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药养生-药膳养生_第1页
老年人中药养生-药膳养生_第2页
老年人中药养生-药膳养生_第3页
老年人中药养生-药膳养生_第4页
老年人中药养生-药膳养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膳举例功及效什么是药膳药膳的分类常用药膳配方及其功效123

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或由食物,或食物与药物配伍组成,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制成一种既能果腹,满足人们对美味食品的追求,同时又有保健、预防、治疗作用,美味可口,色、香、味、形俱佳的特殊膳食品。什么是药膳:药膳的分类食疗中药食疗药膳两类: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黄芪30~60g,人参3~5g或党参15~30g,白糖少许,粳米100~150g。功效:补正气,疗虚损,健脾胃,抗衰老。及其功效粥食类补虚正气粥落花生粥

原料:落花生(不去红衣)45g,粳米100g,冰糖适量。功效:健脾开胃,润肺止咳,养血通乳。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新鲜红薯250g,粳米100~150g,白糖适量。功效:健脾养胃,益气通乳。及其功效粥食类红薯粥龙眼肉粥

原料:龙眼肉15g,红枣3~5枚,粳米100g。功效:养心、安神、健脾、补血。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桑椹子20~30g,糯米100g,或冰糖少许。功效:补肝、滋肾、养血、明目。及其功效粥食类桑仁粥糯米阿胶粥

原料:阿胶30g,糯米100g,红糖少许。功效:滋阴补虚,养血止血,安胎,益肺。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新鲜韭菜30~60g,或用韭菜籽5~10g粳米100g,细盐少许。功效:补肾壮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及其功效粥食类韭菜粥苁蓉羊肉粥

原料:肉苁蓉10~15g,精羊肉、粳米各100g,细盐少许,葱白2茎,生姜3片。功效:补肾助阳,健脾养胃,润肠通便。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枸杞叶250g,羊肾1只,羊肉100g,葱白2茎,细盐少许,粳米100~150g。功效:益肾阴,补肾气,壮元阳。及其功效粥食类枸杞羊肾粥小麦粥

原料:小麦30~60g,粳米100g,大枣5枚。功效:养心神,止虚汗,补脾胃。常用药膳配方及其功效—粥食类茵陈粥

原料:绵茵陈30~60g,粳米50~100g,白糖适量。功效:利湿热,退黄疸。紫苏麻仁粥

原料:紫苏子、麻子仁各10~15g,粳米100g。功效:润肠通便。

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大米、猪肉、黄芽菜、胡萝卜、黑木耳、精制油、葱、姜末、盐、黄酒、酱油、味精各适量。功效:补益五脏,强筋健体,滋补养生。及其功效米饭面点类四喜煨饭姜汁牛肉饭

原料:鲜牛肉100g,姜汁适量,酱油、花生油各少许,粳米适量。功效:补脾益胃,强健筋骨,利水消肿。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鲜蘑菇、水发香菇各25g,黄芪10g,挂面适量。功效:补气健脾,益卫固表。及其功效米饭面点类补气双菇面莲肉糕

原料:莲肉120g,茯苓60g,粳米120g,白糖适量。功效:养心安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芡实180g,鸡内金90g,白面粉250g,白糖适量。功效:健脾益气,消食开胃,滋肾强身。及其功效米饭面点类芡实内金饼鸡肉元宝饺

原料:黄母鸡肉120g,白面180g,茯苓60g,姜、葱、味精、料酒、精盐各适量。功效:益气养血,滋补脾肾。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山药、芝麻各50g,白糖100g,糯米粉500g。功效:补益脾胃,润养五脏。及其功效米饭面点类山药汤圆茯苓包子

原料:茯苓、山药各100g,面粉1000g,白糖猪油各适量。功效:补气健脾,益阴养胃,宁心安神,涩精止遗。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猪肚1个,人参15g,干姜、花椒各6g,葱白3茎,糯米80g。功效:补中益气,散寒暖胃。及其功效菜肴类人参煨猪肚艾叶蒸乌鸡

原料:乌骨鸡1只,艾叶20g,黄酒30ml。功效:温补脾肾,调经止血。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玄参15g,猪肝500g,葱姜酱油糖黄酒芡粉各适量。功效:清热滋阴,养肝明目。及其功效菜肴类玄参炒猪肝地骨爆两羊

原料:地骨皮、陈皮、神曲各10g,嫩羊肉、羊肝各250g,豆豉、黄酒、芡粉汁、素油、葱丝、盐、糖各适量。功效:补肝明目,养血益气,和中开胃。常用药膳配方及其功效—菜肴类熟附煨姜焖狗肉

