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我国地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图,完成1~2题。1.有一货轮,自天津港航行至厦门港,沿途经过的海域和海峡分别是()A.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 B.黄海→渤海→东海→台湾海峡 C.东海→渤海→黄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东海→黄海→渤海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概述,正确的是()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在北温带,没有热带 B.我国最南端在海南岛 C.我国地处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四省3.(1分)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B两地,其中A以水田为主,B以旱地为主 B.C表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及西北地区 C.D表示草地,年降水量多在400~800mm之间 D.E表示草地,位于我国西部4.(1分)为保护和利用有限的耕地,合理的措施是()A.增加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土壤肥力 B.控制城市规模,严禁城市占用耕地 C.增加农村人口,减少耕地撂荒现象 D.加强统筹规划,建设高标准的农田2021年3月起,我国正式实施《长江保护法》,以加强对长江流域的保护和治理。如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5~6题。5.长江上游河段较中、下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A.河水流量大 B.地势落差大 C.江面较宽阔 D.城市用水少6.对长江流域开发利用措施合理的是()A.上游加强土地开垦,增加耕地面积 B.中游退田还湖,增强蓄洪能力 C.下游发展重化工业,增加财政收入 D.利用长江水域,发展水产捕捞7.(1分)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是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华北平原地区的景象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秦直道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国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读图完成8~9题。8.秦直道主要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9.图中数字代表山脉,其中表示秦岭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21年入春以来,广东入汛偏晚,且少雨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多地旱情较为严重,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都带来了很大影响。读“广东省位置图”(如图1)和“广州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图2),完成10~11题。10.读图,广州市的气候特点为()A.雨热同期 B.全年高温干燥 C.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D.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11.广东省2021年入春以来旱情较为严重的原因可能是()A.雨热不同期,导致干旱严重 B.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C.受夏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 D.受冬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如表是中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读表回答12~13题。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粮食总量198519%333km2520mm38℃10%205kg1.02亿kg199510%478km2450mm42℃35%135kg0.97亿kg1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问题是()A.水土流失严重 B.光照条件变差 C.风沙危害严重 D.大陆性气候减弱13.该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危害是()A.易造成沙尘暴 B.物种锐减或灭绝 C.土地肥力上升 D.淤积河湖,加剧洪涝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调研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时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结合如图,完成14~15题。14.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主要因为黄河在该河段()A.含沙量大 B.有凌汛 C.水污染严重 D.形成地上“悬河”15.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主要措施是()A.提高水价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海水淡化二、综合题(共15分)16.(5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5月14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应重视节水治污,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材料二图1为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及人口分布图。材料三图2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1)“南水北调”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具有(空间、时间)上分布不均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水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地区是地区。(3)结合材料三,调水线路中东线、中线都是将流域的水调往平原。(4)下列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①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②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④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5分)生态环境是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水资源的分布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人类在工农业生产中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保证国家的生态安全。材料二:我国某地区域。(1)图中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当地的人们遵循自然,由东向西依次发展的土地使用类型为旱地、、沙地、荒漠草地。宁夏平原年降水量约200mm左右,但人们却发展了水浇农田,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2)从干湿地区看,图中东侧的河流主要位于。(3)如果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会不断增加,将导致。18.(5分)创新发展、产业升级、绿色转型是区域高质量发展必经之路。读中国部分区域略图,回答问题。(1)稀土与镍矿属于战略性资源。读图,全球最大稀土产地与我国最大镍矿产地分别位于、。(填省级行政区简称)(2)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其中有“塞外江南”之称的丙处是(地形区)。“上游水源涵养提升,中游水土流失治理,下游堤坝加固修复”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治黄关键在治沙,说明图乙所示利津水文站输沙量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我国地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图,完成1~2题。1.有一货轮,自天津港航行至厦门港,沿途经过的海域和海峡分别是()A.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 B.黄海→渤海→东海→台湾海峡 C.东海→渤海→黄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东海→黄海→渤海【分析】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东部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陆上国界漫长达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解答】解:读图可知,天津位于渤海沿岸,厦门位于台湾海峡沿岸,因此自天津港航行至厦门港,沿途经过的海域和海峡分别是渤海→渤海海峡→黄海→东海→台湾海峡。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濒临的海洋名称及其位置,掌握城市的位置及其我国的海域分布,从图中获取信息解答即可。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概述,正确的是()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在北温带,没有热带 B.