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北医教材总结_第1页
中医学,北医教材总结_第2页
中医学,北医教材总结_第3页
中医学,北医教材总结_第4页
中医学,北医教材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上篇中医基础理论

BASIC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第一章导论INTRODUCTION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及其人文背景HistoryandCultureBackgroundofTCM

一、中医学发展的历史纵观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四个重要的学术活跃期:

■春秋时期《黄帝内经》(素闻,灵枢各九卷)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

■金元时期刘完素(寒凉)张从正(驱邪)李杲(脾胃)朱震亨(滋阴)

■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兴起

二、孕育中医学术的人文背景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较多的农耕文化特点,对中医学有深刻的影响:

■注重实用,注重实践。

■敬仰天地,服从自然。

■长于体察,注重微细。

■中医学术体系对多样性的包容。

第二节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AcademicCharacteristicsandMainlyContentofTCM

一、中医学的主要学术内容

(—)中医理论

■指导对生命与健康理性进行认识的基本原则。

■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养生和防治原则。

(-)中医临床知识与技能

■诊法、辨证等基本知识与技能

■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的相关知识与经验

(三)中药方剂知识与经验

■复方作用机理复杂,蕴含着更深刻的药学知识,它的治疗效果常常是单味药物不可比拟的。

■《中药大辞典》记载的药物已多达5000余种。

(四)养生保健技能及生活科学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方法,如针灸、推拿、吐纳、导引、太极拳、食疗、

药膳等。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

(二)恒动观念

■恒动,就是不止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

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元•朱震亨《格致余论》亦说:“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

■书中用恒动观念对于阴阳、五行、气、血、生命运动、疾病给予了很好的解释。

(三)辨证论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观察''症",判断“证”,以治病

既有“征象”之意,也有“证据”之意。

证反映着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交

化的本质:

即症状,是描息者自存察觉到的各种

症异常感觉.

则揭宗了在同一病因病机作用下,

病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全过程,因

而是最本质、最深刻地认识。

第三节中医学的认知方法TheMethodforUnderstandingTCM

中医的学术体系,是在其特定的思维模式指导下形成的。了解与研究中医思维模式的特点,

对于正确理解和掌握中医学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客观世界是物质与运动的

在中医学看来,"气”是最小的物质单位,一切都由气变化而来。如《素问•五常政大论》

所说的:“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等。

二、中医思维

■以直观表象为前提,运用比类、揆度、奇恒等逻辑方法,以求达到“视其外应,以

知其内藏,则知病所”(灵枢.本藏篇)的目的。观其外,知其内

■以视其外应,知其内藏为逻辑起点,对直观表象进行分析。

■钱学森认为:“思维学又可以分为抽象(逻辑)思维学、形象(直感)思维学和灵感(顿悟)

思维学三个组成部分。“

■中医思维属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形象思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它既不是简单的取类比象,也不同于逻辑思维。它是以形象的、直观领悟为特征的,复杂的、

多途径、多回路的思维方式。

小结

■中医学的许多重要概念都是无形的;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三: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中医学所记载的医学现象和积累起来的医疗经验,以及独具的思维方法,无疑是中华民族对

世界医学所作的宝贵贡献。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TheTheoryofYin-YangandFiveElements

第一■节阴阳学说TheTheoriesofYin-Yang

♦阴阳:是一个既规定了具体属性,又没有具体物质承担者的理性概念。正如《灵枢・阴阳系日

月》所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影响着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指导着•直延续至今的临床

医疗实践。

♦正如《灵枢•病传》所说:“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亦说: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

阴: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

(-)阴阳是自然界变化的普遍规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其中“道”就是指万事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

(三)三阴三阳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形式(伤寒论)

・三阴三阳:中医氤象、经络学说正是在此

・太阳、阳明、少阳基础上展开的:循行于上肢的

・太阴、少阴、厥阴经脉足名以串循行于下肢的

经豚兄名以足,阴经配属六

•三阴三阳之间通过表里关

叫阳经配六腑。每条经豚

系相互对应:

的名称就包含了阴风手足和

・太阳、少阴

脏腑三部分内容如

•阳明、太阴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少阳、厥阴凡太阴脾经、足阳明W经

(四)阴阳相关的条件

阴阳的相关条件,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该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