原料:熟附片15~30g,生姜(煨熟)150g,狗肉500~1000g。功效:温肾壮阳。虫草蒸鸭

原料:冬虫夏草10g,老雄鸭1只。功效:补益肝肾,滋阴壮阳,纳气平喘,止血化痰。

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肥羊肉500g,当归、生地各15g,干姜10g,酱油、食盐、黄酒、白糖适量。功效:益气养血,温中暖胃。及其功效菜肴类归地烧羊肉归参山药煨猪腰

原料:当归、党参、山药各10g,猪腰500g,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各适量。功效:益气养血,补肾滋阴,涩精止汗。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大麦仁100g,草果5个,羊肉500g,食盐适量。功效:温肾助阳,暖脾和胃,理气宽中。及其功效汤羹类大麦羊肉汤当归煨鸡汤

原料:母鸡1只,当归30g。葱姜盐胡椒面各适量。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润肠。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乌骨鸡1只,大生地120g,饴糖120g。功效:滋阴补血,养肝益肾。及其功效汤羹类乌鸡汤猪蹄花生墨鱼汤

原料:猪蹄2只,墨鱼干、花生各50g。功效:滋阴养血,补血通乳。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大鲤鱼1头,赤小豆15g,陈皮、胡椒、草果各6g。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消肿。及其功效汤羹类鲤鱼赤小豆汤益寿鸽蛋汤

原料:枸杞子、龙眼肉、制黄精各10g,鸽蛋、冰糖各50g。

功效: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羊肉500g,当归、生姜各15g,调料适量。功效:养血散寒,温经止痛。及其功效汤羹类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

原料:淮小麦100g,大枣10枚,炙甘草10g。功效:养心宁神,和中缓急。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荆芥、苏叶、生姜各10g,红糖30g,茶叶6g。功效:祛风除寒,和中行气。及其功效茶饮类五神茶乌发茶

原料:黑芝麻500g,核桃仁、白糖各200g,茶适量。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养血,乌发美容。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薄荷叶30片,生姜3g,人参5g,芦根15g,生石膏30g。功效:疏风散热、益气生津,和中除烦。及其功效茶饮类薄荷茶大海茶

原料:胖大海3枚,生甘草3g,冰糖5~10g。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通便。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桑叶、菊花、金银花各9g,薄荷、淡豆豉各6g,芦根15g。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及其功效茶饮类桑菊饮木瓜饮

原料:木瓜1个,蜂蜜80g,生姜3片。功效:化湿和中,健脾消食,舒筋活络。常用药膳配方及其功效—茶饮类葛根解酒汁

原料:鲜葛根汁300ml,或干葛根300g。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渴,解酒醒神。银花露

原料:金银花干品30~40g。功效:清热解毒,消暑退热。

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大怀熟地240g,沉香3g,枸杞子120g,好酒5000ml。功效:滋阴养血,补益肝肾,顺气导滞。及其功效药酒类熟地香酒菟丝子酒

原料:菟丝子150g,米酒750ml。功效:补益肝肾,固精明目,止泻安胎。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鹿茸15g,山药30g,白酒500ml。功效:益精助阳,强筋健骨。及其功效药酒类鹿茸酒何首乌酒

原料:益精助阳,强筋健骨。功效:滋阴养血,活血通脉。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天门冬、麦门冬各50g。功效:滋阴生津,清心润肺,和中开胃。及其功效膏丹丸散类二冬膏秋梨膏

