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八章 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多样化格局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八章 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多样化格局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八章 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多样化格局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八章 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多样化格局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八章 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多样化格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多样化格局第一节老作家散文的新收获第二节中青年散文作家群的崛起第三节女性作家群散文创作的高潮第四节文化散文的兴盛第五节杂文与报告文学的复兴

2概要第四章第一节老作家散文的新收获一、巴金

巴金是一位誉满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新中国成立前即以长篇小说《家》《春》《秋》等著称,新中国成立后,巴金出版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大欢乐的日子》《友谊集》《新声集》《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情感》等众多的散文集,其中,写于新时期的《随想录》最为重要。《随想录》共分为5集:《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每集30篇,共150篇,42万字。文艺界评论它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这是新时期散文的珍贵收获,也是巴金个人创作史上最后吐露异彩的华章。第四章4

《随想录》篇幅浩繁,内容广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回忆往事、怀念故人之作,如悼念茅盾、赵丹、靳以、方令孺、冯雪峰、胡风、老舍等亡友以及悼念亡妻萧珊的作品。在这类挽悼性散文中,这位历经沧桑、饱经忧患的文坛宿将,以自身的深切体验和独特见解,对“文化大革命”的荒诞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也对自己作了无情的解剖。全书既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又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随想录》突出的思想成就,在于作者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与痛苦的经历,站在亿万人民的立场上,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反思。这是贯穿于150篇文章的基本思想。《随想录》篇幅浩繁,内容广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回忆往事、怀念故人之作,如悼念茅盾、赵丹、靳以、方令孺、冯雪峰、胡风、老舍等亡友以及悼念亡妻萧珊的作品。《随想录》突出的思想成就,在于作者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与痛苦的经历,站在亿万人民的立场上,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反思。《随想录》在思想上的另一独特性还在于充满了作家的自省意识,无情地、痛苦地、赤裸裸地呈现自我。

《随想录》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写法的不拘一格,不受约束地抒情写意、生发议论、侃侃而谈。《随想录》的风格是化奇警为平淡,寓热烈于质朴。文章看似不讲究构思、结构、手法,甚至语言也是直白的口语,但这正显示了其散文技巧高度圆熟练达。文字的随意,达到了返璞归真、至巧近拙的境界,正是艺术的最大自由。巴金的《随想录》以他诚实的艺术人格和一颗痛苦燃烧的心灵而受到读者的赞许。在《随想录》中,巴金对自己所走过的人生之路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和全面的总结,对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作了诚恳的自责,并对他人的错误言行给予了严正的批评。他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袒露“自我”的真诚的人格力量,他的率直、坦荡的品格,形成了文章明澈、热烈的风格。在语言的运用上,于朴素之中显出优美,在通脱之中造出意境,显示出深厚的语言功底。知识链接:

《随想录》的艺术价值在于文中的动人诗意。而这诗意来源于作者思想和感情的真实。尤其是《怀念萧珊》,作者的千种柔情、万缕哀思都倾注在对亡妻生前死后的具体描述中。文章主要叙述了在艰难困苦中萧珊对巴金的帮助,她在生命垂危之际的善良愿望和遗恨,真实地再现了他们最后相守时的痛苦与幸福。作者写了她去世后自己的悲痛、思念与歉疚,并缅怀了30年风雨同舟的夫妻情感。他虽然写的是个人的遭遇,但又时时把这场遭遇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劫难过程联系在一起,使散文中所写的日常生活场景都超越了个人的意义,成为特殊的历史年代里的一个知识分子的见证。在这篇悼文中,巴金保持了那惯有的真挚、深切的感情和坦荡、晓畅的抒怀。萧珊长逝时,正是风雨如晦的1972年,当时巴金尚不自由,所以尽管他悲怆的心情如浪潮一般,但心头却如大石在压,一句悼念的话也写不出来。1978年,祖国新生,万象更新,巴金深埋心中的怀念之情,奔涌而出。

