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49.020CCSV70航天工程技术成熟度评价指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GB/T40518—2021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 2 35.1被评价技术的确定 35.2被评价技术中子技术的确定 4 46.1运载器和航天器硬件和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 46.2航天制造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 66.3空间实(试)验和应用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 76.4航天测试发射和回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 96.5航天测控和运控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 7技术成熟度等级对应的工程阶段 8技术成熟度评价程序和方法 8.1评价准备 8.2现场评价 8.4评价后工作 9各相关方在技术成熟度评价工作中的职责 9.1评价组织方 9.2评价专家组 9.3评价专业机构 9.4被评价方 10技术成熟度评价的实施要点 附录A(资料性)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 附录B(资料性)技术成熟度评价相关表格 ⅢGB/T40518—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北京特种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1GB/T40518—2021航天工程技术成熟度评价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航天工程技术成熟度评价的总则、被评价技术及其子技术的确定、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技术成熟度等级对应的工程阶段、技术成熟度评价程序和方法、各相关方在技术成熟度评价工作中的职责、技术成熟度评价的实施要点等方面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航天工程在立项论证、工程研制、飞行试验和在轨运行各阶段,针对运载器和航天器技术等,开展的技术成熟度评价。航天领域其他项目或其他类型技术的技术成熟度评价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19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技术成熟度等级technologyreadinesslevels对一项技术从发现基本原理,经过技术攻关、试验验证和工程应用的成熟进程所进行的划分和度量,用以表明该技术所处的状态、被掌握的程度和工程技术成熟度评价technologyreadinessassessment运载器launchvehicle;launcher把航天器送入太空运行轨道的飞行器。航天器spacecraft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太空),执行探索、开发或利用太空等特定任务的飞行器。2GB/T40518—20213.6实验室环境laboratoryenvironment用于验证基本原理和功能性能的试验环境。3.7使用环境operationalenvironment技术及技术载体的最终实物执行航天工程任务的真实环境。3.8相关环境relevantenvironment根据技术验证需要确定的,模拟与使用环境相关的若干关键因素的集合所形成的试验环境。3.9功能试验模型breadboard用于验证产品(含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功能所建立的验证试验模型。注:硬件的功能试验模型也称原理样机,即设计用于测试功能和验证要求所定制的物理模型。3.10在用仿真环境评价关键功能时,通过尽量采用真实环境下使用的硬件/软件,所建立的功能性能和接口验收的验证试验模型。3.11工程样机engineeringmodel所制造的样机。注1:工程样机包括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工程样机。注2:对于运载器和航天器,是指初样研制过程制造的样机(也称初样产品)以及正样和(或)试样研制过程所制造的样机[也称正样和(或)试样产品]。4总则4.1在航天工程实施中,宜科学、系统、规范、有效地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工作。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动新技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得到应用;支持制定技术开发计划和组织技术攻关,支持构建技术发展路4.2从科学原理发现到在使用环境中多次成功应用或长期稳定应用,技术成熟度分为九个等级(见第6章)。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首先需要明确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和划分,作为技术成熟度等级确定的尺度。在航天工程立项论证、工程研制、飞行试验和在轨运行各阶段,宜明确各类技术需达到相应的技术成熟度等级(见第7章)。航天工程各系统可根据本系统的特点,对本文件中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进行细化,以便于相关人员准确把握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策支持(见第10章)。4.4航天工程总体及各系统、分系统组织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工作时,宜制定技术成熟度评价计划,明GB/T40518—2021确被评价的技术及其载体、评价程序和方式、各相关方的职责分工、评价时机和时间安排以及评价工作等技术文件,作为航天工程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4.5技术成熟度评价所确定的技术成熟度等级是针对指定的技术载体及其状态、任务目标、开发过程和使用环境等。若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所评价的技术成熟度等级也随之发生变化。为此,需要重新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价。4.6航天工程总体、被评价技术项目承担单位或其上级部门都可以作为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的组织方(简称评价组织方)。评价专家组由评价组织方授权,由被评价技术团队之外的被评价技术同行专家组成,承担评价工作。评价专家组组长由该技术领域内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工程经验的专家担任。必要时,评价组织方指定评价专业机构就评价方法和程序对评价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被评价技术的开发单位或技术团队(简称被评价方)宜配合技术成熟度评价专家组工作。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宜明确评价组织方、评价专家组、被评价方和评价专业机构等各相关方的职责。4.7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活动,宜在航天工程项目立项论证评审前、工程研制转阶段评审前、执行飞行任务前、在轨运行任务总结前等重要的工程节点前分别设置评价点,对拟采用或采用的新技术、使用环境或使用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技术、工程总体及各系统技术负责人认为风险大的技术开展技术成熟依据。飞行试验、在轨运行阶段,宜将技术成熟度评价结论作为飞行试验、在轨运行任务完成情况总结评价的内容。4.8评价组织方和被评价方宜建立被评价技术及其子技术的编码体系,建立完整和可追溯的技术成熟可追溯性。5被评价技术及其子技术的确定5.1被评价技术的确定5.1.1选择直接影响航天工程任务成败、技术创新程度高、技术难度大、技术协作跨工程系统、技术攻关周期长、经费投入巨大的重大或关键技术作为被评价的技术。通常只要符合下列之一的技术宜确定为被评价技术:a)国内航天工程领域新应用的技术;b)成熟程度直接影响航天工程任务成败的新技术;c)立项论证、方案设计和初样研制中技术攻关工作的重点新技术;d)成熟程度将影响航天工程研制计划和转阶段工作的新技术;e)成熟程度将可能导致航天工程研制费用大幅度增加的新技术;f)应用于新的技术载体并体现为关键功能的技术;g)使用环境变化或具有接口变化,且变化导致的影响在地面无法通过现有成熟方法验证的继承性技术;h)其他具有高风险的新技术。