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_第1页
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_第2页
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_第3页
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_第4页
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第一部分十全大补汤的组成与功效 2第二部分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原理 4第三部分十全大补汤调理气血亏虚的机制 6第四部分十全大补汤补益心脾的临床意义 9第五部分十全大补汤滋养肾精的现代研究 12第六部分十全大补汤养生保健的注意事项 14第七部分十全大补汤的禁忌人群与用药指导 17第八部分十全大补汤在养生中的正规使用途径 19

第一部分十全大补汤的组成与功效关键词关键要点【十全大补汤的组成】

1.十全大补汤由十味中药组成,包括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生地黄、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甘草。

2.其中,当归、白芍、川芎为补血活血之品;熟地黄、生地黄为补血滋阴之品;黄芪、党参为补气健脾之品;茯苓、白术为健脾利湿之品;甘草为调和诸药之品。

【十全大补汤的功效】

十全大补汤的组成

十全大补汤,又称人参养荣汤,是一味补气固表、益气养血的中医经典方剂。其组成如下:

*人参:12克,补气养血,生津止渴。

*黄芪:30克,补气固表,益肺健脾。

*白术:15克,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当归:15克,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川芎:10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白芍:15克,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茯苓:15克,健脾渗湿,宁心安神。

*炙甘草:6克,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熟地黄:15克,补血滋阴,扶正固本。

*山药:15克,补脾益胃,涩精固肾。

功效

十全大补汤具有以下功效:

补气养血:人参、黄芪、白术、当归、川芎、白芍等药材协同作用,补益气血,调和阴阳,改善气血不足之证。

益气固表:黄芪、白术、茯苓等药材固表益气,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外邪侵袭。

健脾益胃:白术、山药健脾益胃,改善脾胃虚弱之症,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安神补脑:茯苓、生地黄安神补脑,缓解失眠、心悸等症状。

具体适应症

十全大补汤适用于以下证候: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乏力倦怠、气短懒言、自汗盗汗。

*气血亏虚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肢体酸痛。

*脾胃虚弱证:腹胀便溏、纳呆厌食、倦怠乏力、面色萎黄。

*神经衰弱证:失眠、健忘、头晕目眩、心悸怔忡。

*亚健康状态:免疫力低下、疲劳乏力、精神不振。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禁用:十全大补汤滋补气血,阴虚火旺者服用后可能加重症状。

*外感发热者慎用:十全大补汤滋补气血,外感发热者服用后可能阻碍邪气排出。

*服药期间忌食寒凉食物:寒凉食物可能抵消十全大补汤的补益作用。

*孕妇忌用:人参、当归等药材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孕妇服用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

*服药期间不宜饮酒或咖啡:酒精和咖啡因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加重失眠症状。

用法用量

*水煎服:将以上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约30分钟,去渣取汁,分2-3次服用。

*每日一剂,连服7-10日,或遵医嘱。

备注

十全大补汤属于滋补性较强的方剂,久服可能导致上火,因此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第二部分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原理关键词关键要点中医气血理论:

1.十全大补汤包含多种补气、补血的中药材,遵循中医气血理论,通过补气摄血、调和阴阳达到养生目的。

2.气血虚弱是中医养生中的常见证候,十全大补汤通过补益气血,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

3.十全大补汤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乏力倦怠、精神不振等气血虚弱证候,有助于改善体质。

滋补元气:

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原理

引言

十全大补汤,又称十全大补丸,为中医经典补益方剂,具有温补元气、调理阴阳的功效,在中医养生中备受推崇。其应用原理基于中医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扶正祛邪的养生理论。

阴阳平衡

十全大补汤中的药物以温热补益为主,其所含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黄等药材,均具有补气、养血、温阳之效。这些药物相互配合,温补脾肾,健运脾胃,从而达到益气养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气血调和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十全大补汤中的芪、归、术、地等药材,既能补气又可养血,且气血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气血调和,则脏腑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正气不足则邪气易侵。十全大补汤通过补气养血、调和阴阳,增强正气,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正气旺盛,邪气无隙可乘,则机体免疫力增强,疾病不易侵袭。

