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五章 精妙绝伦-中国传统艺术_第1页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五章 精妙绝伦-中国传统艺术_第2页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五章 精妙绝伦-中国传统艺术_第3页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五章 精妙绝伦-中国传统艺术_第4页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五章 精妙绝伦-中国传统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ExcellentTraditional文化ChineseCulture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五章精妙绝伦——

中国传统艺术主讲人:XX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录壹贰叁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特征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艺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赵孟頫过扬州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出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书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之,喜甚,尽撤酒器以赠子昂。——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七十案例点拨:上文说到的赵子昂,即元朝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为皇帝起草诏书)。他的字圆转遒丽,世称“赵体”,与“颜体”“柳体”等并驾齐驱。他亦擅画,主张“作画贵有古意”,并用书法技巧画古木竹石,开创了元代画风。他还善于诗文,工于篆刻,是个多才多艺的文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传统艺术指的是中国古代形成的艺术形态,即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在此之前的古典艺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文选序》中说:“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时义,远矣哉!”在人类的远古时代,茹毛饮血是原始人生存的基本方式,世风质朴。中国传统的艺术历史久远,发轫于新石器时代,人类形成的文明又反过来进行自我教化,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今天我们所说的艺术精神,莫不是远古年代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成果。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乃至未来的承续与光大,是我们代代炎黄子孙肩上的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壹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的存在形式在美术史和工艺史二者中共存的区间,包括新石器时代的玉石雕刻、陶器制作,后来的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各个种类,门类丰富,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是古时人们对中国思想文化、生活观念与人生意志凝结的载体,是一种十分宽泛的人类活动,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观念体系的反映。这些艺术既符合人类学的特点,又有别于西方传统对艺术概念的理解,是我们认识和传承传统艺术精髓的重要途径。知识课堂(一)起源时期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艺术滥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打制的石器是主要的制品,后来出现了包括红山文化的玉石雕刻品、半坡文化的陶器制品、良渚文化的玉石雕刻物以及河姆渡文化诞生的漆器制作品。原始社会自然环境严酷,人类寿命短暂,对万物处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对自然的敬畏和自然崇拜使群体对生存资源特别敏感,生存为本的意识根植于原始人心中。因此,艺术品的设计原型与理念是从自然环境中所得,制品为简单打磨而成,较为粗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发展时期的艺术形式到了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石器、制陶和玉器的类别丰富多样,制作水准有了显著的提高,器型变小,不乏制作精美的艺术品,如彩陶纺轮、玉琮,人们也开始使用金属工具。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家庭的组织与部落联盟的出现反映出社会组织的凝聚力量,社会复杂程度的提高孕育出阶级,贫富进一步分化。原始艺术追求自然崇拜转向权力和力量,自然崇拜使群体对自然现象的记录较为显著,艺术作品也多表现群体力量和自然力量,体现出人们的精神世界。奴隶制社会时期,文字开始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阶段。这时的艺术门类更加多样,如冶金、青铜器等,形成了一大批兼具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器物,其精湛的铸造技术到今天仍令人叹为观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三)巅峰时期的艺术形式从秦统一六国到鸦片战争之前的封建社会,为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与物质基础,这一时期我国传统的艺术无论在门类还是数量、技艺上都不断攀升,达到了顶峰。中国传统艺术多元融合的体系,使其具备兼容并蓄的功能,哪怕是刚柔对立、质朴绚丽碰撞的境遇中,也能互相磨合,实现开拓式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新的思想观念,对于旧的思想体系进行批判,以启发新的思想。音乐、绘画、舞蹈、戏曲、陶瓷等无不汲取儒释道中的文化精髓,又结合外来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又兼容并包的文化艺术,这时的中国艺术处于笑傲世界的发展阶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例如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汉壁画墓——西汉的卜千秋墓,门额之上的壁画有多个人首鸟身像,寄托了死后升天之意。从深层次上讲,既承袭了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文化因子,也源于西方神话中天使形象和蛇形神像的艺术雕刻技巧。汉朝人使用的铜镜工艺精湛,也出现了来自西域的葡萄、翼兽的形象,魏晋南北朝时佛教传入中原,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化的禅宗,为绘画、音乐等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要素。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汉时期对西域、印度艺术的融合,还是明清两朝西学东渐对西方乐器、歌曲、思想的吸收,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古代艺术形式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四)延续时期的艺术形式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政府的国门被迫打开,外国思想和文化大量涌入,虽然明清时期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外国的艺术元素开始在绘画、音乐中出现,但丝毫没有撼动中国古典艺术自身的地位,只是锦上添花,使其更加丰富。打开国门意味着原先封闭式的发展脉络被破坏,外国带来的文化与科技的高度发展使原本就失去自然敬畏和佛教崇拜的艺术作品进一步商品化、平民化,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创新的空间更加广阔。但同时,有些艺术工艺也失去了原来的传承,甚至至今无法复制,时代对艺术的重生与创新提出更大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一)艺术的功能性艺术作为精神产品,在传统社会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化作用。纵观古代艺术发展脉络,大多数时候都是为社会或政治服务,较少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受哲学思想和儒学束缚较重。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思想的“正宗”,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伦语·泰伯》)。即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习乐则陶冶仁爱之心,是修身的最终步骤。文艺不仅能塑造人格修养,更能协调群体,成教化、助人伦。因此,艺术作品约束礼义、劝守伦理的功能在封建社会非常突出,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就是描写古代宫女应遵守的制度,宣扬女性道德的作品。唐阎立本《步辇图》以宫女的娇小反衬唐太宗的健壮、高大,以禄东赞的谦恭衬托唐太宗的端庄肃穆,体现的正是儒家的等级观念和尊卑纲常。虽然宋元之后,文艺的娱乐性和抒情性大大提高,但不可否认教化功能对传统艺术的深远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二)艺术的共通性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虽丰富多样,但无论是绘画、书法抑或音乐,在本质上都有相通之处,都是人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其崇高和美好具有陶冶情操、提高内心修养、增强人格魅力的作用。艺术作品以独特的艺术化形象、充实的内在精神,洋溢着炫目的光辉。增强积极因素对人的影响,有助于培养人的行为节操和思维逻辑,创作者也很自然就把自身的观察方法、审美观念和人生态度带入作品之中。当代社会如此注重美育的作用,便也是注重培养人的优雅情趣,扩写自由心灵,传承自我表现的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三)艺术的审美性艺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审美性,这也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人艺合一是艺术设计者的最高目标,艺术形式不仅关乎艺术形象本身,还包括艺术主题、艺术结构、艺术背景。人们通过欣赏艺术形象获得对美的感知,对艺术主题的辨别获得自我理解,对艺术结构的设计探讨感受匀称、平衡的美感,在差异和对立中达到对和谐的感知,对艺术背景的挖掘中升华作品蕴含的情感,在虚实相生的情境中与创作者产生共鸣……艺术作品中饱含着传统思想,并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具有极强的观赏和研究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四)艺术的现实性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是因为它与现实历史相关。显现在艺术作品中的东西是其内在时间……分析艺术作品,如同认识了解积淀于其中的内在历史”。艺术作品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受时代发展和实践的影响非常大。现实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首先,体现在创作题材方面,创作内容大部分来源于现实,小的方面是展现日常生活的场景,大到人类群体生存的有关事件、重大信息。可以说,艺术作品对现实问题和重要事件的记录、宣传作用十分重视。其次,作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加工方法以及工具手段,都受到彼时彼刻工具的发掘与工艺发展水平的限制。最后,极强的现实指向承载着当时人们对人与自然万物的认识和思想水平。而后世通过艺术作品,不仅可以欣赏其美学价值,更能通过作品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工艺制作水准、祖先对世界的探索和对自我的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五)发展的不均衡性

