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带答案】_第1页
定西市安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带答案】_第2页
定西市安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带答案】_第3页
定西市安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带答案】_第4页
定西市安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科素养测试卷七年级语文(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花苞(bāo)怅然(chàng)禁锢(gù)参差不齐(cī)B.确凿(záo)庇护(pì)夜阑(lán)怪诞不惊(dàn)C.蓦然(mò)云宵(xiāo)怂恿(sǒng)曲肱而枕(gōng)D.称职(chèng)虐待(nüè)悲楚(chǔ)拈轻怕重(niān)【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B.庇护(pì)——bì,怪诞不惊——怪诞不经;C.云宵——云霄;D.称职(chèng)——chèn;故选A。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艺汇演那天,我们班跳舞的女生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B.长沙的中午,真是高温难耐,黄兴步行街上都没有看到几个人,真是人迹罕至。C.这一天,湖南省图书馆门前人声鼎沸,挤满了许多前来参加签售会的读者。D.学习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囫囵吞枣不求其解。【答案】B【解析】【详解】A.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与该句句意相符合;B.人迹罕至: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与该句句意不相符合;C.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与该句句意相符合;D.不求其解:指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与该句句意相符合;故选B。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搭载22颗卫星,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创造了我国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B.进入数字时代,很多知识内容通过短视频、问答、直播等形式传播,让受众有机会了解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学习到更多新知识。C.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黄河总水量大约49%左右来源于这里。D.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正是美丽中国亮丽底色的实践典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C.语意重复,可删去“大约”或“左右”;故选C。4.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②可以改编成散文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④可以改编成小说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与排序。通读文段及供选择的四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语意完成。“诗歌”的特点是浪漫奇特,充满丰富的想象与诗意;“小说”的特点时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第一空:联系前句的“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与第②句“可以改编成诗歌”衔接自然;第二空:联系前句的“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可与第④句“可以改编成小说”衔接自然;第三空:联系“像水一样流淌”可知,“悠闲而又充满诗意”可以与之照应,所以这里与之自然衔接的应是第③句;第四空:联系“山路一样跌宕起伏”可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可与之照应,所以这里与之自然衔接的应是第①句;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的语序应为:②④③①;故选A。5.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李华同学荣幸地加入我们班级。B.我认真读过老师您的大作,对您在文章中的一些拙见十分佩服。C.小渝去接电话时,别人打错了,他说:“你打错了!也不看清电话号码就乱拨。”D.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笑纳了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荣幸”是谦辞,不能用于他人,不得体;B.“拙见”是谦辞,不能用于他人,不得体;C.责备语气,不礼貌,不得体;故选D。6.下面关于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停连是一种朗读技巧,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在朗读时,无论是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B.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称为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称为拟物。这两者都属于比拟的修辞手法。C.寓言篇幅短小,言简意赅,是一种用假托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并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D.