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备课_第1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备课_第2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备课_第3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备课_第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会飞的花课题一七彩蝴蝶第一教时一、教学目标:1、启发引导学生以轻松热情地情绪演唱歌曲《蝴蝶花》2、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启发引导学生以轻松热情地情绪演唱歌曲《蝴蝶花》三、教学准备:歌曲、音乐四、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律动进入座位。1、教师播放歌曲《鲜花开》。2、师生随歌曲律动进入指定位置。3、听教师弹琴坐在位子上。 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学习歌曲《蝴蝶花》。导入:刚才,咱们;律动进教室时听的歌曲叫什么名字?(生答),歌曲描写了各种各样的花争相开放的情景。其中有一种花特别象一种昆虫,你们看。(播放课件)师:谁能说出它的名字?生:看后回答。师:说的不错,它就是美丽的蝴蝶花,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歌唱蝴蝶花的歌曲:《蝴蝶花》。1、感受体验歌曲:(1)、听歌曲伴奏音乐,感受音乐情绪。(2)、听歌曲伴奏音乐,感受音乐节拍。2、听歌曲伴奏音乐,感受体验休止符的存在。⑴、听第三、四乐句拍手和拍腿。⑵、听第三、四乐句看老师在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老师在休止符地方握拳)。⑶、学生看后回答。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⑷、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在休止符的地方握拳。⑸、提问:握拳的地方有音乐响声吗?⑹、学生回答。⑺、向学生讲解休止符。⑻学生试着模唱第三、四乐句,体会休止符的存在。3、完整哼唱全曲。4、学唱歌曲。(1)听范唱带,感受歌曲内容。(2)放课件,展示图形谱,上面写有歌词。(3)请学生集体朗读歌词。(4)学生随课件默唱歌词。(5)学生随课件范唱轻唱歌词。(6)教师纠正学生唱的不正确的地方,并教唱。(7)学生随课件范唱演唱歌词。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1)启发引导:前两乐句,表现了小朋友看到蝴蝶,想抓住蝴蝶的心情。我们在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更好听?中间两乐句表现蝴蝶见到人不害怕,心里感到奇怪,这时,又该怎样唱?最后一乐句,发现了“蝴蝶见到人不害怕”的秘密,心里无比高兴,这时该怎样演唱?(2)师生讨论,生生讨论。(3)小结并指导学生演唱。(4)有感情的演唱全曲。(三)、总结、下课。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发声练习起到开音作用,为接下来的歌曲教学作了必要准备,也让学生初步尝试歌唱要领。在学习新歌的导入时,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歌曲有些难度,在这首歌曲的学习时,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旋律的能力,让学生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丰富了学生的表现力,也培养一定的表演能力。从歌曲的表演中体验成功快乐,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课题一七彩蝴蝶第二教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布贴画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互相帮助的美德。2.初步学会布贴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概括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3.认识装饰蝴蝶对美化生活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发挥想象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蝴蝶的形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蝴蝶的头、身、翅膀的基本形状和比例大小关系以及颜色花纹的配置。加深对蝴蝶形式美的体验。2、选择合适的花布增加蝴蝶的形式美。三、教学准备:1、学具:若干颜色、花纹不同的碎布,剪刀,胶水,16开卡纸一张/人。2、教具:范画,幻灯片,大卡纸一张,胶水,教学光盘四、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1、上一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蝴蝶花》,今天让我们动手来制作美丽的蝴蝶好吗?2、出示范画,问:这个蝴蝶又是用什么材料绘制的?(用布料制作的)3、学生欣赏范画。4、板书课题:美丽的蝴蝶---布贴画(二)、提出本课要求:1、指出在美术这一艺术园地中,可以用各种方法,各样材料去描绘、制作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这节课是学习用“布贴”的形式剪贴“美丽的蝴蝶”。2、学生认定目标,明白布贴画的形式。(三)、观察模仿并学习:1、观察欣赏蝴蝶。蝴蝶非常美丽,人们把它说成是会飞的“花儿”,现在老师带同学们欣赏一下“美丽的蝴蝶”请大家思考:A:为什么把蝴蝶叫做“会飞”的“花儿”?什么原因使它这么美丽?(有美丽的花纹,有花儿一样的颜色)。B:蝴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但它们外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左右对称)2、小结:自然界的蝴蝶是没有一只相同的,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美,它们给我们画画时提出一个要求:画蝴蝶要各不相同。3、制作方法演示:边讲边作。(利用实物投影仪)这节课学习用布料剪贴蝴蝶。a、在底纸上画出蝴蝶外形。外形包括:身体、触角、翅膀三大部分。问学生:刚才大家看录像《美丽的蝴蝶》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什么?你们发现了吗?(左右对称)我们可以运用蝴蝶左右对称的特点,采用对折的方法,一次便剪出对称的翅膀来贴上。板书:左右对称。b、选择色彩花纹合适的碎布,考虑好色彩搭配。问学生:刚才录像中为什么称蝴蝶是活动的“花儿”?(因为蝴蝶有美丽的花纹和鲜艳漂亮的色彩)板书:美丽的花纹和鲜艳漂亮的色彩小结:我们可以用近似色或对比色来搭配翅底色和翅纹色。因为这样才能显得出鲜艳,色彩才能丰富。例如:红和绿,蓝和橙,紫和黄等。给学生示范布料的选择,并设计好各种美丽的花纹。c、用选好的布料分别剪蝴蝶的头、胸、腹、触须。再剪彩贴翅膀花纹,特别注意是否对称。4、学生再次观看课本步骤图,复述剪贴方法。(四)、尝试制作:用不同的色彩碎布,剪贴一只“美丽的蝴蝶”。步骤:1、画出外形。2、贴翅膀和尾。3、再贴上其它部位和花纹。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制作蝴蝶。注意左右对称关系和色彩对比以及图案设计。做得好的,请他的蝴蝶飞到老师的花园中来。(贴出花园图)放轻音乐。(五)、总结、下课这节课大家共同创作了一个蝴蝶展览会。这些蝴蝶都是用生活中的碎布做出来的,很美丽。大家以后可以用布贴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教学反思:这是一节运用各种碎布进行贴画的课,二年级的同学们基本上都没有尝试过,所以他们学习的兴趣很高,也很积极。学生学会贴画方法后都跃跃欲试,那么上好这一课,课堂纪律就很重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运用比赛竞争的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很好的去学习。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制作材料,我便将他们编组,进行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创意很好,可是制作出来的东西不够精致。如:有些地方露出了双面胶,影响了画面的美观。有些粘的不牢等等,今后还需改进。课题一七彩蝴蝶第三教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表现,使学生感受美的存在。2、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并能在审美活动中充分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感知蝴蝶的形态和多姿的花纹及色彩,练习对颜色的综合运用。2、理解对称的形态,找出规律,展开不同的评价方式。三、教学准备:课件、彩纸、剪刀等四、教学过程:(一)、猜一猜: 课件:表现蝴蝶的生长变化的过程:(每出示一个过程就猜一猜)毛毛虫的蠕动—结茧—蜕变化蝶---飞舞在花丛中的蝴蝶。(二)、看一看: 出示不同形态、花纹、色彩的蝴蝶图片或标本视频展示,学生讨论,对蝴蝶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蝴蝶的基本形态,蝴蝶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对称。