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说明: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蛋白质和DNA是生物体内两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细胞结构中含有蛋白质和DNA的是()A.核糖体 B.染色体 C.中心体 D.内质网〖答案〗B〖祥解〗含有DNA和蛋白质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等。【详析】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为蛋白质和rRNA,A错误;B、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为蛋白质和DNA,B正确;C、中心体的组成成分为蛋白质,C错误;D、内质网为单层膜细胞器,含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但不含DNA,D错误。故选B。2.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的是()A.氧气进入肺泡细胞B.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D.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答案〗C〖祥解〗被动运输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如水、氧气、二氧化碳以及甘油、乙醇和苯等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以及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钠离子内流和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的钾离子外流,通过离子通道,都属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被动运输的影响因素主要被运输的物质浓度差,此外协助扩散的影响因素还有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详析】A、氧气进入肺泡细胞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B、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属于胞吞,B错误;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D、甘油进入皮肤细胞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故选C。3.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 B.C. D.〖答案〗A〖祥解〗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颜色加深。【详析】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液呈现紫色,且紫色会变深;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蔗糖溶液,因而表现无色;另外细胞核被液泡挤到细胞质的一侧。据此分析判断,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如下图所示,心肌细胞膜上存在着诸如钙泵、钠钙交换体和钠钾泵等多种离子转运载体,共同维持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钙泵对Ca2+的运输属于主动转运B.钠钙交换体对Ca2+的运输属于易化扩散C.钠钙交换体对Na+的运输属于易化扩散D.钠钾泵对K+的运输属于主动转运〖答案〗B〖祥解〗分析图示:钙离子借助钙泵从胞内低浓度运输到胞外高浓度,需要消耗能量,其跨膜方式为主动转运;钠离子借助钠钾泵逆浓度梯度从胞内运输到胞外,需要消耗能量,其跨膜方式为主动转运;钾离子借助钠钾泵逆浓度梯度从胞外运输到胞内,需要消耗能量,其跨膜方式为主动转运;钠离子借助钠钙交换体顺浓度梯度进入胞内,其跨膜方式为易化扩散。钙离子借助钠钙交换体逆浓度梯度运至胞外,其跨膜方式为主动转运。【详析】A、钙泵对Ca2+的运输需要ATP,需要载体蛋白,并且为逆浓度梯度转运,属于主动转运,A正确;B、由图可知,钠钙交换体对Ca2+的运输为逆浓度梯度,故为主动转运,B错误;C、钠钙交换体对Na+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属于易化扩散,C正确;D、钠钾泵对K+的运输需要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并且为逆浓度梯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B。5.下列实验材料能达到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目的的是()选项底物催化剂A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B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氯化铁C淀粉淀粉酶D淀粉淀粉酶、蔗糖酶〖答案〗D〖祥解〗由于酶分子的结构只适合与一种或者一类分子结合,所以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者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这就是酶的专一性。例如,虽然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但是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的水解,不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详析】A、以底物过氧化氢、催化剂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无法达到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目的,因为实验需要有对照组,该实验材料缺乏对照,无法说明问题;A错误;B、过氧化氢酶属于有机催化剂,氯化铁属于无机催化剂,采用底物过氧化氢、催化剂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可以探究酶具有高效性,无法探究酶具有专一性;B错误;C、以底物淀粉、催化剂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无法达到探究具有专一性的目的,因为缺乏对照组,无法说明问题;C错误;D、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同酶不同底物或同底物不同酶,采用底物淀粉、催化剂淀粉酶和蔗糖酶属于同底物不同酶,可以达到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目的;D正确。故选D。6.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只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用来为吸能反应直接供能C.ATP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可使蛋白质磷酸化而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D.剧烈运动时,细胞中ATP的合成与水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答案〗A〖祥解〗ATP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析】A、绿色植物合成ATP的能量可以来自光能,也可能来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错误;B、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合成,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末端的那个特殊化学键中,B正确;C、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从而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D、剧烈运动时,ATP消耗增多,产生也会相应增多,即细胞中ATP的合成与水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D正确。故选A。7.如图为线粒体的物理模型。人体在有氧条件下利用[H]的部位是()A.① B.② C.③ D.细胞质基质〖答案〗C〖祥解〗图为线粒体的物理模型,其中①是线粒体外膜,②是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③是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凹陷形成嵴,增大内膜面积,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详析】在有氧条件下,[H]与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属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此过程需要酶的参与,即图中③部位,C正确。故选C。8.游泳时人体在水中耗能增多,呼吸运动加强,肺泡呼吸表面积扩大,肺泡壁上开放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从而加快了肺泡内气体的扩散速度,有利于提高血氧含量,从而提高组织对氧的利用率。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游泳时人体所需能量来自线粒体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缺氧时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也释放能量产生ATPC.