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弱冠”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D.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弱冠’指三十岁”错误;故选D。7.古诗文默写。(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2)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6)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古代文人的足迹遍布祖国美好山河。李白离开故乡,外出漫游,离友人愈远,思念之情愈深,从而写下了“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的诗句;李商隐在巴蜀之地想象回家与妻子团聚后“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的欢乐情景;杜甫在江南有感而发,写下了“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的诗句,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答案】①.逝者如斯夫②.不知何处吹芦管③.秋风吹散马蹄声④.随君直到夜郎西⑤.铁马冰河入梦来⑥.思君不见下渝州⑦.却话巴山夜雨时⑧.崔九堂前几度闻【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郎、渝、州。8.观察下边这幅漫画,请指出其中的寓意。【答案】(示例)面对生活中的传言,不能不加证实就进行传播,否则它就成为谣言了。我们应该冷静思考,仔细辨别这样的传言,以防害人害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图片由手机状的小天使和喇叭构成。手机上注有“不会吧?真的吗?赶紧转发”字样;喇叭处标有“某某地出现确诊病例”。寓意:生活中人们没有确定实际情况就在网络上快速传播信息,会对社会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因此我们要冷静思考仔细甄别,不能盲目传播不实信息。综合性学习。(8分)9.综合性学习新学校,新同学,为增进友谊,使同学们尽快找到知心朋友,5班班委会决定10月15日周五下午3:00在教室召开“结交新朋友”主题班会,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为本次活动取个好听的名称。(2)请你帮主持人完成下面的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班交友活动现在开始。(3)策划活动时,班长提出邀请各科老师参加,假如张文是语文课代表,请你帮张文拟写一封邀请信邀请语文王老师来参加活动。【答案】(1)高山流水觅知音(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生离不开友谊,得一知己足矣。(3)示例:尊敬的王老师:您好!我是张文,我们班拟于本周五下午3:00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班会活动,诚挚邀请您来参加。此致敬礼!七年级5班10月15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活动名称的能力。此题答案不唯一,围绕“结交新朋友”的主题拟写即可,可借用典故,也可以将名言融合进名称里面。示例:有朋自远方来;相遇是缘分;高山流水遇知音;高兴认识你。【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开场白的补写。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本题的开场白围绕的主题是“结交新朋友”,补写的部分要围绕“友谊的重要性”作答,可引用名言或典故,注意语言通顺、简洁、有感染力。如: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是你伤心时倾诉的对象,朋友是你学业进步的梯子,朋友是你天涯海角的呼唤,朋友是你一生的财富。【小问3详解】这是一道邀请题。邀请他人时首先要介绍自己,然后讲明邀请的目的,必要时还可以提醒对方做好某方面的准备,同时注意语气委婉,称呼得当。根据题干要求可知,邀请的对象是“语文王老师”,所以称呼是“尊敬的王老师”;然后介绍自己,即“我是张文”;根据活动安排写明邀请的目的,即班级“10月15日周五下午3:00在教室召开‘结交新朋友’主题班会”;然后表明邀请之意,如“诚挚邀请您来参加”;署名要注意,“张文”代表的是班集体,所以应署名“七年级5班”,日期要比活动开展时间提前。据此分析拟写邀请函即可。二、阅读理解(33分)(一)(6分)10.阅读郑燮①的《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截句》(其六),完成小题。一塘蒲②过一塘莲,荇叶③菱丝满稻田。最是江南④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注】①郑燮:即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②蒲:水生植物,嫩者可食。③荇(xìng)叶:即荇菜,水生植物。④江南:古地名,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一带。(1)根据作品内容,说说文中提到的兴化、高邮一带的特产有哪些。(2)赏析作品的最后两句,分析其蕴含的思想感情。【答案】(1)蒲、莲、菱、荇叶、菱丝、稻、鸡头米(2)答案一:诗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鸡头米喻作珍珠,表现对鸡头米的喜爱之情。全诗赞美了故乡的富庶物产,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答案二:运用对比的手法,将鸡头米和珍珠进行对比,突出对鸡头米的喜爱之情。全诗赞美了故乡的富庶物产,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一塘蒲过一塘莲”里提到的兴化、高邮一带的特产有“蒲”“莲”;“荇叶菱丝满稻田”里提到的兴化、高邮一带的特产有“荇叶”“菱丝”“稻”;“鸡头米赛蚌珠圆”里提到的兴化、高邮一带的特产有“鸡头米”。据此回答即可。【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赏析。