5.1.2对于航天工程项目,宜根据工作分解结构或产品分解结构(软件体系架构)建立技术分解结构,明确应用被评价技术的载体和对应的关键功能,或明确被评价技术能够体现的关键功能和具有这一功能的载体,形成拟被评价技术清单及说明。5.1.3对于航天工程项目,宜在立项论证阶段评审前确定被评价技术的清单。工程研制阶段转阶段评审前宜确定被评价技术的清单,通常宜保持论证阶段确定的技术,也可根据工程研制工作需要增加被评价技术,对于工程研制不再采用的技术可在按原审批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后,不再作为被评价技术,并办34GB/T40518—2021理上报和备案手续。5.2被评价技术中子技术的确定5.2.1在被评价技术确定的基础上,对其中技术结构复杂的技术,根据技术分解结构确定宜评价的子技术。5.2.2确定被评价技术的子技术宜指明其在被评价技术中的作用、是否是新应用、与相关技术的接口关系、使用环境及其变化的影响等因素。6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6.1运载器和航天器硬件和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6.1.1以运载器和航天器的硬件产品为载体的技术经过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样机制造、试验验证、系统集成和飞行任务中的实际使用,其成熟度等级逐步提升。运载器和航天器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见表1。表1运载器和航天器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等级等级定义解释一发现和(或)报道了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公认,已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发现和(或)报道的科学理论能够支持基础性硬件技术概念和(或)应用。其科学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同行公认或有其成功应用的权威报道,给出了理论的出处,基本原理分析和描述清晰,证明该基本原理是科学的。技术团队已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二根据基本原理,提出明确的技术概念、技术应用方案和(或)应用设想对基本原理提出了实际应用设想,开始了应用性研究或技术载体的初步概念设计,简要描述了技术的内涵和适用范围、支持技术应用方案的基本原理模型等。简要描述了作为技术载体的预期产品的主要功能、主要性能和基本结构的设想,以及在预期使用环境下所能达到的主要技术能力预测结果和实现其所采取的技术途径三技术应用方案的关键功能或特性通过了分析与实验室证实,主要功能单元得到了实验室验证明确了预期产品的应用背景、关键结构以及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通过分析研究、建模与仿真、实验室演示等确认了对技术能力的预测,研制出基于概念设计的实验室样品、部件或模块,主要功能单元得到了实验室验证,提出了技术向预期产品转化的途径,证实其具有可行性四部组件或功能试验模型(原理样机)的功能,在实验室环境下得到验证针对应用背景,明确了作为技术载体的预期产品的功能性能总体要求,提出了预期产品的技术方案,搭建(或制造)了低度逼真的部组件/系统功能试验模型(原理样机),对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试验验证,演示验证部件和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关键测试环境条件,预测使用环境下的相关性能五部组件、单机、分系统级原理样机的关键功能,在相关环境下得到验证确定了作为该技术载体的部件的关键功能,定义了初步的性能要求和试验的相关环境,设计和制造了中度逼真的部组件/系统功能试验模型(半实物功能试验模型),即中度逼真的部组件级、分系统级的原理样机(可以是缩比尺寸),在中度或高度逼真的相关环境(空间或地面)进行试验,并通过了验证,关键功能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由于这种验证可能受到缩比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必要的缩比影响分析5GB/T40518—2021表1运载器和航天器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续)等级等级定义解释六单机、分系统或系统级工程样机(初样产品)的关键功能和主要性能,在高度逼真相关环境下(地面或空间)得到验证制造了作为该技术载体的高度逼真的部组件级、单机级、分系统级或系统级的工程样机(或初样产品),在高度逼真的相关环境(模拟使用环境)或使用环境下进行试验,试验所用的工程样机能够充分解释所有的关键功能和主要性能问题,通过试验验证了在高度逼真的相关环境下关键功能和主要性能满足总体要求七最终的系统级工程样机(正样或试样产品)的性能,在使用环境或高度逼真的相关环境中得到验证技术载体集成到最终的系统级工程样机或正样产品,通过对其在使用环境或高度逼真的相关环境(模拟使用环境或比使用环境更加严酷的环境,包括所有必要的环境要素)进行试验,验证在实际或预计的使用环境中的性能,试验用工程样机或正样产品的相关技术性能达到了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要求八系统级产品(实际系统)已完成,并通过航天任务成功的实际使用对技术进行了鉴定最终系统级产品以最后的状态,通过了使用环境的测试和评价(或在使用环境下通过定型试验和试用),性能指标全部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完成了首次或短期飞行任务,对技术进行了使用环境的鉴定九系统级产品(实际系统)通过多次(三次及以上)或长期执行航天工程任务,得到技术成功应用的证明最终的系统级产品在实际的航天工程任务中,通过了多次(三次及以上)或长期成功执行飞行任务6.1.2以运载器和航天器的软件产品为载体的技术经过理论研究、构建模型、技术开发、演示验证和测试、系统集成和飞行任务中的实际使用,其成熟度等级逐步提升。运载器和航天器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见表2。表2运载器和航天器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等级等级定义解释发现和(或)报道了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公认,已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科学研究取得成果并得到了同行公认,提出了初步算法,形成了研究成果和技术资料,算法公式得到证明,在现有的计算条件下软件可以实现。技术团队已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二根据基本原理,提出明确的技术概念、技术应用方案和(或)应用设想确定了实际的应用方案,确定了软件系统架构和基本算法,开发了实现单个算法或功能的原型软件,并用拟成的数据测试了原型软件,证明了算法的基本属性和可行性、系统架构可实现性三完成了方案的关键功能验证,通过了原理性试验对构成关键技术的各关键单元(软件部件、软件模块)的关键功能或特性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用原型软件实现了关键功能,编制了关键功能的规范和架构设计文件,通过关键功能用例测试验证了软件性能,证明软件可实现满足初步性能和可用性要求四软件部件或功能模型的关键功能在原理样机环境下得到了验证关键的、功能鉴定性的软件模块已经集成,并进行了功能性确认。在定义的原理样机实验室环境下(含相关硬件)进行了性能预测,证明在可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完整地实现软件所有功能五部件级软件通过工程样机的验证完成了部件级软件研制,在按照真实使用需求搭建的端到瑞的实验室环境下,通过了代表应用范围的用例测试,满足预期的性能要求6GB/T40518—2021表2运载器和航天器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续)等级等级定义解释六系统级软件通过工程样机的验证完成了由部件构成分系统或系统软件的研制,并通过了工程样机或相关环境下的试验验证,并对真实使用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预测。发布了软件产品,软件工程可行性得到充分证实七软件系统在相关环境下得到验证完成了系统、分系统软件配置,已将实际的硬件和(或)软件系统实现集成,通过了模拟真实环境下的鉴定,形成了软件早期应用的版本,达到了执行航天工程飞行任务的要求八软件系统在使用环境下通过试验与演示的鉴定完成了软件系统和真实使用系统硬件集成,完成相应测试,在使用环境中进行了系统级鉴定,证实该项技术的最终形式达到预期工作目标,应用于实际的航天工程任务,并形成了软件设计、验证、用户使用、安装、维护等方面的完整文档九实用系统在航天工程任务中多次(三次及以上)通过地面或空间的验证以最终形式,即实际运行的产品多次(三次及以上)在航天工程执行任务中的使用环境下得到验证,成功完成任务。