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第一场雪》说课稿3篇
《第一场雪》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第一场雪》是六年制小语课本第十一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作者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这一喜人景象。文中字里行间虽无直抒胸臆,但情溢言表,充分体现了作者由这场雪预见到明年粮食的丰收而无比喜悦之情。
本文处于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对本学期学过的重点训练项目加深理解,综合运用,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复习相应的读写训练项目。本文层次清楚、条理明确、重点突出,采用了联想、夸张的手法,语言生动优美、情景交融。正是复习旧知的好教材。因此,教学时,要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学过的读写项目体会本课在写法上的特色。
据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思路,知道作者怎样有条理地描写下大雪的经过,同时展开联想,来表达自己关心农业生产为来年的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2、复习巩固读写训练项目,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抓住事物的特点”、“事物和联想”、“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等读写技能。
3、学会生字、新词,理解下列词语:骤然、辽远、纷纷扬扬、瑞雪兆丰年等。
4、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至6自然段。
这样确定教学要求,符合本课特点,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雪后景色”和“联想瑞雪兆丰年”这两部分,因为“雪后景色”既表达了作者对这场大雪的喜悦和赞美之情,又突出了课文的中心。联想部分既说明了“瑞雪兆丰年”的道理,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又是体现读写训练项目的内容。再加之,《大纲》对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能准确地把握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因此,我把在感情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借雪景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作者对第一场雪的喜悦与赞美之情融进了“雪景”与“联想”之中,因此这两段就成了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因为孩子们认识事物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的,而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含的情感世界,这对孩子来说有困难。因此,我把理解作者是如何遗词造句,在行文中抒发自己的情感的,作为本篇课文要解决的难点。
二、说教法:
《第一场雪》是一篇讲读课文,应该以讲读为主,凭借讲读训练学生的阅读基本功。因此,在讲读中,我准备采用“感情朗读法”来教学本课。
为什么呢?因为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情溢言表,在流畅,动人的景物描写中寄予情思,而这种情思,正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但这种情,文中并没有直露地抒发,全部寄于字里行间,那么,要抓住这种情,只有读,通过学生感情朗读,让他们在自己的朗读中去领会,会胜过老师重三叠四地讲解,同时还起到了训练朗读能力的作用。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准备改变以往的*铺直叙,采用“变序教学法”,在学生理清了文章层次后,抓住文中描写最美的雪中、雪后两段来讲,使学生兴趣高涨。不仅如此,教学过程中,我还铺之以生动、极富感染的语言表述,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让学生在紧张、极富感染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和我的教法,以及《大纲》对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我教学生用“读—思—议—读”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依据课文内容和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字词。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熟悉内容。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运用谚语,导入新课。
根据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从整体入手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谁能接出老师所说的谚语的下半句:“冬天麦盖三层被”。这里的“被”是指什么?“枕着馒头”是什么意思?这句谚语说的是谁与谁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回答中我总结出:“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认识雪这种自然现象,认识雪与人的情感,雪与馒头的关系。”这样的设计,不但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且明确了学习任务。
第二步:问题引入,抓住要点。
要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必须先抓住文章的`重点。所以,接下来一步我是这样设计的:上节课大家已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那么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一下课文内容?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按时间来分,文章可以分为几段?在雪前、雪中、雪后和联想这几部分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他们一定会指出是文中描写的雪中和雪后这两部分,而这两部分之所以美,就是因为作者在文中深入了自己的情感,是文章的重点,所以这样以来,我用学生对文章的感性认识抓住了文章要点!
第三步:精讲细读,体会情感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我准备用感情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既然大家对雪中和雪后的美景感兴趣,我们就去看看雪是怎么下的?”我指导学生用“读—思—议—读”的方法学习。
1、指名读了解内容。
2、思:这一段写出了雪下得怎么样?文中哪一句话突出“下得大”这一特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下雪的?
3、议:根据上面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4、读:哪些地方是作者看见的,谁来读一下,看能不能读出雪下得很大的那种气势!这样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读后我指导总结,在读中怎样才能把雪下大,哪些字应重读!而后再读,要求读出雪下的大的特点,以此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写作特点。在此,我不忘强调:文中为什么要强调“一会儿就白了?”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即时总结:可见作者在描写中注意处处抓特点。教学雪中听到的这一部分,我依然让学生朗读并要从中体会出:这场雪下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山村的夜晚应是什么特点?如何才能读出山村静夜这一特点?指导朗读技巧,要读出文章的特色,而后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你在写作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从而把学与用结合起来。
课文中“雪后美景”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是最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所在。我依然用感情朗读法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首先,我用这样的导语引出:“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天晴了。大家凭自己的经验说说,一夜大雪后,早上推开门一看,你是什么感觉?那么我们作者是怎么给大家描述的呢?”
1、指名读,“大家闭上眼听,看看能不能把大家带入画中!”这一段要读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接下来,老师范读,并总结这一部分应如何来读?进一步训练朗读能力。
2、思: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内容?哪一句是概括地写雪景?‘万里江山变成粉妆玉砌的世界’!这句子用了什么手法?句子是什么意思?我们从这一部分中,听出了作者的情绪如何?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些地方听出来的?
3:议:思考并讨论以上问题。
4、再读:“是啊!这些优美的语句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让我们再读一下这些充满感情的语句!”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还让学生动手勾画出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借以复习旧知。最后总结:这一部分作者都用了些什么手法?你有什么收获?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最后再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对于“雪后人欢笑”这一部分,我只抓住一个问题:孩子的笑真能把雪震下来吗?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根据上下文,学生自然明白:为了表达喜悦之情。这样,老师讲述不多,学生已从反复朗读中体会出了文中的情感!
