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52079课程名称:通信原理学分:4总学时:64理论学时64实验学时0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汉族本科开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通信工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现代电子技术Ⅱ、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后续课程: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为研究设计各种通信系统奠定必要的基础。课程主要是研究通信系统信息传输与处理的理论与技术,不涉及具体的电路,但这里理论与技术是建立在信号分析理论、电子线路等课程的基础上。需要先修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等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扎实基础以及具备信号与系统频域分析的较强能力。教学目标及要求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评价各种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基本分析方法。了解为改善各种通信系统性能所使用的技术。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1章绪论(3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通信术语、掌握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其别、基带信号与已调信号的区别;数字通信系统组成及优缺点(2)理解码元速率、信息速率和频带利用率的定义、计算及其关系、误码率和误信率的定义及其关系(3)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和通信方式重点:(1)概念:信号区别、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数字通信的特点、通信方式、主要性能指标等。考试的可能形式:填空、简答题、画图题(2)计算:信息速率、码元速率、误码率、误信率的计算。难点:(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2)基带信号、载波信号、已调信号(3)比特、波特及其区别(4)误码率、误信率和进制M之间的关系1.1通信的基本概念(0.5学时)1.2通信系统的组成(0.5学时)1.3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0.5学时)1.4信息及其度量(0.5学时)1.5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1学时)第2章

确知信号

(4学时)教学目标:(1)复习信号的分类及其特征;(2)复习信号的频域分析法和频谱的概念,掌握周期信号频谱计算;(3)复习傅立叶级数的物理意义、傅立叶变换及其性质,掌握频谱密度计算;(5)掌握的能量谱和功率谱计算及物理含义(6)理解相关函数的定义和性质(7)掌握相关函数与谱密度的关系,掌握维纳-辛钦关系;重点:(1)概念:信号的分类与特征;频谱的概念;周期信号频谱Cn的特点和意义;傅立叶变换的物理内涵,相关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计算:常用信号的傅立叶变换;能量和功率的计算难点:(1)信号的频域分析2.1确知信号的类型(0.5学时)2.2确知信号的频域性质(2学时)2.2.1功率信号的频谱2.2.2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2.2.3能量信号的能量谱密度2.2.4功率信号的功率谱密度2.3确知信号的时域性质(1.5学时)2.3.1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2.3.2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第三章随机信号分析(6学时)教学目标:5.2线性调制的抗噪声性能(2学时)5.2.1DSB调制系统的性能5.2.2SSB调制系统的性能5.2.3AM包络检波的性能5.3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的原理(2学时)5.3.1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5.3.2窄带调频5.3.3宽带调频5.3.4调频信号的产生和解调5.4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学时)5.5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0.5学时)5.6频分复用和调频立体声(0.5学时)第六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9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结构及各部件作用(2)掌握6种基带信号波形和频谱特性(3)掌握基带传输码型的编译及其特点(4)掌握无码间串扰的思想和奈奎斯特第一准则(5)掌握理想低通传输特性和奈奎斯特带宽、最大波特率,频带利用率(6)掌握余弦滚降特性及关系(7)理解部分相应系统的基本思想,了解一类部分响应系统(8)掌握无码间串扰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9)理解眼图和均衡的概念重点:(1)概念:数字基带系统原理框图(会画);单/双、单归零/双归零、差分、多电平的波形(会画)和主要特点;选码原则;AMI码;HDB3码、双相码、CMI码的编/译、对应基带波形和主要特点;码间干扰及其产生原因;观察眼图的方法,眼图模型的6个指标;部分响应技术解决的问题;时域均衡的概念。(2)计算:无ISI的时/频域条件,理想低通传输系统的奈奎斯特带宽和频带利用率;余弦滚降系统的滚降系数、传码率、带宽和频带利用率;有无ISI的验证;二进制单/双极性系统的最佳判决门限和误码率;第Ⅰ类的预编码、相关编码;难点:码间干扰有无的判定,部分响应系统、时域均衡6.1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2学时)6.1.1数字基带信号6.1.2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6.2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2学时)6.2.1传输码的码型选择原则6.2.2几种常用的传输码型6.3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1学时)6.4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2学时)6.4.1消除码间串扰的基本思想6.4.2无码间串扰的条件6.4.3无码间串扰传输特性的设计6.5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学时)6.6眼图(0.5学时)6.7部分响应系统和时域均衡(0.5学时)第七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8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数字调制的基本类型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和调制解调器掌握2ASK、2FSK、2PSK和2DPSK信号的表示式和时域波形掌握2ASK、2FSK、2PSK和2DPSK信号的频谱特性和传输带宽掌握掌握2ASK、2FSK、2PSK和2D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理解掌握最佳判决门限的概念、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掌握QPSK调制解调原理重点: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和解调方法、信号波形、频谱,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方法和结论。