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下第三单元数学教学设计_第1页
五年下第三单元数学教学设计_第2页
五年下第三单元数学教学设计_第3页
五年下第三单元数学教学设计_第4页
五年下第三单元数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计划第周2017年月日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设计者王文俊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教学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目标3、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和

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题的长、宽、高。

难点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长方体框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若干,12根小棒

一、复习引入:

自主设计

1.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图形(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指出这些图形是平面图形。

2.出示教材第27页主题图。

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还是平面图系形吗?

老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他们的形状

都是立体图形。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的

形状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物体显得形状是长

«方体?

学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形状是长方

遭形的物体。

老师:为什么数这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

程体有什么特征?

今天我们来认识长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

识。

二、讲授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出示思考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各是什么形状?

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数一数长方体

有多少条棱。相对的棱长短怎样?

(3)3条陵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数一数长方

体有几个顶点。

2、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长方体物体,通过

看、摸、数,回答思考题的问题,讨论长方体的

特征。

(1)师提问:长访体有几个面?这些面各是

什么形状?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认识长方体的6个面

是长方形或者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提问: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要求学生通过度量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宽,

真正认识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2)老师通过对相对两个面和相交两个面的

比较,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并让学生说

出哪两个面相交得到棱(如前、右两个面相交有

条校。...)

提问: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

数的?相对的棱长短怎样?为什么?

(3)老师通过对相对的棱和相交的棱的比

较,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并提问:长

方体有几个顶点?

(二)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教1、画长方体立体图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教具,

知道不管在哪一个位置上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

看到几个面?

过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

程(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

只要量哪几条就可以了?

启发学生说出:只要量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

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

(2)三条棱中任意两条一定是同一个面的

长和宽,指出这两条棱也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另

一条称为长方体的高。并在图上标出长、宽、高。

(3)拓展

明确:长方体的长、宽、高根据长方体所放

位置的不同而改变,相交与三顶点的三条棱的长

度多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四、巩固练习(略)

6个面,相对的面相等。

板书长方体的特征12条棱,相对的棱相等。

设计

8个顶点。

教学

反思

课时计划第周2017年月日

课题正方体的认识设计者王文俊

1、使学生认识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

2、使学生认识正方体的棱长

目标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特征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难点

教学准备长方体实物。

一、复习导入

自主设计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刚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想

一想我们从几个方面对长方体进行了研究?(三个方面:

面、棱、顶点)那么,长方体都具备哪些特征呢?请你用

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

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12条棱可以分

教几组?相交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什么?

二、教学实施

1、正方体的认识

遭利用长方体框架(或幻灯片),变动长方体正面的长,

程使之与宽的长度相等,再变换长方体的高,使之与长、宽

的长度相等,从而揭示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

方体。

教师提问:正方体具备什么特征呢?

出示正方体的实物图及画出立体图,指出正方体是特

殊的长方体。

2、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从哪几方

面进行思考?

(2)合作学习

正方体的特征启发学生通过观察面(包括:个数、形

状、面积大小)、棱(包括:条数、长短)、顶点(个数),

归纳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总结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小组合

作学习,讨论研究,教师聆听巡视。

学生归纳特征后,老师小结并板书其特征。板书:正

方体面6个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棱12条长度都相等

顶点8个

【评:把学习长方体的特点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正

方体的特点上来,他们思考,手拿正方体学具,边看边摸

边数边讲,又对又快地达到学习目标。】

3、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其中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提问:这是什么形状?

课件演示,将长方体缩小,变成正方体。

提问:暗合是什么形状?

课件继续演示,将正方体缩小成一个长方体。

老师:通过观察,你能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三、巩固应用

1、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图略)

2、判断。

教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学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

方体。()

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程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四、课堂小结

学生先整理思路,再归纳回答。

教师边结合学生的回答,边整理出课件上的表格内

容。

正方体6个面,每个面相等。

板书

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每条棱相等。

设计

8个顶点。

教学

反思

课时计划第周2017年月日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练习课设计者王文俊

1、通过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都相等”等特点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有更清晰地了解。

目标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难点

教学准备积木小正方体课件

一、复习引入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师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2)它们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

2.提问:棱长分别是它们的什么?