我国最南端在海南岛 C.我国地处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四省【分析】我国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解答】解: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在北温带,南部有一点热带,没有寒带;我国最南端在海南省的曾母暗沙;我国地处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3.(1分)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B两地,其中A以水田为主,B以旱地为主 B.C表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及西北地区 C.D表示草地,年降水量多在400~800mm之间 D.E表示草地,位于我国西部【分析】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解答】解:读图可知,A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B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A叙述正确;C表示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及西南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森林资源稀少,B叙述错误;D有大量的草原,年降水量多在200﹣400mm之间的半干旱地区,C叙述错误;E是难利用的土地,位于我国西北部,年降水量多在200mm以下的地区,D叙述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开发,理解回答即可。4.(1分)为保护和利用有限的耕地,合理的措施是()A.增加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土壤肥力 B.控制城市规模,严禁城市占用耕地 C.增加农村人口,减少耕地撂荒现象 D.加强统筹规划,建设高标准的农田【分析】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采取一系列硬措施,包括严密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修订实施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黑土地保护法等。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足额带位置分解下达,优先划定、应划尽划、应保尽保。【解答】解:增加化肥农药使用会导致土壤污染,A错误;严禁城市占用不切合实际,B错误;增加农村人口,减少耕地撂荒现象不符合发展的趋势,C错误;为保护和利用有限的耕地,合理的措施是加强统筹规划,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耕地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课本知识解答即可。2021年3月起,我国正式实施《长江保护法》,以加强对长江流域的保护和治理。如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5~6题。5.长江上游河段较中、下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A.河水流量大 B.地势落差大 C.江面较宽阔 D.城市用水少【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不同河段的特点不同。【解答】解:长江从上、中、下游来看,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其原因是:上游地区地势崎岖,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非常丰富,长江中下游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落差小,水流平缓,水能资源匮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长江不同河段的特点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6.对长江流域开发利用措施合理的是()A.上游加强土地开垦,增加耕地面积 B.中游退田还湖,增强蓄洪能力 C.下游发展重化工业,增加财政收入 D.利用长江水域,发展水产捕捞【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其治理措施不同。【解答】解:长江上游加强土地开垦,增加耕地面积,会破坏地表植被,易造成水土流失,故A错误;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应该采取截弯取直,退田还湖,增强蓄洪能力,故B正确;长江下游发展重化工业,会加重长江下游水污染,故C错误;长江流域发展水产捕捞会容易破坏该流域的生态环境,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长江不同河段的特点及治理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7.(1分)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是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华北平原地区的景象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解答】解: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这种地势特征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因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符合题意。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梅雨季节的景象,不符合题意。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不符合题意。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冬季温差大,北方寒冷,南方温暖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要理解记忆。秦直道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国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读图完成8~9题。8.秦直道主要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的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我国的四大盆地有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我国的三大丘陵分别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解答】解:秦直道主要穿过我国的陕西省,主要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黄土高原。在秦直道沿线,可以看到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黄土川上河流村庄环绕,头扎白羊肚的汉子唱起信天游。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我国地形区的概况,比较记忆各地形区的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9.图中数字代表山脉,其中表示秦岭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我国山脉的走向主要有东西、东北﹣西南、南北、西北﹣东南,弧形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位于中部的贺兰山和六盘山,以及位于横断山区的一些山脉.【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数字③表示秦岭。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记忆时应该对照地形图,根据各地形区的位置关系系统记忆,从而便于灵活运用.2021年入春以来,广东入汛偏晚,且少雨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多地旱情较为严重,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都带来了很大影响。读“广东省位置图”(如图1)和“广州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图2),完成10~11题。10.读图,广州市的气候特点为()A.雨热同期 B.全年高温干燥 C.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D.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解答】解:结合图示,图中广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故选:A。【点评】考查部分城市的气候特点,结合图示解答即可。11.广东省2021年入春以来旱情较为严重的原因可能是()A.雨热不同期,导致干旱严重 B.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C.受夏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 D.受冬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广东,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广州。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是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解答】解:广东省2021年入春以来旱情较为严重的原因是夏季风不稳定性,夏季风的进退影响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来的迟,去的早,导致降水少,旱情较为严重。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夏季风的进退影响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理解解答即可。