原料:雪花梨150g,冰糖、蜂蜜适量。功效:清热生津,润肺止咳,利咽开音。常用药膳配方

原料:杏仁、蜂蜜各450g。功效:润肺降气,利咽止咳。及其功效膏丹丸散类蜜制杏仁膏药膳注意事项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或由食物,或食物与药物配伍组成,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制成一种既能果腹,满足人们对美味食品的追求,同时又有保健、预防、治疗作用,美味可口,色、香、味、形俱佳的特殊膳食品。什么是药膳?药膳应用原则辨证施膳三因制宜以脏补脏应用药食性能等药膳应用原则辨证施膳:药膳在治病、保健等方面,需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病症情况的差异,对药膳的具体施法方面也应有所区别,这就叫“辩证施膳”。《金匮要略》:“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为害则成疾。”药膳应用辨证施膳(一)根据疾病的性质施膳原则饮食分:酸、辛、甘、苦、咸五味。(二)根据所病脏腑、部位施膳饮食五味入胃后,各归所喜脏腑和部位,滋养脏腑之气。不同的部位和脏腑之病,也要根据脏腑和部位所喜所克的规律调节饮食。《灵枢》曰:“病在筋,无饮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不同的病证,所食的药膳本着彼此相资生,相制约,补偏救弊的原则。药膳应用辨证施膳(三)根据正气损耗情况施膳原则“药补不如食补“:病证:正邪相争。正气会遭到不同程度损耗。需要本着“虚则补之”的原则,用药膳调补法。(四)病后饮食调剂恢复期,除要顾护正气外,还要注意疾病可因饮食不当而复犯,或数犯并发,或留下后遗症。调剂好饮食或药膳很重要,既要考虑饮食或药膳的营养价值,又须顾及已衰的脾胃功能,给予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饮食或药膳,并要少吃多餐,避免“百日功效,毁于一餐”的后果。药膳应用三因制宜原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一)因时施膳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特点以减少对人体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方法和药膳。如长夏易感受湿邪,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容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要注意“春夏养阳”,药膳用解暑汤为宜。冬天易感受寒邪,容易损伤阳气,阴寒偏盛,阳气损伤,或失去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故出现一系列机能减退的证候。药膳则宜遵“寒则温之”的治疗原则,可食天雄羊腿等。药膳应用三因制宜原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二)因地施膳东南潮湿炎热,多湿热——清化之品;西北地高气寒,多燥寒——宜辛润。温里回阳药膳,西北严寒地区,药量宜重,东南温热地区,药量宜轻。药膳应用三因制宜原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三)因人施膳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不同,在组方施膳时,就有区别。胖人多痰湿,宜清淡化痰,忌肥甘滋腻;瘦人多阴亏津少,应滋阴生津,忌辛温燥热。妇女有经期、怀孕、产后等情况,常用八珍汤、四物汤等,组方配膳;老人血衰气少,生理机能减退,多患虚证,宜平补,十全大补汤;小儿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脾常不足,调养后天,八仙糕。药膳应用原则以脏补脏:以脏补脏:用动物的脏器补养或治疗人体脏腑器官。又称“以形治形”、“以形补形”、“以脏治脏”等。以脏补脏理论:外部形状、解剖结构上、功能上与人体脏器相近。近代研究:生化特性、成分构成上与人体相似之处。药膳应用原则以脏补脏:动物脏器都是补益之品,草木之品,应用广泛。各种动物脏器虽对人体相应脏腑器官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各有其偏重点。因此,以脏补脏理论在具体应用时,还应根据所用脏器的特点和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的特性,区别运用。药膳应用应用药食性能(一)药物、食物的四气、五味原则四气(性):寒、热、温、凉。寒凉药或食:纠正热性体质,保护阴液,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主用于热性体质和热性病证;温热药物或食:扶助人体阳气,纠正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主用寒性体质和寒性病证。平性:介于寒凉与温热之间,寒热之性不明显。平性药或食性平和、不仅养生多用,而且在药膳上广泛应用或配伍使用,仍归属于四性。药膳应用应用药食性能(一)药物、食物的四气、五味原则五味:药或食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辛味药或食——发散、行气、行血、健胃,多用于表证,如生姜。甘味药或食——滋养、补脾、缓急、润燥,多用于机体虚弱或虚证,如山药、大枣等;用于脾胃虚弱,如粳米、鸡肉;用于拘急腹痛,如饴糖、甘草等。酸味药或食——收敛、固涩、止泻,多用于虚汗、久泻、遗精等精不内藏的病证,如乌梅酸敛固涩以涩肠止泻。药膳应用应用药食性能(一)药物、食物的四气、五味原则五味:药或食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苦味药或食——清热、泄降、燥湿、健胃,多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证,如苦瓜—壅塞气逆病证,黄芩—湿热病证。