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CO2的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之比等于1〖答案〗D〖祥解〗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包括酒精式无氧呼吸和乳酸式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NADH和氧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详析】A、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需要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被进一步分解,A错误;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是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将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不释放能量,B错误;C、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产生CO2和NAD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NADH与O2结合生成水,此时会释放大量能量,C错误;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消耗O2、不产生CO2,因此虽然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但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之比仍为1,D正确。故选D。9.某同学用输液器改进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2无氧组关闭流量调节器,用石蜡油液封酵母菌培养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段时间后,有氧组和无氧组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会变色B.若在温度较低时进行实验,观察到现象的时间可能会有延长C.若要确认酵母菌是否进行厌氧呼吸,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D.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带来的影响,需对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进行灭菌〖答案〗D〖祥解〗图1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提供氧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图2用石蜡油液封酵母菌培养液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两组均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呼吸产生的CO2。【详析】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因此两组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会变色,A正确;B、温度较低时酵母菌呼吸酶活性较低,呼吸速率较低,因此观察到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色可能会有延长,B正确;C、酸性重铬酸钾可用于检测酒精,据此可确认酵母菌是否进行厌氧呼吸,C正确;D、若对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进行灭菌,则会杀死酵母菌,导致实验失败,D错误。故选D。10.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无水乙醇和层析液分别用于分离色素、提取色素B.CaCO3和SiO2均有利于防止色素分子被酸破坏C.画滤液细线要细、匀,画线后应立即重复画线1次D.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答案〗D〖祥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用于提取色素;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二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析】A、无水乙醇用于提取色素,而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A错误;B、CaCO3利于防止色素分子被酸破坏,SiO2有利于研磨充分,B错误;C、画滤液细线要细、均匀,画线后等待滤液细线干燥后再重复画线1~2次,C错误;D、滤纸条上扩散最快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其主要吸收蓝紫光,D正确。故选D。11.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推测,加入的铁盐类似于叶绿体中的()A.NADP+ B.ATP C.H+ D.CO2〖答案〗A〖祥解〗由题意可知,希尔反应为离体叶绿体在适当(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光照)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详析】A、希尔反应为离体叶绿体在适当(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光照)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铁盐或其他氧化剂相当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的NADP+,A正确;B、ATP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B错误;C、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分子光解的产物,C错误;D、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反应物,D错误。故选A。12.用14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CO2,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哪一个过程()A.光反应必须有光才进行 B.暗反应不需要光C.能量传递 D.CO2被还原为糖〖答案〗D〖祥解〗光合作用暗反应:(1)二氧化碳的固定: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2)C3的还原: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C5化合物+H20【详析】A、二氧化碳参与暗反应,A错误;B、暗反应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CO2不能证明暗反应不需要光,B错误;C、能量的传递无法用二氧化碳检测,C错误;D、根据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首先转移到三碳化合物中,然后再转移到有机物中,D正确。故选D。13.如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该植物在2000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mol)是()A.12 B.17 C.11 D.23〖答案〗D〖祥解〗图中表示随光照强度的增大,测得的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先增大后稳定不变,根据: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可求出在2000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详析】由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为0时,每小时氧气释放量是6mL,即每小时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6mL,当光照强度为2000lx时,每小时氧气释放量是17mL,则光合作用每小时产生的氧气为23mL,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伞藻的嫁接实验能准确说明伞帽形状由细胞核控制B.RNA和蛋白质可以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答案〗CD〖祥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在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中,将菊花形的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到伞帽是帽形的去掉伞帽的伞藻中,长出的伞帽是菊花形,由此可以说明细胞核控制伞帽的形态,即细胞核具有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功能。【详析】A、伞藻嫁接实验说明假根控制伞帽的形状,但无法确定是假根中的细胞核控制伞帽的形状,继续进行核移植实验才能确定伞帽形状由细胞核控制,A错误;B、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核孔具有选择性,B错误;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C正确;D、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CD。15.下图是液泡膜上各种离子跨膜运输机制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图示物质运输过程体现了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Ca2+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液泡进入细胞质基质C.