(棱长分为三组:长、宽、高)

二、基本练习

1、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面();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有()

个顶点。

2、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共有()条棱,这些棱长度(),

正方体有()个顶点。

3、一个长方体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条棱长度相等。

4、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个面。

5、长方体中,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叫做顶点。

6、正方体是由()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有()条棱,

学它们的长度都(),正方体有()个顶点。

过7、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

程体。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

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9、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10、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

米。

11、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长10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

()厘米。

12、至少需要()厘米长的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厘米,高3

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13、一个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里最多有()个正方形,最多有()个

面完全相同,最多有()条棱的长度相等。

14、因为正方体的长、宽、高都(),所以正方体是O的长方体。

1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一个火柴盒

的外匣和内匣一共有()个面。

4、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b、h,那么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

16、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1.8厘米,这个长

方体的最大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7、如右图(单位: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厘米,高

是()厘米,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的和是O厘米,棱长总和是()厘

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

1、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在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度相等的最少有4条。()

3、一个长方体中,可能有4个面是正方形。

4、如果一个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则其它的四个面的面积一

定相等。()

5、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长方体的长、宽、高一定都不相等。()

三、解决问题

1、用72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用丝带捆扎一个长25cm、宽20cm、8cm的长方体礼品盒。接头处的丝

带长40cm,捆扎这个盒子至少需要多长的丝带?

3、有一根长52厘米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接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

长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高是多少厘米?

4、用一根铁丝恰好可以焊接成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4厘米的长

方体框架,若这根铁丝也恰好能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则这个正方体框架

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四:全课小节

练习课

长方体:六个面12条棱

板书

设计

正方体:六个面相等12条棱

课时计划第周2017年月日

课题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设计者王文俊

1、使学生通过感知、操作、抽象归纳等方式,主动获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

教学面积的概念.

目标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指导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面积概念。会计算长访体的表面积。

难点难点:理解面积概念。

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剪刀一把。

一、复习引入

1:屏幕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让学生回答出它自主设计

(面、棱)的特征后,指出它的长、宽、高,并分别

指出和长、宽、高相等的棱.

2、课件演示:将这个长方体沿着棱剪开,(如果

没有多媒体设备,用剪刀将一个长方体包装纸盒剪

开,如牙膏盒、酒盒等)再展平,让学生看一看展平

后长方体的形状.

二、新知探究

教1、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仿照

学课件的演示将其剪开,然后将自己剪开的长方体纸盒

遭展平在桌上,标出:“上、下、左、右、前、后”6

个面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2)观察展平的长方体图,分组讨论:

①这个长方体剪开后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②展开后哪两个面是相对的面,有几组相等的

面?

一③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

长方体的什么?

(3)让学生将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剪开,并标

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学生自行操作教师

巡视指导.(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剪法

(4)观察展开图,回答以下的问题:

①剪开后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正方形)

②有几个相等的面?(6个)

③每个面的边长是原正方体的什么”(棱)

(5)告诉学生,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

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边说边板书)

2、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

教师板书教材第34页例1。

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如下图)至少要用多少

平方米的硬纸板?

(1)读题后分4人小组,想办法算出这个微波

炉至少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看哪个小组想出的

办法多,想出的办法好.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想出的计算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把包装箱盒剪开,然后量出每个面的长

和宽,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再把这6个面

的面积加起来,算出至少用了多少硬纸板.

第二种:不把包装箱盒剪开,直接量出每个面的

长和宽,分别算出6个面的面积,然后再相加,算出

至少用多少硬纸板.

第二种:根据长方体面积和棱的特征,只量出包

装箱的长、宽、高,然后再一个面一个面的算出面积,

最后相加求出用了多少硬纸板.

第四种:根据长方体面和棱的特征,量出包装箱

的长、宽、高,分别算出三个面的面积,再用它们的

和乘2.

(2)观察比较.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五种计算

教方法,哪一种简便.(第四种方法更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要算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用

了多少纸板,只要知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然

过后再求出三个不完全相同的面的面积和,再乘2就可

程以了,这三个不完全相同的面就是指我们看到的长方

体的三个面,即前面、上面和其中的一个侧面.

(3)反馈练习.做第26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练习六的第1题(只列式,不计算)

2.综合练习.

(1)判断正误.(用手势表示)

①长方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表面积.()

②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所以只要

算出三个面的面积,再乘2就是它的表面积.()

(2)练习六的第4题.

