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谈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方言是作家的精神之根和生命之根扎向纵深处的丰厚土壤,也是作家构建文学语言大厦的根基和砖瓦。方言的滋养与浸润是浸入血脉的,默默地推动作家形成独特的语言审美和创作个性。从语言学的意义上讲,方言是“地方语言”,即“土语”,是局部地区的传统通用语言。很多方言保留了诸多古音、古词,古韵,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质和传承不息的文化脉络。中国地域辽间,民族众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方言的普遍存在,形成了以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为边界的语言区隔。在特定的语境下,很多方言充满了奥义,很多时候用通用语言都难以准确诠释,这源自方言的生动形象和丰厚内涵。有时它比通用语言更具魅力,更具表达上的通透性。方言以极高的辨识度,占据着一方的语言高地,在社会历史的演进中,面对各种外来语、流行语和新语汇源源不断地输入,方言依然持久而坚韧地保持它自身的内在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凭借方言和口音来认祖归宗,判断特定人员的乡籍。文学史上,中国古代文学典籍对方言是屏蔽的,作者都使用纯正的雅言书写,从而保证了传统经典在各民族和各朝代的诵读与流传。方言进入文学,是叙事文学产生之后的产物,破冰始自唐人的笔记小说,宋话本持续跟进,到明朝冯梦龙,凌濛初的“三言二拍”便彻底打破禁之门,让方言走进了故事文本,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国现代文学在发轫之初,一批重量级作家都在主动规避方言,尽量使用明白通晓的大众语言。这种大众语言是全民都能够读懂的,从而保证了作品传播的有效性,如果作品过度使用方言,很容易形成阅读障碍,阻塞了传播通道,不利于文本传播。一些地区的方言,外地人听来就像外语,很难进入文学阅读层面。在当代的文学创作中,以方言之美创造叙事语言之美,是大家共同遵循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对丰富叙事句子的语义功不可没,不过,方言实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冷僻字和冷僻词太多,那么在小说中使用方言,应是一件非常谨慎的事情。蓬勃发展的现代语言并未挤占方言的生存空间,各地方言依然保持着既有的风貌。作家对于方言依然情有独钟。正是由于方言的合理使用,使作品自然嵌入地方文化色彩,既蕴含了乡愁,也暗藏着寻根意识,作家与方言的关系就是土地与种子的关系,其作品也就成了“地理标志产品”。(摘编自李春平《文学作品中方言的慎用与巧用》)材料二:在互境下通过、并体人的编所形成的“方言在人中形了一格的力了年一代个化的方式、成为一行文化现象。在社会,语生产只在少数人中,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个人都掌提了话生产的工,有了自我表达的和平话生产随之活起来。富有创神的年人基于情表这和候承的需要,利用手中的传工具开始了大规模的造“梗”游戏。我国大概有100多种方言,每种方言都有独特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方言的这种差异性,对非方言使用者来说,新奇而又特别,正好为追求幽默化。个性化表达的年轻人提供了造“梗”的丰富素材。比如,网友根据广东话“好犀利”(好厉害)的谐音创造出“猴赛雷”。“方言梗”在网络社交中带来的幽默效果,不仅来自方言词语本身的新奇,更来自“方言梗”背后的社会热点事件所承载的特殊隐喻。比如,“猴赛雷”最初就是源于一个晚会的吉祥物的形象所引发的讨论。晚会的吉祥物是一只猴子,猴子的两个腮帮子呈现出鼓鼓的样子。一些网友对此形象并不认可,大呼“被雷到了”,于是用广东话“猴赛(腮)雷”(好厉害)给出一语双关的评价。此外,“方言梗”来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人以亲切又朴素的感觉。“方言梗”自带地域文化、身份认同属性,能够唤起人们的代入感。这种身份认同不仅增加了网络交流的乐趣,也激发了属于同一方言区的人们的集体共鸣和二次创作的热情,从而推动了“方言梗”的传播。“方言梗”不仅仅是一种字词游戏,带来的也不仅仅是娱乐,它还是一种社会情绪的表达方式。“方言梗”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造”出来的,而是集众人之力才得以形成。由于“方言梗”自带幽默色彩,在网络空间匿名的状态下,很多人都乐于通过“玩梗”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高度紧绷的神经得到缓解。这些“方言梗”在风格上略显随意,在句法结构上也不那么规整,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窗口。当然,我们也要警惕在“造梗”“玩梗”之路上滑向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庸俗化,谨防土、烂,俗的“方言梗”流行,尽可能地维护汉语言文字的纯洁以及汉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有序。