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儒家经典《礼记·经解》中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与人格培育之间的关系,如下一段最有价值:“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这段话涉及文学价值的多个方面。“多识”句讲学《诗经》可以博物、了解自然,“可以观”承认读《诗经》可以观察和了解社会,“可以群”强调文学在凝聚群体方面的功能,“可以怨”是说诗人在困境中能表达真实情感。就“诗教”与人格培养的关系而言,“可以兴”最有价值,它承认文学可以兴发人的生命,使人的生命状态获得积极健康的情调。孔子说“《诗》可以兴”,实际已经触碰到文学一个最本质的功能,即审美地培育人格的作用。明代王阳明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他解释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强调诗歌“发其志”的人格启发意义,并特别强调诗歌适应儿童“草木萌芽”的生命特点。如此的“诗教”才可真正起到“趋向鼓舞”、令人“中心喜悦”的作用,亦即“诗可以兴”的作用。(摘编自李山《“诗教”的启迪》)材料二:今天的时代,是一个电子传媒的时代,我们又称之为“读图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电影、电视、图画充斥着孩子的生活,确有激发他们想象力的作用,但这种想象毕竟是直接的、确定的、图像化的,是类型的、程式的、固定化的。这就产生了读图时代和非读图时代的区别。在非读图时代读文,譬如大家同去看一本书《红楼梦》,一百个人去看,一百个人想象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去看电影、电视就不一样了,大家看到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形象是完全一样的。而读图则不同,图画会产生一种强制性,让接受者失去自我创造和独立想象的空间。这就产生了一种可怕的隐忧,读图会使儿童的精神想象没有了自由和无限的可能性。这也就是读书和读图的根本区别。读图的这种缺陷,最终会导致孩子们的想象力日益缺失,这是非常严重的后果。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挽救想象力的缺失,就必须恢复诗教的传统。因为诗与视觉艺术有一种本质上的对抗性,它可以激活孩子自身潜在的本原的精神自由与想象力,这不仅有利于孩子个体生命的发展,而且对整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何况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一个民族,只有有了想象力,才会有永不枯竭的创造力,才会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摘编自王宜振《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诗教》)材料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学者呼吁诗教的回归,如钱理群曾说过:“这不仅对儿童生命个体的终身发展,而且对于民族精神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诗教关乎个人成长,关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振兴,所以诗词教育应该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一是要重视诗词课外积累,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优秀的诗词中蕴含人生哲理、道德观念,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诗句传递着努力奋斗的精神,“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着独特的人生体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适当补充相关诗词,组织与诗词有关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二是要改变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文化创新。为了提高学生感悟、鉴赏诗词的能力,需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师可以借鉴传统诗教的一些方法,比如吟诵;也可以吸收当代心理学的理论来创新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诗句,在吟诵中感受诗韵,在情境中感悟诗境,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摘编自孙雅妮《浅论传统诗教对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启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A.B.C.