点的,即具有相关条件的。所谓相关条件,就是阴阳得以共处一体的决定因素。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内。

如:天与地,是对宇宙而言;男与女,是对性别而言。

(五)相对性和可分性

♦阴阳的相对性,指各种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阴阳的可分性,指阴或阳之中可再分阴阳。

(六)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交感相错

交感就是指阴阳的交互作用,相错则是指这种相互作用十分错综复杂。

《素问•至真要大论》则说:“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风寒暑湿燥火)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

《易经》指出:“天地交,泰”;”天地不交,否”。

2、阴阳的对立制约:即阴阳相反,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阴阳属性是对立的矛盾的,如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

♦二是指阴阳在对立的同时,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是

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3、阴阳的互根互用即阴阳相成,也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凡阴阳,皆相互依存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故《医贯•阴阳

论》指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二是指,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可以现出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特点。如《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动力——血能载气养气

4、阴阳的消长和平衡

消长指的是阴阳两者始终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所谓“消”,即减少、消耗;所谓“长”,即增多、

增长。两者都是数量的变化。

其基本形式包括两类:--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二是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

健康人亦称平人,应为《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治疗的总原则就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阴阳)

阳气是阴阳平衡的主导方面。《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阳秘乃固。’'还说“阳气者,

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阴阳皆消,先补气。

5、阴阳的相互转化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向其各自的对立面转化。这是事物的阴阳属性,发生了质的改变。即

“物极必反”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灵枢・论疾诊尺》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素问•阳阳应象大论》也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平衡,守中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运用

(-)阐释组织结构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由阴阳构成的有机的整体;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三阴三阳在内分别与手足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相联系;

♦就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

(-)概括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果。

以气血生理为例,气与血,分属于阳和阴;气具有生血、行血、统血、摄血等功能;血又具有

载气、养气等功能。

(=)说明病理变化___________

♦阴阳偷腔

.2阴阳•»裹

.吸阴阳互损

,4星阴阳■化

(四)指导疾病诊断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根本机理在于阴阳失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五)指导疾病治疗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机

体的阴阳平衡与协调,就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o

阴阳平衡阳亢阳虚阴盛阴虚阴虚阳亢阳虚阴盛阴阳俱虚

dj1HJ

泻阳补阳泻阴补阴滋阴潜阳壮阳制阴阴a阳双补

(五)指导疾病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⑴损其有余⑵补其不足

2.归纳药物性能⑴归纳药性⑵分析五味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五行”的定义是:木、火、土、金、水五种有用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

化。行:1.有用2.衡动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五行的特性

♦“木日曲直”

♦“火曰炎上”

♦“土曰稼稠'jiase

♦“金日从革”

♦“水曰润下”

五行特点性质

木曲直生长、生发、条达、舒畅。

火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土稼稽生化、承载、受纳。

金从革肃杀、潜降、收敛。

水润下寒凉、滋润、向下、静藏。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分直接归类与间接推衍

自然界五人体

五六

五气五方五形情志

季腑体

酸青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

苦赤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

甘黄湿中长夏土脾胃□肉思

辛白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

咸黑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

肝应舒畅,心应温暖,肺主素降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1、五行相生所谓“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

用。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所谓“相克”,指某一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又

称i°相胜i士。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董仲舒曾将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概括为:“比相生而间相胜也

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相生和相克是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的。即“生中有克”和“克中有生”。

相互为用,相互克制。如张介宾《类经图翼》所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

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根据生克次序,对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母)、“我生”(子)和“克我”

(所不胜)、“我克”(所胜)四个方面的联系。

五行生克无常胜“无常”派主张五行的相克关系是相对的。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解释生理现象

五行学说对生理现象的解释,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肝藏血,济心血,心养火,助脾。脾。肾纳气。

♦阐释五脏的相互关系:相互资生相互制约

肝输化调达,泄脾拥塞。心温肺。脾主水,治水,防肾水邪泛滥。肺肃杀,治肝,不过于发散

(-)解释病理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是指病变以相生关系为基础的传变。它可归纳成“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