液泡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内都因H+浓度高而呈酸性D.H+运出液泡伴随Na+进入液泡,Na+进入液泡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答案〗ACD〖祥解〗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详析】A、图中Na+、Ca2+、H+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液泡内,H+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出液泡外,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体现了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B、图中显示,Ca2+从液泡进入细胞质基质蛋白质协助,不消耗能量,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C、图中H+进入液泡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因此推测液泡内H+浓度高,溶酶体含量大量的酸性水解酶,因此液泡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内都因H+浓度高而呈酸性,C正确;D、H+运出液泡是高浓度到低浓度,浓度差势能为Na+进入液泡提供能量,因此Na+进入液泡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ACD。16.水淹时,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高于细胞质基质B.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释放的ATP增多以缓解能量供应不足D.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增多以缓解酸中毒〖答案〗ACD〖祥解〗玉米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过多的酒精会造成根细胞死亡,别一方面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详析】A、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膜上的H+转运蛋白可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进入液泡,此过程消耗能量所以为主动运输,也就是说H+从低浓度的细胞质基质转运进入高浓度的液泡中,所以细胞液泡内pH低于细胞质基质,A错误;B、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的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CO2,所以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一定是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B正确;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不释放能量,不产生ATP,不能缓解能量供应不足,C错误;D、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消耗的[H]与产乳酸途径时消耗的[H]一样多,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是因为乳酸含量降低导致,D错误。故选ACD。17.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该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或者降低CO2浓度中的某一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不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B.图中Ⅱ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C.Ⅱ阶段甲上升是因为叶绿体中NADPH和ATP的积累D.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答案〗AD〖祥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产物为氧气、还原氢和ATP,还原氢和ATP可以参与暗反应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可以分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据图分析:暗反应中,由于CO2+C5酶→2C3,故甲表示五碳化合物,乙表示三碳化合物。【详析】A、图中物质甲C5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乙C3,该过程只需要酶的催化,不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A正确;B、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如果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那么C3增加,C5减少,与图形的走势不符合,B错误;C、CO2浓度降低,由于CO2供应量减少,C5消耗减少,而C3还原正常,所以C5(甲)含量会上升,叶绿体中NADPH和ATP的积累是CO2浓度降低导致的结果,C错误;D、Ⅱ阶段改变的条件主要影响暗反应的进行,所以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D正确。故选AD。18.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组别pHCaCl2温度(℃)降解率(%)①9+9038②9+7088③9-700④7+7058⑤5+4030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A.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B.蛋白酶TSS的专一性与其空间构象有关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无法确定D.在70℃,pH=9条件下,蛋白酶TSS降解率高达88%,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答案〗ABC〖祥解〗分析表格信息可知,降解率越高说明酶活性越高,故②组酶的活性最高,此时pH为9,需要添加CaCl2,温度为70℃。【详析】A、分析②③组可知,没有添加CaCl2,降解率为0,说明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A正确;B、酶具有专一性,酶的专一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B正确;C、②组酶的活性最高,此时pH为9,温度为70℃,但由于温度梯度、pH梯度较大,不能说明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为9,C正确;D、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在70℃,pH=9条件下,虽然蛋白酶TSS降解率高达88%,也不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D错误。故选AB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19.下图为肝脏细胞膜运输葡萄糖分子的示意图。(1)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2)据图可知,载体的两种状态是蛋白质的_________发生改变的结果。(3)该载体不能运送氨基酸分子进入肝脏细胞,体现了载体具有________性。(4)已知木糖比葡萄糖的分子质量小,两者都溶于水。在动物消化道中,小肠绒毛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却很难吸收木糖,这个事实说明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___________。(5)肝脏细胞吸收葡萄糖合成________储存能量,植物细胞中能储能的多糖.是__________。〖答案〗(1)协助扩散(2)空间结构(3)专一(4)选择透过性(5)①.糖原②.淀粉〖祥解〗题图分析,葡萄糖分子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小问1详析】葡萄糖分子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小问2详析】据图分析,载体的两种状态通过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实现的,进而完成了葡萄糖的转运过程。【小问3详析】该载体不能运送氨基酸分子进入肝细胞,说明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小问4详析】在动物消化道中,小肠绒毛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却很难吸收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同时说明小肠细胞膜上没有转运木糖的载体。【小问5详析】肝脏细胞吸收的葡萄糖除了用于氧化分解之外,还可用于合成(肝)糖原储存能量,且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而植物细胞中能储能的多糖是淀粉,纤维素也是多糖,但其中的能量不能被植物利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20.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海陆生物资源丰富。海洋中光照条件、CO2条件与陆地不同,因此植物具有适应水体环境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藻类在海水中的垂直分布从浅到深分别是绿藻、褐藻和红藻,深水区的红藻主要吸收_______光。(2)无机碳主要以CO2和等形式存在,随着一天之中水体pH的变化,不同形式的无机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有些沉水植物可吸收,并将其转化为CO2用于光合作用,以此来适应水体的无机碳环境,具体过程见下图。据图分析,细胞吸收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Rubisco是光合作用中的一种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具体反应名称是________,该反应发生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海水中的CO2浓度持续升高会导致水体酸化,影响水生植物生长。为探究海水CO2浓度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原理,科研人员利用不同CO2浓度。