软件维护和升级的支持系统运行有效以持续性保障软件能够完成航天工程任务6.1.3运载器和航天器硬件和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可进一步细化为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参见附录A中表A.1和表A.2),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工作。6.2航天制造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6.2.1运载器和航天器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装配、测试和试验等方面所应用的新技术(含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航天工程任务的成功与失败。这类技术经过理论研究、技术步提升,最终在航天工程飞行任务中得以验证。即这类技术的成熟度等级建议从执行航天工程任务的角度来评价。因此,作为这类技术载体的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宜先于这类技术应用对象的运载器和航天器的开发和应用。6.2.2对上述航天制造技术宜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见表3。表3航天制造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等级等级定义解释发现或报道了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同行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发现或有报道可能在运载器和航天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装配、测试和试验等方面应用的新技术(含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的基本原理,或提出相关的新理论,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公认或在国际上有其成功应用的权威报道,基本原理分析和描述清晰,已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二根据基本原理,提出了技术概念、根据基本原理,提出了其在运载器和航天器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加工、装配、测试和试验等方面应用的技术概念、技术应用方案和(或)应用设想,包括开展了作为这些新技术载体的制造装备、测试装备和试验装备(包括其硬件和软件)需求分析、初步总体设计和应用方案研究,提出了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环境、开发方案、应用方案和设想等7GB/T40518—2021表3航天制造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续)等级等级定义解释三具有部分关键的部件或功能试验模型等原理样机,和(或)技术应用方案的关键功能或特性通过了可行性分析与实验室证实技术应用方案的关键功能或特性通过了可行性分析,对于作为这些新技术载体的制造装备、测试装备和试验装备的部分关键的部件开发了功能试验四基本完成技术攻关,形成阶段性技术研究成果,具有该技术载体设备的演示样机,其功能和性能通过相关环境的试验验证该技术的攻关活动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技术研究报告,基本完成作为该技术载体的制造、测试和试验设备的设计开发并具有其演示样机(或搭建了部件、系统功能试验模型),在相关环境或模拟使用环境对其功能和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应用的新材料完成了研究试验,新工艺进行了试用五完成技术攻关,其成果通过评审,该技术载体设备的工程样机通过了在使用环境的试验验证,应用的新材料通过了评审和验证,培养了使用该技术及其载体设备的人员完成技术的攻关,形成技术研究成果及其一系列相关技术文件(包括工艺规程、检验规程、测试程序、试验程序及设备使用手册等),通过专家评审。制造了作为该技术载体的制造、测试和试验设备的工程样机,在使用环境条件下对工程样机试验验证,证实其能够有效解决所有的关键性能问题。应用的新材料通过专家评审和使用环境的试验验证。开展了使用该技术的仿真试验。培养了使用该技术及载体设备的人员六技术研究成果通过最终评审,该技术载体的设备、使用的新材料通过了鉴定,并在使用环境有效应用,该技术及其载体设备使用人员通过考核达到比较熟练程度技术方法的研究成果通过同行专家最终评审。作为该技术载体的制造、测试和试验设备、使用的新材料通过了鉴定,其载体设备和(或)新材料在真实的使用环境得到应用,证实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使用该技术及其载体设备的人员通过考核达到比较熟练程度,具备使用设备相应的资质七应用该技术制造、测试和试验的运载器和航天器完成了地面测试和必要的在轨试验,具备在航天工程中执行飞行任务能力应用该技术及其载体的设备,成功地完成了运载器和航天器的制造、地面测试、地面试验和(或)必要的在轨试验等任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证实了该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验证了其载体设备、新材料具备在航天工程中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完善和固化相关技术文件,使用该技术及其载体设备的人员的专业技能经过实际应用过程达到熟练程度八应用该技术制造、测试和试验的运载器和航天器在航天工程中初次或短期成功执行飞行任务应用该技术制造、测试和试验的运载器和航天器在真实环境的航天工程中初次或短期成功执行飞行任务,从而使该技术在真实环境通过试验和演示进行了鉴定。证实该技术的技术方法、技术文件、载体设备、新材料和使用技术人员均已具有满足执行航天工程飞行任务的能力九应用该技术制造、测试和试验的运载器和航天器在航天工程中多次(三次及以上)或长期成功执行飞行任务应用该技术制造、测试和试验的运载器和航天器在航天工程中多次或长期成功执行飞行任务,从而使该技术在真实环境得到充分验证。证实该技术的技术方法、技术文件、载体设备、新材料和使用技术人员执行航天工程飞行任务均已达到非常成熟的程度6.3空间实(试)验和应用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6.3.1空间实验(含试验,下同)和应用技术涵盖空间科学研究、空间科学实验、空间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方面,根据航天工程实施方式可分为空间实验平台、空间应用设备与装置、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项目三类。其中,空间科学实验平台、空间应用设备与装置是用于实施特定空间任务的硬件条件,可作为航天器的一部分,或是独立的航天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其技术成熟度定义及其解释采用表1和表2。6.3.2空间科学实验与空间应用项目,是指利用已有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或空间应用设备与装置开展8GB/T40518—2021的实验与应用项目。这类技术项目实施形式包括纯理论科学设想类研究项目、科学实验样品类项目和包含简单装置类项目,其采用的技术具有科学探索性强、空间试验和试用的性质。这类技术经过理论研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见表4。表4空间实(试)验和应用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等级等级定义解释一提出基本原理,或沿用已有原理,作为提出实验或应用设想的基础提出意图开展的实验或应用项目的基本原理或考虑运用已掌握的科学原理,描述实验或应用项目可能采用技术的基本设想,确定了潜在实验或应用二提出了在空间开展实验验证或应用的设想基于基本的科学原理,提出或确定了可用于在空间开展实验验证或应用的设想,对其可实现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三提出了在空间开展实验或应用的初步研究方案提出了初步研究方案。