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然资源、灾害与人类活动18_第1页
我的自然资源、灾害与人类活动18_第2页
我的自然资源、灾害与人类活动18_第3页
我的自然资源、灾害与人类活动18_第4页
我的自然资源、灾害与人类活动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化煤炭燃烧气化煤气煤渣煤灰发电供热脱硫废热CO2化工产品民用建材提取有色金属硫酸硫磺温室种植固化利用温室养殖活动:

煤炭的利用发生怎样的转变?活动:目前世界煤炭采取怎样的开采方式?(二)煤炭时期——“煤炭时代”【答案】

1、当前煤炭开采和利用方式日益多样化,正向着深加工、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2、不但提高了利用率,减少了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有效地减轻了环境的污染。3、煤炭的开采也向着高度机械化发展,机械化的采煤集采煤机、可弯曲运输机和自移式液压支架于一体,不但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也确保了生产的安全。

想一想:煤炭的开发利用向什么方向发展(三)后煤炭时代——“石油时代”各类能源所占比重(%)

18501870189019101930195019701995木柴煤炭石油天然气其他活动:大约在什么年代,世界石油的消费量超过煤炭?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中,居首位的是什么?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来______消费量超过了

煤炭,煤炭在世界能

源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

代石油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有何特点?2、自1995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总体趋势有何变化?3、2000年以来,各种能源的产销状况如何?探究说明1978—2001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原因?思考:从长远看,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向何处发展?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为主的能源的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关于两组概念:1、新能源、常规能源:2、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新能源的定义: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

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一次能源: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核燃料、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二次能源: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

河流冲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区,其自然原因是()

A.肥沃的土壤,丰沛的水源

B.暖湿的气候,密集的人口

C.丰富的矿产,先进的技术

D.平坦的地形,便捷的交通A下列有关人们利用煤炭资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木柴时代”的能源有木柴、水力、煤等B.“煤炭时代”出现在产业革命后C.“石油时代”各国都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D.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C下列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之间关系的图解表述,正确的是

()C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阅读课文,思考: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起关键作用的分别是何种资源?农业社会阶段——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后工业化阶段——后天性资源(一)农业社会阶段活动:

1)古代文明发源于哪些地区?

2)这几个古文明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

源有哪些共同特征?(二)工业社会阶段:活动:1)图中的城市分别靠近什么矿产资源?2)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对工业布局有何影响?克拉玛依金昌大庆鞍山本溪东营铜陵攀枝花个旧图例油田铁矿铜矿镍矿锡矿(三)后工业化阶段:活动:不同的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如何?为什么?强较强一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农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工业社会阶段作用程度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历史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强较强减弱起主要作用的资源气候、水、土地、生物矿产资源

后天性

资源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弱化举例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谷地形成了辉煌的古代文明矿产开发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如煤炭——伯明翰、匹兹堡、淮北;铁矿——鞍山、本溪、攀枝花;有色金属——金昌、铜陵、个旧;石油——大庆、克拉玛依、东营等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教材P106)(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大,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相对湿润地区,尤其是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古代城市。(2)在工业社会阶段,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以及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3)工业化后期,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

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也不同,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农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B.工业社会阶段——土地资源C.后工业化阶段——气候资源D.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D(09·广东地理)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自然资源质量差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C

读甲、乙两幅图,完成1~3题。1.甲、乙两幅图依次表示的是(

)A.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和风能的开发利用

B.风能的开发利用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C.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和核能的开发利用

D.核能的开发利用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B2.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植被类型依次是(

)A.平原和高原B.草原和沙漠

C.沙漠和草原D.高原和草原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均为新能源

B.甲是二次能源,乙是一次能源

C.甲是常规能源,乙是新能源

D.甲是新能源,乙是常规能源BA

(09·上海地理)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1)按照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1)可再生;太阳能与风能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3)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成本高,施工难。地理一轮复习——1、自然灾害概念:2、分类:

