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七年级历史(开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由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由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此序号填在第II卷表格中的相应位置上。1.生活在周口店,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的原始人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会使用天然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故B符合题意;元谋人不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排除A;河姆渡人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排除C;半坡人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排除D。故选B。2.中华文明主要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下图所示的文物出土于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半坡人遗址出土的彩陶,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3.“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一般认为,材料中的“神农”是()A.舜 B.黄帝 C.尧 D.炎帝【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部落时期教民耕作制作农具是炎帝,又被称为神农,D项正确;部落时期舜的最大贡献是制定刑法,排除A项;黄帝的贡献主要是发明创造,排除B项;尧的主要贡献是教人耕种,他与题意中的神农称呼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A.奴隶制 B.分封制C.禅让制 D.世袭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这说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因此“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世袭制,故D项符合题意;A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奴隶制开始建立;B项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C项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5.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A.强化了诸侯权力 B.扩大了统治范围C.加速了西周灭亡 D.确立了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通过分封制度,……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可知,通过分封制度,西周王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因此,题干说明分封制扩大了统治范围,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强化诸侯权力的内容,排除A项;从“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可知,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排除C项;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6.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商朝人把文字刻在龟甲上或者兽骨上,这种文字已经具备汉子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7.《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可知体现了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这是商鞅变法的影响,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影响,不是背景、内容和过程,排除ABC。8.《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A.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B.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C.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和所学可知,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D项正确;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项;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是墨家主张,排除B项;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是儒家观点,排除C项。故选D项。9.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他是()A.老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结合所学知识,这属于法家学派的观点,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是韩非子,C项正确;老子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项;庄子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排除B项;墨子为墨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故选C项。10.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中央政府分管行政的是A.太尉 B.丞相 C.郡守 D.御史大夫【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中央政府分管行政的是丞相,太尉分管军事,郡守是郡的行政长官,御史大夫分管监察,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排除。11.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国家,为了更好的对全国进行统治,建立了中央集权制,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是A.咸阳B.渔阳C.大泽乡D.陈【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史称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地点不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不符合题意;故选C。13.“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①提倡以农文本,劝诫官吏关心农桑②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文景之治”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盛世景象,他们提倡以农文本,劝诫官吏关心农桑;他们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同时他们还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所以①②③④都是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A项正确;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所以⑤不是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排除BCD项。故选A项。14.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A.分化王国力量 B.提升儒学地位 C.监察地方势力 D.拓展统治范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监察地方势力,这样就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推恩令是为了分化王国力量,尊崇儒术提升了儒学地位,在河西走廊设立郡县拓展了统治范围,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5.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评论:“汉武诸将,首推卫霍,一舅一甥,其出身相同,其立功又同,亦汉史中之一奇也”。卫、霍二人相同的“立功”是()A.平定诸侯叛乱 B.率军北击匈奴C.统一漠北草原 D.打压地方豪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单于仓皇遁逃,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B项正确;卫青、霍去病共同反击匈奴,与平定诸侯叛乱、打压地方豪强无关,排除AD项;统一漠北草原的是冒顿单于,排除C项。故选B项。16.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A.下令释放奴婢 B.盐铁官营、专卖C.惩处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答案】B【解析】【详解】盐铁官营专卖是汉武帝时期的措施,符合题意,B项正确;刘秀为巩固统治,多次下令释放奴婢,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刘秀在政治上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民族关系方面,刘秀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7.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医圣”。他是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医圣”,B正确;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A排除;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编制五禽戏,C排除;明朝时期李时珍著有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D排除。故选B。18.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A.盘庚迁都 B.楚汉之争C.陈胜、吴广起义 D.光武中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光武中兴发生在汉武帝之后,D项正确;盘庚迁殷发生在商朝,在《史记》的记载范围内,排除A项;楚汉之争发生在秦末,在《史记》的记载范围内,排除B项;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朝后期,在《史记》的记载范围内,排除C项。