特点决定了银行贷款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以及消费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认为未来5-10年,中国储蓄文化不会发生突变,将继续主导金融业发展。预计到2015年,总融资存量将达人民币141万亿元。其中,银行信贷总存量将达到84万亿元,占全部融资存量的59%。2015年新增融资需求12万亿,银行新增贷款共约7万亿元,占58%。同时,脱媒已开始对银行贷款产生一定冲击,但由于中国债券市场总量小,未来对银行贷款的替代作用有限。部分银行优质企业客户开始尝试转向债券市场,对中短期贷款造成一定冲击。目前,公司债券的资本市场深度(存量占GDP百分比)仅为4%,与全球平均水平13%相比,发展空间大。但中国公司债券市场规模起点低,目前仅占所有债券的8%,金融业脱媒对银行贷款的替代作用相对有限。6.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建设将加快,综合经营将成为趋势。非银行贷款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未来发展迅速,由2006年的1.2万亿增长到2015年的5万亿,年平均增速达16%。其中公司债券、融资租赁、股票市场三足鼎立,占非银行贷款的90%以上。尤其以公司债券和租赁发展最为迅猛,11-15年增速分别为21%和26%。综合经营已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的重要发展趋势。(二)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由四大驱动因素带动。伴随业务结构、客户需求、监管环境和同业竞争变化,银行需要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加快产品创新,建立差异化定位和核心竞争力。1.业务结构城市化、工业化等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信贷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对公业务和利差仍将是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首先,对公业务仍然是未来国内银行业重要支柱。2010-2015年,八大战略重点将带动约40万亿元的贷款净增量,占全部贷款净增量的85%。八大战略重点相关的贷款将占到2015年人民币中长期贷款的79%,人民币短期贷款的约42%。相关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主要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长期扩大内需与消费、低碳投资。相关贷款中的人民币短期贷款主要包括改善民生所需的小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短期扩大内需与消费的相关贷款。在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下,对公业务在未来5年仍将是中国银行业重要收入和利润来源,预计将贡献整体银行业中近75%收入和近70%利润。但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转型中稳步性是政府的首要目标,中短期内利息业务仍将贡献银行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部分。其次,利率市场化将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利息收入仍将是银行业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预计到2015年,利差带来的收入将贡献银行整体收入的87%和利润的79%。政府已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在地域、收入来源和客户种类上的发展不平衡将逐步改善。例如,为逐步消除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银监会积极鼓励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力发展,计划从2009年到2011年三年时间内,在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截止2009年9月末全国已经开立112家村镇银行。再例如,为实现客户种类的逐步平衡,银监会要求2010年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从而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同时,为积极鼓励零售业务的发展,政府已陆续出台了消费金融、汽车金融等的有利政策,到2015年,个人中长期贷款将实现20%的年增速,个人短期贷款将实现年增速16%。高速信贷增长将对银行资本和风险管理能力将带来压力。以目标一级资本充足率9%和资产回报率1%计算,假设银行业整体风险资产权重60%,贷款占资产比例55%,分红比例40%,则未来两年中国银行业共需补充核心资本金总额达到2,500-3,000亿元。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动的大量贷款,虽然短期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但长期蕴含信贷隐患,将对未来几年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带来考验。2.客户需求首先,企业融资方面,企业客户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要求银行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低成本、多元化的专业服务。例如,许多大型集团开始集中化管理,将原来分散于各分公司的财务、资金管理等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资金,并指定全公司范围内使用的银行。在这种模式下,分公司与银行的关系限定于操作层面。众多商业银行会竞争集中,对总行层面客户维护以及客户服务模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再例如许多优质国有大型企业纷纷设置财务公司,产融结合发展迅速。一些财务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以财务公司为主体,拥有多种金融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有的甚至可能往产业银行方向发展。传统的贷款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复杂的需求。其次,项目融资方面,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模式逐步向市场化运作模式转变。各级政府逐步改变原指令性的决策方式,越来越朝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更加关注合作方提供服务的质量和广度。尤其是发达地区政府,越来越多的从日常的运营决策中抽身,由平台公司更多的通过市场化方式来确定融资模式,传统的关系型营销方式受到挑战。3.监管环境与国际趋势相对应,中国的监管环境有三大类似的变化趋势:一是严格资本充足管理。具体来说,银监会也开始提高对银行充足率要求,目前银监会对中小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0%,而对大型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则为11%;发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务等监管资本工具补充附属资本时,主要商业银行(含开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下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7%,其他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资本组成方面,银监会下发《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开始,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要全部扣除。二是流动性和会计信息透明。银监会将对公允价值进行细化考量,同时监管注重提高宏观层面政策预见性和反周期性,加大动态拨备力度。三是完善监管流程和公司治理。银行业整体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提高,银监会2009年已开始对各银行实施新巴塞尔协议达标进度进行沟通和检查;中国银监会已与3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监管合作备忘录,加入了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国家发改委要求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制度,央行的“三定”方案中也明确“央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鉴于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中国的监管趋势变化也有着区别全球银行变化的差异。一是国内银行的进一步国际化:国家鼓励中资银行向海外扩张,只要银行发展战略在长期内对业务有利;二是金融机构间互相渗透,混业经营自由度已经大幅放开:目前国内银行已可以参股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同时可以代理销售基金、信托、保险产品,也可以开展自主资产管理业务。