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高卷-模拟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州专用)(考试版)_第1页
拔高卷-模拟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州专用)(考试版)_第2页
拔高卷-模拟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州专用)(考试版)_第3页
拔高卷-模拟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州专用)(考试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订………………○………………线………………○………………○………………外………………○………………装………………○………………订………………○………………线………………○………………○………………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第=PAGE2*2-13页第=PAGE2*24页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七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测试范围:部编版7年级上册第1-3单元。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酝酿(niànɡ)

贮蓄(zhù)

粗犷(kuànɡ)

澄清(dènɡ)B.花苞(bāo)

嘹亮(liáo)

应和(yìnɡ)

黄晕(yùn)C.莅临(wèi)

看护(kàn)

抖擞(shù)

卖弄(nònɡ)D.朗润(rùn)

婉转(zhuǎn)

水藻(zào)

静谧(mì)2.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搓捻缭亮霹雳翻来复去B.烘托葱茏询职人迹罕至C.优雅伶仃劫掠沉墨寡言D.宽敞点缀倜傥妄下断语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今天你穿得这么花枝招展,害我差点儿没认出来。B.《战狼II》这部电影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声势咄咄逼人,创下了票房新高。C.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喜怒无常,他的母亲十分担忧。D.对于这个问题,这位年轻人苦思冥想一年不得解,听了禅师的话才恍然大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南极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而造成的。B.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大人喜爱。C.日本停止滨冈核电站4号机组运转,目的是防止地震和海啸不再引发重大核安全事故。D.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的活动,我们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素质。5.(8分)综合性学习。朋友是一本书,一本让你一生都读不完的书;朋友是一个港湾,一个可以让你的心灵休息的港湾;朋友是一束阳光,一束可以让你的生活充满温暖的阳光。那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朋友?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呢?一起来参加我们“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吧!(1)活动一:请你在横线上写上一句与“交友”有关的名言警句。(2分)(2)活动二:研读下面古人结交朋友的事迹,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2分)事迹一: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管宁再也不以华歆为友。事迹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当范伸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咸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3)活动三:你的朋友小军认识了一位上海的网友,他想在寒假期间独自一人去上海见网友。你赞成他去吗?说说你的理由。(4分)二、(8分)6.(8分)古诗文默写。(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3)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诗人煽动想象的翅膀,表现了归心似箭的心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默写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约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46分)三、(16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2)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3)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元方聪明机智、不卑不亢的形象跃然纸上。B.本文叙写了元方妙答友人的故事,表现元方聪明机智,明白事理,落落大方。说明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的道理。C.本文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语言十分自然,不加任何雕饰。D.本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旨在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的道理。乙时岁饥民馁①,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寔②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子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寔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寔徐③谕④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寔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选自《后汉书·陈寔传》)【注释】①馁:闹饥荒。