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提能训练_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提能训练_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提能训练_第3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提能训练_第4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提能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2024·江苏淮安)综合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最精确结论是秦朝(C)《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汉书·主父偃传》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A.地方上普遍推行郡县制B.秦律体现了以法治国C.建立统一中心集权国家D.统一度量衡顺应潮流[解析]依据“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一法度衡石丈尺”可知,材料反映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心集权国家,实行了巩固统一的措施,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秦朝设立“县”的信息,解除A项;“以法治国”非材料主旨,解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统一度量衡顺应潮流,解除D项。2.(2024·北京顺义)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确定程度的产物。视察图中货币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C)A.冶铁铸造技术进步 B.货币流通特殊广泛C.国家慢慢走向统一 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解析]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态不一,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统一六国后统一的货币,结束了中国古代货币形态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货币的统一,无法得出冶铁技术的信息,没有涉及货币的流通状况,解除A、B两项;华夏认同观念与材料无关,解除D项。3.(2024·天津模拟)秦折服南郡后,南郡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包括热衷商贾、崇奢侈等,秦律在南郡始终未能推行和落实。对此,公元前227年,南郡守腾发布《语书》,要求各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化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南郡守腾这一做法(A)A.有利于建构国家认同B.确立了中心对地方的确定限制C.引导了民间舆论方向D.反映了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南郡守腾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有利于形成共同的风俗习惯,增加民众对法律的认同,从而建构国家认同,A项正确;郡县制确立了中心对地方的确定限制,解除B项;材料强调南郡守腾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并没有涉及民间舆论的走向,解除C项;材料并没有强调国家统一与法律落实的关系,不能得出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的结论,解除D项。4.(2024·包头)秦王嬴政每折服一国,就把诸侯后代、原国内的贵族和豪门大户迁往他处,或迁往秦统治中心,或迁往边远地区。嬴政统一全国后,又“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由此可见,嬴政的大规模移民政策(D)A.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有利于贵族等级制的重构C.消退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D.