3、特点:4、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地震为主1、概念: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2、分类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寒潮、台风地质地貌: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生物灾害:蝗灾、虫害、生物入侵3、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4、危害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繁荣3.自然灾害的特征特征含义潜在性灾害发生之前都有长短不一的孕育期,用来积累或转换能量,以打破原有平衡和稳定性突发性灾害发生之前常常没有可直接感受到的前兆或严格的规律可寻,通常不易被人们察觉和分辨周期性相同事件间隔一定的周期后反复发生群发性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常常接踵而至或者是相伴发生复杂性灾害的周期性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时间尺度上;某种灾害常常与其他灾害组成灾害链多因性一种原因可能引起多处灾害,同一事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答: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

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

三年(328年),榆次:

雨雹破瓦、折木,苗

稼荡然。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雨雹)为诱因,还造成作物受灾的灾情。二、自然灾害的危害大多数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正常事件,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自然灾害造成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灾害等级、经济水平、人口密度等分类例子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冻害、异常高温、干热风、暴雪、冰雹、冻雨、浓雾、沙尘暴等地质地貌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生物灾害病虫害、鼠害、草害、蛇灾海洋灾害海啸、海冰、风暴潮、咸潮、赤潮2.自然灾害的分类(按成因和发生过程):特点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威胁大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频繁;山区面积广大,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经济活动普遍存在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齐全,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地震的危害最为严重,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P108阅读4.中国的自然灾害据记载,近500年间,淮河流域共发生了350次水灾。近50年来,平均每隔11年,淮河就发生一次大洪涝。三、中国的洪涝灾害(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类型含义关系洪水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爆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被淹没的现象由于两者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通称为洪涝灾害雨涝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阅读p108、p109正文和阅读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洪涝包括哪两大类型?2、根据表格描述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情特点。2、我国的洪涝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受灾人口多、成灾面积广、死亡人口多、经济损失惨重的特点,大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加强大江大河治理,减轻和缓解洪涝灾害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1、气候因素:降水季节变率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暴雨;夏季风进退规律、甚至反常;降水的地区分布不均2、流域水系特征:支流多、流域面面积广、汇水区域大;河道弯曲;沿河人口数量多,围湖造田等导致河流两岸没有足够的分洪和滞洪场所3、植被状况:思考:提出减少长江洪涝的措施?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保持水土退田还湖,修建水库,修建分洪滞洪场所、疏浚河道、加固堤坝……1、中上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2、中下游地区增强河流的蓄洪能力和泄洪能力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5月6月7、8月9月10月夏季风的进退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北方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⑵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洪涝;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旱灾。【高效记忆】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夏季风强弱北方南方南方北方锋面雨带控制锋面雨带控制单一气团控制单一气团控制涝涝旱旱案例p1111、探究淮河流域的洪涝频繁的原因

自然因素:1.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季较长且多暴雨2.支流较多呈扇形分布,雨季时,干支流同时涨水3.无入海河流,只注入洪泽湖,泄洪能力较小4.地势较为地平,河水流速较慢

人为因素:1.中上游植被的大量破坏,导致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河床抬高

P111活动淮河流域洪涝致灾的原因如下表所示:原因影响自然原因洪水来量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暴雨集中,洪水来量大淮河支流众多,呈扇形分布,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汇集,极易在中下游造成洪灾泄洪能力淮河干流河床纵向比降小,中游许多河段弯曲狭窄,泄水不畅黄河夺淮入海,淤塞了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加重了淮河水患滞洪能力淮河中下游调洪、滞洪场所不足人为原因围湖造田使湖泊与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度下降破坏植被植被减少,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弱,泥沙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水患治理淮河的措施,应针对淮河洪灾的原因,上游植树造林,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都是比较合理的措施。防治措施2、淮河流域治理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中游:退耕还湖、洼地建成蓄洪工程下游:整治开挖入海新河道全流域:建设防洪大堤、疏通河道小结:上拦中畅蓄下排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第⑴--⑵题:⑴.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

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B.6~7月C.6~8月D.5~8月⑵.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

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BC检测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⑴.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有的自然灾害是

(多项选择);在地区II内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⑵.(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

,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⑴、⑵小题的相应空格内:A洪水B风暴潮C干旱

D水土流失E泥石流F台风ACABCECDEDECFAB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以及防治(2008山东文综)【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⑵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答: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答: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2008海南文综)(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图10)。完成下列要求。⑴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4分)⑵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6分)答: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2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2分)。