两种类型;

2、相克关系的传变是指病变以相克关系为基础的传变。包括“相乘”(相克太过)与“相侮”(反

克为病)。

解释

1、母病及子(顺传):病变由母脏累及子脏。肾病及肝,母病及子(肝肾精血不足)

补肝肾之阴:六味地黄丸

2、子病犯母(逆传):乂称“子盗母气”,即病变由子脏及到母脏。

3、相乘:指相克太过而为病。肝病及脾,肝木乘脾土(肝脾不和)

肝:布两斜,寻肋脾

4、相侮:指反克为病:肝病及肺,“木火刑金”(肝火犯肺)

(三)指导疾病诊断

可以通过望、闻、间、切四诊来收集材料,并根据五行的联属关系来诊断病情。

五行五脏五色五味五官五志

木肝青酸目怒

火心赤苦舌喜

土脾M______u____口思

金肺白辛鼻悲

黑耳恐

(四)指导临床治疗

1、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2、确定治则与治法

⑴根据相生规律制定的治疗原则:包括i°虚则补其母i土和i°实则泻其子i土。前者主要用于虚

证;后者主要用于实证。

⑵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不外乎或某•方面过强,表现为机能亢;或某•方面过弱,

表现为机能不足。因此,治疗原则就是“抑强”“扶弱”。

治未病:1.先防病起;2.再防病转;3.终防病恶

第三章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是通过人体的外在征象、现象,来研究人体内在脏

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它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与六腑、五官、五体、九窍相互联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藏,即藏于体内的脏腑;象,即现象、征象。

脏腑的生理功能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

■其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主持人的精神情志,思维活动。

■《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其形态多为管腔性器官,是饮食物的通道;其生理功能是传化饮食物,主管饮食的受纳、消

化,营养的吸收,糟粕的排泄。

■《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其形态多类似管腔性器官,与六腑相似:其功能是贮藏精气,与五脏类同。功同脏,形似腑,

故称奇恒之腑。

五脏必记!

五脏一一心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其外。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表里。两经络有若属关系

■口疮清小肠热

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功能。

*2.心主神明:人的神志活动与五脏有关,主要与心有关。

3.心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4.喜为心志,汗为心液。

五脏---肺

肺居胸中,上连气道,喉为门户,通于鼻,为气体出入之所。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故肺与大肠相表里。

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后详讲)

*2.肺主宣发、肃降:

肺的气机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肺的气机有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3.肺主通调水道

肺对全身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4.肺朝百脉,主治节

朝:具有会聚和朝向之意。百脉:诸脉、所有的脉。治节:治理调节。

百脉朝会于肺。指全身经气血液均经于肺,交换成分

5.肺主声,开窍于鼻

6.肺合皮,其华在毛

7.忧悲为肺志,涕为肺液

五脏一一脾脾乃后天之本

*1.脾主运化:运,即运输,化,即消化。

(1)脾主运化水谷(2)脾主运化水液

*2.脾主统血:是指脾气能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3.脾的生理特性:脾主升清

指水谷精微借助于脾气的上升而上输于肺,而云行于全身。指脾气的升举可以维

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衡定。

脾喜干燥,厌恶潮湿

脾虚不运易生湿,湿邪过盛易困脾阳。

4.脾合肉,主四肢

5.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6.思为脾志,涎为脾液

唾液:稠后的为唾,清淡的为涎

五脏___肝

肝位于膈下,腹腔右上方。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肝与胆相表里。

*1.肝主疏泄

(1)调畅情志

(2)调畅气机

(3)促进脾胃的纳化和胆汁的排泌功能

(4)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

(5)调理冲、任二脉

*2.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

3.肝合筋,其华在爪

4.怒为肝志,肝开窍于目,泪为肝液

5.肝的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2)肝性喜条达,恶抑郁

五脏一一肾肾为先天之本

・肾位于下焦、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有“腰为肾之府”的说法。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肾与膀胱相表里。

・1.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具有生命活力的精微物质。

(1)肾藏先天之精:它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2)肾藏后天之精:是由后天之本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故称“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充