(摘编自沈薇薇《“方言梗”是一种什么样的“梗”》)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言对作家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作家构建文学语言大厦的根基和砖瓦,也让作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特的语言审美和创作个性。B.自身的生动形象和丰厚内涵,使很多方言充满了用通用语言都难以准确诠释的奥义,也让方言比通用语言更具魅力,更具表达上的通透性。C.文学史上,唐代以前的文学典籍均由创作者用纯正的雅言书写,其中很少使用方言,这样能保证传统经典在各民族和各朝代的诵读与流传。D.传统社会中只有少数人掌握话语生产,如今每个人都掌握了话语生产的工具,拥有了自我表达的渠道和平台,开始大规模造“梗”游戏。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语言学角度看,方言就是保留了诸多古音、古词、古的的“地方语言”,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质和传承不息的文化脉络。B.当代文学创作中,方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肯定其对丰富叙事句子的语义起到的作用,又要注意其中的冷解字和冷僻词。C.由于自带地域文化、身份认同属性,“方言梗”能够唤起人们的代入感,激发同一方言区人们的集体共鸣和二次创作的热情。D.在网络空间匿名的状态下,很多人都乐于通过自带幽默色彩的“方言梗”,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高度紧绷的神经得到缓解。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B.尚爱乡音醒病耳,隔墙时有卖饧人。(宋·范成大《元夕》)C.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明·李昌棋《乡人至夜话》)D.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明·唐寅《闻门即事》)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论述思路。(4分)5.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请结合材料一,概括方言的特殊性并简析其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烟雨沧浪亭申琳隔一弯清澈的葑溪向南望,一带曲廊蜿蜒临水,园内林木青翠欲滴,假山在望、有亭翼然……山、水、林、亭相依相映,果然是一处得自然真趣的园林胜景。跨过门前的葑溪,是临水的一带复廊,沿廊两侧正是沧浪亭园林的精华之处;廊北是古葑溪的一弯清流,廊南是叠石堆土的假山,飞檐凌空的沧浪亭正高踞假山之上,四围苔痕青青,古树参天。作为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已历近千年的历史烟雨,园林建筑屡毁屡建,唯一不变的,是这复廊两侧的一水一山。北宋庆历四年,作为新政改革派,又是诗文革新运动健将的苏舜钦被人构陷而免职,黯然离京,寓居苏州。懊恼于江南炎热潮湿的天气,又或许难以好解壮志未酬的愤懑,苏舜钦欲寻“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于是就在苏州府学之东发现了这块废地,遂以四万钱买下,临水构亭,取名“沧浪”。沧浪亭的修建,让正值盛年政治失意的苏舜钦暂时找到心灵的归宿,他留下众多有关沧浪亭的诗句,如“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而最著名的是散文《沧浪亭记》:“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觞而浩歌、踞而仰啸”……苏舜钦觉得自己在沧浪亭找到了人生“真趣”。对于为何将此亭取名“沧浪”,苏舜钦在文章中只是一笔带过,也许是因为他认为沧浪的意思不言自明;也许是因为此中隐匿着他的复杂情感。然而,从他在苏州的其他诗文,以及与欧阳修等人的唱和中,人们不难知道,“沧浪”取《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中的隐逸和顺应之意。沧浪亭成就了心境逐渐平和,通透的苏舜钦,苏舜饮则成就了一座水清水浊皆可取、云卷云舒俱自得的人文名园。中国历代传统士人在经历了太多内心纠结之后,能够体悟“水清水浊取舍自然”,也就庶儿睡于至高境界了。烟雨三月,拙政园里游人如织,而清幽古朴的沧浪亭犹如一位淡泊处士,从容面对着三三两两的游人。园以亭名,亭以文盛,历经宋元,沧浪李在明嘉靖年间以又一篇《沧浪亭记》而大放光彩。彼时,已改建为佛寺的沧浪亭得以重修,散文大家归有光欣然命笔写下此记。抚今追昔,归有光思索宫馆园囿荒残灭没,感慨园林池馆兴废之道,认为沧浪亭最可珍贵的还是子美遗风,是遗泽后人的文化力量,两篇《沧浪亭记》交相辉映,成为中国文学的历史佳话,也让沧浪亭自此成为堪与岳阳楼、醉翁亭相美的知名文化景观。及至清代,文人沈复居于沧浪亭西隔壁,其临水一轩,名为“我取”,亦取“水清灌樱、水浊濯足”之意,沈复于中秋之夜游沧浪,看到景致依然幽雅清旷,“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于是,在《浮生六记》中,沈复继续写下了属于沧浪亭的一段文学传奇。园林有兴废,文脉贯古今,名园名楼能够为后人不断复建,重建,多着眼于它文化意义的丰,而与其曾经的壮观或精美往往并无多少直接关联。这在金谷园、姑苏台等的湮灭,岳阳楼、黄鹤楼等的屡毁屡建中不难看出端倪。从沧浪亭拾级而下,沿长廊向南行,是一座竹树掩映、翠色盈门的仿古建筑——五百名贤祠。