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红星照耀中国》-新八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统编版)(解析版)_第1页
第10讲 《红星照耀中国》-新八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统编版)(解析版)_第2页
第10讲 《红星照耀中国》-新八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统编版)(解析版)_第3页
第10讲 《红星照耀中国》-新八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统编版)(解析版)_第4页
第10讲 《红星照耀中国》-新八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统编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10讲《红星照耀中国》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5大考点)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主要内容,明白长征的相关知识,感受伟人的精神。2.能通过书中故事和细节分析红军人物形象,总结红军人物的共同点,概括红军人物的群体特征。3.在读书和分析的过程中感悟红军人物的人格魅力,并汲取精神营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7—1972.2):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2、写作背景: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为《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3、作品概述:《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曾易名为《西行漫记》,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二.文体特点1、纪实作品:真实——“用事实说话”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事实”,而在今天读者看来则是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搜集了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作为经典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具有文学价值。它写的是真人真事,具有“真实性”,有史料价值;它语言质朴无华又形象传神,叙事手法巧妙,具有“文学性”,具有文学价值。2、阅读策略: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1)利用序言、目录,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作者用他耳闻目睹的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力求解开“红色中国”这个谜。(2)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与此相关的内容重点有两个:一是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二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阅读这部作品,要理清这两个不同层面的事实,可以边读边做摘记,写提要。(3)把握作品中的“事实”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阅读纪实作品,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作者斯诺出发前“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他是带着疑虑出发去采访的,但采访结束后,他形成了自己的观点,预言“红色中国”最后一定会获得胜利,可以说是事实改变和说服了他。(4)阅读纪实作品,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应该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其次要学习作者斯诺作为新闻记者的敬业精神和探求真相的可贵勇气。还要善于参考相关资料(如历史课本及其他记录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历史的纪实作品),并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进行分析和思考。三.主要内容1、内容概括(四个方面):(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3)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2、章节概括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抗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的故事。第三章在保安: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建。介绍了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第五章长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重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第六章红星在西北:讲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和西北大灾荒以及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介绍苏维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各方面的政策。第七章去前线的路上: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第八章同红军在一起: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认识到他们年轻、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同时讲述了促使司令员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惨童年,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还有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以及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第九章同红军在一起(续):记录了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以及中国残酷的阶级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讲述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第十章战争与和平:讲述红色中国的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讲述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第十一章回到保安: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讲述了俄国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原因。