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04-全国-训诂学_第1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04-全国-训诂学_第2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04-全国-训诂学_第3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04-全国-训诂学_第4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04-全国-训诂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4-北京市-训诂学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1分)

A:疏

B:筏

C:音义

D:释文

2、下列著作,郭璞作注的是()(1分)

A:《诗经》

B:《尔雅》

C:《周易》

D:《尚书》

3、汉朝人注释经籍奠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1分)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曷

4、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出现在()(1分)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5、“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1分)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6、“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1分)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7、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和()(1分)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8、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1分)

A:读若

B:谓

C:如字

D:析言

9、”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中“清规”指()(1分)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

10、《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中”薄”的读音是()(1分)

A:b6

B:bd

C:bao

D:pd

11、古籍在刻印、传抄的过程中出现失落字的现象称为()(1分)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12、以下著作,兼注音义的是()(1分)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13、《孟子正义》的著者是()(1分)

A:陈奂

B:马瑞尘

C:刘宝楠

D:焦循

14、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1分)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5、《诗经•周南•桃天》:”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1分)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16、《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句中“仁频”来自()(1分)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17、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1分)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18、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1分)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19、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1分)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20、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中“政”指()(1分)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

21、训诂的方法包含()(2分)

A:据文证义

B:依境别义

C:因声求义

D:以形索义

E:析词审义

22、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体有()(2分)

A:李善注

B:五臣注

C:郭璞注

D:范宁注

E:孔颖达注

23、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2分)

A:通论

B:驸经

C:序录

D:略例

E:概说

24、古书中,用来进行声训的术语是()(2分)

A:之为言

B:之谓

C:之言

D:谓之

E:谓

25、词义的褒贬变化的原因是()(2分)

A:文化传承

B:社会因素

C:语言因素

D:个人因素

E:历史解读

三、填空题(共10题,共10分)

26、《尔雅》本为儒家经典之一,凡类,共释2204事,是研究先秦词汇和阅读古籍

的重要参考书。(1分)

27、训诂文献中,《史记集解》的作者是。(1分)

28、训诂学的历史进程可以概括为“萌芽-兴盛-保守-衰落-复兴”,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时期

是和清代。(1分)

29、《十三经注疏》本的《毛诗正义》收录了汉代毛亨的传、汉代的笺、唐代孔颖

达的正义。(1分)

30、”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这一定义来自于训诂学家。(1分)

31、在探求音义的关系的问题上,宋代王圣美提出了”(1分)

32、下面这则训诂材料:《诗经•桧风•匪风》:“谁之西归?怀之好音西“是—

的古字,表示傍晚鸟归巢休息之意。(1分)

33、上古韵部研究中,章炳麟分古韵为23部,黄侃分部,王力分29部。(1分)

34、”呼和浩特“是”春色之城”的意思,来自于语。(1分)

35、“训”“诂”合称为“训诂”始于《》,是汉代毛亨的著作。(1分)

四、文字题(共20题,共60分)

36、名词解释:《说文解字》(3分)

37、名词解释:四书集注。(3分)

38、其卜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孙子。女士:(1分)

39、名词解释:析言(3分)

40、加下划线词注释: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无虑:(1分)

41、加下划线词注释:武气绝,半日复星。昱:(1分)

42、加下划线词注释:十连为乡,乡有良人。良人:(1分)

43、加下划线词注释: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里。筵:(1分)

44、加下划线词注释:是黑牛也而白题。题:(1分)

45、加下划线词注释: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1分)

46、加下划线词注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愦。>:(1分)

47、加下划线词注释: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正。玉:(1分)

48、加下划线词注释:文公如齐,惠公姐秦。如:(1分)

49、加下划线词注释: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微行:(1分)

50、音义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特征?(5分)

51、简述训诂学今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任务。(5分)

52、词义的理性引申是指什么?它有哪些小类?(5分)

53、如何进行“析词审义”?(5分)

54、方俗词义为何难以解释?(10分)

55、什么是"以形索义“?以形索义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0分)