古代艺术品是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但艺术作品发展的不均衡性、遗传于世的数量不一、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等,导致后世对艺术的研究有所偏颇,大众对艺术种类的关注也分别对待。例如绘画、书法和戏曲是现当代人们比较了解和关注的,但是对古代舞蹈和古雕塑,除非是相关的研究者,大众对此的认识就知之甚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传统艺术作为道器合一的产物,是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体系,这也决定了它可以接纳外来的文化艺术因素,经过重新认识与艰苦反思,可以融入现代社会中。这是传统艺术流传千古的奥秘,亦是艺术精神传达的精华。就传统艺术内在的发展规律而言,通变思想是不断转化的根本原因。从艺术发展的长河中看,正是不断改革、吸收、融合、创新,中国传统艺术才能将外来的艺术纳入中华艺术体系中,形成广博多样、兼容并蓄却又辉煌灿烂、充满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叁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性发展让传统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的前提是尊重传统,延续传统艺术精神,保持其特性,使之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当然,传统艺术历经重重冲击、劫难,强大的生命力是它生生不息的根本,传统艺术具有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这也将成为它通向现代艺术之路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令人欣喜的是,对艺术理论、艺术精神的研究呈现方兴未艾之势。随着西方艺术学的输入与研究的深入,反而为我们提供了观照研究传统艺术理论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其中许多领域还有待开发,许多艺术形态,包括关于艺术门类与艺术精神的认识,以及与西方艺术学理论的有机结合,更需要不断深入。可以说,传统艺术的创新性发展应继续高歌猛进,人们对传统艺术未来的发展研究任重道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叁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性发展第二节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尚书故实飞白书始于蔡邕,在鸿门见匠人施垩箒,遂创意焉。梁萧子云能之。武帝谓曰:“蔡邕飞而不白,羲之自而不飞,飞白之间,在斟酌耳。”——唐·李绰《尚书故实》案例点拨:《辞海》中对“飞白书”一词的解释为:飞白是一种特殊风格的书法,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写字,蔡邕得到启发,作飞白书。这种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是枯笔写成的模样。汉、魏宫阙题字,曾广泛采用。飞白书出现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唐宋时盛极一时,明清走向衰落并绝迹。这便是飞白书的历史脉络。飞白书作为一种书法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席之地,历代擅长飞白书的书法家很多,清代陆绍曾的《飞白录》中就收录了从汉到清的飞白书作者120人,从蔡邕到王羲之、王献之都有,而真正把飞白书推向大成的,是宋太宗和宋仁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壹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一)什么是书法梁启超认为,中国书法的美涵盖了线的美、力的美和光的美并表现个性美。“美术有一种要素是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真确的莫如写字。如说能够表现个性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领域中的珍贵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艺术奇葩,它以汉字为表现对象,通过线条的变化和组合,来展示灵动的空间,造就深远的意境,表达微妙的感情,加之点画生动,节奏明快,造型优美,无声而有音乐般的旋律,无色而有绘画般的灿烂,成为既有实用性,又具观赏价值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独特艺术。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中国书法一直散发着东方艺术之美,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知识课堂(二)书法的发展历史书法在汉字形成之初已萌芽,开始只是刻画符号。甲骨文是目前公认最早的文字(见图5-2-1)。殷商和西周产生了金文(即钟鼎文),是一种主要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的铭文,是大篆的一种类型。战国时代,秦国出现了石鼓文,即将文字刻画在鼓形石头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提出“书同文”,出现了小篆。后来又渐渐出现了隶书、行书、草书等诸体皆备的繁荣局面,书法艺术的有序发展衍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为我国传统文化增添了光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图

5-

2-

1商代《大型涂朱牛骨刻辞》(二)书法的发展历史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刚直挺拔,起笔多样。大篆指金文、六国文字等先秦所有的文字,象形文字的特点非常突出。秦始皇统一各国后,丞相李斯负责文字工作,他通过简化金文和石鼓文,形成了圆润匀称、字形修长、简约固定的小篆。自上而下的字法布局呈现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粗细划一的状态显现出运笔的流畅,给人纯净整齐之感,简约平匀的字体结构更易形成秩序美感,显得端庄稳重。李斯将南方人的审美态度和流媚的书风融入到端庄、雄浑的小篆,结构取长方形纵势,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秦代刻石如《泰山》《琅琊台》等,正是典型的小篆代表作品,得到历代极高的评价。秦代还产生了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书法的发展历史隶书至汉代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字体,书写效果呈宽扁之态。横画较长而直画偏短,讲究变圆转为方折,删繁就简,笔画为断笔,“一波三折”。有极大的实用性,加之艺术表现力强,隶书至今仍为我们所用。除去表达文字的基本意义外,书法的审美特性也成了人们关注的要点。隶书在东汉成熟,这时的碑刻之风盛行,现存的隶书碑刻达170多种,每一个都是书法家的精品。实例见图5-2-2。“后汉以来,碑碣云起”,即为汉隶成熟的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图