的海水分别培养某种水生植物,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见下表:组别CO2浓度(umol/L)CO2固定速率(mg/g·h)Rubisco活性(IU)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正常海水(pH=8.1)20.653.854.161.16充入少量CO2的海水(pH=6.8)400.595.893.997.07充入大量CO2的海水(pH=5.5)8000.293.081.938.49据表可知________可增加水生植物光合速率,高浓度CO2抑制光合速率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蓝紫(2)①.主动运输②.CO2的固定③.叶绿体基质(3)①.适当增加水中CO2浓度②.高浓度CO2导致pH降低抑制Rubisco活性和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使暗反应和光反应的速率下降〖祥解〗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2、光合色素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又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主要是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3、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在类囊体膜上进行,后一个阶段在叶绿素基质中进行。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CO2浓度、温度等,内部因素主要是光合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及活性等。4、题图可知HCO3-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且HCO3-是无机盐离子需要载体协助,属于主动转运;HCO3-进入细胞溶胶后通过主动转运进入叶绿体,在叶绿体基质中分解为CO2,该CO2在Rubisco的催化作用下被固定进入卡尔文循环。题表表示不同CO2浓度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随着CO2浓度升高,海水pH逐渐下降,Rubisco活性逐渐下降,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先增加后降低,CO2固定速率先增加后降低。【小问1详析】受到光照透射水能力的影响,波长越短的光透射水的能力越强,所以紫光可以照射到较深的水体,而红光不能,所以,水体中的藻类根据其吸收光的不同分布在不同深度的水体,另外根据藻类的颜色可判断其不吸收的色光,所以红藻不吸收红光,吸收蓝紫光。【小问2详析】由图可知HCO3-跨膜运输,消耗能量,所以跨膜运动方式为主动运输,Rubisco催化的是CO2固定的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小问3详析】从图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增加CO2浓度可以增加CO2固定速率和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超过一定范围后增加CO2浓度反而导致CO2固定速率和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均降低,且Rubisco的活性下降明显。其中,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反映了光反应的速率,CO2固定速率和Rubisco活性反映了暗反应速率,由此可推知高浓度CO2抑制光合速率的原理。21.苹果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它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都很高。装在密封纸袋里的苹果放置多天以后,再打开纸袋时能闻到“阵阵酒香”。回答下列问题:(1)阵阵酒香的“酒”一般是在_____(填呼吸作用的类型)的第_____阶段中产生的,该反应阶段中_____(填“有”或“无”)ATP生成。(2)裸露放置不包装的苹果几乎没有“酒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O2浓度影响苹果细胞呼吸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曲线,O2浓度为P时,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为_____。假设图中的RB=BC,测苹果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_______。(4)某同学预测用马铃薯块茎做该实验也会得到类似的曲线图,但有多名同学认为两者的曲线应有很大差异,请做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无氧呼吸②.二③.无(2)裸露放置的苹果处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只进行有氧呼吸(3)①.零(0)②.3:1(4)曲线应有很大差异,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CO2〖祥解〗1、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不释放能量。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小问1详析】“酒”即酒精,苹果细胞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酒精,这一阶段没有能量的释放也没有ATP的合成。【小问2详析】空气中氧气充足,裸露不包装的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过程不产生酒精,故没有酒香。【小问3详析】由图可知,O2浓度为P时,二氧化碳释放总量这条曲线与有氧呼吸这条曲线重合,此时无氧呼吸完全消失,故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为零;无氧呼吸时一分子葡萄糖可产生2分子二氧化碳,而有氧呼吸时一分子葡萄糖产生6分子二氧化碳,故假设图中的RB=BC,测苹果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3∶1。【小问4详析】由于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不会有二氧化碳产生,故两者曲线应有很大差异。22.某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对,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20小时,其中G1期(相关蛋白质合成)、S期(DNA合成期)、G2期(相关蛋白质合成)、M期(分裂期)所占时长的比例分别是5%、52%、35%、8%。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会出现一排囊泡,这些囊泡彼此融合,囊泡内的物质被用来形成新的细胞壁,囊泡的膜将在新的细胞壁两侧形成新的__________。(2)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试推测,纺锤体的微管蛋白合成是在__________期(填G1或G2)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3)假设该植物根尖细胞的所有胸腺嘧啶都已被3H标记,挑选一个正处于分裂期中期的细胞,放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40小时后,培养液中单个细胞内能检出放射性的染色体有__________条。(4)若上述根尖细胞均处于细胞周期中,在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经历__________小时,未被抑制的其它细胞都停留在G1/S交界期。〖答案〗(1)细胞膜(2)①.不变、加倍②.G2(3)8(4)①.S②.9.6〖祥解〗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周期时长为20小时,其中G1期(DNA合成前期)占5%,S期(DNA合成期)占52%,G2期(DNA合成后期)占35%,M期(分裂期)占8%,则某时期的时长=细胞周期×该时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故G1期、S期、G2期、M期的时长分别为:1小时、10.4小时、7小时、1.6小时。【小问1详析】囊泡彼此融合,囊泡内的物质被用来形成新的细胞壁,囊泡的膜将在新的细胞壁两侧形成新的细胞膜。【小问2详析】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已经经历S期DNA分子的复制,故G2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而核DNA数量加倍。G2期进行相关蛋白质合成,为分裂期做物质准备,此时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主要用于组成纺锤体的微管蛋白、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等。【小问3详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20小时,假设该植物根尖细胞的所有胸腺嘧啶都已被3H标记,一个正处于分裂期中期的细胞(该细胞已经完成复制,此时每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都只有1条链含有3H标记),放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40小时后,细胞会处于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只有1条染色单体含有3H标记),此时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故带标记的染色体有8条。【小问4详析】S期进行DNA合成,若上述根尖细胞均处于细胞周期中,在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细胞周期时长为20小时,其中G1期(DNA合成前期)占5%,S期(DNA合成期)占52%,G2期(DNA合成后期)占35%,M期(分裂期)占8%,则某时期的时长=细胞周期×该时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故G1期、S期、G2期、M期的时长分别为:1小时、10.4小时、7小时、1.6小时。