从发展趋势看,各金融机构之间严格意义边界逐渐打破,“你中有我,互相渗透”的格局进一步确立;三是监管引导下健康的金融创新继续:随着我国汇率、利率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衍生产品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央行也相继推出了债券远期、人民币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外汇远期、外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目前全面针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法规《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管理办法》也正在制订中。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指出,我国应在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基础上,积极稳妥、适时地启动融资融券试点工作,做好市场交易出现异常时的应急预案。同时股指期货也在积极筹备中,银行方面也开始培训相关业务,券商投行都积极响应。整体监管变化对中国银行业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第一,提高稳健经营水平。坚持审慎原则,更加强调风险控制、在全周期思维下进行反周期动态拨备、重视资本充足,从高效合理配置资本角度统筹业务发展。第二,加强公司治理。需要建立可靠、有效的公司治理机构,使之成为银行抵御风险、提高回报、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保障。第三,促进业务创新。需要在保持金融体系合理健康的前提下,从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到规避汇率、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产品等各方面,有序推进金融创新。4.同业竞争。银行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需要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加快产品创新,建立差异化定位和核心竞争力。首先银行业总体竞争不断加剧。主要表现趋势有三点。第一,国有商业银行份额逐步下降;第二,规模相对较小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每年抢夺~1%资产份额;第三,在非个人中长期贷款领域,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显著增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由2003年的28万亿元增长到了2008年的62万亿元,但工农中建的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58%减少到2008年的51%。工农中建和开行外的其他银行加大了对该领域份额的争夺,5年内份额提升近1倍,对银行业务造成影响。同时竞争同质化现象严重。银行间高度同质化的产品、客户、战略同质化加剧了竞争烈度,贷款利率下浮程度提高,长期对贷款业务利润水平造成压力;竞争加剧对银行进一步细分市场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主要竞争对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其业务发展特点高度趋同:一是行业分布趋同,集中于制造业、交通、电力和房地产;二是贷款的地区分布趋同,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是业务和收入结构非常类似。5.差异化运营银行需要建立差异化的运营模式,尽量避免同质竞争,在竞争战略同质化的情况下,执行能力将成为左右银行发展路径的重要因素。第一,依托银行业自身客户资源、品牌形象、支撑职能、资金来源、渠道网点的协同优势,银行将成为混业经营的核心。客户资源方面:信托、保险、基金与银行零售客户高度重合,租赁、股权投资客户与贷款客户存在重合;品牌形象方面:银行稳健经营的形象使得银行品牌具有较好国内外知晓度和美誉度,对其他金融产品销售帮助很大,在品牌建设上也存在协同;支撑职能方面:银行拥有相对较先进的后台支撑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如银行核心系统和理财产品系统等,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自主投资能力与保险、证券等互相补充;资金来源方面:银行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为租赁等业务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渠道网点:银行拥有最广泛的渠道分支机构,对于保险、基金等零售金融业务开展有至关重要支持作用。第二,银行机构的国际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中国银行业开始加速海外扩展,积极尝试金融引领企业,支持中国的国际化战略,未来银行机构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在过去3年中国各家银行对外投资至少达到131亿美元。在亚洲,2008年6月,招商银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53.1%的股份,价值约25亿美元;2008年1月,工商银行收购诚兴银行79.9%的股份,价值约5.85亿美元。在美洲,2007年10月,民生银行入股美国联合银行4.9%的股份,价值3.17亿美元。在欧洲,20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入股巴克莱银行3.1%的股份,价值约30亿美元。在非洲,2007年10月,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份,价值约54.5亿美元。第三,银行将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来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包括ABS债权融资、BOT项目融资、投资基金融资、准市政债权融资等。第二章发展的主要机遇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将要更多依赖内生因素的带动。综合各国发展经验,结合对国家“十二五”发展重点的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测算,预计规划期间中国GDP将保持9%左右的增速,投资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2010-2015年期间,城市化和工业化将带动总计128万亿元人民币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过去六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1.9倍。城市群将成为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载体。结合国家规划,提出围绕全国两横三纵战略布局的23个城市群,这些城市群规划同编、产业同链、城乡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生态同建。根据国家对23个城市群的不同定位和城市群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将其分为6类,各自拥有自身发展特色和重点,将带来不同的业务机会。一、城市化(一)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机遇1.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所带动的投资需求是空前的。2010-2015年城市化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将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约一半,对资金的需求也将是空前的。2010-2015年城市化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将达到74万亿(2008年实际人民币),占同期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5%,相当于2003~2008年全社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9倍(按可比价格计算)。这里仅仅包含了由城市化直接(一级)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未包含城市化所间接(二级及以上)拉动的投资需求,如房地产的投资需求将拉动建材、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投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将拉动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等。2.城市化所直接带动的投资具有行业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房地产行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行业,包括房地产及金融、交通运输业、公共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等。