5-

2-

2东汉《曹全碑》(二)书法的发展历史行书发源于隶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它既弥补了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的缺点,又避免了草书难以辨认的不足,因此它不似草书潦草,也不像楷书端正整齐,实质上可认为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晋代是行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兰亭集序》表现了其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草书形成于汉代,是隶书简化的文字产物,纵意奔逸,赴速急就,笔画简省,运笔连绵,又分章草、今草、狂草,让人在狂乱中感受优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书法的发展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书法承上启下的阶段,书法艺术达到空前的成就。三国时,隶书地位下降,楷书衍变成为书法的主体。楷书又称正书、真书,特点是规矩严整,字形方正,横平竖直,是书法简化和形体美的进一步体现。东汉的钟繇是楷书的创始人,代表作品有《荐季直表》《宣示表》(见图5-2-3)。这一时期书法大家辈出,“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神姿超逸,出尘脱俗,是魏晋风度在书法方面体现淋漓尽致,且影响力最大的书法家。王献之的《洛神赋》见图5-2-4。其开阖纵横、柔中带刚、中和冲淡、雍容和雅的书格迎合了东晋其他名士率性而行、自由自在的审美品位,人们愈发认识到书文的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人称“书圣”。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以魏碑最胜,特点是结构严密,笔力雄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书法的发展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图5-2-3曹魏钟繇《宣示表》图5-2-4东晋王献之《洛神赋》(二)书法的发展历史隋朝虽然短暂,但为楷书完成南北合流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为楷书在唐朝达至登峰造极之势奠定了基础,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的墨迹比前代多,大量宝贵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唐朝楷书书法大家辈出,初唐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盛唐的代表人物是颜真卿,晚唐的代表人物是柳公权。欧阳询被誉为唐人楷法之首,创楷书“欧体”。唐代掀起了行书发展的又一次高峰,突破了晋代隽秀雅逸之美,开拓了雄伟壮丽、恢宏大气的书风。自秦至唐前的时代,篆书仅用于特别庄重的场合。名家李阳冰的篆书气势雄健,风骨遒劲,促使了篆书的风行,作品不断,延至清代。唐代怀素的草书突破“二王”珠玉在前的格局,其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的怀素,其《自叙帖》以纵横跌宕、奇踪变化一改前代温雅妍美的书风。全卷运笔上下翻转,起伏跌宕,疾速相加,轻重相承,于规矩法度中神采动荡,书法艺术的抒情性升华至绝无仅有的高度,怀素的这篇作品被称为13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第一草书”,他本人被称“草圣”。整个唐代,楷书、行书、草书都跨入了一个绝新的境地,对后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书法的发展历史宋代书法在楷书上不及唐朝,但以行草更胜一筹。书法家大多借书法表现哲理,重书卷气,识情性和意趣,书法创作的个性化和独创性比较突出。米芾、苏轼、黄庭坚(作品见图5-2-5)、蔡襄同为宋四大家,其中,苏轼的行书作品《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帖》)被誉为“行书第三”。该篇章法彰显动势,由于是遣兴的诗作,为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之作,洋溢着的情绪起伏非常大。《蜀素帖》,被后世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米芾在蜀素上所写的各体诗,呈现出率意放纵、笔势飞动、用笔多变、体态万千的独特风格。因蜀素材质粗糙,不易受墨,绢面出现了较多的枯笔,通篇墨色浓淡相合,更觉精彩动人。宋代孕育了行书发展的第三个浪潮,开启“尚意”之一代新风。宋徽宗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不少,实例见图5-2-6,涵盖草书、行书、楷书,其“瘦金体”瘦挺峭拔,侧锋如竹,犀利飘逸,个性鲜明,学术界评价较高,后人竞相模仿,开创了一大流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书法的发展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图

5-

2-

5(北宋)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图5-2-6(南宋)赵佶《闰中秋月》(二)书法的发展历史元朝被汉文化同化痕迹较重,以楷书为正书,崇尚复古,宗法晋、唐,以刻意求工的艺术追求为主。明初书法“馆阁体”盛行,比较规整圆融,后来草书、小楷、篆隶都有所继承。实例见5-2-7。祝允明、文徴明、赵孟頫为这时的著名书法家,纤巧秀丽为主要风格。清代书法则历经艰难的蜕变,开创碑学,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碑学书法家,雄浑渊懿的之风明显,他们借古的开拓精神和个性突出的书法创作,使书坛流派纷呈,成就颇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图

5-

2-

7(明)唐寅《落花诗》从民间的陶器、版画、刺绣、衣服纹样、雕梁画栋,到如今的商品包装、电影、舞蹈、景观设计,无不体现绘画的应用,可见绘画这门艺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应用广泛。画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最初是画在陶器及岩壁上。这时的绘画体现了人们初步的造型手法,对动物、植物的主要特征加以描摹,表达对先民的信仰、对生活场景的再现及美好憧憬。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拘泥于外表的形似,更强调神似。以毛笔、水墨、宣纸这类特殊材料为工具,建构独树一帜的透视理论,大胆地打破时空的桎梏,高度的概括性与想象力,加上出色的技巧与绘画手段,使中国传统绘画不仅具备艺术魅力,而且为世界绘画艺术提供了借鉴的范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做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它包括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可以进一步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见图5-2-8)等。我国传统绘画的技法有丹青、水墨、写意、工笔、白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

5-

2-

8(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先秦时期的绘画如庙祠中的人物画、战国漆器图纹、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的帛画等,根据古籍记载,都己达到较高的水平。秦汉时代的绘画艺术,大致涵盖宫殿寺庙壁画、墓室壁画以及帛画等门类,以深沉雄大为美。汉代厚葬之风盛行,墓室内壁画、画像、砖画以及随葬帛画,都绘上了现实和神话中人物的形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乱流离之苦,但是绘画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佛教的盛行促生了绘画中宗教壁画的兴起。如甘肃麦积山石窟陈列上千平方米的壁画,绘制了印度佛教天人等人物形象,还叙述了许多佛教故事,如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等。敦煌莫高窟保存的该时期大量壁画,艺术造诣极高,实例见图5-2-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除了工匠,这时还出现了一批有文化的社会知名画家,如顾恺之等。魏晋时期玄学流行于世间,人们崇尚飘逸通脱,山水画、花鸟画萌芽,画作注重对精神状态的刻画和气质的表现,文学题材的绘画作品日趋流行。另外,研究绘画历史和画论的著作也开始出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

