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0篇)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0篇)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0篇)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0篇)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选10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一):

分数的意义是个古老的课题,当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时,教材说:人们在

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测量黑

板的长度,连续量几次以后,剩下的不够一个计量单位,黑板的长度就不能用

整数来表示;又例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苹果个数

也不能用整数表示。在这种情景下,能够把一个计量单位、一个苹果平均分成

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

表示的,用分数表示;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我们还能够把许多

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桃子,一批玩具,一个班级的学生等在教学实践

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的分数中份数与具体个数易混

淆。所以,总有很多数学教师以此为题材,去商讨,去实践,期望从中找出能

让学生理解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教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P64P65册《认识分

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

片段一:

出示:猴妈妈和四只小猴。

师: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

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师:猴妈妈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几

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打开袋子,有8只桃子。

师:每只小猴可分得?

生:2个。

生:八分之二。

就是没有听到教师预期的答案,一时之间,教师被学生弄得不知所措。可

是这能怪学生吗?早在第五册中,教材就是这样教的: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八

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八分之二。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教师本来设计的目的十分明确,除了能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外,也

能够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教师没有进一步的追问,

以至于前功尽弃。如果教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

时,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数都不明白,就明白每只小猴可分

得四分之一呢?学生必须会说:因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

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如果学生能说到这一步的话,我相信即使之后有个

别学生说八分之二,2个桃子等,也能在多数同学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得到统一

意见。

片段二:

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3枝。

师: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4枝。

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12o

师:为什么不回答几枝铅笔呢?

生:因为不明白盒里一共有几枝铅笔。

师:那么6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还能够用什么数表示?

生:⑵

师:8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呢?

生:也是12o

师:3枝能够用12表示,4枝也能够用12表示,为什么?

生:因为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

师;对,要弄清楚12是谁的12,整体不一样,12所对应的量,也就不一

样。

假如把100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能够用12表示吗?

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完全把知识内化。并且在

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

了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

息。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更有很

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

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懂的学生听明白。甚至有人说过:

知识本身并不重要,经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

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是理性的,教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理性的学习者,

不断追寻着!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二):

一、案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揭题)。刚才,朱军向我请

教一道题目,我想请同学们来一齐完成这道题:(出示错应用题例)凤山中心小学

六年级有14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

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教师鼓励学生解这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大部分学生表现茫然,坐着

不动。)

师:同学们怎样不做啊

生1:教师,这道题没法做啊。

生2:教师,你可能把这道题目记错了。

生3:可能是朱军把题目抄错了。

生4:教师教育我们做题时要细心,朱军怎样还把题目抄错呢真是太粗心

了。

师:哦,原先是这样,难怪好多同学坐着不动,那这道题是没法做了

生1:有办法,只要加一个条件。

生2:这朱军太粗心了,浪费了我们的学习时间。

生3:这样也好,它能够提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细心一点才好。

生4:我想,可能是教师有意出这样的错题考我们的。

师:(微笑)不管是谁的错,做事还是要细心的好,那么,这道题按刚才生1

说的,只要加一个条件就能够了,你们大家说行吗

生:(齐答)行。

师: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生1:只要加上一个“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就能够了。

生2:加上“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虽然能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

多少人”,但这不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生3:如果明白“六年级有几个班,平均每班有几人”,就能经过两步计

算,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了。

师:同学们,刚才两种方法都能解决问题,说明你们都善于思考,但哪一种

方法更贴合题目的要求呢

生4:因为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我赞成生3的意见。

师:你们认为所加条件的数据,我倒清楚,“六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班

63人”。同学们,此刻你们觉得能够解答了吗如果能够,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把这道题先补充完整,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认真思考,有的试着口头编题,有的同桌讨论,互相交流,个个兴趣

盎然。)

师:谁来把这道题补充完整

(学生陆陆续续举起手来,教师见生1欲举又止,并用鼓励的目光看了看生

1,他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生1: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其中有145人参加数

学兴趣小组,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师:生1把这道题补充得很完整,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