为推行郡县制创建了条件[解析]通过材料,嬴政将六国旧贵族和豪强迁往他处,结合所学可知这会减弱六国旧地的传统势力,为全面推行郡县制和加强中心集权创建有利条件,D项正确;嬴政迁徙旧贵族和豪强,主要出于加强政治统治须要,材料无法推断出嬴政的大规模移民政策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解除A项;材料内容与贵族等级制无关,材料主要体现了嬴政的大规模移民政策为推行郡县制创建了条件,解除B项;地方割据的基础主要是封建自然经济,移民政策无法消退封建自然经济,解除C项。5.(2024·长春)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普遍实行任官赐印制度。官印是官吏任职的凭证,任官授印,免官收印,印随官转,任命朝廷大臣和地方小吏均是如此。秦朝《法律答问》规定,丢失“公玺”必需治罪,即使寻得,也要担当确定的刑罚责任。这反映出秦朝(C)A.选官承袭先秦模式B.官印赐予具备完整程序C.中心权力趋于强化D.谙熟刑律成为为官之道[解析]据题意可知,秦朝的官员必需有中心颁发的官印,这是为官的凭证,这一措施加强了中心对官员的限制,强化了中心集权,C项正确;材料说的不是选官方式,解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了官印的重要性,没有说官印赐予的完整程序,解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印的重要性,没有说明谙熟刑律是为官之道,解除D项。6.(2024·桂林)史书记载,秦完成统一后,曾一次将各地豪富二十万户迁到咸阳,还曾“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免除赋役)十二岁”;击退匈奴后又“为筑城郭,徙民充之”。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D)A.减弱豪富势力 B.开发边疆地区C.增加政府收入 D.巩固国家统一[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秦朝统一后,限制、监督各地豪富,战胜越族、匈奴并移民实边等做法,主要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D项正确;减弱豪富势力只是部分措施的具体目的,并非其主要目的,解除A项;开发边疆地区与将各地豪富二十万户迁到咸阳不符,解除B项;增加政府收入与“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免除赋役)十二岁”不符,解除C项。7.(2024·衡阳)秦朝里的典、老在制度上没有文书的资格,在身份的登记、公证,赋役征发与里内治安等领域,民众与县下诸官干脆联系,里及其典、老并不具备多少处理问题或管理的实力、资格,而只负责担保、证明信息无误,并帮助上级担当具体的事务。这表明秦朝(C)A.官僚政治体制的日渐成熟B.文书管理制度相对严格C.基层治理服务于中心集权D.典老职权范围日趋广泛[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典、老在制度上没有文书的资格”“只负责担保、证明信息无误,并帮助上级担当具体的事务”可知,以典老为代表的基层治理是国家行政体系的一部分,要服务于国家加强中心集权的须要,C项正确;唐朝时期,官僚政治体系日渐成熟,解除A项;题干主旨不涉及文书管理制度,解除B项;典老只是帮助上级担当具体事务,并没有职权,解除D项。8.(2024·成都)秦始皇曾公开宣称“上农除末”。里耶秦简记载,一个名叫“枯”的士伍(身份称谓)因娶了商人的女儿为妻,竟受到戍边四年的严厉惩处。这些举措旨在(A)A.疼惜农业发展 B.彰显皇帝权威C.打击商人利益 D.整顿商业环境[解析]依据材料“上农除末”,“因娶了商人的女儿为妻,竟受到戍边四年的严厉惩处”,可以看出秦朝通过这些措施来强化对农业的重视,是重农措施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农业的疼惜,未涉及皇帝权威,解除B项;材料侧重的是对农业的疼惜,解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重视农业,未涉及整顿商业环境,解除D项。9.(2024·合肥)1975年,湖北睡虎地出土的《法律问答》中记录了秦朝的一个判例:假如丈夫偷钱一千,妻子躲藏三百,妻子应当怎样定罪?答:假如妻子知道丈夫偷钱而躲藏,当以偷钱三百论处,假如不知道,就不予追究。这一判例说明,秦律(D)A.量刑较为宽松 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借鉴儒家思想 D.蕴含确定理性因素[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妻子知不知情,判决上有很大不同,这说明秦律有确定理性成分,D项正确;材料只谈了妻子在两种状况下定不定罪,但定罪后惩处多严并未提及,且秦朝的法律按史实相对较为严苛,解除A项;题干中的判决有理性成分,并非形式主义,解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和儒家思想的关系,且秦朝指导法律的是法家思想,解除C项。10.(2024·咸阳)《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记载:各县要书面报告农田受雨、抽穗、垦而未种、受灾面积以及降雨量等,每年八月底以前送达朝廷;主管仓库的官吏每年十月份要将各类粮食的库存数量上报内史。