再历经一个G2期+M期+G1期=7+1.6+1=9.6小时,未被抑制的其它细胞都停留在G1/S交界期。23.猕猴桃的溃疡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利用植株中蔗糖水解成的单糖作为主要营养物质进行繁殖)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表现为枝条叶片溃烂,严重时引起植株大面积死亡。科研人员选取金丰(不抗病)和金魁(抗病)两个品种,测定植株不同部位细胞中的蔗糖酶活性,研究其与溃疡病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1)蔗糖酶活性测定:将等量的金魁和金丰提取液分别加入到__________溶液中,反应所得产物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生成__________色沉淀,根据沉淀的多少计算出还原糖的生成量,最后通过反应速率反映酶活性。(2)分析上图可知,金丰中__________(填植株的部位)酶活性高于金魁;感病前后金丰酶活性的变化__________金魁。(3)综合分析金丰不抗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盐角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耐盐植物,它能生长在含盐量高达0.5%—6.5%高浓度潮湿盐沼气中。为探究盐角草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实验步骤: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相同的盐角草幼苗,分别放入适宜浓度的同时含有Ca2+、Na+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等量的蔗糖②.砖红(2)①.枝条和叶片②.大于(或高于)(3)金丰本身蔗糖酶活性较高,感病后蔗糖酶活性又明显升高,蔗糖酶将植株中的蔗糖水解为单糖为假单胞杆菌提供营养,加速其繁殖。(4)①.抑制细胞呼吸(没有能量供应)②.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Na+的吸收速率,也可检测培养液中两种离子的浓度变化〖祥解〗据图分析:左图中可以看出感病后枝条细胞中的蔗糖酶活性增大,假单胞杆菌利用植株中蔗糖水解成的单糖作为主要营养物质进行繁殖,会使枝条叶片溃烂,严重时引起植株大面积死亡;右图中叶片中蔗糖酶活性感染后增大,但增大的幅度小于枝条。【小问1详析】蔗糖属于二糖,被蔗糖酶分解后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即产生还原糖,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将等量的金魁和金丰提取液分别加入到等量的蔗糖溶液中,反应所得产物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水浴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小问2详析】分析上图可知,金丰中枝条中和叶片酶活性均高于金魁;感病前后金丰酶活性的变化大于金魁。【小问3详析】据图分析,金丰不抗病的原因是金丰本身蔗糖酶活性较高,感病后蔗糖酶活性又明显升高,蔗糖酶将植株中的蔗糖水解为单糖为假单胞杆菌提供营养,加速其繁殖。【小问4详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盐角草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无机盐的跨膜运输过程不可能是自由扩散,因此这里的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是能量供应是否正常,因变量是培养液中相关盐分的量的变化,因此设计了如下实验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相同(无关变量相同且一致)的盐角草幼苗,分别放入适宜浓度的同时含有Ca2+、Na+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设法抑制细胞呼吸(没有能量供应)。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Na+的吸收速率,也可检测培养液中两种离子的浓度变化。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说明: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蛋白质和DNA是生物体内两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细胞结构中含有蛋白质和DNA的是()A.核糖体 B.染色体 C.中心体 D.内质网〖答案〗B〖祥解〗含有DNA和蛋白质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等。【详析】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为蛋白质和rRNA,A错误;B、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为蛋白质和DNA,B正确;C、中心体的组成成分为蛋白质,C错误;D、内质网为单层膜细胞器,含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但不含DNA,D错误。故选B。2.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的是()A.氧气进入肺泡细胞B.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D.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答案〗C〖祥解〗被动运输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如水、氧气、二氧化碳以及甘油、乙醇和苯等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以及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钠离子内流和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的钾离子外流,通过离子通道,都属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被动运输的影响因素主要被运输的物质浓度差,此外协助扩散的影响因素还有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详析】A、氧气进入肺泡细胞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B、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属于胞吞,B错误;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D、甘油进入皮肤细胞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故选C。3.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 B.C. D.〖答案〗A〖祥解〗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颜色加深。【详析】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液呈现紫色,且紫色会变深;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蔗糖溶液,因而表现无色;另外细胞核被液泡挤到细胞质的一侧。据此分析判断,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如下图所示,心肌细胞膜上存在着诸如钙泵、钠钙交换体和钠钾泵等多种离子转运载体,共同维持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钙泵对Ca2+的运输属于主动转运B.钠钙交换体对Ca2+的运输属于易化扩散C.钠钙交换体对Na+的运输属于易化扩散D.钠钾泵对K+的运输属于主动转运〖答案〗B〖祥解〗分析图示:钙离子借助钙泵从胞内低浓度运输到胞外高浓度,需要消耗能量,其跨膜方式为主动转运;钠离子借助钠钾泵逆浓度梯度从胞内运输到胞外,需要消耗能量,其跨膜方式为主动转运;钾离子借助钠钾泵逆浓度梯度从胞外运输到胞内,需要消耗能量,其跨膜方式为主动转运;钠离子借助钠钙交换体顺浓度梯度进入胞内,其跨膜方式为易化扩散。钙离子借助钠钙交换体逆浓度梯度运至胞外,其跨膜方式为主动转运。【详析】A、钙泵对Ca2+的运输需要ATP,需要载体蛋白,并且为逆浓度梯度转运,属于主动转运,A正确;B、由图可知,钠钙交换体对Ca2+的运输为逆浓度梯度,故为主动转运,B错误;C、钠钙交换体对Na+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属于易化扩散,C正确;D、钠钾泵对K+的运输需要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并且为逆浓度梯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B。5.下列实验材料能达到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目的的是()选项底物催化剂A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B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氯化铁C淀粉淀粉酶D淀粉淀粉酶、蔗糖酶〖答案〗D〖祥解〗由于酶分子的结构只适合与一种或者一类分子结合,所以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者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这就是酶的专一性。例如,虽然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但是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的水解,不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详析】A、以底物过氧化氢、催化剂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无法达到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目的,因为实验需要有对照组,该实验材料缺乏对照,无法说明问题;A错误;B、过氧化氢酶属于有机催化剂,氯化铁属于无机催化剂,采用底物过氧化氢、催化剂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可以探究酶具有高效性,无法探究酶具有专一性;B错误;C、以底物淀粉、催化剂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无法达到探究具有专一性的目的,因为缺乏对照组,无法说明问题;C错误;D、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同酶不同底物或同底物不同酶,采用底物淀粉、催化剂淀粉酶和蔗糖酶属于同底物不同酶,可以达到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目的;D正确。