第十二章又是白色世界: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的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四.人物形象1.毛泽东(1)主要事件:光着头与农民交谈,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居住条件简陋,毛泽东的饮食习惯,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时刻充满活力,年轻时走遍他的家乡湖南全省。(2)形象: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成长时期:富有反抗性,善于通过斗争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好学进取,有恒心毅力;善于思考,有质疑精神。成熟时期:质朴纯真,生活简朴;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身体素质好;一丝不苟,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也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者。(3)经历他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1914年秋季,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2.朱德(1)主要事件:在长征中带领四方面军在川西北进行艰苦斗争并最终率部抵达陕北,与部下同甘共苦。(2)形象:沉默谦虚、爱护部下、天性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大勇大智、爱党爱民,是一位为革命甘愿丢弃个人财富和地位的共产党人,同时还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杰出军事家。(3)经历: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1909年初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3.周恩来(1)主要事件:同作者讲英语,陪作者在乡间小路行走,居住条件简陋,亲自动手为作者制定旅行计划,参加革命的过程(2)形象: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细心热情,善于计划,生活朴素,充满活力。(3)经历: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别的地方去了。第一次革命以后,周恩来便被卷到社会革命运动中去。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1919年学生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后来他去了法国,回国后与孙中山会和,准备发动国民革命。并于26岁被任命为著名黄埔军校的秘书。1925年进行了北伐,1927年以后蒋介石发动了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害激进分子,周恩来被列入头号黑名单。几经周折,1931年后他终于“闯破封锁”,加入红色队伍。4.贺龙(1)主要事件:李长林介绍贺龙、贺龙投身共产党、收服哥老会成员参加红军、长征途中背部下行军。(2)形象: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性格急躁但很谦虚。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是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性格急躁,但是他很谦虚。(3)经历:他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他是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后,激起了他的愤怒,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5.彭德怀(1)参加革命的起因:早年读《资治通鉴》,后读《资本论》等著作,成了坚定的共产党员。(2)参加革命后的经历: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任军长兼第十三师师长,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年底到井冈山会师。(3)相关情节:①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屯粮的大地主;②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有需要的同志骑;③司令部陈设简陋,伙食同部下一样;④善于总结战术经验,巧妙运用游击战取得胜利;⑤喜欢孩子,尊重“红小鬼”,将棉袍给小号手围上。(4)形象:率直爽朗、乐观爱笑,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一位爱惜部下、善于作战的杰出军事家。6.徐海东(1)外貌:身材修长,四肢灵活,笑起来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2)出身与家庭: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家族世代做窑工。指挥员中唯一的“纯无产阶级”。(3)参加革命后的经历:①1927年成立湖北省第一支“工农军队”,这支军队后来成为红四方面军的核心;②参与黄麻起义;③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务。(4)相关情节:①自豪于无产阶级的出身,常笑称自己是个“苦力”;②打仗十年,负伤八次,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5)人物评价:大胆无畏、热情真诚、爱护部下、阶级意识强、有强烈的自豪感。五.主题思想《红星照耀中国》本书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以及红色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判断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六.作品意义1.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的评价。七.艺术特色1.高度纪实,洞察深刻:本书大多采用了“口述实录”的方法,记录了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斯诺站立于历史的高度,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对新闻事件进行了忠于事实、合乎逻辑的分析和判断,得出了预见性的结论。2.人物个性鲜明,真实可感:作者善于刻画人物的外貌、性格,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大量采用白描、对话、特写等描写方法,将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气度恢宏、学识渊博的毛泽东,温文尔雅、谈吐不凡的周恩来,健壮如虎、疾恶如仇的贺龙……3.善设悬念,擅长场景描写:作者善设悬念,以替读者揭开谜底的方式进行叙述。作品一开头,斯诺就从人们对“红色中国”的种种疑问谈起,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还擅长场景描写,描绘了不少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硝烟征尘、磅礴气势立显笔底。4.语言朴实生动、风趣幽默:作者将陕甘宁边区生活刻画得真切生动,如小脚老太太坚持杀鸡招待客人时与同伴的对答,令人倍感亲切真实可信。另外,斯诺在行文中也不时表现出风趣幽默的特点,如对“红小鬼”向季邦的描写就体现了这一点。