难点:数字调制频域分析、2DPSK,多进制相移键控。7.1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4学时)7.1.12ASK7.1.22FSK7.1.32PSK7.1.4DPSK7.2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2学时)7.2.12ASK系统的抗噪生性能7.2.22FSK系统的抗噪生性能7.2.32PSK和2DPSK系统的抗噪生性能7.3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1学时)7.4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0.5学时)7.5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0.5学时)第八章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5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QAM的星座图、调制与解调原理、频带利用率(2)掌握MSK的主要特点,调制解调原理(3)了解GMSK的基本原理,主要有缺点(4)了解OFDM基本原理重点:(1)概念:QAM的星座图、16QAM的调制器与解调器;MSK的6个特点;GMSK的主要优点特点、正交条件、频谱特性。计算:(2)QAM的带宽、MSK信号的波形和附加相位轨迹(会画)难点:QAM的最优星座图8.1正交振幅调制QAM(2学时)8.2最小频移键控和高斯最小频移键控(2.5学时)8.2.1正交2FSK信号的最小频率间隔8.2.2MSK的基本原理8.2.3MSK信号的产生和解调8.2.4MSK信号的功率谱8.2.6GMSK8.3正交频分复用(0.5学时)第十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7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抽样定理(2)掌握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3)熟悉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4)掌握PCM原理,A律13折线编译码(5)掌握△M原理,不过载条件和编码范围(6)掌握PCM、△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7)掌握PCM与△M比较(8)掌握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原理重点:(1)概念:低通信号和带通信号抽样定理;理想抽样、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的波形与频谱特点;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的概念;逐次比较型编码器原理;PCM与△M比较;TDM的特点、多路数字电话的基本概念。(2)计算:量化信噪比;A律13折线编码、译码的量化误差;编码信号的数码率和传输带宽;△M系统的不过载条件和编码范围;PCM和△M系统的噪声性能;PCM30/32基群的数码率和帧结构。难点:带通抽样定理、非线性量化、13折线A律PCM编码,DPCM原理10.2模拟信号的抽样(0.5学时)10.3模拟脉冲调制(0.5学时)10.4抽样信号的量化(0.5学时)10.5脉冲编码调制(PCM)(2.5学时)10.6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系统(1学时)10.7增量调制(1学时)10.8时分复用和复接(1学时)第11章差错控制编码(9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差错控制方式和编码分类(2)掌握最小码距与纠检错能力的关系(3)掌握几种常用的简单编码(4)掌握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监督和纠错(5)掌握循环吗的生成、监督和纠错重点:(1)概念:差错控制目的和基本原理、差错控制方式及其特点;码重、汉明距离、最小码距的概念;纠检错能力t、e和d0之间的关系;奇偶监督码的编码和纠检错能力;汉明码的概念及其有关参数。(2)计算:码率的计算;线性分组码难点:编码效率、汉明码、校验接收码组B是否出错的方法、多项式运算规则11.1概述(0.5学时)11.2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1学时)11.3纠错编码的性能(0.5学时)11.4简单的实用编码(1学时)11.5线性分组码(3学时)11.6循环码(3学时)11.6.1循环码原理11.6.2循环码的编解码方法第12章同步原理(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各种同步的概念,作用12.1概述12.2载波同步12.3码元同步12.4群同步12.5网同步四、作业、练习和安排与要求1、课内练习的教学安排、内容与学时安排。本课程主要是理论教学,一般的练习都要占用较长的时间,课堂设置理论运用的练习。2、学生课外作业的内容:课后习题,查找资料,复习目的:深化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形式:论文、设计、调查、课后习题、阅读书目要求:上交作业,课堂提问讨论课堂:教师将学生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分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上讲台讲解,讨论结束后各讨论小组和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组长为每个组员打分。设置课堂测验,重点章节设置随堂测验,共5次;设置课后自测,重点章节设置课后自测,共5次;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建议教材:《通信原理》,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7版。《通信原理》,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6版。2、建议参考书目:《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概论》,程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通信系统》,王福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