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古诗三首-竹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10《古诗三首-竹石》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竹石》诗的内容,感受诗人对竹子坚强不屈精神的赞美。
2.通过朗读、赏析、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理解《竹石》诗的内容和意境。
2.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介绍竹子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自读感知,整体把握:让学生自读《竹石》诗,初步感知诗意,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3.朗读指导,体会情感:指导学生朗读诗歌,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赞美之情。
4.赏析诗句,深入理解:通过赏析诗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5.合作学习,交流体会: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体会。
6.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拓展延伸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竹石》诗,并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能够通过赏析诗句,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3.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会,并展示合作学习成果。
4.学生能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展示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竹石》是一首赞美竹子坚强不屈精神的古诗,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体而言,本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理解与欣赏:学生能够理解《竹石》诗的内容和意境,感受诗人的赞美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2.思考与表达:通过赏析诗句,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合作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此外,本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通过诗歌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够培养出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对古诗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但可能对诗歌的深层次理解和欣赏还有待提高。在知识方面,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能够进行基本的阅读和写作。在能力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能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在素质方面,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尊重。
在行为习惯方面,六年级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和自律性,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尝试和探索。同时,他们也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愿意与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能力水平对其理解诗歌内容、欣赏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能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同时,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然而,六年级学生在诗歌的深层次理解和欣赏方面还有待提高。他们可能对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对诗人的情感和赞美之情体会不够到位。此外,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虽然已经具备,但在诗歌学习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针对学生的学情,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赞美之情。同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此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六年级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需要提前准备足够数量的教材。对于本节课,教师需要准备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拥有。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与《竹石》相关的学习资料,如诗歌解读、作者介绍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准备一些与《竹石》相关的辅助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包括竹子的图片、诗人郑燮的画像、诗歌的朗诵视频等。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涉及实验,因此不需要准备实验器材。但是,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诗歌创作相关的教具,如文房四宝、宣纸等,让学生亲自体验诗歌创作的乐趣。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
为了更好地进行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教师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可以将教室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配备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作为分组讨论区。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与《竹石》相关的图片和诗歌作品,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学习氛围。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竹石》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竹石》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竹石》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竹石》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竹石》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竹石》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竹石》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竹石》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竹石》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竹石》知识点,掌握《竹石》技能。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竹石》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竹石》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竹石》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六、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与欣赏能力提升
学生在学习《竹石》这首古诗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独立思考,对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把握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赞美之情,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
2.思维与表达能力增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思考。
3.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他们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共同探讨问题,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培养
5.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课前自主探索阶段,通过阅读预习资料、思考预习问题和提交预习成果,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寻找答案,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6.反思与总结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后拓展应用阶段,通过完成作业、拓展学习和反思总结,培养了自己的反思与总结能力。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促进自己的自我提升。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很高,他们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讲,并主动参与到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他们的表现显示出他们对《竹石》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的合作成果。他们通过讨论和合作,对《竹石》这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展示显示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3.随堂测试:进行了一次随堂测试,以检查学生对《竹石》这首古诗的理解程度。测试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这表明他们在课堂上对古诗的学习效果良好。
4.课后作业:布置了与《竹石》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可以看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进行了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提供了进一步的学习建议和资源。教师还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促进自己的自我提升。八、重点题型整理
1.题型一:分析《竹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答案:《竹石》这首诗以竹子为意象,通过描绘竹子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不拔,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和不屈精神。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寓意着人应该具备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2.题型二:解读《竹石》诗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两句的意义。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竹子在遭受千磨万击之后,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赞美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寓意着人应该具备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3.题型三:分析《竹石》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答案:《竹石》诗中的意象主要有竹子和石头。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的品质;石头象征着坚定不移、坚不可摧的精神。诗中通过竹子和石头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的赞美。
4.题型四:阐述《竹石》诗中的艺术特点。
答案:《竹石》这首诗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首先,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竹子和石头在恶劣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教育平台技术服务合同
- 耐腐蚀不锈钢购销合同
- 医疗网站建设某医院招标文件深度解析
- 招聘与配置服务合同模板
- 短期出差工作任务合同
- 联盟经营合同范本
- 加油站招标项目施工中的质量保证体系
- 主体劳务分包合同的优化
- 饲料新产品发布会购销合同
- 软件合同保密协议的实践指南指南
- 学校体育馆应急疏散预案
- Unit3lesson2说课稿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4年网络安全培训课件:保护企业信息安全
- 2024年6月2日《证券投资顾问》真题卷(79题)
- 金融知识进万家
- 招商专员培训资料
-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 福建省厦门市2024-2025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 江苏省苏州四市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4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4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