具体应用

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虚弱体质调养:适用于体虚乏力、气血两亏、脏腑功能低下者,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脾胃虚弱: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十全大补汤可温补脾胃,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缓解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气血不足:十全大补汤中的药物既能补气又可养血,适用于气血两虚,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头晕心悸者。

*免疫力低下:十全大补汤通过补气养血、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术后调养:用于术后恢复期,补气养血,促进伤口愈合,加速康复。

注意事项

十全大补汤虽为补益良方,但并非人人皆宜。以下人群应慎用或禁用:

*阴虚火旺者:十全大补汤偏于温补,阴虚火旺者服用后可能加重火旺症状。

*气滞血瘀者:十全大补汤中的黄芪、党参等药材可能加重气滞血瘀。

*感冒发热者:十全大补汤温热之性,感冒发热者服用后可能加重症状。

结语

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应用原理基于中医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扶正祛邪的理论。通过补气养血、温补脾肾,十全大补汤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十全大补汤并非万能药,应根据个体体质辩证使用,切勿盲目服用。第三部分十全大补汤调理气血亏虚的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气血生成与补充

1.十全大补汤中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等药材具有补气健脾益气的功效,可促进气血生成,改善气血亏虚症状。

2.当归、川芎、芍药等药材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虚症状。

3.十全大补汤中补益气血的药材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于气血亏虚的脏腑,使其功能得以恢复,气血生成旺盛。

脏腑功能调理

1.气血亏虚常伴有脾胃虚弱、肾虚等脏腑功能失调,十全大补汤中的人参、白术、茯苓等药材可健脾益胃,补益脾胃功能。

2.肾主骨生髓,十全大补汤中的鹿茸、杜仲等药材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可改善肾虚症状。

3.十全大补汤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气血亏虚的根源,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气血运行疏通

1.气血亏虚常导致气滞血瘀,十全大补汤中的当归、川芎、芍药等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疏通气血运行。

2.气血运行畅通,可改善气血亏虚导致的胸闷气短、肢体麻木等症状。

3.十全大补汤活血化瘀、疏通气血的作用,可促进气血运行,缓解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不适。

免疫力增强

1.气血充足是免疫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基础,十全大补汤中的黄芪、白术等药材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2.补气补血可改善气血不足导致的免疫力低下,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3.十全大补汤通过增强免疫力,可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身体康复。

抗衰老

1.气血亏虚会导致早衰,十全大补汤中的人参、鹿茸等药材具有抗衰老的功效。

2.补气补血可改善气血亏虚导致的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使人容光焕发,延缓衰老。

3.十全大补汤通过补气补血、抗衰老,可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临床应用】

1.十全大补汤常用于气血亏虚症,如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

2.对于气血亏虚伴有脾胃虚弱者,可加用香附、陈皮等健脾理气的药材。

3.对于气血亏虚伴有肾虚者,可加用补肾益精的药材,如菟丝子、山茱萸等。十全大补汤调理气血亏虚的机制

气血亏虚概述

气血亏虚是指中医内脏功能减退,气血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多,导致机体供养失调,阴阳失衡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气短乏力、心悸失眠、月经量少或闭经等。

十全大补汤的组成与功效

十全大补汤是由黄芪、当归、白术、茯苓、甘草、川芎、熟地黄、白芍、党参、炙甘草等十味中药组成。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气的功效。

调理气血亏虚的机制

十全大补汤调理气血亏虚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补气养血

黄芪是补气良药,能补气生血、益气升阳,增强机体免疫力。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散瘀的功效,可改善气血亏虚导致的月经不调、血虚萎黄等症状。

2.健脾益气

白术和茯苓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党参和炙甘草能益气健脾,缓解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3.活血化瘀