盛注入于肾,与先天之精结合,转化为肾精。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肾精又

转化为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相互依存。

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准备了物质基础。

后天之精又不断地供养先天之精。故有“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的说法。

《素问•上古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

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强壮;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发胎坠;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

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

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

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

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本,从阴阳属性可分为肾阳,肾阴。肾阴、阳是一身阴阳的根本。

肾阴:元阴、真阴人体阴液的根本。对人体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起着滋养濡润的作用。

肾阳:元阳、真阳人体阳气的根本。对人体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起着温煦和生化的作

用,精能化气,又称肾气。

*2.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

*3.肾主纳气:肺换气,肾纳气,至沉丹田。肾不纳气,气虚,气足

4.肾主骨、生髓、通脑、齿为骨之余

5.其华在发(上代相传)

6.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肾气控大小便)

7.恐为肾志、唾为肾液

心肺上焦,脾胃中焦,肝肾下焦,肝肾同源。肝

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归属

自然界五人体

五音五味五色1五化五r气五1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华五液

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爪泪

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面汗

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肉思唇涎

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毛涕

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发唾

六腑了解

六腑---胆

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

1.贮藏和排泄胆汁

*2.胆主决断

六腑一一胃

1.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

2.胃的生理特性脾胃表里,特性相反

(1)胃气主降

(2)胃喜润恶燥

六腑---小肠

1.主受盛和化物

*2.分别清浊(有用为清,弃者为浊)

六腑一一大肠、膀胱

大肠: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

膀胱: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清前中医曰膀胱有气化作用,但现今归为肾)

六腑---三焦

■通道作用

■是指把人的躯体按上、中、下分划分为三部分。

(所谓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对体内精、气、血.、津液等物质进行一系列的加工与改造

作川,也可以说是新陈代谢的生化过程。

三焦是水谷精气、津液出入的通道。三焦具有气化功能,可使气化为津液,从媵理皮毛排出

则为汗,从膀胱排出则为溺,从膀胱经脉发泄则为“气”,因而,《素问•灵兰秘典论》有“三焦

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之说.)

・上焦:横膈以上包括心、肺两脏;

■中焦:横膈以下至脐,包括脾、胃、胆等脏器;

■下焦:脐以下,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女子胞等脏器。

生理功能

・1.三焦通行元气,总司人体气化。()

■2.运行水液

・(1)上焦主宣发卫气输布水谷津液。称“上焦如雾”

■(2)中焦指脾胃的运化。称“中焦如讴”

■(3)下焦主要功能是泌别清浊,排泄糟粕和尿液。称“下焦如渎”(du,水闸作川)

第四章病因、病机(PathogenicFactorsandPathogenesis)

1、中医病因概说

2、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

3、中医病因的分类

4、外感六淫各自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

5、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

第一节病因PathogenicFactors

病因定义——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就是病因。

病因学说——研究病因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的学说

概说-学习的意义

对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发生经过及其临床

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与证候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然后将病因、病位结合起

来,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对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把中医病因学说对临床辨证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分析归纳证

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

一、贯穿了整体观念的指导思想:

中医整体观运用在中医病因学,首先体现在中医对发病的认识上。

*中医特色: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

一、贯穿了整体观念的指导思想

其次,中医学在天人相应

统一整体观的指导下,辨证地

探讨了气候变化、饮食劳倦和

朝活动等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二、广泛应用了类比的方法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

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

风的特性一摇摆、晃动

疾病症状一肌肉或肢体震颤、动摇、抽搐

病因分类****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疣气

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饮食(饥饱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病因

劳逸(过劳、过逸)

其他致病因素外伤、冻伤、烧烫伤、虫兽伤

病理产物痰饮、瘀血

一、外感致病因素**

相主要指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的,来自于自然界而导致人体发病的病因,如六淫、历气等。

(一)六淫(比较六气)***

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变化,即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气”。淫,谓

水满而外溢,故有太过、失制之意。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淫是不正之气,又称其为“六邪”。

气候变化(太过、不及)

六气1^^^—致病因素称为-六淫

人体正气不足

内生“五邪”——内风、内火、内湿、内燥、内寒

六淫致病特点:

对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入侵。六淫邪气多从肌表、或口鼻、或同时从这两个途径侵

犯人体而发病,故乂有“外感六淫”之称。六淫所致疾病,乂称为外感病。

我季节性:多与时令气候有关。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

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地区性:多与居处环境有关。与生活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

燥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温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者又常因燥

热或火邪致病等。

对相兼性:既可单独亦可相兼致病。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兼

挟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考六淫性质特点,阳邪伤阳位,寒邪伤阳气)

1.风邪

(-)风邪的概念

风“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

自然特性:为春季主气。风为木气通于肝。在节气: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风邪“六淫中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向上向外特性的邪气。”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风性轻浮,具向上向外之性。

其性开泄:具疏通、透泄之性。媵理疏松,汗孔张开,汗出、恶风、鼻塞

易袭阳位:头面、肌表、阳经。头晕头痛、怕风、口眼歪斜

2、风善行而数变

善行:指风性走窜无定,善动不居,故说“风性主动”。病性发无定处、病变部位不固定。

----风疹、尊麻疹

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迅速,变幻无常的特性。发病急、变化快——癫痫、中风

3、风为百病之长

长:首长、首领。易与他邪相合,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春季的主气

性质致病特点病证种类

风为阳邪其性1伤风外风

开泄易袭阳位1轻扬、升发向上,向外,易犯头面、肌表、2风痹从皮毛而入,为寒

肩背等属于阳的部位。3风疹湿燥火的先导,为

2风性走窜无定,病位游移无定处,且发病“六淫”之首。

迅速,变化无常。1热极生风内风

风善行而数变3风邪为六淫病邪的首要致病因素,六淫其2肝阳化风多由肝的功能失调

它邪气多依附于风邪侵袭人体。如外感风3阴虚风动所致。“诸风掉眩,

寒、风热、风湿、风燥等。4血虚生风皆属于肝

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歌诀:

风为阳邪性开泄,百病之氏引外邪,主动善行而数变,内外之风要鉴别。

2.寒邪

(-)寒邪的概念

寒:具有寒冷、凝结的特性

自然特性:为冬季主气。寒为肾水,通了肾。

在节气: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寒邪:六淫中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特性的邪气。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则全身或局部可出现阳

气衰退的寒证。

对伤表阳:恶寒、无汗;

混伤脾阳:脱腹冷痛、呕吐、腹泻;

先伤肾阳:畏寒蹬卧,手足厥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或迟

阳气作用:推温防固化摄

2、寒性凝滞:主痛(不通则痛,寒主疼痛)

把太阳伤寒证:项强头痛、骨节疼痛;

优寒痹:关节疼痛剧烈。

对胸痹:胸痛彻背,背痛彻心。

对寒邪直中:脱腹冷痛。

3、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皮肤、肌膜、筋脉收缩挛急。

把表寒:恶寒、无汗、战栗、蹬卧、脉紧。

对寒伤经脉:肢体屈伸不利。

2.寒邪——冬季的主气

性质致病特点病证种类

易伤阳气恶寒;外寒:

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皖腹冷痛、呕吐、腹泻;伤寒:伤于肌表

寒为阴邪气化作用,则全身或局部可出畏寒躅卧,手足厥冷,小便清长,下中寒:直中脏腑

现阳气衰退的寒证。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或迟

主痛(不通则痛,寒主疼痛)太阳伤寒证,可见项强头痛、骨节疼内寒:人体阳气虚

寒性凝滞痛;衰,温煦气化功能

寒痹,因寒邪偏盛,故关节疼痛剧烈。减退,虚寒内生。

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胸痹:胸痛彻背,背痛彻心

皮肤、肌媵、筋脉收缩挛急。表寒:恶寒、无汗、战栗、蹬卧、脉

紧。

寒伤经脉:肢体屈伸不利。

寒邪歌诀

寒为阴邪易伤阳,

凝滞气血行不畅,

寒主收引分内外,

温阳散寒理应当。

3、暑邪(五邪无内邪)

(-)暑邪的概念

暑:具有炎热、升散的特性

自然特性:为夏季主气。暑气通心。

在节气: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暑邪:夏至以后,立秋以前,具有炎热、升散的特性的邪气。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产生一系列热盛之证。壮热面赤;目红心烦;脉象洪数盛大。