板书长方体的表面积

设计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教学

反思

课时计划第周2017年月日

课题正方体的表面积设计者王文俊

1、理解并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

2、应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目标

3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

一、复习准备

1.□答填空。自主设计

⑴长方体有()个面,一般都是

(),相对的面的()相等;

(2)正方体有()个面,它们都是

(),正方形各面的()相等;

(3)这是一个(),它的长()

厘米,宽()厘米,高()厘米,它

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⑷这是一个(),它的棱长是

()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

学米。

过2、说一说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教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方法,今天就来研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板

书课题: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学习新课

1、明确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2、请学生拿出正方体纸盒。

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说一说:正方体的6个面有什么关系?每个

面的面积怎样算?

想一想:看看自己的正方体表面展开图,能

说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

学生:一个面的面积乘以6。

教师:用棱长来表示它的表面积。

学生:棱长义棱长又6

(2)试解下面的题。

例2(投影片)一个正方体墨水盒,棱长6.5

厘米,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

硬纸板?

(1)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2)提问:这个正方体礼品和的边厂是多

少?求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米的包

装纸就是求什么?

(3)尝试自己解决。

(1)集体交流算法。

6.5X6.5=42.25(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42.25平方厘米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盒.

思考:要计算一个正方体纸和盒的表面积需

要哪些条件?

测量自己的正方体纸盒的边长,再计算它的

表面积.

集体交流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

3、老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

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但在实际问题

中有时需要计算其中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审拿题

时要分清求的是哪几个面的和。

出示课本P26第8题

教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分米,

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上面没有盖)

过(1)生读题,理解题意。

程(2)提问:鱼缸上面没有盖说明了什么?

(说明只计算正方体5个面的面积之和)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4)学生说一说每步表示什么?

(请两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做本上。)

用学生投影片集体订正。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长方体的三角棱分别叫它的长、宽、高。

()

(2)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求它的表面

积的列式是42义6,结果是48分米2。()

(3)用四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

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四个小正

方体表面积的和小。()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请你说说正方

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

正方体的认识

板书

6.5X6.5=42.25(平方厘米)

设计

答:它的表面积是42.25平方厘米

教学

反思

课时计划第周2017年月日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练习(一)设计者王文俊

教学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目标2、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教学难点:灵活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准备题卡

一、填空。

1、正方体是由()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

有()条棱,它们的长度都()正方体有()个顶点。

2、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6厘米时,这个正

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学()。

过5、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

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长10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

()厘

7、至少需要()厘米长的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厘米,

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8、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底面周长是18厘米,高是()

厘米。

9、做一个底面积是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高是3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

学至少需要()厘米长的铁丝。

二、应用题。

1、一个面的面积是36平方米的正方体,它所有的棱长的和是多少厘

米?

2、用一根铁丝刚好焊成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

丝焊成一个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高应该是多少厘米?

3、天天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1.6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

底砌瓷砖,如果瓷砖的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至少需要这种瓷砖多少

块?

4、一个长方体上、下两个面都是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126平方厘米,

能切成3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这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多少平方厘

米?

5、一种长方体硬纸盒,长10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有2平方

米的硬纸板210张,可以做这样的硬纸盒多少个?(不计接口)

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72厘米,它的长是9厘米,宽6厘米,它

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思维训练

1、有4盒这样的水彩笔(如图,单位:厘米),要把它们包装在一起,

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怎样包装最省包装纸?

_____12_____________

乙----------------------------1

4------------------------------

2、已知一棱长为1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现在从它的八个顶点处截

去棱长分别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

厘米、的小正方体。那么这个木块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最少是多少?

3、用六个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最

小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练习

板书364-64-4=1.5(米)

设计

1.5X12=18(米)

课时计划第周2017年月日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练习(二)设计者王文俊

教学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目标

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教学难点:灵活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准备题卡

一、基本练习(略)

二、变式练习

一个不带盖的长方体形硬纸盒,长10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做

这个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口答)

1、这个纸盒是什么形状?

2、不带盖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没有盖的硬纸盒给学生观察)

、求“做这个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是什么意思?

教3

4、为什么要写上“至少”?

学5、想一想,有几种算法?你认为哪几种简便些?