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意思是最好的风景是秋天的八月,鸡头米赛过蚌珠又大又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鸡头米”比作“珍珠”,写出了鸡头米的大、圆;运用了对比手法,把“鸡头米”和“珍珠”进行对比,突出对鸡头米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故乡的富庶物产,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二)(12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堆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选自蒲松龄《狼》)【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②,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③,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④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⑤!然野心不过遁逸⑥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⑦耶?(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注释】①畜:养。②厅事:住所的堂屋。③俟:等待。④啮:咬。⑤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⑥遁逸:逃跑。⑦贻患:留下祸患。11.下列对乙文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B.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C.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D.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1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恐前后受其敌敌:敌人B.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似的C.乃伪睡以俟事伪:假装D.主人昼寝厅事昼:白天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可以为师矣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人不知而不愠C.更不止于野心矣/闻之于宋君D.犬阻之不使前也/久之1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告诉人们狼无论多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总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B.乙文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一定要看清事物的实质。C.甲乙两文都写狼阴险狡诈。甲文主要讥讽狼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D.甲乙两文都是先叙事后议论,文末直接赞扬屠户和富人勇敢、机智,余味无穷。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阳为亲呢,而阴怀不测。【答案】11.A12.A13.B14.D15.(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大意对即可。)(2)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大意对即可。)【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句话的意思: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三者是独立的主谓句。“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都省略了主语“二小狼”。断句为: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故选A。【12题详解】A.“恐前后受其敌”的意思为: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敌:攻击。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以:介词,用/介词,凭借B.而: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却/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却;C.于:介词,在/介词,被;D.之:代词,代狼/助词,起协调音节的作用;故选B。【14题详解】D.“文末直接赞扬屠户和富人勇敢、机智,余味无穷”有误。甲文间接赞扬屠户勇敢、机智,乙文对富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的行为表示嘲讽、批评。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字词: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相当于“啊”;耳,罢了。(2)重点字词:阳,表面上;阴,背地里。【点睛】参考译文:(甲)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乙)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那个人)就杀(狼)取它们的皮。(他)就说:“狼子野心,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野心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红条绒布衫①“妈,一周不到,买了三件长袖衬衣了,都还没穿呢,咋又要买呢?”我话没说完,患小脑萎缩症的妈,就说我没良心,又提起花婶的红条绒布衫。