初步估算,2010-15年城市化带动的六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过去六年这些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倍。其中,交通运输业和电力、燃气及水这两大行业的增长最为迅猛,分别是2003-2008年该行业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1倍和2倍。3.城市化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地域特点。一是传统的经济大省在规模上仍然保持领先。例如,广东省2010-2015年城市化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万亿,居全国之首;二是一些受益于国家区域振兴计划的省份,城市化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大大高于其他省份,并且投资规模也有赶超东部大省的趋势。如地处东北的辽宁省,其2010-2015年城市化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实际增长率达11%,累计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接近4.5万亿,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居全国第三。类似的省份还包括河南、四川、安徽等地。4.城市化具有资金需求特点。由于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较大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了对城市化投资的资金需求。在我国未来新增的3.8亿城市人口中,流动人口将达到2.7亿,占新增人口的70%。未来十年农村人口平均每年向城市的净移入规模达到1300万左右。这将给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支出带来较大压力。到2025年,如果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覆盖到所有流动人口,每年将新增1.5万亿支出,相当于当年GDP的2.5%(二)城市群随着城市化的进行而出现,具有区域协同效应。1.世界银行将城市化的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城市化率<25%)、中级阶段(城市化率50-75%)和高级阶段(城市化率>75%)。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伴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和生产逐步向中心城市集中,因此经济密度开始不断提升;在中级阶段,中心城市与周边主要城市的联系开始不断加深,通过更为先进的交通网络的建设,不同城市间的经济距离得到了大幅缩减;在高级阶段,地域与地域间的行政分割逐步消除,经济、贸易、人口流动实现了无障碍链接。而城市群是在城市化的中级阶段出现,并在高级阶段发展壮大。2.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级阶段的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主要有优越的经济地理空间、支配的经济龙头地位、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发达的区域交通网络、集聚的产业发展格局、高度的开放经济体系、密切的区域经济联系、清晰的三次产业分工、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等九大特征。人口集聚以及工业化进程与核心城市产业的聚集与扩散是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交通体系和信息网络是城市群发展的支撑条件,区域内城市紧密联系性是城市群发展的本质特征,实现城市群在规划同编、产业同链、城乡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生态同建等方面一体化是城市群经济集聚的发展目标。3.城市群通过中心城市以点带面,还可带动群内周边县市的协同发展。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广州和深圳作为群内的两个中心城市群,在经济总量上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其龙头作用,以点带面的带动了群内其他市、县的协同发展。(三)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及划分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发展中级阶段,经济发展将逐步带动城市群的出现。1.我国对城市群的政策共经历了四个阶段。1989-2002年限制大城市发展: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2002-2005年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005-2006年首次提出城市群的概念:十一五规划中,强调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2007年以后城市群将成为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围绕轴线支撑点和三大城市群构建城市化的战略格局、针对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的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沿海、沿边地区的作用,扩大开放。2.基于对城市群形成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规律的认识,结合国家规划,可以识别出我国“沿海、沿江、沿线、延边”将逐步形成在空间结构、发育程度、聚集程度等各方面差异化演进的23个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23个城市群构成了国家“两横三纵”的经济空间格局,将成为国家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从总量上看,23个城市群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2008年,23个城市群的城市人口共占全国总人口的31%,其城市GDP部分占全国GDP的61%,贷款总量占全国比例的72%。从发展上看,23个城市群将带来人口和经济的进一步聚集。23个城市群的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将从2008年的31%上升到2015年的37%;其城市GDP占全国总GDP的比例将从2008年的60%上升到2015年的66%,经济密度将从6百万/平方公里翻一番至1千3百万/平方公里。人口与经济的进一步聚集,将带动23个城市群的城市贷款总量占全国比例将从2008年的72%上升到2015年的75%。(四)从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两个维度对我国23个城市群的分类。1.依据城市群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地位,可将23个城市群可以分为六类:一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国际级的核心城市群;二是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群;三是天山北坡、哈大齐牡、长吉平、滇中、北部湾等辐射邻国的延边城市群;四是关中、中原城市群、成渝、武汉等中西部区域结点城市群;五是太原城市群、皖江、赣中、长株潭、淮海等中东部工业化特色城市群;六是呼包鄂、河西走廊、黔中城市群等西部依托资源优势的特色城市群。

2.根据不同类别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其分为成熟型和成长型。伴随着聚集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城市群未来5年均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国际级和沿海发达城市群的经济密度和人均GDP将进一步提升,而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城市群也会接近发达城市群的目前水平。(五)各类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各不相同,形成差异化的发展重点,带来不同的业务机会。1.国际级的核心城市群。这类城市群经济密度和城市化率高,已形成明显聚集,有较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发展时应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战略产业,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打造世界级中国企业。从影响力上要打造国际级的外向型城市中心,推动对外开放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的层次。同时要注意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进建设保障性住房和环境治理保护,发展中小企业,增强经济活力。2.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群。这类城市群经济密度较高,但城市化率仍待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对于该类城市群,需要推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当地企业区域性扩张和发展,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依托沿海优势,打造区域级的外向型城市中心,推动对外开放转型升级,依托沿海优势,打造区域级的外向型城市中心,推动对外开放转型升级,发展中小企业,增强经济活力。