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绪论教材_第1页
土地资源学绪论教材_第2页
土地资源学绪论教材_第3页
土地资源学绪论教材_第4页
土地资源学绪论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地资源学

问题(讨论)?在我们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哪些?从生产要素角度讲,除了把“金融”作为调控手段外,我国还特别(只有我国)把哪个生产要素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为什么?土地漫画欣赏国土资源领域职务犯罪频发暴露出监管体制的弊端据统计,2009年1月至今年7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办国土资源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855件,其中贪污贿赂犯罪1609件,渎职犯罪246件;大案1303件,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178人。“国土资源系统已成为腐败易发、高发领域。”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3月31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2010-08-24人民网

认识土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社会生产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的劳动对象;

土地还包含了提供人类发展生产所必需的社会经济属性,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改造;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土地还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诗歌欣赏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土地资源学的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分析第三章土地类型及土地资源分类第四章土地资源调查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第六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分析土地资源学的教学内容第七章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第八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第九章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第十一章中国土地资源管理战略和体系建设第十二章世界土地资源的现状分析1.1.1土地的概念和内涵(1)土地的概念“土者,吐也,吐生万物”

——《说文解字》·许慎“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菀也”

——《管子校正》·管仲

将地球陆地部分、由泥土和砂石堆成的固体场所称为土地1.1土地与土地资源

土地的概念(1)土地——早期的地学观点,将地球陆地部分、由泥土和砂石堆成的固体场所称为土地;水面(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池沼等)、地上空气层以及附属于地球表面的各种物质和能力,均不列入土地范畴之内。土地资源学土地的概念

(2)土地——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土地是一种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是生产地、劳动场所和劳动对象,参与农作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产品。土地资源学

土地的概念(3)土地——从工程建设角度看,土地可理解为建筑工程的场所、承重受压的基础、坝堤等工程的材料或物料,主要以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认识和区别土地。土地资源学土地的概念(4)土地——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1842—1924)认为,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所赠与的物质和力量;经济学家伊利(R.T.Ely,1854—1943)认为,经济学上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马克思认为,经济学上的土地是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土地资源学土地的概念

(5)土地——从生态学观点看,土地是一个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土地又是整个地球更大系统的自然环境要素,土地是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输入与输出及物质交换转移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储存库和供应站。土地资源学土地的概念(6)土地——FAO关于土地的概念:1972年,FAO在会议文件《土地与景观的概念及定义》定义土地是:土地包括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结果。(这一定义已为众多学者接受)土地资源学土地的概念(7)土地——按照土地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工作内容,土地是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某种综合体。它包括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经济关系,也包括一系列在土地调查、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建设等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土地资源学土地的概念(8)土地——近代地学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对土地的认识。60年代以来,多数地学研究者认为土地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如皮克曼(Brinkman)和奥尔森(Olson)于1973年将土地的概念表述为:土地是地球表面的某一区域,它的性质包括这一区域之上和其下组成生物圈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质、水文、动植物的特性以及人类过去和当前活动的结果,它的性质对土地当前和未来的利用有重要影响。土地资源学石玉林(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地资源与区域资源综合开发专家)认为:“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和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

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它可分为三层:表层、内层、底层(或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土地资源学土地地上层地表层地下层气候土壤地貌水文植被动物岩石水文地质土地系统的垂直结构示意图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本教材给土地的定义★★如何理解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的立体空间;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1.土地与土壤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具有肥力能够产生植物的疏松表层。(2)相关概念的辨析

土壤剖面图从形态结构上看,

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而土地是由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组成的立体垂直面,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2)从本质特征上看,

土壤的本质是肥力,即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的能力;

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它是在特定的管理制度下,对某种(或一系列)用途的生产能力。(对于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国土: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其含义:是指一国人民赖以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包括该国的领海、领空、领土。

领土通常指一个国家的陆地部分(包括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和它的地下层。领海指沿海国家根据其地理位置特点、经济发展和国防的需要,自行确定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国际上至今对领海的范围没有作出统一规定,其宽度自3海里至200海里不等。领空指领土和领海范围内的全部上空,但对其垂直高度目前国际上尚无明确规定。2.土地与国土

国土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综合概念。土地则只是一个自然、经济概念,无国别之界。土地资源

1.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2.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3、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地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土地资源则是具有资源利用价值的土地

土地土地资源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4.土地与自然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的总称。《英国大百科全书》则定义为对人类可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功能。它是自然界形成的可供人类生活和生存所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总称,土地资源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不是全部。景观一词原在原苏联、德国等应用较为普遍,我国地理界也有应用。