清道光年间,苏州藏书家顾沅据其所藏吴中名贤三百余幅画像,与当地文人发起兴建名贤祠以崇祀苏州先贤,其时恰逢江苏布政使梁章钜重修沧浪亭,时任江苏巡抚陶澍即购得沧浪亭旁房屋,修筑五百名贤祠,顾沅又多方搜集名贤画像,最终积至逾五百幅,据以勒石刻像,终成此祠。五百名贤的选择,上自春秋,下至晚清,除建造沧浪亭的苏舜钦外,还有姑苏古城的缔造者伍子胥;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也有“何似姑苏诗太守”的韦应物等盛唐诗人;既有文学家欧阳修、苏轼,书画家文微明,也有政治家文天祥、林则徐……五百名贤将与苏州有过渊源、对苏州做过贡献的历史人物悉数囊括在内。五百名贤祠建成后,苏州人每年春秋两季献祭不辍,以示不忘先贤造福与教化之功德恩典。沧浪亭的美,美在自然,美在垂传后世的精神浸润。以文化之美特出于苏州诸园林之间,沧浪亭,注定是不朽的。(选自《散文》2023.07,有删改)【注】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北宋时期诗人、文学家。支持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遭到御史劾奏,罢职闲居苏州,修建沧浪亭,并自号“沧浪翁”。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沧浪亭的地理位置和园林景观,凸显了沧浪亭“得自然真趣”的特点。B.苏舜钦临水构亭,本是无意之举,但取名“沧浪”,就赋予了特定的意蕴,符合自己的心境追求。C.归有光认为沧浪亭最珍贵的是子美遗风,这种在失意后如何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给后人精神启示,D.如今的沧浪亭园林是在苏建造的沧浪亭基础上重修与补建的,且有了文化层面的拓展与延伸。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七段拙政园“游人如织”与沧浪亭游人“三三两两”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沧浪亭清幽古朴的特点,B.第十三段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五百名贤的身份,反映出苏州官民对名贤的选择标准和强敬与缅怀。C.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将沧浪亭置于深的历史背景下,引发现代人对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的理解与思考。D.本文语言刚健雄浑,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与文中所写的江南自然,人文景观相得益影,自成风范。8.文中的“洽浪亭”在布局谋篇、主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沧浪亭上有槛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无价”和“有情”在文中是统一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隋场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剥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竟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投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即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息,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选自《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有删改)材料二: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注】①雠:d,意思是怨恨、详谤。憎恶。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且复出A一非B理之言C万姓D为之E解体F怨雠G既作H离叛I亦兴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社会安定、太平。和《谏太宗十思疏》中“垂拱而治”的“治”含义不同。B.善:认为……好。和《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善”含义和用法相同。C.所以:表因果。和《答司马谏议书》中“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的“所以”含义不同。D.其: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和成语“舍我其谁”的“其”字含义和语气都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认为追求耳目口鼻之好会伤自身,如一味讲究吃喝,沉溺于音乐女色,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政事,又扰害百姓。B.因为偏信虞世基,所以各路反隋兵马攻掠城邑时,隋场帝无法知晓实情。魏征举隋场帝的例子,意在劝谏唐太宗广泛听取各方意见。C.房玄龄认为创业比较艰难,而魏征则认为虽然创业艰难,但守业更艰难。唐太宗赞同魏征的看法,并说创业艰难已过去,守业才开始。D.魏征认为,开头做得好的帝王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帝王对待臣民的态度,民心所向能影响国家的安危。13.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4分)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4分)