教材习题01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些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答案】《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内容重点有两个:一是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二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教材习题02对于《红星照耀中国》这样的纪实性报告文学作品,应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阅读?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纪实类作品的阅读策略。【答案】纪实类作品的阅读策略: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1)利用序言、目录,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2)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3)把握作品中的“事实”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4)阅读纪实作品,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教材习题03“苏维埃”的政治、经济、工业、教育、文化生活是怎样的?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战略是怎样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进行深入阅读探究。【答案】1、“苏维埃”的政治、经济、工业、教育、文化生活(1)政治上是代议制政府结构。(2)经济上西北苏区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原始社会主义的奇怪混合,当前主要是合作社运动。(3)苏维埃工业发展的支柱是以农业为主的轻工业和个人小作坊。(4)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四个在于”,指引着苏区文化教育实践。中共苏区中央局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列宁小学等一批学校。2、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是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三是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考点一名著内容的理解概括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答案】团结一心,同甘共苦,军民融洽,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言之成理即可)【详解】考查对名著的分析与理解。结合材料内容来分析。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写出红军领导人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深受爱戴;材料二红军对待百姓很好,帮助穷人,救中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材料三表现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等。这些都是预言的依据。考点二纪实性作品的特点分析2.下面这个片段是如何体现作品纪实性特点的?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 【答案】用具体数据让读者了解长征行军的天数、行军的路程和途中的遭遇战,用事实说话,客观真实地反映红军长征路途之遥远与艰险,遭遇战之多。以此体现作品的纪实性真实性特点。【详解】纪实文学作品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而这些数据能够更真实、准确地记录红军长征过程中的情况。结合“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等句子可知,这些数据具体、真实地再现了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之大,之多;进而和红军所展现的精神形成对比,用困难多、大反衬红军们的英勇无畏。考点三名著人物识记概括3.请从下面摘抄片段中任选一则,指出该片段中描述的人物是谁,并结合原著概括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摘抄一: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摘抄二: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他说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很惊讶。摘抄三: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很好的骑手,这一半因为他是一个不吸烟者和节欲者。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答案】示例:摘抄一,朱德。生活简朴,性格温和,平易近人,睿智的长者风范。摘抄二,周恩来。温文尔雅、坚持原则、彬彬有礼、精力和记忆力过人、热爱人民。摘抄三,彭德怀。坚强不屈、吃苦耐劳,勇敢无畏、富有才智,豪爽敏捷。【详解】本题考查对经典名著的识记和概括人物形象。由摘抄一中“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及“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可知,本片段中描述的人物是朱德。由原著中“担任全军统帅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冬天则以转牛肉当饭;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打球: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朱德向弟兄们讲话时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有时要是不十分忙,他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等事件可知,他是一位大公无私,有强烈责任感的总司令。生活中,他温和、热心,融入军民;战场上,他英勇无畏,军事才能卓越。由摘抄二中的外貌描写“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可知,本片段描述的是周恩来,由原著中“初遇斯诺时热情友好地用英语接待他;为了保住小小的苏维埃,周恩来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甚至没有盐吃,不得不用人的铁的意志来代替;周恩来和上海的工人领袖一起组织了五方名工人纠察队,从车阀那里得到经验,训练了武装力量,进行了上海工人总罢工,占领了城市,使上海不攻自破”可知,他是一个温和文雅、吃苦耐劳,头脑冷静,讲求实际,善于计划的人。由摘抄三中“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很好的骑手,这一半因为他是一个不吸烟者和节欲者”可知,本段描述的是彭德怀,由原著中“彭德怀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问部下一样;在被捕期间,尽管受尽各种刑罚,他也没有招供屈服;彭德怀在介绍中国采用游击战争的主要原因和游击战术的主要原则时,头头是道,均是经验之谈”等事件可知,彭德怀是一个生活简朴、坚强不屈、有卓越指挥才能的人。考点四:群体人物形象分析4.