牛津词典对景观解释:一幅画,某一地区的地形组合,自然景色。

5.土地与景观

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从景观学角度看,土地即景观。土地资源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最基本的生产资源。按现实的及可能的经济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土地资源的概念

6、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土地资产土地资产是由土地资源派生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术语。

土地资产是指由国家、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占有的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权利(刘树揩,1993)

土地资产是资源性财产,是自然界长期自身运动和各种形式的劳动投入共同形成的,它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和享受,包括土地物质及土地资本。

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是所有的土地资源都会变成土地资产,它有着自身的特征,但土地资产是孕育于土地资源之中。1.1.2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一、土地资源特性

1)生产性

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地生产力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前者是自然形成的,即土地资源本身的性质。后者是施加人工影响而产生的,即人类生产的技术水平,主要表现为对土地限制因素的克服、改造能力和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2.土地有生长万物的生育功能2)区域差异性

不同地区的土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形成地表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以及不同的土地生产潜力、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的土地适宜性。3)动态性土地不仅具有地域性的空间差异,而且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而时间变化又要与空间位置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动态性春秋冬夏4)可更新性土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土地资源具有可更新性。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土地的生产力可以自我恢复,并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即“治之得宜,地力常新”。土地对于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土地系统的自组织和净化功能土地生态系统有着严密的结构和自组织能力,不仅可以生长万物,还能对一切废物进行净化、扩散、过滤、降解。垃圾在土地中自然降解的时间

纸:3—4个月

玻璃瓶:4000年

铁罐:10年

塑料:100—200年

烟头:1—5年

尼龙织物:30—40年

易拉罐:80—100年

皮革:50年

橘子皮:2年

羊毛织物1—5年

5)多功能性

它既是农业生产资料,又是人类活动空间;既可作为农用,又可作为城建、交通、国防、旅游等非农业利用。而同一用途的土地又可以选择不同的利用方式

土地的用途概况起来分为四大功能:生产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和空间功能。511生产功能在土地的一定高度和深度内,具有强大的生长万物的能力。土壤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以及水分、空气,还可以接受太阳照射的光、热等,这些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些环境与条件及其功能,地球上的生物也就不能生长繁育,人类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维护土地特别是耕地的生产能力。522承载功能

土地由于其物理性质,具有承载万物的功能,因而成为人类进行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场所和空间,成为人类进行房屋、道路等建设的地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一定意义上比喻了土地对于人类的这种承载功能。土地所具有的这种承载功能是国家通过土地进行宏观调控的自然基础。银根、地根533环境功能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人际交往、日常活动都离不开我们生活的环境。544空间景观功能这一作用是对特殊的土地资源而言的,并非每一块土地都具备这方面的条件。不仅要以自然景观的优美、奇特、险峻为特殊的利用价值,交通的便利也是旅游区不可缺少的条件。开敞空间、农家乐、世界遗产哈尼梯田、三清山6)面积的有限性

由于受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空间限制,土地的面积(或称土地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因而,人们一方面要珍惜和合理每一寸土地,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减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7)不可替代性土地具有养育、承载、景观等功能,使得土地功能不能被其他任何生产资料所完全代替。二、土地资产特性1)商品特性(3)一般商品在空间上是可移动的,而土地这个商品的位置却是无法移动的。2)产权特征土地和土壤、景观等概念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土地具有明显的产权内涵。、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及地役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一般认为,这种权利可细分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能。3)增值特性

土地的增值特性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和利用。对土地资源的每一次投入,都表示着其价值的提高。61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尤其在某一地区,某种用途的土地供不应求,成为稀缺的经济物质。可见,土地的稀缺性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区才能表现出来。由此可以引申出土地利用的制约性。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条件,导致土地的用途有所不同,而一种用途向另一种用途的变更同样受到诸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这种用途的土地供给在一定区位一定时间内变得稀缺。

2006年9月6日,占地560余亩的上海浦东花木新民北路地块成为上海乃至中国土地市场最受关注的地块之一,疯狂拿地的开发商为其报出了最高近60亿元的投标价,创造了历史纪录。这被称为浦东“地王”的地块一面世就受关注。目前,金地集团以59.89亿元、高出底价122%的报价暂居领先。

