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及其演替学案_第1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及其演替学案_第2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及其演替学案_第3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及其演替学案_第4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及其演替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9讲群落及其演替

内容标准细化核心素养

运用进化与适应观理解群落的演替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生物与

生命观念

1.群落的结构。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群落的主要类型。

科学思维分析种间关系模式图,培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群落的演替。

4.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科学探究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P课前自主检测]---------------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选择性必修2P23)(V)

2.科学家研究了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发现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

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选择性必修2P23)(V)

3.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固定不变的。(选择性必修2P23)(X)

4.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这两种生物之间为互利共生。(选择性必修2P24)(X)

5.群落的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选择性必

修2P26)(V)

6.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

有规律的变化。(选择性必修2P27)(V)

7.可以通过标记重捕法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选择性必修2

P30)(X)

8.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

漠、草原、森林等类型。(选择性必修2P33)(V)

9.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选

择性必修2P38)(V)

10.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选择性必修2

P38)(V)

H.在沙丘、火山岩、火灾过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

演替。(选择性必修2P41)(X)

12.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

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选择性必修2P42)(V)

(2016•海南高考)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答案D

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群落特征包括物

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等,B正确;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

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不包括非生物环境,不同物种之间存在捕食、种间竞争等

关系,C正确,D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

-群落的结构

1.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回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群落。

强调该地域中因全部生物,包括全部植物、动物、国微生物。

2.物种组成

’意义:区别回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衡量依据:物种丰富度一群落中因物种数目的多少

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

、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弟丰富

3.群落的种间关系

关系名

数量坐标图营养关系图特点举例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

原始合一起时,双方都闻受海葵和寄

——

作00益,但分开后,各自也居蟹

能独立生活

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旧k

体A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豆料植物

互利共数

B

生f丽9©或者一方因不能独立与根瘤菌

f

生存

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

个)物(宿主)的四体液、组

体G^B

体表寄生马蛔虫与

寄生©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

时面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

体内寄生

主产生危害的现象

数X: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一草原

种间竞时向同利用园同样的有限上生活的

图a

争体(Gc③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非洲狮和

数XXX:

相互排斥的现象斑鬣狗

时初

图b

体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狼与兔,青

捕食(

)0物为食蛙与昆虫

时而

笔记空间

特别提醒

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关系

|个生|特吃艺生、忖财、*衿、无七;

同竹今部

竹科容度、与黔刊物.忖到

市恻、艺生卑、/G华、4.

入津、苴艺津器

防的竹科

14式产”后讦以篇“空•同区药、区至与

特别提醒

1.种内竞争W种间竞争

某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或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都为种内

竞争;不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就是种间竞争。例如大鱼吃小鱼,若

为同一物种则为种内竞争,若为不同物种,则为捕食。

2.种间竞争W捕食

种间竞争是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不直接获取食物;捕

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以维持自身生存。另外,两

种生物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种间竞争关系,例如:人吃

玉米子粒,而牛吃秸秆。

3.寄生W腐生。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上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

或从腐殖质中获得营养物质。

4.互利共生W寄生。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寄生的两

种生物,对寄生者来说是有利的,但对宿主来说则是有害的。

(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回不同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空

间结构。

(2)类型

①群落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口分层现象。

二乔木层强光、

灌木层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

森林植物分层

草本层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供〈苔辞、地衣层

息弱光,

场上

所猫头鹰一森林上层

大山雀一灌木层

(影响

动物鹿、野猪一地面活动J食物

「因素[的栖息空间

蚯蚓及部

一落叶层和土壤

分微生物

.下

②群落的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镶嵌分布”。

a.含义: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b.原因:园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

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

①形成原因:在长期园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千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5.群落的季节性

(1)现象: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随园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2)形成原因: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唱季节而变化。

6.生态位

(1)定义: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四所处的空间位置,四占用

资源的情况,以及回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2)意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眼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

充分四利用环境资源。

(3)形成原因:是群落中国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二群落的主要类型

类型降水特点分布植物的特点动物的特点

植被极度稀疏,

植物具有耐旱有耐旱的特性,

荒漠生物的特性,如仙人如爬行动物表

回极度干旱地

群落稀少且不均匀掌具有肥厚的皮有角质鳞片,

肉质茎,叶呈针蛋壳坚硬,体温

状,气孔晚上开是变化的

种类较少,各种

耐寒的旱生多

区半干旱地区、年生草本植物种类较少,动物

雨量较少,不同

草原生物不同年份或季占优势,植物往大都具有挖洞

年份或季节不

群落节雨量不均匀往叶片狭窄,表或快速奔跑的

均匀

的地区面有茸毛或蜡特点

质层,能抵抗干

续表

类型降水特点分布植物的特点动物的特点

树栖和攀缘生

繁多,乔木、灌

森林生物国湿润或较湿活的种类多,如

降水充沛木、草本和藤本

群落润地区松鼠、长臂猿、

植物都有

树蛙等

笔记空间

特别提醒

1.“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竹林中的竹子是

种群,不具有群落的空间结构。

2.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

构。

3.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有分层现象。

特别提醒

1.各生物群落的特点各有不同,要从降水、动植物分布、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的角度去识记,理解。