2、暑性升散

伤津:大汗出、口渴喜饮、小便短赤。

耗气:气短乏力、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3、暑多挟湿

四肢困重、胸闷呕恶、大便滤泻不爽等湿阻脾胃之症。

3.暑邪——夏季的主气

性质致病特点病证

暑为阳邪,1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产壮热、面赤、目红、心烦、脉象洪数

其性炎热生一系列热盛之证。盛大。

暑性升散2耗气伤津伤津:大汗出、口渴喜饮、小便短赤。

耗气:气短乏力、突然昏倒、不省人

如:中暑

暑多挟湿3暑邪多挟湿邪致病除见暑热症状外,常伴有四肢困重、

胸闷呕恶、大便流泻不爽等湿阻脾胃

之症。急性肠炎。

注意: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歌诀

暑为阳邪其性炎,

伤津耗气易升散,

没有内暑需牢记,

暑多挟湿在夏天。

4.湿邪

(-)湿邪的概念

湿:乃水液弥散浸渍于人体组织中的状态

自然特性:为长夏主气。与脾土相应。

在节气: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湿邪:在六淫中具有阻碍气机、重浊粘滞等特性的邪气。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脾喜燥恶湿,所以湿邪以伤脾阳为最。可见纳呆腹胀、便滤、水肿、尿少。

2、湿性重浊:

沉重:头重身困、四肢酸重

秽浊:分泌物、排泄物面垢、H多多、下痢粘液、带下

3、湿性粘滞,如油入面:

a症状的粘滞性:如湿留大肠,大便粘腻不爽。

b病程的缠绵性:反复发作,或时起时伏,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致病每易伤及人体下部。淋病、带下、泄泻

4.湿邪一一长夏的主气

性质致病特点种类病证

湿为阴邪脾喜燥恶湿,所以湿邪以外湿水肿

易伤阳气伤脾阳为最。可见纳呆腹1季节:长夏之季,农历六月。

胀、便滤、水肿、尿少。长夏多湿。

2环境:涉水淋雨,水中作业,

湿性重浊沉重,肿胀,湿痹

居处潮湿,汗出沾衣。

疼痛,秽浊。疮痈

湿性粘滞1湿症状的粘滞性内湿湿疹、湿温

如油入面如湿留大肠,大便粘腻不饮食不洁,饮酒,过食痢疾

爽。生冷油腻导致脾不健运,湿自

2病程的缠绵性内生。

反复发作,或时起时伏,

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湿性趋下湿邪致病每易伤及人体下淋病、带下、

易袭阴位部。泄泻、

湿邪歌诀

湿为阴邪阻气机,

易困脾脏伤阳气,

湿性粘滞与重浊,

湿性属水卜注多。

5.燥邪

(-)燥邪的概念

燥:具有干燥、伤津的特性

自然特性:为秋季主气。与肺气相通。

在节气: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燥邪:在六淫中具有干燥、伤津、易于伤肺特性的邪气。

(二)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胜则干、口鼻唇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燥、毛发干枯

2、燥易伤肺

把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

肺主气司呼吸: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痰粘难咯、喘息胸痛

5.燥邪——秋季的主气

性质致病特点种类病证

湿为阴邪脾喜燥恶湿,所以湿邪以外湿水肿

易伤阳气伤脾阳为最。可见纳呆腹1季节:长夏之季,农历六月。

胀、便滤、水肿、尿少。长夏多湿。

环境:涉水淋雨,水中作业,

湿性重浊沉重,肿胀,2湿痹

居处潮湿,汗出沾衣。

疼痛,秽浊。疮痈

湿性粘滞1湿症状的粘滞性内湿湿疹、湿温

如油入面如湿留大肠,大便粘腻不饮食不洁,饮酒,过食痢疾

爽。生冷油腻导致脾不健运,湿自

2病程的缠绵性内生。

反复发作,或时起时伏,

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湿性趋下湿邪致病每易伤及人体下新姐>琰苣0淋病、带下、

易袭阴位部。泄泻、

燥邪歌诀

燥性干涩易伤津,

内外温凉要分清,

燥易伤肺因娇脏,

干咳少痰有胸痛。

6.火邪

(-)火邪的概念

火:具有炎热的特性

自然特性:为夏季主气。与心气相应。

在节气: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火邪:在六淫中具有炎热、耗气伤津、生风动血等特性的邪气。