②听着妈欠逻辑的话,我真真切切地又回到了那遥远的岁月。③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妈是妇女队长兼棉花专业队队长。一天下午,我放学路过棉花田,妈正在地头把苦楝豆儿往冒着热气的大铁锅里倒,她是在试验用土法熬制棉田专用农药。妈高挽着袖子,利索地添水、加柴、搅锅、验药。两条大辫子交叉绑在身后,汗水浸润的脸庞更显得白里透红。爹担着水桶来帮忙,对妈说:“刚才碰见村长,说让你带着花婶明天去公社开棉花技术培训会。”④第二天一大早,花婶来家找妈一起去开会。花婶穿着一件红条绒布衫,上面三颗包金边的大黑绒扣,要多好看有多好看。妈凑近了仔细端详花婶的红条绒布衫,一脸的羡慕。“这是我结婚时的衣服,一直没舍得穿。今天这不是到公社开会嘛,就拿出来穿了。你长得好看,穿上肯定更好看。你试试。”花婶边说边脱下红条绒布衫给妈试穿。⑤我忍不住惊呼:“妈,你穿真的比花婶穿还好看!”妈脱下了布衫,叹口气说:“我啥时候也能有件红条绒布衫呀!”爹说:“是啊,你经常去外面开会学习,应该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啊。今年你又被评为‘劳模’了,过几天队里给你发了奖励籽棉,你拿到县城卖了,也买一件她花婶那样的布衫吧。”妈说:“妮儿说了多少回了,要买钢笔,还得给她做个新书包。布衫,我就先别想了。⑥秋收之后的一个星期天,生产队的牛车去县城拉化肥,妈把两个装满东西的大口袋搬到了牛车上。我知道妈这是要搭车上县城哩,就也爬上牛车,想跟妈一起上县城。妈说卖东西赶集带着我耽误事,赶我下车。爹对妈说:“这一袋儿红薯皮是你检的,那一袋儿红薯干儿也是你拾的红薯切的,卖了钱你就也买一件她花婶那样的布衫吧。也带妮儿逛逛县城。”“呵呵!我还怕你把我的‘私有财产’充了家庭的公哩。”妈开心地笑着,没再赶我下车。⑦妈把我领到新华书店门口的书摊儿前,对摆书摊儿的大爷说:“能不能先让妮儿在这儿看书,一会儿我卖完东西,再来给你付钱?”大爷满口答应。妈回来的时候,胳膊夹着空口袋,我知道她已经把东西卖掉了。我想把这本《少年文艺》看完再走。妈看我拿着手里的书实在不想放下,就坐在一旁等我。过了一会儿妈说:“再不赶紧,赶不上拉化肥的牛车了,得步行回家哩。”我急得眼泪下来了,求妈再让我看一会儿。妈问大爷:“这书本哪儿能买到?”大爷说:“这样的书得事先向邮局订。一订一年的,得一块多钱。”妈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⑧回家的路上,妈在一家商店的柜台上看到了那件红条绒布衫,她看着摸着,犹豫不决的样子。⑨那天妈到底还是没买红条绒布衫,我们也没赶上生产队拉化肥的牛车,步行回了家。到家时天已经快黑了,妈进门就对爹说:“等邮局送信的再来村儿上,你打听一下啥时候订《少年文艺》,给妮儿订一份。”后来我听老师说可以通过学校订刊,妈就把订刊的钱给了我。听老师说,我是学校唯一一个订报刊的学生。⑩后来家里每顿都能吃上白面馍了。有一次,我提起妈一直想也没想到手的红条绒布衫,妈说:“那样的布衫早过时了,即使不过时,也不适合我这岁数的人了。”⑪过了这么多年,现在关于红条绒布衫的往事又被头脑不清楚的妈反复说起,我才意识到,红条绒布衫大概是妈心底里深藏的一个遗憾,虽经岁月洗涤,却依然真切地存在于潜意识里。⑫我想到可以到网店上撞撞运气。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件复古款的红色条绒布衫!又另外淘到了几颗包金边的黑绒布扣。⑬我把红色条绒布衫拿给妈的时候,妈摸着上面的包金边黑绒扣,惊喜的神情像个孩子。银发驼背的妈穿上红色的条绒布衫,仔细端详着:“这布衫多难看!”她又把柜子里自己的衣服拿出来一件件试穿着:“看看,我哪一件衣服都比这红条绒布衫好看!”⑭我的鼻子酸酸的,妈妈身上的红条绒布衫模糊成了一片红色云影。(选自《散文选刊》,作者海峡,文章有删改)16.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按照文章顺序概括围绕“红条绒布衫”讲述的事情。(1)妈提起花婶的红条绒布衫,唤起我对往事的回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妈自己攒钱要买红条绒布衫,为了给我订书再次放弃;(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妈反复说起红条绒布衫,我为妈买来复古款红条绒布衫。17.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妈高挽着袖子,利索地添水、加柴、搅锅、验药。(2)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妈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1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⑭段画线句“我的鼻子酸酸的,妈妈身上的红条绒布衫模糊成了一片红色云影”的理解。19.结合全文,说说妈对红条绒布衫的情感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在文章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答案】16.①.示例:①妈渴望买件红条绒布衫,但为了给我买文具放弃②.②我提起那件红条绒布衫,妈觉得不适合她了17.(1)示例:动作描写。通过写“添水、加柴、搅锅、验药”一连串的动作,表现妈做事利落、能干。(2)示例:“若有所思”是好像在思考的意思。形象地写出妈在思考手中的钱是否同时够给孩子订书、自己买红条绒布衫时,内心的矛盾迟疑心理。18.示例:面对患病的妈一见到复古款红条绒布衫,先是惊喜得像孩子转而嫌弃不已的情景,我内心百感交集,潸然泪下。泪水中包含:妈当年艰难的生活中为了支持我学习放弃了自己心爱的红条绒布衫,我对妈感恩和愧疚的心情;泪水中也包含:妈健康时,有机会满足妈深藏心底的愿望,却因自己的原因错失了,成为我一生永久的遗憾。这句话作为文章结尾,收束全文,耐人寻味,深化中心。19.(1)情感态度变化:喜爱——淡漠——惊喜——嫌弃(2)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示例1:对比。妈的前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给人强烈情感冲击。突出文章主旨,表现了妈为孩子无私奉献精神,以及我对妈失去健康、永久错失心愿的辛酸、愧疚、疼惜之情。示例2:线索。对红条绒布衫情感态度变化,构成全文情感线索。文章脉络清晰浑然一体,富有层次感,情感层次推进,突出文章主题,表现了妈为孩子无私奉献精神,以及我对妈失去健康、永久错失心愿的辛酸、愧疚、疼惜之情。示例3:铺垫。文章第④段极力刻画妈端详花婶红条绒布衫,表现妈喜爱之情,为下文情感淡漠做铺垫。