《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四川的白军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感受,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答案】示例一:“人”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示例二:“疯子”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的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处。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凶险的情形下过桥。示例三:“神”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们翻越数座大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奇!【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题目要求结合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从是人,是疯子,还是神的角度分析红军这一人物群体的形象。“是人”也就是突出红军普通的一面,可以从红军战士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情感和需求来考虑;“是疯子”突出的是他们行为让人难以理解,超出常人想象,可以从红军面对困难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精神方面来考虑;“是神”则重在突出他们的精神伟大,无人能及,可以从红军有着非凡的战斗力、攻克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来考虑。示例一:我认为红军是人。红军战士不作战或不执勤时,每星期休息一天,可以上识字课,参加跳高、跳远、掷手榴弹等竞赛,在列宁室打乒乓球,或自己创造新的游戏等等;他们中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马,有人喜欢留声机。示例二:我认为红军是“疯子”。飞夺泸定桥战役中,22名勇士在枪口前爬铁索桥,不是简单的不怕死,而是钢铁一般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让他们在面对生死时选择勇往直前。示例三: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长征胜利的全过程中经历了四道封锁线、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徒步二万五千里,克服重重困难、突破艰难险阻,最终创造了奇迹般的胜利。考点五名著阅读理解与体会5.提到《红星照耀中国》,你会想到什么?请从下图的词云中任选一个词语,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100字左右)(注:词云图中字号越大,表示该词语出现的次数越多)【答案】[示例]我会想到“坚韧不拔”。长征途中的“飞夺泸定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坚强不屈的精神。为了在敌人援军到达前占领泸定桥,红军战士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爬上了没有桥板的铁索。红军战士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斗志,最终占领了泸定桥,顺利渡过大渡河。【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结合要求从图中任选词语,然后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作答即可。示例1:我会想到“坚忍不拔”。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千难万险的,身后有追兵,头上有敌人的飞机,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过没有路的“路”……这些在寻常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们却胜利完成了。支撑他们走完漫漫长征路靠的是什么?就是坚忍不拔的意志。示例2:我会想到“信仰”。《红星照耀中国》里提到长征是一场举国大迁移,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创造了一个个军事奇迹。取得这样的奇迹,毛泽东认为是源于坚定的信仰,这样的回答让我感受到信仰是有力量的。一.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1)A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额骨突出。(2)B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3)C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材料二】时间已经过了早晨两点,我精疲力尽,但在毛泽东的苍白有点发黄的脸上,我却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在吴亮平翻译和我记录的时候,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之间来回踱步,一忽儿坐下来,一忽儿躺下来,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叠报告。毛夫人也还没有睡。忽然间,他们两个都俯过身去,看到一只飞蛾在蜡烛旁边奄奄一息地死去,高兴得叫起来。这确是一只很可爱的小东西,翅膀是淡淡的苹果绿,边上有一条橘黄色和玫瑰色的彩纹。毛泽东打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薄纱般的羽翼夹了进去。【材料三】第五篇长征第五次“围剿”举国大迁移大渡河英雄过大草地【材料四】我最后一次走过保安的大街,越是走近城门,越是感到恋恋不舍。人们从办公室伸出脑袋来向我道别。我的扑克俱乐部成员全体出动来送行,有些“小鬼”陪我走到保安城墙根。我停下来给老徐和老谢拍照,他们像小学生那样互相搭着肩膀……我走过红军大学的时候,红军大学全体学员都露天坐在一棵大树下听洛甫做报告。他们都走了过来,向我握手,我嘴里喃喃地说了几句话。然后我转身蹚过溪流,向他们挥手告别,很快骑上马跟着我的小旅队走了。我当时心里想,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了。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1.材料一是书中斯诺对三位领袖人物的描写。请写出A、B、C三个人分别是谁。A是

B是

C是2.材料二是《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请根据这部分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斯诺来访毛泽东的地点是在毛泽东的住处——①城里的一间窑洞。从这段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②和③的特点。3.材料三是(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篇目录。请根据目录提示,写出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写出三点即可)①②③4.材料四提及斯诺离开“红色中国”时送别他的一些人物,下列选项对这些人物表述有误一项是(