以这样的方法教学“雪中”“雪后”,充分体现了朗读教学的优越性,不但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接下来,我用问题引入第一段的学习:“这场雪怎么下下来的?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交待的?”这一部分表述非常清楚,条理性强,所以没有必要更多的讲解,我只需学生在自读课文时,解决了上述问题就可以了。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联想,这一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直接揭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但这一部分内容浅显,情感易体会,所以我只需抓住中心句“瑞雪兆丰年”,引导学生来理解“瑞雪”是什么意思?“兆”是什么意思?“丰年”是指什么?这句话是说什么意思?为什么?到此我再总结:此时此刻,作者看着眼前晶莹剔透的世界,听着耳畔孩子的欢声笑语,联想到明年的丰收,他的心当然会更加的欢喜!
这一环节,使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情感,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完成了教学重点。
第四步:揭示背景,总结升华,领会内涵。
总结课文,我是这样设计的:用揭示时代背景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我用问题引入:一场大雪使得作者如此兴奋和激动,这其中必有原因,大家想知道吗?接着讲述:
这一环节,从部分回归整体,领会作者写作意图,加深学习印象,完成教学要求。
第五步:感情朗读,整体回顾。
“让我们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再来朗读一次全文!”此时此刻,学生已完全掌握本文的朗读技巧,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相信学生一定能读出最好的水*!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背诵雪中,雪后两部分。因为,教学中已反复朗读,所以背的任务也不难解决。
第六步: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根据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我指导学生学习本课借景抒情的写法,以《及时雨》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学以致用,以提高写作能力。
到此全文结束。
《第一场雪》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第一场雪》是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情溢言表,充分体现了作者由这场雪预见到明年粮食的丰收而无比喜悦之情。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深入研读课文,感受下雪后景象的美,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2、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发展目标:培养和发展想象力与探究能力。
三、学习重点: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四、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采用“感情朗读法”利用极富感情的语言表达,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学法:教给学生“四读”的学习方法,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利用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趣阅读
先让学生回顾下雪前,下雪时的情景,接着播放《雪绒花》课件,激起学生阅读下文的兴趣。
2、回顾学法,整体感知先复习上节课所总结的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整体品读文段,然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心中的感受如何?
3、精讲细读,释疑拓展,体会情感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采用感情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先让学生边读边想,捕捉关键词语读出雪后景象的特点,再引导学生质疑并品析好词好句的妙用,用自己的话语赞一赞作者遣词造句的绝妙,最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悟景悟情,并结合课本拓展延件“拍雪景”,“想象作者接着还会说什么?”
4、揭示背景,情感升华。
先介绍本文作者峻青的写作背景,接着以一个反问(如此:“瑞雪兆丰年”!作者能不高兴?我们能不高兴?)升华情感,最后让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这一环节,从部分回归整体,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升华情感,完成教学任务。
5、研读运用,深化发展。
在这一环节中,先师生共同总结写作方法,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达到背诵。
6、作业设计:以生为本,高度自主。
这次设计的作业是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小蜜蜂》积累本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7、板书设计。
19、第一场雪
雪前:骤然变冷一读:呈现画面
雪中:纷纷扬扬二读:品词品句
雪后:雪大—景美—人欢喜爱三读:领悟情感
联想:瑞雪兆丰年喜悦四读:以情带读
这个板书既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学法;既展示了文章的层次条理,又体现了所述事物的特点;既新颖别致,又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一场雪》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第一场雪》是六年制小语课本第十一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作者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这一喜人景象。文中字里行间虽无直抒胸臆,但情溢言表,充分体现了作者由这场雪预见到明年粮食的丰收而无比喜悦之情。
本文处于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对本学期学过的重点训练项目加深理解,综合运用,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复习相应的读写训练项目。本文层次清楚、条理明确、重点突出,采用了联想、夸张的手法,语言生动优美、情景交融。正是复习旧知的好教材。因此,教学时,要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学过的读写项目体会本课在写法上的特色。
据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思路,知道作者怎样有条理地描写下大雪的经过,同时展开联想,来表达自己关心农业生产为来年的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2、复习巩固读写训练项目,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抓住事物的特点”、“事物和联想”、“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等读写技能。
3、学会生字、新词,理解下列词语:骤然、辽远、纷纷扬扬、瑞雪兆丰年等。
4、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至6自然段。
这样确定教学要求,符合本课特点,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雪后景色”和“联想瑞雪兆丰年”这两部分,因为“雪后景色”既表达了作者对这场大雪的喜悦和赞美之情,又突出了课文的中心。联想部分既说明了“瑞雪兆丰年”的道理,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又是体现读写训练项目的内容。再加之,《大纲》对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能准确地把握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因此,我把在感情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借雪景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作者对第一场雪的喜悦与赞美之情融进了“雪景”与“联想”之中,因此这两段就成了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因为孩子们认识事物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的,而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含的情感世界,这对孩子来说有困难。因此,我把理解作者是如何遗词造句,在行文中抒发自己的情感的,作为本篇课文要解决的难点。
二、说教法:
《第一场雪》是一篇讲读课文,应该以讲读为主,凭借讲读训练学生的阅读基本功。因此,在讲读中,我准备采用“感情朗读法”来教学本课。
为什么呢?因为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情溢言表,在流畅,动人的景物描写中寄予情思,而这种情思,正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但这种情,文中并没有直露地抒发,全部寄于字里行间,那么,要抓住这种情,只有读,通过学生感情朗读,让他们在自己的朗读中去领会,会胜过老师重三叠四地讲解,同时还起到了训练朗读能力的作用。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准备改变以往的*铺直叙,采用“变序教学法”,在学生理清了文章层次后,抓住文中描写最美的雪中、雪后两段来讲,使学生兴趣高涨。不仅如此,教学过程中,我还铺之以生动、极富感染的语言表述,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让学生在紧张、极富感染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和我的教法,以及《大纲》对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我教学生用“读—思—议—读”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依据课文内容和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字词。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熟悉内容。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运用谚语,导入新课。
根据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从整体入手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谁能接出老师所说的谚语的下半句:“冬天麦盖三层被”。这里的“被”是指什么?“枕着馒头”是什么意思?这句谚语说的是谁与谁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回答中我总结出:“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认识雪这种自然现象,认识雪与人的情感,雪与馒头的关系。”这样的设计,不但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且明确了学习任务。
第二步:问题引入,抓住要点。
要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必须先抓住文章的重点。所以,接下来一步我是这样设计的:上节课大家已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那么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一下课文内容?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按时间来分,文章可以分为几段?在雪前、雪中、雪后和联想这几部分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他们一定会指出是文中描写的雪中和雪后这两部分,而这两部分之所以美,就是因为作者在文中深入了自己的情感,是文章的重点,所以这样以来,我用学生对文章的感性认识抓住了文章要点!