第⑩段年老后对红条绒布衫情感淡漠,为下文妈情感巨大变化惊喜,嫌弃做铺垫。文章层层铺垫,感情不断升华,最后情感变化出乎意料,给人强烈的感情冲击,表现了妈为孩子无私奉献精神,以及我对妈失去健康、永久错失心愿的辛酸、愧疚、疼惜之情。【解析】【分析】16题详解】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1)文章第1段叙写“妈提起花婶红条绒布衫,唤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文章6~9段叙写“妈自己攒钱要买红条绒布衫,为了给我订书再次放弃”;第一空可由第2~5段“我啥时候也能有件红条绒布衫呀”“妮儿说了多回了,要买钢笔,还得给她做个新书包。布衫,我就先别想了”等语句概括为:妈渴望买件红条绒布衫,但为了给“我”买文具放弃。(2)文章第11~14段叙写“妈反复说起红条绒布衫,我为妈买来复古款红条绒布衫”,第二空可依据第10段“那样的布衫早过时了,即使不过时,也不适合我这岁数的人了”这一语句概括为:“我”提起那件红条绒布衫,妈觉得不适合她了。据此概括填写作答。【17题详解】(1)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作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语句“妈高挽着袖子,利索地添水、加柴、搅锅、验药”运用“添、加、搅、验”等动词,运用了动作描写,并辅之以形容词语“利索”,具体准确形象地写出了妈妈的勤劳能干的特点。(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语句“妈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中的“若有所思”,是好像在思考什么的意思,结合第6段“卖了钱你就也买一件她花婶那样的布衫吧。也带妮儿逛逛县城”“这样的书得事先向邮局订。一订一年的,得一块多钱”等语句可知,“若有所思”表现出妈妈犹豫、矛盾的心理状态。【18题详解】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含意类问题,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语句“妈妈身上的红条绒布衫模糊成了一片红色云影”,表面上写“我”因心酸流泪而看东西模糊了;再结合妈妈年轻时一直喜爱红条绒布衫却舍不得买可知,语句表现了因妈妈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我”,“我”没能在妈妈喜爱红条绒布衫时满足她心愿而心酸、愧疚心情。作为文章的结尾,结构上与文章的题目和开头照应,内容上,又起到深化文章中心的作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问,由第4段“妈凑近了仔细端详花婶的红条绒布衫,一脸的羡慕”;第10段“那样的布衫早过时了,即使不过时,也不适合我这岁数的人了”;第13段“妈摸着上面的包金边黑绒扣,惊喜的神情像个孩子”“看看,我哪一件衣服都比这红条绒布衫好看”等语句可知,妈妈对红条绒布衫的情感态度变化过程是:喜爱——淡漠——惊喜——嫌弃。第二问,妈妈对红条绒布衫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结构上,形成文章情感线索,也为后文叙写内容和情感的变化做了铺垫;在内容上,妈妈最初对红条绒布衫十分喜爱,后来淡漠,最后嫌弃,形成了妈妈前后态度的鲜明对比,通过这一变化流露出“我”对妈妈失去健康,永久错失心愿的辛酸、愧疚、疼惜之情,从而揭示了文章主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三、名著阅读(6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1)选文出自用代小说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2)选文中孙悟空想借“芭焦扇”的目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吴承恩②.西游记(2)①.“扇息火焰山过去”。②.“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亦可用自己的话表述。)【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根据“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等内容可知,选文出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该情节为“三调芭蕉扇”。相关情节: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了孙悟空,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最终孙悟空胜铁扇公主交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继续向西赶路。【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情节的理解和提炼。抓住关键语句“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可知,孙悟空借芭蕉扇的两个目的,一为过火焰山,二为当地百姓造福。四、写作(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寻常生活中,我们风风火火地上学下学、赶路赶车,根本顾不得打量路边的风景;我们匆匆忙忙地吃饭喝水,来不及品味一口菜里的清甜、一口水里的甘醇;我们着急地接过妈妈手里的牛奶、同学手中的书,没时间去看看妈妈慈爱的笑容、同学俏皮的眼神……试着停一下,慢一点,生活就会变得不一样。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以“为停一分钟“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自己的经历与体悟。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得泄露考生个人及学校的相关信息;(3)不少于500字。【答案】参考例文为生活停一分钟下雨了,细细的雨丝仿佛闪着光的银线,从空中撒下。我走进路边的一家咖啡厅避雨。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手心里的温度让我感到阵阵温暖。轻抿一口咖啡,一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