虽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具有开展实验或研究的可能性,但是没有地面实验或详细分析的支撑,实现过程仍可能存在尚未估计到的重大障碍,实验或应用仍旧具有不确定性四完成了实验或应用设想研究方案的详细设计开展了实验或应用设想研究的详细分析,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初步验证了实验和应用设想的可行性,完成了所涉及技术的分析活动评价,确定了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研究方案设计。科学实验样品类项目和包含简单装置类项目确定了要验证关键技术指标及典型件(原理件和工程件)研制要求,并具有在实验室开展验证工作的可行性五完成了仿真分析或典型件(原理件或工程件)在实验室环境中的验证纯理论科学设想类研究项目,通过仿真分析能够证明试验结果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科学实验样品类项目和包含简单装置类项目,通过典型件(原理件或工程件)在实验室环境中对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可复现且关键技术指标已接近实际要求六完成了仿真分析或典型工程件在相关环境或中度逼真模拟使用环境中的验证纯理论科学设想类研究项目,通过仿真分析能够证明试验结果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科学实验样品类项目和包含简单装置类项目,通过典型工程件在相关环境或中度逼真模拟使用环境中对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典型工程件已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并且所有关键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七完成了仿真分析或典型工程件在中度和(或)高度逼真模拟使用环境中的验证纯理论科学设想类研究项目,通过仿真分析能够证明试验结果完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科学实验样品类项目和包含简单装置类项目,通过典型工程件在中度和(或)高度逼真模拟环境中对关键功能和技术指标进行测试验证。所有关键功能和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要求,并且具备在真实环境下开展实验或应用的可行性八完成了仿真分析或飞行产品在使用环境或高度逼真模拟使用环境中得到验证纯理论科学设想类研究项目,通过仿真分析能够证明试验结果完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科学实验样品类项目和包含简单装置类项目,通过在尽可能接近实际使用环境测试或试验,对最终飞行产品进行了试验验证。全部关键技术指标已可达到,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要求,并且在实际使用环境下测试或试验没有出现明确问题,可完全满足在轨实验或应用要求九实验或应用项目成功完成了空间在轨实验或应用,取得了实验应用成果实验或应用项目完成了空间在轨实验或应用任务,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要求,并且获得了有效的实验或应用数据,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或应用成果9GB/T40518—20216.4航天测试发射和回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使用等,其成熟度等级逐步提升,最终在航天6.4.2航天测试发射和回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见表5。表5航天测试发射和回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等级等级定义解释一发现和(或)报道了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公认,并已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发现和(或)报道的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够支持基础性相关技术概念和工程应用。跟踪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同行公认或在国际上有其成功应用的权威报道。技术团队已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为后续研究提出技术概念,为应用设想提供了基础二根据基本原理和技术,依据需求提出技术概念、初步技术方案或应用设想开展了预先研究,提出了新理论。根据基本原理,提出了该新技术在航天测试发射和回收工程中的应用设想,主要包括这些新技术应用和设备研制的需求分析,初步总体设计和应用方案研究,提出了新材料和新工艺流程的应用环境、技术方案、开发方案和应用设想等三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案的关键功能和方案通过了可行性分析,可据此开展系统论证对技术原理及应用方案的关键功能或特性通过了可行性分析和论证,针对应用设想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技术所支持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模拟推演、预测四基本形成阶段性技术方案,通过模拟验证、设备样机设计或试验,确认系统功能、流程、工艺方案等具有可行性,完成系统初步论证关键技术的攻关活动基本完成,基本形成了系统论证报告,基本完成了相关模拟验证、样机研制或试验活动,可在实验室(场)环境或模拟使用环境对其功能、性能和流程进行验证,并能够充分解释所有的关键技术问题五完成技术攻关,可据此进行制造、用该技术的人员完成技术的攻关,形成技术研究成果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过专家评审。通过了在模拟使用环境对该技术应用的试验验证,应用的新材料通过评审和验证,培养了使用该技术的人员。可据此开展建设实施工作六技术研究成果通过最终评审或出厂评审,据此进行了设备设施的研制、建造、安装、测试和系统集成。使用该技术的人员通过考核达到熟练程度技术方法的研究成果通过同行专家的最终评审或出厂评审,据此进行了设员通过考核达到熟练程度,具备相应的岗位或技术的资质要求七设备设施完成了研制或建设,通过了测试考核,完成了状态鉴定,具备了在航天工程中执行任务的能力应用该技术研制、建造、安装、测试和集成的设备设施完成了工程实施或装关设备设施具备在航天测试发射和回收中执行任务的能力,完善和固化相关技术文件GB/T40518—2021表5航天测试发射和回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续)等级等级定义解释八设备设施在航天工程中首次或短期内成功执行任务,从而使该技术在真实环境通过试验和演示,设备设施通过了正式的投入使用考核或定型作为该技术载体的设备设施,在真实的航天测试发射和回收任务中首次或短期成功执行任务,从而使该技术在真实环境通过试验和演示进行了鉴定。用技术人员均已达到了执行航天测试发射和回收任务的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证实了该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作为该技术载体的设备设施通过了正式的投入使用考核或定型九设施设备在航天工程中多次(三次及以上)或长期成功执行任务,从而使该技术在真实环境得到充分验证该技术在真实的航天发射和回收任务中多次(三次及以上)或长期成功应用,从而使该技术在真实环境得到充分验证。证实该技术的技术方法、技术文件、载体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流程和使用技术人员执行航天测试发射和回收任务均已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6.5航天测控和运控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6.5.1用于对运载器和航天器飞行轨迹及其自身的测量和控制技术,经过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设备样等级逐步提升,最终在执行航天测控和运控任务中得以验证。6.5.2航天测控和运控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见表6。表6航天测控和运控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等级等级定义解释一发现和(或)报道了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公认,已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发现和(或)报道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能够支持基础性的相关技术概念和工程应用。