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43475-2023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南 (正式版)_第1页
G-B-Z 43475-2023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南 (正式版)_第2页
G-B-Z 43475-2023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南 (正式版)_第3页
G-B-Z 43475-2023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南 (正式版)_第4页
G-B-Z 43475-2023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南 (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南2023-12-28发布2024-04-01实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GB/Z43475—2023前言 l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体原则 l5空间布局 26城乡融合发展 47绿色产业发展 58生态环境保护 9绿色生活与生态文化 附录A(规范性)生态文明建设标准清单 参考文献 ⅢGB/Z43475—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07)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湖州市人民政府、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湖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北京理工大学、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贵州省标准化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天津大学、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四川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中节能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核工业金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渝佳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天津市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福田区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秉声、林翎、邹新强、申文金、魏一鸣、娄显杰、杨伟、应珊婷、叶凌、杨贵羽、1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南本文件提供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布局、城乡融合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生活与生态文化的指导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以地市级或县(区)级行政区域单元为对象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自然地理或经济社会属性划分的特定地域单元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12723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绿色产品评价通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总体原则4.1整体推进,把握核心内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2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众满意程度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统筹空间布局、城乡发展融合、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培育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提炼建设方法、路径、机制,形成示范效应并持续改进提升。4.3因地制宜,标准规范引领。充分结合各区域自身特点和差异特性,着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标准的推广实施与应用,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规范、引领、保障作用。4.4公众参与,加大宣传推广。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化宣传,畅通参与渠道,培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推广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格局。5空间布局5.1基本原则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依据相关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加强国土空间开发管控,持续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坚持生态保护空间、自然保护地等自然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性调的高质量空间格局。5.2.1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以区域水资源评价结果和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禀赋特点,识别重要生态系统,明确生态功能极重要和极脆弱区域,提出城镇发展、农业耕地、产业发展的承载规模和适宜空间。5.2.2从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开发利用结构效率等方面评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判断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需求,在生态保护资源利用、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评价可能面临的风险。以规划评估、评价分析为基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保护类要素和城乡、产业、交通等发展类要素布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确定的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及《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要求,结合实际完善和细化区域内主体功能区,划分政策单元,确定协调引导要求,明确管控要求,遵循陆海统筹保护优先原则,统筹确定一个主体功能定位。依据生态系统识别结果,维持自然地貌特征,改善陆海生态系统,维护流域河网水系的系统性、整体3性和连通性,明确陆域、水域生态系统保护格局,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和生态廊道,合理预留基础设施廊道和基本生态水量。5.3.4.1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按照占补平衡、耕地非农化、种植非粮化的要求,开发利用有限耕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空间布局,宜符合附录A中表A.1相关标准要求。5.3.4.2合理确定农业发展规模,结合水土均衡条件,规划农业发展布局,提高耕地保有量。5.3.4.3农业园区规划宜结合区域优势和当地产业发展方向,农业园区规划宜符合表A.1中相关标准要求。5.3.5.1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结合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区域内经济社会产业发展,人口分布的因素,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和职能分工。5.3.5.2提出城市群、都市圈、城镇圈等区域协调重点地区多中心、网络化、集约型、开放式的空间格局规划,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城镇人口规模确定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将建设用地规模分解至区域内的各县,提高空间利用效率。5.3.5.3根据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5.3.5.4根据产业特色,宜按表A.1中园区建设规划相关标准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规划产业园区。5.3.5.5优化社区生活设施布局,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5.3.5.6宜按表A.1中相关标准要求发展具有城市特色的商业街区,合理设计商业区的空间环境布局。5.3.5.7宜按表A.1中相关标准要求,根据城市的性质和人口规模、用地和环境条件、设施的功能要求等,合理配置和布局各项公共设施用地。5.3.5.8宜按表A.1中相关标准的要求优化街区路网结构,优化公共交通规划与布局,加快换乘枢纽、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等设施建设。5.3.5.9宜按表A.1中相关标准的要求确定绿化用地指标,划定绿化用地面积,划定城市建设的各类绿色范围和控制线。科学安排绿化用地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城市绿地设计,开展公共绿地绿化,合理布局道路绿化隔离带。5.3.5.10合理规划区域内自然原生的河道湿地生态系统、城市蓝绿网格与开敞空间体系、城市的结构性绿地、水体等开敞空间。建设区域内尺度宜人、富有活力和文化特色的街道空间、广场空间、滨水空间等城市公共空间。5.4国土综合整治5.4.1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遵守耕地红线,推进国土综合治理。5.4.2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为依据,依据保障安全、突出生态功能、兼顾景观功能的优先次序,将生态单元作为修复和整治范围,开展国土综合整治。46城乡融合发展6.1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6.1.1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机制。宜以市县域为整体,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布局道6.1.2建立城乡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宜推行城乡基础设施统一管护运行模式,明确乡村基础设施产权归属,由产权所有者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提高管护市场化程度。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宜符合GB/T32555及表A.2中相关标准要求。6.1.3建立城乡路网一体规划机制,构建绿色低碳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宜实现县级行政中心15min上国道,30min上高速公路、60min上铁路;市地级行政中心45min上高速铁路、60min到机场。