)A.“我的扑克俱乐部成员”是指蔡树藩等红军领导干部,他们跟斯诺学会了打扑克聚在一起用火柴梗当筹码玩扑克。B.“红小鬼”是指红军中那些十二岁至十七岁之间的少年,他们在红军中担任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察员、无线电报务员等职务。C.老徐指徐特立,他早年在长沙协助办了两个新式师范学校,其中湖南第一师范是毛泽东就读的学校,年近六十的时候随红军参加了长征。D.当时红军大学的校长是贺龙,据说在他率领下的红军一军团从没打过一次败仗。他经过各种艰难困苦,但是没有受过伤,而且身体健康。5.学校要举行读书推荐会,希望把《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请从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两个角度,为《红星照雄中国》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推荐词。【答案】1.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2.延安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精力过人,不知疲倦。3.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困难有皑皑雪山无边草地、大渡河横泸定索桥、赤水沙江等。4.D5.《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根据摘录“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点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知,这是当时毛泽东标志性的外貌特征。他博览群书,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生活节俭,平易近人。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爱吃辣的癖好。根据摘录二“传奇式的人物”“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等关键信息可知,此人物是周恩来。他在《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篇里介绍周恩来形象,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吃苦耐劳、热心周到、平易近人。根据摘录三“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等关键信息可知,此人物是彭德怀。在《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里介绍彭德怀形象,彭德怀是一位爱说爱笑、勇敢、开朗的人。他待士兵胜似兄弟,长征途中常让部下骑自己的马;在许多重要历史关头,总是挺身而出,坚定地维护中国共产党地利益,永远忙碌却很从容。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根据材料二可知,斯诺来访毛泽东的地点是在毛泽东的住处是延安城里的一间窑洞。从这段记录中,斯诺形容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在延安的采访活动中,斯诺知道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据此填空。3.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困难有山高路险、人烟稀少、缺医少药、断粮欠饷、皑皑雪山、无边草地、大渡河横、泸定索桥、江乌江、赤水沙江等。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4.本题考查名著内容。D.有误,当时红军大学的校长是林彪,并非是贺龙。故选D。5.本题考查内容梗概。《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记》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据此推荐。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小题。【甲】必须抓紧时间,在敌军增援部队赶到前攻克泸定桥。红军再次征集志愿者。一名又一名红军战士站了出来,表示愿意为此冒生命危险。这些挺身而出的战士中有30人被选中了。他们背着手榴弹和毛瑟枪,即刻爬上铁索,摇荡在汹涌的河上,紧抓着铁索,一步一抓地往前爬。红军的机枪向敌军碉堡怒吼,子弹射在桥头堡上。敌军也用机枪进行还击,而那些红军战士们正摇荡在河水上空,慢慢朝着向他们开枪的敌方狙击手方向前行。第一名战士被打中了,落入下面的急流之中,第二名也掉下去了,接着是第三名。【乙】许多人陷进了异常诡秘茂盛的水草里,连头顶都没入了沼泽深处,其他同志根本来不及援救。草地上没有柴火,他们只能生吃青稞和野菜。草地没有树木遮蔽,轻装的红军没有带帐篷。到了夜晚,他们只能捆一丛灌木枝,紧紧蜷缩在下面,虽然避不了多少雨。不过,他们最终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胜利。至少强于追赶他们的白军部队,后者迷了路,只能调头折返,结果只有一小部分人生还。【丙】保尔的小队在自己的地段上清扫积雪。直到这时保尔才体会到,寒冷给人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奥库涅夫给他的那件旧上衣一点也不暖和,脚上那只旧套鞋老往里灌雪,并且好几次掉在了雪堆里。另一只脚上的靴子也时刻面临着掉底的危险。而且,因为睡在水泥地上,他脖子上长了两个大毒疮……一连五天他都强打精神,挣扎着从铺着麦秸的水泥地上爬起来,跟别人一道去上工。6.甲文和乙文再现了红军长征中的,两大关键性事件。丙文写保尔在铁路上清扫积雪,此后,他患了伤寒和肺炎,这是第次死里逃生。7.“红色经典”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路标,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联系文段,结合自己的学习或生活谈谈你的看法。【答案】6.飞夺泸定桥过草地四7.示例:两部“红色经典”中,红军战士和保尔面对艰难险阻,都能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战胜困难。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也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我们可以从经典中吸取力量,向红军和保尔学习,勇敢面对,战胜困难。【解析】6.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第一空:依据“在敌军增援部队赶到前攻克泸定桥”“他们背着手榴弹和毛瑟枪,即刻爬上铁索,摇荡在汹涌的河上,紧抓着铁索,一步一抓地往前爬”可知,这是红军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底至6月初,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后迅速北进。国民党军队企图凭借大渡河的天然屏障围歼红军。5月24日晚,红军先头部队赶到安顺场,歼灭守敌两个连。25日,红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挑选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冒着敌人火力强渡成功(强渡大渡河),占领北岸渡口。但由于水流湍急不能架桥,需要抢夺上游泸定桥。5月29日,红四团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火力,发起夺桥战斗。红军战士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东桥头攻击,胜利冲过桥面。红四团占领泸定桥后,后续部队紧跟过桥并占领泸定城。第二空:依据“许多人陷进了异常诡秘茂盛的水草里,连头顶都没入了沼泽深处”“草地上没有柴火,他们只能生吃青稞和野菜”等可知,这是红军过草地;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队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松潘草地。