5-

2-

9(魏晋南北朝)壁画《九色鹿本生图》山水画是国画中发展最完善的一个画种,意在通过山水之妙,寄托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艺术区分的显著标志。根据史料,山水画在秦汉时已经出现,但并没有留下多少传世的作品。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游春图》,作者高超的绘画技巧为后世山水画的创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青山绿水法”由此而来。

六朝三杰”指的是我国绘画史上六朝时三位著名的书画家,分别是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和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其中,顾恺之擅长用笔墨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其画作“以形写神”,意在传神,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影响较大。其《洛神赋图》见图5-2-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

5-

2-

10(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意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现存的敦煌莫高窟(见图5-2-11)、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就是在佛教盛行的背景下,由于宗教和统治的需要,人们依山而建的洞窟,里面的佛刻、壁画、纹饰无不展现了中华辉煌夺目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

5-

2-

11

敦煌石窟隋唐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给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吴道子(见图5-2-12)、阎立本(见图5-2-13)、周昉等画家以鲜明的中原画风占据了绝对优势,作品风格日臻成熟。展子虔、李思训、王维等画家的山水画、花鸟画工整富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我国的花鸟画形成较晚,这一时期已很受瞩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

5-

2-

12(唐)吴道子《天王送子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

5-

2-

13(唐)阎立本《步辇图》五代十国两宋时期,我国绘画发展进入新阶段,艺术手法进一步成熟、画作类型也更加完备,朝廷设置了画院,以扩充机构来延揽人才,宫廷绘画盛况空前,绘画被视作雅事并提出了鲜明的审美标准,故画家辈出,佳作纷呈,而且在理论上和创作上都形成了一套单独的体系。绘画的内容、形式、技法都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名作见图5-2-14至图5-2-16。“五代四家”是五代时期涌现的四大山水画家,即荆浩、关仝(见图5-2-17)、董源、巨然。从唐朝以来,四家画风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成为“唐风”至“宋格”的一大桥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5-

2-

14(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图5-2-15(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5-2-16(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5-2-17(五代后梁)关仝《秋山晚翠图》(左)、《关山行旅图》(右)元、明、清时期,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在题材上,山水画、花鸟画占据了绝对的地位。文人画强调对主观情绪的抒发,“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趋附大众审美为画作的要求,借绘画以示高雅,表现闲情逸趣,倡导“师造化”“法心源”,强调人品画品的一致。这时很多画作家将笔墨情趣与诗、书、印有机融合,形成前所未有的独特绘画样式,并且涌现出众多的杰出画家、画派,以及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见图5-2-18至图5-2-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

5-

2-

18(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图5-2-19(元)赵孟頫绢本《浴马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5-2-20(明)仇英《汉宫春晓图》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大多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较少。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的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史上,明代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沿袭着宋元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如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门派,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派等,流派纷繁,各成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各个画科全面发展,题材广泛,山水(见图5-2-21)、花鸟的成就最为显著,表现手法有所创新。总的说来,整个明代绘画大体可以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这三阶段相互交替衔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

5-

2-

21(明)王履《华山图册》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绘画艺术,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盛行。在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下,画家更多地追求笔墨情趣,造成了形式面貌更加多样,见图5-2-22至图5-2-24,派系愈加林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5-2-22(清)张熊《花卉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图

5-

2-

23(清)郎世宁《百骏图》图

5-

2-

24(清)高凤翰《山水图册》清代绘画的发展,大致也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构成的“四王”居正统,以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为金科玉律,致力于摹古,强调笔墨技法,追求蕴藉平和的意趣。以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组成的“四僧”,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以龚贤为首,包括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岑、胡慥构成了“金陵八家”,他们遁迹山林,洁身自好,重视师法自然,主要描写南京一带风光,揭示山川之美,抒发真切感受,均具有清新怡人的意趣。“四僧”和“金陵八家”一度成为清代绘画的主流。到了清代中期,宫廷绘画繁荣,京城的宫廷绘画活跃一时,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在扬州地区,崛起了扬州八怪,形成了一股新的艺术潮流。晚清时第五章ꢀ精妙绝伦——中国传统艺术143期,伴随着政治的衰败,士大夫画逐渐衰微,同时在新开辟的通商口岸上海、广州等地,越来越多的画家聚集于此,形成了“海派”和“岭南画派”两大流派,涌现出一大批画家和作品,影响了近现代绘画创作。此外,壁画的创作渐趋衰败,便于传播的版画和年画在明代中期以后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直至晚清,出现众多的版画流派和年画生产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第三节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伯牙摔琴谢知音伯牙,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琴艺高超,被人称为“琴仙”。一日,伯牙乘舟行至汉阳江口,时值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月圆正酣,突然天公不作美,顿时大雨倾盆,风狂浪涌,舟不能渡。伯牙靠岸,甚感百无聊赖,随命童子焚香烧炉,捧来瑶琴一架,“待我抚琴一操,以遣情怀”。伯牙调弦转轸,挥手拨弦。曲犹未尽之际,忽“刮剌”一声,弦断一根。伯牙大惊失色,恐有异人侧听,便命随从四处搜寻。不一会儿,随从寻得一村野樵夫,只见来人头戴蓑笠,身披蓑衣,足踏芒鞋。伯牙闻见大笑曰:“山中樵夫,敢称听琴。”便不再作计较,谁知那樵夫高声喝道:“大人出言谬也!岂不闻‘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伯牙闻他出言不俗,便相邀而进船舱,伯牙问道:“足下可知道我适才所弹之曲?”樵夫答道:“方才大人所弹,乃孔仲尼叹颜回,谱入琴声。只弹到第三句,就断了琴弦,不能抚出第四句来。”伯牙闻听大惊,急忙上前行躬身大礼,又命从人取凳泡茶。伯牙重整琴弦,沉思半晌,再挥手抚琴,此时手起琴响,激越高亢。其意《高山》,樵夫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意在《流水》,樵夫又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仅此两句,道出了伯牙的心声,伯牙再起,高呼“先生乃贤士也”。当晚,伯牙与子期二人夜不能寐,促膝长谈,不知不觉已是月淡星稀,东方露白,钟子期起身告辞。伯牙叹道:“吾与弟相见恨晚也。”子期闻言,不禁泪落酒中。于是,二人相约,明年中秋,仍旧在此相会,以论琴道,子期洒泪辞别。不觉一年光阴已去,又是中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却不见子期,心中不悦:莫不是子期失约了。这时,伯牙免不了有了一丝后悔,去年只知谈琴,却不曾问起子期家居何处,今到何处去寻呢?后来,伯牙遍访周边村落,遇一老者,老者告诉伯牙说:“子期钟徽乃我儿也。数日前已亡故也。”伯牙闻听如雷轰顶,顿时泪如泉涌,竟割弦摔琴。哭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案例点拨:古琴,又叫七弦琴,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乐器,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高山流水》包涵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其所表达出的“山地之高远,山水之灵韵”,可谓中国古乐文化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讲究“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个故事取自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开卷第一篇,伯牙与子期心心相惜的真情让人感叹。古人曰:“心相印,知心也;声相应,知音也。”钟子期能将俞伯牙琴声中的意象完美地阐释出来,这也难怪伯牙将其视为知音。二人之遇,留下了“高山流水觅知音、伯牙摔琴谢知音”的美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中国传统的音乐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的音乐文化陶醉了一代代中国人,同时也留下了较为完备的音乐理论,如三分损益法等理论的出现,早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中国古代,音、乐有别,《礼记·乐记》中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后浑称“音乐”,指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壹壹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二)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中国作为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国度,在五千年的沧海桑田中,它孕育了极为辉煌灿烂的文明。春秋时期,华夏大地百家争鸣,碰撞出璀璨的火花,而同时代的欧洲正处于一片荒蛮之中,中国音乐在迎接黎明曙光的时候,欧洲音乐还在漫漫长夜里徘徊。