中心城区至综合客运枢纽宜30min到达,中心城区综合客运枢纽之间公共交通转换时间宜不超过1h。县乡村(户)道路联通、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因地制宜发展水运交通。宜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绿色出行比例宜达到70%以上。6.1.4推进市政设施管网建设。宜按表A.2中城市综合管廊相关标准的要求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6.1.5合理确定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以城镇化发展规模和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确定城乡一体化供水规模和布局,将农村分散的、独立的供水模式转变为集中或相对集中的、联网的、现代化的集约供水模式。6.1.6完善城乡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强化公共建筑物和设施应急6.1.7加强城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规划、建设和联网应用,统一技术规范、基础数据和数据开放标准。6.1.8加快推进城市清洁能源供应设施建设,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宜采用直流供电、分布式储6.1.10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行政村通邮、通快递、通燃气。6.1.11宜按表A.2中相关标准的要求开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开展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网、物联网基础设施全覆盖,提高5G网络城镇覆盖率、4K/8K超高清承载能力。加快信息、网络进村入户。6.2城乡空间宜居化6.2.1综合资源或特色资源优势、环境承载能力、人口规模和经济条件、功能联系等因素,按照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将城镇、乡村、景区等人口集中活动区域纳入统一的空间体系,明确城乡空间发展的功能定位、布局引导和规模等级,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6.2.2建立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建设海绵城市、绿色城镇、绿色社区。6.2.3采用微改造、微更新方式,实施城镇有机更新。宜按表A.2中相关标准要求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6.2.4开展整体风貌设计,突出不同区域、不同乡镇特色。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保护好城镇格局、街巷肌理和建筑风貌。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56.2.5注重镇景融合,打造景区镇。建设绿道等慢行通道,规划景观带和风景线,完善旅游服务设施。6.2.6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宜采用地域性的树种和绿植,保护古树名木。居住区、各单位用地的绿化植物不宜影响居民采光、通风和居住安全。定期开展绿化养护。6.2.7开展老旧小区、旧厂区改造。保护古遗址,整饬老街区,修缮老建筑。6.2.8优化城镇商贸服务功能,建设商贸综合设施,传承创新老字号,培育发展新零售,打造商贸特色街,建设提升农贸市场与专业市场。6.2.9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助餐、保洁、物流配送等现代生活服务业;社区安全建设宜按表A.2中相关标准要求,鼓励建设安全、便民、高效、互通、协同的绿色智慧社区。引导建惠民的邻里中心,构建镇村生活圈体系。6.2.10加强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管线秩序、建设秩序等城镇秩序管理。6.2.11建立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农村特色风貌规划相结合乡村规划建设体系。遵循乡土风貌、生态优势、地域特色等,明确村庄主体风貌,保留村庄原有特色,宜按照GB/T32000及表A.2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管理机制。6.2.12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和人员配备,加强城乡道路、水域、建(构)筑物、公共场所保洁。6.2.13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按相关标准(见表A.2)的要求改造农村公共厕所、旅游厕所,建立实施公共厕所长效管理机制。7绿色产业发展7.1绿色工业全面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格高能耗、高排放行业源头管控,提高工业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依法实施绿色监管。7.1.2工业能源资源管理7.1.2.1设立健全的节能管理机构,定期编制节能规划和实施方案,控制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总量指标符合年度目标要求。建立公众参与节能行动、违规用能举报制度等。7.1.2.2鼓励工业企业健全企业内节能管理组织机构。安排用能节能专(兼)职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用能节能奖惩制度,用能巡检制度等。宜鼓励工业企业和园区按照GB/T23331及表A.3中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等相关标准建立并不断完善能源管理体系,优化能源系统,加强能源管控,开展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工作。7.1.2.3根据本区域的能源资源条件和规划目标,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开展工业节能规划与节能设计,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按照行业及工厂节能设计规范相关标准要求,开展用能预算和项目前评估工7.1.2.4宜按照GB/T12723及表A.3中行业能耗限额类强制性系列国家标准的准入指标要求,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产能扩张,提高工业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完成规定目6标并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依法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7.1.2.5宜鼓励工业企业按照GB17167及表A.3中行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等系列国家标准要求配备工业能源计量器具,参照企业能量平衡、用能设备能量平衡等相关标准,定期开展能量平衡测试,开展能源审计、能效诊断与节能计算。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能源管控中心,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中管理模式,实现能源使用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与系统优化。7.1.2.6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节能技术、设备和高效节能产品,配套区域鼓励性政策措施,定期编制和发布推广方案,支持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7.1.2.7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加强工业余热余能多元、梯级、安全和高效利用。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分布式能源、智慧能源等多种方式,推动能源供需优化。7.1.2.8参照相关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等标准要求,开展过程评估、节能评估等能效评估工作。参照经济运行相关标准要求,开展主要用能系统和设备经济运行评估工作。7.1.2.9参照节能监测相关国家标准要求,分行业定期开展能源能效检测和节能监测工作。开展能效领跑者企业遴选工作,推进企业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7.1.2.10加强工业节能改造服务能力建设,宜按照GB/T24915及表A.3中相关标准制定并出台引导和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的专项措施,培育具有专业技术、融资能力强的节能服务企业,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设计、改造和咨询等服务。7.1.3工业水资源管理7.1.3.1设立健全的节水管理机构,定期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和实施方案,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确定的控制指标符合年度目标要求。建立公众参与节水管理、违规用水举报制度等。7.1.3.2根据本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和规划目标,以水定产,调整优化工业用水结构和布局,严格高耗水产业准入制度。在生态脆弱、严重缺水和地下水超采地区,严格控制高耗水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推进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7.1.3.3宜按表A.3中取水定额相关标准要求开展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计划用水管理,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并对超定额的企业分类分步限期实施节水改造。7.1.3.4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定期编制和发布技术推广方案,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7.1.3.5鼓励工业企业参照相关标准,配备用水计量器具,完善用水统计,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开展用水审计。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建立智慧用水管理系统,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中管理模式,实现取用耗排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与系统优化。7.1.3.6宜鼓励工业企业和园区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建立可持续水管理评价体系,开展可持续水管理评价工作。7.1.3.7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条件,推进非常规水利用。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的要求加强工业废水、再生水、海水、雨水、矿井水和苦咸水等非常规水多元、梯级和安全利用,逐年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7.1.3.8工业园区统筹水处理及分质供水系统,按照相关标准(见表A.3)进行水的循环利用和集中处理。根据企业用排水水质特点及要求,建立企业间串联用水系统。