并举出例子。(三)、听一听: 倾听乐曲:《扑蝶》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乐曲命名。(四)、读一读: “蝴蝶飞,我不追,蝴蝶落,我不要。”这是农村学生看见蝴蝶时哼唱的童谣。或者朗读“小蝴蝶,穿花衣,猫抓你,飞到西,飞到我的手心里,鸡吃你,说说话,飞到东,放了你。(五)、赏一赏: 课件:你知道很多艺术家都喜欢以蝴蝶为题材进行创作,你能说出几钟吗?(剪纸、舞蹈、工艺品、手饰等)课件欣赏。(六)、演一演: 欣赏一段蝴蝶飞舞的录象:蝴蝶飞舞时的动态是怎,怎样的?谁来模仿一下。(七)、做一做: 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蝴蝶呢?老师示范剪纸:1、将彩纸对折 2、用铅笔画出蝴蝶的半边轮廓 3、用剪刀剪下轮廓。4、将蝴蝶贴在作业本上,再添画。学生用剪纸的方式完成一只蝴蝶。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五、课堂总结、下课。教学反思:有人说,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一示范,学生自然就会跟着模仿。所以有人提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力。教师在课堂上最好不示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算要示范,也要一示范完就把范作收起来,避免学生临摹。教师示范,学生就会跟着模仿,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虽说模仿也是一种学习,但是一味的模仿,就会阻碍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还有人说,教师的示范、演示是对学生能力、智力的不信任。所以示不示范是一直困惑着我的一个大问题。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一般的做法是绘画内容不示范,大的原则是以引导学生回忆、想象为主,偶而示范一下难点而已;手工制作就完整示范整个制作过程。我也不知这样处理是否妥当。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应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今天《七彩蝴蝶》这一课中,我在二(1)班授课时重点示范了剪蝴蝶,并且让学生完整看完我的操作过程,结果留给学生制作时间太少,在课堂上学生无法完成今天的作业。下午在二班我就尝试不示范,让学生自主创作。也有学生自己开始动手制作起来的,也有画的。但是还有很多学生不会制作而又不满足于绘画,他们对于手工制作有更大的兴趣。这时不会制作的学生会很困惑、很苦恼,他们一般会手举工具材料围到讲台前,很焦急地央求示范一下:“老师,怎么做的,这是怎么做的呢?”“帮我做一下啊!”“老师,做一下给我们看吧!”而且学生的人数还不少,有些是真不懂,有些是来凑热闹的,更有一些本来已会做的,看到老师在示范,他们也要来看个究竟,生怕有更好的方法没学到。针对这个问题,在课后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方法,那就是我在教学生剪蝴蝶花纹时所采用的:鼓励会做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帮带不会做的学生。一开始教师就不示范,让生生之间互动起来,自主探讨方法方式,自由选择帮带对象。当然以上的方法可不可行,就有待于接下来的实验吧!希望我在以后的教学实验中探索出更多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向日葵(补充内容)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用不同的方法描绘向日葵。(了解、练习)2、 通过向日葵插图的欣赏,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画出向日葵各个生长期的特征。2、运用正确的颜色和线条表现向日葵。三、教学准备:向日葵图片、范画四、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 教学过程1、猜谜导题,激发兴趣(1)、猜谜语让我们来猜个谜语:“高高绿骨儿,圆圆金黄脸,最爱向太阳,盈盈笑不停”。生回答谜底:向日葵。出示向日葵花,学生自我检验是否正确。(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画向日葵。(出示课题:向日葵)2、新授(1)、了解并描绘生长过程感受向日葵花的美你看了刚才的向日葵花,觉得美不美?美在哪里?像什么?说说感受。(出示:真美啊!)生:(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评说:观察的真仔细,想象力真丰富。)(2)、体验向日葵的成长小朋友们,向日葵花如此美丽,就让我们也来当回这美丽的向日葵花,感受一下向日葵花是怎样长大的,好吗?听着音乐和节奏,用自己的动作来慢慢的长大吧!(春天来了,一颗葵花子躺在泥土中已经很久了,它等不及了,使劲地钻出了泥土,发了芽,长出了两片绿绿的叶子。外面的世界真美啊!它一个劲地往上长,叶子越来越多了,顶端还出现了一个花骨朵,在太阳的照射下,向日葵慢慢的开花了,它非常感谢太阳,于是每天跟着太阳转。太阳在东边,它的脸就往东,太阳到了西边,它就往西,不久,美丽的向日葵结出了许多种子。)(先选用正确的颜色画芽,再画枝,加些泥土,简单吗?差不多的为正确,表扬后可作修改(3)、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4)、总体评价:是否画出生长过程中的特征,色彩是否正确线条是否肯定,引导用不同方法描绘向日葵。小朋友都画出了向日葵整个生长过程,在画画中你认为最美丽的是什么时候?(开花)小朋友刚才画了这么多开花的向日葵。你知道别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向日葵的吗?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三)、小结:今天我们学画了美丽的向日葵花,还知道了向日葵是怎样长大的。这向日葵不仅美丽,而且它的种子还是我们特别喜欢吃的零食香瓜子。所以许多画家喜欢描绘它。补充说明:本学期开学第一天是星期四,因为我所任教的二年级在星期四只有一个二(1)班有课,为了教学进度的统一,因此,我将星期四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我将教学《向日葵》这一补充内容。教学反思:本节课,我用谜语的导入来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肢体的表演让他们感受向日葵的成长,了解向日葵向阳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绘画,可以描绘向日葵的成长过程,也可以描绘向日葵的花朵,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课堂上也注重师生互动,整个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同时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围绕这个目标,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空间。儿童的潜能是无限的,线条绘画是多变的,用无限的想象空间去驾驭多变的绘画形式,儿童是乐意去干的,我就给学生创造这种自主的绘画体验空间。《向日葵》只是学生认识色彩的一个媒介,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色彩的情感体验,把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去,使他们在“引导--发现--讨论--领悟”中轻松﹑自由地体验到了色彩美,线条的美,并把心中美好的事物用画笔描绘出来课题二花风筝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风筝文化的了解和感受,结合学生亲手制作与放飞的体验,引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浓厚兴趣。2、在欣赏与动手的过程中,感受与风筝有关的活动所带来的快乐。二、教学重点、难点:在欣赏与动手的过程中,感受与风筝有关的活动所带来的快乐三、教学准备:有关风筝的图片资料、音乐盒带及伴奏带,美术材料、工具等。四、教学过程: (一)、你们放过风筝吗?有没有放过自己制作的风筝?谁能说说你看到过的风筝有哪些形状?(二)、教师展示各式各样风筝的资料及放飞风筝的VCD要求学生注意风筝的不同外形。——对风筝制作工艺中的形式美、绘画的造型美,能否提出自己的看法师:一只只多彩的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翻飞、飘荡,犹如水中的游鱼、天上的飞龙遨游在云水之间,看着那。。。真想驾上它们,飞向无际长空,空中飘来隐约的声音,是天宫的仙女在吹奏?还是风儿关来了遥远的歌声?呵,是那些装有音响装置的风筝,在那里轻轻地哼唱,慢慢地吟诵。(三)、谁能说说最早风筝有什么作用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最早出现记载在宋代。应用风筝传播的第一人——韩信。用风筝量距离。利用风筝进行科学实验风筝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雏形。(四)、观看制作风筝的录象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制作过程。注意点是对称。(五)、欣赏歌曲《放风筝》1、听赏2、轻声跟唱(六)、画一画放风筝1、观看书本上学生作品,大家来评讲2、请一个同学上前做模特,分别展示给大家的是不同的面。3、然后请不同角度的学生来说一说他看到的是怎样的面。(正面、侧面,反面等。)要让学生体会在画画时注意到人物的不同形态和表情。