故选D。6.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只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用来为吸能反应直接供能C.ATP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可使蛋白质磷酸化而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D.剧烈运动时,细胞中ATP的合成与水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答案〗A〖祥解〗ATP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析】A、绿色植物合成ATP的能量可以来自光能,也可能来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错误;B、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合成,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末端的那个特殊化学键中,B正确;C、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从而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D、剧烈运动时,ATP消耗增多,产生也会相应增多,即细胞中ATP的合成与水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D正确。故选A。7.如图为线粒体的物理模型。人体在有氧条件下利用[H]的部位是()A.① B.② C.③ D.细胞质基质〖答案〗C〖祥解〗图为线粒体的物理模型,其中①是线粒体外膜,②是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③是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凹陷形成嵴,增大内膜面积,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详析】在有氧条件下,[H]与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属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此过程需要酶的参与,即图中③部位,C正确。故选C。8.游泳时人体在水中耗能增多,呼吸运动加强,肺泡呼吸表面积扩大,肺泡壁上开放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从而加快了肺泡内气体的扩散速度,有利于提高血氧含量,从而提高组织对氧的利用率。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游泳时人体所需能量来自线粒体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缺氧时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也释放能量产生ATPC.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CO2的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之比等于1〖答案〗D〖祥解〗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包括酒精式无氧呼吸和乳酸式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NADH和氧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详析】A、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需要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被进一步分解,A错误;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是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将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不释放能量,B错误;C、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产生CO2和NAD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NADH与O2结合生成水,此时会释放大量能量,C错误;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消耗O2、不产生CO2,因此虽然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但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之比仍为1,D正确。故选D。9.某同学用输液器改进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2无氧组关闭流量调节器,用石蜡油液封酵母菌培养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段时间后,有氧组和无氧组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会变色B.若在温度较低时进行实验,观察到现象的时间可能会有延长C.若要确认酵母菌是否进行厌氧呼吸,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D.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带来的影响,需对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进行灭菌〖答案〗D〖祥解〗图1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提供氧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图2用石蜡油液封酵母菌培养液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两组均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呼吸产生的CO2。【详析】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因此两组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会变色,A正确;B、温度较低时酵母菌呼吸酶活性较低,呼吸速率较低,因此观察到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色可能会有延长,B正确;C、酸性重铬酸钾可用于检测酒精,据此可确认酵母菌是否进行厌氧呼吸,C正确;D、若对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进行灭菌,则会杀死酵母菌,导致实验失败,D错误。故选D。10.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无水乙醇和层析液分别用于分离色素、提取色素B.CaCO3和SiO2均有利于防止色素分子被酸破坏C.画滤液细线要细、匀,画线后应立即重复画线1次D.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答案〗D〖祥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用于提取色素;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二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析】A、无水乙醇用于提取色素,而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A错误;B、CaCO3利于防止色素分子被酸破坏,SiO2有利于研磨充分,B错误;C、画滤液细线要细、均匀,画线后等待滤液细线干燥后再重复画线1~2次,C错误;D、滤纸条上扩散最快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其主要吸收蓝紫光,D正确。故选D。11.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推测,加入的铁盐类似于叶绿体中的()A.NADP+ B.ATP C.H+ D.CO2〖答案〗A〖祥解〗由题意可知,希尔反应为离体叶绿体在适当(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光照)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详析】A、希尔反应为离体叶绿体在适当(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光照)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铁盐或其他氧化剂相当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的NADP+,A正确;B、ATP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B错误;C、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分子光解的产物,C错误;D、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反应物,D错误。故选A。12.用14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CO2,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哪一个过程()A.