故选D项。19.“……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结合所学可知,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与208年南下,首先击败刘表和依附刘表的刘备,占领荆州,进逼孙吴。孙权和刘备共同抗曹,派周瑜在赤壁与曹操决战。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善于水战,用火攻大败曹操。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巩固,刘备占领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基本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A项正确;官渡之战发生在曹操与袁绍之间,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排除B项;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末,是项羽与秦军主力的决战,排除C项;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排除D项。故选A项。20.“统治因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不巩固:内有持续十几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和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外有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掀起的反晋斗争,故统一局面并没维持多久。”此材料反映了西晋朝代的特征是()A.政权分裂,大权旁落 B.休养生息,稳定民心C.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D.文化交流,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八王之乱”、“流民起义”、“少数民族上层掀起的反晋斗争”等可知,西晋时期纷争不断,最终导致西晋短暂而亡,C项正确;西晋时期没有政权分列,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能体现休养生息和文化交流,排除BD项。故选C项。21.下列各项与东晋有关的是()①淝水之战打败前秦②多次北伐并成功收复中原③“王与马共天下”④都城在建康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317年,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建康,史称东晋。东晋是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南下官僚贵族和南方大地主为支柱建立的政权。司马睿在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子弟都作了高官,当时流传的“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东晋初年的政治状况。383年淝水之战东晋打败前秦,是以少胜多的战役。①③④正确。东晋虽然多次北伐但是并没有成功收复中原,②错误。D项正确;ABC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D项。2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起到促进作用 B.江南人民开始重视农业生产C.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工具和技术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晋南朝时,北方战乱较多,为躲避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带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是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A、B、D项不是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A、B、D项,故选C项。23.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体现中国古代农业注重A.发明改进工具 B.改良作物品种 C.顺应天时地利 D.加工农副产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顺天时,量地利”可知材料内容中说明发展农业要顺应天时和地利,故选C;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农业注重顺应天时地利,没有体现发明改进工具、改良农作物品种和加工副产品,排除ABD。24.书法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是在()A.秦朝以后 B.西汉以后 C.东汉以后 D.东晋以后【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出现钟繇、胡昭等一批书法名家,C项正确;秦朝流行小篆,但书法还没有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排除A项;西汉发明隶书,但书法还没有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排除B项;东晋已经出现了王羲之等大家,将书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排除D项。故选C项。25.学完了本册书,你对中国古代史有了基本的了解,下列符合秦汉时期时代特征的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得西汉进入鼎盛时期。西汉汉武帝时期推进了大一统的格局,秦汉时期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项正确;中华文明的起源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不符合题意,排除C想。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8分,27题14分,28题18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我们的祖先最早在长江、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1)材料中长江流域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指出最早栽培它的原始人。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2)材料中指哪一水利工程?它对四川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三图一铁制农具图二穿有鼻环的牛尊(3)材料中的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它们出现的作用是什么?(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种植作物:水稻。栽培人:河姆渡人。(2)水利工程:都江堰。影响:促进了四川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四川地区成为“天府之国”。(意思相近即可,2分)(3)出现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作用: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意思相近即可)(4)优越的自然条件(或靠近大江大河);注重兴修水利工程;注重科技创新(或创新生产工具)。(意思相近,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小问2详解】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以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小问3详解】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一可知长江流域这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河姆渡人生存发展提供基础,根据材料二可知水利工程对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根据材料三可知生产工具革新对生产力提高的巨大帮助,故答案是优越的自然条件(或靠近大江大河);注重兴修水利工程;注重科技创新(或创新生产工具)等。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汉书·张骞传》(1)材料中的哪些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的艰难?我们要学习“骞”的什么精神?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城的意义十分重大。——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材料三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摘自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3)材料中提到“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该商路的长期维持得益于西汉朝廷设置的哪一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该机构的设置有何重要历史意义?【答案】(1)反映出使艰难: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精神:不畏艰辛、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意思相近即可)(2)影响: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3)机构:西域都护。历史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反映了这次出使的艰难,体现了张骞忠诚国家、勇于冒险、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城的意义十分重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可知,西汉朝廷在公元前60年设置的管理西域的机构:西域都护。设置有何重要历史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1)材料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请依据材料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汉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自是之后,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考》(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有何变化?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魏书·高祖纪下》(3)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