按金地59.89亿元的最高报价计算,此地块仅购买地皮价格就达到了16041.88元/平方米。上海证券报,2006-9-7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就土地资源而言,它不同于一般耗竭性资源,但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必然面临着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资源、其他资源的限制及环境自净能力的限制等。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天有约36.5万人诞生,其中57%诞生在亚洲,26%诞生在非洲,9%诞生于拉丁美洲,5%诞生于欧洲,而在北美洲诞生的只占3%,此外,不足1%的人口出生在大洋洲和各大洋的岛屿上。减去死亡人数后,全球平均每天增长近21万人,地球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较大国家的人口。

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年代耕地万平方千米人口(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平方米)汉代36.165649.06401唐代、明代44.455291.984001900年56.5236681.015401949年97.8754167.018071957年111.8064653.017291980年99.3498705.010061990年95.67114333.08361993年95.42118517.08051995年94.97121121.0784另一方面,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因人们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断的增值。1、人类改造自然投资的直接影响。在农业利用上,进行土壤改良,使之适于农作物生长;进行耕地整理,将小块地平整为大田,配套路、沟、渠;在建设用地上,进行三通一平,建设基础设施,绿化等,通过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使土地自然条件发生变化,使用价值优化,从而使其经济价值发生变化。2、人类改造自然投资的间接影响。从土地的自然属性来讲,城市的土地和边远山区甚至荒无人烟的土地都是一样的,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才造成土地价值的不同。典型的例子是城市建设扩大后,由于城市经济环境的辐射,使得周边土地的经济地理位置变化,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从而使其经济价值发生变化,这种价值的变化可以认为是人类改造自然(城市)投资的间接影响。。4)不动产特性土地不动产特性主要源自于其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和永久使用性两个方面的特点。

土地是不动产,它具有位置的固定性,不能随着土地产权的流动而改变其实体的空间位置。永久使用性

土地可反复被使用或永续利用。自然生产上,它可以反复种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等,更新土壤肥力。在非农用地,如城市建筑用地,一般表现出用途的不可逆性,但它并不随着利用而自然磨损,可以持续使用。

1.2土地资源学的学科任务和研究内容1.2.1土地资源学的学科任务作为土地科学的体系中的基础理论学科,土地资源学的学科任务有:①什么是土地和土地资源?土地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其组成特点;②地表各种各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及其形成特点、演变规律、区域分异和组合结构特征;③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合理利用的调整方向、途径,以及为实现土地资源优化利用而进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方法;⑤土地利用过程中需要采用的治理、改造措施以及改造的方法、途径;⑥为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存土地而对土地资源采取的科学保护和管理的方法、途径和措施。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6个方面)(一)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二)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三)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四)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五)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六)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2.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土地资源学(一)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1):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任何一门学科的创立,首要任务和研究内容都应当对它的研究对象或客体进行科学的界定,阐明其具体的内涵;进一步研究基本特征。2):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二)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土地资源的各个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变异特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宏观规律性和区域特殊性宏观规律性:土地资源的某些自然要素,如气候、土壤、生物等,一般是呈地带性分布区域特殊性:某一小区域内,由于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水热条件在区域内重新再分配纬向地带性分布土地资源的纬向地带性总的说是沿纬线方向延伸的,但由于受海陆轮廓、洋流、地形等影响,往往产生偏离,类似我国东部平原的区域并不很多,但就大陆宏观景观而言,这个规律是非常明显的。土地资源的经向地带性在美洲、非洲等大陆均有所体现,但不像亚洲表现的这样明显,尤其是非洲大陆,纬向地带性相对更突出一些。由于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的交叉作用,形成了土地分布的地域性。土地的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也称高度地带性,它是在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规律。土地的各组成要素及由它们组成的单元常常随山地高度及走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规律就称为垂直地带性规律。土地类型:由地表各要素组成而又有规律分布的自然综合体,在自然界或地球表面是指不论面积大小,性质性对均一的单元土地。土地资源类型:性质(质量)均一,利用现状、利用潜力或利用功能、适宜性一致的单元土地资源(三)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研究1)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就是运用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借助于各种测绘制图方法和遥感技术,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利用现状,为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服务。2)土地资源评价对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鉴定,通过土地资源评价揭示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如土地适宜性等,从而为合理开发、利用、治理、改造、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四)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