4、放飞风筝时线是如何表现的?(有学生表现时用曲线等,如果线是弯的,风筝会飞起来吗?)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七)总结、下课。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以绘画作为教学重点的艺术课。在上课前段通过对风筝文化的了解和感受,让学生掌握了风筝的相关知识,当然只是最初步的了解,然后结合学生亲手制作与放飞的体验,引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浓厚兴趣,其次在绘画之前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物的不同角度去观察,去表现,另外,我还引导学生在描绘放风筝时,注意风筝线的表现。因此,当学生开始作画时,对自己说要表现的内容已经相当清晰。但是在构图上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饱满及色彩的搭配。今后将在这方面的教学上努力探索。花风筝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3、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二、教学重点、难点:1、可以感受到《放风筝》的情绪,感受到河北民歌的特点。2、参与创作《春天交响曲》三、教学准备:歌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模仿出来。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3、教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行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全体学生顺序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思考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则应该渐弱。1.春雷2.春风3.春雨4.山泉轰隆.呜—沙沙沙叮咚轰隆课题3蒲公英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通过认识蒲公英,唱蒲公英和演蒲公英等一系列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美,创造美。2、在艺术学习中陶冶学生的心灵。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活动,了解蒲公英这种植物并延伸到对自己生活的联想,思考更深刻的内涵。三、教学准备图片资料、歌曲音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故事:“蒲公英”名称的由来。学生聆听。(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蒲公英治病”引起学生对蒲公英这种植物的注意,并产生好感,激发其学习兴趣。)(二)、教学新课。1、引导学生讨论蒲公英的形状。2、出示图片(蒲公英的种子蒲公英的花等等)。3、唱一唱《蒲公英》蒲公英这么可爱并对人类有很大贡献,老师想用这首歌赞美她。范唱(声音优美轻柔)。Δ同桌同学讨论,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如:蒲公英是白色的,毛茸茸的一个球,风一吹就会象伞兵一样飞起来;蒲公英的花是黄色的,象一朵小菊花,它的茎还有白色的汁……Δ观察蒲公英Δ听第一遍:感受整首歌曲的旋律。Δ听第二遍:仔细倾听,并回答歌曲所唱内容。Δ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诵歌词(注意附点)。加深对歌词的印象,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创编舞蹈动作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创编动作,教师只是稍稍加以指导,美化。)4、演一演“蒲公英”组织学生讨论:假如你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你想飞到哪里去?引导学生创编“情景剧”。教师协作并提出建议。Δ根据歌词内容自编舞蹈动作。Δ跟琴声用轻柔的声音学唱歌曲。Δ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如:生A说要飞到北极去,与爱斯基摩人交谈;生B要飞到“东方明珠”领略浦东开发的巨变;生C要飞到遥远的家乡,去探望久别的了外婆;生D要飞到太空探究宇宙的奥秘;还有学生说要飞到病房里,给得了绝症的病人带去一线希望!……Δ小组成员创编“情景剧”。把自己的想法表演出来,学生自行分配角色,排演。多试几遍,让学生慢慢熟悉歌曲,同时学会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来演唱,注意音准节奏。孩子们和蒲公英有相似之处,都是长大后要离开自己的妈妈,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为人类为社会做贡献。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体会:首先要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情境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使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其次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演唱、创作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再创作过程,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是难以表现出真情实感的,只有激发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情绪,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最后还要注重以合作为途径,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能力,大胆主动的表现作品。引导学生大胆创造,在创编活动中,同学们共同承担小组合作的成功和失败,享受集体创作的荣誉和欢乐。课题三蒲公英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蒲公英这种植物的了解,知道它既是一种花又是一种会飞的种子。2、通过学生绘画表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简单的吹出蒲公英。2、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三、教学准备:1、图片资料及VCD光盘。2、美术材料色水、卡纸、油画棒、笔管一支。四、教学过程:(一)、了解蒲公英,引发联想。1、会飞的蒲公英出示蒲公英花(或者干花),吹向学生,学生就可以手持蒲公英,学生认识、了解蒲公英原形;②观看碟片归纳蒲公英的构成(形状)发散试、扇面试、陀螺试(旋转试)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1)师:今天我们看到了会飞的蒲公英,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会飞的东西?板书:会飞的___(学生回答:蜻蜓、蝴蝶、小鸟、飞机、云彩、风筝……)(2)师:除了以上这些你还希望看到会飞的什么?会飞的气球,会飞的焰火,会飞的跳伞运动员,会飞的房子,会飞的公园……(二)、学习吹出蒲公英。1、教师出示范图2、具体示范:方法①先用油画棒画出一个蒲公英的形象(比如笑脸):用笔管的一头粘上色水,在另一头用力吹气,色水就洒在卡纸上。吹成的自然形状就象蒲公英。方法②直接用笔管的一头粘上色水,在另一头用力吹气。吹出蒲公英的形状。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3、作品展示:①让学生自由参观全班同学的作品,每人手持一朵红花。②送给自己认为最棒的同学。(黑板上贴有每位学生名字的卡纸)③请获得小红花最多的学生上台,讲讲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感受。并把其作品贴在讲台上。(三)、总结、下课。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蒲公英这种植物的了解,知道它的花既是一种花,又是一种会飞的种子。让学生不仅能用绘画来表现,而且能通过吹画的表现形式来展现蒲公英,并且将蒲公英的生态现象延伸到对自己生活的联想,思考更深刻的内涵。在进行吹画的教学时,我选择了两种方法,再让学生操作之前,我进行了讲解和示范,有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因此没有好好听和看,以至于后来的操作略显混乱,而且教室里的卫生状况也较差。所以,今后在这些环节的教学设计上还需更加细致,在课堂上要注重教学常规的训练,比如,要注意听好老师的要求,认真看好老师的示范等。只有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第二单元快乐的小队课题一队鼓咚咚响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歌唱、演奏、欣赏等艺术活动,尝试队列行进中的步伐和大鼓、小鼓及钹的行走。2、在律动中认识并体验二声部节奏的变化,训练对自己的节奏感和多声部的听觉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训练对节奏感和多声部的听觉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2、体验二声部节奏。