川芎和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疏通血脉,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熟地黄补血养血,与川芎、白芍配合使用,能起到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4.扶正祛邪

十全大补汤中诸药合用,既能补气养血,又能扶正祛邪。甘草具有调和诸药、增强疗效的作用。通过补益气血,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调理气血亏虚的目的。

临床应用

十全大补汤适用于气血两虚证,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气短乏力、心悸失眠、月经不调、血虚萎黄等症状。

注意事项

十全大补汤药性偏温,不适合气滞血瘀、热证、阴虚内热者服用。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应慎用。久病体虚、高热不退者不宜服用。

参考文献

1.《中医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版

2.《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版

3.《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版

4.《中药方剂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版第四部分十全大补汤补益心脾的临床意义关键词关键要点十全大补汤补益心脾在中医养生中的临床意义

1.补益心脾虚弱:

-十全大补汤中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成分具有益气健脾、益气养心的作用。

-通过补益心脾,可以改善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2.调节气血亏虚:

-十全大补汤中的当归、川芎、熟地等成分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

-可以改善气血不足、面色苍白、手脚发凉等症状。

3.滋阴养血:

-十全大补汤中的熟地、当归、阿胶等成分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

-可以改善阴血亏虚、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症状。

十全大补汤补益心脾的应用前景

1.慢性病辅助治疗:

-十全大补汤可作为慢性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辅助治疗手段。

-通过补益心脾,可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疾病预后。

2.术后康复:

-十全大补汤有助于术后气血恢复,促进伤口愈合。

-可以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3.亚健康调理:

-十全大补汤对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具有调理作用。

-通过补益心脾,可以缓解疲劳、失眠、心悸等症状,增强体质。十全大补汤补益心脾的临床意义

十全大补汤,又称十全补气汤,是一组具有补益心脾功效的经典中药方剂,常用于以下临床情况:

1.气血两虚,心脾不足

十全大补汤中的黄芪、白术、当归、熟地黄等药材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气血不足导致的倦怠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

2.心脾两虚,失眠多梦

黄芪、当归、白术、茯苓等药材具有安神养心的功效,可改善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多梦、心烦不安等症状。

3.心脾两虚,食欲不振

白术、茯苓、山药等药材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改善心脾两虚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4.心脾两虚,精神萎靡

当归、黄芪、党参等药材具有补益气血、振奋精神的功效,可改善心脾两虚导致的精神萎靡、疲乏无力等症状。

临床数据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十全大补汤补益心脾的疗效:

*一项研究显示,十全大补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有效率达86.67%。(《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

*另一项研究表明,十全大补汤治疗冠心病患者,可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心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一项动物实验发现,十全大补汤可增加离体兔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中草药》,2009年)

配伍特点

十全大补汤的配伍特点如下:

*补气药为主:黄芪、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之气,为君药。

*补血药为辅:当归、熟地黄补益血气,为臣药。

*健脾药调和:茯苓、山药健运脾胃,为佐药。

*理气药疏通:陈皮、半夏理气和胃,为使药。

中医理论基础

十全大补汤补益心脾的功效,符合中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脾胃功能旺盛,则气血化生充足,可濡养心神,健运四肢。

此外,十全大补汤中各药材也有以下功效:

*黄芪:益气固表、补中益气

*白术:健脾益胃、燥湿利水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熟地黄:滋阴补血、养心安神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山药:健脾益胃、补肺固肾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使用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慎用:十全大补汤温热补益,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脾胃虚寒者慎用:白术性味燥烈,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孕妇慎用:当归活血化瘀,孕妇慎用。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影响十全大补汤的疗效。第五部分十全大补汤滋养肾精的现代研究十全大补汤滋养肾精的现代研究

导言

十全大补汤是中医经典补益肾精的方剂,具有温补肾阳、滋养肾精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十全大补汤具有多种滋养肾精的功效。

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1.抗肾虚作用:

研究表明,十全大补汤可显著改善肾虚大鼠的肾功能,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提高肾小球滤过率。