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第三空:根据语段可知,这是保尔在修筑铁路,而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严重的伤寒和肺炎,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保尔的“四次死里逃生”: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7.本题考查阅读体会。《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如,他们爬雪山、过草地、飞渡泸定桥,在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的同时,还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最终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坚持写书;他呕心沥血写的手稿丢失后,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我们可以从经典中吸取力量,向红军和保尔学习,用他们的精神鼓舞自己,那么所有的困难都会被顽强的毅力所克服。三.阅读下面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摘抄,完成后面问题。摘抄一: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摘抄二: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他说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很惊讶。摘抄三: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很好的骑手,这一半因为他是一个不吸烟者和节欲者。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请从上述摘抄片段中任选一则,指出该片段中描述的人物是谁,并结合原著概括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答案】示例:摘抄一,朱德。生活简朴,性格温和,平易近人,睿智的长者风范。摘抄二,周恩来。温文尔雅、坚持原则、彬彬有礼、精力和记忆力过人、热爱人民。摘抄三,彭德怀。坚强不屈、吃苦耐劳,勇敢无畏、富有才智,豪爽敏捷。【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由摘抄一中“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及“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可知,本片段中描述的人物是朱德。由原著中“担任全军统帅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冬天则以转牛肉当饭;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打球: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朱德向弟兄们讲话时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有时要是不十分忙,他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等事件可知,他是一位大公无私,有强烈责任感的总司令。生活中,他温和、热心,融入军民;战场上,他英勇无畏,军事才能卓越。由摘抄二中的外貌描写“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可知,本片段描述的是周恩来,由原著中“初遇斯诺时热情友好地用英语接待他;为了保住小小的苏维埃,周恩来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甚至没有盐吃,不得不用人的铁的意志来代替;周恩来和上海的工人领袖一起组织了五方名工人纠察队,从车阀那里得到经验,训练了武装力量,进行了上海工人总罢工,占领了城市,使上海不攻自破”可知,他是一个温和文雅、吃苦耐劳,头脑冷静,讲求实际,善于计划的人。由摘抄三中“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很好的骑手,这一半因为他是一个不吸烟者和节欲者”可知,本段描述的是彭德怀,由原著中“彭德怀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问部下一样;在被捕期间,尽管受尽各种刑罚,他也没有招供屈服;彭德怀在介绍中国采用游击战争的主要原因和游击战术的主要原则时,头头是道,均是经验之谈”等事件可知,彭德怀是一个生活简朴、坚强不屈、有卓越指挥才能的人。四.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以“领袖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梳理整理的一份思维导图,有ABC3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A:(特征)B:(人名)C:(细节①细节②)【答案】顽强敢拼,为人谦虚朱德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件衣服(他吃的很简单,通常是白菜、面条、豆子)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掌握。①空:A.根据文章中根据斯诺和贺龙手下李长林的对话“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贺龙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从这一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可知,贺龙具有顽强拼搏,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敢于反抗封建旧势力的创新精神,根据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虚心听取意见”可以概括为:顽强敢拼,为人谦虚。②空:B.朱德作为全军的统帅,他的生活和穿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据此,可知这个人是朱德。③空:在《红星照耀中国》第8篇里介绍彭德怀形象,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不吸烟,不喝酒。迟睡早起,他吃得很简单,通常是白菜、面条、豆子,和普通士兵没有什么两样,可见他生活节俭;他十七岁时曾领导饥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后参加国民革命,跟随孙中山从事谍报工作。因为叛徒出卖,遭到逮捕,在逮捕期间他持续一个月每天遭到各种刑罚,但是依然不屈服,不招供。可见他性格刚烈。据此可知C处细节:①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件衣服;或他吃得很简单,通常是白菜面条,豆子;②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五.《红星照耀中国》是本期阅读的一部名著,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中部分人物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重视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人是贫穷的、饥饿的、被剥削的、不识字的,然而又是善良的、忠实的、勇敢的——迫切要求。B.彭德怀曾经先后加入过同盟会、国民党,最后完全自动地找寻中国共产党,他成为三次革命的领袖。C.书中的“红小鬼”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认为自己跟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对红军的忠诚是少年人的无可置疑的忠诚。D.