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2分)。答:(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2分).持续强降雨(2分).(2007江苏)图9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23一25题。23.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24.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C.美国南部咫风活动频繁

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B

DAC(2007江苏)图9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23一25题。25.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AD(阅读总结填表)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和灾情洪涝灾害的成因洪涝灾害的成因洪涝原因1.流域广,支流多。2.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来水量大。3.河道弯曲,河床淤塞,泄洪不畅。4.地势低平,排水不畅.5.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6.围湖造田,减弱了蓄洪能力。防治洪灾的措施1.截弯取直。2.疏浚河道。3.兴修水利。4.加固堤坝。5.植树造林。6.退田还湖。7.加强监测和预报工作。8.建立健全灾害预警机制。9.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思考一般来说,洪涝灾害的发生,受什么因素的作用较大?

——气候因素6-7月份江淮流域7-8月份华北、东北(黄河流域)4-5月份珠江流域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北旱南涝夏季风进退、强弱与我国降水时间强降水集中地区原因4、5月份华南一带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多大雨天气6、(7月份)江淮地区准静止锋影响,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7、8月份华北、东北地区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出现盛夏暴雨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8、9月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多狂风暴雨【总结】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不论是在南方和北方,还是在沿海和内陆,都曾因暴雨而酿成过洪涝灾害。【总结】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②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多暴雨天气;受准静止锋影响,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锋面雨带移来并控制本地,出现盛夏暴雨;受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多狂风暴雨。【总结】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③夏季风强弱与降水: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形成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形成旱灾。【总结】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③夏季风强弱与降水: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形成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形成旱灾。④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有时还因多个暴雨天气系统叠加,形成特大暴雨。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和强度大,往往引发特大洪水。【总结】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③夏季风强弱与降水: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形成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形成旱灾。④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有时还因多个暴雨天气系统叠加,形成特大暴雨。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和强度大,往往引发特大洪水。⑤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洪涝灾害。【活动探究】淮河2003年水患(阅读)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文字材料,及图4-35淮河流域图、图4-36淮河洪水(阅读)淮河流域水灾一般原因的文字材料。问题一: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探究】造成淮河洪水灾害的原因【探究】造成淮河洪水灾害的原因【探究】造成淮河洪水灾害的原因因素洪灾成因人为因素滥伐森林植被减少,削洪补枯作用减弱,泥沙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水患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被削弱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2003年6~7月,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了前所未遇的水灾,200万公顷农田受到威胁,被水围困人口达210万,倒塌房屋15万间,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180亿元。材料二:淮河流域图(1)淮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_______。

(2)试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①气候:

;②地形:

;③水系:上中游支流多,下游河道淤塞,出海口少,泄洪不畅。。6、7月间淮河流域降水强度大,时间长

小麦

水稻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活动探究】治理淮河水患

2、下列措施中,哪些适合在淮河流域治理中实施:①开挖入长江水道②防止凌迅泛滥③上游植树造林④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活动探究】治理淮河水患

2、下列措施中,哪些适合在淮河流域治理中实施:①开挖入长江水道②防止凌迅泛滥

③上游植树造林④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工程措施: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通河道;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中游地区退耕还湖等。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严格控制滥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洪水的预报和监测等防治洪灾的措施一、自然灾害的1、定义2、类型3、特征4、危害二、我国的洪涝灾害总结气候流域地形水系特征流域植被洪涝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流域内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洪涝防治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洪涝原因1.流域广,支流多。2.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来水量大。3.河道弯曲,河床淤塞,泄洪不畅。4.地势低平,排水不畅.5.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6.围湖造田,减弱了蓄洪能力。防治洪灾的措施1.截弯取直。2.疏浚河道。3.兴修水利。4.加固堤坝。5.植树造林。6.退田还湖。7.加强监测和预报工作。8.建立健全灾害预警机制。9.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注意观察冷气流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暖气流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五月南部沿海地区冷气流冷气流冷气流五月注意观察梅雨梅雨梅雨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暖气流冷气流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暖气流冷气流六月长江中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