②寔:陈寔,即陈太丘。③徐:慢慢地。④谕:告诫。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乃起整衣/去后乃至B.呼命子孙/子在川上曰C.正色训之/下车引之D.习以成性/学而时习之1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12.甲文中的陈元方和乙文中的陈太丘,父子俩的聪慧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四、(8小题,3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3分)花边饺里的母爱肖复兴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手和面,一手调馅,馅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星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的饺子。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想起那些个辛酸和我不懂事的日子,想起妈妈自父亲去世后独自一人艰难度日的情景,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吃的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每逢我买回肉馅,妈妈看出要包饺子了,立刻麻利地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去打馅,绝对不让别人插手,那精神气儿,又回到我们小时候。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13.简要概述本文主要记叙的两件事情。(3分)14.本文以饺子为线索,表达了哪些感情?(4分)15.品读第②段,分析其作用。(3分)16.品味下面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17分)母亲的首饰盒王开忠①几个月前回老家,在堂屋客厅里又看见了那只雪白的小盒子。盒子被弟弟每天擦拭,纤尘不染,光洁明亮。②这是母亲的首饰盒。四寸见方,外表白色。我左看右看,它怎么都不像一个首饰盒。一是样式不像,首饰盒一般玲珑精致,它却既大又笨;二是颜色不像,首饰盒多色彩艳丽,它却只有朴素的白色。母亲的首饰也很简单,就是逢年过节才戴的一对普通手镯,还有平时戴在头上的一个塑料簪子。装首饰的盒子当然就算首饰盒了,母亲叫它首饰盒,父亲也叫它首饰盒,所以在我们家,它就是名副其实的首饰盒了。③这个首饰盒在母亲去世后由父亲收藏,我们几个作子女的,谁也没有去动它、打开它。父亲病危时,把我和妹妹、弟弟叫到跟前,指着这个首饰盒,声音微弱地说:“这是你们母亲留给我的遗物,你们看看吧。”我掀开盒盖,里面除了那对镯子和塑料簪子外,还有两小一大的三张纸条。我先打开两张小纸条,上面分别写着“10元”和“30斤”。我瞬间明白了,这是乡里先后两次救济我家的钱和粮食。我心里一阵激动:母亲是重情重义的人,平时人家给的好处,她从不忘记,而且总是要我们不忘报恩。④我又打开那张大纸条,上面一笔一画,歪歪斜斜写着三行字:“传友,我要走了……后事不要公家九济,简单埋了。共产党对我们有恩,给我们太多了,以后能不要九济就不要九济。开忠长大,叫他去参军。”⑤“传友”是我父亲的名字。母亲没念过书,识字不多,将“救”字写成了“九”字。看到母亲的字,我突然心酸起来,她的遗嘱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情,我止不住泪如雨下。⑥母亲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年仅36岁。她原来身体很好,当过支前模范,听人说,她在全村妇女中做的“支军鞋”最多。可后来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重活都压在了母亲身上,把身体给累垮了。乡政府看到我家确实困难,又考虑到母亲是支前模范,便先后救济了我家10元钱和30斤玉米。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此,善良而要强的母亲一直过意不去,几次说,这钱和粮食不该要。没想到,母亲当时还记了账,并把纸条工工整整地折叠好,珍藏在了首饰盒里。⑦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常对几个孩子讲,新中国成立前我们村近百口人没有一寸土地,都是依靠租种地主的土地生活,所以得名“租地村”。自从共产党来了,穷人分得了土地,村民的生活才渐渐好起来。她要我们不能忘本,还特意嘱咐我长大后去参军,保家卫国,决不能再让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⑧母亲去世后,父亲一心抚养我们三个孩子,不管生活遇到多大困难,父亲都不愿意向国家伸手,怕添麻烦。我19岁那年,按照父亲要求、母亲遗愿,参加了解放军。参军第三年时,家中房子老到快要倒塌了,只能再建新房,可是盖房又缺钱。邻居对我父亲说,你是军属,找找政府,一定会帮忙解决困难的。可我父亲不愿意张这个口,最后是向亲友借钱,才把房子盖成了。后来又有一次,父亲因病住院一个多月,花了不少钱。一位好心的医生得知他是军属,对他说,像你这种情况,只要找到县里,或多或少都会得到接济。父亲听了,还是摇头。⑨过去村里很多人都说他倔,称他为“倔老头”;也有人说他傻,叫他“傻老头”。我也认为父亲是一个只要面子不顾家的人。直到看见了这几张纸条,我才知道,为什么父亲一直当宝贝一样珍藏着母亲的首饰盒,原来里面珍藏着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直到看到了母亲的遗嘱,我才突然明白,为什么父亲那样“倔”又那样“傻”……⑩那天,看完首饰盒里的纸条,我望着病床上的父亲,想起去世多年的母亲,禁不住泪水奔流……⑪从老家回来几个月了,我的眼前还时常浮现起那只雪白的首饰盒,光滑洁净,明亮澄澈。我想,它将会一直亮在我的心里。(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7月12日,有删改)1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分)(1)请分析“它将会一直亮在我的心里”中的“亮在心里”的含义。(2)结合文章内容,对文中画线句子“原来里面珍藏着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做简要赏析。18.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3分)19.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是“母亲的首饰盒”,因此文中关于父亲的叙事可删去。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4分)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获得了什么启示。(6分)第三部分写作。(共50分)五、(1小题,50分)21.(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