在这篇散文里,寄寓了作者的无限深情和无尽的思念,如作者受批斗后回家见到萧珊,“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萧珊病重住院,巴金每天去陪她大半天,这段时间“既感痛苦又感幸福”,再写从病房走回家里,“走进空空的、静静的房间……”言辞虽不激烈,但“辞愈缓而情愈切”,正是通过朴实无华的词句,显示了作者深沉的感情。二、冰心

冰心新时期主要在散文领域卓有建树,著有散文集《晚晴集》《记事珠》《我的故乡》《冰心近作选》等,并有《冰心文集》《冰心散文全编》等多种版本行世。代表篇章有《绿的歌》《霞》《谈生命》等。

《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在生命暮年所写的一篇带有比喻、象征,有着哲理寓意的“生命体验”散文。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前两部分寓“意”于“象”,平静对待苦乐,是以相同的意思、不同的比喻,做了“复沓”的强化表达,写得神采飞扬;最后一部分直抒胸臆,升华哲理,说出了作者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后的生命“体验”,十分惊警动人。8三、孙犁

孙犁在新时期主要从事散文创作,代表性散文集有《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等,《父亲的回忆》、《母亲的回忆》、《亡人逸事》、《耕堂读书记》、《书的梦》、《黄鹂——病期琐事》等是其中的名篇。孙犁的散文境界高远,语言醇美。其中,《黄鹂——病期琐事》通过作者在养病期间对黄鹂鸟的一系列观感的回忆与描叙,表达了对美的事物的倾心与赞美,对无视和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同时又体现了作者对美的本质的深切理解,揭示了美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的哲理,文章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尤其是从事艺术美创造的作家、艺术家对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诚渴望。

9

孙犁在《黄鹂——病期琐事》这篇散文的构思上独具匠心。他先从童年时代的往事娓娓道来,回忆了在战火间隙中第一次见到黄鹂的魅力,虽只寥寥几笔,但本身就已隐含了深意。然后,描述了作者养病期间所亲历的几个生活片段。文章开头,写黄鹂的不常见,可谓一“抑”,正为下文正面写黄鹂,写与黄鹂的“交往”作铺垫。接着,作者以大部分篇幅,写自己和黄鹂的几次交往。第一次作者写在抗日战争的炮火洗礼中,“听到了黄鹂的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作者写他和黄鹂的第二次“交往”是在和平环境中的青岛海滨。作者在这绿色之城安居休养,环境格外宁静,黄鹂便被赋予一种悠然、安谧的情调。每天早上,“看见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有时候看得淋漓尽致”,“真是饱享眼福了”。一幅多么恬静、优美的画图,这正和当时人民的安居乐业、幸福宁静的生活相吻合。我们从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情随境迁,对于美的更加细致而深入的探索。这时的黄鹂是带给人们快乐的使者,是善良与正义的象征。作者对于美的事物热烈追求,爱护它、维护它,而对试图破坏美、摧残美的行为进行了谴责。

第四章10

作者第三次和黄鹂“交往”是在第二年到了太湖以后。在“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江南,作者写道:“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作者由此生发出奇妙的想象,由一种具体的、实在的美,幻化、升华为一种更高的,也更带普遍意义的美的境界,即所谓美的“极致”。“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作者进入了自由飞翔的抽象思维的王国,自己也达到了“极致”———一种思维力和想象力获得充分发挥的“极致”。

这篇散文的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虽不刻意求新,但优美流畅。作者借助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把人生的哲理讲得明白深入。文中虽然寄寓着理性的思考,但极富文学色彩。11四、杨绛

杨绛在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主要代表作有《干校六记》(包括《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等。她的代表作《下放记别》着重描述了杨绛、钱锺书夫妇作为知识分子被下放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前后的一段生活情景。作者对那个特殊时代的不满,对知识分子悲剧命运乃至对整个社会前途的担忧,在文章里都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那个疯狂年代里人性的疯狂也有着极大的愤怒。但文章在写法上突出了“平静”二字,以纤细入微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显示出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冷静超然的人生态度,并且在淡远平和中还不乏一种幽默和调侃,这充分体现出作者高深的人生修养和坚定的生活信念。作家小传:

杨绛:超然体悟世俗人生

杨绛(1911—2016),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文化大革命”后主要的散文创作成果是《干校六记》,记述作者1969年底到1972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经历。另一个随笔集《将饮茶》,部分也写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遭遇,但更有价值的,是回忆亲人往事的部分。另出版有《杨绛译文集》。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记述了他们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感人至深的回忆录《我们仨》。第四章14第二节中青年散文作家群的崛起一、贾平凹

贾平凹散文创作的成绩主要体现在《月迹》、《爱的踪迹》等几部散文集中。他的散文主要取材于哺育了他的商州那块土地,对自然美、人性美、风俗美的采撷和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构成了他的散文的两大母题。前者如《溪》,写流淌着童年美好记忆的故乡的溪流;《月迹》写纯真的童心对美的向往;《清涧的石板》写民性的坚强与淳朴;《月鉴》中的妻子、《钓者》中的钓者、《五味巷》中的街坊邻居,从不同侧面表现人性美;《关中论》、《秦腔》描绘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画。后者如《观沙砾记》,从一颗沙砾在沙漠中便灿灿然,放到手里则黯然失色,悟出“世上什么东西生存,只有到了它生存的自然界中,才见其活力,见其本色,见其生命,见其价值”的人生哲理;《读山》参悟大自然的玄妙,认为山是一部深藏禅机的大书,在它表面的深沉静穆里,内蓄着“贯通流动的气势”,它的散乱无规则正是一种天然规律,因为“无规律正是规律”。二、史铁生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老屋小记》、《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随笔》等。其散文名篇《我与地坛》以北京的地坛公园为背景,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探询生存的意义、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价值,进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生生不息,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执着的探索精神。在散文《我与地坛》中,作者并没有着意于文章的结构,而是在与地坛的精神感应中,不急不慢地带出对自己经历的回忆,不仅将探寻的结果告诉读者,而且在饱含沧桑的叙说中,抽丝剥茧般呈现出探寻的过程: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使他因突如其来的劫难而生的狂躁之气渐渐地平息,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人。于是在命运对弱者的不公、对好胜者的戏弄、对普通人的磨难里,领悟到个体人生的有限和生命、宇宙的无限境界:“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三、周涛

周涛(1946—),祖籍山西,在京启蒙受学,少年随父迁徙新疆。1969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目前出版诗集、散文集20多种,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是新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当代的优秀散文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稀世之鸟》、《游牧长城》等。对周涛而言,散文不是庸常生活的呼吸,而是作家找寻自我、表达自我的精神记录。因而,骏马、长城、河流等自然万物在周涛散文中只是一个发端,借此表现的是作家自己对自然万物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作家对生命的体悟。可以说,“自我”是周涛散文中最刻意张扬的东西。因此,周涛笔下的生命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富有力度。他赞美生命的勇武、神奇、不屈的形象:搏击老狼的年轻的鹰、充满神性的昆仑神山、悲壮自刎的楚霸王项羽……作者对这些强壮的人与物给予深沉的同情和肯定。17第四章18第三节女性作家群散文创作的高潮一、张洁第四章19

张洁的散文代表作《拣麦穗》写的是一个梦的失落的故事。文中描写了两个梦。一个是拣麦穗的村姑的梦,她们每年麦收时节起早贪黑,一升一斗地积攒,把拣麦穗换来的钱攒起来备嫁妆,憧憬着幸福美满的婚姻。但是,她们不可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美梦破灭也不会过分悲伤。另一个是无人疼爱的小女孩的梦,她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绣荷包,说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饱经沧桑的老汉听说后也真诚朴素地疼爱小女孩;小女孩关注老汉,为老汉死去而伤心地哭泣。这一老一少之间建立了一种互相依恋的纯洁感情,这是一种“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爱。小女孩长大成人后,还常常怀念着老汉,忘不了那个美丽的梦。这个看似荒诞而令人心酸的故事,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未被物欲熏染的感情世界,体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的人与人关系的憧憬。作家小传:

张洁:“爱”,不能忘记的永恒主题

张洁(1937—2022),生于北京。197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现为国家一级作家,并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的作家称号。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草地上》,长篇纪实文学《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长篇小说《无字》等。她的《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获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以鲜明的女性视角探入,表现女性情感、命运,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途径,或细腻深挚,优雅淳美,或荒诞审丑,指斥人性恶俗。

第四章21

二、唐敏

唐敏(1954—),原名齐红,福建福州人,当代女作家。著有散文集《女孩子的花》、《纯净的落叶》等。

《女孩子的花》是一篇积淀着作者独特生命体验的优美散文。文章从有关“凌波仙子”的传说中,牵引出“我”有关种种女孩子的情思遐想。这里有对女孩子无法形容的、刻骨铭心的爱怜,对女孩子种种不测命运的忧戚,对女孩子心高气盛、一切在所不惜的痛切……人性深层的奥秘一经打开,它是多么多姿多彩、撼人心魄。文章处处流淌着感情的潮水,充分显示了她独具个性的艺术感受力。唐敏说她心里有一个“魔瓶”:她的散文都是从那里面经摇动而自己“流”出来的。说得好像有些“神秘”,但写作主体的“心灵”的确很“神”,任何客观“外物”一经它的“过滤”,就无不打上它的主观色彩。这篇《女孩子的花》代表了新时期散文向“人性”深层挺进的发展趋向。

22

三、叶梦

叶梦(1950—),女,原名熊梦云,湖南益阳人。当代知名散文家。其所著散文集有《小溪的梦》、《月亮·生命·创造》、《风里的女人》、《湘西寻梦》、《灵魂的劫数》、《遍地巫风》等。

《羞女山》是作者的散文成名作。作者把这“羞女”写得舒展、惬意、潇洒、美丽。在作者看来,她就是开天辟地的创业之神——女娲,因为只有她才配得上这豪放、坦荡、娇美的“羞女”。激情赞美女性,张扬女性意识,叶梦是新时期的先觉者。拨开“道学家”所编造的种种迷雾毒气,还“自然景观”以本来的真实面目,借以抒发作者自己蓬勃强旺的生命力和独特深刻的生命体验,这正是《羞女山》一文内在的真正价值。

“山”本身无“思”、无“情”。作者之所以觉得“她”(“羞女”之山)纵览宇宙、超凡脱俗、狂放不羁、乐天知命等等,完全是她自己“移情”的结果。《羞女山》是新时期散文“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标志,标志着中国“女性散文”的自觉。

四、斯妤

80年代中期,女作家斯妤以散文《武夷日记》、《小窗日记》成名,这是一位善于发现美、善于表现美的作家,由自然而人生,灵动优美,这一时期斯妤的作品风格与冰心早期的艺术风格颇为相像。80年代后期以来,斯妤的散文更多对人生和人性进行精神追问,充满透彻而悲悯的人文关怀。《心的形式》和《心灵速写》深入到心灵层面,剖析和描绘它的因果。《梦魇》则以象征的手法高度幻化了权力对心灵的奴役。斯妤较推重哲思,但她并没有走向枯燥的议论,由于心灵的复杂跳跃,完整的情绪链被打散了,行文结构变得零散、片断、跳跃,这是斯妤式随笔体的新尝试。知识链接: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一词来源于英语的“Feminism”,在当代它泛指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文化思潮。Feminism本身又有男女平等主义、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等多种释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理论界介绍、翻译西方经典的理论著作,多译成“女权主义”。近两年中国理论界中,“女性主义”这一范畴开始流行,并开始探讨“女性主义”与中国的文学实践。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两次勃兴都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化思潮紧密相关。一次是在“五四”时期,以反封建和个性解放为主题的宏大叙事中,许多文学作品开始关注和思考女性的命运。如凌叔华的《女儿身世太凄凉》、张爱玲的《金锁记》、苏青的《结婚十年》等。其中,尤以丁玲的创作最为强势,《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等,都是女性主义文本的典范之作,至今仍代表着中国女性主义叙事在思想和艺术上所达到的最高水准。第二次勃兴是在新时期,新时期文学的女性意识也是借助个性主义和思想解放的主题得以表现的。以王安忆的“三恋”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小说和以叶梦的“创造系列”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散文,文学叙事逐渐潜入女性意识的深处,在文化层面上对两性权力关系进行深层文化反思和独特审美观照,构成了对传统性别秩序的最赤裸裸的挑战。第四章25第四节文化散文的兴盛