三、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等四、教学过程:(一)、欣赏 1、听:让学生欣赏《共产儿童团歌》2、了解:这首歌是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侯曾唱过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3、师范唱。4、师弹琴,生轻声唱。(二)、节奏练习: 模仿最后一句用手拍节奏。 XX.X│XX│X.XXX│X-│ 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三)、走一走:结合队列训练,和节奏充分体验歌曲之间的二部变化。拍:XX.X│XX│XXXX│X-│XX│XX│XX│X_│(四)、敲一敲:手拍节拍,口读“哒”,休止符时轻读“空”,练习几种小鼓的节奏。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O│OXOX│OXXXX│OXOX│XO│(五)、欣赏:观看鼓号队VCD,引发学生兴趣,观察手持鼓锤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筷子试一试,敲一敲。(六)、欣赏鼓的图片:各种各样的鼓是我国人民喜欢的乐器。(七)、唱一唱:1、欣赏《音乐之声》插曲《doremi》。2、唱《音阶图》。3、配合手势唱《音阶歌》。速度慢一点。(八)、总结,下课。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二年级的小朋友很喜欢鼓号队的节奏。我在节奏的教学过程中,先让他们从简单的大鼓、大镲的节奏开始,然后再出示小镲的节奏,最后出示小鼓的节奏,小鼓的节奏里出现很多的十六分音符,因此学生较难掌握,但是经过几次的练习,大部分孩子就掌握了。最后我让孩子们分别担任角色来演奏,大家配合的很默契,同时还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了一个小组长让他们作小指挥,这样一来学生完成的就更好了。其次我让他们用笔当鼓棒演奏,孩子表现的很积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让学生多做节奏方面的练习。课题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二、教学重难点:1、弱起节奏OXXX。2、二声部的合唱部分。三、教学准备:音乐、录像等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同学们在悠扬的《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略)3、放录音《采茶扑蝶》片断,老师带领做律动。(二)、节奏训练板书:①4/4OXXX②2/4OXXX脚手脚手脚手脚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同时比较两种节奏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较中领会)(三)、导入新课1、师放录相,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生答略)。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教师出示大歌页。2、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著名词作家。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3、教师边弹琴边充满深情的范唱第一段词。4、请三位同学分别有表情的朗读歌词。5、教师先分别教唱二个声部的曲谱。方法:教唱法与听唱法及随琴跟唱法。在较熟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一段歌词。6、重点练习合唱部分。方法:①一声部唱,二声部默唱。(相互交换)②二声部合唱(教师伴奏可跟随二声部)(四)、巩固练习:1、竞赛唱。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2、跟伴奏带唱教师指挥,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的感觉,启发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3、表演唱跟随录音,手握笔或尺作桨,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第一课时(设计小队标志)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绘画的方法,设计出带有个人或集体象征意义的标志。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彩笔、彩纸,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在设计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构思。3、通过讨论交流、互评、互相启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二、教学重点、难点:标志的设计三、教学准备:几种不同的标志、水彩笔等。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准备情况(二)、谈话导入:师:潘老师上个星期天很忙,去了很多地方,接下来我把那天的经过讲一下,请同学们,试着记忆老师去过的地方,看谁记得最准确。师:上个星期天,我先去这里买了点东西(出示超市图片标志),接着又到了这里(出示商店图片标志),然后又到这里接了个朋友(出示地点标志),最后我们又到这儿吃了饭(出示饭店标志)。你知道我去了那些地方吗?学生思考后回答师: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去了这些地方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图形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们就是标志。(三)、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就要请大家来设计简单的小队标志。师:你觉得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回答。师总结:标志是一些团体、工厂、商品、警告的标记,让人一看就懂,便于我们识别和记忆,在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师:你见到过什么样的标志呢?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标志。师: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能找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我们今天就试着来设计我们小队的标志。设计步骤:1、构思小队的名称2、确定小队的特点3、根据特点来设计各具特色的标志。(注意图形设计,色彩搭配)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作业展评。(四)、总结、下课。教学反思: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设计标志这一内容,我认为有些难度。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积累也很少,他们并不明白标志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另外标志有什么意义,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从表面形态上认识,应该来说是停留在形象思维上,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也让孩子设计标志,当时是设计班级标志,我在课堂上作了提示,并在黑板上进行了演示,最后的作品基本与我设计的雷同。本节课的教学,我比较注重引导学生自由设计,只粗略演示了标志大概可以有哪些外形,其余都让他们自己思考决定,果然孩子们的作品比较令人满意,可以看出,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把各自对标志的认识表现出来。当然,在色彩的搭配与内容的匹配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要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第三单元课题一可爱的小兔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艺术品,学生能够了解“兔儿爷”和“月兔”的民间传说及与兔相关的成语故事,尝试用绘画,制作,表演等艺术形式进行表现。2、通过本课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以及体验美,表现美的意识和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尝试用绘画,制作,表演等艺术形式进行表现可爱的小兔三、教学准备:课件、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表演木偶小兔:同学们好,我是一只小兔子,当然了只是一只普通的小兔子,我可不是从月亮里下来的,说实话我很愿意到月亮上去找玉兔玩一玩,你们说我能去吗?[引出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并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想象力](生:不能去,月亮上什么也没有,空气也没有,那是神话)(生:可以坐宇宙飞船去)(生:可以借双翅膀,或搭个高高的冲天梯上去。)