如表是中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读表回答12~13题。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粮食总量198519%333km2520mm38℃10%205kg1.02亿kg199510%478km2450mm42℃35%135kg0.97亿kg1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问题是()A.水土流失严重 B.光照条件变差 C.风沙危害严重 D.大陆性气候减弱【分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解答】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北方某地区任意砍伐森林,盲目增加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降低,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的环境问题,致使气候恶化,河流含沙量增加,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使粮食产量下降。故选:A。【点评】考查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问题,要理解记忆.13.该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危害是()A.易造成沙尘暴 B.物种锐减或灭绝 C.土地肥力上升 D.淤积河湖,加剧洪涝【分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解答】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北方某地区任意砍伐森林,盲目增加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降低,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的环境问题,致使河流含沙量增加,淤积河湖,加剧洪涝灾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使粮食产量下降。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考查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问题,要理解记忆。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调研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时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结合如图,完成14~15题。14.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主要因为黄河在该河段()A.含沙量大 B.有凌汛 C.水污染严重 D.形成地上“悬河”【分析】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省郑州桃花峪间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解答】解: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黄河在该河段是“地上河”,河床较高,因此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黄河中下游含沙量都比较高,因此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的主要原因不是含沙量;开凿河底隧洞与凌汛、水污染严重无关。综上所述,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河下游的特点,结合调水路线和黄河下游的特点解答。15.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主要措施是()A.提高水价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海水淡化【分析】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是兴修水库。【解答】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夏汛冬枯水情指的是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兴修水库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能改善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C正确;跨流域调水是改善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提高水价、海水淡化不能解决夏汛冬枯水情。综上所述,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属于常考的知识点。二、综合题(共15分)16.(5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5月14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应重视节水治污,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材料二图1为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及人口分布图。材料三图2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1)“南水北调”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具有空间(空间、时间)上分布不均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水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地区是北方地区。(3)结合材料三,调水线路中东线、中线都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平原。(4)下列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A。①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②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④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国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经过专家长期、科学的论证,确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中线、东线三种调水方案。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答】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水资源从空间上分布看具有南丰北缺、东多西少的特征;“南水北调”从南方的长江流域调水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可得,我国水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地区是北方地区,该地区水资源少,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不足20%,耕地多,耕地面积占全国比重达到60%,水土资源极为不匹配;人口数量也多,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将近40%,供需矛盾十分突出。(3)南水北调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其中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中线工程目前从位于长江流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综上分析,东线和中线这两条线路都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平原。(4)南水北调工程从长江流域调水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但该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故答案为:(1)空间;(2)北方;(3)长江;华北;(4)A。【点评】本题以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及人口分布图和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南水北调工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17.(5分)生态环境是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水资源的分布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人类在工农业生产中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保证国家的生态安全。材料二:我国某地区域。(1)图中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当地的人们遵循自然,由东向西依次发展的土地使用类型为旱地、草地、沙地、荒漠草地。宁夏平原年降水量约200mm左右,但人们却发展了水浇农田,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2)从干湿地区看,图中东侧的河流主要位于半湿润区。(3)如果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会不断增加,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分析】(1)图中所示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自东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