第三步:精讲细读,体会情感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我准备用感情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既然大家对雪中和雪后的美景感兴趣,我们就去看看雪是怎么下的?”我指导学生用“读—思—议—读”的方法学习。
1、指名读了解内容。
2、思:这一段写出了雪下得怎么样?文中哪一句话突出“下得大”这一特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下雪的?
3、议:根据上面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4、读:哪些地方是作者看见的,谁来读一下,看能不能读出雪下得很大的那种气势!这样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读后我指导总结,在读中怎样才能把雪下大,哪些字应重读!而后再读,要求读出雪下的大的特点,以此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写作特点。在此,我不忘强调:文中为什么要强调“一会儿就白了?”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即时总结:可见作者在描写中注意处处抓特点。教学雪中听到的这一部分,我依然让学生朗读并要从中体会出:这场雪下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山村的夜晚应是什么特点?如何才能读出山村静夜这一特点?指导朗读技巧,要读出文章的特色,而后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你在写作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从而把学与用结合起来。
课文中“雪后美景”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是最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所在。我依然用感情朗读法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首先,我用这样的导语引出:“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天晴了。大家凭自己的经验说说,一夜大雪后,早上推开门一看,你是什么感觉?那么我们作者是怎么给大家描述的呢?”
1、指名读,“大家闭上眼听,看看能不能把大家带入画中!”这一段要读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接下来,老师范读,并总结这一部分应如何来读?进一步训练朗读能力。
2、思: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内容?哪一句是概括地写雪景?‘万里江山变成粉妆玉砌的世界’!这句子用了什么手法?句子是什么意思?我们从这一部分中,听出了作者的情绪如何?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些地方听出来的?
3:议:思考并讨论以上问题。
4、再读:“是啊!这些优美的语句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让我们再读一下这些充满感情的语句!”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还让学生动手勾画出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借以复习旧知。最后总结:这一部分作者都用了些什么手法?你有什么收获?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最后再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对于“雪后人欢笑”这一部分,我只抓住一个问题:孩子的笑真能把雪震下来吗?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根据上下文,学生自然明白:为了表达喜悦之情。这样,老师讲述不多,学生已从反复朗读中体会出了文中的情感!
以这样的方法教学“雪中”“雪后”,充分体现了朗读教学的优越性,不但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接下来,我用问题引入第一段的学习:“这场雪怎么下下来的?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交待的?”这一部分表述非常清楚,条理性强,所以没有必要更多的讲解,我只需学生在自读课文时,解决了上述问题就可以了。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联想,这一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直接揭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但这一部分内容浅显,情感易体会,所以我只需抓住中心句“瑞雪兆丰年”,引导学生来理解“瑞雪”是什么意思?“兆”是什么意思?“丰年”是指什么?这句话是说什么意思?为什么?到此我再总结:此时此刻,作者看着眼前晶莹剔透的世界,听着耳畔孩子的欢声笑语,联想到明年的丰收,他的心当然会更加的欢喜!
这一环节,使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情感,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完成了教学重点。
第四步:揭示背景,总结升华,领会内涵。
总结课文,我是这样设计的:用揭示时代背景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我用问题引入:一场大雪使得作者如此兴奋和激动,这其中必有原因,大家想知道吗?接着讲述:
这一环节,从部分回归整体,领会作者写作意图,加深学习印象,完成教学要求。
第五步:感情朗读,整体回顾。
“让我们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再来朗读一次全文!”此时此刻,学生已完全掌握本文的朗读技巧,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相信学生一定能读出最好的水*!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背诵雪中,雪后两部分。因为,教学中已反复朗读,所以背的任务也不难解决。
第六步: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根据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我指导学生学习本课借景抒情的写法,以《及时雨》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学以致用,以提高写作能力。
到此全文结束。
《第一场雪》说课稿3篇扩展阅读
《第一场雪》说课稿3篇(扩展1)——第一场雪教案
第一场雪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第一场雪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场雪教案1
[学习目标]
1、继续研读课文,感受下雪后景象的美,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感情,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之情,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交流,感悟作者的感情及表达方法。
3、培养和发展想象力与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阅读。
1、回顾下雪前、下雪时情景。
2、播放课件《雪绒花》(下雪情景)。
二、回顾学习方法(四读法)。
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
2、学生汇报。
①说说你读完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板书:雪大——景美——人欢)
②一幅怎样的画面扑入你的眼帘?(播放课件)哪些句子概括地写出了雪后景象?
四、品读词句,潜心会文。
(一)深入学习第三段。
1、反复朗读,边读边想,捕捉关键词语品读出雪后景象的特点。
(1)“呵!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林、房屋,全都罩上了一
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2、生汇报:
①让学生说出所感。
②找依据词,品读,证明所感。
③播放课件:欣赏雪景。
(2)“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①导语激趣,继续引导欣赏。
②播放课件:欣赏银条儿、雪球儿。
③你想怎样形容它们?
④引导质疑并品析:“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
⑤赞一赞: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和遣词用句的绝妙。
⑥读一读:读出语感。
(3)“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①激趣引导欣赏。
②生汇报所见所感。
③品味重点词。
④悟情。
⑤感情读。
3、引导学生小结作者的描写方法。
4、欣赏全景,配乐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男女生配合读)。
5、悟情。
①读完后,你的心情如何?(高兴)
②(播放课件:嬉雪)他们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高兴、欢乐?