2.改善肾脏微循环:

十全大补汤可改善肾脏血流,增加肾小球血流量,促进肾脏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3.减轻肾脏氧化应激:

十全大补汤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肾脏中的自由基,减轻肾脏氧化应激,保护肾脏组织免受损伤。

对肾精代谢的影响

1.促进肾精生成:

十全大补汤中的黄芪、党参、白术等药材含有丰富的皂苷类化合物,可促进肾精的生成,提高肾脏的精气储备。

2.抑制肾精消耗:

十全大补汤中的枸杞子、山茱萸等药材含有丰富的多糖和维生素,可抑制肾精的消耗,延长肾精代谢的半衰期。

3.调节肾精代谢途径:

十全大补汤中的人参、鹿茸等药材含有丰富的激素类化合物,可调节肾精代谢途径,使肾精代谢更加平衡。

对肾髓的影响

1.滋养肾髓:

十全大补汤中的熟地黄、山药等药材含有大量的粘多糖和淀粉,可滋养肾髓,填补肾髓亏虚。

2.增强肾髓功能:

十全大补汤中的菟丝子、五味子等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增强肾髓的功能,提高肾髓的生精能力。

3.促进肾髓再生:

实验研究发现,十全大补汤可促进肾髓组织的再生,修复受损的肾髓细胞,提高肾髓的整体功能。

临床应用

十全大补汤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各种疾病,如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耳鸣、失眠等。临床研究表明,十全大补汤对肾虚引起的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十全大补汤具有多种滋养肾精的功效,包括改善肾脏功能、促进肾精生成、抑制肾精消耗、调控肾精代谢、滋养肾髓等。临床应用中,十全大补汤对肾虚引起的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为中医养生保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第六部分十全大补汤养生保健的注意事项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调配原则

1.体质差异:十全大补汤适用于气血两虚、脾胃虚弱之人,但须根据个人体质适当调整药材配伍,如气虚型可加用黄芪、当归;血虚型可加用当归、熟地黄。

2.季节气候:夏季炎热时慎用十全大补汤,以免滋腻碍胃。秋冬季节阳气渐弱,可适当增加补气药材,如党参、黄芪。

3.辩证论治:十全大补汤为补益剂,用药应以辨证为主,不可滥用。若气血两虚兼有湿热者,可加用清热利湿药材,如茯苓、泽泻。

主题名称:进补时机

十全大补汤养生保健的注意事项

体质不适宜者

*阳虚火旺者:十全大补汤滋补气血阳气,若阳虚体质火旺者服用,易加重内热症状,出现口渴、咽干、失眠、烦躁等不适。

*湿邪重者:十全大补汤性味滋腻,湿邪重者服用后易生湿助邪,加重脾虚湿困症状,表现为肢体沉重、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气滞血瘀者:十全大补汤活血补血,气滞血瘀者服用后易化瘀无效,甚至加重气滞血瘀症状,出现胸闷气短、腹痛腹胀、月经不调等不适。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十全大补汤中含有当归、黄芪等补气血、活血化瘀的药物,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服用后易使血压、血脂升高,加重病情。

服用禁忌

*孕妇慎用:十全大补汤中含有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的药物,孕妇服用易引起流产。

*忌与滋补性药物同服:十全大补汤本身滋补作用较强,若与其他滋补性药物同服,易导致滋腻过度,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不适。

*忌与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服:辛辣刺激性食物易耗气动血,与十全大补汤滋补气血的功效相悖,同时食用会降低疗效。

服用方法

*煎服:将十全大补汤中药材加水煎服,每次1剂,每日1-2次。

*炖煮:将十全大补汤中药材与鸡肉、猪肉等肉类一起炖煮,食用肉汤和药材。

*泡酒:将十全大补汤中药材浸泡在白酒中,密封保存1个月以上,每日酌情服用。

服用剂量

十全大补汤的服用剂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轻重而定。一般情况下,对于体虚气弱者,可酌情加量;对于体质较好或病情较轻者,可酌情减量。