一、唐弢

唐弢的《〈书海夜航〉二集序》是一篇出色的序文,也是一篇优美的读书随笔和短小精悍的书评。作者本人就是一个知识渊博、学养深厚的学者和知名的书评家,文中用来评价《书海夜航》作者的话,也同样适合他自己。文章指出了该书的特长和书中所体现的作者的学养,又通过书名展开联想,述及明朝张岱和现代阿英的两部书,然后拈出《夜航船》中的有趣故事,并在张岱劝人好学以免遭人嗤笑的题目下翻出新意,联系自己的读书写作经历,“将自己的一点心意和盘托出”,指出了学海无涯而个人的学识终归有限,只有虚怀求教,百家争鸣,才能换来文化和学术兴盛的道理,最后在看似随意之间回到作序的题意上。作家小传:唐弢:学养深厚的学者与书评家

唐弢(1913—1992),又名唐韬,原名唐瑞毅,常用笔名晦庵,浙江镇海人。1930年,在地下党领导下参加工人运动,与邮政工人、店员等组织读书会,业余从事文艺活动。1933年起在鲁迅的影响下,开始写散文和杂文。同年6月在《自由谈》上发表散文《故乡的雨》。抗战全面爆发后,参加了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编校工作。后编辑《文艺界丛刊》。抗战胜利后,与柯灵合编《周报》以及《文汇报》副刊《笔会》等。新中国成立后,曾在上海邮政工会、全国文协上海分会、复旦大学等处任职。1953年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并任《文艺新地》《文艺月报》副主编。1956年兼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1959年起调北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新时期以来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创作了多篇优秀的散文。

二、季羡林

季羡林的散文《法门寺》以作者亲身经历的法门寺考古活动为中心,由此在艺术虚构、宗教想象、历史场景和现实生活之间展开灵活丰富的联想,表达了一个学识深厚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民族传统及现实文化的丰富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文化传统的钦敬赞美,又有清醒冷静的理性思考。文章从对京剧《法门寺》的记忆开始,引入法门寺的考古发现,从琳琅满目的古代器皿,写到富于历史传奇色彩的武则天的裙子,再写到浓缩了宗教、神话和历史的如来佛指骨舍利。不知不觉地,把读者带入了一个辽远空阔的历史和文化时空。与此同时,作者对文化传统的当代境遇,对现实文化状况也有着清醒理智的敏感和思考:当地的老百姓只以金子来衡量佛骨舍利的价值,这与外国新闻记者的强烈反应相比,有着鲜明的反差。当年遭到贬逐的韩愈谏迎佛骨,是企图避免君臣百姓陷于虚幻缥缈的宗教迷信,那么,今天的民众又是否太执迷于实际了呢?作者在韩愈身上,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和感喟;同时也意识到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担负的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光大和再生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28作家小传:季羡林:历史、宗教的文化思索者

季羡林(1911—2009),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第二届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中国南亚学会第一届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第一届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第一届会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印度古代语言文学、印度佛教史、中印文化关系史及吐火罗语的研究。著有《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还有《大唐西域记》等。