宫(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古乐五音,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1(Do),商2(Re),角3(Mi),徵5(Sol),羽6(La)。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音乐的演奏离不开乐器,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器乐艺术十分发达的国家,乐器按照各自使用的物质材料分为八种类别: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音”。乐器分为五类:吹、拉、弹(见图5-3-1和图5-3-2)、唱、打击。表演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奏,二是独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图

5-

3-

2弹琵琶(吴羽仙画)图

5-

3-

1弹古筝(吴羽仙画)音乐是人类灵魂的升华。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从大自然中提炼出最早的音乐,与现今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极为不同,没有电流、没有金属,只有声音的高低强弱。语调的变化蕴含了最初的旋律;人的行走、心脏脉搏的跳动就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节奏;劳动时有节奏的号子和呼喊,是最原始音乐的雏形;石器、木器的敲击,是原始乐器的雏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一)上古时期的音乐不少古书记载了远古时期祭祀、宗庙、大典仪式上“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的场面,古书中对尧舜古乐的记载,说明中国音乐起源很早。从上古时期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音乐与歌唱、舞蹈是密切联系着的。正因为如此,中国音乐虽然在古代艺术门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未能以自身为中心获得独立的发展,而是依附于文化的其他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丰富多彩的音乐文物也大大丰富了我国音乐历史的内容,如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具鼍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打击乐器之一,还有河南舞阳县贾湖发现的骨笛,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骨哨等。此外,埙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的闭口吹奏的旋律性乐器,在世界艺术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夏商周时期的音乐夏代的代表性乐舞是《大夏》,以歌颂大禹治水的业绩为内容,此外,还有启的《九招》和《九歌》。商代社会凡举行祭祀等“礼”时必然要伴以歌舞,商代的乐器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当数钟和磬。周代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教授乐德、乐语、乐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宫廷雅乐体系,其音乐典雅庄严,篇幅长而规整,节拍以缓慢、齐奏为主,多呈现肃穆、安静、和谐、平正的气氛。见于记载的乐器近70种。可以说,周代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高度发展的重要坐标,从理论上奠定了我国古代乐律学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郑、卫等国的民歌流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三)秦汉时期的音乐公元前221年,嬴政一统六国,为适应政治上的大一统和文化管理上的一体化需要,曾设有专门管理音乐的官署——乐府。乐府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并改编民间音乐,也集中了大量乐工在宴享、郊祀、朝贺等场合演奏。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扩大了乐府的机构和职能,不仅重视民间俗乐,兼收并蓄西域、北狄等偏远民族的音乐。汉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这一形式从最初的民间有伴奏的歌谣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渐次发展为有丝、竹乐器伴奏的“相和大曲”。汉代在西北边疆兴起了鼓吹乐,它以不同编制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构成多种鼓吹形式,如横吹、骑吹、黄门鼓吹等,主要用于军乐礼仪、宫廷宴饮及民间娱乐(见图5-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三)秦汉时期的音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图

5-

3-

3民间歌舞百戏(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两晋南北朝期间,战乱频繁,朝代更迭,随同社会的动荡变异、民族迁移的交往扩大,外族、外域的音乐文化同中原音乐文化产生了广泛交流,在音乐史上成为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前朝传下来的相和歌、鼓吹曲,以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称清商乐,是当时南方乐府民歌的代表。清商乐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权的重视,曹魏政权设置了清商署。北朝民歌的歌词多保存在乐府诗集中,题材远比南方民歌广泛,大多反映战争及人民的苦难,为北方的羌、鲜卑及汉族人创作。两晋之交的战乱使清商乐流入南方,与南方的吴歌、西曲融合。在北魏时,这种南北融合的清商乐回到北方,从而成为流传全国的重要乐种。同时,汉代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诸国的歌曲已开始传入内地,各族人民在音乐上的交流已经十分频繁。这个时期的古琴趋于成熟,出现了一大批文人琴家如嵇康、阮籍等,《广陵散》《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酒狂》等一批著名曲目问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五)隋唐时期的音乐

隋唐时南北重新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唐代统治者在文化上较少保守思想,广泛吸收外来音乐文化,兼容并蓄,更使音乐达到了一个发展高峰。在这一历史时期内,诗歌被入乐演唱,文学与音乐的融合成为中国古典音乐发展的一个特征。如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清明》、刘禹锡的《竹枝歌》、王之焕的《凉州词》、王维的《阳关曲》《陇头吟》、柳宗元的《渔翁》等。有的作为民歌在民间长期流传,有的则被琴家所吸收,以琴歌形式被保存了下来。其中尤以王维为送一位西出阳关服役的友人而作的七言绝句《阳关曲》,因以情景交融手法抒写了依依惜别的哀怨情绪,成为当时及以后人们送别朋友经常演唱的一首歌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六)宋、金、元时期的音乐