这道练习的目的在于分散难点,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时消灭“不带盖”

和“至少”这“两个拦路虎”。

程三、情境练习

我们上课的这间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4米,门窗的面积是

22.4平方米。如果让你粉刷教室的顶面和四周墙壁,你计算一下,粉刷的

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粉刷时平均每平方米用石灰200克,一共该给你多

少石灰才够粉刷?

1、这间教室是什么形状的?

2要粉刷几个面?哪几个面?它们的面积分别该怎样求?

3、实际粉刷的面积怎样求?

4、谁能列出综合算式?有几种算法?

5、该用多少石灰?

这道题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创造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

使学生借助眼睛,进一步理解长方体的各个面的面积是由哪几条棱相乘得出

的,并从中获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四、操作练习

师生每人拿出事先准备的两个一模一样的火柴盒。

1、拿出其中一个,量出它的长、宽、高,列出求表面积的算式,并计

算出来。

2、如果把两个火柴盒整齐地摞在一起,有几种摞法?

3、大家把最大的一个面合并在一起,摞在一起以后就组成了一个新图

形,它的表面积等于原先两个火柴盒表面积之和吗?

4、有两个面合并在一起,那两面就不再是表面了,要扣除这两面的面

积,那么这个新合并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有几种求法?请列出综合算式。

5、另外两种摞法所组成的新图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留作课后思考。如

果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整齐地摞在一起,应如何计算新拼成的图形的表

面积?

五、拓宽练习

出示一个长方体形硬纸盒的活动教具。(高可以拉长和压缩)

1、求这个长方体形纸盒的表面积。指名一个学生测量其长和宽。(高已

给出,是7厘米。学生测出其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

2、(把高压缩到5厘米)现在这个长方体哪几条棱发生了变化?哪几条

棱没有变化?

3、哪几个面发生了变化?哪几个面没有变化?有变化的那几个面应是

什么形状?(请一位学生测量一下以证明左右两面是不是正方形,并用彩色

粉笔给左右两面上色)

4、它的表面积怎样变化?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为什么可以这样列

式?哪种计算方法较简便?

5、如果把长也压缩到5厘米,它将变成什么形状?表面积该如何求?

请同学们课后自行去思考。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练习

这间教室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要粉刷几个面?哪几个面?它们的面积分别该怎样求?

设计

谁能列出综合算式?有几种算法?

该用多少石灰?

课时计划第周2017年月日

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设计者王文俊

1.引导学生经历“创建体积单位,升直接测量法测量物体体积”的过程,

理解体积的意义。

教学2.启发学生,通过回顾、提炼创立面.积单位的方法,类推出创立体积单位

目标的方法,并独立创立体积单位。初步体.会类比方法的作用

3.在充分的直接测量的活动中,强化,体积单位的表象,为学生自悟自得间

接测量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提供丰富经验

教学重点创立体积单位,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用直接测量法测量长方体的体积。并

难点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逐步理解体积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一、体验体积的概念自主设计

1、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我们一起

来回忆一下,会说的同学小声跟着说。

2、乌鸦真的能喝到水呢?我们做个实验来验证一

下。(老师动手实验,把石子放入瓶中)。发现了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学3、请同学们把双手放进空的课桌抽屉里摸一摸,感

觉……?将书包放入抽屉中,再用双手摸一摸,觉……?

程4、生活中像这样占有空间的物体还有哪些呢?

5、对了像这样的物体所占空的大小就叫做物体的

体积。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体积和体积

单位(用纸条出示课题)

6、你会判断空间的大小吗?你会判断体积的大小

吗?(出示课件)

二、探究常用的体积单位

出示两个长方体盒子,提问:这两个盒子的体

积谁大?猜猜看。老师故意的往一个里面装大一点的方

块,一个里面装大小不一的方块。学生说不行要一样大

小的,要统一标准,对了,这就要请出裁判长:体积单

位来帮忙了。(板书:体积单位)

要想学好体积单位我们先来回想一下体积单位的两个老

朋友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根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你

能猜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吗?对了,这是1立方厘

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课件出示下列思考题: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体积单位朋友

研究一下它的大小。(用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

一找、说一说的方法)。学生自学后分以下四个环节进

行探究

1、我会发现:引导学生用以下的语言连起来说:我们

组研究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摸的

感觉(很大、很小、中等),量的结果:棱长是1()