二、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资料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

有挑战性的。教师要努力供给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信息材料,让学生从被动

理解知识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转化。这则案例对我有三点启发。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

的思维,仅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我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样

办”的时候,这种思维才算是真正的启动。所以,教师要经过多种途径努力创

造问题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到有疑要问,有话要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

思维创新和自主本事的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养成想问、要说、好思的良好习

惯。

2.充分尊重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运用得当,能鼓励

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使胆小的学生变得勇敢、自信;运用失当,将挫伤

学生的学习进取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

养,并且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帮忙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习

的自信心。学生出现错误时,既怕同学笑话,又怕教师批评,心理压力很大。

这时,教师不能指责学生,否则就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就会扼杀学生

的自信心。教师要学会宽容,给学生以面子,细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情感,帮

忙他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引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3.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说话本事。

在数学教学中,异常是应用题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生充当

课堂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阐述自我的思维过程,这是

新时期课改的要求。首先,这节课上,教师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故意设置问

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错题中,发现问题,进而主动思考,发表看法和

想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教师供给的数学信息来自学生的生活(不

完整题例),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易于解决。这样就巩固和提高了解答两

步应用题的本事,并且学生在辨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容易品尝成功的喜悦;

最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计算、解答的过程中出现类似于以上错误题例的

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种信息源,把日常见到的,并且是学生易错

的问题,经过题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在质疑、发问、思考、交流的

过程中,启动心灵,受到震动,得到教育。这样不仅仅能起到“润物细无声”

的效果,并且能融知识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为学生搭建

一个合作探究、互相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民主的研讨氛围,让学生的思想自

由地驰骋,让学生创新的火花自然地喷发,要求学生口述思维过程,发展学生

的语言表达本事。即使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也要宽容,真诚地帮忙学生,让每

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欢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三):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我的教育行为是

否贴合新课程的理念一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

态。”昨日我和同学们一齐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

感受“1千克有多重”,经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

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忙学生构成质量观念。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参考了别人的教学设计,吸收了他人的精华,煞费苦

心设计了一些与众不一样的活动,作为这节课的亮点。其中有一项是称一称班

里最胖和最瘦的同学的体重,为这事,我带了家里的台秤。上课了,我精神饱

满的走进课堂,前半节课进展的很顺利,一切都按照预设进行:

(一)建立1千克=1000克,关于克你明白什么?能举例子说明吗?我手

里的这块砖头大约有多重?猜一猜,验证,于是引导出1000克能够用一个更大

的单位1千克来表示。

(二)感受1千克有多重?先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千克装的洗衣粉,味

精,大瓶的饮料,食盐,让学生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的质量。紧之后让学

生举例子说说身边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三)拓展延伸:对身边的物品的质量能做出估计。我说:近段时间你们