计算土地的自然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对土地上生产的食物可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定量研究,以便合理地协调人地关系,为土地利用的中长期规划、土地资源保护政策、甚至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五)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1)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土地资源在农、林、牧、交通等产业部门的空间布局与利用规划,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的动态调控,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和景观生态设计等内容2)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通过对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治理、改造和合理开发,解决土地资源短缺,提高土地生产保障能力的各种手段与途径。(六)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土地资源的保护对土地资源数量上的减少控制和质量上的退化防治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土资调查与评价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土地、土地资源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保证定量化依据定量化依据依据土地资源学应该归属于哪个学科?归属土地自然综合体社会经济属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1.2.3土地资源学的学科性质由于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是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和保护,内容覆盖面很广,被人们认定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因此,土地资源学的学科性质————比较复杂1、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土地科学涵盖土地资源学、土地生态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等诸多分支的学科体系。土地资源学是其中的基础学科,它直接以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介绍土地资源的产生、演变、发展趋势等知识,同时告诉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土地资源等相关理论和实践。

86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2、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土地资源学要研究土地分类、数量、质量及其空间变化,提供基础信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国家资源管理和国家安全服务,同时也为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等土地管理服务。因此,土地资源学不仅在理论上要发展,更要同应用紧密结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提供具体成果。3、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分支学科

土地科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本身构成一个独立而庞大的学科体系,它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经济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而土地资源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资源科学中部门资源学的一部分,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社会经济、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①土地资源学在土地科学中的位置土地科学或土地学 土地生态学 土地资源学 土地测量学 土地利用学 土地统计学 土地工程学 土地法学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经济学 土地行政学 其他

②土地资源学在资源学科中的位置4、土地资源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土地资源学不仅综合了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土壤学等学科中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还包括一些相关的社会经济科学知识,设计面宽而复杂;从另一个角度看,土地资源学自身又可分为土地评价学、土地保护学、土地利用学等。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知识结构

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行政学土地法学土地规划利用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生态学……乡村景观规划土地保护工程土地资源学农学……地学土壤学气候学生态学水文学土地资源学1、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基础学科2、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应用学科3、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分支学科4、土地资源学是一门综合学科1.3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学科思维: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学科思维来学习土地资源学?②思维系统论思维——最主要最具特色问题导向思维——思维主线之一自然伦理思维——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动态思维——动态变化、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动态监测、优化调控和预测预报生态经济思维——土地的保护,获取最大经济价值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A系统思维与问题导向思维土地是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组合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系统?B伦理思维a.)在空间上互补互利;b.)在时间上遵守世代共享;c.)在内涵上遵守集约利用;维护土地健康以及可持续利用责任感!C动态思维“动态特性”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秦汉、明清时期的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刀耕火种机械化农业旧石器时代的元谋人小麦联合收割机D生态经济思维生态思维经济思维通常缺失的思维最直接、最单纯的思维土地资源研究中经常要运用博弈方法认识、处理问题,如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资源的结构和配置等,都要正确认识土地资源内部的博弈现象和进程,从而引导人类的正确决策。博弈与博弈论的含义博弈是指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博弈论就是系统地研究各种各样的博弈问题,寻求各博弈方合理选择策略的情况下博弈的解,并对这些解进行讨论的理论。博弈分析方法囚徒困境

案件进展:收押大傻和黑皮困难:证据不足办法:分别审讯《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自首或立功,减免或免刑1人死扛、1人招供,招供者免刑,抵赖者从重处罚(10年)2人招供,从轻处罚,各3年如果都抵赖,罪名不成立,羁押期(3个月)满释放

第一步:参与人黑皮大傻第二步:战略黑皮战略组合1战略组合2战略组合3战略组合4大傻招供

抵赖招供抵赖1、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2、理性思考

第二步:囚徒困境的博弈分析-3,-30,-10-10,0-0.2,-0.2招供抵赖招供

抵赖黑皮大傻博弈逻辑:如果我……,那么他……;

如果我……,那么他……。占优战略:招供占优战略:招供囚徒困境的纳什均衡-3,-30,-10-10,0-0.2,-0.2招供抵赖招供

抵赖黑皮大傻纳什均衡:占优战略的均衡(招供,招供)1.3.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分析方法现代技术应用方法社会经济分析方法A系统分析(Systemanalysis)方法系统的定义: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或者说系统是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我们应该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有系统、组成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根据分析的结果来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标。B景观生态分析方法是一种综合的生态系统研究方法。它将土地作为一个功能整体,综合分析土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分析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和转换,由此来决定不同的土地生态单位。C现代技术应用方法遥感技术(RemoteSensingtechnology,RS)全球定位技术(GlobalPositionSystem,GPS)

俄罗斯GLONASS系统欧洲“伽利略”计划中国北斗导航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武汉大学信息学部QuickBird-2影像

