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东南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济南市东南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济南市东南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济南市东南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济南市东南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试题一、选择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2.关于图中③信息,错误的是()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经线的形状是半圆C.a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 D.b的经度是150°E【答案】1.B2.A【解析】分析】【1题详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古代人们提出的天圆地方法,到近代以后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球体;再到现代人们利用卫星照片能够清楚地认识地球的球体形状,于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地球仪,故选B。【2题详解】图中③表示的是地球仪,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a是赤道,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b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是150°E,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及地球仪的判断。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可以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①地球的自转方向②地球的公转方向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昼夜更替现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造成北京、东京时间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①经度不同②纬度不同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公转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如图所示节气,家住济南的小明想去悉尼旅游,应该带上()A.T恤 B.棉袄 C.羽绒衣 D.长袖厚衣【答案】3.D4.A5.A【解析】【3题详解】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是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昼夜更替现象,①④正确;图示不能显示地球的公转方向,②错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不能演示,③错误。故选D。【4题详解】北京位于东八区,日本位于东九区,两地经度位置不同,随着地球自转造成了两地之间产生了时间差异,①③正确;北京、东京时间差异与纬度和地球公转关系不大,②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题详解】读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说明此时北半球处于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处于夏季。如果我国福建省泉州市的小明想去南半球的悉尼旅游,应该带上T恤即可,不需带厚衣服,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地方时一般是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某学校组织学生到学农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下图为学农基地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据图判断,学生公寓位于学农教室的()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7.图中缺少的地图要素是()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 D.注记【答案】6.B7.B【解析】【6题详解】由于图中没有指向标,应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由图可知,学生公寓位于学农教室的西南侧,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根据图片分析可知,图中缺少了比例尺,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要素。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8.该地位于()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9.乙处果树林位于()A.山谷 B.山脊 C.山峰 D.陡崖10.图中的耕地分布在()A.高原地区 B.丘陵地区 C.山地地区 D.平原地区【答案】8.B9.B10.D【解析】【8题详解】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该地区位于28.6°N附近,位于北温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9题详解】乙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高原、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相对较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下图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阴影表示世界某气候类型典型分布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如图所示,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12.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13.甲、乙两大洲都有海牛、鸵鸟的分布,原因可能是()A.海牛、鸵鸟具有远涉大洋的能力 B.人类把它们带到两大洲C.生物的进化与演变 D.两大洲原是一块大陆,后漂移分离开了【答案】11.A12.A13.D【解析】【11题详解】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分布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南部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图中阴影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大致与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范围一致,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读图可得,甲是南美洲,乙是非洲,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这两种动物会分布在两大洲,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曾经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漂移分离开了。不是人类把它们带到两大洲,也不是生物的进化与演变的结果。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古生物化石、底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一些证据,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下图为家住济南的小明某天从手机屏幕上看到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可以用来描述当日天气特征的是()A.万里无云 B.寒气袭人 C.四面“霾”伏 D.狂风大作15.当天气温日较差是()A.1℃ B.11℃ C.5℃ D.6℃16.该日所属季节最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14.B15.B16.D【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当天多云,A错误;最低气温-5℃,最高气温6℃,气温低,寒气袭人,B正确;当天空气污染指数23,空气质量优,C错误;当天风力1-2级,风力小,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当天最低温为-5℃,最高温为6℃,气温日较差是6-(-5)=11℃,故选B。【16题详解】读图可知,当天气温在-5℃—6℃,气温低;7:32日出,16:53日落,日出时间较晚,日落时间较早,黑夜时间明显长于白昼时间,判断该日所属季节最可能是冬季,故选D。【点睛】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本月降水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降水日期5日7日~8日11日15日~27日29日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17.该地当月降水量为A.1100mm B.255mm C.41mm D.51mm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B.该地当月处于旱季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D.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答案】17.B18.C【解析】【分析】

【17题详解】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当月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255mm,故选B。【18题详解】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雨量器.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月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255mm,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说明降水丰富,应该是雨季.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15日~27日持续降水153mm,说明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故C符合题意;降水强度是单位时间或某一时段的降水量,该地当月第五次降水的强度最大,一天内降水量达到41m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降水量相关知识。