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中名句很多,但李山认为“小子!何莫学夫《诗》?……”最有价值,因为这段话多角度指出了学《诗》的意义。B.有些学者反对古人教儿童以人伦,反对古人以歌诗诱发儿童的志意;王阳明认为这些人不解古人立教之意,观点庸俗浅薄。C.诗可以对孩子产生良好影响,孩子们都想象力丰富,民族就想象力丰富,孩子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三者有密切联系。D.小学语文课堂是实施诗教的最重要阵地,语文老师应想方设法努力提升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方法有补充和讲析诗词等等。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对于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观”“群”“怨”,特别强调了其中的“兴”,认为它触碰到了文学一个最本质的功能。B.材料二认为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如果儿童不读诗,就没有想象力,则我中华民族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C.材料三指出,由于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未能得到传承与弘扬,不少学者呼吁诗教回归,以便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D.三则材料虽然出处不同,但话题是相同的——都围绕“诗教”进行论述,具体写作目的也相同——都倡议恢复诗教。4.材料二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5.某高一语文教师打算每节课补充一首优秀古诗词,尚在犹豫,请你依据上述材料陈述几条理由以坚定其信心。【答案】1.D2.C3.A4.①对比论证。文章把读文与读图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两种方法的利弊。②因果论证。文章指出了读图的危害,并解释了其原因。③举例论证。文章举读《红楼梦》的例子,具体论证了非读图时代读文的益处。④引用论证。文章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强调了想象力的重要性。5.①进行诗教,有多方面的功能,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品格。②进行诗教,能够激活学生的精神自由与想象力,有利于学生生命的发展,对民族精神的发展至关重要。③进行诗教,可以提高学生感悟、鉴赏诗词的能力。【解析】【1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读《诗》有兴、观、群、怨四大益处”错。这不是《礼记》的观点,而是《论语》的观点。B.“要让童子在嬉游玩耍中受诗教”错,王阳明只是说“童子之情,乐嬉游”,并非要求实施诗教要在童子玩耍时。C.“孩子的世界里尽是电影、电视、图画”错,“尽是”言过其实。故选D。【2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最有价值”缺少限制语“关于《诗》与人格培育之间的关系”。B.“有些学者反对古人教儿童以人伦,反对古人以歌诗诱发儿童的志意”错。从原文“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看,有些学者只是认为歌诗、习礼不切时务,但未必反对古人这样做。D.“小学语文课堂是实施诗教的最重要阵地”错。此意于文无据。材料三是说“诗教关乎个人成长,关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振兴,所以诗词教育应该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故选C。【3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如果儿童不读诗,就没有想象力,则我中华民族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错,儿童不读诗,未必没有想象力。本项夸大了儿童不读诗影响。C.“当今时代传统文化未能得到传承与弘扬”于文无据,不合事实。D.“具体写作目的也相同——都倡议恢复诗教”,三则材料的具体写作目的不都是恢复诗教,材料一就“诗教”与人格培养的关系谈论,并没有倡议恢复诗教。故选A。