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一中三校联考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生物试题_第1页
钟祥一中三校联考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生物试题_第2页
钟祥一中三校联考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生物试题_第3页
钟祥一中三校联考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生物试题_第4页
钟祥一中三校联考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年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联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脂质存在于部分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化合物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D.核酸、酶、果糖、脂肪中均含有C、H、O、N2.如图是对噬菌体、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没有细胞壁B.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D.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3.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关于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是()A.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同位素标记法B.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概念模型C.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鸡的成熟红细胞D.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还原糖﹣甘蔗茎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B.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C.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D.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够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5.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C.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D.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6.如图甲、乙、丙分别示意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氧及K+离子等以甲方式进入细胞B.甲和乙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C.物质以丙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可以释放能量D.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及颗粒性物质以丙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7.下列关于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改变无关B.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会被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9.下列对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测组织样液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D.成熟的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由于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10.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它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它细胞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11.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因而不属于氧化过程D.种子库中储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12.将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在a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试管中加入4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下列四项中横轴为反应时间,纵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时间和底物浓度关系的是()A.B.C.D.13.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及利用.下列关于[H]的产生和利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过程中的[H]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B.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H]均来自水,和第一阶段产生的[H]都用于第三阶段中与氧结合D.如果给某叶肉细胞提供H2O18,则在该细胞中的氧气、葡萄糖、CO2中均可检测到放射性14.下列关于化合物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AB.BC.CD.D15.如图曲线I表示黄豆在最适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16.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据此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17.下列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说法正确的是()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细胞B.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C.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18.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化,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D.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19.用豌豆进行遗传学实验时,下列操作及说法错误的是()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孟德尔在进行实验时,无需考虑雄蕊和雌蕊的发育程度D.人工授粉后,也应套袋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1.已知绵羊羊角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现有一头有角母羊生了一头无角小羊,这头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是()A.雌性,HhB.雄性,hhC.雄性,HhD.雌性,hh2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了()A.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B.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关系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23.孟德尔的两队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②F2表现型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比例④F1表现型比例⑤F2基因型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24.香豌豆中,只有两个显性基因C、R同时存在时,花为红色,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某一红花植株与另一植株杂交,所得结果如下(1)与ccRR杂交,子代中的50%为红花;(2)与CCrr杂交,子代中的100%为红花.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CcRRB.CCRrC.CCRRD.CcRr25.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有人在两个小桶中分别放了10个、50个玻璃球.下列对他这种做法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A.会影响配子出现的概率,从而导致结果误差B.两个桶中玻璃球数量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C.玻璃球数量少的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D.玻璃球数量多的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26.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表所示: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27.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e、F/f和H/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eeffhh的果实重120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5克.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F1的果实重150克.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A.eeFFHHB.EeffhhC.eeFFhhD.eeffhh28.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29.基因型为BbTt(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bT的卵细胞,则随之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为()A.bT、Bt、BtB.BT、Bt、btC.bT、bt、BtD.bt、BT、bt30.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部分细胞分裂图象以及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细胞的时期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丁图BC段可以用来表示图乙所示细胞中DNA的含量C.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丙图细胞,可以观察到正在分离的一对性染色体X和YD.丙图所示的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甲组不同31.决定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因素包括()A.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互换32.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伴性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Y染色体上只有部分X染色体上基因的等位基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现象33.基因型为AaXBXb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交配,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A.B.C.D.3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激素和血红蛋白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内坏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5.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③指的是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36.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B.稳态有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C.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D.运动后钠离子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36分)37.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而检测酒精可选用试剂__________.(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液为__________,研磨绿叶时,加入__________有助于研磨充分,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3)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__________、__________、制片.