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训练:单元测试7人口与城市_第1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训练:单元测试7人口与城市_第2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训练:单元测试7人口与城市_第3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训练:单元测试7人口与城市_第4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训练:单元测试7人口与城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七人口与城市第一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读“韩国生育率和抚养比示意图(含预测)〞,答复1-2题。1.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韩国老年人口数开始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是()A.1983年B.2024年C.2024年D.2024年2.以下因果联系不正确的选项是()A.社会经济开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B.社会经济开展-养育本钱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C.社会经济开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D.社会经济开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上升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完成3-4题。时间数据工程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24年)常住人口/万人700.84281035.7938男女性别比例49.43:50.5754.20:45.800-14岁人口比重/%8.509.8415-64岁人口比重/%90.3988.4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111.763.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5-64岁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比女性劳动年龄人口()①增长速度慢②增长速度快③增长总量多④增长总量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4.导致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环境人口容量提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C.城市人口政策变化D.内地经济开展速度明显城市不同社区的开展程度或机能的差异,反映在社区人口迁移的结构上,以以下列图为某城市社区在某年的分龄人口移出、移入数量的统计图。读图答复5-6题。5.据图分析,该社区最应该增加哪种职业人员()A.医疗看护B.高科技人才C.建筑工人D.幼儿园老师6.从社区分龄人口的移出、移入状况看,该社区最可能属于城市地域中的()A.郊区B.工业区C.行政区D.中心商业区以以下列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区域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合理排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8.②时期该区域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地矛盾锋利B.人口增长过快C.劳动力过剩D.社会负担过重右图示意经济开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读图完成第9题。9.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为()A.①B.②C.③D.④广州珠江新城为国家级中心商务区。图(a)为广州市局部示意图,图(b)为珠江新城附近可能出现的人口流动情况。据此并读图答复10-11题。(a)(b)10.据图分析,该城市的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分布在图(a)中的()A.西北角B.西南角C.二沙岛D.海心沙11.图(b)中能反映珠江新城附近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A.①B.②C.③D.④以以下列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图中M为商业区。读图答复12-14题。12.M成为商业区的主导区位优势为()A.位于城市中心B.土地租金高C.交通通达度高D.周边居民数量多13.目前,该城市交通布局中最不合理的是()A.环行放射式道路网B.河流C.铁路D.高速公路14.该市拟规划建设城市新的功能中心,其中最合理的是()A.甲:休闲旅游中心B.乙:化学工业中心C.丙:对外交流中心D.丁:仓储物流中心以以下列图是我国某城市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答复15-16题。15.如果要在该城布局火力发电厂,那么最正确区位是城市的()A.东南郊B.西北郊C.西南郊D.东北郊16.据等温线判断,图中M处最不可能的功能区是()A.绿地B.重工业区C.文化教育区D.住宅区2014年10月31日,是首个世界城市日,主题为“城市的转型与开展〞。据此完成17-18题。17.以下关于城市特征与城市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②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化非常活泼③近几十年来开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明显超过兴旺国家④城市化本质是人口由从事第一、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选择在远郊建造适合中低收入居民居住的经济适用房,其主导因素是()A.土地利用效率B.地租支付能力C.土地价格状况D.出行交通条件半城市化是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具体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右图表示2024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读图,完成19-20题。19.与半城镇化率上下关联度最高的因素是()A.人口密度B.第二产业比重C.户籍政策D.城乡差异20.甲地是我国半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该地半城镇化率高的主要原因有()①生活本钱低②根底设施完善③环境优美④收入水平高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原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原有的居住地,而农村用地逐步向城镇用地转化的过程。以以下列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县人口职业构成变化。据此完成21-22题。2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产业分别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22.该县城镇化方式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B.扩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第二卷(综合题共56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6分)23.(15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据日本朝日新闻2024年8月20日报道,截止到2024年3月为止,日本人口为1.2239亿人,比去年减少266004人,连续四年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创历史最高,为25.9%。与此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那么降至历史最低,为13.4%。50年后日本人口减少至8674万人。以以下列图为2024年日本人口金字塔示意图。(1)简述日本人口增长的特点。简析日本2024年以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7分)(2)判断日本人口结构类型,并评价此类人口结构的弊端。(4分)(3)提出解决日本人口问题的两条措施。(4分)24.