【4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对比论证。“譬如大家同去看一本书《红楼梦》,一百个人去看,一百个人想象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不一样的”“读图则不同,图画会产生一种强制性,让接受者失去自我创造和独立想象的空间”文章把读文与读图进行了对比,“在这个时代里,电影、电视、图画充斥着孩子的生活,确有激发他们想象力的作用”“读图会使儿童的精神想象没有了自由和无限的可能性。这也就是读书和读图的根本区别。读图的这种缺陷,最终会导致孩子们的想象力日益缺失”指出了两种方法的利弊。因果论证。“图画会产生一种强制性,让接受者失去自我创造和独立想象的空间。这就产生了一种可怕的隐忧,读图会使儿童的精神想象没有了自由和无限的可能性。这也就是读书和读图的根本区别。读图的这种缺陷,最终会导致孩子们的想象力日益缺失,这是非常严重的后果”文章指出了读图的危害,并解释了其原因。举例论证。“譬如大家同去看一本书《红楼梦》,一百个人去看,一百个人想象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不一样的”文章举读《红楼梦》的例子,具体论证了非读图时代读文的益处。引用论证。“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文章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强调了想象力的重要性。【5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孔子说‘《诗》可以兴’,实际已经触碰到文学一个最本质的功能,即审美地培育人格的作用”概括出:进行诗教,有多方面的功能,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品格。结合材料二“因为诗与视觉艺术有一种本质上的对抗性,它可以激活孩子自身潜在的本原的精神自由与想象力,这不仅有利于孩子个体生命的发展,而且对整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概括出:进行诗教,能够激活学生的精神自由与想象力,有利于学生生命的发展,对民族精神的发展至关重要。结合材料三“为了提高学生感悟、鉴赏诗词的能力……教师可以借鉴传统诗教的一些方法,比如吟诵;也可以吸收当代心理学的理论来创新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诗句,在吟诵中感受诗韵,在情境中感悟诗境,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概括出:进行诗教,可以提高学生感悟、鉴赏诗词的能力。(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秃手伯牛汉我大约四五岁时,有一天听见乔海大娘对祖母说:“王六老汉的大儿子,从草地捎回来一双手。”祖母迷惑不解。笑问。“人不回来。手怎么能捎回来来?”“手冻掉了。”“手捎回来怎么办?”乔海大娘说:“是用一张狼皮包扎好托人捎回来的。王六老汉哭了好几天,把儿子的一双手,埋在他们家祖坟的边上。”那几年,我常替那个远在几千里外草地的没见过面的伯伯发愁,他没有手,怎么活呢?几年后的一个秋天,王六的大小子回来了,就是那个没有了手的,论辈分,我该叫他伯伯。不幸的是,王六已死了一年。没手的伯伯初回来那一阵子,人们都去看望他,看他的“手”。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大人,瘦高个子,挑一担水,两只袖口空荡荡的,就像戏台上的孔明穿的那号宽大衣服,看不见手。他用没有手的“手”摸摸我的头,笑着问:“你是四季老人的孙子吗?”我跟着他走了好远。总想看看他那没有手……我说不上那该叫什么。没有手怎么能把水从井里打上来?他回村不久,天不亮,给村里十几家人挑水,能挣口饭吃。这位没手的伯伯开始给我们家挑水。正是收枣的时节,祖母把鲜红的醉枣端出一碗给他吃,这时我才仔仔细细地看清了这位伯伯的“手”。没有手,我总觉得那里应该有手。他的手是从手腕处齐楂楂地断掉的。断头处是乌黑的,像烧焦的木头。他在我祖母面前把袖子捋起来,让我们看看,祖母用粗糙的手在他的断手处抚摩了半天,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他一边吃枣,一边把他断手的经过讲了一遍。据说,这件事许多人问他,他都闭口不谈,他只跟少数跟他爹妈要好的人谈。他每谈一次,心里就轻松一点。那一年冬天,他在离大库伦不远的一个硝皮子的作坊里当伙计,有一次他去远地办事,喝醉了酒,倒在雪地里,一只狼(“天哪,幸亏是一只。”祖母一边叫,一边嘟囔着)突然扑上来,两只爪子猛抓他的胸脯,想破膛吃喝一顿,狼以为他已经死了。他疼醒了,迷迷糊糊看见狼的眼睛瞪着他,他感到狼的毛茸茸的嘴,冰凉冰凉的,触到了他的喉部,醉酒后,喉部发热,充血,特别的敏感。当年他还不到二十岁,浑身是劲,他用两只手扼住狼的颈部,死死地扼着。他跟狼眼对眼瞪着。狼的爪子穿透他厚厚的皮袄,把他的胸脯撕得血淋淋的,但是,他扼着狼的脖子的两只手不松,狼活活地被他扼死了,是一只很瘦的正带崽的母狼。他当时并不晓得狼被他扼死了。