(二)、欣赏图片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玉兔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兔,他居住在月宫里。每到中秋节的时候,人们就要祭月神,供出许多的月饼和水果。月神在传说中是兔首人身的形象,把他称作“兔儿爷”。在欣赏图的同时播放儿歌。1、课件出示“兔儿爷”的图片,提醒学生注意其形象的特点。2、播放儿歌《供月亮》八月十五月亮圆,月亮圆圆像银盘。乌木桌子金镶边,西瓜月饼供老天。海栗子,红柿子,当中摆下大酥梨。红皮石榴酒边站,手捧香酒把月愿。敬得老天心喜欢,保咱天下都平安。(三)、说一说说说你知道的关于兔子的儿歌,故事等。(龟兔赛跑,守株待兔,小兔乖乖)(四)、演一演小兔的形象和动作是什么样的,上来演演。节奏:××|×0×|××|×0×|××|××|×××|×0||(生:小兔子两只大耳朵,三瓣嘴,短尾巴,前腿短,后腿长,蹦蹦跳跳的。学生争相上来表演兔子的动作。[通过学小兔子的动作,在表演的同时进行了节奏训练。](五)、画一画1、师谈话:兔子的形象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先来看看别人是怎样画的,然后我们自己也来画。2、欣赏(课件展示):泥塑兔子,纸塑兔子,水果兔子,兔儿邮票,面具兔子,绘画中的兔子。[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兔子的多种绘画方法与制作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创作欲望,培养欣赏美与表现美的愿望与能力。]3、绘画与制作:在白纸上画好兔子外形,利用彩笔绘画的方法或彩纸粘贴的方法做兔子头饰。[培养学生绘画能力与动手制作能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根据要求画出小兔子,兔妈妈的形象。有些同学要求画卡通中的兔八哥,流氓兔等给予支持。)将学生作品制作成兔头饰,师巡视指导。(六)、做游戏:《小兔乖乖》(师拿出准备好的头巾,竹篮,狼头饰,摆好桌椅)游戏要求:1,全班同学分成六组,轮流做游戏。2,一位同学戴自制的兔妈妈头饰,一位同学戴狼头饰,其余组员做小兔。3,表演兔妈妈离家——狼来敲门——兔妈妈回家三个故事情节。4,在语气上表现出兔妈妈的亲切,和蔼,兔宝宝的乖巧,聪明及大灰狼的狡猾。播放《小兔乖乖》歌曲。内容如下:兔妈妈:妈妈要去买萝卜,谁来也不要开门。狼: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小兔: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兔妈妈: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小兔:就开就开我就开,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七)师总结:同学们表演的真棒!如果我们独自在家,来了陌生人能不能开门?(生:不能,也许会有危险)我们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教育学生加强防范意识]课题一可爱的小兔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龟兔赛跑》,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乌龟和兔子),并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2、通过创作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欣赏感受不同节奏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2、通过音乐故事获得情感上的教育。三、教学准备:课件,乌龟、兔子、猴子等小动物的头饰,蓝猫小标贴。四、教学过程:(一)、活动开始: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2、老师扮主持人,从后面走进和小朋友打招呼:嘿!小朋友们好,我是燕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音乐动画城”。(屏幕上出现“音乐动画城”字样)(二)、新课教授。1、引导学生欣赏《龟兔赛跑》的主题音乐。(1)师:燕子姐姐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是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燕子姐姐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动画片吧!(播放无声动画片)师:哦,原来是小兔子和乌龟,谁能学一学小兔子和乌龟走路的样子。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好,不过,燕子姐姐总觉得这个动画片好象少了什么,你们能告诉我吗?(声音)师:小朋友们看得真仔细呀!没有声音的动画片,你们觉得好看吗?(不好看)好,下面就请聪明的小朋友来给小兔子和乌龟配上好听的音乐吧!(2)、师:燕子姐姐这里有两段音乐,分别是由两种管弦乐器演奏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画面出现单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单簧管”(点击出示“单簧管”字样),它奏出的音乐是(点击音乐响起),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呢?应该配给哪只小动物?为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单簧管奏出的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很适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好,那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小兔子吧!师:还有一种管弦乐器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点击出现“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大管”,小朋友看一看,大管和刚才的“单簧管”一样吗?(引导学生简单区分“单簧管”和“大管”)那大管奏出的音乐是怎样的呢?(点击音乐响起)你想把这段音乐送给谁呢?为什么?老师总结: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它送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3)、师:小兔子和乌龟知道小朋友为它们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可高兴了!你们看,它们迫不及待地跳起舞来了。(画面出现配上了音乐的动画片)2、引导学生分段欣赏音乐故事。(1)、师神秘地:今天来到我们音乐动画城的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呢。(蓝猫出现:小朋友们好,我是蓝猫)师:原来是蓝猫呀,小朋友你们喜欢蓝猫吗?好问的蓝猫今天不仅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而且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当然喽,聪明能干的小朋友会得到蓝猫的奖品!(老师出示蓝猫小标贴)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蓝猫带来的礼物吧,不过,可要认真看,认真听,才能回答出蓝猫提出的问题吆!(2)、学生听音乐故事至“比赛开始了”。蓝猫出现:小朋友,看到这儿,你能听出下面的音乐表现的是哪只小动物吗?(分别播放两段主题音乐,请小朋友辨别,并请小朋友说说故事中两只动物的特点,表现好的给予蓝猫小标贴)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呀,很快就回答出了蓝猫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下面的故事吧。(3)、学生听故事至“喊叫声惊醒了小兔子”。蓝猫出现:小朋友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接下来你能听着下面的音乐做出合适的动作吗?(播放小兔子睡着了的音乐和乌龟继续努力追赶的音乐,请小朋友模仿出相应的小动物形象)师:小朋友们学得真象,比赛的结果到底怎样呢?(4)、学生听音乐至故事结束。蓝猫出现:聪明的小朋友,故事讲完了,你知道跑得快的小兔子为什么输给了慢吞吞的老乌龟吗?引导学生讨论。老师总结:对呀,骄傲使人落后,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不能学骄傲自大3、复听音乐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表演。(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谁想来表演"龟兔赛跑"?(2)请三个小朋友分别做小兔子、乌龟、小猴子,其余小朋友做森林中其他的小动物,到音乐结束时,老师带领下面小朋友戴上头饰和小兔子、乌龟一起跳起欢乐的舞蹈。(3)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呀,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期的音乐动画城节目就要结束了,在这里,燕子姐姐要布置一个任务:请小朋友们回去将这个故事用彩笔画出来,下一期节目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画得最好!好吗?好,让我们一起和蓝猫说再见吧!(小朋友和蓝猫、燕子姐姐说再见)(三)、结束活动。