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_第1页
平均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_第2页
平均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_第3页
平均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3微课教学设计模板授课教师姓名微课名称《平均数》知识点来源R学科:数学R年级:四年级R教材版本:北师大版R所属章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平均数》录制工具和方法工具:PowerPoint,手机录音,剪映方法:录屏,录音,音视频剪辑设计思路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中的内容,属“统计与概率”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数据的分类、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的简单分析,从中挖掘数据蕴含的信息。简单的数据分析是直接能从数据中看出想要知道的信息,而复杂的数据分析是借助一定的统计量。数据是客观存在的,而统计量是主观选择,选择什么样的统计量才能够刻画出这组数据的某种特征,这是数据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平均数,就是用统计量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用统计量代表整体水平,对于学生后续理解中位数、众数等更多统计量的含义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往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平均数=总数÷份数”的计算方法,而弱化统计视角下的意义构建,这不利于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导致学生将平均分和平均数的概念混为一谈。所以,让学生从统计视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搭建原始数据与统计量的之间的关联,实现由“真实值”到“虚拟值”的跨越,体会“平均分”与“平均数”的区别,成了本节课的核心任务。因此,本微课主要围绕着“哪个组的蒜苗长得高”此问题,帮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习算法,以及利用平均数在生活中做决策。教学设计内容教学目的1.在探究“哪个小组的蒜苗长得高”这一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引入的必要性。2.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经历“哪个小组的蒜苗长得高”的探究过程,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体会平均数对于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所具有的代表性价值。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情境:14天前,我们进行了栽蒜苗的活动,每个小组、每位同学都种了蒜苗,并记录了蒜苗的高度。今天,我们要来比一比,哪个组的蒜苗长得高?二、谁的蒜苗长得高核心问题:哪个组的蒜苗长得高?1.学生交谈:①比总数②比最高的③比平均数2.自主计算,求平均数3.交流算法和理由4.小结:一开始,这些蒜苗高矮各不相同,经过匀一匀,把多的移给少的,平均成一样的高度,就可以比了!平均之后得到的这个数,就是这组蒜苗高度的平均数,它能代表这组蒜苗高度的整体水平。5.提升追问:如果第一小组再增加一棵蒜苗,增加的蒜苗是5厘米高高,平均数会有什么变化?增加的是17厘米呢?增加的蒜苗是多高,平均数就不会改变?微练习你认为正确吗?①海滨浴场平均水位是135厘米,赖老师身高160厘米。老师身高比平均水位高,即使不会游泳,下水玩玩也是绝对安全的。②乐乐今年10岁,淘气今年11岁,奇思今年15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9岁。四、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均数,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