他在雪地里昏厥了过去。他所以没在雪地里冻死,是因为他的受伤的胸膛紧贴着狼的又厚又茸的皮毛,死去的狼全身还像篝火般燥热。他醒过来一会儿,只渴得要命,手摸到狼的奶子,想挤点几出来解渴,但奶子已冻得岩石一样硬了。天亮了,人们发现了他,手已经完全冻坏了。冻坏的两只手,医治不好,只能剁下来,否则伤及生命。他不愿扔掉他的两只手,用那张狼皮包扎好,托人捎回家。只有捎回家,埋进祖坟,他才觉得自己的手还在。冬天,天不亮我就醒了。隐约听见村里什么地方有人在悠悠地唱。唱的都是西口调。比我们家乡的秧歌要粗犷、高亢。我常常躺在炕上跟着哼唱。祖母说:“不要在炕上唱,你要唱,就出去跟你秃手伯去干嚎。”我才知道天天早上唱的人是秃手伯。唉,他一定很寂闷。秃手伯把水挑到我家时,我对他说:“我跟你一块去。我带个镐头替你敲敲冰。”秃手伯说:“你要想帮我,赶明儿起个大早。”第二天天刚明,我真的听见秃手伯在唱。赶到井边,他已经在那里,对我笑笑,说,“我知道你不会失信。”井口几乎封死了,只有一个拳头大的空洞。像喘气似的袅袅地吐出一缕雪白的水汽。我挥动镐头用尽力气才把井口刨开。秃手伯把秃手伸进套环里面,三下两下就把水提了上来。他的手臂早已勒得树皮一样粗糙。有一回,我看见他的手臂没有伸进套环里,结果,水桶扑通一声掉下去了。我问他:“怎么啦?”他难为情地笑笑说:“我迷糊了一下,我常常以为手还在,能抓住绳子。真的,我清清楚楚看见了我的手。”后来,他告诉我,早几年,他还在草地,有多少次看见自己手还在,他用一只“手”去抓另一只“手”,扑了空,才清醒过来。掌柜的认为他快疯了,就把他打发回老家了。抗日战争爆发那年,我离开了家乡,半个世纪过去,我再没有回过家乡。听母亲说,秃手伯晚年懊恼地说,当年真不该掐死那只带崽的母狼,几只崽子一定都饿死了。而他活下来也不过多受些罪而已。秃手伯有手时,他是草原上套马的好汉、硝皮子的能手,能吹笛、会拉琴。手掉了之后。他还像有手似的顽强地活着。如果活着的话,是年过九十的人了。我默默地祝福他。不管他现在活着,还是已经死去,我清楚,当他回到大地时,埋进西古城,他将与他的手欢聚成一个完美的人。(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人问断手经历,秃手伯闭口不谈,是因为他不愿意成为人们的话题。B.秃手伯后来悔不该杀死那只母狼的善念,其实在他昏厥雪地时就有了端倪。C.秃手伯把断手捎回家,埋葬在祖坟旁,是因为他觉得死了还可求躯体完全。D.尾段“抗日战争爆发那年”一句,是交代时代变故与秃手伯命运之间的关联。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母抚摸秃手伯的断手,“眼泪扑簌簌”地掉,细节描写展现了她仁厚、慈悲的美好品格。B.在叙述秃手伯的失手经历中,作者插入祖母“天哪”的话语与表情,强化了全文的现场感。C.整篇作品张弛有度,有悬念,有跌宕,最终清晰地呈现了故事主人公秃手伯不寻常的人生。D.作品有浓厚的抒情气息,其语言生动,更呈现出本色、质朴的特征,惟其质朴,更见情真。8.这篇文章为何把“打水”“挑水”作为叙写的重点内容?请简要分析。9.作品多次写到了“我”对“秃手伯”的“手”的关注,这种关注与《祝福》中柳妈对祥林嫂撞香案后留下的伤疤的关注有何不同?【答案】6.C7.B8.①“打水”“挑水”是秃手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与秃手伯交往的桥梁,把它作为重点,能够真实再现生活,增加作品的生活气息。便于抒发“我”对这个人物的哀悯、理解、敬重之情。②“打水”“挑水”最能表现秃手伯生存的艰辛,活着的顽强,而其中的歌唱、幻觉等细节,凸显了秃手伯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与心理创伤,使人物形象复杂、独特,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9.①《秃手伯》中,“我”对秃手伯的“手”的关注,闪耀着人性之光。作品通过“手”,表现的是我对这个小人物的不幸遭际的怜悯、同情,对他复杂心理的理解,对他顽强不屈精神的敬重。我在精神上慰藉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帮助他,是秃手伯黑暗生活的一缕亮光。②《祝福》中,柳妈对祥林嫂的伤疤的关注,表现的是麻木阴暗的看客心态,她对祥林嫂是嫌弃的、歧视的、冷漠的,甚至还有一些幸灾乐祸。【解析】【6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A.“是因为他不愿意成为人们的话题”,他之所以不回答,主要是因为自尊,不愿被人怜悯,而“不愿成为话题焦点”的解读太泛,这样的解读指向了不愿出名、甘于默处等一般性的心理状态,显然不确切。B.“其实在他昏厥雪地时就有了端倪”错误,作品原文有“他当时并不晓得狼被他扼死了”的叙述,另外秃手伯当时处于酲醉之中,不可能有不该掐死那只带崽的母狼的善念的萌生。C.秃手伯断手后用狼皮包好托人捎回家,他父亲把它埋葬在祖坟旁。两人的处理都是郑重其事的。结尾部分作者希望秃手伯死后“他将与他的手欢聚成一个完美的人”。通过这些,可知在他们心目中,断手要与死后的躯体重新合一。因此,本选项作为推断是合乎逻辑的。D.“交代时代变故与秃手伯命运之间的关联”过度解读,秃手伯如此凄惨,有偶然的因素,有个人的因素,当然也有其他因素。