14.君王如何守好江山社稷?请结合两则选文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与韩侍御同寻李七舍人不遇,题壁留赠唐
独孤及三径①何寂寂,主人山上山。亭空檐月在,水落钓矶闲。药院鸡犬静,酒垆苔藓班②。知君少机事,当待暮云还。【注】①三径: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专政,兖州刺史蒋诩不愿做官,归隐乡里,在自家庭院中开辟了三条小路,只与同样隐居不求功名的羊仲、求仲交往。②班:同“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中的“三径”借用典故,慨叹李七家门前人迹稀少。借此点出李七隐士身份,呼应标题。B.第二句“山上山”一词,突出了群山高耸。遥望远山,作者及友人也不知道李七此刻身在何处。C.中间两联选取空亭、皓月、钓矶、药院等意象,以静衬动,突出苔藓斑斑点点,富有生机活力。D.此诗以娓娓动人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刻画出李七的高洁形象。语言清新简炼,情思万端。16.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同样是寻访而“不遇”,两位诗人的心情却并不完全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金陵城外青山白水相缭绕的美景。(2)苏洵在《六国论》中,用“,”极富画面感地写出了创业辛劳、筚路蓝缕,与下文子孙“如弃草芥”形成鲜明对比。(3)“扁舟”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可载乡愁归思,可喻归隐之志,可寄漂泊之苦……古诗文中含有“扁舟”的句子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人间四月天,油菜花是属于田野的,却也在我的心里笑颜灿烂,似初见时的清欢,似
①时的喜悦。放眼望去,那
②
的油菜花,仿佛成了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阳光下,一朵朵金灿灿的油菜花仿佛是一个个撒欢儿的孩童,他们相互拥着,灿烂地笑着,高兴地闹着,洋溢着一片喜庆和快乐。微风拂来,那些油菜花又变成身材娇好的女子,在风的节奏中摇曳生姿,
③
。怎是一个美字了得!油菜花,没有兰花的清淡幽雅,没有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没有桃花的娇媚妖娆,她是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的。在生命历程中,她带着一颗对大地和庄稼人的感恩之心,用平凡的生命托起这片金黄,用默默地奉献挤出香喷喷的菜籽油。她朴实,却在扎根的泥土中拥有着自信,挥洒着生命的灿烂;她平凡,却在平凡中不断地超越着,创造着生命的价值。看着这片片金黄,我想到梵高,他可以用色彩艳丽的金黄色画出向日葵,那么,不知他能否画出那平凡的油菜花?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①
②
③
19.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当下,“博物馆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①
?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新”的求素,何谓“新”?
②
,文化从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来自积淀与传承,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转化,创新,近年来,恭王府博物馆发掘自身承载的福文化,并和传统文化中和谐敦睦、崇文向善等理念相结合,与当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呼应,提炼出精雅生活的新理念,让博物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结合的组带。同时,恭王府博物馆举办了“四时花开: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明代瓷器恭王府博物馆特展”精雅生活系列文物展,开展了“海棠雅集诗词会”等文化活动和系列文创产品,用行动来探索博物馆建设新方式,新业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远”的考量。博物馆的体系化建设不仅应关注传统业务范畴,还要把眼光放到博物馆之外的领域。在我看来,博物馆的发展路径应不局限于传统产品,③
。恭王府博物馆以社区博物馆为建设方向,拓展博物馆的体系化建设,通过社区化运作扩大自身的文化辐射力。20.下列句子中的“考量”和文中加点的“考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拿到了一张《员工绩效考量表》了吗?