(13分)阅读图表材料,分析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以以下列图为“我国1982-2024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地区比重(%)年份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大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20246.9511.973.137.9810.989.7120.5828.7020246.2013.224.1311.1413.5311.0119.8620.91(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的特点。(3分)(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简述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4分)(3)从2024年到2024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25.(13分)以以下列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a、b、c分别代表哪一种城市功能分区?(3分)(2)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简析开展b2功能区的原因。(6分)(3)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展,原有的交通运输功能区已不能满足客货周转的需要,该城市要规划建设一个飞机场,该飞机场较为合理的位置是________,并说明理由。(4分)26.(15分)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变化图〞,完成以下问题。(1)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3分)(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4分)(3)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开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阔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来推进?(4分)答案:1.D读图可知,老年抚养比在2024年超过儿童抚养比,所以可以判断,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韩国老年人口数开始超过儿童人口数是在2024年,D正确。2.C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生育意愿降低,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所以造成儿童抚养比下降,而C项因果关系错误。3.B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5-64岁男性劳动年龄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数×第六次人口普查15-64岁人口比重×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5-64岁男性性别比。同样可以计算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5-64岁女性劳动年龄人口,然后比较可知,B正确。4.D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东南沿海某城市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减少,可能原因是由于内地经济快速开展,使得内地对劳动力吸引力增加,使得内地向东南沿海迁移的劳动力减少,同时由于该城市产业转移影响,对劳动力需求量可能会下降,导致整体该城市劳动力比重下降,D正确。5.D根据表格信息可知,5-14岁青少年人口增加较多,因此该社区最应该增加的职业人员为幼儿园老师,D正确。6.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社区,5-14岁青少年人口增加较多,25-59岁劳动力增加较多,而60岁以上老年人移出较多,据此可以推断该社区最可能属于城市地域中的郊区,因为郊区房价相对廉价,吸引大批外来人口居住,同时这些外来年轻劳动力带来大批的儿童,而当地由于经济收入相对较高,当地的老年人会迁移到医疗保障条件较好的地区去居住,A正确。7.D金字塔的底部大,顶部小,反映年轻型人口结构,即图②;底部变小,中部变大,反映成年型人口结构,即图③;顶部变大,底部变小,反映老年型人口结构,即图①。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③①。8.B从②图可知,婴幼儿所占比重较大,说明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增长速度较快。9.D①表示乡村之间,②表示城市之间,③表示城市到乡村,④表示乡村到城市。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开展时期,所以人口迁移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10.C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上风、上水等环境优美地带,靠近文化区、远离工业区。图示二沙岛位于珠江城区上游,文化设施完善。11.D中心商务区人口昼夜差异很大,白天,商业活动频繁,人口密度大,夜晚那么人口密度小。12.C图示两大M区均位于道路交会处,交通通达度高。13.D高速公路不应建设在居住区内,干扰城市内部交通,且噪音大。14.A甲位于城市外围上风、上水地带,临河流与湖泊,适合建设休闲旅游中心。15.D火力发电厂对城市有污染,所以要考虑最小风频,图中最小风频是西南风和东北风,东北郊距铁路较近,所以选择东北郊,D正确。16.BM处年平均气温较低,所以不可能是重工业区,重工业区因工厂较多,所以气温较高,所以选B。17.A根据城市化定义可知,城市化本质是人口由从事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④错。结合选择项可知,①②③正确,A正确。18.C远郊地区城市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建设经济适用房本钱较低,适合为中低收入居民居住建设经济适用房,C正确。19.D由于城乡差异,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但没有参加当地户籍,所以导致半城镇化率高,而西部一些地区半城镇化率低,根本原因是经济收入差异原因,所以D正确。20.B甲地是浙江省,该地根底设施完善、收入水平高,所以B正确。21.A最初城市化开展初期,第一产业人口比重最大,随着城市化开展,第一产业人口比重会越来越小,后期比重最小;城市化开展初期,第三产业人口比重最小,随着城市化开展,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会越来越大,后期比重最大。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乙、丙所代表的产业分别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A正确。22.C原地城市化可以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可以让人们离土不离乡,C正确。23.(1)①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青少年人口数量减少;死亡率上升等。(4分)②受2024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影响,人口死亡率上升;受文化观念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负增长;国际移民减少等。(3分)(2)根据人口金字塔图及文字信息判断,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总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结构为老年型。(2分)弊:劳动力逐渐短缺,养老负担较重等。(2分)(3)积极开展社会养老福利事业,有利于妥善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2分)积极引进国际移民,有利于节约教育投资,解决劳动力缺乏等问题。(2分)24.(1)数量大(1分);规模持续增长;(1分)占全国比重不断增长。(1分)(2)南部沿海地区(1分)增加劳动力;促进经济开展;推动城市化进程。(3分)(3)国家政策支持;(2分)中西部经济开展加快;(2分)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2分)25.(1)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3分)(2)b2远离市区,且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且地租较周边地区高,故判断为两地都为住宅区,b2为高级住宅区,靠近景点和林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