作品只是关注一个人的生存实际境况,表达自己的情感。没有探究造成悲剧的原因,也没有社会批判锋芒。“抗日战争爆发那年”仅仅是作者交代自己离开故乡的时间,与秃手伯命运没有关联。故选C。【7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点的能力。B.这篇作品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并不存在所谓的全文的现场感。文章对秃手伯讲与狼搏斗的故事的处理是采取的“他说”这种转述方式。尽管这也能够让我们进入秃手伯讲故事的场景,尽管括号中祖母的话与表情确也产生了现场感,但毕竟是局部的。“强化了全文的现场感”的理解,实则是认定了全文有“现场感”,选项之错就在此。故选B。【8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从文中来看,“他回村不久,天不亮,给村里十几家人挑水,能挣口饭吃”“秃手伯把秃手伸进套环里面,三下两下就把水提了上来。他的手臂早已勒得树皮一样粗糙”可见,打水是秃手伯赖以生存的工作,在失去双手之后依然靠劳动来维持生活,秃手伯生活得多么艰辛,而其生活的意志又是多么顽强;秃手伯在打水、挑水时常常唱歌,“我才知道天天早上唱的人是秃手伯。唉,他一定很寂闷”,可见他内心十分孤独;“有一回,我看见他的手臂没有伸进套环里,结果,水桶扑通一声掉下去了。……我迷糊了一下,我常常以为手还在,能抓住绳子。真的,我清清楚楚看见了我的手……早几年,他还在草地,有多少次看见自己手还在,他用一只‘手’去抓另一只‘手’,扑了空,才清醒过来”可见,他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多年后依然令他精神恍惚。“打水”“挑水”的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让人能感受到人物深层复杂的艺术魅力。从情节上来看,“我”与秃手伯的交往也是因为秃手伯为我家挑水,成为“我”和秃手伯交往的桥梁,打水挑水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把它们作为重点,能够真实再现生活,增加作品的生活气息。而“我”在交往过程中对秃手伯逐渐增加的理解,也有助于表达“我”对这个人物的哀悯、理解、敬重之情。【9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二者并不一样。“我”对秃手伯手的关注,从“我跟着他走了好远。总想看看他那没有手……我说不上那该叫什么。没有手怎么能把水从井里打上来”可见表现了“我”对秃手伯如何生存、工作的关心和同情;从“我总觉得那里应该有手。他的手是从手腕处齐楂楂地断掉的。断头处是乌黑的,像烧焦的木头。他在我祖母面前把袖子捋起来,让我们看看,祖母用粗糙的手在他的断手处抚摩了半天,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秃手伯把秃手伸进套环里面,三下两下就把水提了上来。他的手臂早已勒得树皮一样粗糙”“手掉了之后。他还像有手似的顽强地活着。如果活着的话,是年过九十的人了。我默默地祝福他”可见,“我”对他失去了双手后依然顽强活着的敬重。从“秃手伯把水挑到我家时,我对他说:‘我跟你一块去。我带个镐头替你敲敲冰’”“赶到井边,他已经在那里,对我笑笑,说,‘我知道你不会失信’”可见,“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从“他一边吃枣,一边把他断手的经过讲了一遍。据说,这件事许多人问他,他都闭口不谈,他只跟少数跟他爹妈要好的人谈”可看出,“我”们一家人对他的关怀,让他愿意敞开心房,在精神上慰藉了他,“我”的关注是一种爱、同情和怜悯,是秃手伯黑暗生活的一缕亮光。《祝福》中,柳妈对祥林嫂伤疤的反复追问,是为了从祥林嫂已经被人熟知的故事里挖出一些新鲜的,可当谈资的东西,是把祥林嫂当做一个取乐的对象,表现的是麻木阴暗的看客心态。从她对祥林嫂的恐吓、教唆和第二天人们便从柳妈那里得知了关于伤疤的故事,并拿当时的对话来取笑,可见柳妈对祥林嫂缺乏基本的同情,甚至是嫌弃、歧视的,对祥林嫂的命运十分冷漠,甚至幸灾乐祸。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上官仪,字游韶,陕州陕人。父弘,为隋江都宫副监,大业末,为陈陵所杀。时仪幼,左右匿免,冒为沙门①服。浸工文词,涉贯坟典。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太宗每属文,遣仪视稿,宴私未尝不预。转起居郎。高宗即位,为秘书少监,进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时以雍州司士参军韦绚为殿中侍御史,或疑非迁。仪曰:“此野人语耳。御史供奉赤墀下,岂雍州判佐比乎?”时以为清言。仪工诗,其词绮错婉媚。及贵显,人多效之,谓为“上官体”。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狱死,藉其家。