龙胆紫属于__________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38.如图1曲线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数量变化.(2)图2中a~e中与图1中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图1中细胞a、b、c、d、e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曲线中一个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4)与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内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____.(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39.图甲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图乙表示夏季晴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的某种气体的含量24小时检测结果.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a的__________,反应过程⑤的场所是b的__________.(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3)当图乙处于EF段时,图甲中G与I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__受阻(填序号).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__受阻(填序号).(5)图乙中所测气体为__________;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是否积累有机物?__________.40.体色是划分鲤鱼品种并检验其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这是由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自交得F2,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鲤鱼体色中的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①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作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②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4)如果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符,说明上述推测成立.-学年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联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脂质存在于部分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化合物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D.核酸、酶、果糖、脂肪中均含有C、H、O、N考点:糖类的作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脂质的组成元素;脂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酶的概念.分析: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脂类物质主要包括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磷脂:构成生物膜;维生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胆固醇为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性激素:固醇类物质,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故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据此解答.解答: 解: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A错误;B、脂类物质主要包括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磷脂:构成生物膜;维生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胆固醇为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性激素:固醇类物质,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故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B错误;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C正确;D、果糖、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含有N元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2.如图是对噬菌体、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没有细胞壁B.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D.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核膜,另外,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没有染色体等结构.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细菌中繁殖并代谢;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它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它没有叶绿体;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原生动物;衣藻属于真核生物中单细胞藻类.解答: 解:A、甲组中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变形虫是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故A正确;B、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核膜,故B正确;C、丙组中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蓝藻是原核细胞,都没有染色体,丁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染色体,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故C正确;D、甲噬菌体、变形虫以及蓝藻都没有叶绿体,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能否光合作用,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病毒、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结构的异同点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关于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是()A.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同位素标记法B.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概念模型C.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鸡的成熟红细胞D.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还原糖﹣甘蔗茎考点: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检测还原糖的实验;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应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还原糖包括单糖、麦芽糖和乳糖,不包括蔗糖.解答: 解: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蛋白质是边合成边分泌的,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应观察标记原子的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A正确;B、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C、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应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C错误;D、甘蔗中含有蔗糖,蔗糖不属于还原糖,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制备、还原糖的鉴定以及模型构建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还原糖的种类,区分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识记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提取细胞膜材料的原因等,难度不大.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B.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C.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D.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够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解答: 解: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加工的场所是内质网、高尔基体,A错误;B、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B正确;C、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够分解自身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C错误;D、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不能观察到纺锤体,纺锤体在有丝分裂前期时形成,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各种细胞器功能的理解.5.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C.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D.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考点: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由于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据信息传递的功能,有的信息传递需要经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有的不需要.解答: 解:A、细胞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特点,A正确;B、有的信息传递不需要经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如植物的胞间连丝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性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不在细胞膜上,B错误;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蛋白质决定,C正确;D、线粒体的外面和内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功能不同,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组成成分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和类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6.如图甲、乙、丙分别示意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氧及K+离子等以甲方式进入细胞B.甲和乙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C.物质以丙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可以释放能量D.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及颗粒性物质以丙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中物质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乙图中物质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丙图中的物质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主动运输.