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徐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徐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徐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徐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北京人遗址2.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A.孔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老子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这发生在()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3世纪 D.公元2世纪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A.黄巾军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绿林军起义 D.赤眉军起义5.西汉的开国皇帝是()A.刘秀 B.刘海 C.刘邦 D.刘彻6.《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A.华佗 B.扁鹊 C.张角 D.张仲景7.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8.《史记》的作者是()A.主父偃 B.班固 C.司马迁 D.董仲舒9.“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出现在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10.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部分)中①②是()A.东汉东晋 B.东汉西汉 C.东晋北魏 D.东晋前秦11.“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A.炎帝和黄帝 B.夏启和商汤C.孔子和孟子 D.周文王和周武王12.以下组图中文物可用于探究A.原始农耕时的生产生活 B.早期国家的经济制度C.夏商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D.春秋战国的农业生产13.浙江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区和外城组成。考古还发现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鑒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表明此时中国()A.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成功步入封建社会 D.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14.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冀,东控徐准。(见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15.甲骨文包含丰富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甲骨文对应汉字王臣劓刖注:刺、朋,均为古代残酷的利可。A.经济发展 B.政治状况 C.科技进步 D.军队建设16.古诗云:“周室衰微不共国,干戈终日互争强。诸侯若解尊天子,列国何因次第亡。”这揭示了()A.社会动荡的原因 B.国家统一的影响 C.皇帝制度的衰亡 D.作战方式的改变17.下图所示战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奖励军功 B.加强户籍管理 C.推广县制 D.统一度量衡18.《史记》记载下图所示水利工程“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百姓飨其利。”该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 B.灵渠C.都江堰 D.邗沟19.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铜权外侧刻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该铭文可以佐证()A.西周的分封 B.秦朝的统一 C.楚汉的相争 D.东汉的建立20.以下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名建置时代郡治陇西郡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今甘肃临洮辽东郡古燕置,始皇因之今辽宁辽阳南海郡始皇置今广东广州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21.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两位大臣都主张()A.勤俭立国 B.以农为本 C.工商皆本 D.以法治国22.《史记》记载,汉代诸侯“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A.实施“推恩令” B.向北进击匈奴 C.建立察举制度 D.推行“无为而治”23.下图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24.下图体现的时代特征是()A.政权分立 B.繁荣开放 C.天下一统 D.文明起源25.美因学者德克·卜德写道:“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文中的“它”指的是()A.地动仪 B.造纸术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26.下侧图文材料说明()南朝青瓷莲花尊《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勒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文学艺术繁荣发展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政治中心开始南移27.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南迁(下图所示),给江南地区带来的重要影响有①输送了大批劳动力②改进了农业生产技术③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④促进手工业进步和商业的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现封建化,封建化又促进某些民族间的交融。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A.百家争鸣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孝文帝改革29.他撰写的这部书,系统总结了公元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积累的农业生产技术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他是()A.李冰 B.贾思勰 C.祖冲之 D.郦道元30.东晋王羲之的书法自由潇洒,将个人审美意识寄托于字体、笔意、结构、走势。下图是其代表作,其字体是()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40分。第31题13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3分)31.儒家思想材料一材料二汉武帝的文化变革集中表现在尊儒兴学的文化变革上。尊儒,并不是禁绝各家的著作和思想,只是在选拔人才和作为统治思想方面,不取“百家”,而草儒术……尊儒必兴教。董仲舒继承儒家注重教化的传统,建议式帝“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摘编自徐杰年《汉民族史记》材料三儒家文化在传统的宗族治理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几乎从一开始,家风、家训、谱煤、族规的修订就自觉、半自觉地接受着儒家先圣和经典的影响。反过来,因为长期浸润在宗族与家庭生活之中,儒家文化也获得进一步的落实,更加微观化,更加深入人心。——摘编自余治平《耕读传世家,宗范立善德——以淮安余门京风族规、辈分字谱为个案的儒学考察》请回答:(1)材料一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有哪些?(写编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领域活跃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是怎样尊儒兴学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为何会采纳董仲舒尊儒兴学的建议。(3)据材料三,归纳儒家文化与宗族生活之间关系。32丝绸之路材料一研究丝绸之路的各类史料汉帝国决定一劳永逸的地解决与匈奴的纠缠。首先夺取河西走库,控制农业富庶的西战地区,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来尔高原。“丝绸之路”就此诞生。自此,中国和外界的贸易交流在缓慢开展。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罗马人不光使用大量钱币来购买这一东方奢侈品,同样也以精致的玻璃、银器和黄金,还有来自红海的珊瑚和黄玉、阿拉伯出产的乳香精油等特产进行交易。而这一做法,带动了商道沿线的地方经济。随着经济的紫荣、交通和商业网络的延伸、各方紧密连接,村庄变成了小镇,小镇变成了大城……佛教思想亦跨越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捕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材料三西域治理大事记(部分)汉武帝元将四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西域诸国使节到达长安,与汉朔建立联系。汉武帝元封三年汉派兵征服西域的姑师、楼兰等地,控制了西域门户。汉武帝元封六年汉与乌孙和亲,使乌孙成为钳制匈奴的重要力量。汉宣帝地节二年西汉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治乌垒城,总领南北道。西域正式纳入汉的统治。汉元帝初元元年汉在车师设置戊己校尉(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管理屯田事务。汉元帝建昭三年西域都护甘延寿与戊己副校尉陈汤发兵远狂,击杀匈奴单于,匈奴势力彻底退出西域。——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请回答:(1)材料一中,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_____。可以证明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路的史料有____________。(写序号,不得多选、错选)(2)据材料一中的①,指出汉帝国开辟丝绸之路的最初目的及其影响。(3)据材料三,汉朝如何控制和管理西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王朝治理西域地区的意义。33.民族交融材料一五胡主要是循着和平的方式进入中国内地的……他们后头有一些比他们更落后的族,也在兴起,这些族把他们向中国内地这个方向推,一波又一波的推动。而中国偏偏又有一些政权,由于边疆的空虚,由于边疆常常受到某些族的侵袭,因此想找一些和自己关系好一点的族来守边,主动北他们招引到边赛地区。——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材料二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