跟踪的科学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同行公认或在国际上有其成功应用的权威报道。技术团队已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或对原理理论开展了预先研究,提出了新理论二根据基本原理,提出明确的技术概念、技术应用方案和(或)或应用设想根据基本原理,提出了在航天测控和运控领域的应用设想,主要包括技术应用和设备研制的需求、初步总体设计和技术应用方案研究,提出了技术方案和应用设想三技术概念及应用方案的关键功能或特性通过了可行性分析,可据此开展系统论证对技术概念及应用方案的关键功能或特性通过了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开展了针对应用设想的研究,对技术所支持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模拟仿真四部件或分系统原理样机的关键功能,在实验室环境下得到了验证部件级关键技术的攻关活动基本完成,搭建了低度逼真的部件或分系统原理样机,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其关键功能、性能进行试验验证五系统级原理样机的功能,在实验室环境下得到了验证确定了作为该技术载体的系统级关键功能,完成系统级技术攻关,搭建中度逼真的系统级原理样机,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其关键功能、性能进行试验,并通过了验证,关键功能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六系统级工程样机的主要功能和性能,在高逼真度相关环境下得到验证研制了作为该技术载体的高度逼真的系统级工程样机,在高度逼真的相关环境(模拟使用环境)或使用环境下进行试验,并通过了验证,主要功能和性能满足总体技术GB/T40518—2021表6航天测控和运控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解释(续)等级等级定义解释七最终的系统级产品在使用环境下得到验证技术载体集成到最终的系统级产品,对其在使用环境中进行试验,验证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性能,并通过了测试评审,具备了执行航天测控和运控任务的能力八系统级产品已完成,并通过实际使用进行了鉴定最终系统级产品在实际的航天测控和运控任务中首次或短期成功执行任务,性能指标全部满足要求,产品通过了试验鉴定九最终的系统级产品在航天测控和运控任务中多次(三次及以上)或长期成功执行任务,得到技术成果应用的证明最终的系统级产品在实际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多次(三次及以上)或长期成功执行任务,从而证明技术已经成熟7技术成熟度等级对应的工程阶段7.1对于运载器和航天器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工程项目论证阶段转方案阶段评审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三级,方案阶段转初样阶段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四级,工程初样设计阶段转正样(或试样)设计阶段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六级,正样(或试样)阶段的飞行试验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七级。7.2对于航天制造技术成熟度等级,工程项目立项论证阶段转工程研制方案阶段评审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四级,方案阶段转初步设计阶段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五级,初步设计转详细设计阶段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六级,工程任务飞行试验前技术成熟度建议达到七级。7.3对于空间科学实验与空间应用项目中应用的技术成熟度等级,项目立项论证转工程件研制阶段评审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三级,在工程件研制阶段转飞行产品研制阶段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六级,开展空间飞行试验前技术成熟度一般宜达到七级。7.4对于航天测试发射和回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技术成熟度等级,系统论证完成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四级,完成建设实施方案及研制总要求论证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五级,完成详细设计及系统研制阶段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六级,具备实施飞行任务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七级。7.5对于航天测控和运控技术成熟度等级,预先研究阶段完成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五级,演示验证阶段完成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六级,执行航天测控和运控任务时技术成熟度宜达到七级。7.6技术成熟度等级未能达到相应的航天工程阶段规定的等级,作为该技术载体的系统、分系统、单机产品等建议不要提交转阶段评审,如有特殊情况,对于技术成熟度等级比上述要求低一个等级的情况,建议提供评价后续提升技术成熟度的计划,并经原评价专家审查通过,方可提交转阶段评审。8技术成熟度评价程序和方法8.1评价准备8.1.1评价组织方组织确定被评价的技术及技术载体,并通知被评价方及其上级组织,明确评价要求等事项。8.1.2评价组织方组织成立由独立于被评价技术开发团队的同行专家所组成的评价专家组,并确定评价专家组组长,明确评价专家组的职责和任务。8.1.3评价组织方、评价专家组与被评价方沟通,必要时评价组织方召开评价准备会。其主要内容GB/T40518—2021c)确定被评价技术的子技术、被评价技术的载体及其状态、各被评价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应相应的工程阶段宜达到的技术成熟度等级等;d)对于被评价技术而言,沟通对于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的理解,明确是否针对被评价技术编制具体的评价细则(硬件、软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参见表A.1和表A.2,其他类技术可参照);e)对被评价方初步提出的备查技术文件清单(参见附录B表B.1)进行确认;f)对评价关注重点、评价时间安排、评价地点等进行沟通,确定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安排。8.1.4被评价方做好现场评价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难点、开发进展情况等,填写被评价技术及其子技术相关情况表(参见表B.2)。b)办理评价备查技术文件借阅手续或电子版技术文件归集和提供工作。相关技术资料主要包括证实被评价技术理论公认正确性的相关学术著作、论文等。技术文件主要包括被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过程中的研究报告、试验报告以及其他必要的分析、计算和相关信息资料等。对应每一技术成熟度等级,提供相应的备查技术资料。c)落实评价场所。评价场所最好选在被评价技术研发单位内部,以便于评价过程中补充技术文d)技术文件、评价场所等方面的评价准备工作注意满足有关保密要求。8.2.1评价专家组组长主持召开评价工作首次会议,宣布评价范围和子技术、评价要求、评价专家组成员以及评价实施计划安排。被评价技术的负责人介绍该技术在预先研究、立项论证、工程研制和(或)工程应用(含其他相近项目工程应用)中的相关情况,包括相关理论原理的论著和国际公认、理论及资料的8.2.2评价专家依据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和评价细则,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被评价方技术人员交流、科研现场考察等方式,开展现场评价工作。现场评价时,每一位评价专家依据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表和(或)评价细则对每一项技术及其子技术的每一级的每一项评价条目进行逐级、逐项的评价,填写现场评价记录表,对不能满足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其评价细则要求的情况如实反映在评价记录中(参见表B.3)。