解答: 解:A、氧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即图甲,K+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即图丙,A错误;B、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运输动力是浓度差,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C、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及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特点,以及实例判断.在本题的基础上作适当的总结: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7.下列关于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考点:细胞核的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糖酵解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的线粒体,二氧化碳在线粒体中产生,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性激素的本质是固醇类,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解答: 解:A、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性激素为固醇类,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B错误.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D、细胞核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细胞代谢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列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联系.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改变无关B.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会被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特性.分析:1、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解答: 解:A、酶活性的变化与环境改变有关,如温度和PH,A错误;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B错误;C、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则结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C正确;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酶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9.下列对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测组织样液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D.成熟的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由于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1、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有没被水解,对蔗糖没有作用2、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用于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3、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4、成熟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细胞壁是全透性.解答: 解: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因为用碘液鉴定后,两组实验现象相同,不能判断淀粉酶是否水解蔗糖,A错误;B、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B液混合到待检组织样液中,B错误;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中,黄绿色的叶绿素b位于滤纸条的最下面,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正确;D、成熟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探究酶特性的实验、蛋白质的鉴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此类试题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使用的方法、所选试剂是否正确、实验结论是否正确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及时记忆和积累.10.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它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它细胞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40%的能量用于生成ATP,其余以热能散失.有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线粒体基质)3、24[H]+6O2→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解答: 解:A、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细胞100倍以上,据此可推断其呼吸形式主要是有氧呼吸;故A错误.B、耗氧多,而产生的ATP又较其他细胞少,所以应该是细胞呼吸有相当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并且散失的热能多于其他细胞;故B正确.C、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故C错误.D、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而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结合有关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11.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因而不属于氧化过程D.种子库中储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有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概念: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过程:1、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2、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线粒体中)3、24[H]+6O2→12H2O+34ATP(线粒体中)2、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概念:在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过程:1、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2、2丙酮酸→2酒精+2CO2+能量(细胞质)或2丙酮酸→2乳酸+能量(细胞质)解答: 解: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二、三两个阶段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因此中间产物丙酮酸需要穿过线粒体的双层膜进入线粒体,A正确;B、细胞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中的酒精发酵也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不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B错误;C、无氧呼吸虽然不需要氧气,但也属于氧化过程,C错误;D、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但强度较弱,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过程、场所、产物,对于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掌握、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2.将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在a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试管中加入4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下列四项中横轴为反应时间,纵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时间和底物浓度关系的是()A.B.C.D.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此题结合曲线考查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的关系.解答: 解:AB、首先在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过氧化氢不断分解,因此底物浓度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AB错误;CD、又由于a、b两只试管中起始的底物浓度是一样的,b试管加入的肝脏研磨液比a试管多,导致b试管中过氧化氢酶的浓度是a试管的两倍,从而b试管的反应速度是a试管快;但是两只试管的平衡点是一样的,即最终底物浓度是一样的,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考查影响酶的活性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3.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及利用.下列关于[H]的产生和利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过程中的[H]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B.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H]均来自水,和第一阶段产生的[H]都用于第三阶段中与氧结合D.如果给某叶肉细胞提供H2O18,则在该细胞中的氧气、葡萄糖、CO2中均可检测到放射性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解答: 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的[H]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A正确;B、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H]和丙酮酸,B正确;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H]来自水和丙酮酸,C错误;D、如果给某叶肉细胞提供H2O18,该水既能用于光合作用作用的光反应中的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又可以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出现在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又可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因此在该细胞中的氧气、葡萄糖、CO2中均可检测到放射性,D正确.故选:C.点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14.下列关于化合物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AB.BC.CD.D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解答: 解:A、二氧化碳的固定不需要消耗能量,ATP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A错误;B、光反应和暗反应中化学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B正确;C、叶绿素的作用的是吸收光能,C正确;D、水分子参与光反应中水的光解,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应过程中发生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是[H]和ATP为三碳化合物还原供氢和供能.15.如图曲线I表示黄豆在最适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由于题中提出“曲线I表示黄豆在最适温度”,因此温度不是限制此曲线中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因此制约x点的光合作用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制约z点的光合作用因素主要CO2浓度.解答: 解: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较少,C3化合物还原减少,导致浓度较y点时高,故A错误;B、题目中提到是在适宜温度下,如果再提高温度,会降低光合作用速率,故B错误;C、制约x点的光合作用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故C错误;D、z点在图Ⅰ曲线上,表示在适宜温度下,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提高,表明此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温度和光照强度,可能是CO2浓度,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16.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据此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图解:图中自变量为温度,实线为光合速率,虚线为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27℃~28℃,而呼吸作用曲线还在上升,看不出最适温度,但据曲线分析,高于35℃.