③设身处地,悟景悟情。
④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⑤结合课本,拓展延伸。
“拍雪景”(四人小组讨论——记录——汇报)
(二)深入学习第四段。
1、理解“瑞雪兆丰年”
2、结合写作背景悟情,情感得以升华。
作者的激情从哪来?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背景资料。
*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冲口而出的喜悦?(回顾品读“呵!好大的雪呀!”)
*想象:作者接着还会说什么呢?(呵!好大的雪啊!真是……)
五、研读运用,深化发展。
1、思考总结写作方法(通过写景与联想表达感情)。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达到背诵。
六、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小蜜蜂》积累本上。
七、板书设计:
第一场雪
雪前骤然变冷一读:呈现画面
雪中纷纷扬扬二读:品词品句
雪后雪大——景美——人欢喜爱三读:领悟情感
联想瑞雪兆丰年喜悦四读:以情带读
第一场雪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能抓住特点写景物,通过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而理解作者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抒发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下雪场景
师生边欣赏画面边背诵第三自然段
过渡语: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整整下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天放晴了,当作者推开门的时候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
(二)教学第四、五自然段
1、师:请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雪后”,(生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
师:你从哪些词语中品味出这种美的?把你找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部分学生上台写,其余学生交流)
2、师:粉妆玉砌本来是什么意思?
师:在课文中指用什么装饰,用什么砌成,结合课文内容再解释具体些。
(播放“粉妆玉砌”多媒体。)
(学生欣赏图片后,有感情地朗读“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师:看一看这“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3、品味“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多媒体出示:毛茸茸、亮晶晶、银条儿、蓬松松、沉甸甸、雪球儿
指名读这些词语,然后请学生点评。
师:怎样才能读出味道来呢?请同学们边观赏录相边读读这些词语,看是不是更有感悟呢?
(播放多媒体,学生边看边读边体会)
4、再用“读——欣赏——感悟”的方法体会“玉屑似的雪末儿”、“五光十色的彩虹”。
5、师:读这一段时,要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展现这幅美的画面,体会雪景这美。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可大声读,也可默读,可与伙伴读等等)
师:读得不错。你仿佛站在雪地里,置身于美景之中。
(多媒体出示:嗬,好大的雪啊!
嗬!好大的雪啊!)
师:读读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师:“嗬!”表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师:是又惊又喜,发出赞叹。赞叹什么呢?
(赞叹雪下得大。赞叹雪景非常美。还赞叹雪后人们喜悦的心情。)
师:这一“嗬!”含三赞:一赞雪之大,二赞雪景美,三赞人之欢。应该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范读:嗬!好大的雪啊!)
学生自读自评。
6、(多媒体出示“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让学生朗读)
(再次出现这一片段,“落光了叶子的、毛茸茸、亮晶晶、冬夏常青的、蓬松松、沉甸甸、轻轻地、簌簌地、玉屑似的、五光十色”这些词用红色显示,并提醒学生注意,再次让学生朗读)
(多媒体出示“()柳树上,挂满了()银条儿;()松树和柏树,堆满了()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落下来,()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彩虹。”)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
师归纳:我们写文章,如果用上一些恰当的形容词、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会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具体。
7、师:当你“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这时,你最想做什么?
学生想象。自由发言。
(播放多媒体。)
师:是呀,在那白茫茫的世界里,我们自由自在的玩耍嘻戏,打雪仗,堆雪人,拍照片,还有什么不高兴呢?那末,作者此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吗?请自由读课文。
师;你是从哪句话看出作者和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师:孩子们“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是真的吗?为什么这样写?
师:这是什么写法?(夸张的写法。)
师:也许是一阵风把树枝上的雪吹落下来,也许是孩子们掷的雪球把雪打落下来,而作者把它写成“孩子们的叫喊声把雪震落下来”这就突现了孩子们玩雪时的欢乐气氛,表达了作者无比欢乐的心情。
师:看到这如画的美景,听着孩子们的叫喊声,作者能不高兴,我们能不高兴。那么请同学再去朗读这一段。
(三)自学第四部分(第6、7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你能想像当农民看到这一场“瑞雪”,会是怎样的心情吗?
(3)、假如你是农民的孩子(小丰),请你设计一段小丰与爸爸的对话并写下来。
要求:把你读懂的内容与你的想像结合起来。
让学生充分想像,写下来,可同组同学合作,互相听听,看看,评评,然后指名表演。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雪后美景。希望我们今后每个人都能像今天这样用自己的真情,真心感受大自然的美,珍惜大自然的美,创造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美无处不有,校园里到处都是,你们现在就到校园去找找吧。
(五)作业设计: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
第一场雪教案3
师:我发现重庆的孩子特别聪明,老师非常高兴,老师的家乡在呼伦贝尔,前几天,那里下起了第一场雪(老师伴随音乐、画面深情介绍场景。)
上课。
师:一场及时的大雪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场雪》,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打开书,让我们伴随作者的描述去感受喜悦的心情。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词的字音。
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们来检查一下。
(媒体出示生词,学生认读。)
师:老师提醒一下,大家仔细看看这些生词,在字形和读音上有什么注意的地方?
生:沉甸甸的甸需要注意,玉屑的屑要注意读音。
师:非常好,谁愿意领着大家读一读。
生领读屑、瑞等生词。
师:我们来比赛谁认得快。(媒体出示生词,生依次认读。)
师:非常好,我们来分段朗读课文,好吗?
生:好。
请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齐读。(老师随机纠正玉屑、映着等字词的读音。)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雪?
生:及时的雪。
生:我认为这不仅是一场及时的雪,还是一场很美的雪,给孩子们带来了舒畅。
生:我认为雪像一位化妆师,把山川、树木、房屋打扮得非常美丽。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感受雪的大和美,边读边勾画出描写雪景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么收获。
生默读课文。
师:(巡视)她是抓住重点词。
师:好了,你来说一说。
生:我认为有第三段中的雪花簌簌,因为写出了雪的大。
生:我认为还有山川、树木,这段话
师:粉妆玉砌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多美啊,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生:呵,好大的雪啊!
