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兴趣、方法和习惯 提高学生朗诵能力_第1页
运用兴趣、方法和习惯 提高学生朗诵能力_第2页
运用兴趣、方法和习惯 提高学生朗诵能力_第3页
运用兴趣、方法和习惯 提高学生朗诵能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朗读,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它通过发出抑扬顿挫的声音,把自己对蕴含在文字中的思想情感的理解传达出来,在语文学习中,它既是阅读的起点,也是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需要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目标。仔细研读课标就会发现,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低年级到初中,学生的朗读都要达成这一标准,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当抓紧学生的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1]。但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模糊,情绪也易随着周围环境而变化,缺乏自控力,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呢?我觉得,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即兴趣、方法和习惯。从兴趣入手,在教给他们正确朗读方法之后,通过多种途径养成优良的习惯,这将使他们一辈子受益无穷。一、重视兴趣培养,鼓励多听多读小学低年级学生很喜欢游戏、故事、唱歌等这些娱乐性活动,将朗读置于其中,教学效果是很明显的。利用优美的课件,给孩子直观的感受,指引孩子更投入地走进文本,走进阅读。我也经常给他们播放课文朗读音频,或为他们的朗读配上音乐短片,在旋律的伴奏下,他们或努力小声跟上范读的节奏,或在音乐中放开声音。学生们特别喜欢在节奏感强的音乐中念小诗,容易分辨停顿和延长,每次早读课的时候,这类课文读得特别大声,也特别整齐;有分角色朗读,也是学生的最爱,朗读的同学容易进入角色,听读的同学也每每被充满情感的朗读感动、大笑或者流泪……只要将朗读的氛围营造起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开,学生是很容易爱上朗读的。就是在离开课堂后,对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通读课文,和课后巩固朗读课文,他们也都会欣然完成。上二年级上册第十课《青蛙看海》,检查生字词时,我特意将十二个词语,按照二、二、三的字数排列,每一行像七言诗一样,所以当全班用开火车的方式大声读完一遍后,大家就会发现节奏很强,于是我们又用打节奏的方式读了两遍,当最后一个词语读完后,还有一些同学乐意继续回头读。在重点学习第二部分(4~10段)时,经过我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认真学习了小青蛙和小松鼠的对话后,我就请同学们在同桌之间,进行分角色读,并学习小松鼠对小青蛙的鼓励和帮助,互相提出建议,然后一边读一边加上肢体动作进行表演尝试,最后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表演,经过师生的共同评选,选出了最佳表演奖。上课期间的种种构思,都成功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最后的作业之一,是要求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结果有不少同学拉着妈妈一起进行角色朗读[2]。二、讲究问题导向,教给正确方法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应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做到这一点说难也不难,关键是要能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包括朗读声音要清楚,不能错字、加字或减字等基本规范,这些内容需要学生在反复的练习和评价纠正中领悟,这一过程可以是学生先练,学生点评,然后教师小结,也可以是学生或教师先说怎样朗读,然后学生再练,师生再评。朗读中,教师要看学生对基本规范的掌握程度,其中特别注意为学生把好拼音关,扎实掌握每一个字母的正确读音,同时还要把好识字识词关,使学过的字放在句子里也能为他们所熟悉,朗读时便能够至少以词为单位读出来,从而避免了十分常见的、学生一字一字拖读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还要教给学生注意停顿、确定重音、调整快慢以及连贯词语等方法。这些方法一般我都是具体落实到课文的分析中,讲讲读读,读读讲讲,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十九课《小动物过冬》时,对一、二自然段,我首先提问:文中的三个好朋友是谁(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它们常一起干什么(唱歌跳舞)?对这样的日子它们有什么感觉(快乐)?谁能朗读一下这一段,把它们的快乐表现出来?(学生读老师评)最后这一个问题引出的朗读,教师要告诉学生用怎样的语气、语调、停顿等,能够表现心中快乐,让他们回归内心,想想自己平时快乐时是怎样说话的,借用到这一句上来,即便夸张一些也不要紧。要求这个年龄的学生能适度表现有些过分。对于三到七段,让学生自由朗读之后说出自己知道了什么,引导大家将讨论结果进行整合,抓住其中体现感觉、感受的词语,启发他们一句句读出情感,而不仅仅是响亮。有感情地读的时候,鼓励学生增加表情、动作等辅助表现,增强、突出他们的感受,这样能够使朗读渐变为学生喜爱的表演。如我问:“你们对小青蛙过冬的方法有什么感觉?”“舒服”“爽”。我:“从哪里感觉到的?”“吃得饱饱的”“好好睡一大觉”。我:“你舒服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学生有伸懒腰的,有舒展面部表情的,有伸展四肢后仰的。我:“那你会怎么说这句话?举手说。”好多人抢着表演。哈哈大笑之余,我接着再问:“你觉得xx的表演怎么样?哪点最好?哪点还要怎么改?”在低年级教学中,范读对学生的朗读作用不可低估。朗读是语文老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倾听老师的范读,是孩子理解课文和提高朗读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时教师若能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范读,学生一定会受到春风细雨般的感染。长时间地坚持下去,教师用自己朗读的力量和孩子产生共鸣,在提高教师自己朗读能力的同时,孩子们在朗读能力方面也将受益无穷。三、注意放开途径,养成良好习惯学生早期的朗读学习,终归是要培养成为习惯,方能受用长久。这些良好的朗读习惯有:一要有正确的坐姿、站姿,头正胸挺,让气息贯通;二要眼、心、口三到,眼睛看着文章,心里感受情、思,口里综合二者;三要经常反思自己朗读的优劣,及时发扬或改进。低年级若做到这些就已经超越课标要求了,但这并不过度,只要教师循序渐进教给学生,他们是能够做到的[3]。一般来说,习惯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养成,所以单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外的有效训练。除了布置课外朗读作业外,我还经常在班里组织小型的朗读比赛,比如学到了二年级下的第一课《春雨、春晓》,同学们展开“春天来了”的想象,意犹未尽,我就让他们就自己构思的内容进行书面整理,活动中带领大家到舞台前进行朗诵比赛,对于自己写的内容,他们的朗诵会比较到位。一年级下第八课《静夜思》学完,请小朋友们收集其他有关月亮的古诗,在班级进行比赛吟诵;《古对今》课文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授完请小朋友回去朗读《笠翁对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妙……此外,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绘本表演等活动如火如荼地举行,提高了学生朗读热情,促进了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我还会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提醒学生朗读时,注意细节习惯的养成,如下课听到他们唱歌,如果咬字不清楚,我就会笑呵呵地跟着他重新准确地唱一遍,如果是唱得感情不对,也一样含蓄地更正;若是学生正在指着故事书读,我会悄悄在一旁听,然后小声地伴着他一起磕磕绊绊地读……低年级的学生养成好的朗读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陪伴,表现好时及时表扬和鼓励,表现不好时批评要婉转,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和水平。朗读,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长大后,它可以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对文本进行结合自身学习的二次创作。在心理学中,有一种心理作用叫“第一印象效应”,说是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