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要点_第1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要点_第2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要点_第3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要点_第4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们的生长发育

1.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

2.探究三年级到六年级身高、体重等变化

我们可以计算出身高、体重等数据在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变化、四年级到五年级

的变化、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也就是用后一年测量的数据减去前一年的数据。

3.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

变化数据每年都不一定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

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4.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到六年级的平均身高与平均体重。

通过平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

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

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

5.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

婴儿——儿童——青年一中年一老年

6.遗传与变异现象

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长相、眼睛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

象叫做遗传现象。

动物和植物也有遗传现象。

7.变异现象。

认识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有、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

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2地球

1.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

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一地球说。

2、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

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

3、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各占地球面积的多少?

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占地球面积的29%,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的71%.

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

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

洋、北冰洋。

5.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

6.画“太空中的地球”图,写关于地球的解说词。

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是一个大水球。

3地球仪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

球的模型——地球仪。

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底座、支架、地轴、球体四部分。

3.认识地球仪

(1)、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

向东绕地轴转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

(2)、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

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两条特殊的纬线:

北回归线、北极圈,在南半球,有两条相对应的纬线:南回归线、南极圈。

⑶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0°

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为使英、法等国和非洲大陆上的各国同属一个半球,东西半

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和西经20。为界。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

⑸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4、简单制作地球仪(P11)

4地图

1.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了解地图标识的功用。

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释。

2.地图常用符号及其表示内容。(P14)

3.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

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

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

市的市府是(襄阳)。

4、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

5.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

6.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

象一只雄鸡。

7、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在青藏高原。

8.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画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5建立“地球档案”

1.研究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半径

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了解地球的过去与现在。

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3.建立“地球档案”。

制作地球档案内容:1.基本情况(地球的形状、大小、地形、地貌、陆地、海洋、

动植物、物产、矿藏、人类和环境等资料)。2.地球上的自然事件。3.地球的邻居。

6.昼夜交替

10卵石的形成

1、了解风化作用

A、山体松动: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B、山体裂缝:水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C、树根胀裂:植物根长大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这些都是导致岩石破碎的原因。

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植物的根长大等原因长期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

化作用。”

2、认识搬运中产生的磨圆作用

岩石在流水的搬运过程中,岩石和岩石之间有摩擦,岩石与河床之间有摩擦,岩

石与水之间也有摩擦,岩石受到这一系列的摩擦作用使得岩石越来越小,棱角逐渐

被磨圆。

3、形成结论

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

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

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拓展延伸

1、了解江中的沙洲I、高原上的沟壑形成原因

2、我们经常在(沙堆里)、(公路上)、(河床中)等地方见到卵石。

3、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

4、河滩上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

(是通过流水的冲击从河的上游搬运下来的)

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的卵石的?

(通过石块、河床[河岸]、流水等摩擦、冲击和流水的搬运而形成的)

6、认真做课本第37页的实验,说一说该实验使用的材料和看到的现象。

(材料:水槽、酒精灯、林烟钳、水、石块)

(现象:将石块反复烧热、反复用冷水浸泡,发现石块表面会开裂或脱落)

11溶洞

1、研究溶洞的形成原因。人们经过考察发现,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山中。

2、做岩石腐蚀实验。

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石灰岩剧烈的冒泡。

②你们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秘密?(石灰岩的岩石都能被盐酸腐蚀)

3、溶洞的形成。

自然界的雨水和地下水常常带有酸性,当它流经石灰岩面或者沿缝隙透到岩

石中时,会对石灰岩产生溶解作用。天长日久,石灰岩就会在这种酸性地下水的侵

蚀下形成许多洞穴,而且相互连通,不断扩大。一旦地下水退却,在石灰岩构成的

山中就形成了奇妙的溶洞。

4、钟乳石的成因。

在溶洞中,含有溶解了石灰岩物质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由于温度变化,生成

的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而使水中的物质又沉淀出来,并且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形成钟乳石。

5、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

含有溶解了石灰岩物质的水,从洞顶或钟乳石上滴落到洞底时,因为水分蒸发,

二氧化碳逸出,使水中的物质又沉淀出来,并且自下而上逐渐增长成石笋或石柱。

四、拓展。

1、大便器用久了,表面会形成一种难以除去的物质,你们有什么办法除去它吗?

2、炊壶底部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

3、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

4、我们荆门最有名的三大溶洞我知道是(京山的空山洞)、(钟祥的黄龙洞)、(东

宝的香龙洞)。

5、我在语文上学过,我知道浙江金华有个著名的溶洞是(双龙洞)。

6、我曾经进过溶洞,我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吊在洞顶上的)、石笋是(从地

下往上“长”的)。

7、溶洞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

(1、石灰岩地貌,2、有含酸性的水流过)

8、做一做课本第41页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你的猜想一

(2)、你看到的现象一

(3)、你的结论一(见课本第41页内容)

12升高的河床

黄河水中的泥沙是黄河水流经黄土高原时冲下来的;无植被保护,土壤随雨水流

失的多……

1、从有草皮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清亮,说明水中含有的泥沙少;只有土

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较浑浊,说明水中有较多的泥沙。……

当往只装有黄土的木板上浇水时,黄土很容易和水一起形成浑浊的水浆流走;而

往有草皮的木板上浇水时,植物的根牢牢地把土锁住,土壤被保护起来,所以流下

来的水还是比较清的。

2、通过这个实验,你还想到了什么?