8.2.3对于立项论证转方案阶段评审前提出的新技术和工程项目研制阶段新增加的新技术,宜从技术成熟度等级的一级开始逐级评价,并在后续各转阶段评审和出厂评审前按要求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对于已经过立项论证阶段或部分研制阶段的工程项目,也宜从技术成熟度等级的一级技术成熟度开始逐级评价,并在后续各转阶段评审和出厂评审前按要求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8.2.4对运载器和航天器硬件中所包含的软件,在依据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价时,宜与其所属的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价相结合。8.2.5当一项技术载体涉及多项技术时,尤其是涉及多项新技术时,宜逐一评价这些技术,并在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当一项技术载体及其所有组成部分的技术都达到了某一技术成熟度等级,才能认为该技术载体的技术达到某个技术成熟度等级。8.2.6当技术成熟度等级达到七级和八级时,对于技术载体的测试,宜参与上一级系统的综合测试。8.2.7评价专家组对被评价技术及其子技术进行充分讨论,分析技术原理掌握情况、技术风险识别情GB/T40518—2021级,形成明确、清晰的评价意见和结论(评价结论模板参见表B.4)。评价专家组按照该技术中子技术的最低等级作为该技术的技术成熟度等级的原则,确定其技术成熟度等级。8.2.8评价组织方或评价专家组认为有必要时,评价专家组可走访工程总体等上级技术单位、相关技8.2.9现场评价结束时,评价专家填写评价专家建议表(参见表B.5)、评价专家签署表(参见表B.6)、评价活动汇总表(参见表B.7)和现场评价遗留问题跟踪表的部分内容(参见表B.8)。若是评价专家组中个别评价专家对多数评价专家的共同意见持保留意见,填写评价专家保留意见表(参见表B.9)。8.2.10评价专家组组长主持召开评价工作末次会,向被评价方通告评价情况,包括评价结论、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等,并提出后续提升该技术的技术成熟度等级的建议。8.3.1评价专家组编写技术成熟度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模板参见表B.10)。技术成熟度评价报告的内程;被评价技术所依据科学原理的研究和掌握情况;技术攻关和技术应用的情况;发现的技术问题及与8.3.2评价专家组向评价组织方汇报评价工作情况、评价结论和相关建议,其主要内容包括:被评价技术项目达到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发现的技术问题;在推迟技术项目评审、后续技术攻关以提升技术成熟度、采用其他成熟技术进行替代等方面的建议。8.3.3评价组织方组织审查评价报告,复议评价专家组中个别专家的保留意见(必要时组织补充评价),审查确认评价结论和相关建议。评价报告通过审查后,发送至被评价方及其上级工程项目组织,必要时送被评价方的上级主管部门。8.3.4被评价方完成技术成熟度评价文档(评价文件清单、评价细则、现场评价记录、评价专家意见签署表和评价报告等)的归档工作。8.4评价后工作8.4.1被评价方落实评价意见和建议,针对未能达到航天工程相应阶段规定的技术成熟度等级要求的技术,制定后续提升技术成熟度的计划。其内容主要包括后续的技术攻关以及试验验证及其进度安排、相关资源和评审等。该计划的有效实施建议能够保证该技术在后续评价中达到规定的技术成熟度等级要求。8.4.2评价组织方对提升技术成熟度计划进行评审、审查和批准,检查被评价方对评价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或答复情况,跟踪被评价方对提升技术成熟度的计划实施情况。负责承担遗留问题跟踪工作的人员或补充评价的专家填写现场评价遗留问题跟踪表中相关后续工作、证实资料或现场证实等内容。9各相关方在技术成熟度评价工作中的职责9.1评价组织方评价组织方的主要职责如下:a)制定技术成熟度评价管理办法,明确技术成熟度评价的内容范围、等级定义、程序、方法和要求等;b)制定航天工程各阶段技术成熟度评价计划,确定各阶段评价工作目标、被评价技术项目、评价c)组织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工作,包括:确定评价专家组的组成,审查评价工GB/T40518—2021d)审查技术成熟度评价报告,并上报和向被评价方反馈评价报告及评价结论和相关建议;e)组织对未达到技术成熟度等级要求而制定的提升技术成熟度的计划等进行审查、批准和跟踪,实施闭环管理;f)规范技术成熟度评价文档管理,保证技术成熟度评价结果的可追溯性。9.2评价专家组评价专家组的主要职责如下:a)与被评价方沟通,确定被评价技术项目中拟被评价的子技术,制定针对该被评价技术项目的技术成熟度评价实施计划;b)通过与被评价方沟通、查阅技术资料、质疑和解答、科研现场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现场评价c)编写技术成熟度评价报告,作出技术成熟度评价结论,给出被评价技术的成熟度等级,说明评价结论的依据,指出评价中发现的技术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技术成熟度或替换为其他更加成熟技术的建议;d)按照评价组织方的要求,对未达到技术成熟度等级要求而制定的提升技术成熟度计划等进行e)保守被评价技术秘密。9.3评价专业机构评价专业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a)配合评价组织方制定技术成熟度评价管理办法、评价计划等;b)对评价专家组、被评价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价的培训和指导;c)配合评价组织方和评价专家组开展现场评价以及评价后的工作。9.4被评价方被评价方的主要职责如下:a)配合评价专家组,确定被评价子技术项目和评价实施计划;b)向评价专家组提供评价工作所需的技术资料,陪同评价专家组实地考察科研现场,向评价专家组详细介绍被评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解答评价专家组的询问和质疑;c)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落实评价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d)对未达到技术成熟度相应等级的技术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提升技术成熟度的计划,并接受评价专家组对其的评审。10技术成熟度评价的实施要点10.1选择被评价技术。开展技术成熟度的评价,首先需要按照技术分解结构和5.1,科学、系统地选择被评价的技术。选择被评价技术,不仅从该技术在航天工程中的作用来考虑,更主要是针对航天工程拟选用或已选用但在技术上没有把握、被认为可能还没有吃透规律的新技术。在选择被评价技术的基础上,依据5.2确定该技术项目中被评价子技术。10.2依靠同行专家。评价专家组建议由被评价技术项目团队之外的同行专家组成。评价专家建议掌握被评价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深入了解其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情况,包括技术原理、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及在航天工程中应用的工程技术背景和作用。GB/T40518—202110.3利用已有文件。在现场评价前,评价专家组与被评价方技术人员建议共同确定需要为评价工作提供的技术资料。评价工作建议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资料,包括相关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等技术资料和技术分析报告、设计图纸、试验报告等技术研究和工程研制文件,通常不需要被评价方为技术成熟度评价专门编写技术汇报资料,以保证作为评价依据的技术资料真实客观,并不给被评价方增加过多工作量。10.4双方充分沟通。评价专家组建议在评价前与被评价技术负责人沟通,使被评价方清楚评价的目了解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情况,以便客观地给出技术成熟度等级的评价,并提出确定该技术是否选用和下一步技术攻关活动的建议。10.5深入技术核心。技术成熟度的评价不满足于对技术文件签署完整性、技术工作实施与否、技术文件制定与否等条款的符合性检查,建议深入技术的核心,分析技术的原理是否真正掌握,技术瓶颈是否突破,工程分析和试验是否到位,判定技术工作的深入与进展情况是否与航天工程任务阶段的要求相符合等。10.6识别技术风险。