解答: 解:A、由图可知,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27℃左右,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35℃,A错误;B、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积累了有机物,B错误;C、由图可知,在温度为5~35℃,净光合速率大于0,积累有机物,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高,但超过35℃,净光合速率小于0,表现为有机物的量减少,即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变低,C错误;D、温度为25~30℃,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最大,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以及能够根据曲线图进行生产实践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准确分析曲线图,并且积累有机物即为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7.下列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说法正确的是()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细胞B.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C.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分析题图:1、a细胞中中心体进行了复制,处于有丝分裂间期;2、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3、c细胞中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前期;4、d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中期;5、e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后期.解答: 解: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会出现细胞板,A错误;B、c细胞中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数和DNA数的比例为1:2,B错误;C、图示细胞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a处于间期、b处于末期、c处于间期、d处于中期、e处于后期,所以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基因突变,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识记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18.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化,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D.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解答: 解:A、在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化,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C、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C错误;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癌变、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9.用豌豆进行遗传学实验时,下列操作及说法错误的是()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孟德尔在进行实验时,无需考虑雄蕊和雌蕊的发育程度D.人工授粉后,也应套袋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据此答题.解答: 解: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否则可能会发生自交,A正确;B、自交时,无需除去雌蕊和雄蕊,B正确;C、孟德尔在进行实验时,需考虑雄蕊和雌蕊的发育程度,应在花蕾期去雄,确保实现亲本杂交,C错误;D、人工授粉后,也应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掌握人工异花授粉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解答: 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A错误;B、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B正确;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C正确;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相对性状、性状分离、等位基因等概念,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性状分离和等位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1.已知绵羊羊角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现有一头有角母羊生了一头无角小羊,这头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是()A.雌性,HhB.雄性,hhC.雄性,HhD.雌性,hh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本题属于从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这说明在杂合体中,有角基因H的表现是受性别影响的.据此答题.解答: 解: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有角母羊的基因型为HH,其所生的无角小羊肯定含有H基因;由表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可知,无角羊肯定含有h基因,因此这头无角小羊的基因型为Hh,性别为雌性.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中和表中信息判断这只小羊的基因型及性别,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2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了()A.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B.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关系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据此答题.解答: 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了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是对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3.孟德尔的两队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②F2表现型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比例④F1表现型比例⑤F2基因型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分析: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子一代自交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而测交的性状分离比是1:1:1:1.解答: 解:①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其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是1:1:1:1,①正确;②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F2表现型比例9:3:3:1,②错误;③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F1测交后代类型比例1:1:1:1,③正确;④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表现型全部为双显性个体,④错误;⑤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F2基因型比例(1:2:1)2=4:2:2:2:2:1:1:1:1,⑤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4.香豌豆中,只有两个显性基因C、R同时存在时,花为红色,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某一红花植株与另一植株杂交,所得结果如下(1)与ccRR杂交,子代中的50%为红花;(2)与CCrr杂交,子代中的100%为红花.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CcRRB.CCRrC.CCRRD.CcRr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香豌豆中,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且是独立分配的,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只有两个显性基因C、R同时存在时,花为红色,说明基因型为C﹣R﹣时开红花,基因型为C﹣rr、ccR﹣和ccrr时开白花.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一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C﹣R﹣,与ccRR杂交,子代中的50%为红花,说明其基因型为CcR﹣;又与CCrr杂交,子代中的100%为红花,说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中必含RR.因此,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CcRR.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5.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有人在两个小桶中分别放了10个、50个玻璃球.下列对他这种做法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A.会影响配子出现的概率,从而导致结果误差B.两个桶中玻璃球数量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C.玻璃球数量少的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D.玻璃球数量多的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解答: 解:A、两个小桶中的玻璃球数量虽然不同,但只要每个桶内两种颜色球的数量相同就不会影响配子出现的概率,A错误;B、两个小桶中的玻璃球数量虽然不同,但只要每个桶内两种颜色球的数量相同就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由于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因此玻璃球数量少的桶代表雌性生殖器官,C错误;D、由于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因此玻璃球数量多的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模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相关操作的细节,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26.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表所示: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规律,若要验证该定律,所取两个亲本具有两对不同相对性状即可,故选②×④或③×④.解答: 解:验证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要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果蝇品系中只有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又控制翅形和体色的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所以选择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能用②×④或③×④.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图表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7.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e、F/f和H/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eeffhh的果实重120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5克.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F1的果实重150克.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A.eeFFHHB.EeffhhC.eeFFhhD.eeffhh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eeffhh的果实重120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5克.