7.1.3.9积极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宜按照GB/T7119及表A.3中相关标准的要求,分行业定期开展节水标杆企业遴选,推进企业开展水效对标达标工作。7.1.3.10加强工业节水改造服务能力建设,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制定并出台引导和推动合同节7水管理的专项措施,培育具有专业技术、融资能力强的节水服务企业,为企业和园区提供节水设计、改造和咨询等服务。7.1.3.11宜按照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水的循环利用和集中处理。园区企业根据用排水水质特点及要求,鼓励企业间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提高工业园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率。7.1.4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7.1.4.1针对工业集中重点区域,以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和控制排放量为目标,依据生产过程中污染物减量对工艺技术和装备的要求,组织实施重点区域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行动计划。7.1.4.2针对河流流域,以降低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和总量为目标,组织实施重点流域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行动计划。7.1.4.3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和服务体系,根据相关标准及《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要求,编制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及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7.1.4.4根据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及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指导和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落实重点污染物的减排目标,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7.1.4.5重点区域宜制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名单,且通过审核的企业比例宜完成年度审核计划。7.1.4.6重点区域宜开展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清洁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7.1.4.7鼓励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改造。7.1.4.8根据国家清洁生产推行规划、有关行业专项清洁生产推行规划,优先在生态脆弱地区开展清洁生产重点项目扶持,工业企业宜制定并落实清洁生产的实施规划。7.1.4.9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宜优先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7.1.4.10建成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工业园区,生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稳定提高。绿色供应链。7.1.4.13绿色园区宜加强余热、余压、废热资源的回收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7.1.4.14开展绿色评价与服务,推广普及绿色产品,绿色产品宜符合GB/T33761及表A.3中相关标准的要求。7.1.5资源综合利用子产品、报废汽车、废旧纺织品、废旧动力电池、建筑废弃物等再生资源,加快回收再利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7.1.5.2围绕传统机电产品、高端装备、在技术研发与推广,引导再制造企业建立覆盖再制造全流程的产品信息化管理平台,再制造企业、再生利用品和再制造品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推进产品认定,鼓励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7.1.5.3加快推动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及产业规范发展。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工业资源综8合利用设计与规划,建设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区,推进再生资源跨区域协同利用,构建区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电器电子产品、汽车领域等行业开展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示范。7.1.5.4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为重点,宜按照GB/T32326及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推广工业固废处理技术装备,实现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深度资源化利用。化等行业功能,园区循环化改造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实现生产过程耦合和多联产,构建工业资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体系,以物质流分析为基础,推动构建产业园区企业内、企业间和区域内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运行机制。7.1.5.6健全固体废物统计制度。统一工业固体废物数据统计范围、口径和方法,全面摸底调查和整治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逐步减少遗留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7.1.5.7实施工业生产过程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业企业宜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7.1.6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7.1.6.1开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评估,明确各类可再生能源可开发空间,宜开展多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互补的集成能源系统应用。7.1.6.2定期制定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7.1.6.3推进绿色高效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产品应用,加强中低温太阳能热水系统和产品的建设和应用,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和部件的应用设计、生产建设、试验测试、安装验收等,开展太阳能热水系统绿色产品评价,推广应用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产品,推进中高温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热发电。推动绿色高效光伏产业发展和产品技术应用,推动绿色高效光伏制造设的规模化应用,提高光伏发电等新型电力在建筑用电的比例。7.1.6.4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开展陆上风电设计和施工,推动海上风电建设和维护,开展风电场水土保护,对风电场环境影响进行评价。7.1.6.5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推动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工作,开展氢能储运工作,进行加氢站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开展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推动开展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和应用,推动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应用,推动便携式燃料电池发电应用。7.1.6.6围绕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条、依据相关标准开展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充电服务平台信息交换系统、分散式充电设施的设计、安装、检测、消防、运行维护标准。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推动电动汽车应用,开展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规范充电桩技术和安全,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7.1.6.7推动生物质发电和供热利用,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推动生物质热解气化工程项目建设,开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进行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固体生物质燃料分析及工程建设等,推进生物天然气、有机肥专业化规模化建设。7.1.6.8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地热资源勘察与评价、地热钻井工程、地热供暖与制冷、地热7.1.6.9规范科学合理开展海洋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评价、技术评估等。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9要求,开展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估,对海洋能电站技术经济性进行评价,规范海洋波浪能电站环境要求,对海洋能开发与利用进行综合评价。7.2生态农业7.2.1.1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推广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方式。7.2.1.2养殖业符合禽畜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重点发展绿色养殖。7.2.1.3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地块和疑似污染地块名录。基地土壤检测值宜在GB15618规定的风险筛选值以内。7.2.1.4灌溉水质量宜符合GB5084的要求。7.2.2农田建设管理7.2.2.1加强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与管理,采用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注重农业污染治理及农业产品安全生产。