光反应必须有光才进行 B.暗反应不需要光C.能量传递 D.CO2被还原为糖〖答案〗D〖祥解〗光合作用暗反应:(1)二氧化碳的固定: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2)C3的还原: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C5化合物+H20【详析】A、二氧化碳参与暗反应,A错误;B、暗反应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CO2不能证明暗反应不需要光,B错误;C、能量的传递无法用二氧化碳检测,C错误;D、根据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首先转移到三碳化合物中,然后再转移到有机物中,D正确。故选D。13.如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该植物在2000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mol)是()A.12 B.17 C.11 D.23〖答案〗D〖祥解〗图中表示随光照强度的增大,测得的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先增大后稳定不变,根据: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可求出在2000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详析】由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为0时,每小时氧气释放量是6mL,即每小时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6mL,当光照强度为2000lx时,每小时氧气释放量是17mL,则光合作用每小时产生的氧气为23mL,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伞藻的嫁接实验能准确说明伞帽形状由细胞核控制B.RNA和蛋白质可以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答案〗CD〖祥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在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中,将菊花形的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到伞帽是帽形的去掉伞帽的伞藻中,长出的伞帽是菊花形,由此可以说明细胞核控制伞帽的形态,即细胞核具有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功能。【详析】A、伞藻嫁接实验说明假根控制伞帽的形状,但无法确定是假根中的细胞核控制伞帽的形状,继续进行核移植实验才能确定伞帽形状由细胞核控制,A错误;B、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核孔具有选择性,B错误;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C正确;D、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CD。15.下图是液泡膜上各种离子跨膜运输机制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图示物质运输过程体现了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Ca2+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液泡进入细胞质基质C.液泡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内都因H+浓度高而呈酸性D.H+运出液泡伴随Na+进入液泡,Na+进入液泡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答案〗ACD〖祥解〗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详析】A、图中Na+、Ca2+、H+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液泡内,H+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出液泡外,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体现了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B、图中显示,Ca2+从液泡进入细胞质基质蛋白质协助,不消耗能量,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C、图中H+进入液泡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因此推测液泡内H+浓度高,溶酶体含量大量的酸性水解酶,因此液泡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内都因H+浓度高而呈酸性,C正确;D、H+运出液泡是高浓度到低浓度,浓度差势能为Na+进入液泡提供能量,因此Na+进入液泡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ACD。16.水淹时,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高于细胞质基质B.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释放的ATP增多以缓解能量供应不足D.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增多以缓解酸中毒〖答案〗ACD〖祥解〗玉米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过多的酒精会造成根细胞死亡,别一方面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详析】A、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膜上的H+转运蛋白可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进入液泡,此过程消耗能量所以为主动运输,也就是说H+从低浓度的细胞质基质转运进入高浓度的液泡中,所以细胞液泡内pH低于细胞质基质,A错误;B、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的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CO2,所以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一定是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B正确;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不释放能量,不产生ATP,不能缓解能量供应不足,C错误;D、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消耗的[H]与产乳酸途径时消耗的[H]一样多,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是因为乳酸含量降低导致,D错误。故选ACD。17.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该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或者降低CO2浓度中的某一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不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B.图中Ⅱ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C.Ⅱ阶段甲上升是因为叶绿体中NADPH和ATP的积累D.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答案〗AD〖祥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产物为氧气、还原氢和ATP,还原氢和ATP可以参与暗反应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可以分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据图分析:暗反应中,由于CO2+C5酶→2C3,故甲表示五碳化合物,乙表示三碳化合物。【详析】A、图中物质甲C5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乙C3,该过程只需要酶的催化,不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A正确;B、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如果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那么C3增加,C5减少,与图形的走势不符合,B错误;C、CO2浓度降低,由于CO2供应量减少,C5消耗减少,而C3还原正常,所以C5(甲)含量会上升,叶绿体中NADPH和ATP的积累是CO2浓度降低导致的结果,C错误;D、Ⅱ阶段改变的条件主要影响暗反应的进行,所以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D正确。故选AD。18.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组别pHCaCl2温度(℃)降解率(%)①9+9038②9+7088③9-700④7+7058⑤5+4030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A.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B.蛋白酶TSS的专一性与其空间构象有关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无法确定D.在70℃,pH=9条件下,蛋白酶TSS降解率高达88%,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答案〗ABC〖祥解〗分析表格信息可知,降解率越高说明酶活性越高,故②组酶的活性最高,此时pH为9,需要添加CaCl2,温度为70℃。