师指导感情朗读。
师:还有吗?
生:我从第四自然段中的落光了叶子的松树上体会到了作者把雪后的美景描写的很好。
投影展示雪后的美景。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
生读落光了叶子的一句。
师:谁愿意继续。
生:显出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这里更加显示了雪化了之后的美丽景象。
投影展示雪末随风的景象。
师: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生读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五光十色的彩虹一段。
师: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生:我从这里体会到了雪花的大。
生:我从地上一会儿就白了也体会到雪下得大。
师:我们来看看105页下面这段话,偶尔扑哧一声,我们来感受一下。
生:我听到了积雪把枯枝压断的声音。
师:对,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感受一下。
生读。
师:多美啊,同学们声音再大一点,我们再读一次。
生读。
师:雪多大,景色多美啊!请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生活经验,想想什么叫瑞雪。
生思考,老师巡视。
生:我体会到这场雪预兆着明年是一个丰收年。
生:这预示着给农作物带来丰收。
师:你把这段话读一读。
生读。
师:听明白了,大雪可以把,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师:被指的是什么?
生:雪。
第一场雪教案4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和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2、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知道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雪“大”。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场雪》,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雪前、雪中的景象,那么雪后的景象如何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雪后。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
读了这一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感到雪后的景色怎样?
大家都有一个同感;都觉得雪后的景色很美,板书:景美
想一想,你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品味出这种美的?
刚才,大家把表现雪后景美的词语都做了分析,理解和体味得很好。
这段中除了写雪景美,还写了什么?(雪大)板书:雪大
你从哪些句子读懂的?
出示:呵!好大的雪!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指名读,齐读。
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场雪很大。
作者抓住了雪大,景美的特点,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童话般的雪白世界,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晶莹的世界,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场雪》公开课教案》。
看了这些画面,你最想说什么?
下面,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段,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写,再到粉妆玉砌的世界中去尽情地遨游一番吧!
在这粉妆玉砌的世界里,孩子们玩得最高兴,你们看,一群孩子来了(课件)
孩子们玩得怎么样?
文中是怎么写的?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五段
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孩子们很高兴。
出示:“那欢乐的叫声……”这是什么写法。
也许是一阵风把树枝上的雪吹落下来,也许是孩子们掷的雪球把雪打落下来,而作者把它写成“孩子们的叫喊声把雪震落下来”这就突出了孩子们欢乐情绪的高涨。
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心情怎样?
的确,这场雪给人们带来了欢乐,板书:人欢
刚才我们学习了四、五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从雪之大、雪之美、人之欢这三个方面来写雪后的景象的,齐读四、五段。
孩子们在雪地里只是自由自在游戏玩耍,而作者见到这场大雪联想到了什么?指名读6、7两段。
板书:联想
作者联想到了什么?板书:瑞雪兆丰年
什么叫“瑞雪兆丰年”,瑞雪是什么意思,“兆”呢?
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1、杀死害虫2、供应水份3、保护过冬)
文中有一句谚语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你能找出来吗?
什么是谚语,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你还知道哪些谚语?
同学们,看到雪景美,作者心里充满喜悦,板书:喜悦,想到来年的丰收,作者心里更加高兴,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高兴吗?你们听了老师介绍的时代背景后就能体会到了。
这篇文章写于1962年,1960-1962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时期,三年间,粮棉欠收,国民经济非常困难,在这期间,人们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啊!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看到了这第一场雪,心里无比喜悦,这是国家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走出困境的第一个信号,作者见到了这第一场雪,想到了光明前景,充满了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希望,所以也就倍加喜爱这第一场雪。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这种喜悦之情。
齐读全文。
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感受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后的景真美,满眼银装素裹,到处粉妆玉砌,雪中的人更乐,大人乐,孩子乐,最喜不过农民伯伯,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北国领略一下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神奇风光。
第一场雪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3、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课设计力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从而在自主学习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目标三个维度的整合。
二、教学流程
本篇课文建议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根据“预习”要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理清层次,熟悉内容。第二课时:精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等特点以及作者的联想,领会作者喜悦的心情,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㈠创设情境,导题激趣。
1、课件播放山村雪景动画。
2、谈话导题:同学们,欣赏了这雪景,你喜欢吗?想说些什么?作家峻青也很喜欢雪,他写的“第一场雪”可美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兴趣能激发学习动机,通过情境导入,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们进入自主读书与探究的氛围中。
㈡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学生根据“预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舒展其灵性和个性。
㈢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1、通过预习和刚才的初读,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已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清写作顺序、这场雪的特点以及作者的心情等。
2、哪些地方还没有读懂?请提出来。
学生在预习及整体感知后,通过生生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人人参与,说的内容更为广泛。让学生质疑,更能使学生说得兴致勃勃。
㈣重抓特点,读中领悟。
1、默读课文,说说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雪大”“景美”的?怎样体会出来的?
2、重点练读第3、4、5自然段。
首先,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其次,指名读文,师生评议。
读是学习语言、理解课文、感悟文本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通过默读、自由读、指读、评读等形式,让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写景抒情的方法。
㈤激*感,总结升华。
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首先,引导学生从雪大、景美、人欢以及作者的联想等方面去体会。
其次,抓重点词句读一读,以更深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2、教师讲述时代背景。
3、请学生结合背景资料,再读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心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读——思——议——读”,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思中感悟,体会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㈥反复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这是对学生的尊重。熟读成诵,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拓展延伸
1、课前搜集雪景图片、雪的诗文以及雪的作用的等资料。
2、课后要求选做以下内容:(可以完成一题或多题)
①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②用你喜欢的词语写句子,可以写一句或两句,也可以写一段话。
③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收集有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
将课堂教学引向社会生活,注重语文实践,学生的思路宽了,思维活了,想象的翅膀展开了,鲜活的个性凸现出来了,这才是新课程追求的境界。
第一场雪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第一场雪景的美。
2、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能说出自己对雪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学习成语:(时间为五分钟)
1、首先是我们交流学习成语的时间,这几天,我们交流的成语是与雪有关的,谁第一个来?