三、黄永玉

黄永玉(1924—2023),湖南省凤凰县人,著名画家、文学家。《太阳下的风景》是黄永玉回忆表叔、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散文名篇。作品创作于“文化大革命”刚刚遭遇磨难不久,但作者却并没有像当时的伤痕文学那样倾泻苦难和怨愤,而是如题目“太阳下的风景”所示的境界那样,以超越的眼光、旷达的心境,回顾了自己与表叔沈从文一生所走过的路程。作者从自己童幼无知时对沈从文的第一次印象写起,叙述了自己早年的漂泊、成长的历程和随着阅历的增长对沈从文人生与艺术追求的日渐理解。在沈从文的身上,他不仅感受到血缘的亲情,更把这位长者看作自己人生与事业的引路人。尤其对沈从文自50年代初期起,经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直至遭遇磨难后的晚景,做出了极其生动的叙述,凸显了这位正直、善良、敏感,对艺术具有精湛的感悟,视艺术和事业为第一生命的现代著名作家的真实形象。30

四、余秋雨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基本文化意义是将自然山水置于人文山水的层面,从中再现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挖掘积淀千年的文化内涵。余秋雨所作的不是一般的文化评述,而是在感性与知性的双重作用下,抒发审美化的人文意义。当山水风物的人文内涵在余秋雨的“启封”下哗哗奔泻而出时,人们所领略到并产生心灵震撼的是与山水风物熔铸在一起的中国文明的历史和文人的命运。比如在《江南小镇》中,余秋雨写道:“山林间的隐蔽还保留和标榜着一种孤傲,而孤傲的隐蔽终究是不能诚恳的;小镇街市间的隐蔽不仅不故意地折磨和摧残生命,反而可以把日子过得十分舒适,让生命熨帖在既清净又方便的角落,几乎能够把自身由外到里融化掉,因此也就成了隐蔽的最高形式。”这样的分析把山水风物都当作一种宗教性的人生哲学的生态气象。

余秋雨散文的沉重感、沧桑感也往往在对文化个案的解析中传达出来。就文化人格而言,余秋雨是学者与诗人的统一,他的创作洋溢着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气质。31作家小传: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跋涉人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当代学者、散文家,获过“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曾以散文集《文化苦旅》震动文坛,从此打出“学者散文”(或曰“文化散文”)的旗帜,其作品沉静而具有文化底蕴,著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散文集,他在散文中探寻中国文化来路,在解读历史中给处于日常迷顿状态的当代人以提醒。用他在《山居笔记》中的话说:“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默默对话,寻找自己在辽阔的时间和空间中的生命坐标,把自己抓住。”在艺术理论创作方面,他完成于1983年的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首部完整阐述世界各国自古代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理论著作。1985年创作的《戏剧审美心理学》是中国首部戏剧美学著作,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这两部专著均曾获国家级奖励。第四章33第五节杂文与报告文学的复兴

随着新时期文学的全面发展,杂文创作也逐步恢复了生机。针砭现实、参与思想界的拨乱反正、抨击不正之风、批判民族文化中的劣根性成为新时期杂文创作的主要内容。新时期杂文大多发表于各种报刊,如《杂文报》、《文学自由谈》、《新观察》等。一批五六十年代就已驰名文坛的杂文作家成为新时期杂文创作的中坚力量,如夏衍、廖沫沙、林放、黄裳、严秀、宋振庭等,都重新执笔,再作新篇。他们大多具有丰厚的学识功底和优秀的写作才能,经过十年风雨的磨炼,他们的见识更为精辟,作品更为成熟。新时期的杂文写作队伍中,还有一批在文学创作以及文艺研究各领域已有建树的作家、专家。像文艺评论家蓝翎就写了不少文笔犀利、见解深刻的杂文。孙犁也创作了一批杂文,如以“芸斋琐谈”为总题发表的一系列短文《谈妒》、《谈才》、《谈名》、《谈谀》、《谈谅》、《谈慎》等,就是新时期杂文创作中的优秀作品。在这些杂文中,作家以自己的亲身感受,结合文艺界的诸多现象,或褒或贬,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经验的总结,给人以治学方法、处世准则的教诲。它们于淡泊、质朴的文字中,含深邃的哲理,藏真挚的情怀,具有相当的艺术魅力。第四章