宋代是词体歌曲创作的黄金时代,都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日益扩大,社会音乐活动的重心由宫廷走向世俗。北宋已出现了市民音乐活动场所“勾栏”“游棚”,适合于市民和文人趣味的词调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得到了尤为迅速的发展。宋、金、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较隋唐音乐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有叫声、嘌唱、小唱、唱赚等艺术歌曲的演唱,也有崖词、陶真、鼓子词、诸官调以及杂剧、院本的表演。宋代词调音乐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可以分为令、引、近、慢等词牌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六)宋、金、元时期的音乐

南宋姜夔是既会作词,又能依词度曲的著名词家、音乐家,他的词调音乐无论在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具有独创性。宋代的古琴音乐以郭楚望的代表作《潇湘水云》,开古琴流派之先河。元代出现了民族乐器三弦,戏曲也趋于成熟,以元杂剧为代表。随着元代戏曲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最早的总结戏曲演唱理论的专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论》,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则是北曲最早的韵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七)明清时期的音乐

明清时期随手工业及商品经济的突出发展,市民音乐逐渐成为音乐艺术的主要特色。自娱性的民歌小曲、民间歌舞音乐,以及带有商品性质的说唱、戏曲音乐,都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京剧曲艺的发展也进入了辉煌的历史阶段。明代的民间小曲内容丰富,其影响之广,已经达到“不问男女”“人人习之”的程度。明清时期说唱音乐异彩纷呈,其中南方的弹词、北方的鼓词以及牌子曲、琴书、道情类的说唱曲种尤为丰富。歌舞音乐在各族人民中有较大的发展,如汉族的各种秧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藏族的囊玛、壮族的铜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芦笙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七)明清时期的音乐

明初,昆山腔经过南北曲的汇流,形成了一时为戏曲之冠的昆剧。最早的昆剧剧目是明梁辰鱼的《浣纱记》,其余重要的剧目如明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洪昇的《长生殿》等。明末清初,北方以陕西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的发展,这种高亢、豪爽的梆子腔在北方各省经久不衰。晚清,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曲调构成的皮黄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产生了影响遍及全国的京剧。明清时期,器乐的发展表现为民间出现了多种器乐合奏的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一)乐以教化中国传统音乐从很早的时候就与道德教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周代是礼制盛行的时期,音乐被放到了与“礼”同等重要的地位。《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说:“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周代将制礼和作乐同时进行,把音乐当作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周礼·春官宗伯(下)·大司乐》记载:“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可见,当时的音乐教育并不是纯粹的艺术教育,而是将“乐”和“德”密切结合起来,把丰富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内容融入音乐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叁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特征(一)乐以教化孔子十分重视音乐的社会功用,他把乐看成个人道德修养得以完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个人成长过程的认识:先用诗去启发他的向善之心,再用礼使他得以在社会上立身,最后用乐使其道德修养达到完美,这样才算成为一个真正的“完人”了。孔子还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乐和礼一样,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作用,因此,只有加强礼乐教化,才能使百姓有规可依。荀子也十分重视音乐的社会功用,他的音乐思想集中体现在《荀子·乐论》中:“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这种一脉相承的音乐观念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中和之美中国传统艺术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和之美突出表现在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中。《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了吴国的季札对周乐《颂》的一段评价:“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这段话一连用了14个排比句来赞叹《颂》乐的美好,每个句子都是两个对立面的和谐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中和之美《颂》乐对这14组对立关系处理得恰如其分,把握其度,止于中正,既不超越,又无不及,使它们趋于完美的和谐。音律平和,富有节度,能够表现美好的道德观念,这样的音乐才算达到了美的最高境界。《左传·昭公二十年》还记载了晏婴对中和之美的阐释:“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徐疾、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荀子的《乐论》和《礼记》中的《乐记》,都对这种音乐思想进行了阐发。汉代的董仲舒、扬雄,唐代的白居易,也都从不同角度继承了这种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第四节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导入霸王别姬(片段)(项羽叹气。)项羽(白)——妃子,敌军多是楚人,定是刘邦已得楚地,孤大势去矣。虞姬(白)——此时逐鹿中原,群雄兵起,偶遭不利,也属常情。稍捱时日,等候江东救兵到来,那时再与敌人交战,正不知鹿死谁手!项羽(白)——妃子啊,你哪里知道,前者各路英雄各自为政,孤家可以扑灭一池再战一池,今各路人马一起来攻,这垓下兵少粮尽,是万不能守。八千子弟兵纵然勇猛刚强,怎奈敌众我寡,难以取胜。孤此番出兵,与那厮交战,胜败难定。啊呀,妃子!虞姬(白)——大王!项羽(白)——看来今日,就是你我分别之日啊……了!(虞姬掩面而泣)项羽(唱)——十数载恩情爱相亲相依,眼见得孤与你就要分离。(营外乌骓马嘶)项羽(白)——忽听战马声嘶……马僮,将马牵上帐来!(马僮牵马上。)项羽(白)——乌骓啊……乌骓!想你跟随孤家东征西讨,百战百胜,今被围垓下,就是你,也无用武之地了!(唱)——乌骓马它定知大势去矣,故而你在篱下沙沙声嘶……(乌骓嘶声愈烈,不肯退去。虞姬作手势叫马僮牵马出帐。马僮与马齐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王追至帐门,久久伫足……)虞姬(唤项羽回帐,白)——大王,大王!大王。(项羽回过神来,缓步进帐。)虞姬(白)——好在这垓下之地,高冈绝岩,不易攻入,候得机会,再图破围求救,也还不迟……备得有酒,再与大王对饮几杯。……项羽(转对虞姬,白)——妃子,快快随孤杀出重围!虞姬(白)——大王啊,此番出战,倘能闯出重围,请退往江东,再图复兴楚国,拯救黎民。妾妃若是同行,岂不牵累大王杀敌?也罢!愿以君王腰间宝剑,自刎于君前。项羽(急问)——怎么!虞姬(白)——免你牵挂。项羽(急白)——妃子,你,你,你,不可寻此短见啊!虞姬(白)——大王啊!(唱)——汉兵已掠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项羽(白)——哇呀呀!妃子,不可寻此短见啊!(虞姬欲夺其腰间宝剑,项羽转身避开。)项羽(白)——不可寻此短见!(虞姬再索宝剑,项羽再次避开。)项羽(白)——妃子你,不可寻此短见!(虞姬第三次索要宝剑,项羽又复避开。)项羽(白)——妃子,不可寻此短见啊!虞姬(指向帐门处,白)——汉兵,他,他,他,他杀进来了!项羽(不知有假,转身看去,白)——待孤看来……(待他方一回头,虞姬即抽出他腰间宝剑……未几,项羽意识到受骗,忽一低头,惊见腰间抽空的剑鞘——)项羽(猛回头向虞姬,惊呼)——啊!这——(话未出口,已见虞姬自刎于前,项羽顿足不已。)项羽(痛悔,叹)——哎呀!(众侍女扶虞姬下。)案例导入案例点拨:这是京剧《霸王别姬》里的片段,清逸居士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霸王项羽在和汉高祖争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被困垓下,四面楚歌,在营中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自刎,项羽杀出重围,迷路,至乌江,感到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自刎江边。全剧剧情跌宕起伏,突出了虞姬善良、勇敢、有远见和厌战等思想品质。她既是霸王的谋臣,又是爱妃。舞台上的虞姬在面对霸王时强颜欢笑,优美动人中又不乏抑郁沉重,直到最后悲壮自刎,达到全戏的高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中华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一颗明珠。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艺术传承,中国戏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范式,在人类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不仅代表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达到的文明高度,也彰显着中国人民伟大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明骄傲和艺术自豪,也是我们的文化标志和艺术标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壹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历史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的角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空间处理,讲究唱、念、做、打等艺术,表演上富于舞蹈性和技术性,构成区别于其他戏剧的完整戏曲艺术体系。知识课堂壹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历史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虽然相对于其他两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产生时间较晚,但是前两种古老戏剧文化已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继消亡,不复存在了,而中国戏曲尽管历经千载,几度兴衰沉浮,却至今仍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相关戏曲大师见图5-4-1。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他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知识课堂壹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历史知识课堂图