7.2.2.2综合区域农业生产基本要素水土气热等条件,因地制宜地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7.2.2.3综合区域降水条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适水种植农业,保障农业用水的可靠性。7.2.2.4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粮油高产优质新品种和粮经复合高效种植模式。7.2.3.1推广回收、再生和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7.2.3.2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宜采用免耕或土地休闲等措施进行土壤肥力恢复。7.2.3.3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7.2.3.4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使用有机生物肥、农用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7.2.3.5鼓励使用有益天敌的或机械的除草方法,减少使用或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7.2.3.6逐渐减少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转基因技术。7.2.3.7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盐碱化,宜充分考虑土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7.2.4禽畜粪便处理7.2.4.1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畜禽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及还田利用。7.2.4.2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畜禽场固体粪便贮存设施设计及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畜禽粪便监测。7.2.4.3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对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污染物的排放宜实行集约化管理。7.2.5循环利用7.2.5.1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7.2.5.2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推广秸秆气化、饲料化、能源化、秸秆还田、编织等秸秆综合利用7.2.5.3鼓励推广使用人工捡拾回收、地膜机械化捡拾回收、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等技术。7.2.6病虫草害防治7.2.6.1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蔬菜类病虫害安全防治。7.2.6.2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水果类病虫害安全防治。7.3绿色交通7.3.1.1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全面提升行业绿色发展水平。7.3.1.2明确绿色交通发展目标,制定区域绿色交通发展规划,构建绿色交通制度体系及管理体系。7.3.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7.3.2.1交通基础设施相关规划宜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逐步形成与生态保护红线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7.3.2.2交通运输规划和建设项目宜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跟踪评价。7.3.2.3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交通建设项目规划、工可、设计、建设、运营和养护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宜开展生态选线选址。建设单位及时开展项目生态修复及评价工作,并组织开展绿色交通监督和检查。7.3.2.4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资源集约利用,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资源、岸线资源、土地资7.3.2.5加快推进枢纽场站、港口、隧道通风照明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7.3.2.6交通建设项目宜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资源,提高土地、岸线、7.3.2.7公路建设项目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的要求建设绿色公路、绿色服务区,做好动植物保护等工作。7.3.2.8港口建设项目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建设绿色港口。7.3.2.9航道建设项目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建设绿色航道。7.3.2.10机场建设项目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建设绿色航站楼。7.3.2.11铁路建设项目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建设绿色铁路客站。7.3.3优化调整运输结构7.3.3.1区域内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宜采用铁路和水运方式。7.3.3.2沿海及内河港口煤炭、矿石、焦炭、钢材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宜主要采用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中短距离运输宜采用新能源车辆、封闭式皮带廊道等方式。港口集装箱宜提高铁水联运和水水中转货运量,可采用江海联运、江海直达等运输方式。能源车辆和封闭式皮带廊道等运输方式。7.3.3.4城市货运配送宜采用共同配送、集中配送、分时配送等集约化模式。宜采用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等智慧化手段,减少运输空驶率、空载率。7.3.4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7.3.4.1区域宜加快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新增和更新的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车辆等宜按照国家要求优先采用新能源车辆。个人宜优先购买和使用新能源车辆。7.3.4.2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枢纽、物流中心、公交场站等建设及运营企业宜规划和建设充电桩、充电7.3.4.4船舶靠港期间优先使用岸电,建设区域宜大幅提高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比例。或清洁能源装备。7.3.4.6提升新能源在绿色交通中的占比,推广光伏停车棚等设施。7.3.5交通节能减排7.3.5.1持续推进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车淘汰更新,提高机动车清洁化水平。7.3.5.2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严格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加快符合相关标准的车辆推广应用。7.3.5.3宜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I/M)制度,建立超标排放汽车闭环管理联防联控机制,确保机动车污染物达标排放。7.3.5.4宜执行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准入制度。7.3.5.5宜统筹建设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设施,与城市公共转运处置设施顺畅衔接,宜开展船舶污染物电子联单管理,提高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化水平。7.3.5.6400总吨以下内河船舶宜开展分级分类分区防污染设施改造和加装,严格执行船舶强制报废制度,可提前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老旧运输船舶。7.3.5.7已建码头宜根据最新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开展环保设施自查并进行完善。7.3.6船舶及港口污染治理7.3.6.1宜鼓励港口企业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港口绿色等级评价工作。7.3.6.2统筹规划建设船舶及港口污染物、废弃物的接收、转运及处理处置设施。7.3.6.3鼓励编制实施港口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建设污染防治基础设施,提升港口环境保护水平。7.3.6.4码头企业宜按要求建设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鼓励实施污水循环利用。7.3.6.5新建码头宜规划、设计和建设岸基供电设施;已建成的码头宜逐步实施岸基供电设施改造。船舶靠港后宜优先使用岸电。7.3.6.6港口、码头宜备有足够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建立并执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转移联单制度。宜开展对外开放港口水域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接收、处置规划和建设。7.3.6.7原油成品油码头、库区及运输船舶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7.3.6.8干散货码头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在装卸、运输、堆存等环节实施降尘抑尘,大型煤炭矿石码头堆场宜建设防风抑尘设施或实现封闭储存。7.3.6.9港口企业和政府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配备相应溢油应急设备物资并进行演习演练。7.3.6.10鼓励港口企业根据港区污染排放源、环境保护目标等空间分布,建设港区环境质量在线监测7.3.6.11严格执行船舶强制报废制度,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客船和老旧运输船舶。加快推广三峡船型、江海直达船型和节能环保船型。7.4绿色建筑7.4.1基本原则7.4.1.1宜依据上位规划,制定绿色建筑专项规划。7.4.1.2根据本区域气候特色和资源现状,结合建筑不同功能,宜编制总体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与各类绿色建筑适用技术应用指南。7.4.1.3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近零7.4.2.1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对新建建筑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评价。