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②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仅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后由是深恶仪。始,忠为陈王时,仪为咨议,与王伏胜同府。至是,许敬宗构仪与忠谋大逆,后志也。自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相次屠覆,公卿莫敢正议,独仪纳忠,祸又不旋踵。由是天下之政归于后,而帝拱手矣。子庭芝,历周王府属,亦被杀。庭芝女,中宗时为昭容,追赠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庭芝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以礼改葬。赞曰:高宗之不君,可与为治邪?内牵嬖阴③外劫谗言以无忌之亲遂良之忠皆顾命大臣一旦诛斥忍而不省反天之刚,挠阳之明,卒使牝咮鸣辰④,胙移后家,可不哀哉!天以女戎间唐而兴,虽义士仁人抗之以死,决不可支。然瑗、济、义琰、仪四子可谓知所守矣。(节选自《新唐书·上官仪传》)【注】①沙门:僧人。②中人:宦官。③嬖阴:受宠幸的女人。④牝咮(pìnzhòu)鸣辰: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内牵嬖阴外劫谗言/以无忌之亲/遂良之忠/皆顾命大臣一旦诛斥/忍而不省/B.内牵嬖阴/外劫谗言/以无忌之亲/遂良之忠/皆顾命/大臣一旦诛斥/忍而不省/C.内牵嬖阴/外劫谗言/以无忌之亲/遂良之忠/皆顾命大臣/一旦诛斥/忍而不省/D.内牵嬖阴外劫谗言/以无忌之亲遂/良之忠/皆顾命大臣/一旦诛斥/忍而不省/11.请比较下列实词的异同,选出相同的一项()A.比岂雍州判佐比乎比及三年B.始始,忠为陈王时始速祸焉C.礼以礼改葬礼天下之奇才D.怨又恐后怨患胥怨者民也12.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古人幼时一般由父亲命名,成年后以字行,名反而不常用。古时男子十八岁、女子十五岁取字。B.在古代官职变动用词中,“擢”指官职升迁;“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授”指授予官职;“转”指调动官职。C.起居郎,古代官职。唐贞观初于门下省设置起居郎。起居郎的任务是记录皇帝的言行,无论大事小情,善行劣迹统统记录,以备后人修史之用,这个记录文书就称为“起居注”。D.中宫,君主时代在建设宫城时,大多将皇后的宫室建于子午线上,位于后宫的中心,因而称之“中宫”。中宫,或称皇后,也象征皇后居住的宫室,如紫禁城坤宁宫等。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官仪博览群书,很有文学才能,唐太宗很欣赏他,常常将所写的文章给他看以征求意见。B.上官仪提议唐高宗废掉专权的皇后,但高宗摇摆不定,使上官仪陷入困境,最终招来杀身之祸。C.李忠做陈王时,上官仪任咨议。武后深恨上官仪;许敬宗构陷上官仪同梁王李忠谋反,是武后的想法。D.中宗时,上官仪的孙女儿是宫中的昭容,朝廷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仪幼,左右匿免,冒为沙门服。(2)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3)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15.唐高宗最后被武后取代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10.C11.D12.A13.B14.(1)当时上官仪还年幼,被身边侍候的人隐藏起来,得以免遭不幸,假冒僧徒潜伏。(2)皇后独断专行,恣意行事,朝野上下已失人望,应当废黜以顺应人心。(3)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给有关部门的官吏(去执行),这不算侵夺官吏职权。15.①在内被宠爱的女子牵制。②在外被谗言胁迫。③孙无忌和褚遂良都是顾命大臣,有一天竟然被惩罚斥责,高宗却不反省。【解析】【10题】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在内被宠爱的女子牵制,在外被谗言胁迫。凭着长孙无忌的亲近和褚遂良的忠诚,这些人都是顾命大臣,有一天竟然被惩罚斥责,高宗却不反省。“内……”“外……”句式一致,所以应在“外”前面断开,排除AD;“皆顾命大臣”是判断句,主语为长孙无忌、褚遂良,所以应在“臣”后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能够相比,比得上;等到。句意:难道是雍州的佐吏僚属之职能比得上的吗?/等到三年。B.原先,当初;才。句意:原先,李忠做陈王时。/才快速地招来(灭亡的)祸患。C.礼仪;礼遇,礼待。句意:按追赠职位的礼仪重行安葬。/礼遇天下的奇才。D.都是“怨恨”的意思。句意:又怕武后怨恨自己。/怨恨他的是老百姓啊。故选D12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古时男子十八岁……取字”错误,应为:古时男子二十岁取字。