学生随音乐出教室。课题一可爱的小兔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猜、摸,认识小白兔,是学生认识十二生肖的传统名称;2、通过讲故事、戏剧表演等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以及体验美、表现美的意识和能力。并懂得:人要有自信,但不能骄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欣赏有关兔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兔儿爷”和“月兔”的民间传说及与兔有关的成语故事;2、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积累出发,挖掘其中的艺术要素,感受并运用表演艺术的(神态、语调、动作等)表现手法,通过关于兔的传说或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的创作表演,分享合作与创作表演的快乐。三、教学准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剪刀、水彩笔、胶水或双面胶、笔。四、教学过程:(一)、猜一猜、认识小白兔。1、猜一猜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件非常可爱的礼物,(拿出装有小兔的纸箱)是什么呢?请你们猜一猜。生:玩具。(学生非常惊奇,还有说是糖、书、本子、画、头饰等的。)师:“我请几位同学把手伸进去,摸一摸,并告诉同学们你有什么感觉。”生摸了后说:“会动,热热的。(学生争着要摸,还有说有毛,毛茸茸的,有两只长长的耳朵等”)师:“会是什么礼物呢?(学生再次猜测)把你猜到的小声的告诉你的同桌,看看和老师的礼物是不是一样。”(教师拿出纸箱中的小兔,抱在怀里。)生高兴的说:“一样!”师:“请你们仔细观察小兔长什么样?”(教师把小兔举高,让学生观察。)生回答说:“有一对长长的耳朵。”“头是圆形的,尾巴很短。”“身上的毛是白色的,很软。”“它有四只爪子,嘴是三瓣,一双圆圆的眼睛,还是红色的。”“身体是椭圆形的。”2、用各种形粘贴小兔。①自然中的小兔。②拟人化的小兔。师:“同学们都认真观察了小兔的外形,下面,我用你们所说的这些形来粘一下,看看能不能粘出一只小兔。”(学生都聚精会神的看着老师粘贴小兔,并不时的提醒老师该粘什么了。)师:“除了刚才老师带来的真实的小兔外,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过小兔?和真实的小兔有什么区别?”生:“动画片里见过。它们会说话,像我们人一样会走路、会跳舞、会唱歌。”“它们还穿漂亮的衣裳、裙子。”“还能干活。”师:“那我们再来粘贴一只像我们人一样的小兔。”(请一名学生上来粘贴。)3、师说:“兔为十二属相之一,是一种玲珑柔顺的动物。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月中何有?玉兔捣药。’因此,后世常称月亮为玉兔、兔、兔魂。小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几?”生:“第四。”师:“十二生肖在传统中有它们独特的名称,你知道吗?(电脑出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及其图象。)请你们读一读。”生:读十二生肖的名称。师:“我国民间有许多和兔有关的艺术作品,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电脑出示和兔有关的艺术作品,如:剪纸中的兔、国画中的兔、民间风俗里的‘兔儿爷’等。)生:欣赏各种兔的艺术作品,认识“兔儿爷”。师:“‘兔儿爷’大约诞生于明代,是专供儿童祭月的‘月神’象征物。它是中国神话、民俗与宗教在民间玩具中的产物,是传统的中秋节时的玩具。”(二)、读一读、跳一跳、走一走。1、读童谣、做兔跳律动。师:“你们知道那些和小兔有关的童谣?老师这里有一首童谣,请你们读一读。(电脑出示童谣: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生:读童谣。师:“小白兔有一双长长的耳朵,我们怎么模仿它呢?他怎么蹦蹦跳跳的?”(请一学生上来模仿。)师:“你们能一边读歌谣一边学小兔跳吗?”(生全体学小兔跳)2、认识兔行锣。师:“请你们模仿老师来拍一拍。”(师拍节奏①②生:模仿拍。)师:“你们能把这两条节奏和起来拍一拍吗?(电脑出示节奏谱,生练习拍。)”你们能按照节奏谱下的字来有节奏的读一读吗?(出示字,学生练习边读边拍。)师:“你们读了后有什么感受?生:“老师,像唱戏的。”师:“能不能边读边走一走?”(学生练习)师:“像什么人在走路?”生:“老师,像瘸子走路。”师:“你们刚才练的节奏叫兔行锣,是我国戏曲锣鼓经中的一种,常用来表现像兔子或拐腿人的行走。(三)、讲一讲,演一演。①讲一讲。师:“你们知道哪些和小兔有关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学生:生讲自己知道的故事………………(师在学生讲的同时,利用电脑播放相应的动画故事,如:守株待兔、龟兔赛跑等。)②师:“请你们一组讨论一下你们演哪个故事,并把这个故事进行续编,小组分配角色,想想各自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③演一演。(分别请两个组表演前面讲的故事,让学生说一说哪个组、哪个角色表演的好,评出大家认为最好的两个表演剧目。并发给奖品小红花。)师:“哪个小组上来表演你们编排好的故事呢?”生:(每个故事分别请两个组上来表演)小组表演。师:“看了刚才四个小组的表演,你们认为哪个组、哪个角色表演的好?”学生评论④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木偶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着表演木偶戏,不过,不是用木偶,而是这些小玩具。”出示手指道具,请一组学生戴手指道具上来表演。(表演时,让两名学生把白布拉开,把表演的学生遮住,只露出手进行表演。)(四)、画一画,制作手指道具。师:“你们想不想做一个自己的手指道具?”生:“想!”师:“请你们观察手指道具的组成部分都是什么?”生:“有两部分组成,下面是一个纸套,上面粘着一个画好并上好色,剪下来的小兔、或大树等。”师:“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做哪个故事的道具,谁做哪一样?”(学生小组讨论并制作一套演出道具。)(五)、小结师:“小朋友们,学了今天的课后,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能告诉我们吗?”生:“我知道了十二生肖的传统名称,回家后我要背会,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不能像小白兔那样,要虚心,不能骄傲。”“那个宋国人不应该在那里继续等兔子,兔子不可能天天撞死在那里。”课题二龙的传人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在生活中收集龙的资料及图片工艺品,启发学生了解龙的形象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2、通过欣赏歌曲《龙的传人》,体验歌词内容。欣赏卡通片《七龙珠》,进一步了解龙的故事。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有关龙的成语,并能说出他们表示的意义。2、欣赏龙的工艺品,初步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三、教学准备:故事、音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问: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龙是一个什么样的动物吗?在我们的祖国到处都有一些关于龙的故事,龙的歌曲,还有些什么呢,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回答:……师:那我们今天就和老师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以下龙吧!(出示课件:分出龙的知识、龙的歌曲、龙的成语、龙的故事、龙的电影、龙的工艺品)(二)、分块和学生探讨1、龙的知识龙是中国的吉祥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什么是样子的。身体成长型,有鳞、有角,会飞、会游泳。(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出示文字说明。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的龙,说一说龙还有其他的什么特点。2、龙的歌曲听赏歌曲《龙的传人》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了解为什么我们把自己说成是龙的传人。3、龙的成语讲述龙的成语:如龙马精神、龙争虎斗、龙肝凤髓等成语的意义。多媒体出示成语,提出问题。进行小组间的比赛4、龙的故事讲述《龙母庙》、《九龙泉》的故事。教师出示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欣赏《九龙泉》故事的图片。口述《龙母庙》故事内容。学生观看《九龙泉》故事的图片,自己讲述故事给同学听。5、龙的电影观看电影《七龙珠》放映影片《七龙珠》观察影片中的神龙是什么样子的。6、龙的工艺品欣赏卡通的龙、泥塑的龙、九龙壁、龙头风筝、龙的蜡染画借助多媒体展示出作品观察作品中的龙有什么共同点,什么不同点。并自己创造一条自己的龙。(三)总结、下课。教学反思:龙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形象,是中国的象征。本课内容符合二年级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且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龙的传人》这课主要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我用一首——王力宏的《龙的传人》FLASH导入了本课。