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公益性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等重点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7.4.2.2本区域内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二星级及以上等级的绿色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宜不小于35%。7.4.2.3鼓励对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质量管理、效果评估等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认定。7.4.2.4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于绿色建筑项目,充分利用绿色债券市场为绿色建筑项目提供融资,鼓励保险公司为绿色建筑项目提供保险保障。7.4.2.5宜对本区域内绿色建筑项目建设效果进行后评估。7.4.3.1区域内宜开展既有建筑用能现状普查工作,建立既有建筑用能数据库,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划。7.4.3.2针对区域既有建筑,引导既有建筑通过能源托管等机制,开展节能改造和提升建筑质量。7.4.3.3既有建筑宜定期开展能源审计,标识建筑能效。7.4.3.4既有建筑宜定期开展碳排放核算,标识建筑碳排放。7.5绿色服务业7.5.1.1推广新科技应用于或改造物流设施和设备。7.5.1.2鼓励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再利用,优先推广使用可生物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鼓励发展包装逆向物流。7.5.1.3物流作业过程的气体污染、固体污染、液体污染、噪声污染宜符合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7.5.1.4鼓励建立高效的绿色物流管理体系,包括绿色物流发展规划、绿色物流组织管理制度、绿色物流信息统计制度、标准化物流作业流程等;鼓励建立高效的绿色物流运营方案,包括仓库合理布局、物流作业路径优化、多种运输方式的设计等;鼓励建立信息化系统,包括网络系统、电子单证管理、货物跟踪、客户查询等。7.5.1.5鼓励推广无人运输、无人配送等绿色物流模式。7.5.1.6鼓励企业设计产品考虑可回收性、可拆解性,优先应用再生材料、安全环保材料、可回收材料。宜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鼓励建立电器电子、汽车、动力电池、铅酸蓄电池和包装物等废旧物资的逆向物流回收体系,确保绿色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建立绿色物流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7.5.1.7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绿色物流的建设、评价和考核。7.5.2.1根据本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和条件以及绿色金融市场情况,确定绿色金融发展目标、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考核评估,不断提高绿色金融市场规模。7.5.2.2地方政府可建立绿色融资项目库、绿色融资企业库。金融机构宜完善绿色项目和绿色融资企业评价标准。7.5.2.3金融机构宜完善绿色金融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提升人员绿色金融业务能力。7.5.2.4金融机构宜主动开展绿色金融信息披露、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绿色金融环境成效评估等活动。7.5.2.5融资机构宜参照相关标准扩大绿色主营业务份额,积极投资绿色项目、资产和活动。7.5.2.6地方政府宜加强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具有专业技术、专业能力的绿色金融第三方机构和人员,积极服务绿色金融市场。7.5.3.1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完善自然保护区绿色旅游评价体系,严格实施旅游生态监管制度,形成绿色旅游评价机制。7.5.3.2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及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运营及管理,节约集约旅游用水、用地等自然资源,加强旅游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7.5.3.3宜鼓励旅游企业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建立标准体系,建设绿色旅游饭店、景区和街区,优7.5.3.4宜按表A.3中相关标准要求推动绿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鼓励生态较好的旅游目的地参照相关标准建设绿色旅游示范基地,设计绿色旅游的精品线路,提供绿色生态的住宿、餐饮、风景道路、标识系统等基础设施。7.5.3.5积极培养旅游者的绿色环保意识,定期开展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绿色旅游教育与培训。8生态环境保护8.1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8.1.1国土空间保护8.1.1.1开展国土空间调查。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运用空天地立体调查监测技术,开展土地利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的动态变化情况,建设土地调查和专项数据库。8.1.1.2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中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建立统一的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统一的基础信息平台。8.1.2森林生态保护与修复8.1.2.1开展森林调查监测规划。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森林生态系统调查和规划,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以及生态区位重要性等指标,确定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8.1.2.2强化森林保护与修复。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加强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护,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和土地综合整治等措施,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和后备资源培育,逐步开展被占林地森林恢复,加强森林经营和战略木材储备,通过近自然经营促进森林正向演替,逐步恢复顶级森林群落。8.1.3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8.1.3.1建立草原监测调查体系。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建立草原调查体系,健全草原监测评价体系,编制草原保护修复利用规划,完善草原自然保护地体系等工作。8.1.3.2推动草原保护与修复。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封山(沙)育林草、退牧还草,落实草畜平衡、草原禁牧轮牧等工作。推动重点区域荒漠化、沙化土地和黑土滩型等退化草原治理。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开展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原改良。8.1.4河流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8.1.4.1开展河流调查监测评价。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布设河流监测断面,开展水文水资源、水质状况、河流地貌、生物状况的调查和监测,开展河流生态现状评价。8.1.4.2强化河流生态规划与综合管理。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水量、水质监管,实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实施河(湖)长制,维护水功能区水质标准和基本生态需水,保证地下水采补平衡。8.1.4.3推进和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严格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执法,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应急管理。8.1.4.4加强河流保护与修复。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确保河流生态需水目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清水沟、刁口河流路生态补水等工程。实施污染物入河量控制,开展入河前人工湿地等生态净化工程。开展重点水源涵养区封育保护,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建设涵盖塬面、沟坡、沟道的综合防护体系。加强河道整治,实施河流地貌形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岸线资源修复治理。8.1.5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8.1.5.1开展湿地调查监测评价。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健全湿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价体系,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落实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开展湿地生态状况评价,提升湿地生态功能。8.1.5.2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建立退化湿地修复制度。提高江河湖泊连通性,加强原始沼泽湿地保护,开展退垸还湖(湿)、退耕还湖(湿)和植被恢复,加强生态湖滨带和水源涵养林等生态隔离带的建设与保护,优化防风防浪林树种结构。8.1.6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8.1.6.1开展海岸带调查监测评估。健全海岸带生态系统调查评估体系,开展红树林、盐沼、珊瑚礁、砂质海岸等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宜建立赤潮监测预警平台,加强赤潮等生态灾害早期预警监测,宜建立观(监)测系统和海上观(监)测平台,强化海洋生态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8.1.6.2实施海岸带保护与修复。推进海湾整治,海堤生态化、围填海工程生态海堤建设,加强实施后滨固沙植被修复、沙丘修复、潮间带补沙、沿海防护林建设等海岸线保护、管控和修复,强化受损滨海湿地和珍稀濒危物种关键栖息地保护修复,保护和修复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8.1.7荒漠沙地生态保护和修复8.1.7.1开展荒漠调查监测评价。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健全荒漠监测评价体系,推动荒漠保护修复规划,防止不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荒漠生态系统,进行科学保护和修复工作。