2.不同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但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水平

方向上的镶嵌式分布这些群落空间特征都具备。

三群落的演替

1.图解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

H演替的概念H随着回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回蟹的过程

在一个画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

慨念i但被网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生过程(以蚓裸岩阶段-网地衣阶段一巧苔辞阶段一

演裸岩上的

圈草本植物阶段一随।灌木阶段乔木阶段

替演替为例)-la

替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替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有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

概念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演郎黑髭L|因一年生草本植物f回多年生草本植物年因小灌木

替演替为碉)nf网灌木丛f匝]乔木

M如圜火灾过后的草原、⑲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

n行的演替

人类活动对群u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国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落演替的影响团速度和方向进行

2.自然群落演替的特征

一般朝着眼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

演替方向

向发展

能量总生产量四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回增加

结构生物种类越来囱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因丕亘

稳定性

逆(可逆/不可逆)变化,群落稳定性越来越高

四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1.实验原理

(1)调查方法:常用回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⑵调查对象:样本中肉眼可见的所有动物。

(3)调查指标:样本中小动物的因物种数和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

⑷物种相对数量统计方法:一是因记名计算法,二是国目测估计法。

笔记空间

特别提醒

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2.演替是“不可逆”的。但人类活动可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3.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此时群落内物种组成处于动态变化中。

4.并不是所有群落都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如干旱地区,一般只能演替到草

原或低矮灌木阶段。

f①制作取样器

准备[②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情况

_[①去一表层落叶

取样I-----------②取一定土壤样品

、③注明取样的时间和地点等

I①常规方法:圈诱虫器取虫

采集小动物[②简易方法:的镶子或圈吸虫器取虫

①设计IS表检便于记录

观察和分类②借助动物图鉴查清名称

③使用放大镜、实体镜观察

①统计的丰富度

统计和分析

②完成研究报告

3.实验结论

(1)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回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2)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园越多,群落结

构也回越复杂。

4.用具分析

(1)诱虫器

诱虫器中的回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它利用土壤动物具有回趋暗、趋

湿、避高温的习性,远离光源、热源。

(2)吸虫器

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国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笔记空间

特别提醒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免结果偏差较大。

2.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杀死并保存标本,若要保存活体通常用含有湿

棉花的试管收集。

3.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镜子直接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则

需用吸虫器采集。

4.小动物类群因所取地段不同,可能差异较大。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

壤样本要分开统计。

5.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同时注意安全。

6.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7.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

-----------------P考点题型突破]---------------

考点1群落的结构

题型一种间一关系的判一断

1.图1所示为生物种内或种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

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2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图1中①〜④表示的生物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竞争、捕食、种

间竞争

B.图1的③中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一直增加

C.图1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2中的乙和丙两种关系

答案B

解析根据图1中几种生物间关系的模式图可判断①③④分别表示互利共

生、捕食、种间竞争,②表示生物A的不同个体间的种内竞争;A正确;图1的

③中A与B是捕食关系,当A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再稳定,B错

误;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分别对应图1中

的①③④,C正确;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可能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种间竞争

关系,D正确。

2.热带雨林中的木蚁经过森林地表时,常会感染一种真菌的抱子。一经感染,

便会脱离蚁群,爬到距地面较近的树叶下面,咬住中央叶脉一动不动,形成“僵

尸蚂蚁”。木蚁死亡后,真菌从头部萌发,抱子成熟后被释放到雨林地面。以下

分析错误的是()

A.真菌可能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控制木蚁的神经系统

B.“僵尸蚂蚁”所在树叶温度、湿度适宜真菌的萌发和生长

C.木蚁和真菌是互利共生关系,两者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D.“僵尸蚂蚁”体内的有机物为真菌生存提供了所需营养

答案C

解析被真菌感染后的木蚁会脱离蚁群,爬到距地面较近的树叶下面,咬住

中央叶脉一动不动,说明真菌可能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控制木蚁的神经系统,

A正确;木蚁死亡后,真菌从头部萌发,说明“僵尸蚂蚁”所在树叶温度、湿度

适宜真菌的萌发和生长,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真菌与木蚁之间的种间关

系为寄生,C错误;“僵尸蚂蚁”体内的有机物为真菌生存提供了所需营养,所以

真菌可以从其头部萌发,D正确。

3.我国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

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锁阳与小果白刺为捕食关系

B.锁阳与小果白刺为寄生关系

C.锁阳与小果白刺为原始合作关系

D.锁阳与小果白刺为互利共生关系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植物小果白刺对植物锁阳有利,没有提到锁阳对小果白

刺有利,因此锁阳与小果白刺不符合原始合作或者互利共生关系,C、D错误;

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A错误;寄生是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

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

故锁阳与小果白刺为寄生关系,B正确。

题后归纳

寄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汁液、血液或寄主从外

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如果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则