这些要求有助于(D)A.确立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B.完善地方机构的运行机制C.维护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洁D.提升国家治理的行政效率[解析]依据材料“各县要书面报告农田受雨、抽穗、垦而未种、受灾面积以及降雨量等,每年八月底以前送达朝廷”“主管仓库的官吏每年十月份要将各类粮食的库存数量上报内史”,可以看出清朝的律法中规定了对于农业的有关问题,由地方政府和对应的官吏要定期向中心干脆呈报,这些要求有助于中心刚好对地方的有关问题进行刚好的把握,从而提升了国家治理的行政效率,D项正确;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解除A项;材料的信息是提高国家治理的行政效率,不是对地方机构运行机制的完善,解除B项;材料同官僚队伍是否清正廉洁无关,解除C项。11.(2024·洛阳)秦朝建立后,折服南越,北击匈奴、修长城,建立从中心到地方的官僚体系,修驰道、直道等巩固统治。同时,秦始皇还建立宫殿、陵墓,求长生不老而巨资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对此,下列说明中合理的是(B)A.古代维护统一的必定举措B.都建立在人民负担的基础之上C.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旺盛D.秦暴政而亡教训为后世所吸取[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秦朝建立后,修建了许多浩大的工程,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因此都建立在人民负担的基础之上,B项正确;求仙访药不属于必定举措,解除A项;浩大的工程消耗了经济,解除C项;材料并未提到后世的表现,解除D项。12.(2024·北江)《秦律》规定:官吏不得在同一时期从同一户家庭的适龄男子中抽调两个以上的劳动力去服兵役;只有在运输任务紧急而又不能滞留的状况下,才允许兴发徭役;农田春忙季节,不对百姓随意兴发徭役。据此可知,秦朝(C)A.管理制度特殊严格 B.实施暴政导致速亡C.留意疼惜农业生产 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解析]用法律规范官吏行政,保证农夫家庭的劳动力,强调不得在农忙季节随意兴发徭役等,反映出秦朝留意疼惜农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秦朝管理制度的严格,解除A项;实施暴政导致速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抑商政策,解除D项。13.(2024·南京)陈胜和吴广是秦朝的屯长,刘邦是亭长,他们都领导了抗拒秦朝的起义,并且得到了许多三老、豪杰与父老的支持。这反映了秦朝(C)A.缺乏管理基层的制度B.统一六国缺乏民意基础C.统治严苛失去基层支持D.楚地贵族残余力气强大[解析]依据所学学问,秦朝因为暴政统治激化了阶级冲突,最终导致反秦起义大爆发,而起义的领导者包括秦朝的屯长、亭长这样的基层管理人员,并且得到基层势力的支持,C项正确;秦朝建立了乡里亭基层管理制度,解除A项;战国时期,兼并斗争不断,百姓困苦,民心希望统一,秦统一六国顺应了民意,解除B项;依据材料信息,起义的领导者包括秦朝的屯长、亭长这样的基层管理人员,并且得到“三老、豪杰与父老”基层势力的支持,因为秦朝统治严苛,所以失去基层支持,不是说楚地贵族残余力气强大,解除D项。14.(2024·保定)秦朝灭亡之后,项羽独立为西楚霸王,且以霸主的身份将全国分成十八个王国,其中关中地区一分为三,分立秦的三个降将为王。而汉王刘邦打下关中地区后,则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等郡;关外置河南郡。相对于项羽,刘邦(C)A.留意积累“削藩”的力气B.着力提升关中的战略地位C.有明确的中心集权意识D.把复原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楚汉斗争时期,项羽实行分封,并在关中设立三个王国,刘邦则在自己限制的地区推行郡县制,加强对统治地区的掌控,反映了刘邦在当时有中心集权意识,C项正确;此时刘邦还没有“削藩”的意图,解除A项;B项没有反映材料的主旨,解除B项;楚汉斗争时期,双方征战不断,刘邦的首要任务是战胜项羽,而不是复原经济,解除D项。15.(2024·山东模拟)史载秦朝“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秦末民间盛传“赤帝子杀白帝子”的异闻,刘邦在楚地沛县举旗反秦,“帜皆赤”。刘邦此举意在(C)A.传播民间大众文化 B.强调等级尊卑意识C.获得反秦民众支持 D.神化自身帝王形象[解析]依据材料“秦末民间盛传‘赤帝子杀白帝子’的异闻”,再结合刘邦反秦的旗帜都是“赤旗”,由此可知,刘邦此举明显是迎合了民间的异闻,有利于获得民众的支持,C项正确;刘邦此举是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不是为了传播民间大众文化,也不是强调等级尊卑意识,解除A、B两项;D项不是主要目的,解除。