5-

4-

1中国戏曲大师壹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历史中国古代戏曲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代的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中国古代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古代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经典剧目见图5-4-2。知识课堂图

5-4-2戏曲《齐天大圣孙悟空》(虞琴画)(一)宋元南戏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12世纪-14世纪)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图5-4-2戏曲《齐天大圣孙悟空》(虞琴画)戏曲剧种,是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一)宋元南戏元代末年在北方杂剧走向衰落的时候,南戏却摆脱了“村坊小曲”的原始形态,成了完整的戏剧艺术。南戏的剧本由“出”组成,“出”数没有明确的规定,曲词的宫调也没有规定。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等类,都可以演唱,并且既可以独唱,也可以对唱、合唱、轮唱,形式比较自由。现知宋元南戏剧目有200多个,但流传下来的剧本还不到十分之一。《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保存在《永乐大典》中,是宋元南戏早期的作品。元代末年,南戏迅速发展,出现了高明的《琵琶记》,其讲述东汉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牛小姐的婚姻纠葛,曲词清丽婉转,成为宋元南戏的代表作。《琵琶记》的出现标志着南戏的成熟,并逐渐取代了元杂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外,被并称为“荆、刘、拜、杀”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也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南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元杂剧王国维在《戏曲考源》开篇就指出“戏曲一体,崛起于金元之间”,明确指出戏曲起源于金元杂剧。到北宋末年,中国古代戏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制,其成熟期在元代,以元杂剧的出现为标志。元曲是元代的代表性文学,包括杂剧和散曲。元杂剧以其题材的丰富性、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情节的曲折性、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高度的语言艺术成就开辟了中国古代戏曲文学的辉煌时代。元杂剧剧目可考的达600余种,流传至今的达150余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元杂剧元杂剧在艺术形式上直接继承了诸宫调和金院本,并在诗词、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元杂剧的一般结构是四折加一个楔子。折是音乐单位,每一折都采用同一种宫调的一套曲子,前有引子,后有尾声。楔子则大多放在一出戏的最前面。每一折中包括唱、科、白三个主要因素:唱是唱曲、唱词,科是人物的动作,白是人物的台词。元杂剧的角色分生、旦、净三类,通常只能由剧中的一个主要人物独自演唱,并且只能由生或旦来演唱,其他角色只有宾白而没有唱词。由女主人公演唱的叫“旦本”,由男主人公演唱的叫“末本”。元杂剧的黄金时期主要在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录鬼簿》中记载这一时期的剧作家有56人,剧作达330余本。元杂剧的作家中,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杂剧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创作风格,被后人称作“元曲四大家”。特别是关汉卿,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评述他为“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元杂剧从题材上看,元杂剧主要有英雄传奇剧、爱情剧、公案剧、历史剧和家庭问题剧等。由于元杂剧的创作是在金末元初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因而不平之气、怫郁感慨就成了元杂剧的主要基调。在《黄花峪》《李逵负荆》《争报恩》等水浒剧中,元杂剧的作家第一次把起义造反的绿林豪强当作英雄搬上舞台,热情地赞颂他们杀贪官除恶霸的行为,称赞他们“声传宇宙,五千铁骑敢争先;名播华夷,三十六员英雄将”,是替天行道的英雄。在爱情剧中,元杂剧则主要设定了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戏剧冲突,肯定青年男女私订终身的合理性,演出了一幕幕爱情战胜礼教、人性战胜天理的人间喜剧,高唱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爱情的颂歌。其中,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以优美的唱词、性格化的人物形象、感人至深的戏剧情节而脍炙人口,被誉为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元杂剧关汉卿的《鲁斋郎》和《窦娥冤》、孟汉卿的《张鼎智勘魔合罗》、孙仲章的《河南府张鼎勘头巾》等公案剧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真实地再现了权豪势力横行霸道、贪官酷吏为虎作伥的社会现实,善良百姓衔冤负屈,正义无法伸张,揭示的是“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黑暗现实,具有强烈的悲剧效果。剧作家们希望有包公、张鼎这样的清官能吏为百姓申冤雪枉,寄托了他们对清官政治的向往。历史剧的代表作则有关汉卿的《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它们大多不以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取胜,而是重在写“心”,借历史事件来写仇与恨,酣畅淋漓地抒发改朝换代、世道变迁引起的愁绪与悲愤。在对社会、人生满怀愁绪的同时,也有一些剧作家创作了愤世嫉俗、看破红尘的作品,如马致远的《黄粱梦》和《任风子》、岳伯川的《铁拐李》、李寿卿的《度柳翠》等神仙道化剧。这些神仙道化剧有出世避世的消极思想,但并不是单纯的宗教宣传,在愤世、出世的故事中往往流露出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二)元杂剧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块瑰宝,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就,也对世界文化做出了贡献。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最早流传到欧洲的中国戏曲剧本,在欧洲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法国文学巨匠伏尔泰将它改写为《中国孤儿》,上演后轰动巴黎。李行道的《灰阑记》则被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改编,在美国、德国等地上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三)明清传奇明清时期,中国古典戏曲继元杂剧之后进入又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新时期,其代表形式是传奇。