8.1.7.2促进荒漠修复。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采取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草原改良、沙化土地综合整治等多种措施,加强沙区原生植被保护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对符合条件的沙化土地进行封禁管护。8.1.8.1全面摸底排查矿山情况。查清本区域矿山基本情况,全面核查矿山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等情况,逐矿逐项登记汇总,分类建立台账。8.1.8.2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重点解决历史遗留露天矿山生态破坏问题,依据《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加强矿山开采边坡综合整治,进行地形重塑、土壤重构、生态植被重建,恢复矿区生态环境。8.1.8.3基于矿产生态本底条件、资源环境,推动绿色矿山建设。8.2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8.2.1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8.2.1.1落实就地保护体系。宜按照表A.4中相关标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监管。合理布局建设物种保护空间体系,重点加强珍稀濒危动植物、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保护管理,明确重点保护对象及其受威胁程度,对其栖息生境实施不同保护措施。8.2.1.2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科学规范开展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恢复物种栖息地。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极小种群保护,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原力。8.2.1.3完善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体系。优化建设动植物园、濒危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中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和保育救助站、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等抢救性迁地保护设施。完善生物资源迁地保存繁育体系。8.2.2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8.2.2.1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宜按表A.4中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标准,建立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清单,构建生态定位站点等监测网络开展长期监测。宜开展农作物和畜禽、水产、林草植物、药用植物、菌种等生物遗传资源和种质资源调查、编目及数据库建设。8.2.2.2完善生物多样性评估体系。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开展大型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技术应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8.2.3生物安全管理8.2.3.1依法加强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监测管理。建立健全生物技术环境安全评估与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合理布局监测站点,快速识别感知生物技术安全风险。完善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建立生物安全培训、跟踪检查、定期报告等工作制度,制定风险防控计划和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8.2.3.2建立健全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监管制度。实施生物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调查登记,制定完善生物遗传资源目录,建立生物遗传资源信息平台。完善获取、利用、进出境审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生物遗传资源对外提供和合作研究利用的监督管理。8.2.3.3持续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水平。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加强8.2.4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8.2.4.1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开展新作物、新品种、新品系、新遗传材料和作物病虫害发展动态调查,加强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8.2.4.2规范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经营活动。发展野生生物资源人工繁育培育利用、生物质转化利用、农作物和森林草原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产业。制定自然保护地控制区经营性项目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鼓励原住居民参与特许经营活动。8.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8.3.1宜建立生态效益评估机制,规范和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8.3.2宜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对区域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进行评估,确认区域生态系统本底状况及其动态,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形成生态产品目录清单。8.3.3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开展包含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功能量和价值量的陆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报告工作。8.3.4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开展生物资源存量、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支持服务等生态资本的评估、核算与报告工作。8.3.5推进生态产品资源方与投资方、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精准对接,探索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三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模式,开展生态资源权益交易试点。8.3.6通过纵向转移支付、横向转移支付、异地开发等方式实现优质生态产品可持续和多样化供给。8.3.7以生态资源抵押、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等绿色金融方式,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经营开发主体提供资金保障。8.4环境污染防治8.4.1大气污染防治8.4.1.1实施总体环境空气质量监控。宜按GB3095及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针对不同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分级要求,开展空气治理监测检测与督查工作。8.4.1.2加强重点行业固定源污染物排放控制,宜按GB16297及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钢铁、8.4.1.3加强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的要求,开展汽油车、重型柴油车排放监管工作;推进机动车和油品标准升级,加强油品等能源产品质量监管。8.4.1.4加强民用散煤、秸秆焚烧、道路施工扬尘等大气污染面源防控。8.4.1.5提升大气污染治理能力。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对电解铝、火电厂等重点行业脱硫工艺技术进行规范,对燃煤烟气脱硝工艺技术进行规范,对燃煤电厂、垃圾焚烧除尘工艺技术进行规范,鼓励企业选用高效率低能耗的大气污染治理设备产品。积极推动大气污染治理装备设施运行效果提升,开展燃煤烟气脱硝、脱硫、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除尘等装备运行效果评价。8.4.1.6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服务整体水平。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对烟气污染治理、工业有机废气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组织开展运营服务效果评价。8.4.2.1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管控。合理确定污水收集方式,可采用集中处理或分散处理的方式,对污水就近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宜按GB8978及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城镇污水达标排放督查行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应相关标准要求。8.4.2.2提升城镇污水治理能力。建立配备城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的建造及污水处理宜参照相关标准要求。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规范,加强河道整治与管理,对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臭气处理进行规范,对农村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进行规范,对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进行规范。8.4.2.3针对区域内河道、湖泊等水域,建立河长制等水域环境负责机制,保护水体环境。8.4.2.4广泛开展城镇再生水回用工作。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对城镇再生水设备、再生水厂运维及安全进行规范,推动城市杂用、景观环境、地下水回灌、绿地灌溉、农田灌溉等领域的城镇再生水利用。8.4.2.5加强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管控。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纸浆造纸、纺织染整、钢铁、肉类加工、制糖等重点行业污染达标排放督查。8.4.2.6广泛开展工业再生水回用工作,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推动企业循环冷却水、热处理清洗废液、熔铸冷却水等再生利用。