2、学生交流学习成语。(请两名同学)
3、其余同学的搜集的成语在小小组内交流。
二、读题,初悟课文中心。
1、同学们,刚才我们交流了与雪有关的成语,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雪景的文章,题目是《第一场雪》(点击课件)。
2、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齐读)
3、你感觉读得好吗?你来试一试?你为什么要把课题这样读呢?
4、真好,你把雪的美以及人们对这第一场雪的期盼都读出来了,好,现在我们就按刚才同学说的这种感情,再一次把这个课题读好。(齐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己一个人去读一读这篇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同时边读边想:《第一场雪》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学生汇报交流。
四、再读课文,读好课文。
1、过渡句:作者笔下的第一场雪感觉是这么突然,昨天还是阳春三月,今天就下起来了;这第一场雪感觉又是这么的及时,想到明年会有一个好收成,我们心中也是无比喜悦。从你们的发言中,教师也深深感受到给同学们留下感受最深的是这第一场雪的美景,主要集中在课文的第三、四、五小节。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们对这三小节的朗读,把你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可以自由选择读书的方式,个人读,或者小小组配合读。
2、学生自由选择读书的方式开始读书。
3、谁来读,你读得最棒的是哪一段。
第三节:
(1)学生个人朗读。(分两人)
(2)小组配合朗读。(一组)
(3)师:每当我看到雪花飞舞,雪花洗礼着这个世界的时候,《雪绒花》的旋律会在我的脑子里回荡。这曲子那抒情的旋律,准确地表现出下雪时的美好。雪绒花,雪绒花,小而白,洁而亮,仿佛对着我微笑这首曲子同学们在音乐课上刚学过!下面,就让我们在大雪飘飘时,去体验一下,雪绒花飘落在我们的手中、发梢时的感觉吧!(师播放录像)
(4)齐读。
第四节:
(1)学生个人朗读。
(2)小组配合朗读。(分两组)
(3)师:多美啊!我们看看这雪后的美景去!看的时候可以交头接耳、指手画脚,动起来!(播放录像)
(4)师:假如这段雪景再和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结合起来就更好了,请同学们来当当配音员,注意配音员要与画面协调,先试试再来!
(5)同学们尝试着配上录像朗读。(分两组)
(6)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全体起立,可以再加上些动作。
第五节:
(1)学生朗读。(两人或两组)
(2)你们喜欢堆雪人、掷雪球吗?我们赶快全部加入到这队伍来,齐读。
五、总结
《第一场雪》这篇文章就像一幅幅画卷向我们展开,有夜雪图、有瑞雪图、戏雪图、丰收图。让我们把课文的第3。4。5小节齐读一遍,把你们的所有感受都通过读表现出来!
六、引导学生自我感悟。
1、大家刚才已经跟随作者峻青去领略了他所看到的那一场雪,感受到了许多。雪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许多种情绪的东西,在每个人眼中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同学们,你们眼中的雪是怎样的呢?可以再到课文中与作者再次细细交流;也可以想想自己阅读过的有关雪的诗歌,散文;或者回忆一下自己看雪的情景(请同学们在小小组内先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来交流自己的感受。
七、布置作业:
许多同学与作者的感受是相通的,那么课后请你选择你喜欢的课文段落去背一背,如果你的感受不同于作者,课后可以把你眼中的雪它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交流。
第一场雪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的培养。
2、注意雪中和雪后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并体会作者怎样借写景抒发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3、学习作者有条理地记叙下大雪的情景,并抓住景物特点以及展开联想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体会作者借描写雪景所表达的预见到来年小麦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2、本文难点是作者是怎样在描述瑞雪的过程中透露自己内心的喜悦的。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解"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谚语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学习作者在描写景物中表达心情的方法。
3、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四段
①齐读这一段,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瑞雪兆丰年")"瑞""兆"你是怎么理解的?"瑞雪兆丰年"你又是怎么理解的?(及时的好雪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
②它的科学根据是什么?
先让学生动手在书上画出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科学根据从两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从积雪可以冻死害虫,雪化后可以促进庄稼生长来说明;一方面从老农的经验——积雪可以保护麦苗安全过冬来说明。)
③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充满喜悦的思想感情)
④下雪后,同学们最喜欢做什么游戏?你们的心情怎样?课文怎样写孩子们欢乐的心情?("堆雪人""掷雪球""欢乐的叫喊声")
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夸张)目的是什么?(突出了"人欢"。)
⑤朗读全文。
二、总结、扩展
1、根据板书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方面很有特色,作者无比喜爱这场瑞雪,这种感情既蕴含在对雪中、雪后景色的描写上,也直接通过联想表达出来。)
3、你认为这篇课文哪部分写得好?好在哪里?