是捕食关系。如:蚊子与人为寄生关系,蝗虫与青草为捕食关系。

2.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关系的辨析

(1)相同点: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时,对双方均有利。

(2)区别:原始合作的两种生物分开后各自能独立生活,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

分开后,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活。

3.快速判断捕食曲线中的被捕食者

三看上升与下降:先上升二看峰值:峰值商

或下降的为被捕食者的为被捕食者

一看起点:起点高(数量多)的是被捕食者

题型二群落空间结构的种一类及成因分析

4.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林冠层出现空隙,成为林窗。研究者调查

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种类,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图不能推断

出()

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种类有所差异

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数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可能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垂直结构的重要因素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随着深度的增加,林窗的土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A

正确;由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数明显不同,由此可推知光照明显影响

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由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数随深

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无法判断土壤动物数量随深度的变化情况,C错误;各层次

中有机质的含量不同,各层次中土壤动物种类数不同,所以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可

能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垂直结构的重要因素,D正确。

5.下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

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答案C

解析温度是造成高山植物在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而森

林和水域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的影响,A、D错误,C正确;A处

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6.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和栖息空间有关

C.根据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

间中的光能

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

用不同层次的光能

答案C

解析一块田地中的玉米属于种群,无垂直结构,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

能,C错误。

知识拓展

区分“高山植被分布”与“群落垂直结构”

(1)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

拔植被分布不同,从低到高依次为阔叶林f针叶林f高原草甸T苔原。

(2)高山植被分布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因为在每一个自然区域地段,均具有

自然群落,而每一个群落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如图所示。

均具各自

垂直结构

及水平结构

环境因素生态因素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

题型三群一落的季节性和物一种的生态位

7.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同的季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变化受水分、温度等环境因

素影响

B.动物的季节性迁徙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C.两种动物的食性相同,说明两种动物的生态位相同

D.每种动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答案C

解析由于阳光、温度等环境因素随季节变化,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

也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A正确;动物的季节性迁徙会造成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变

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B正确;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

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因此

食性相同的两种动物,生态位不一定完全相同,C错误;每种动物占据相对稳定

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D正确。

8.(2021.山东临沂高三模拟)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和角色,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竞争具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减弱

资源状态

A.种间竞争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

B.种内竞争的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

C.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不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

D.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则会有未被利用的资源

答案C

解析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会出现差异,所以会促使不同物种

的生态位分化,A正确;种内竞争的加剧会使种群内的个体占据更多的资源,从

而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B正确;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生物对资

源的利用,有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C错误;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

是完全分开的,则会有未被利用的资源,D正确。

考点2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

题型一群一落的主要类型.

1.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也不相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里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有利于保存水

B.散生在草原上的乔木矮生且多分枝,具有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叶片坚

硬,是典型的旱生结构

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的板状根暴露在地面以上不利于乔木生长

D.肉质旱生植物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

答案C

解析荒漠中,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

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有利于保存水分,A正确;草原上的乔木矮生且

多分枝,具有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叶片坚硬,有利于保存水分,是典型的旱生

结构,B正确;板状根是高大乔木的一种特殊适应,这是一种十分强而有力的根

系,有效地增强并支持了地上部分,也可以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更有保持水分

的作用,C错误;肉质旱生植物如仙人掌,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D正确。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各有特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热带雨林树栖和攀援生活的动物特别多

B.草原多为耐寒抗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C.荒漠植株间隔大,不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也不利于根系最大限度地减少

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

D.热带雨林中的乔木一般都高大挺直,分枝少,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答案C

解析热带雨林乔木茂盛,藤本植物多,树栖和攀援生活的动物特别多,A

正确;荒漠植株间隔大,根系分布广,有利于根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和充分利

用水分,也有利于适应干旱环境,C错误;热带雨林中的乔木一般都高大挺直,

分枝少,有利于竞争阳光,D正确。

f题型二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和规律

3.(2018•江苏高考)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阶段I阶段n阶段m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I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I与II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ni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答案D

解析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A错误;阶段I的沙丘上草

本植物占优势,群落结构比较简单,但已经形成垂直结构,B错误;阶段n由阶

段I演替而来,两个阶段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部分相同,c错误;和阶段I、

n相比,阶段ni沙丘上的群落结构复杂,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正

确。

4.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一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A错误;若环境条件不利,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一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

阶段,B错误;第N年,甲、乙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甲、乙群落结构不

一定相同,D错误。

5.(2021.湖北选择性考试)上世纪60年代,由于开沟疏浚等人类活动的加居U,

加上气候变化的胁迫,某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局部湿地逐渐退化成

草地或荒漠,呈现出“沼泽一沼泽化草甸一草甸一沙漠化地一荒漠”的生态演替

趋势。关于上述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

B.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都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C.上述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趋势

D.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甸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初生演替是在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沼泽中存在一定的植被条件,故题干中的

演替不是初生演替,A错误;人类活动可使演替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B正确;沼泽一沼泽化草甸一草甸一沙漠化地一荒漠,该演替中群落结构呈现出

由复杂到简单的趋势,C错误;与草甸生态系统相比,荒漠生态系统物质组成成

分少,营养结构简单,故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草甸生态系统,D错

误。

技法提升

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