8.4.2.7提升污水处理装备产品质量。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鼓励企业选用高效率低能耗的水污染治理设备产品;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开展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村镇污水、污泥处理等设施运营服务效果评价。8.4.3土壤污染防治8.4.3.1实施土壤环境监控。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土壤环境监测。8.4.3.2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强化建设土地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对农用地土壤治理与污染风险进行管控。8.4.4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8.4.4.1建立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处置体系,集中收运集中处理。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填埋、焚烧过程的污染控制达标督查工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8.4.4.2提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能力。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开展餐饮业餐厨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对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进行规范,对生活垃圾填埋技术进行规范,对大件垃圾收集和利用技术进行规范。8.4.4.3广泛开展建筑废弃物处理处置工作。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提升建筑废弃物处理处置能力。8.4.4.4加强农业农村固废综合处理处置与利用。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处置与利用,开展秸秆、烟草等综合处理处置与利用,开展农业用薄膜、包装等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处置。8.4.4.5广泛开展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利用工作。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对尾矿、粉煤范。对一般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置,对废玻璃、废不锈钢、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进行规范。8.4.4.6根据危险废物分类制度、污染环境责任制度、标识制度、经营许可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等制度要求,参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加强危险废弃物管理和处理处置。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危险废物贮存、焚烧、填埋污染控制工作,管理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等。8.4.5噪声(振动)污染防治8.4.5.1严格控制工业、建筑、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振动)污染,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社会生活噪声排放、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排放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8.4.5.2对于生态保护区域,宜设置相应的声屏障及噪声控制标识,对于居住区、学校等场所,宜设置禁止鸣笛等相关标识,降低噪声污染。8.4.5.3加强职业危害风险防控与管理,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对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实施分级与管控工作。8.4.5.4提升噪声(振动)污染控制水平和合理规划布局,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工业企业、一般环境、城市轨道交通等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控进行规划引导。8.4.6核辐射与电磁辐射污染防治8.4.6.1实施环境电磁辐射监控。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的要求,开展环境电磁辐射监督管理。8.4.6.2加强核辐射污染监控与防治。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要求,对放射性物料分类、运输、贮存及固体废物填埋过程进行规范,加强核电厂核辐射污染排放控制与防护。8.4.7灾害防护及环境事件处理8.4.7.2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企业宜开展风险物质识别,确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等级或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8.5应对气候变化8.5.1宜定期编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协同许可制度。宜按GB/T32150编制适合于行业的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要求标准;根据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要求,确定行业排放限额标准,设立排放准入门槛,制定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分配方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符合上级管控目标要求。8.5.2工业企业宜健全企业内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组织机构。安排专(兼)职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计量、核算、监测、气候风险评估等工作。鼓励工业企业和园区建立温室气体管理体系,开展温室气体管理评价工作。8.5.3工业企业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开展企业边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在线监测管理系统。8.5.4积极推广国家鼓励的减排技术项目,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利用,优化利用化石能源,并配套区域鼓励性政策措施,定期编制和发布技术推广方案,支持企业开展减排技术改造。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宜按表A.4中相关标准,开展基于减排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工作。8.5.5积极推进低碳企业建设,依据低碳企业评价体系标准要求,分行业定期开展低碳企业评价遴选工作。8.5.6加强第三方核查机构能力建设,参照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通用指南及审定核查机构及人员的要求,培育第三方核查服务企业,为企业和园区提供温室气体排放及适应气候变化等核查服务。9绿色生活与生态文化9.1公共机构9.1.1公共机构定期编制节能、节水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本单位用能、用水系统管理制度。公共机构9.1.2公共机构宜加强标准化管理。宜按表A.5中相关标准建立本单位能源管理体系。9.1.3公共机构宜在定额范围内使用能源和水资源。加强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支出管理,建立台账,超过能源消耗定额、用水定额使用能源和水资源的,宜进行节能、节水改造。9.1.4公共机构宜实行能源资源消费计量制度,配备管理人员,宜按表A.5中相关标准要求,配备能源和用水计量器具,区分用能种类,对用能、用水系统实行能源资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公共机构宜参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开展能源资源统计工作,指定专人负责能源资源消费统计。9.1.5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维修改造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节水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9.1.6宜按表A.5中相关标准规定进行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和用水审计,对本单位用能、用水系统、设备的运行及使用能源资源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性评价,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9.1.7公共机构宜采购列入节能、节水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产品、设备,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9.1.8推动高效节能节水产品、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公共机构宜加强用能系统和设备运行调节、维护保养、巡视检查。公共机构宜建立供水、用水管道和设备的巡检、维修和养护制度,编制完整的用水管网系统图,定期对供水、用水管道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管道设备运行完好,漏损率宜小于2%,严格杜绝跑冒滴漏。公共机构宜加强重点用水设备管理,制定并实施重点用水设备操作规程。9.1.9公共机构宜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数据中心、网络机房、食堂、开水间、锅炉房等部位及制冷空调系统、供暖系统等重点用能系统的用能情况实行重点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9.1.10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方式实施节能、节水改造。委托节能、节水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节水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公共机构选择物业服务企业,宜考虑其节能、节水管理能力。公共机构与物业服务企业订立物业服务合同,宜载明节能、节水管理的目标和要求。9.1.11公共机构宜进行节能、节水和投资收益分析,在节能、节水改造后采用计量方式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9.1.12鼓励公共机构利用太阳能光热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浅层地能等新能源技术。