1204-北京市-训诂学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考点】义疏类

答案:A

解析:“疏”在《说文》中释为“通也”,义疏即疏通其义,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的一种

新的训诂体式。这种体式的特点是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这些典籍中前人传注的义疏便应

运而生。

2、【考点】雅书的分立

答案:B

解析:郭璞为《尔雅》作注。

3、【考点】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两汉

答案:B

解析:汉朝人注释经籍奠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东汉末年的郑玄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他既

通古文经,又懂今文经。

4、【考点】宋代的疑古与创新

答案:D

解析: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出现在宋至明。

5、【考点】直训与义界

答案:D

解析:义界是用下定义的形式,用一个短语或句子解释一个词。

6、【考点】直训与义界的多种形式

答案:D

解析:推源就是从同源词中确定根词与源词,推寻词义来源的工作。黄侃称之为推因,即推

求音义结合的理据。

7、【考点】考证材料

答案:A

解析: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周易正义》14卷,《尚书正义》20卷、《毛诗正义》40

卷、《礼记正义》70卷、《春秋左传正义》36卷。

8、【考点】使用训释用语的

答案:D

解析:析言指分析地说,这是指出近义词的区别义时所用的术语。

9、【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A

解析:这里“清规”的意思是指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故选A。

10、【考点】考证古音的材料

答案:A

解析:读b6时有迫近、接近的意思,本意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挨得很近,引申指迫近、接

近。

11、【考点】第二节应用于古籍整理

答案:B

解析:古籍在刻印、传抄的过程中出现失落字的现象称为脱文。

12、【考点】雅书的分立

答案:C

解析: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是较有代表性的音义类的注释书,由今人所见《十三经注疏》

中除了《孟子》以外的十二经“音义”和《老子音义》、《庄子音义》共同组成。

13、【考点】考证材料

答案:D

解析:焦循(1763〜1820),清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代表作《孟子正义》。

14、【考点】使用训释用语的

答案:D

解析:清代开始,“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适用。

15、【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A

解析:这里的“归”指的是出嫁的意思,故选A。

16、【考点】考证古音的材料

答案:C

解析:“仁频”来自爪哇语。爪哇语中把槟榔称为"仁频

17、【考点】第二节应用于古籍整理

答案:B

解析:对校法是在广泛搜集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一个错误较少的版本作

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进行校勘的方法。理校法是校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

在通读中对原稿是非作出判断的校对方法。文物校书法即集录金石铭刻对传世古籍进行校

勘。

18、【考点】雅书的分立

答案:A

解析:庄严属于佛教词汇。

19、【考点】使用训释用语的

答案:B

解析:当为、宜为、当作、字之误、声之误:用来说明用字不当现象,指出应该按某个正字

来理解其词义。

20、【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B

解析:这里的政指赋税的意思。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

21、【主考点】以形索义

【副考点】因声求义的定义

答案:ACDE

解析:训诂的方法包含据文证义、因声求义、以形索义、析词审义。

22、【考点】雅书的分立

答案:AB

解析:郭璞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范宁东晋大儒、经学家;孔颖达隋

唐间儒家学者,经学家;李善是唐高宗时人,为了注《文选》他引用了大量古籍;《五臣文

选注》是唐代开元时期对萧统《文选》的合注本。

23、【考点】黄侃初创的理论训诂学

答案:ABCD

解析:《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通论、附经、序录、略例。

24、【考点】解释词义的训释用语

答案:AC

解析:“之言”(或作“之为言”)的主要作用的以音义相通的词作为训释词,从而沟通两词

的同源关系。这里是“音”指的就是声训方法。故选AC。

25、【考点】第一节字与词的关系

答案:BC

解析:词义的褒贬变化的原因是社会因素、语言因素。如果是文化传承,那么词义就不应该

有所变化,个人因素、历史解读显然是不正确的。

三、填空题(共10题,共10分)

