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南充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南充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南充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南充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充高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初2022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A河姆渡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项正确;河姆渡人是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排除A项;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排除C项;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排除D项。故选B项。2.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有可能最早食用米饭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稻谷说明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所以,选项中有可能最早食用米饭的是河姆渡人,C项正确;北京人、山顶洞人以采集狩猎为生,不会种植农作物,排除AB项。半坡居民地处北方黄河流域,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粟,排除D项。故选C项。3.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结合在一起形成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后来的()A.彝族 B.匈奴族 C.华夏族 D.戎族【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黄河流域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结合在一起形成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成为人文初祖,C项正确;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排除A项;秦末汉初,匈奴强大起来,屡次进犯,对西汉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排除B项;戎族是对春秋时期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排除D项。故选C项。4.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这反映当时实行()A.郡县制 B.分封制 C.继承制 D.禅让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的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这种部落首领更替的办法叫做禅让制,D项正确;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B项;继承制不是王位继承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5.下面是鉴宝师对某一历史文物的介绍:“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那么这一文物是()A.司母戊鼎 B.利簋 C.毛公鼎 D.四羊方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司母戊鼎地商朝青铜器的代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A项正确;利簋、毛公鼎、四羊方尊是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但不是“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排除BCD项。故选A项。6.“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接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因此“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歌谣中的他是齐桓公,A项正确;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不是晋文公,排除B项;楚庄王不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秦穆公不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秦国奠定了基础。”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A.主要内容 B.积极影响 C.基本特点 D.重要原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题干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积极影响,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商鞅变法的基本特点,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商鞅变法的重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8.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工程是()A.灵渠 B.永济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答案】D【解析】【详解】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建成之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D项正确;灵渠、永济渠、大运河均不符合题干内容,排除ABC项。故选D项。9.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以玉制玺为天子专有 B.皇位可以世袭C.皇权至高无上 D.天子喜好收藏玉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反映了秦朝建立的皇帝制度和皇帝具有的独尊性和至高无上性,C项正确;以玉制玺天子专有”只体现了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没有揭示出该历史现象的本质,排除A项;皇位可以世袭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天子是否喜好收藏玉玺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0.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秦始皇时期设置了()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答案】C【解析】【详解】秦实现统一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C项正确;丞相掌管行政,排除A项;太尉掌管军事,排除B项;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排除D项。故选C项。11.贾谊《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A.秦朝的暴政 B.遇雨误期 C.刑罚非常残酷 D.修建阿房宫【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的暴政最终引起了陈胜、吴广起义,A项正确;遇雨误期是直接原因,排除B项;刑罚非常残酷、修建阿房宫是暴政的一部分,排除CD项。故选A项。12.西汉初年经过统治者长期与民“休养生息”,中国古代出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后第一个治世局面()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A项正确;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排除B项;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在位时期的盛世局面,排除C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在位时期的盛世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13.“东汉中期以后,东汉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该材料主要揭示的是()A.东汉前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最高权力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治理能力强D.东汉中期以后,皇帝仍能控制国家政治权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4.学习历史需要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C项正确;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的农耕生活、华夏之祖体现了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排除A项;夏、商、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纷争以及大变革时代体现的时代特征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排除B项;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民族大融合体现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C项。15.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D.马陵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排除A项;长平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场战争,排除B项;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伏击魏军的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1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像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B项正确;魏国位于北方,而非蜀国和吴国,排除AD项;蜀国位于吴国的西侧,排除C项。故选B项。17.从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期间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朝代是()A.西晋 B.东晋 C.南朝 D.北朝【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曹魏中期,大臣司马懿参与辅佐新即位的小皇帝。不久,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A项正确;东晋、南朝、北朝时期均不是统一的历史时期,排除BCD项。故选A项。18.历史上致使强大的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是在A.淝水之战之后 B.巨鹿之战之后 C.赤壁之战之后 D.七国之乱之后【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土崩瓦解,北方重陷分裂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朝末年,项羽与秦军之间的战役,排除B项;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与孙刘联军之间的战役,排除C项;七国之乱是汉景帝时期,地方诸侯王的一场叛乱,排除D项。故选A项。19.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将都城迁到洛阳,并要求族人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通汉婚。孝文帝此举A.打击了门阀士族的势力 B.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C.结束了分裂割据的状态 D.增强了北魏的军事实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措施对于促进鲜卑族的汉化以及鲜卑族和汉族的交流,而这与当时的民族交流融合的趋势是相符合的,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对士族门阀势力的打击,排除A项;北魏并未统一中国,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军事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20.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A.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B.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C.王羲之与《兰亭集序》 D.吴道子与《洛神赋图》【答案】D【解析】【详解】《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绘画的代表作,唐朝吴道子的是《送子天王图》,因此搭配不正确的是D项,选择D项;ABC项对应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21题20分,22题20分,23题20分,共60分。)21.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出现和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材料二:史料说史:秦半两钱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衡器八斤铜权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材料三:西汉以来,在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中西往来密切。中国输出西方的物品和技术西方输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①大量的丝织品和漆器②凿井、冶铁等技术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等农作物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指江南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宋书》对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描述(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中图片所示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两项措施?(3)材料三中“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作什么?这条通道向西最远可以到达哪里,它在中外往来中有何重大意义?(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2)实物史料;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3)丝绸之路;欧洲或欧洲的大秦。(4)人口南迁使南方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等。【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铁器的出现和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说明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小问2详解】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秦半两钱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衡器八斤铜权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说明秦半两钱和衡器八斤铜权均属于考古出土文物,说明它们都属于实物史料。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半两钱是秦国货币,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废除了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通行。所以,半两钱体现了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措施;衡器八斤铜权体现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措施。

【小问3详解】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指的是西汉时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从表格中输出和输入的物品、技术和文化也可以判断出“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是丝绸之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欧洲的大秦,即古罗马。

【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口南迁,北方人口南迁使南方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其次还包括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22.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二: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服他们。”……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而后来由于(血缘)关系疏远,(他们)相互攻击如同仇人一般,各个诸侯国更是相互侵略,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材料四: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1)材料一体现了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归纳西周实行该制度的作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过这场讨论后秦朝在地方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三中的“上”采纳了主父偃的什么建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采取这一措施?(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北方边境战争不断”采取的措施?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为了保证“西部贸易交流”在西部建立了哪一行政机构?该机构的建立有何作用?【答案】(1)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2)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推恩;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统治。(4)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宿中央政权。【解析】【小问1详解】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指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知,“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说明分封制的实行加强了西周对地方的控制或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小问2详解】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各个诸侯国更是相互侵略,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表明了实行分封制的弊端,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小问3详解】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说明主父偃的建议是“推恩”,即皇帝下载诸侯王将土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建立诸侯国。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知,“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说明颁布“推恩令”的原因是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小问4详解】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军事上采取了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措施。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政府在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代表朝廷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管辖,说明西域都护的设置的作用是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宿中央政权。

2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汉字之源】材料一: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摘编自李一《甲骨文与青铜纹样再利用的探索》【思想之光】材料二:春秋末年,孔子开创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主张“为政以德”,设计出一套治国方案。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其学说,主张实行“仁政”和以民为本。儒家思想虽在动荡的形势下显得举步维艰,但到新形势下又被统治者所尊崇。——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文史之萃】材料三:信息卡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科技之光】材料四:到公元3或4世纪,书法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楷书和草书,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形成。那时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改良的纸张已经广泛用于书写,并得到发展。与竹、木、石相比,纸更易于吸收且书写流畅。——摘编自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骨文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