咸味药或食——软坚、润下、补肾、养血用,多用于廮疠、痰核、痞块等病证,如海带。药膳应用应用药食性能(一)药物、食物的四气、五味原则五味:药或食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淡和涩,淡味药或食——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如茯苓、薏苡仁、冬瓜等。涩味药或食——收敛固涩,与酸味药或食作用相同。药膳中以甘昧药物或食物最多。药膳应用应用药食性能(二)药物或食物的升降浮沉原则1.人体功能活动有升降浮沉,升与降、浮与沉相互协调平衡→生理过程,反之→病理变化。当升不升——泻痢、脱肛与下陷;当降不降——呕吐、喘咳之证;当沉不沉——多汗等向外病证;当浮不浮——肌闭无汗等向内病证。2.改善、消除升降浮沉失调病证药或食,具升降浮沉。药膳应用应用药食性能(二)药物或食物的升降浮沉原则3.药或食升降浮沉作用与其本身性和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升浮药或食——性属温热,味属辛甘;沉降药或食——性属寒凉,味属涩或酸苦。李时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药膳应用应用药食性能(二)药物或食物的升降浮沉原则4.药或食升降浮沉是相对的。升:上升或升提,上升→病邪在上病,如涌吐以祛邪外出;升提→病势下陷病,如补气升阳止泻止痢,补气升提治内脏下垂等。降:下降或降逆→病势向上逆病,如降逆以止呕。浮:外浮或发散→外闭在表病,如发汗以解表。沉:指收敛或泻痢,收敛→外脱病,如补气固表止虚汗;泻痢→内积不泄病,如泻痢以去里邪。药膳应用应用药食性能(二)药物或食物的升降浮沉原则5.升降浮沉的作用并非所有药或食都有的。多数药或食具双向作用,如生姜既发汗解表,又降逆止呕。6.药或食的升降浮沉与炮制和烹调有关,如酒炒升,姜汁炒散,醋炒收敛,盐炙下行等。药或食升降浮沉可转变。药膳应用应用药食性能(三)药物或食物的归经原则1.归经:药或食对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药或食归经理论是根据药物或食物作用于机体脏腑经络的反应而总结出来的。如梨能止咳,故归肺经;山药能止泻,归脾经。药或食归经理论是具体指出药或食对人体的效用所在。2.药或食的归经与其五味理论有关。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如生姜、芫荽等食物治疗肺气不宣的咳喘,苦瓜、绿茶等食物治疗心火上炎或移热小肠证。药膳注意事项药膳配伍药膳配伍原则:1.药膳配伍,按照一定原则进行配方。—般按主(君)、辅(臣)、佐、使进行配伍。主药针对主病、主症起主要作用,解决主要矛盾;辅药是配合主药加强疗效起协同作用的药物;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主证或缓解、消除主药的烈性、毒性的药物;使药为引经调味、赋形之用的药物。“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药膳配伍药膳配伍原则:2.药膳配伍虽有定法,但也不是—成不变的。根据阴阳偏胜,病情变化、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以及方土习惯不同,可灵活加减。药膳配伍药膳配伍的具体方法(一)“七情”学说单行:单一物料的独立使用。如独参汤。相须:相似功能物料的联合使用,以互相增强作用。相使:两种以上的物料同用,以一种物料为主,其余的为辅。相畏(相杀):两种物科配伍使用时,一种物料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物料的副作用。如螃蟹常配用生姜。药膳配伍药膳配伍的具体方法(一)“七情”学说相恶:两种物料配伍使用时,一种物料能降低另一种的作用,甚者相互抵消。如人参恶萝卜。相反:指两种物料相配伍时,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是在配膳时应加以利用的,相恶、相反配伍禁忌。药膳配伍药膳配伍的具体方法(二)配伍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发物禁忌、疾病禁忌。配伍禁忌是指两种药或食在配伍时,可降低药或食的养生或治病效果,甚至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主要相恶和相反。药膳配伍药膳的配伍禁忌一般原则有:发汗中药应禁生冷调理脾胃中药禁油腻消肿理气中药禁豆类止咳平喘中药禁鱼腥止泻中药禁瓜果药膳的配伍禁忌: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百合、苍术羊肉反半夏、菖蒲狗肉反商陆,忌杏仁鲫鱼反厚朴,忌麦冬猪血忌地黄、何首乌药膳的配伍禁忌:蒜忌地黄、何首乌醋忌茯苓茶忌土茯苓、威灵仙猪心忌吴茱萸鲤鱼忌朱砂雀肉忌白术、李子萝卜忌地黄、何首乌药膳的配伍禁忌:是否违反食物与食物的配伍禁忌,这些禁忌的应用可能会诱发疾病,如气滞、生风、生疮等。药膳的配伍禁忌:鸭蛋忌桑堪子、李子鸡肉忌芥末、糯米、李子猪血忌黄豆鲤鱼忌狗肉龟肉忌觅菜、酒、果鳝鱼忌狗肉、狗血药膳烹调药膳烹调的特点:药膳以“汤”为主,占50%,如十全大补汤、八宝鸡汤等。加工方法:以炖、煮、煎为主。药膳烹调总的特点:保持药物和食物的原汁、原味为主。适当佐以辅料调色、香、味、形,做到既有可靠效用,又有较鲜美的色、香、味、形。药膳烹调药膳烹调的要求1.药膳调制人员精于烹调技术,而且要具有中医药理论知识。2.药膳的烹调制作,必须在药膳医师和药膳炮制师配制合格的药物和食物基础上,按照既定的制作工艺进行烹调制作,才能保证药膳制成之后质量符合标准,色、香、味、形并茂。药膳烹调药膳烹调的要求3.药膳烹调制作必须注意清洁卫生工作。4.药膳烹调制作必须按照综合利用、提倡节约的原则,做到既保证药膳的质量,又充分利用原材料,尽量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