一、杂文

邵燕祥新时期的杂文创作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颇佳。邵燕祥50年代驰名诗坛,80年代中期开始转向杂文创作,出版了杂文集《蜜和刺》《晨昏随笔》《忧乐百篇》等,诗人的激情在这里转化为直面人生、既尖锐深刻又不失分寸的“韧性”战斗精神。

可喜的是,杂文界还出现了一批中青年作家,他们身处改革开放的年代,比较重视自身的观念变革,精力充沛,创作量大,体现出了良好的创作势头。如叶延滨、陈小川、李庚辰、金戈、冯并、陈四益、官伟勋、蒋元明、路滔、孙士杰、秦耕等。当然,与小说等其他文学领域相比,这批中青年杂文家的影响远不及时下的文坛新秀,但这既有文体自身的原因,也同文坛扶植与宣传不无关系。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报告文学又一次走在了时代和文艺的前列,首先奏响了新时代的动人篇章。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新时期报告文学的里程碑,1978年1月《哥德巴赫猜想》在《人民文学》发表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它率先冲破了题材的禁区,重新恢复了对知识分子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评价。第四章

二、报告文学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80年代中期是报告文学的复苏阶段,《大雁情》《船长》《痴情》《地质之光》《人妖之间》《正气歌》《命运》《胡杨泪》《生当作人杰》《中国姑娘》等一大批优秀的报告文学在将知识分子、社会精英和普通劳动者作为报告主角的同时,也对“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悲剧性历史作了深入透彻的理性审视和反思。这些作品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恢复阶段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

从改革起步到80年代末是报告文学的兴盛时期,从《热流》《励精图治》《中国的回声》《在大时代的弯弓上》《“蓝军司令”》等反映改革进程的报告文学到“中国潮”报告文学现象的出现,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报告文学热潮。

新时期报告文学在80年代末走上了鼎盛的巅峰,报告文学创作由传统的以人物、事件为中心而转向了宏观整体性的关照,多侧面、广视角、大信息量的描述社会生活成为报告文学的强势,这标志着报告文学超越了原有的创作规范,日趋获得能够为广大读者认同的新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效果。90年代以后,商业性和功利性影响了报告文学的某些社会价值,关注社会变革、时代进步,追踪社会热点,探求事实真相,反思民族积垢,关注国计民生仍然是报告文学的主要社会职责,《无极之路》《落泪是金》《历史沉思录》等诸多优秀作品显示着报告文学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第四章

(一)徐迟

徐迟(1914—1996)这位老作家在50年代就以《一桥飞架南北》等作品显出他是报告文学园地的大手笔,60年代又写出了《祁连山下》等名篇,展现了他绚丽的艺术风采。新时期以来,他进入了报告文学创作的爆发期,接连发表了《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在湍流的漩涡中》《刑天舞干戚》等作品。徐迟的这些报告文学新作,从题材上看,主要是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劳动和斗争生活。这一曲曲优秀知识分子的颂歌,主旋律是中国知识分子对科学事业和伟大祖国的献身精神。在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重要的时代条件下,作家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分子身上,这表现出他对历史进程的敏感和远见。第四章

(二)黄宗英

黄宗英(1925—2020),原籍浙江瑞安,生于北京,当代女作家,擅长报告文学。早在60年代初期,就以她的《特别的姑娘》《小丫扛大旗》等报告文学作品闻名于当代文坛。进入新时期以来,她又创作发表了《大雁情》《美丽的眼睛》《橘》《小木屋》等作品,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黄宗英的报告文学大多写的是知识分子的生活。她思想深刻,目光敏锐,善于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及时地揭露和剖析,善于在那些默默无闻或颇有争议的人物身上,挖掘出我们时代所具有的闪光精神,热情地肯定和赞扬,表现了她对生活的关注、思考和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