【详析】A、分析②③组可知,没有添加CaCl2,降解率为0,说明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A正确;B、酶具有专一性,酶的专一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B正确;C、②组酶的活性最高,此时pH为9,温度为70℃,但由于温度梯度、pH梯度较大,不能说明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为9,C正确;D、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在70℃,pH=9条件下,虽然蛋白酶TSS降解率高达88%,也不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D错误。故选AB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19.下图为肝脏细胞膜运输葡萄糖分子的示意图。(1)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2)据图可知,载体的两种状态是蛋白质的_________发生改变的结果。(3)该载体不能运送氨基酸分子进入肝脏细胞,体现了载体具有________性。(4)已知木糖比葡萄糖的分子质量小,两者都溶于水。在动物消化道中,小肠绒毛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却很难吸收木糖,这个事实说明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___________。(5)肝脏细胞吸收葡萄糖合成________储存能量,植物细胞中能储能的多糖.是__________。〖答案〗(1)协助扩散(2)空间结构(3)专一(4)选择透过性(5)①.糖原②.淀粉〖祥解〗题图分析,葡萄糖分子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小问1详析】葡萄糖分子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小问2详析】据图分析,载体的两种状态通过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实现的,进而完成了葡萄糖的转运过程。【小问3详析】该载体不能运送氨基酸分子进入肝细胞,说明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小问4详析】在动物消化道中,小肠绒毛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却很难吸收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同时说明小肠细胞膜上没有转运木糖的载体。【小问5详析】肝脏细胞吸收的葡萄糖除了用于氧化分解之外,还可用于合成(肝)糖原储存能量,且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而植物细胞中能储能的多糖是淀粉,纤维素也是多糖,但其中的能量不能被植物利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20.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海陆生物资源丰富。海洋中光照条件、CO2条件与陆地不同,因此植物具有适应水体环境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藻类在海水中的垂直分布从浅到深分别是绿藻、褐藻和红藻,深水区的红藻主要吸收_______光。(2)无机碳主要以CO2和等形式存在,随着一天之中水体pH的变化,不同形式的无机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有些沉水植物可吸收,并将其转化为CO2用于光合作用,以此来适应水体的无机碳环境,具体过程见下图。据图分析,细胞吸收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Rubisco是光合作用中的一种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具体反应名称是________,该反应发生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海水中的CO2浓度持续升高会导致水体酸化,影响水生植物生长。为探究海水CO2浓度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原理,科研人员利用不同CO2浓度。的海水分别培养某种水生植物,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见下表:组别CO2浓度(umol/L)CO2固定速率(mg/g·h)Rubisco活性(IU)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正常海水(pH=8.1)20.653.854.161.16充入少量CO2的海水(pH=6.8)400.595.893.997.07充入大量CO2的海水(pH=5.5)8000.293.081.938.49据表可知________可增加水生植物光合速率,高浓度CO2抑制光合速率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蓝紫(2)①.主动运输②.CO2的固定③.叶绿体基质(3)①.适当增加水中CO2浓度②.高浓度CO2导致pH降低抑制Rubisco活性和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使暗反应和光反应的速率下降〖祥解〗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2、光合色素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又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主要是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3、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在类囊体膜上进行,后一个阶段在叶绿素基质中进行。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CO2浓度、温度等,内部因素主要是光合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及活性等。4、题图可知HCO3-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且HCO3-是无机盐离子需要载体协助,属于主动转运;HCO3-进入细胞溶胶后通过主动转运进入叶绿体,在叶绿体基质中分解为CO2,该CO2在Rubisco的催化作用下被固定进入卡尔文循环。题表表示不同CO2浓度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随着CO2浓度升高,海水pH逐渐下降,Rubisco活性逐渐下降,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先增加后降低,CO2固定速率先增加后降低。【小问1详析】受到光照透射水能力的影响,波长越短的光透射水的能力越强,所以紫光可以照射到较深的水体,而红光不能,所以,水体中的藻类根据其吸收光的不同分布在不同深度的水体,另外根据藻类的颜色可判断其不吸收的色光,所以红藻不吸收红光,吸收蓝紫光。【小问2详析】由图可知HCO3-跨膜运输,消耗能量,所以跨膜运动方式为主动运输,Rubisco催化的是CO2固定的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小问3详析】从图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增加CO2浓度可以增加CO2固定速率和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超过一定范围后增加CO2浓度反而导致CO2固定速率和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均降低,且Rubisco的活性下降明显。其中,光反应的电子传递效率反映了光反应的速率,CO2固定速率和Rubisco活性反映了暗反应速率,由此可推知高浓度CO2抑制光合速率的原理。21.苹果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它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都很高。装在密封纸袋里的苹果放置多天以后,再打开纸袋时能闻到“阵阵酒香”。回答下列问题:(1)阵阵酒香的“酒”一般是在_____(填呼吸作用的类型)的第_____阶段中产生的,该反应阶段中_____(填“有”或“无”)ATP生成。(2)裸露放置不包装的苹果几乎没有“酒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O2浓度影响苹果细胞呼吸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曲线,O2浓度为P时,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为_____。假设图中的RB=BC,测苹果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_______。(4)某同学预测用马铃薯块茎做该实验也会得到类似的曲线图,但有多名同学认为两者的曲线应有很大差异,请做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无氧呼吸②.二③.无(2)裸露放置的苹果处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只进行有氧呼吸(3)①.零(0)②.3:1(4)曲线应有很大差异,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CO2〖祥解〗1、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不释放能量。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小问1详析】“酒”即酒精,苹果细胞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酒精,这一阶段没有能量的释放也没有ATP的合成。【小问2详析】空气中氧气充足,裸露不包装的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过程不产生酒精,故没有酒香。【小问3详析】由图可知,O2浓度为P时,二氧化碳释放总量这条曲线与有氧呼吸这条曲线重合,此时无氧呼吸完全消失,故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为零;无氧呼吸时一分子葡萄糖可产生2分子二氧化碳,而有氧呼吸时一分子葡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