音乐由轻到强,震撼人心。有些会唱的学生已经跟着音乐轻轻哼了起来,我索性走到学生中间,带领学生一起放声歌唱了起来,直观的视觉、听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予了他们一定的思维空间。另外,我还播放了一段学生喜爱看的《七龙珠》的动画片,学生看的津津有味。在课堂中,我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关于龙的精美画面与剪纸,学生看得很认真,还不时发出“哇——哇——”的声音,说明他们很欣赏、很佩服。美术课上大量的画面是学生所需要的,直观的学习会让学生有一个形象的感受。特别是龙,这种在生活中所不能看到的事物,更是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的画面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整堂课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龙的传人》,尝试体验歌词内容。2、欣赏有关龙的艺术作品,初步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运用听唱法学唱歌曲。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教学准备:音乐、歌曲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歌2、听音乐律动(二)听赏歌曲:1、初听: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教师播放张明敏演唱的《龙的传人》)2、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出示课题《龙的传人》3、复听:你听到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换了演唱者,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不同的感觉?(播放王力宏演唱的《龙的传人》)(三)、学唱歌曲: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唱一下。(听唱法)1)请几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歌词,2)跟着录音轻声模唱,3)跟着录音一起唱。2、教师与学生一起对龙的故事、文化进行探索和了解。1)欣赏色彩、造型各异,适合学生年龄的表现龙的作品。2)启发学生去发现:龙的角、身躯、爪、鳞、尾巴各像什么动物?3)引导学生从资料中获知:角似鹿、头似蛇、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4)为学生介绍龙的名称:有鳞者为蛟龙、有翼者为应龙、有角者为角龙、无角者为蝎龙、未升天者为婚龙、好水者为晴龙、好火者为火龙、善吼者为鸣龙……3、跟随录音演唱《龙的传人》(四)、总结、下课。教学反思:我觉得二年级的艺术内容很广。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一定要做好许多准备工作。比如:在教《十二生肖》中龙的传人这一单元时。说是我在教学,还不如说是和小朋友一起学。因为小朋友找来的一些资料,有的的确是我所不了解的。通过和他们讨论、听他们讲解、我们都知道了:龙的样子;龙的起源;龙的多种称谓;还和他们一起热闹的讨论“世界上真的有龙吗?”这些环节都是以小朋友为中心的,我就象是一个学习的人。当然,在听赏歌曲时,我还是帮了他们好多忙的。尤其是今天在学唱歌曲《龙的传人》时,小朋友们在我的带领下又唱又跳,在让孩子们听歌曲是运用了两位不同风格的演唱者的演唱,然学生更好的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这样在孩子的头脑中已形成初步的体验,在学唱歌曲时都很投入,因此本节课的唱歌教学任务圆满的完成了。课题三金蛇狂舞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所表现的基本情境。2、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气氛,积极参与乐曲的表现活动并从中体验到快乐。3、认识鼓、钹,会使用其为歌曲伴奏,创编歌词表现歌曲的热闹情绪,在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2、音乐活动《金蛇狂舞》三、教学准备:课件、大鼓、钹、小红旗多面、筷子、大红旗多面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卖报歌》,学生跟唱,教师讲解歌曲的作者。2、师:聂耳叔叔不仅写了很多反映劳苦人民生活的歌曲,还写了很多爱国歌曲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另外一首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三)、新课教学:1、准备阶段(1)、民乐介绍师:“提起民乐,同学们,你们都认识那些民族乐器呢?”生:“有古筝、琵琶、唢呐”师:“同学们都认识这么多的民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民乐合奏,竖起你的小耳朵,看看你能听出多少种乐器的声音。”(2)、边听边开动脑筋思考这两个问题欣赏全曲并观看VCD。思考问题:①在初曲子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让你联想到什么场面?②请你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表现这首曲子的情绪。(播放课件:《金蛇狂舞》VCD)(3)、学生讨论回答。(4)、教师小结:这首乐曲有敲锣打鼓的声音,像是过年过节一样。大家知不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在我国南方端午节除了吃棕子外最高兴的就是?(赛龙舟)在我们西区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大家都看过龙舟赛吧?谁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赛龙舟的情景以及你当时的心情。(5)、个别学生描述,教师补充:乐曲描绘的就是端午节赛龙舟,万人喝彩热闹非凡的场面,同学们都爱用红色,金色来形容这种欢快热烈的歌曲情绪。(6)、(展示课件)解释曲名及分析音乐要素。①金蛇——比喻龙舟;②狂舞——比喻龙舟争先恐后的比赛场面;③速度——很快;④快的速度表现一种什么气氛——热烈;⑤乐曲中用什么乐器体现这种热闹的场面——大鼓和钹。⑥民乐合奏——(7)、介绍大鼓:一般是很大的鼓放在船头双手握锤敲击击鼓,是用来鼓舞士气统一划船的节奏。(8)、(展示课件)如果你是鼓手,你会敲击怎样的节奏为队员加油鼓劲呢?①请学生创造鼓点节奏②教师带学生模仿鼓点节奏xxxx|oxx|(学生拍手、拍腿模仿并用握拳代表休止符)2、分段欣赏A段这首民乐合奏共分为三段,我们先来欣赏第一段(1)、初听。(播放课件)(2)、带问题再次欣赏A段:“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场面?”(播放课件)师:“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段音乐的内容。”师:“鼓声敲起来拉!比赛开始了。一艘艘龙船驶像箭一样冲了出去。”(3)、欣赏后活动:①教师带唱A段旋律。②学生集体为音乐(前部分)创编歌词。③集体演唱歌词部分。“加油加油啊!我们用力划,条条龙船冲上前啊,我们一定要夺第一名!第一名!”④学习A段的律动:击拍鼓点节奏——唱歌词——击拍鼓点节奏——按节奏边做划船的动作边呼喊“嗨哟”⑤(播放课件)再次欣赏A段音乐,并随乐活动。B段(1)、初听(播放课件)(2)、带问题再次欣赏1)表现什么场面?2)听到什么乐器的声音?(播放课件)师:大家快加油啊!后面的龙船追上来拉!第二段音乐表现龙船之间的你追我赶的紧张气氛。(3)、欣赏后活动:①用“咚”和“呛”模唱B段音乐。②教师领唱“咚”学生齐唱“呛”,并启发学生创造动作表现。启发学生创作动作参与活动(可用跺脚、拍桌等动作参与)。③讲解一领众合、一问一答的表演形式。④再次欣赏,重点注意欣赏一领众合的表演形式。(播放课件)⑤将全班分为两组进行龙舟比赛,请同学分别为龙舟队命名,用咚和呛运用一领众合的形式模唱。⑥再次欣赏A段音乐,并随乐活动。(播放课件)设计意图:在分段音乐欣赏中根据音乐的变化引导学生展开情节性想象。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模唱降低难度,以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完成。最后让学生在模唱旋律中通过自由选择表演形式熟悉音乐的主题形象。A’段(1)、初听。(播放课件)(2)、带问题再次欣赏(播放课件)师:表现什么场面?回忆下它与哪段相似?又有什么不同?(3)、讨论回答教师小结:与A段相似,不同的是速度越来越快,锣鼓声越来越密集,情绪越来越热烈。师:表现的是一种什么场面?表现的是快到终点,龙船冲刺的场面。(4)、随音乐进行活动加入呼喊“加油”的呐喊。(播放课件)设计意图:通过与A段的比较,让学生理解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的关系。在活动中加入挥旗呐喊“加油”和胜利的口号,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快感。(四)、音乐活动1、师;“我们分别学习和欣赏了《金蛇狂舞》的三段,现在我们再完整地欣赏一次,请同学们出出主义,怎样表现才能使乐曲更热闹呢?”