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同的戏剧流派,如以汤显祖为代表,讲究在传奇中驰骋才华的临川派;以沈璟为代表,强调戏曲舞台效果、注重音韵格律的吴江派等。其中,汤显祖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他的《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因为都有梦的情节,因此被称作“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更是以深刻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性成为中国古代戏曲的杰出代表,汤显祖也因此成为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名人,日本学者曾称他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三)明清传奇《牡丹亭》写的虽只是青年男女痴情相爱、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却被汤显祖赋予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汤显祖赞美的是与封建礼教相对抗的“情”,是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他通过杜丽娘这个贵族少女的爱情追求,赞美人性的觉醒,向陈腐、僵化的理学进行了大胆的挑战,表现了以情抗理的叛逆精神和新的时代思潮。李渔是一位以才子佳人故事见长的戏剧家,他系统总结了戏曲创作的经验,提出了系列戏曲创作的规律,在戏曲理论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清初后期的“南洪北孔”标志着清传奇的两座高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集前人传奇之大成,将爱情故事与重大政治事件结合起来,既有爱情故事的悱恻缠绵,又融入了历史题材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抒发离合兴亡的感慨。在艺术技巧上,它们做到了文采与音律的完美结合、戏剧结构的精妙严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扮演剧中人物分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从内容上说,行当是戏曲人物艺术化、规范化的形象类型。从形式上说,行当又是有着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这种表演体制是戏曲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创造上的集中反映。每个行当都是一个形象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相应的表演程式系统。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贰戏曲艺术的角色行当(一)生生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生的名目初见于宋元南戏,泛指剧中男主角。历代戏曲都有这一行当,近代各地戏曲剧种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又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分支,表演上各有特点。1.老生老生因多挂髯口(胡须),又名须生(见图5-4-3),扮演中年或老年男子,多为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气质比较接近,在表演上也有一整套相应的程式。如念韵白、用真声演唱;风格刚劲、质朴、淳厚;动作造型以雍容、端方、庄重为基调。如于魁智在《打金砖》中饰的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2.小生小生(见图5-4-4)与老生相对应,扮演青年男性,不戴胡须。高腔和地方小戏系统剧种多用真声演唱,昆曲和皮黄系统剧种多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如康健在《西厢记》中饰的张生。3.武生武生(见图5-4-5)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两类。长靠武生:因装扮上“扎”靠、戴盔、穿厚底靴子而得名。扮演大将,一般使用长柄武器。表演要求功架优美、稳重、沉着,具有大将风度和英雄气魄。念白讲究吐字清晰、峭拔有力,重腰腿功和武打。短打武生:常用短兵器,表演以动作轻捷矫健、跌扑翻打的勇猛炽烈见长。舞蹈身段要求漂、帅、脆,干净利索。武生也兼演部分武净戏。如李帅有在《三江越虎城》中饰的秦怀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图

5-

4-

3老生图

5-

4-

4小生图

5-

4-

5武生(二)旦旦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女角色之统称。早在宋杂剧时已有“装旦”这一角色。宋元南戏和北杂剧形成后仍沿用旦的名称,运用上又略有不同。昆山腔成熟期,形成正旦、小旦、贴旦、老旦四个分支。其后各剧种又繁衍出众多分支。近代戏曲旦角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大致划分为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专行,表演上各有特点。1.正旦正旦(见图5-4-6)原为北杂剧行当名,泛指旦行中的主角。在近代戏曲中的正旦已成为一定类型的独立行当,主要扮演娴静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重唱功,多用韵白,因常穿青素褶子,故又名“青衣”。如刘淑云在《西厢记》中饰的崔莺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2.花旦花旦(见图5-4-7)多扮演性格明快、活泼的青年女性,表演常带喜剧色彩,重做功和念白。如刘长瑜在《桃花村》中饰的春兰。3.武旦武旦(见图5-4-8)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按扮演人物的身份和技术特点,又分长靠武旦(又称刀马旦)和短打武旦两种类型。刀马旦多扎靠,骑马,持长兵器,表演重身段、功架、念白;短打武旦穿短衣裳,重跌扑翻打,常扮演神怪,多表演“打出手”特技。如关肃霜在《战洪州》中饰的穆桂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图

5-

4-

6正旦图

5-

4-

7花旦图

5-

4-

8武旦4.老旦老旦(见图5-4-9)扮演老年妇女。唱念用本嗓,唱腔虽与老生相近,但具有女性婉转迂回的韵味。多重唱功,兼重做功。有些剧种称老旦为夫旦或婆旦。如袁慧琴在《杨门女将》中扮演的佘太君。5.彩旦彩旦(见图5-4-10)又叫“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女性人物。表演富于喜剧、闹剧色彩,实属女丑,故常由丑行兼扮。有的剧种称其为“摇旦”。如秦腔《拾玉镯》中的王媒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堂图

5-

4-

9老旦图

5-

4-

10彩旦(三)净净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扮演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角色。或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或阴险毒辣,或鲁莽诚朴。演唱声音洪亮宽阔,动作大开大阖、顿挫鲜明,为戏曲舞台上风格独特的性格造型。据说此行当从宋杂剧副净演变而来。“花部”兴起后,净扮演的人物范围不断扩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