IKONOS光谱波段

红波段.63-.69microns(4m)近红外.76-.90microns(4m)蓝波段.45-.52microns(4m)绿波段.52-.60microns(4m)全色.45-.90微米的图像(1m)D社会经济分析方法利用社会学、经济学的原理,分析评价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所谓社会经济分析法,就是利用社会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筛选出能够反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的指标,然后综合分析这一指标体系,探讨获得最佳效益的途径。1151,4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历史与前景1.4.1国外土地资源学研究概述1、经验性描述阶段:19世纪之前,主要进行以财政为目的的土地调查(面积、耕作方式、土地质量和收入等)。2、20世纪初,开始一些以合理利用土地、发展农业为目的的土地评价,如:美国农垦局尝试的以发展灌溉为目的的土地评价方法。3、20世纪30年代开始,开始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分类研究。由于生产发展,需要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进行生产配置,如,1936年美国土壤保持局开始研究用于水土保持的土地潜力分类,1938年在土壤学基础上提出《土地生产潜力评级》的8级制系统。此前关于土地资源理论、方法等均较分散。1164、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进行系统的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分析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工作,对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调查、评价等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均较为系统。其背景是:全球土地与人口、土地与粮食、土地与环境等矛盾日益加剧,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土地问题。如前苏联于1976年颁布了全苏土地评价方法、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始的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测算等。

5、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技术在土地资源研究中的广泛使用,土地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完善,向着综合化、精确化、模型化的方向发展,如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等几十个国家和地球都建立了专门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土地资源学中的应用,扩大了土地资源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土地资源学一、前苏联

20世纪30年代是前苏联土地类型学或景观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景观思想指导下,前苏联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土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出了一系列土地分类、分级、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概况土地资源学二、德国

德国对景观学的研究亦做出了重要贡献。早期景观学研究的代表人物S·帕萨格,提出一个景观单元等级系统。对近现代景观学有重要影响的是CarlTroll。他将生态学思想引进土地研究之中。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概况土地资源学三、英国

英国除进行本国土地研究,还成立国外发展部土地资源处,专门负责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土地资源。英国土地研究工作是以区域研究开始的,其中,米彻尔编制的10级的土地、土壤和生态单位的分类等级系统表,是关于土地分类最详细的等级系统表。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概况土地资源学四、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对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非常重视,明确提出土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提出土地研究中的土地系统、土地单元、立地三级系统,把工作范围扩展到了环境生态的调查研究上。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概况土地资源学五、加拿大

加拿大把土地分类定名为生态土地分类,并确立了一个七级生态土地单位系统:生态带—生态省—生态区域—主态区—生态段—生态立地—生态元素。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概况

国外土地资源学的发展特点

20世纪30年代是土地、土地类型、土地评价等概念体系逐渐形成和土地资源学产生和孕育时期

20世纪40-70年代,是土地资源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20世纪70年代后,土地资源学发展的新时期,土地资源研究进入了一个综合化、系统工程化研究阶段1.4.2中国土地资源研究的创立与发展距今约2500年前的《周礼》,是我国最早的具有土地思想萌芽的著作,该著作把全国土地划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类。1、早期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土地资源学2000年前的《管子·地员篇》把全国土地分为三等十八类九十种,确定了土地等级系统,对土地进行了简要评价。《禹贡》根据土地自然肥力的差别将九州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三级共九级,并按土地等级规定田赋标准。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井田制:

井田制是商代和周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井

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屯田制:

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渊源于西汉,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民屯每50人为1屯,军屯曾名营吞,60人为1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均田制:

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北魏时,均田制规定,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不栽树的,又称正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国共对峙时期:

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便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

对地主减租减息,对农民收租收息

解放战争时期:

和对峙时期基本相同,但强调耕者有其田现在:

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2、建国以来,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1)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吸收前苏联的一些研究成果,发展了土地类型学,从土地类型的角度对我国各自然分区的内部特征进行剖析,并且在1959年完成全国自然区划。土地资源学2、建国以来,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2)第二阶段土地资源学

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吸收了欧、美、澳等国的思想,完成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和1:100万土地类型图等的编制工作,进行了城市土地、林地、天然草地等的评价分析,土地综合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形成。2、建国以来,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3)第三阶段土地资源学

80年代中期至今,土地研究结合国土整治与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区建设、土地使用制度研究、城市规划等实际工作进行。3、我国土地科学的近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土地分类与土地评价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1)土地评价研究;(2)土地资源调查研究;(3)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4)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研究;(5)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研究;土地资源学3、我国土地科学的近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土地分类与土地评价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治理研究;(7)土地规划研究;(8)土地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