9.1.13宜按表A.5中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公共机构定期调适,确保用能、用水等系统正常高效运行,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9.1.14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分类定期开展节水标杆和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遴选。9.1.15公共机构宜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排污水,排污水宜符合GB8978的要求。公共机构宜根据分质用水原则,合理设置供排水和水回用系统。9.2绿色生活9.2.1鼓励区域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的通知要求,开展绿色家9.2.3宜按表A.5中相关标准推进实施垃圾分类制度,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降低生活垃圾增长率,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9.2.4宣传引导居民实现低碳驾车、公交出行、共享出行等出行方式,鼓励绿色出行,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9.2.5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绿色产品标识认证产品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9.2.6在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家庭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9.2.7鼓励开展绿色会议,从会议方式、会场布置、住宿餐饮、无纸化等等方面减少环境影响。9.2.8引导消费者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9.2.9鼓励居民实现绿色餐饮,积极推广半份菜、小份菜、一次性餐具使用、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等相关服务内容。9.2.10积极推进绿色政务服务,包括政务在线查询办理覆盖率等内容。9.2.11推进强化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制定绿色产品采购目录。9.2.12鼓励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衣、食、住、行9.3生态文化9.3.1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系统梳理生态文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和规章,区域各级宜建立学习机制,深入学习生态文明思想。9.3.2在文化传播、意识形态建设等各领域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培训,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在社区、学校开展相关的生态文化宣传活动,鼓励绿色志愿服务者参与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岗位创建等形式,提高民众参与度。9.3.3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宜建立生态文化教育培训体系。9.3.4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GB/Z43475—2023(规范性)生态文明建设标准清单表A.1空间布局章节对应条款引用文件GB/T28407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3130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Z32711都市农业园区通用要求GBZ32339创意农业园区通用要求GB/T21334物流园区分类与规划基本要求HJ/T409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SB/T11011特色商业街评价指南GB50442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A/T1148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编制指南GA/T1403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规划编制指南JT/T960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GB5042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版)GB/T19535.1城市绿地草坪建植与管理技术规程第1部分:城市绿地草坪建植技术规程GB/T19535.2城市绿地草坪建植与管理技术规程第2部分:城市绿地草坪管理技术规程表A.2城乡融合发展章节对应条款引用文件6城乡融合发展GB50838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T38550城市综合管廊运营服务规范GB/T36333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AQ/T9001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GB/T38353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章节对应条款引用文件GB/T29456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2043平板玻璃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0259水泥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2042煤炭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2019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2041焦化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0258钢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7482电解铝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9964造纸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8899化工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8706陶瓷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7790船舶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9973纺织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8218火力发电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7779数据中心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6713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GB21350铜及铜合金管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6891莫来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6892刚玉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6888预拌混凝土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6887合成革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39硫酸钾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136海绵钛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13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47多晶硅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138磷酸一铵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139磷酸二铵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0184沥青基防水卷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36.1甲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第1部分:煤制甲醇GB21248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141工业硫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0183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48钛及钛合金铸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137铜及铜合金线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表A.3绿色产业发展(续)章节对应条款引用文件GB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0185铝塑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0529乙酸乙烯酯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40炭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35稀土冶炼加工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42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43铜及铜合金棒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2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140纯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5327氧化铝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337铁矿选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3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0527聚氯乙烯树脂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336铁矿地下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45煤炭露天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38聚甲醛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338工业硅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2034金精炼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335铁矿露天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