“他是我所遇到的红军领袖中,有最强阶级感的人——在姿态上、外表上、谈话上。”这是斯诺对徐海东的印象。(2)《红星照耀中国》又名《①》,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纪实作品。这部纪实作品被评为“保存了历史的真实与丰满”。他是如何做到的?请参照示例、完成你的点评。摘抄点评我和共产党并无关系,而且事实上、我从没有加入过任何政党……②在那个包里,有我十几本日记和笔记、三十卷胶卷——是第一次拍到的中国红军的照片和影片……实地考察保证信息真实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③【答案】(1)B(2)西行漫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公正客观地描写事件全方位地了解共产党【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B.朱德曾经先后加入过同盟会、国民党,最后完全自动地找寻中国共产党,他成为三次革命的领袖,并非是“彭德怀”,本项分析不当;故选B。(2)本题考查评价。《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我和共产党并无关系,而且事实上,我从没有加入过任何政党”可知,斯诺在表明自己的立场,他只是事件的亲临者,是故事的讲述者,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公正客观的描写事件,体现了该书具有“保存了历史的真实”这一特点。“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可知,斯诺想了解共产党的穿衣、吃饭、娱乐、恋爱、工作等方面,写作内容很细致,表现他想全方位地了解共产党人的生活工作状态,体现了该书具有“保存了历史的丰满”这一特点。六.提到《红星照耀中国》,你会想到什么?请从下图的词云中任选一个词语,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100字左右)(注:词云图中字号越大,表示该词语出现的次数越多)【答案】[示例]我会想到“坚韧不拔”。长征途中的“飞夺泸定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坚强不屈的精神。为了在敌人援军到达前占领泸定桥,红军战士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爬上了没有桥板的铁索。红军战士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斗志,最终占领了泸定桥,顺利渡过大渡河。【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结合要求从图中任选词语,然后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作答即可。示例1:我会想到“坚忍不拔”。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千难万险的,身后有追兵,头上有敌人的飞机,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过没有路的“路”……这些在寻常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们却胜利完成了。支撑他们走完漫漫长征路靠的是什么?就是坚忍不拔的意志。示例2:我会想到“信仰”。《红星照耀中国》里提到长征是一场举国大迁移,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创造了一个个军事奇迹。取得这样的奇迹,毛泽东认为是源于坚定的信仰,这样的回答让我感受到信仰是有力量的。七.某班举行读书交流会,请你帮助完成下面任务。【任务一】赏析名著选段,感受革命队伍风采。【甲】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可以盖——但这些房间却非常整洁,尽管地面、墙壁和天花板都刷了混有白粉的泥土。他们几乎没有饭桌或者书桌,把砖头或石头堆起来就当椅子用,因为大部分家具在敌人撤退以前就给毁坏或运走了。——《红星照耀中国》【乙】进入草地的第二天,大铜锅就没有粮食可煮了。炊事班给那些没有了干粮的官兵不断地补充着事先炒好的小麦和青稞。而大铜锅还照常被挑着行军。炊事班的同志自从进入草地后谁都没舍得吃一粒粮食。第四天的时候,半夜里,钱班长突然想喝水,他走到篝火前坐下来。大铜锅里一滴水也没有,钱班长就这样守着空锅一直坐到天亮。篝火已经熄灭,部队又要上路了,官兵们发现钱班长还在那里坐着,走过去一看,他就这个样子死了。钱班长和他的炊事班的战士全都牺牲在了草地里。……晚上到了露营地,大家只能互相用体温温暖着,然后听那些曾经去苏联学习过的红军指挥员用俄语轻轻地哼唱着:“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歌声在漆黑的松潘大草地上低低地飞翔……——《长征》(1)结合选文简要概括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任务二】结合人物经历,探究革命人物精神。(2)革命人物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影响。从《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可以看出,朱德母亲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爱憎分明、有远见等优秀品质深深地影响着他。请从这些优秀品质中任选一点,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朱德的经历谈谈他所受的影响。【任务三】结合整本名著,讲出革命人物故事。(3)作者在书中说:“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答案】(1)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甘于奉献、甘于吃苦、不怕牺牲、有着远大理想的队伍。(2)示例一:母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深深地影响着朱德。作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和普通士兵那样生活和打扮自己,与士兵们同甘共苦,靠吃南瓜撑过整个冬天;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示例二:母亲有远见的优秀品质深深地影响着朱德。朱德将在印度支那边界的作战经验与书本、学校学到的知识相结合,高瞻远瞩,形成了特殊的游击战术,为后来红色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3)示例一: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毫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示例二: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示例三:作者在苏区遇到一个叫季邦的小鬼,郑重地请求作者不要把他的名字写错,以免给外国人留下坏印象。这样一个爱惜自己和民族声誉的少年,不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吗?示例四:几个少先队员执勤,拦住了彭德怀,坚决遵守没有路条不放行的原则,直到彭德怀打了路条才放行。这样有原则的孩子不正是中国的希望吗?【详解】(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甲段中的“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可以盖”“他们几乎没有饭桌或者书桌,把砖头或石头堆起来就当椅子用”可知,他们甘于奉献,甘于吃苦。根据乙段中的“官兵们发现钱班长还在那里坐着,走过去一看,他就这个样子死了。钱班长和他的炊事班的战士全都牺牲在了草地里”“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可知,他们不怕牺牲,有着远大的理想。