4、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学习写法
(1)有序:按时间顺序,按下雪过程写。
(2)有物:从雪景写到人,再联想到来年小麦丰收。
(3)有情:为雪景而欢乐,为来年丰收而喜悦。
5、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对本课的学习,说说你观察到的雪前、雪中、雪后是怎样的景象。
(3)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有条有理,粗细有致,情景交融以及展开联想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三、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
《第一场雪》课后反思
尽管这次的教学比较顺利,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也要正视本课的不足。毕竟读写结合式的“双主”教学,是以前所没有的新的教学探索、新的尝试。要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完善这种教学模式从中总结经验。因为我们北方的孩子对雪非常熟悉与了解,所以在谈感受和写感想时较为顺利,但是在书中的好词佳句的积累上却忽略了。很多孩子急于展现自己那些不能称做打油诗的顺口溜,而把每课的词语积累给遗忘了,没有达到我想要扎实双基的目的。而且我的教学经验比较欠缺,在把握课堂方向时有被学生牵着走的痕迹,没有很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汇报结束后(部分学生的说和写)没有及时总结,学生的评价机会也不是很多,在这方面我应该加强。
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非常荣幸的得到了这次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机会,并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虽然在这次教学中我由于经验不足,在上课灵活掌控引导课堂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但通过此次锻炼后,我希望在今后漫长的教学路途上能够以此为转折点,继续探索、思考、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一场雪教案8
《第一场雪》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及作者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这一景象。文章字里行间虽无直抒胸臆,但情溢言表,在流畅、动人的景物描写中寄予情思,而这种情思正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而要抓住这种情,只有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他们在自己的表情读者朗读中去领会,去感悟,才能阅读训练中达到突出重点,把握情感的目的。下面我就教学“雪中”“雪后”两部分,谈谈自己的设想。
要让学生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先抓住文章的重点。所以,在学习“雪中”和“雪后”这两部分前,我先让学生从雪前、雪中、雪后和联想这几部分中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一定会指出是文中描写最美的雪中和雪后这两部分,而这部分的之所以美,就是因为作者在文中溶入了自己的情感,是文章的重点。至此,引出“雪中”“雪后”两部分学习内容。
一、自学“雪中情景”,学习写作方法。
首先,导语引入:“既然大家对雪中和雪后的美景感兴趣,我们就先来看看雪是自动么下的?”之后便指导学生运用“读—思—议—读”的方法学习:
①自由读,了解写什么;
②思:这一段写出了雪下得怎样?文中哪一句话最能突出“下得大”这一特点,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下雪的;
③议:根据上面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解决问题。④读:哪些地方是作者看见的,谁来读一读,看能不能读出雪下得很大的那种气势。读后指导,在读中怎样才能把雪下得大,哪些字词应重读。而后再读,要求读雪下大的特点。以此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写作特点。指导朗读技巧,要读出文章的"特色。最后,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自己写作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从而把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
二、学习“雪后美景”,体会思想情感。
导语引入: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天晴了。大家凭自己的经验,说说一夜大雪后,早上推开门一看,你是什么感觉?作者是怎样给大家描述的呢?接着让学生继续用“读—思—议—读”的方法来学习:
①指名读,大家闭上眼听,看能不能把你带入画中。老师范读,并总结这一部分应如何来读,进一步训练朗读能力。
②思: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内容?哪一句是概括持写雪景?“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这句用了什么手法,是什么意思?我们从此听作者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些方面听出来的?
③议:思考并讨论以上问题。
④再读。“是啊!这些优美的语句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些充满感情的语句!”最后让学生动手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并说说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收获?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这样的方法教学“雪中”“雪后”,充分体现了朗读教学的优越性,不但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第一场雪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景美,体会作者的心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
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积累,回顾: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哪些词语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快速把它写下来。
2、用上这些词介绍你印象中的第一场雪。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词语的积累,课堂上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读、写、记忆的机会。)
二、感受景美:
1、哪个自然段让你有这样的感受,放声朗读,想象画面。
2、和同座交流读后感受。
3、再读课文,动笔勾画、批注:哪些词句让你有这样的体会?
4、交流感受,相机指导:
(随学生的回答顺序出示):
句1:嗬!好大的雪啊!
(抓住!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句2: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引导想象,抓住词语全、罩、粉妆玉砌加以体会,感情朗读。)
句3: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抓住动词挂、堆及叠词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句4: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抓住簌簌地落下来、随风飘扬加以想象,体会动静结合的写法。)
5、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深究、发现、感悟的层次,以此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及边读边想象边体会的好习惯。)
三、感受人欢:
1、出示画面,展开想象:在这样的境界里,你最想干什么?
2、读一读第五自然段,读出高兴的心情。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4、赞一赞,夸一夸这一场雪。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体会景美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波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自然而然的体会人欢。)
四、体会联想.,加深认识:
1、读6、7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2、指名说,相机介绍有关雪与农作物的关系。
3、理解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五、情感升华,说写训练:
1、为什么课题为《第一场雪》。
(1)指名说。
(2)简介历史背景。
(3)感情朗读。
2、抒*感:这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呀,!
3、积累,识记。(机动)
(设计意图:破释题意,引导学生更深刻的领会文章中心。)
六、作业:
1、读读背背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课外阅读一篇写景的文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场雪教案10
1、知识目标:学会理解文章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
2、能力目标: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领悟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电脑课件
一、激情导入:
生说出风霜雨雪四种自然现象中最喜欢的现象及喜欢的原因,导入新课。
二、自学预习,感知本课学习任务。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这场雪有什么特点?
四、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如何抓特点表达思想感情。
1、看录相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部分,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出原因。
2、生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相互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谈出自己的感受,做好汇报准备。
4、学生汇报。
5、学生讲述自己所见过的最大的雪,谈谈当时的感受。
6、分析雪的作用及本课中作者的联想。
五、激*感,结束全文。
第一场雪
雪前骤然变冷
雪中鹅毛般一会儿积雪压枝
雪后景美人欢
联想:瑞雪兆丰年
第一场雪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谚语、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4.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谚语、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有关冬雪的录相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家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1.看录相,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录相,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呢?(大雪纷飞时的景象)。的确,在我国的北方,每当冬季来临,那漫天的飞雪,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无限的喜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场雪》。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入冬后的第一场雪的,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2.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及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呢?
学生甲:我来为大家介绍本文的作者峻青的有关资料。峻青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自幼家贫,只读了几年小学,抗战爆发后参加革命。这篇文章写于1962年。1960年—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期。当时粮棉欠收。国民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困难。人们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呀!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这第一场大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就写下了这篇散文,收录在散文集《秋色赋》中。
二、预习课文。
1.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组词。
3.画出难以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自己试着解决。
三、交流自学效果。
1.掌握字音。出示幻灯片投影,指名带读。
2.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茸:本音读“”,在“毛茸茸”中读“”。指又短又密又软的毛发。
甸:本音读“”。在“沉甸甸”中读“”。
骤然:突然,忽然。
凛冽:刺骨的寒冷。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四、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想一想,作者分哪几个方面来写这场雪的?