图为荷兰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的油画《麦田》。读图完成问题。19.图中景观反映的是()A.城市聚落 B.乡村聚落 C.工业生产 D.林业生产20.聚落类型的本质区别是()不同A.生产方式 B.平坦程度 C.房屋高矮 D.道路宽窄【答案】19.B20.A【解析】【19题详解】聚落可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高楼林立、人口较多,乡村聚落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主要发展农业。读图可知,图中所示进行的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地域广阔、房屋稀疏、交通不便,是乡村聚落,故B正确,故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聚落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所,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进行的是商业活动(非农业产业活动),而乡村聚落进行的是农业产业活动,故A正确;平坦程度、房屋高矮、道路宽窄不是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本质区别,故B、C、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从事商业活动,乡村聚落从事农业产业活动。地等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读“该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A.甲聚落 B.乙聚落 C.丙聚落 D.丁聚落2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A.气候湿热 B.地形平坦 C.交通闭塞 D.经济发展快【答案】21.A22.C【解析】【分析】【21题详解】从图中看,甲地等高线最为稀疏,地形平坦,位于两河交汇处,水源充足,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A正确;乙、丙、丁位于山间小盆地内,城市发展空间相对较小,规模较小,BCD错。故选A。【22题详解】结合图例可看出,只有丁处没有通公路,说明丁处交通闭塞,聚落保存好,C正确;结合图中的比例尺可看出,图示区域较小,气候、地形差异较小,AB错;丁不通公路,说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D错。故选C。【点睛】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N半岛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是()A.英语、伊斯兰教 B.汉语、基督教C.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D.阿拉伯语、基督教24.M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湿热 B.终年严寒C地势高峻 D.极端干旱25.欧洲西部人口密集、发达国家集中,我国与欧洲西部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商谈被称为()A.南北差距 B.南北对话C.南南合作 D.北北合作【答案】23.C24.B25.B【解析】23题详解】依据位置,图中N所示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该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该半岛上的居民大多为白种人,居民通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C正确,AB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读图可知,M所在区域为西伯利亚地区,靠近北冰洋,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故人口稀疏,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选B。【25题详解】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所以我国与欧洲西部发达国家之间关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商谈,就叫做“南北对话”,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二、非选择题部分26.《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下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航线描述:“鹦鹉螺”号从大洋①_______出发,经过大洲B_______,在大洋②______中航行,经过红海,穿过亚洲与大洲C_____分界线运河a_____,过地中海,进入大洋③______南行到达南极洲,北上途经大洲E_____,最终到达大洲G______沿岸。(2)途中在b处海底参观了亚特兰蒂斯古城,说明这个地方发生了地壳_________(上升/下降)运动;当“鹦鹉螺”号到达南极大陆时,他们发现在冰雪覆盖的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对这一事实解释合理的是_____(植被迁移/人类活动/气候变暖/大陆漂移)。在地中海e处看到了海底火山喷发,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这种现象___。(3)“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答案】(1)①太平洋②.大洋洲③.印度洋④.非洲⑤.苏伊士运河⑥.大西洋⑦.北美洲⑧.欧洲(2)①.下降②.大陆漂移③.e处位于亚欧板块于非洲板块交界处(答出板块交界处即可),地壳活跃,多火山。(3)B【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海陆分布的特点、大洲大洋的分布、大洲的分界线、海陆变迁、大陆漂移、板块的运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鹦鹉螺”号从大洋①太平洋出发,经过大洲B大洋洲,在大洋②印度洋中航行,经过红海,穿过亚洲与大洲C非洲分界线运河a苏伊士运河,过地中海,进入大洋③大西洋南行到达南极洲,北上途径大洲E北美洲,最终到达大洲G欧洲沿岸。【小问2详解】途中在b处海底参观了亚特兰蒂斯古城,说明此地原先是陆地,由于地壳发生了下降运动,变为了海洋。煤是深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大陆很久以前在气候温暖的区域,且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经过大陆漂移才到现在的位置。e处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小问3详解】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被分隔成几块面积广大的大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岛屿,A错误;地球上的海洋连续而广阔,B正确;四大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隔,C错误;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D错误。故选B。27.下图为“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图”“南半球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_℃以上,C地一年中_____月气温最高,D地一年中_____月气温最高。B地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形成一个低温中心,主要原因是_____。由图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_____。(2)观察“南半球年平均降水量图”,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_____(多/少),西岸降水______(多/少)。(3)甲、乙、丙、丁四地各月平均气温均15℃以上,气温的共同特征是_____,其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与E地对应的是_____,其气候类型是_____,气候特点可以描述为_____。【答案】(1)①.30②.7③.1④.地势高##海拔高)⑤.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①.多②.少(3)①.全年高温②.纬度位置③.丁④.热带雨林气候⑤.全年高温多雨【解析】【分析】本题以“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图”“南半球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为材料,涉及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北半球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南半球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小问1详解】结合图示1得知,A地的年平均气温在30℃以上,C地位于中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一年中7月气温最高,D地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一年中1月气温最高。B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形成一个低温中心,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由图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小问2详解】结合图示1得知,受海陆位置影响,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小问3详解】由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可知,甲是全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乙是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丙是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丁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各月平均气温均15℃以上,气温的共同特征是全年高温,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图中E地是位于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气候,故对应的是丁,气候特点可以描述为全年高温多雨。28.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①②_____洲的东部和南部,这些地区_____(农业/工业)发展较早;⑤欧洲的_______部以及⑥_____洲的东部,这些地区_____(农业/工业)发展较早。(2)世界人口的分布: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从地形上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地形的类型)。(3)③所示的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___;③所示以南的地区,其人种主要是_______。(4)近些年来,⑤所示地区部分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清写出人口负增长带来的人口问题。【答案】(1)①.亚②.农业③.西④.北美⑤.工业(2)①.中低②.沿海(近海)③.平原(3)①.处于热带沙漠地区,气候极端干旱(答出气候极端干旱即可得分)②.黑色人种(或黑种人)(4)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短缺【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原因、人种、人口问题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其中①②亚洲东部和南部,由于农业发展较早、⑤欧洲西部及⑥北美洲东部,由于工业发展较早,人口稠密,为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小问2详解】从纬度位置上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纬度0°—60°的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从地形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小问3详解】③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