有称过体重的请举手?举手的仅有两个我在课前称过的同学。(幸亏称了两位

同学的体重,要不今日的课就唱不下去了,我心里暗自庆幸)我们做一个猜体

重的游戏。我先叫最瘦的闫泽同起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体重,每当一位同学

说出一个数字时,闫泽同就做出相应的反应:轻了,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他是

26千克为止,学生兴趣盎然。我说:此刻请出我们班的重量级的人物王宇同

学,大家来猜一猜他的体重。本来,我打算以班级最重和最轻同学为参照物,

然后在最终的环节让大家猜一猜自我的体重。谁知我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开始

了骚动,一位学生就坐在自我的位置就迫不及待说:“他那么胖,起码有50千

克。”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另一位就抢着说:“他胖得像头猪,有3只狗那么

重,有80多千克。”我看到了王宇面红耳赤,他愤怒地喊:我胖,关你们屁

事。底下的同学哄堂大笑,有的还幸灾乐祸地说:快去减肥吧……你到底吃什

么成这副德行的……此时学生的兴趣转到了王宇的“胖”上,场面失控了。我

的头一下子大了,于是我气急败坏在讲台桌上用力用教棍一敲,“要笑,是

吧。谁笑请谁上来,让他笑个够。”学生见我大怒,藏起了脸上的笑容,心不

在焉继续游戏,

可是,我和学生都没有开始时的兴趣,游戏草草收了场。这节课以我充满

信心开始,到我的勃然大怒落了帷幕。

下了课,我进行了反思:本来安排游戏“猜体重”,目的让这节课锦上添

花,想不到弄巧成拙。原因在哪里?想起王宇愤怒的表情,学生的哄堂大笑,

自我的勃然大怒,我明白了教学应当更多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由此可见,在

教学实践和反思中能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所以,有两点是我该好好反思的:

1.预设不充分

课前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

被我抛到脑后了。只想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既能够调节气氛,又让其他学生在

预设好的范围里猜测自我的体重。可我忽略了平时有些同学经常拿肥胖嘲笑王

宇的,“肥胖”已成为他的“痛”。我的无意正中他们的“有意”。如果我平

时多了解学生,还会拿他做例子吗?还会失败吗?课堂犹如战场,我作为一个

每一天都要上战场的士兵,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怎能打赢战斗呢?

2.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我该想尽办法引回预设的轨道,还是将错就错?

有人说过: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

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

熊熊地燃烧起来。

事后我想:既然他们兴趣已转移,何不顺水推舟呢。不防这样设计:我故

意深沉说:“是呀,一个人太胖或太瘦本来就不舒服,还招来别人异样的目

光,甚至是嘲笑,这些是不是不道德的呢?我的弦外之音应当让大部分同学明

白自我的过错。这时,乘机说:其实一个人的体重是标准的不多,想明白自我

的体重是否标准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吸引

过来)。

我深深感到:在逐步推广“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今日,课堂已不

再是简单地背教案、跟着教师走,教师要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

爱好,知识基础、思维本事,预设各种可能性。因为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

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教师根据不一样的情景进行灵活处理,从

而也呈现出不一样的价值,一念之间,灵感产生了,一个好方案瞬间诞生了,

师生合奏一首活力彭湃的乐曲。也可能是一地狼烟,留下无奈和遗憾。真是失

之毫厘,差之千里。

所以,写下这个故事期望自我或我的同行从我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变

遗憾为动力,在实践和反思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四):

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上,吴教师请部分同学到黑板上用画图的方

式表示自我心目中的一半。学生按照自我的想象,划出了不一样的12图。

“同学们,你们明白有一种十分科学简单的表示方法吗?”在学生们七嘴

八舌的猜测中,她自然而然的引出了12的概念,然后问:“那你们看12能不

能代表你们画的这些图的意思呢?”“如果你认为它能够,就把你画的图擦

掉,如果你认为12没有你画的图漂亮或不能代表,能够不擦掉。”多数同学都

擦了,仅有几位同学没有擦。没关系,吴教师等待着,让他们慢慢去体会。

在临下课前,吴教师安排了一个环节,请两个同学到黑板前用画图的方法

来表示5100。画着画着,一个男孩对教师说;“画不了了,太麻烦了。”吴教

师问:“那你说是画图好还是分数好?”“分数好。”看来他是真的体会到分

数的价值了。另一位女同学还在埋头画她的5100,吴教师又在分母上加了一个

"0",变成了51000。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她愿意画就画吧。”51000该怎

样用画图表示呢?就让女孩继续想吧,最终她会感悟到用分数表示这个关系是

又准确又简单的。

点评:这种等待在课堂上是经常需要的。这是一份源自博爱的宽容。宽容

让学生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勇于正视自我的不足,宽容让学生的智慧充分涌

流。

一个教师之所以博大,就在于它告别了强迫学生认同的习惯,学会了等

待,学会了宽容。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五):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明白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

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D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

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

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angdud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经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样明白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经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构

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

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一样,会得出不一样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

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

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

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本事。]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此刻,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能够自由结组,想

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我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

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

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

法。

[经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

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先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我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

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能够加深学生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全课小结(略)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六):

圆周长

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

刻度尺、绳子和剪刀。吴教师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

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话音一落,学生们就

忙开了。他们兴致勃勃的设想着各种方法,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之中。

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A组抢先说:“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

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

吴教师肯定了他们进取动手、动脑参与学习,但同时提出:“如果有一个

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在刻度尺

上滚动一圈吗?”“是啊,行吗?”A组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之后,B组代表有几分得意地向大家推荐自我小组的做法:“我们研究了

一个好方法,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

的长度了吗?”