2.指名分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是从四个方面来描写这场雪的。
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联想
(2)你能试着分段吗?
雪前(1—2自然段)
雪中(3自然段)
雪后(4、5自然段)]
联想(6、7自然段)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你的同桌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雪后美景。
2.体会作者情感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雪不仅能给人带来欢乐,还能给农民们带来丰收。让我们跟随作者共同去体验一下吧!
2.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你还记得吗?
板书:雪前——雪中——雪后——联想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一)雪前、雪中、雪后的景色各具哪些特点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语句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二)抓住重点语句深入体会。
我们就用读的形式汇报。
1.雪前
(1)学生甲:雪前的特点就是天气变化大。
(2)学生分别读句子、谈体会。
①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
从“骤然”这个词体会到天气由暖变冷,变化特别突然。
②空中布满了钻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
铅色的阴云说明天阴得很沉,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风很刺骨。呼呼地刮着。
(3)教师小结:作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雪前气象的变化:阴——风——雪。
(4)谁愿意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呢?请学生练读后汇报读。
2.雪中
(1)按照雪前一部分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用读的形式进行汇报。
(2)学生汇报。
学生甲:雪中的特点是雪下得很大。
(3)谈重点句的体会。
①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上一会儿就白了。
鹅毛般的雪花表明雪片很大。
一会儿就白了,也说明雪下得很大。
②冬天的山村到了夜晚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
“簌簌地”“不断”表明雪下得又大又急。
③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
“压断”说明积雪很多,枯枝承受不住厚厚的积雪,就被压断了。
(4)教师小结:这一段雪中的景象作者就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不仅写了样子——“鹅毛般的雪花,”,颜色——“地上白了”,而且写了声音——“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偶尔压断枯枝“咯吱一声响”,因此,这部分内容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序。
(5)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3.雪后:
(1)雪整整下了一夜,雪后的大地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景色壮丽
(2)大家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来的?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作出记号,用读的形式进行汇报。
(3)学生自学。
(4)讨论后交流。
①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粉妆玉砌,指用白色粉打扮,用玉石砌成。用在这里,说明雪后世界变成了白色,非常壮丽。
②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这句话作者用了比喻,把积雪的柳条比作“银条儿”,把堆满雪的松柏枝叶比作“雪球”,描写出了雪后树木的形态、十分好看。
③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这里作者写出了两种色彩:玉屑似的五光十色的彩虹。阳光和雪花互相辉映所产生的瑰丽色彩。
(5)教师小结:作者即写出了雪后的静态美,又写出了动态美,使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那么,雪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带来了欢乐。孩子在堆雪人,掷雪球,欢乐的叫喊声使我们体会到人们的欢乐。)
4.看到场大雪,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瑞雪兆丰年”。)
5.什么是“瑞雪兆丰年”?这么说有根据吗?请同学们把有关的语句划在书中,再作交流。
6.学生汇报。
学生甲:“瑞雪兆丰年”指的是这场雪下得正是时候,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
学生乙:这么说是有科学依据的。积雪可以冻死害虫,雪化后可以促进庄稼的生长。
学生丙:农民们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积雪可以保护麦苗安全过冬。
7.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甲:表达出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
学生乙:表现了作者的满腹喜悦。因为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连年的自然灾害使人们企盼着丰收。看到这场瑞雪,人们必然联想到来年的丰收,所以人们的心情万分激动、欣喜。作者正表达了这种情感。
8.带着这样的情感,把这部分内容有感情地读出来。
三、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方面很有特色。作者无比喜爱这场瑞雪,把这种感情蕴含在对雪中、雪后景色的描写上,也直接通过联想表达了出来。)
2.你认为文章的哪部分写得好?好在哪儿?
3.围绕重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1)有序:按时间的顺序,按下雪的过程写。
(2)有物:从写景到写人,再联想到来年的粮食丰收。
(3)有情:为雪景而欢乐,为来年的丰收而喜悦。
四、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1.看录相资料,再次领略雪的美丽壮观。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
3.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在《采蜜集》本上。
五、作业
1.读课文。
2.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
第一场雪教案12
《第一场雪》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的一篇课文,曾经从资料上、网络上看过几位老师的执教,也现场进行一次观课、议课,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最早看到的是杭州师范学院黄老师提供的一个片段:
老师:《瑞雪》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文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第一段写了什么?
老师:今天中午,雪停了,天也晴了,那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把美写出来的?
课后,听课者与授课教师交流:
问:这么美的课文,并不适合默读,您为什么不让学生放声朗读呢?
黄老师回答:本单元的单元训练目标之一是学会默读的方法。《瑞雪》又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重点课文。教材的要求能够随便改吗?
问:您想到过改吗?
答:教材的要求可以擅自改动吗?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被文本约束,被教材限制。
成都市一所小学的文老师教过这篇课文,她这样描述:
今天上午,我刚刚和孩子们一起学了《第一场雪》。我觉得优美的文章,朗朗上口的文章,应该反复咀嚼,反复品读。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韵味生出,每一遍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冰箱的租赁合同范文
- 参建住宅协议书的编写范本
- 交通银行借款合同范本
- 房屋租赁合同终止声明书
- 物业公司管理协议书
- 旅游合作开发合同范文点评
- 建筑劳务分包合同格式范本
- 广东省茶叶原料采购合同模板
- 工程劳动力和施工合同示例
- 员工劳动合同续签互用协议
- 正余弦定理知识点权威总结18页
- 国企纪检监察嵌入式监督的探索与实践
- 浅议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
- 设备安装应急救援预案
- 深基坑工程降水技术及现阶段发展
- 暂堵压裂技术服务方案
- 《孔乙己》公开课一等奖PPT优秀课件
- 美的中央空调故障代码H系列家庭中央空调(第一部分多联机)
- 业主委员会成立流程图
- (完整版)全usedtodo,beusedtodoing,beusedtodo辨析练习(带答案)
- 广联达办公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