(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从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中选择一点,然后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朱德的经历拟写即可。示例:母亲爱憎分明的品质影响着朱德。他爱护士兵,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他憎恨反动派,对敌人有着刻骨的仇恨,指挥了无数次战役,击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开放类试题,列举书中的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印证这句话即可。示例:“红小鬼”是指少年先锋队队员,是年龄在十二岁到十七岁之间的少年。书中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情节有很多,如“在西安府污秽的监狱里,关着二百多名这样的少年,他们是在做侦察或宣传工作时被捕的,或者是行军时赶不上队伍而被抓的。但是他们的刚毅坚忍精神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的忠贞不贰、坚定如一,只有很年轻的人才能做到。”以此写出了“红小鬼”的忠贞。示例:有二百多名“红小鬼”因其做侦察或宣传工作,以及行军时赶不上队伍而被敌人抓获,但他们却始终坚定信念,愿意为党的事业贡献一切,他们这种忠诚不渝的精神,是中国的希望。八.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但其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事实的印象和感受,这当中必然会体现作者的倾向性。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两个选段作简要分析。他(毛泽东)接着说:“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贺龙、叶挺率领的第二十军,同朱德合作,领导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红军的前身组织起来了。一星期以后,即八月七日,党中央委员会举行了非常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选自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息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选自第五篇《长征•过草地》)【答案】①如“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贺龙、叶挺率领的第二十军,同朱德合作,领导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红军的前身组织起来了”引用毛泽东的叙述,突出了南昌起义对红军的重要性,体现了《红星照耀中国》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②如“奇迹”等褒义词体现了作者对红军的赞美之情是作者对事实的印象和感受。【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与评析。《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根据“他(毛泽东)接着说:‘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贺龙、叶挺率领的第二十军,同朱德合作,领导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红军的前身组织起来了。一星期以后,即八月七日,党中央委员会举行了非常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可知,该语段选择毛泽东讲述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的语句来突出主要事件,可见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根据“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息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可知,作者运用具体数字体现了红军长征的距离长、困难大和意志坚;“奇迹”这个褒义词体现了作者对红军的赞美、敬佩之情。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但其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事实的印象和感受,这当中必然会体现作者的倾向性。比如“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贺龙、叶挺率领的第二十军,同朱德合作,领导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红军的前身组织起来了”引用毛泽东的叙述,突出了南昌起义对红军的重要性;“奇迹”这个褒义词体现了作者对红军的赞美之情。九.《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四川的白军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感受,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答案】观点明确,有结合具体实事的分析印证,语句通顺。示例一:“人”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示例二:“疯子”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的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处。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凶险的情形下过桥。示例三:“神”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们翻越数座大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奇!【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题目要求结合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从是人,是疯子,还是神的角度分析红军这一人物群体的形象。“是人”也就是突出红军普通的一面,可以从红军战士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情感和需求来考虑;“是疯子”突出的是他们行为让人难以理解,超出常人想象,可以从红军面对困难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精神方面来考虑;“是神”则重在突出他们的精神伟大,无人能及,可以从红军有着非凡的战斗力、攻克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来考虑。示例一:我认为红军是人。红军战士不作战或不执勤时,每星期休息一天,可以上识字课,参加跳高、跳远、掷手榴弹等竞赛,在列宁室打乒乓球,或自己创造新的游戏等等;他们中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马,有人喜欢留声机。示例二:我认为红军是“疯子”。飞夺泸定桥战役中,22名勇士在枪口前爬铁索桥,不是简单的不怕死,而是钢铁一般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让他们在面对生死时选择勇往直前。示例三: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长征胜利的全过程中经历了四道封锁线、飞夺泸定桥、爬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