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和评价是否掌握技术原理,认识技术规律,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验证试验环境和使用环境,科学地进行试验验证等,以此来识别和分析应用被评价技术的潜在风险,判断是否可以放心地应用被评价技术,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识别、控制和降低技术风险的建议。10.7把握等级尺度。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建议根据第6章给出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结合被评价技术的具体情况,明确评价所应用的技术成熟等级定义及评价细则。评价专家组建议在评价之前,对不同的技术类型,对应相应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就被评价项目的技术成熟度等级的理解和尺度把握进行沟通并形成一致意见,并与被评价方沟通。通过评价明确给出被评价技术已达到的技术成熟度等级,以此来判定该项技术是否可以选用,是否与所处的航天工程阶段的要求相适应,是否成为论证或研制工作的技术短线。10.8提供决策支持。技术成熟度评价不是代替技术评审等技术把关活动,而是使技术决策者在技术评审之前对所采用的新技术做到更加心中有数,以提高技术评审的有效性。通过技术成熟度评价,技术决策者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被评价技术的可用性和成熟度,为是否采用被评价技术、如何实施技术攻关和技术验证活动等技术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资料性)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A.1硬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A.1.1硬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见表A.1,用于对硬件技术项目现场评价中逐条、逐项评价的提示和a)当评价某一条满足评价细则的内容时,建议提供证实性相关信息;b)当评价某一条没有满足评价细则的内容时,建议说明现有技术成熟程度与建议达到的技术成熟程度的差距;c)当评价对某一条评价细则的内容不相关时,建议对不相关的原因进行解释说明,并列出相应的证实文件名单;A.2.1软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见表A.2,用于对软件技术项目现场评价中逐条、逐项评价的提A.2.2软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使用说明见A.1.2。表A.1硬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等级等级定义评价内容评价结果备注O的理由及文件名称)定义:发现和(或)报道了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公认,已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是否明确了研究的假设(前提)条件?基于假设条件,是否提出了基本科学原理?是否明确了支持基本科学原理的物理定律和假设条件?是否已证明提出的基本科学原理符合物理定律和假设条件?是否确定了技术的基本要素?是否产生能支持假设(前提)条件的可应用的科学知识?技术团队是否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对其学习和掌握情况如何?说明基本原理的公布出处(学术刊物、学术会议论文集、学术著作或技术报告等),学术权威程度如何?是否得到同行认可或评审?GB/T40518—2021表A.1硬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续)等级等级定义评价内容评价结果备注○的理由及文件名称)二定义:根据基本原理,提出明确的技术概念、技术应用方案和(或)应用设想是否形成了技术概念,是否提出了技术应用方案?是否明确了支撑技术概念、技术应用方案的基本科学原理?是否已通过初步的分析研究(理论分析、建模和仿真等)证实了技术概念、技术应用方案?是否明确了技术应用方案的应用前景?是否提出技术载体预期产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性?是否初步确定了设计方案?是否进行了预期产品初步系统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是否预测了预期产品初步的性能?是否对预期产品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进一步改进性能预测并确认了技术的应用价值?是否系统地阐述了技术的应用价值?是否已形成了研究、开发途径?是否对预期产品初步提出了实验室试验及其试验环境条件?在学术期刊、会议论文集、学术著作、技术报告等中是否研究、发表过技术方案或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三定义:技术应用方案的关键功能或特性通过了分析与实验室证实,主要功能单元得到了实验室验证是否识别出了方案(应用设想)的关键功能或组成?是否分析预测了分系统或部组件的性能?是否初步确定了预期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量化指标?是否制定了实验室试验方案并明确了试验环境条件?是否通过建模和仿真对分系统或部组件的预测性能进行了评价?用于验证部组件基本原理测试的试验设备和基础设施是否到位?试验用的部组件是否到位(是否已购买或自行制造了试验用的部组件)?是否完成了部组件的实验室试验?是否完成了试验结果分析,并明确了部组件、单机或分系统的关键性能量化指标?是否通过方案演示验证对关键功能进行分析验证?是否已编写了分析报告和验证原理试验的试验报告?表A.1硬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续)等级等级定义评价内容评价结果备注○的理由及文件名称)四定义:部组件或功能试验模型(原理样机)的功能,在实验室环境下得到验证方案(应用设想)是否已转化为详细的部组件级的功能试验模型的设计?是否初步明确了技术的使用环境?是否制定了功能试验模型实验室试验的试验方案并明确了试验环境条件?是否在试验前通过建模和仿真评价了功能试验模型在实验室环境下的预测性能?是否确定了功能试验模型在实验室试验下的关键性能参数指标?功能试验模型的实验室试验设备和基础设施是否到位?是否制造了实验室试验用的部组件级的功能试验模型?是否完成了实验室环境下的功能试验模型试验?是否完成了试验结果的分析,并验证了与预测相关的性能?是否确定了最终用户应用的初步系统要求?是否确定了与初步确定的使用环境相关的关键试验环境条件及试验性能?是否明确了相关试验环境条件?是否形成了验证分析预测性能的功能试验模型的性能结果和相关使用环境条件的报告?五定义:部组件、单机、分系统级的原理样机的关键功能,在相关环境下得到验证是否确认了关键功能及其相关的分系统和部组件?是否确定了最终的相关环境?是否用文件明确了缩比要求?是否设计和确认了关键分系统和零部组件的功能试验模型(实物和(或)半实物功能试验模型)?是否生产和确认了关键零部组件、分系统的功能试验模型和(或)半实物功能试验模型?相关环境试验的基础设施、地面保障设备、特殊试验设备是否到位?在试验前,是否用建模和仿真的方法预测试验性能?是否预测了后续开发阶段系统级性能?是否在相关环境中成功地演示验证了关键分系统和部组件功能试验模型和(或)半实物功能试验模型?是否形成了与缩比要求一致的试验验证文档?GB/T40518—2021表A.1硬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续)等级等级定义评价内容评价结果备注○的理由及文件名称)六定义:单机、分系统或系统级工程样机(初样)的关键功能和主要性能,在高度逼真相关环境下(地面或空间)得到验证是否确定了最终的系统要求?是否确定了最终的使用环境条件?是否明确了能体现最终使用环境关键方面的相关环境?是否通过建模和仿真模拟了使用环境下的系统性能?是否通过建模和仿真模拟了相关环境中分系统和系统工程样机或原型产品的性能?是否确定了外部接口基线?是否最终确定了相关环境试验下的分系统或系统的工程样机或原型产品的缩比要求?相关环境试验的基础设施、地面保障设备、特殊试验设备是否到位?是否已经制造了试验用的满足缩比要求的工程样机或原型产品?是否完成了体现工程样机或原型产品的相关环境试验?是否完成了试验结果的分析,并验证了相关环境下的预测性能?是否形成了与预测性能一致的演示验证文档?七定义:最终的系统级工程样机(正样或试样产品)的性能,在使用环境或高度逼真的相关环境中得到验证是否建立了正样或试样产品的设计基线?设计是否体现了所有的关键缩比问题?是否通过建模和仿真预测了使用环境下的性能?飞行试验产品鉴定试验的基础设施、地面保障设备、是否制造了能充分体现所有关键缩比和外部接口的完整工程样机或者缩比样机单元?是否已经完成了产品的鉴定试验?是否通过试验或分析验证了所有性能技术要求?是否在使用环境或高度逼真的相关环境下成功地演示验证了完整的样机单元?是否建立了最终验收试验计划、演示程序和验收准则的基线?