所以F1的果实重150克则含有的显性基因个数为=2.EEffhh产生的配子为Efh,含有一个显性基因,由分析可知,F1中含有两个显性基因,所以另一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1个显性基因.解答: 解:A、eeFFHH产生的配子中含有2个显性基因,A错误;B、Eeffhh产生的配子中含有1个显性基因或不含有显性基因,B错误;C、eeFFhh产生的配子中含有1个显性基因,C正确;D、eeffhh产生的配子中没有显性基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果实重量判断体细胞中含有显性基因的个数.28.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解答: 解:A、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C、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C正确;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向两极移动,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源色体的概念,解答本题除了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还需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来源,掌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9.基因型为BbTt(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bT的卵细胞,则随之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为()A.bT、Bt、BtB.BT、Bt、btC.bT、bt、BtD.bt、BT、bt考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分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互补,由第一极体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极体的基因型相同,由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的基因型相同.解答: 解:由题意知,基因型为BbTt的动物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bT,因此由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为bT,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Bt,由第一极体产生的2个极体的基因型为Bt.故选:A.点评:对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0.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部分细胞分裂图象以及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细胞的时期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丁图BC段可以用来表示图乙所示细胞中DNA的含量C.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丙图细胞,可以观察到正在分离的一对性染色体X和YD.丙图所示的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甲组不同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为有丝分裂后期,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变化曲线.依据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答: 解: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所以图甲所示细胞的时期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0条染色单体,A错误;B、图乙细胞所含DNA含量与体细胞相同,而丁图BC段DNA含量是体细胞的2倍,B错误;C、丙图中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是初级卵母细胞,因此不含有Y染色体,C错误;D、丙图所示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甲图为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分裂方式不同,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1.决定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因素包括()A.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互换考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分析: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这是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基因重组的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解答: 解:A、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不会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A错误;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不会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B错误;C、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都会增加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C正确;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不会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识记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的原因,再做出准确的判断.32.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伴性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Y染色体上只有部分X染色体上基因的等位基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现象考点:伴性遗传.分析: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传递.隔代交叉遗传是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解答: 解:A、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A正确;B、伴性遗传也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C、性染色体XY中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处于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在另一条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没有等位基因,C正确;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的特点,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33.基因型为AaXBXb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交配,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A.B.C.D.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XBXb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交配,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采用逐对分析的方法,比较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比例.解答: 解:逐对分析亲本:Aa×Aa→AA、Aa、aa,其中Aa占;XBXb×XbY→XBXb、XbXb、XBY、XbY,其中XBXb和XbY占.因此,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激素和血红蛋白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内坏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的成分包括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调节类物质等,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pH的调节是靠缓冲物质.解答: 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血浆的成分,A错误;B、稳态的维持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正确;C、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是靠缓冲物质,如HCO3﹣、HPO42﹣,C正确;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概念、成分以及稳态的调节机制,正确区分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5.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③指的是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解答: 解:A、据分析可知,③指的是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A正确;B、体液①为血浆,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B正确;C、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构成内环境,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标号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6.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B.稳态有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C.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D.运动后钠离子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1、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渗透压:(1)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4)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解答: 解:A、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A正确;B、稳态有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B正确;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错误;D、运动后钠离子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条件机制及生理意义;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36分)37.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而检测酒精可选用试剂重铬酸钾.(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液为无水乙醇,研磨绿叶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3)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龙胆紫属于碱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由蓝变绿再变黄,利用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来检测乙醇的产生.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制作过程为:解离(用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对根尖进行解离,使组织细胞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着色)→染色(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制片.解答: 解:(1)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而检测酒精可选用试剂橙色重铬酸钾溶液.(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液为无水乙醇,研磨绿叶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3)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龙胆紫属于碱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故答案为:(1)由蓝变绿再变黄重铬酸钾(2)无水乙醇二氧化硅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3)漂洗染色碱性点评:本题考查课本部分实验的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原理、实验选材、实验步骤、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