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杂居相处,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2.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A.地方势力膨胀,威胁封建统治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C.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3.下列文物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A.打制石器 B.司母戊鼎 C.蹴鞠铜镜 D.青花扁壶4.歌曲《中国字》中唱到:“上中下,人口手,弓车舟,坐立走,中国人写中国字有中国心有中国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字”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5.在我国出土文物中,有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如图)。在《战国策.赵策》中有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的记载。这反映了()A.古代冶炼工艺完善 B.水利灌溉技术成熟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6.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中央集权加强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 D.儒学居主导地位7.下图为兴修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它被誉为分疏治水的成功典范,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8.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有教无类 B.崇尚“自然” C.克己复礼 D.民贵君轻9.如图中的内容反映的主题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韩非强调依法治国A.百家争鸣 B.效法古代 C.诸侯争霸 D.政权并立10.下图为秦朝的政治建示意图。据此可知,秦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统治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实施“推恩令” D.采取“独尊儒术”11.下图是我国统一货币秦半两钱。下列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半两形制沿用至今B.“半两”字体是草书C.春秋战国各国通用D.促进交流巩固统一12.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能立刻联想到()A.黄巾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黄巢起义13.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围魏救赵 D.退避三舍14.《汉书景帝纪》: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躬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易风移俗,黎民醇厚,(西)周云(说)成康,汉言文景,美矣!这段盛世是()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汉武帝大一统 D.秦统一全国15.为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针对封国势力强大的状况(下表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表),采取的措施是()内容类别人口(万)郡(个)中央45015封国85039A.分封制 B.推恩令 C.察举制 D.屯田令16.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①铸造五铢钱②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③统一度量衡④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7.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A.百家争鸣出现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藩镇割据形成18.图中物品(技术)交流主要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开通 B.班超经营西域C.海外贸易的发展 D.文成公主入藏19.以下示意图反映出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20.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B.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21.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之精华,集书法之大成,时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下列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王羲之行书风格的是A.《兰亭集序》 B.《张猛龙碑》 C.《颜氏家庙碑》 D.《九成宫醴泉碑铭》22.公益书屋是城市文明的一道美丽风景,丰厚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新华书店赠给公益书屋枣庄漫谷书屋的一批图书将要归类上架。下列涉及农业技术类的是()A.《水经注》 B.《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 D.《论语》二、材料解析题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遗址中的历史】(1)上图中A、B两处涉及三个古人类遗址。结合所学知识,按其所处年代的先后顺序,写出遗址名称。(2)与图2和图3相关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请你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传说中的历史】材料“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需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墨子尚贤》(3)材料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联盟首领的制度?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除了以上材料所示的三种途径外,请再举出一例。24.改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商君治秦,……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1)材料一中秦国“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与变法中的哪条措施的实行有着直接关系?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侯畏惧”秦国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南北朝时期,中国民族观念经过民族冲突与交融的长期实践,产生了巨大进步。特别是他在统治范围内雷厉风行推行汉化,使得一大批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基本不存在差别,同时奠定了隋唐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基础,为执行更开放的民族政策、更大范围内的民族交融提供了经验。(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所述内容与哪次改革有关?并说明此次改革的作用。(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改革的相同点(两点即可)。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盖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想出一种方法),用树肤、麻头及敝(破旧)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夸赞)其能(才能),自是莫不从用焉(从此都用他造的纸),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范晔《后汉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侯纸”出现前主要的书写材料,并分析蔡侯纸“自是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