是否形成了成功飞行演示验证文档?GB/T40518—2021表A.1硬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续)等级等级定义评价内容评价结果备注○的理由及文件名称)八定义:系统级产品(实际系统)已完成,并通过航天任务首次成功的实际使用对技术进行了鉴定是否已经完成所有飞行试验产品分系统研制?是否已确定了所有飞行试验产品的接口?是否已完成了飞行系统的研制?是否形成了飞行控制手册、地面操作手册?是否完成了所有飞行系统鉴定试验?是否通过试验或分析验证了所有系统性能的技术要求?是否已完成了所有部组件、分系统、系统的飞行试验产品系统的验收试验?是否按照最终的工艺文件完成了最终系统的总装?是否按飞行大纲完成了验证飞行试验?是否进行了验证飞行试验结果分析与评审?验证飞行试验结果是否满足大纲要求?九定义:系统级产品(实际系统)通过多次(三次及以上)或长期执行航天工程任务,得到技术成功应用的证明是否已将飞行系统多次(三次及以上)应用于飞行任务?系统在实际使用环境下是否连续或长期成功运行?是否深入、系统地分析了飞行系统性能?是否验证了飞行系统性能完成满足使用要求?是否形成了飞行系统完成满足使用要求的全套验证文档?表A.2软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等级等级定义评价内容评价结果备注O的理由及文件名称) 定义:发现和(或)报道了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公认,已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是否已提出了研究的假设?是否已知晓基本科学原理?支持观察到的科学原理的算法和假设条件是否已经确定?支持观察到的科学原理的算法和假设条件是否经过了验证?是否已确定出基本的数学公式?现有科学知识能否支持假设?技术团队是否取得相关技术资料,对其学习和掌握情况如何?说明基本原理的研究学术出版物是否得到同行认可或评审?GB/T40518—2021表A.2软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续)等级等级定义评价内容评价结果备注○的理由及文件名称)二定义:根据基本原理,提出明确的技术概念、技术应用方案和(或)应用设想是否形成了初步方案(或概念)?是否明确了支持初步方案(或概念)的基本科学原理?是否已经确定了算法的基本属性和初步方案?是否已通过初步的分析研究证实了基本方案(或概念)?是否明确了应用前景?是否确定了初步的技术方案?是否对初步的系统研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是否预测了初步性能?是否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原理?为进一步改进性能预测并证实有应用价值,是否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建模和仿真的结果是否表明有应用价值?是否已确定了研发方法?是否已制定了实验室测试方案并明确了测试环境?是否已经使用计算数据完成了实验室实验验证?学术期刊、会议论文集、学术著作、技术报告等中是否研究、发表过方案可行性或应用价值?三定义:完成了方案的关键功能验证,通过了原理性试验是否已明确了方案、应用的关键功能、软件部件?是否对分系统或部件进行了分析预测?是否通过建模和仿真评价了分系统或部件性能?是否初步制定了关键性能参数量化指标?是否制定了实验室测试方案并明确了测试环境?软件部件原理性验证试验的实验室测试设备和基础设施是否到位?是否已完成了测试用软件部件的采购或编码?是否已完成了软件部件的验证和确认工作?是否已完成了实验室试验结果分析,确定软件部件、是否完成了基于部件原理性验证的关键功能的分析验证?是否形成了分析报告和部件原理性验证试验报告?表A.2软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续)等级等级定义评价内容评价结果备注○的理由及文件名称)四定义:软件部件或功能模型的关键功能在原理样机环境下得到了验证方案(应用设想)是否已转化为详细的系统级、分系统级和部件级的软件结构设计?是否初步明确了使用环境?是否确定了集成部件的实验室测试方案及其环境条件?是否在试验前通过建模和仿真评价了实验室环境下集成部件的预测性能?是否确定了实验室测试下集成部件的关键性能参数指标?集成部件的实验室试验设备和计算环境保障是否到位?是否完成了软件部件、分系统、系统层次的编程?是否完成了实验室环境下的集成部件测试?是否完成了试验结果分析,并确认了预测性能?是否初步确定了最终用户应用的系统要求?是否确定了与初步确定的使用环境相关的关键试验环境条件及试验预测性能?是否明确了相关试验环境条件?是否在相关的软件文档中记录了性能预测验证分析结果及验证用的相关环境?五定义:部件级软件通过工程样机的验证是否明确了关键功能及其相关的分系统和软件部件?是否确定了最终的相关环境?是否用文件明确了相关环境试验下的部件级软件相对真实产品的关键性能要求?是否设计了关键分系统和软件部件实现?是否完成了软件部件、分系统的集成和实现?相关环境试验的基础设施、地面保障设备、特殊试验设备是否到位?是否通过前期的建模和仿真,预测性能指标能够满足系统要求?是否在相关环境下成功地完成了关键分系统和集成部件的演示验证试验?是否形成了与关键性能要求一致的成功验证结果的文档?GB/T40518—2021表A.2软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续)等级等级定义评价内容评价结果备注O的理由及文件名称)六定义:系统级软件通过工程样机的验证是否确定了最终的系统要求?是否确定了最终的使用环境条件?是否明确了能体现最终使用环境关键方面的相关环境?是否通过建模和仿真模拟了使用环境下的系统性能?是否通过建模和仿真模拟了相关环境下分系统和系统的工程模型或样机的性能?是否完成了全部软件部件与硬件接口设计,建立了硬件、软件接口基线?是否最终确定了在相关环境试验下的分系统或系统的工程模型或样机的关键性能要求?相关环境试验的基础设施、计算环境保障是否到位?是否已经建立了可以充分说明关键性能问题的软件模型或原型系统?是否完成了相关环境下软件样机或原型系统试验?是否演示验证了软件原型实现能在真实应用环境下的可用性?是否完成了试验结果的分析,并验证了相关环境下的预测性能?是否形成了验证与预测性能一致的试验结果的文档?是否充分演示验证了工程可行性,并形成了文档?七定义:软件系统在相关环境下得到验证是否确认了与硬件的接口的正确性?设计是否考虑了所有的关键性能问题?是否通过建模和仿真预测了使用环境下的性能?飞行试验产品鉴定试验的基础设施、计算环境保障是否到位?是否构建了飞行鉴定用的、能充分反映所有部件和硬件间接口和关键性能问题的、完全集成的软件模型或原型系统?是否已经完成了软件开发计划中规定的所有软件测试、验证和确认工作,所有的结果都形成了文件?是否通过试验、测试或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有性能技术指标?表A.2软件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续)等级等级定义评价内容评价结果备注○的理由及文件名称)七定义:软件系统在相关环境下得到验证是否在使用环境下成功地验证了完全集成的原型软件?是否建立了最终验收试验计划、验收程序和验收准则?是否完成了项目正样计划中要求的所有软件测试、验证和确认工作,测试结果由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分别记录、评审和批准?是否对所有的已修正和解决的软件缺陷和问题及其对需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闭环管理?是否完成了所有部件、分系统和硬件接口的系统验收测试?是否形成了相关环境下软件系统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足球奖学金合同(2篇)
- 雨水收集池施工合同(2篇)
- 幼儿斑马 课件
-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八年级语文上册精讲同步课堂(统编版)
- 坚定跟党走课件
- 党课 制作课件
- 西京学院《自动控制原理实验》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外贸函电》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4种高逼格的动画封面模板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卷含答案
- 4.1数列的概念(第2课时)-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100个常见错误
- 新湘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3飞轮储能技术在新能源一次调频上的应用
- 第7讲-化学工程的伦理问题-201912092040097
- 激素类药物使用规范
- 全面预算管理项目启动培训课件PPT
- 北师大版2023-2024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 第十六章-组织创新-管理学马工程-课件
- 全球航路的开辟(共31张)
- 东方管理智慧儒道禅的视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