黄河中上游流经黄土高原,那里植被很少,土地光秃秃的,土质也非常疏松,河

水、雨水很容易使土壤流失,所以黄河的水是浑黄的。

3、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4、拓展延伸

(1)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

(2)、(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3)、到了黄河的中下游,河中的泥沙含量达到每立方米(30)多千克。

(4)、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下来的泥沙等物体是从哪里来的?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了那里的大量的泥沙,被河水搬运到下游,流水速度减

缓,泥沙就沉积下来了)

、黄河两岸的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过度放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6)、人类的活动给黄河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

(工业不断发达,过度开发利用土地,导致土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

漠化日趋严重,地球环境越来越坏,人类居住环境越来越差;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

土地,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优化美化人类的居住环境。)

13沙尘暴

1.了解沙尘暴天气的主要现象。

风将地面尘沙吹起;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沙子,空气相当混浊;车上、建筑物上、

人的身上到处落是的沙子;天气灰暗,看不见阳光,影响人的行走和交通,很容易

造成交通事故……

2.沙尘暴现象形成的原因。

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干旱的沙质裸露地表;空气易受热,形成冷暖空气的上下

对流;强风的作用……

3.探究沙尘暴对人类人危害。

根据所绘制的曲线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曲线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沙尘暴天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特别是80年代以来,次数明显增多;沙尘暴的

强度越来越大;土地沙化的面积在不断扩大……

沙尘暴所到之处,造成土壤风蚀,植物破坏沙尘暴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

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大气严

重污染,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

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

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

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交通,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

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

轨。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

4、面对沙尘暴现象出现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土地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

做些什么?

植树造林,建立良好的生态屏障;将已经开垦成农田的土地还原成草地、山林,

恢复生物保护带,在沙漠土带科学种树,建立生物屏障;有计划地发展畜牧业,不

要过度放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5、沙尘暴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

6、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随着工业的发展在逐年(增加)。

7、产生沙尘暴的原因的什么?(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土地沙化)

8、制作课本第46页曲线图,我们有什么发现?

(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发生的越来越频繁;我国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

14唐山地震

1、我们都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地震强度为

(8.0)级。

2、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岩层相互跻压、变形,最后发生断裂,就发生了地震。)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见课本第50页)

4、认真分析课本第49页实验,说说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当挤压到一定程度,纸板承受不了较大的压力就会断裂,形成“地震”)

5、你们在学校进行过防地震演练吗?你们是怎样做的?(略)

15庞贝城的毁灭

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的内部温度比较高,压力比较大,所以融化了的岩石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从地层

的薄弱处爆发出来,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2、上网查阅,了解火山暴发时有什么现象发生?

16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

1、请大家阅读54页的一段材料。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这些地方以前是什么样的地貌?

(2)这些地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你认为我们的地表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

2、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是什么?

看课本第54页下的资料,推测3亿年前,黔江可能是什么样的地貌?

3亿年前这里可能是海洋地区。

17四季星空

“北斗七星”找北极星的方法:这七颗星在北方天空形成一个很大的勺子,勺子

的末端两颗星联起来,向勺口方向延长出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五倍,便是北

极星。

一、填空

1、冬夜,仰望星空会看到很多闪亮的星星,其中()最为明显了。

2、()是找星座的最好办法。

3、找星座是这样找的,面对()站立,把冬季南天星图举到一定角度,进行

对照观察。

4、在不同季节里,我们所能见到的主要星座都不一样,春季有()座、夏季

有()座、秋季有()座。

5、星座可以帮助我们(),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利用()找到

北方。

6、地球上的四季的形成与()有关。

二、问答题

1、怎样利用星图找星座?

2、为什么不同的季节,看到的主要星座不一样?

3、找到北极星后,怎样确定东、南、西、北方向?

4、我们这个地方昼夜平分的季节是哪些节气?

三、技能题

1、你夜里观察过星座吗?你认为大熊星座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样子的?

2、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晴朗的夜晚如何辨别方向?

18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1、襄阳地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是(),其中()两个月最冷,最热的

季节是(),其中()两个月最热。

2、襄阳地区下第一场雪的时间一般为()。

3、完成课本第64、65页的曲线图,分析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19水结冰了

1、冬天,天气寒冷,很多地方会出现()的现象。

2、我知道我家乡有水的地方在冬季()不容易结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