“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吴教师称赞道。这话在B组同学的

脸上洒下了一片灿烂。

停顿片刻,吴教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

转了一圈,问:“小球走过的地方构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

用你们的方法吗?”同学们摇摇头,再次陷入沉思。

“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一个兴奋的声音从教室里掠过,C

组的同学发言了:“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

8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断的长度是2厘米,8段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

长。”

很有创意,吴教师竖起大拇指,“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

很了不起。可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

长,都有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球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圆周长的长

短?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观察、操作、实验,同学们最终发现圆的

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规律找到了,同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点评:吴教师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她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

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构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

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新的答案。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

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飞溅起更高的浪花。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七):

小括号

刚刚认识了小挂号能够改变原有运算顺序的规则后,突然有一位同学提

出:“我认为小括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它的存在,照样能够解决实际问

题。”一边说一边走到黑板前把“12义(4+3)”式子改写成了

“12X4+12X3”,一脸不喜欢的样貌:“反正我不喜欢小括号。”如果学生体

会不到小括号的作用,这节课岂不白上了?吴教师思考着如何把这节课引向深

处。突然,他看到了讲台上摆放的同学们为灾区捐的书,灵机一动,一个教学

思路产生了。他不慌不忙地提出一个问题:“王红同学进取支援灾区,她有92

本课外读物,自我留下32本后,把剩下的送给5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

到几本?请列综合算术解答。”吴正宪特意请那位同学板演并讲解。过了一会

儿,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算式中画了一个小括号,表示先求92与32

的差,最终再除以5。”吴正宪故意问:“这个小括号有什么了不起,不写它

不是也能够解决问题吗?”“这个小括号非写不可,不然就得先算3295这一

步了,不贴合题目要求。”那位同学着急地说。一位同学抢过话头:“你此刻

是不是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小括号了?”“小括号挺好的。”那位同学感慨地

说。

点评: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自我体

悟到、探索到,这是吴教师的高妙之处。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八):

二分之一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必须是它的12吗?”在学习12时,这个问

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我的意见,有的

同意,有的不一样意,无形之中就构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

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

吴教师顺手递给一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一样意都要提出问题,

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这张纸能够折,能

够撕。下头的同学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

讨论过后,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吴教师对座位上的学生说:“我

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发表自我的意见,能够吗?我们静静的听,然后还能够

发表自我的意见,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

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1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教师画

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

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是。”

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

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必须

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

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样就得到12呢?”

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能够折成12,

也能够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

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但那里说分成两份,

怎样分都行。”他在“分成两份”上异常加重了语气。理越辩越明,几个回合

下来,大家就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必须”上,如果必须是12的话,

前面应当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对分数本质意义的认识。

点评:数学是其他自然学科的皇后,良好的数学素养离不开周密、严谨的

思维。当然,这种严谨的思维习惯,不是靠教师的严厉逼出来的,而是要让学

生在切身的体验中、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慢慢养成。教师所能做的职能是引

导。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九):

平均数

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那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

样样?

生:好。

吴:那我们以那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

事,先给自我的队起一个自我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

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样个比法,你们得

出点招儿。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

队”。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

吴:吴正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您的课讲得异常好,我们用您的名字,必须能赢。

吴: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样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秒后,吴教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

队”:29o

下头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吴: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当每队再选几个。

吴:我提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教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头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

数。

生;118,124.

吴:此刻胜利者是“吴正队”,能够吗?

生:不能够。

(这时,吴教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此刻咱们落后,但吴教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吴:此刻把吴教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