的正方体,体积是1(),比后发现

().我们找到了生活中的

()体积是1立方()。

2、我会辨认,让学生把老师准备好三张体积单位的纸条

贴在黑板上,闭上眼睛想想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

方厘米有多大。给学生准备好一些日常常见的物品,估

学计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先估计一些有数值的,再估

过算一些没有数值的。)

3、我会联系。让学生比较1分米、1平方分米、1立方

分米,并懂得它们的联系。

4、我会用。(用智夺五星的游戏把以下练习串起来)

①请你做个裁判长。

(1)一个1立方厘米的物体一定是正方体。

()

(2)一千克重的铁块和棉花的体积也一样大。

()

(3)小明口渴了一口气喝了2立方米的水。

()

(4)一张长方形的纸虽然很薄,但因为它有厚度,所以

它也有体积。()

②用多么大的体积单位表示下面物体的体积比较适

当?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20()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③填上适当的单位

B组、1、一间教室所占的空间约是190

()

2、一个鸡蛋约重是50()

A组3、数学课本长20()。

4、一大捆铁丝长24()

2、语文课本的占地面积约是300()

3、一个成年女性的体积约是()

4、通过对网上的一组图片、数据的欣赏和思考,进

一步明确体积单位的大小,同时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

育。

5、用你手中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体拼成你喜欢的形体,

并说说它的体积是多少?

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设计

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教学

反思

课时计划第周2017年月日

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设计者王文俊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3€=1000立方分米的推

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教学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电位和体积单位,掌握

目标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5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重点: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

难点:使学生经历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难点1000

的道理。

学生6人一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或木块),

教学准备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6张,胶水一瓶.

一、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自主设计

1、复习相关旧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

导过程

(1)提问:“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想

想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画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纸上

(2)展示学生的推导过程,可请1〜2名学生代

表他们的小组上台述说

教2、推导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学(1)提问:“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你

们能应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来吗?”要求每个小组将

推出来的结果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表示出来.

程学生6人一组,进行探索、推导.教师巡视各组

情况并进行指导。

(2)展示推导过程

请1〜2名学生上台述说他们的推导过程:正方

体棱长1分米,也就是10厘米,体积就是(10义10

义10)立方厘米.并将他们做好的模型在实物投影仪

上展示.

(3)全班归纳总结:教师用课件动态展示将一

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分割成1000个棱长1立方厘

米的过程,并在示意图下醒目地写上:1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或写在黑板上)

3、推导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提问:“不用操作,你能想出1立方米等于

多少立方分米吗?”(2)学生独立思考.可提示:在

脑子里想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再将这个正方体

分割成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想想可分割多少

个?

(4、总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提问:你学过哪些体积单位?请按从高到

低的顺序把它排列出来,然后说出每个体积单位的相

邻单位.

(2)引导学生观察: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

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并想一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

少?想好后在书上填空.

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长度的;面积单位是用

来计量物体表面大小的;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所

占空间大小的.

(2)提问:“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它们相邻

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同吗?”

二、教学例3、例4

1、教学例3.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将3.8立方米改写成

教多少立方分米。

学(2)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解题的方法

过高级体积单位的名数X1000=相邻的低级体积

单位的名数

2、教学例4.

提问:“与例3的解题方法相比,例4有什么不

同?它的解题规律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低级体积单位的名数+1000=相邻的高级体积单位

的名数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知道1立方

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会

应用体积之间的进率进行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在解

决实际问题时能正确应用.

板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设计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教学

反思

课时计划第周2017年月日

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练习设计者王文俊

1、熟练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2、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目标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

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重点:熟练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难点难点: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准备

一、基本练习

1、单位换算

0.9立方米=()立方分米540立方厘米=()立方

教分米

学8立方分米=()立方米4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

程立方分米

0.35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1.4平方米=()平方分米4立方米=()立方分米

2.5立方米=()立方分米0.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08立方米=()立方分米4600立方分米=()立方米

345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0.5立方米=500立方厘米()

2.6立方分米=2立方米60立方厘米()

二、实际应用

完成练习八的部分习题。

1、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量长28厘米,宽20厘米,体积为H。76

立方分米,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18厘米的玻璃

器皿,是否可以装得下?

教提示:这里关键要看包装盒的高是多少,盒的高大于16厘米,就能够

装得下。在计算时提醒学生注意统一计量单位。

2、习八第3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