3.中西部区域节点城市群。由于尚处于成长阶段,中西部城市群经济密度和城市化率仍待大幅提升,从而带来高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这类城市,应当依托中西部地理中心优势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辐射效应,形成区域中心,同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工业及生活污染治理能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4.辐射邻国的沿边城市群。虽然延边城市的城市化率较高,但经济密度低,仍待大幅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缓。针对这样的特点,重点业务发展领域应为依托沿边的特殊地理优势,拓展路上边境通道建设和相关基建建设,建立辐射邻国的陆上中心,结合当地实际条件,打造特色工业和发展现代农业,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开发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和生态产业,扶持民族地区发展。5.中东部工业化城市群。工业化城市群的特点是城市化率和经济密度均较低,有大量提升空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该类城市群业务特色重点是加速工业化进程,推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优势产业通过国际化获取资源、市场、技术和人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工业及生活污染治理能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6.西部依托资源优势城市群。虽然城市化率较高,但经济密度非常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该类城市群的发展重点主要是依托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时也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工业及生活污染治理能力,开发特色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六)城市群内部也将形成各自区域的分工定位,协同发展。城市群的发展主要以促进城市空间体系连接和提供城市集聚能力为核心,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先导,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与产业合理分工为主线,以整合城市资源为切入点。包括现代交通网络的构建;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及环境资源的共同利用保护和治理修复;合理产业分工和布局的形成;城市功能的分工、协助和互补。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城市群内部通过规划,形成了以长沙为核心的“一核三带”的分工布局。以长沙为核心,带动周边制造业、能源材料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聚合发展带。城市群内部形成各自区域分工定位,协同发展。二、工业化(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发展将呈现诸多新特征和巨大的投资机遇 回顾“十一五”,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正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调结构、扩内需的政策措施,有效地抑制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影响。但中国工业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包括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集中度不高;资源能源消耗过大、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等。“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由于外部环境、体制改革、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将会表现出诸多与“十一五”时期不同的新特征、新趋势。从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组成来看,2008-2015年制造业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0%。(二)从行业发展来看,未来工业化的主要重点将集中在四类重点行业工业化的未来发展重点将围绕打造一批战略产业,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结合国家出台的“十一五”规划、2009年出台的“10+1”产业振兴规划、“十二五”规划思路,可以将未来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分为四大类。一是基础性高,产业关联度高,国内经济占比高的重型工业,是我国当前工业增长的主要支柱,如钢铁、石化、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汽车和船舶制造业等。发展重工业,主要需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竞争力;并且通过企业并购重组,实现产业地域转移和产业聚集。二是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轻型工业,通常指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如纺织工业、轻工业和电子信息业等。这些产业与民生就业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其中纺织业目前惠及近1亿非城市人口。轻型工业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如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发展轻型工业主要包括通过技术升级,推动轻型工业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增强竞争力,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打造国际自主品牌;发展中小企业,提高经济活力等。三是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和海洋产业等。科技创新是新兴产业主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这一点也决定了新兴产业在机会大小、发展手段、商业模式上与传统战略产业不同。因此,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包括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增强竞争力;通过引导政策、国际合作等方式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等。四是以物流业、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服务产业。工业化的不断深入伴随着服务业占比的不断加剧,服务业主要包括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文化产业等。国家明确指出了振兴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的战略方针。依据服务业的特征,服务业的发展举措主要包括: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推进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依托于制造业,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等。通过对每一个战略产业的现状、面临形势和未来发展模式的分析与归纳,这四类战略产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举措各有不同。案例(1-1):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我国钢铁产业产量大、经济占比高,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2007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占全国GDP的4%,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358万。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矛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盲目投资严重,产能总量过剩;二是创新能力不强,先进生产技术、高端产品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