26、【考点】训诂专书的目的和性质

答案:19

解析:《尔雅》本为儒家经典之一,凡19类,共释2204事,是研究先秦词汇和阅读古籍的

重要参考书。

27、【考点】训诂范围的扩大

答案:装驱

解析:南朝宋徐广曾把《史记》的不同字句记录下来,写成《史记音义》十二卷。在此基础

上,稍后的裴驷作了《史记集解》。

28、【考点】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两汉

答案:两汉

解析:训诂学的历史进程可以概括为“萌芽-兴盛-保守-衰落-复兴”,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时

期是两汉和清代。

29、【考点】传注类

答案:郑玄

解析:《十三经注疏》本的《毛诗正义》收录了汉代毛亨的传、汉代郑玄的笺、唐代孔颖达

的正义。

30、【考点】黄侃初创的理论训诂学

答案:黄侃

解析:”训诘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这一定义来自于训诂学家黄侃。

31、【考点】宋代的疑古与创新

答案:右文说

解析:在探求音义的关系的问题上,宋代王圣美提出了“右文说”。

32、【考点】使用训释用语的

答案:栖

解析:西“是栖的古字。

33、【考点】上古的词汇与它的训释词

答案:28

解析:上古韵部研究中,章炳麟分古韵为23部,黄侃分28部,王力分29部。

34、【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蒙古族

解析:”呼和浩特“是”春色之城”的意思,来自于蒙古族语。

35、【考点】第一节训诂名称的由来及含义

答案:毛诗诂训传

解析:“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诂”有的本

子作“故”,二者音义相通)。

四、文字题(共20题,共60分)

36、【考点】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两汉

答案:作者许慎,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篆文为主,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於

小大,信而有徵。收字9353,重文1163,说解133441字。分部540,正文14篇,加叙凡

15篇。

37、【考点】宋代的疑古与创新

答案:四书集注是宋代朱熹为儒家四部经典所作的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

《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38、【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女士的意思是士女。

39、【考点】使用训释用语的

答案:相对于“浑言”而言,指分析地说,这是指出近义词的区别义时所用的术语。

40、【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表示总计物数,译为大概、大略

41、【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呼吸

42、【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乡大夫

43、【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读为”夏“,中国。

44、【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额头

45、【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贮藏

46、【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实情

47、【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毛是”苗“通假字。

解析:毛通”苗“,通假字。

48、【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如:到某地去

49、【考点】以今语释古语

答案:微行:小道;小路。

50、【考点】因声求义的定义

答案:音义关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偶然性、约定性、回授性、延展性、类聚

性、多元性。

51、【考点】训诂学走向现代

答案:训诂学的今后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实现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二是指导训诂工作,提高

训诂工作水平。

52、【考点】辨析词义的方法

答案:词义之间因本民族共同的理性认识而发生联系,从而产生了引申义。词义的理性引申

可分为四小类:因果引申、时空引申、反正引申、虚实引申。

53、【考点】第一节字与词的关系

答案:析词审义要做到“三分清”:分清词与词组;分清单纯音与合成词;分清合成词的含

义与偏义:分清词组的结构方式。

54、【考点】第一节字与词的关系

答案:方俗词义的训释往往困难,原因:(1)可以作为引证的材料很缺乏,几乎没有合适的

字书、词典可查。如:古书“踏逐”难以理解,查《武林旧事》知指“推荐”、“介绍”。

(2)记录当口语的文字往往有很多写法,错别字不少,涉及方音时,韵书难以依据,如“们”

写作“懑”、“门”、“每”,“这”写作“者、遮”,一字有多个写法。除了误写,还有

有意别写的。如“巨毒”本应为“巨阙”(良剑名),由于押韵而改写等。(3)中古、近古

双音结构的语言单位占多数,但是又没有固定下来,某一语言单位是词还是词组,有时会使

人不定;有时合成词的两个词素的词序不固定,出现不规则的缩语,使人难以定词确义。如

“张主”即“主张”、“做脚”是“做手脚”的缩语等。(4)有些少数民族的借词,还没有成

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需要从少数民族语的古代文献中去找对音的词,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