16.(2024·河北模拟)现代学者对秦朝二世而亡的缘由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如“制度性腐败说”“六国余孽说”“区域文化冲突说”“强置郡县说”“‘故地’‘新地’不同政策说”等。关于秦朝骤亡缘由的相识(C)A.偏离了秦朝社会的基本史实B.由于年头久远学者见解不同C.随着探讨视角拓展趋于全面D.现代观点比传统观点更可信[解析]由材料可知,现代学者对秦朝二世而亡的缘由提出了诸多新见解,这些见解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揭示了秦朝二世而亡的缘由,说明随着探讨视角的拓展,关于秦朝二世而亡的缘由的探究趋于全面,C项正确;现代学者从历史、文化、制度和政策等角度分析了秦朝灭亡的缘由,并未偏离秦朝的基本史实,解除A项;年头久远并非学者见解不同的主要缘由,解除B项;现代观点未必比传统观点更可信,而且从材料中也不能得出此结论,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泽乡起义”材料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材料二依据《史记》中的说法,这二人都是戍卒中的屯长,而依据《商君书·境内》中的记载:“(军爵)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屯长应当是一个常设的职务,而非临时指派,因此精确说来,陈、吴二人在当时很可能是属于基层军官。……这场暴动与其说是一次偶然性的“官逼民反”,倒不如说是一次有预谋的反叛行动。——整理自王伟《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从诸侯到帝国》材料三1975年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中《徭律》对这种状况(大雨失期)有明确的规定:“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翻译过来就是: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副铠甲。迟到3至5天,斥责;6至10天,罚一个盾牌;超过10天,罚一副铠甲。因大雨或洪水导致的耽搁,可免除本次征发。当然,假如秦二世胡乱修改秦法波及《徭律》,那就只得另说了。——整理自王伟《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从诸侯到帝国》材料四由于秦朝的法律被汉朝当局全部毁掉,司马迁也难以从秦朝的法律找出依据。因此这段没有依据的记载(“失期,法皆斩”)就成了秦始皇“残暴”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对“失期当斩”制度持质疑看法者认为,“在出土的《秦律》里面,失期并不是重罪,甚至,因客观缘由而失期的无罪”。“从这件事我们可以推断:秦朝的法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残酷’,有可能是被某些奇异的力气歪曲了。”这被看作“汉朝‘黑’前朝(秦朝)的事情”之一。……“原委是陈胜吴广利用大家的无知,为了成功起义而有意夸张了失期的惩处,还是秦二世上台后修改了秦法,这就须要更多出土的文物来考察了。”——王子今《〈史记〉“失期,法皆斩”辨疑》材料五我们综览秦汉间的史料后反而认为,陈胜的出身是相当珍贵的。其理由有:(一)陈胜有士以上阶层特有的出身标记——字;(二)陈胜诞生于阳城,而阳城恰恰是贵族聚居之地;(三)陈胜的“鸿鹄之志”及号召实力是一般农夫所不能具有的;(四)陈胜对于一般民众所不关切也无由知道的政界秘闻,了解得很是清晰;(五)秦代战士是光荣的职业,而陈胜一起先即能当上“屯长”,其身份应不是一般平民。陈胜的出身,影响了他发动起义的动机。——曾祥文《陈胜新论》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大泽乡起义”的性质提出你的看法。[答案]示例一:大泽乡起义属于一次有预谋的政治反叛活动。依据秦代史实,陈胜的“字”、出身以及屯长身份都证明白其不是一个简洁的农夫,确定程度上应是对秦统治不满而有准备的基层军官。(材料内容)依据出土秦简,并没有精确记述“失期,法皆斩”等相关法律,由于睡虎地秦简属于出土文献史料,属于第一手资料,而且时间相对《史记》更近,可信度更高。而《史记》成书于汉代,有可能是确定程度上为了政治目的而描述秦朝“严刑酷法”,所以大泽乡起义也不应当属于严刑峻法下的“官逼民反”“失期皆斩”,可能是后人的附会或是陈胜的政治宣扬。(史料分析)所以,大泽乡起义应不是简洁的农夫起义,而是有确定预谋的政治反叛。(逻辑)示例二:大泽乡起义仍是一次典型的由于残暴统治而出现的农夫起义。秦代实行法家治国,严刑峻法,统治手段严酷。《史记》中也记述了有关“失期皆斩”的内容,阐述了大泽乡起义的诱因。大泽乡起义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