故选A。【13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上官仪提议唐高宗废掉专权的皇后”错误。由原文“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可知,是皇上想要废除专权的皇后,然后和上官仪商议,并不是上官仪提议。故选B。【14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左右”,身边的侍从;“匿”,藏起来;“服”,潜伏。(2)“专恣”,独断专行,恣意行事;“海内”,朝廷内外;“宜”,应该,应当。(3)“受命于人主”,状语后置,应为“于人主受命”;“修之于朝廷”,状语后置,应为“于朝廷修之”;“有司”,有关部门的官吏,主管官员。【15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内牵嬖阴”可知,唐高宗在内被宠爱的女子牵制。②由原文“外劫谗言”可知,唐高宗在外被谗言胁迫。③由原文“以无忌之亲,遂良之忠,皆顾命大臣,一旦诛斥忍而不省”可知,凭着长孙无忌的亲近和褚遂良的忠诚,这些人都是顾命大臣,有一天竟然被惩罚斥责,高宗却不反省。参考译文:上官仪,字游韶,陕州陕县人。其父上官弘,隋朝时任江都宫副监,大业末年(617),被陈陵杀掉。当时上官仪还年幼,被身边侍候的人隐藏起来,得以免遭不幸,假冒僧徒潜伏。后渐渐精于文章之学,涉猎遍及最古之书。贞观初年(627),考中进士,朝廷征诏他任弘文馆直学士。后来晋升为秘书郎。太宗撰著文辞,往往将文稿送给上官仪看,赐宴臣下,上官仪无不参与。又转任起居郎。高宗就位,任秘书少监,升任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当时任用雍州司士参军韦绚为殿中侍御史,有人怀疑这不是迁升,上官仪说:“这不过是鄙陋无知的人的议论罢了。御史是在宫殿内供职,难道是雍州的佐吏僚属之职能比得上的吗?”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公正之言。上官仪长于做诗。他的诗绮丽多彩、柔婉华英。到了他地位高贵显赫时,人们往往仿效他的诗风,被人称为“上官体”。高宗麟德元年(664),上官仪因与梁王李忠的案件有牵连,判死罪投入监牢,他的家财被充公、亲属沦为奴婢。起先,武后得志,因而牵制高宗,独断专行,作威作福,高宗忍受不了;又勾结道士使用符咒谋求成功,被宦官王伏胜告发。高宗因此大怒,要将武后废为平民,召见上官仪一同商议,上官仪说:“皇后独断专行,恋意行事,朝野上下已失人望,应当废黜以顺应人心。”高宗让他草拟诏书。内宫侍臣急忙跑去通告武后,武后主动申诉辩解,高宗后悔;又怕武后怨恨自己,于是说:“这是上官仪教我这样做的。”武后因此对上官仪深恶痛绝。原先,李忠做陈王时,上官仪任咨议,与王伏胜同在王府。这时,许敬亲诬陷上宫仪与李忠谋反,这是武后的旨意。自从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相继被残害,公卿大臣没有敢再坚持公论的人,惟独上官仪奉献忠诚,灾祸很快降临到他头上。自此国政归于武后,而高宗也无所作为了。上官仪的儿子上官庭芝,历任周王府属官,也被杀。上官庭芝的女儿婉儿,中宗时是宫中的昭容,因而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追赠上官庭芝为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按追赠职位的礼仪重行安葬。评论说:高宗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可以与他一同治理国家吗?在内被宠爱的女子牵制,在外被谗言胁迫。凭着长孙无忌的亲近和褚遂良的忠诚,这些人都是顾命大臣,有一天竟然被惩罚斥责,高宗却不反省,违背上天的刚健,遮蔽太阳的光辉,最终使得一个女人窃权乱政,皇权移到皇后之家,不是太可悲了吗!上天兴起女子执政穿插在大唐王朝之中,即使仁人义士以死抗争,也没有办法抵抗。然而瑗、济、义琰、仪这四个人可以说是懂得有所坚守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归①杜甫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②,倏忽又春华。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三月,诗人辗转返回成都草堂之时。②甲子,古人以天干地支计年计日。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春归”可理解为春天即将离去,也可以理解为在春天欲尽的时节诗人归家,诗歌以景、事、情等与之相呼应。B.“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中,“静”字写出远鸥“浮水”的神韵,而“斜”字则表现了轻燕迎风低飞的情态。C.诗人“醒复醉”,与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同样表现了因人生不称意而生发的愤激无奈之情。D.