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1)要发挥集体力量,大家一起用力划(2)坐在地上巧用筷子进行划船活动和敲击凳子(3)在B’段中敲击凳子的时候要得意洋洋,边敲边摇头(4)在A’段中请每组最后的同学手挥大红旗为本组加油助威!3、边欣赏音乐边开展活动:(播放课件)段落演唱方式表演方式声音配置A唱词用筷子拍打节奏模仿划船动作呼喊“嗨哟”B两队对唱分组用筷子敲击凳子乐器打击:鼓和钹A’唱词双手抓筷子模仿划船动作呼喊“嗨哟”和“加油打击乐器:鼓和钹(五)、小结、下课教学反思:《金蛇狂舞》是1934年由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根据民间音乐《倒八板》整理改编的民乐合奏曲。《倒八板》是《老六板》的变体。原曲经常在民间喜庆的节日里演奏。乐曲以朴实活泼的曲调,紧凑有力的节奏,表现了江南人民在端午佳节比赛龙舟的喜庆场面。那飞速前进的龙舟,带着辉煌的灯火倒映在水面上,就像条条金蛇(龙)在水中疾弛狂舞。两岸的人群,你呼我喊;助威的锣鼓,你敲我擂,一派欢腾热烈的景象。二年级学生的欣赏课由于识谱能力的限制大多听听、想想,但本课的乐谱学生有能力体会,他们也有兴趣多深入理解些。教学中我先将三段主题音乐呈示在学生面前,在听的过程中指导他们认认、唱唱,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而不是一听而过任其发展。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些识谱能力小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渴望看到乐谱,以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今后我将会更注重欣赏课的教学。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粘贴生肖图。2.学习纸条造型的方法。3.从粘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用纸条粘贴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或自己的生肖造型。2、掌握纸条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牢固,图形不变。三、教学准备:示范作品,硬底板,铅画纸,色卡纸,小刀,剪刀,胶水或双面胶。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准备情况1.课前提醒:注意小刀、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2.用谜语引入课题。“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你猜这是什么?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十二生肖”。3.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如: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今年是猪年,明年就是鼠年;我属猪,我属狗……(二)制作生肖蛇1.讲授做纸条生肖图形的方法。(1)出示示范作品,欣赏、讲解。(2)制作一只“老鼠”作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①从书中选一个自己属相或自己喜欢的生肖图,在底板纸上画稿,最后用肯定的线条将生肖图画准。②截取纸条(已让学生事先准备好)。③粘贴。先按轮廓线涂上适量的胶水或贴上双面胶;然后将纸条的断面沿轮廓线细心地粘,要让贴上去的纸条竖立着并不歪斜,等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松手。如贴上去的纸条长于轮廓线,应将多余的部分纸条剪去,若不够长则应接一段上去。粘是制作的关键,要细心。(3)注意的问题。①截取的纸条应直,宽度一样。②用白色纸条时,底板应选颜色比较深的卡纸,如:黑、蓝、红等,以使对比强烈,立体效果好。③当生肖纸条图形全部粘住后,在胶水未完全干时,上面可以轻轻放上一块书写垫板(美术课本也可以),压一段时间,这样帖成的图形平整牢固。2.学生作业。制作一幅纸条生肖蛇。3.学生制作期间,教师作示范并巡回指导。4.展示学生作品。选取完成得较好的作品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同时让学生们进行自我点评。5.教学拓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再制作几幅生肖图,把它们挂在家里,美化自己的居室。(三)总结,下课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上学生能运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体造型方法设计制作玩具蛇,感受美术与科技结合的简单道理,在分享中感受成功乐趣。本课通过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会跳舞的蛇,引起学生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将蛇的特点讲述清楚,制作步骤也明确的告诉学生,并请学生在此基础上尽情发挥,通过点、线、色来装饰玩具蛇,通过纸的大小,长短来做出蛇的一家等。学生兴趣浓厚,动手能力也教强,示范作用非常有用。学生在装饰花纹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小蛇,达到了本课的要求。二年级的学生很喜欢这类制作课,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考虑学生动手操作的课程。课题一粽子情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歌唱和欣赏绘画等艺术活动,使学生了解粽子与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内涵。2、感受和表达端午节热闹的气氛及浓厚的亲情。二、教学重点、难点:1、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乐曲,用轻巧优美的声音来演唱。2、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浓厚亲情。三、教学准备:音带。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互唱问好歌。2.导入新课:师出示歌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到那一天,我国城乡,特别是南方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插艾、挂蒲(两种野草),吃粽子,到江边湖畔看龙舟竞赛。师提问: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有什么意义吗?是为纪念谁的呢?学生回答。3.师介绍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4.学唱歌曲:《包粽子》(1)欣赏乐曲:学生仔细倾听歌曲,留下初步印象。(2)节奏练习:X.XXX|X0|XXXXX|X0||XXX|XXXXX|X.XXX|X—||教学步骤:师生共同分析节奏,找出难点,解决难点。分小节练习,边用手划拍边读节奏。切分节奏要求中间的音重读,旁边的音轻声读,附点音符前重后轻。连贯的划拍读出节奏。(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师弹琴学生分句学唱歌曲,注意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的旋律。(5)熟练后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包粽子》。(6)学生边唱边表演,请表演出色的学生带领大家一起活动。5、师生告别,学生听音乐出教室。教学反思: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修课。我在设计这课时适当运用故事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课上我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师生互动,在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互相启发、补充,每人都有平等参与和表现机会,共同获得、共同提高。在表现歌曲过程中,把握好每次的重复都要逐步加大演唱难度和表现的深度,达到既复习、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避免机械重复的目的,孩子们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课堂上的情绪氛围也层层推向高潮。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有关屈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怎样制作粽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3、通过活动中包粽子的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包粽子的由来、包粽子的制作过程三、教学准备:课件、模拟包粽子的原料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授课:活动一:实物引题激发兴趣出示粽子,问:同学们,它叫什么名字?喜不喜欢吃呢?活动二:观看课件了解由来老师讲述故事,同时课件展示:屈原是2300多年前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要团结其他国家,来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国,但是偏偏楚怀王听信了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