(-)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阳热症状:壮热、烦渴、汗出、脉洪数

病位在上:口疮、头痛、耳鸣、牙痛、咽喉肿痛。

2、火(热)易伤津耗气

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少气懒言,肢体乏力。

3、火(热)易生风动血

热极生风----肝风内动

壮热、神昏澹语、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血热妄行---出血证:吐血、咳血、1ft血(皮下出血)、便血、尿血,月经不调。

4、火(热)易致肿疡

热胜则肉腐,肉腐则成脓:痈肿疮疡

火(热)邪——五气皆能化火

性质致病特点种类病证

火(热)为阳可见一系列火热之证,且人体外热头痛、耳鸣

邪,其性炎上上部表现为多。1直接感受:气候炎牙痛、咽炎

热、高温作业。

2“五气皆能化火”。

火(热)易伤除有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内热便秘

津耗气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1“五志皆能化火”。

秘结等津液耗伤的症状。2阴虚内热

火(热)易生1肝风内动,又称“热极生风”血分证:壮热、神昏澹语、四肢抽搐、

风动血2血热妄行两目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出血证:吐血、咳血、Itt血、便血、

尿血,月经不调。

火(热)易致“热胜则肉腐,肉腐则成脓”痈肿疮疡

肿疡

火邪歌诀

火为阳邪性炎上,

耗伤阴津理应当,

生风动血皆难治,

肉腐成脓必生疮。

**记性质特性

(二)疣气

概念:防气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是一种人们感官不能直接观察的微小物

质。“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无息,何能得睹得闻”。(吴又可《温疫论》)

在中医文献中又称“瘟疫”、“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可见其烈、毒、厉之特性。

疣气的致病特点*

器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症状相似的特点。其与温热邪气、火邪致病有相同之处,但疫

历之气更加急、猛、凶险。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指出:“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

者即病

求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可通过空气、水源、食物及其它途径传播。传染性强、流行广、

死亡率高为其特点,如鼠疫、天花、霍乱、烂喉痛、白喉、疫痢、大头瘟、虾蟆瘟等,实

际上包括了现代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如禽流感、SARS。

二、内伤致病因素

内伤致病因素主要指因人的情志变化或不良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损伤脏腑而发病的病因,

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

(-)七情

1.概述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

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自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与耐受

能力,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称为“内伤七情”。

2.七情与五脏气血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又把“喜怒思忧恐”,

简称为“五志’而分属于五脏。

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不同

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功能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反之,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

“五志相胜”疗法:

怒伤肝,悲胜怒;思伤脾,怒胜思;恐伤肾,思胜恐

喜伤心,恐胜喜;忧伤肺,喜胜忧

七情的致病特点

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

3.七情的致病特点***

(1)情志致病,损伤五脏:

不同的情志刺激,对各脏有不同的损伤,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

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中葭认为心是“五脏六腑以主”,"神明之官”,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各种情志刺激都

与心有关,心神受损可涉及其他脏腑。所以,心在七情致病中起着主导作用。

(2)情志变动,影响气机:

七情对内脏的直接损伤,主要是通过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而致。

影响脏腑气机

肘怒则气上——过度愤怒,使肝气横逆上冲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

得喜则气缓——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然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精神萎靡,气短乏力。

出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

州惊则气乱----突然受惊,使心气紊乱心悸,惊恐不安。

/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使脾气郁结脱腹胀满,纳呆便清。

附忧

附寒则气收”,意思是如果过冷的话,那么人体的气就会往里收。人体都有自保功能,自保功能

首先要保五脏,所以天气一寒则气收”,意思是如果过冷的话,那么人体的气就会往里收。人体

都有自保功能,自保功能首先要保五脏,所以天气一冷,人的肌肤膜理就会马上关闭。气要先

回到中焦来,就是都要回到身体I: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