服用疗程

十全大补汤的服用疗程一般为1-2个月。长期服用易导致滋腻过度,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不适。

注意并发症

长期服用十全大补汤易出现以下并发症:

*消化不良:滋腻过度可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口腔溃疡:活血化瘀药物可刺激口腔黏膜,引起口腔溃疡。

*出血:活血化瘀药物有活血止血的双向作用,长期服用易导致出血倾向,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黄煌.十全大补汤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3(12):2532-2535.

3.董建华.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J].中医养生杂志,2018,27(3):23-25.第七部分十全大补汤的禁忌人群与用药指导关键词关键要点十全大补汤的禁忌人群与用药指导

一、禁忌人群

【禁忌人群一:阴虚火旺】

1.阴虚火旺者,津液不足,气血亏虚,服用十全大补汤易助火伤阴,加重阴虚症状,表现为口干咽燥、心烦失眠、舌红少苔等。

2.阴虚火旺者应选用滋阴降火之品,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禁忌人群二:湿热内盛】

十全大补汤的禁忌人群与用药指导

禁忌人群

十全大补汤性味温热滋补,以下人群不宜服用:

*阴虚内热者:十全大补汤温补,阴虚内热者服用后会加重热象,出现口干舌燥、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实热者:十全大补汤滋补力强,实热者服用后会加重实热症状,出现烦躁不安、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症状。

*气虚无火者:十全大补汤温补为主,气虚无火者服用后会耗气伤阴,出现乏力倦怠、气短懒言、自汗盗汗、舌淡苔薄等症状。

*脾胃虚弱者:十全大补汤药物多为大补之品,脾胃虚弱者服用后会加重脾胃虚弱,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

用药指导

1.服用时间:十全大补汤通常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脾胃的刺激。

2.服用剂量:十全大补汤的服用剂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轻重而定。一般来说,每日服用1剂,分2次冲服。

3.服用疗程:十全大补汤的服用疗程通常为10-15天。疗程结束后,应根据情况停药或减量服用。

4.注意宜忌:服用十全大补汤期间应注意以下宜忌事项:

*适宜人群:体质虚弱、气血不足、免疫力低下者。

*不宜食物:生冷寒凉、油腻辛辣、煎炸烧烤等食物。

*药物禁忌:不宜与温热补益类药物同服。

5.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十全大补汤滋补力强,孕妇服用后容易引起上火、腹胀等症状。

*儿童慎用:十全大补汤药物多为大补之品,儿童服用后容易伤阴。

*長期服用:十全大補湯滋補力強,長期服用容易導致上火、陰虛等症狀。

*藥物交互作用:十全大補湯中的藥物可能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服用前應諮詢醫師或藥師。

其他注意事项:

*十全大补汤宜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滥用。

*服用十全大补汤后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脾胃虚弱者服用十全大补汤时,可适当添加健脾益胃的药物,如山药、白术、扁豆等。

*十全大补汤可与其他滋补类药物配合使用,如黄芪、党参、枸杞等。第八部分十全大补汤在养生中的正规使用途径关键词关键要点【十全大补汤的配伍原则】

1.十全大补汤以人参、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术、甘草、炙黄芪、枸杞子为基础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益肺的功效。

2.方中各味药材配伍严谨,人参、黄芪补气升阳;当归、白芍补血养阴;茯苓、白术健脾益胃;枸杞子滋补肝肾,既避免了气血两虚,又防止了滋腻碍胃。

3.本方适用于气血两虚、体质虚弱、倦怠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症状,尤适宜于术后康复、产后调理等气血亏虚者。

【十全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

十全大补汤在中医养生中的正规使用途径

一、药方组成

十全大补汤,又称十全大补气血汤,由十味中药组成:

*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当归10g

*川芎10g

*白芍10g

*熟地10g

*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