B.你好,请将你在这件事上的考量说出来。C.这件事我已经考量过了,就照你的意思办吧。
D.就他这宽、敬、哀中,去考量他所行之是否。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一处标点错误及一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生之旅应该致力于两种追求:一是能够塑造自己的灵魂;二是能够使自己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交往。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3分)A(B项原文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下","也让方言比通用语言更具魅力"错,原文为"有时它比通用语言更具魅力":C项应是唐人笔记小说之前的文学典籍,且不是"很少使用方言",而是没有使用方言:D项"开始大规模造'梗'游戏"的不是"每个人",原文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年轻人")2.(3分)A("方言就是保留了诸多古音、古词、古韵的'地方语言'"错,原文为"很多方言保留了诸多古音、古词、古韵")3.(3分)D(D项说明的是方言之间的差异性,其余三项强调的是方言的辨识度)4.(4分)①首先,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方言梗"已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②接着,分析"方言梗"产生的原因;③然后,分析"方言梗"的作用;④最后,提出警示,"方言梗"的流行不能影响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和汉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性。(每点1分)5.(6分)特殊性:①地域(根基)性;②稳定(持久)性;③鲜活(通透)性(2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影响:①方言之美可以创造叙事语言之美,对丰富叙事句子的语义功不可没。②方言的合理使用,使作品自然嵌入地方文化色彩,成为"地理标志产品"。③方言如果使用过度,形成阅读障碍,不利于文本传播。(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6.(3分)B(第③段苏舜钦欲寻"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说明苏舜钦临水构亭是有意之举)7.(3分)D(刚健雄浑的语言风格是刚强有力、气势磅礴,本文语言特色应为:典雅飘逸)8.(4分)①布局谋篇上:"沧浪亭"是行文线索,将沧浪亭建筑、苏舜钦等人的诗文及作者的感悟与思考串联起来,达到了"形散而神聚"的效果。②主旨表达上:"沧浪亭"是作者的情感载体,寄托了作者对人生与文化的深邃思考。(每点2分)9.(6分)①沧浪亭清幽古朴,蕴含的自然真趣是"有情"和"无价"的。②沧浪亭让苏舜钦找到心灵的归宿和人生的"真趣",这是"有情"和"无价"的。③沧浪亭有着弥足珍贵的子美遗风,这种遗泽后人的文化力量是"有情"和"无价"的。④沧浪亭引发历代文人的情感共鸣,并留下众多的佳作,既是"有情"的,也是"无价"的。⑤五百名贤祠的建造,饱含了后人对先贤的崇敬之情,其中的精神浸润既"有情"的,也是"无价"的。(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0.(3分)CFH(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議既作,离叛亦兴)11.(3分)C(A项两个"治"含义相同;B项"素善留侯张良"的"善"是"友好、交好",不是意动用法;D项两个"其"含义和语气都相同)12.(3分)C(魏征认为创业并不艰难,唐太宗认为房玄龄的看法也有道理)13.(8分)(1)由此可见,君主多方面听取和采纳臣下的建议,那么显贵的大臣就不能蒙上蔽下,这样下情就一定能上达。("是故""纳下""壅蔽"各1分,句子通顺1分)(2)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董"、"振"、倒装句式各1分,句子通顺1分)14.(3分)不要纵逸:兼听纳下(竭诚待下):居安思危:施行德。(每点1分,答到任意三点即可)[材料一参考译文]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做君主的法则,必须首先让百姓存活下去。如果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那就好比是割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如果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端正自身,绝不会有身子端正了而影子弯曲,上头治理好了而下边发生动乱的事。我常想能伤身子的并不是身外的东西,而都是由于自身追求耳目口鼻之好才酿成灾祸。如一味讲究吃喝,沉溺于音乐女色,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政事,又扰害百姓,如果再说出很不合事理的话来,就更会弄得人心涣散,怨言四起,众叛亲离。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放纵取乐贪图安逸。”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魏征说:“什么叫做圣明君主、昏聩君主?”魏征答道:“君主之所以能圣明,是因为能够兼听各方面的话;之所以会昏聩,是因为偏听偏信。隋炀帝因为偏信虞世基,到各路反隋兵马攻掠城邑时,他还是不知道实情。由此可见,君主多方面听取和采纳臣下的建议,那么显贵的大臣不能蒙上蔽下,这样下情就一定能上达。”太宗认为他讲的话很好。贞观十年时,唐太宗问侍从的大臣:“在帝王的事业中,创业与守业哪件事比较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答说:“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竞起,你攻破他他才投降,你战胜他他才屈服。这样看来,还是创业艰难。”魏征对答说:“帝王的兴起,一定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这时推翻昏乱的旧主,百姓就乐于拥戴,四海之内也都会先后归顺,这正是上天所授万民中意,如此看来创业并不艰难。然而已经取得天下之后,骄傲放纵,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徭役没有休止,百姓已经穷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务还仍然不停,国家的衰败,常常就是这样开始的。这样看来,守业更难。”太宗说:“玄龄当初跟随我平定天下,历尽了艰难困苦,多次死里逃生,因此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征替我安定天下,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陷入危亡的境地,因此知道守业的艰难。如今创业的艰难既已过去,守业这一难事,就得和诸公谨慎对待。”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侍从的大臣:“守江山是难还是易?”魏征回答:“很难。”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