全诗层次清晰,先写草堂及周边的景物和触发的情感,再写赏春的具体行为和所见之景,最后抒写对人生的感悟。17.古人评点本诗“自伤自解”,诗人是如何“自解”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6.C17.(1)欣赏春景,化解漂泊不定、时光无常的愁情;(2)倚杖看石,倾壶就沙,借酒解愁;(3)直用“吾生亦有涯”典故,开解往来不定之苦,表达随遇而安的思想;(4)故作达观,以“乘兴即为家”自我宽慰。【解析】【16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C.“同样表现了因人生不称意而生发的愤激无奈之情”解读错误。诗人“醒复醉”反映了他饱经忧患,备尝困顿之后,由于深感踪迹无常,往来不定之苦而产生自伤自解,随遇而安的情感,并不是愤激无奈。在其悲叹世事多艰,人生有限时,借酒消愁,希望能及时行乐而自我宽慰。故选C【17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表达技巧的能力。“自伤自解”,要答全作者因伤痛而自我开解的内容;“如何自解”则要指明作者多种情感宣泄的手段(方法)。“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长满青苔的小路边,仍旧是修竹临江,茅檐下的花木,依然是浓荫覆地。离开草堂已经三年了,归来时正是春花正茂的时候。可见,欣赏春景,化解漂泊不定、时光无常的愁情;“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常倚杖与孤石相望,在浣花溪浅沙地上倾壶独酌。可见,倚杖看石,倾壶就沙,借酒解愁;“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世路梗阻,年纪这么大了,一个人的一生,也终会有尽头之日呀。可见,直用“吾生亦有涯”典故,开解往来不定之苦,表达随遇而安的思想;“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来日既有限,所以不同不于愁中取乐,醒后有酒又饮个醉,兴之所至便是家了,得快乐时且快乐,何必计较能在这里住上多久呀。可见,故作达观,以“乘兴即为家”自我宽慰。(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3)《阿房宫赋》中总结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元妃省亲,让众姐妹各选一匾题一诗。命宝玉为潇湘馆、蘅芜院、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处各赋五言律。宝玉作了三首,黛玉见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就帮他作了,让宝玉抄袭,元妃看了喜之不尽,因此把浣葛山庄名改为“_________________”。(6)《红楼梦》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久”的制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如其礼乐②.以俟君子③.至于怨诽之多④.则固前知其如此也⑤.奈何取之尽锱铢⑥.用之如泥沙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⑧.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⑨.稻香村⑩.薛宝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知识、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俟、怨诽、固、锱铢、懈怠、壅蔽。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语段,完成各题。从心理学上讲,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这绝不是______,事实就是如此。不用多说,只要打开鲁迅的《彷徨》,看看《祝福》中的祥林嫂,一切都______了。祥林嫂是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______安分,手脚也非常勤快——“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她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权利,她就心满意足了。可是祥林嫂如此朴素简单的人生愿望却因身边的种种人事而无法实现,她虽然在不断地进行抗争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在一片欢欣的“祝福”声中,在漫天的大雪之中,在族权、夫权和神权的重重枷锁之下,怀着对地狱的恐惧,一直被人们______的祥林嫂,最终“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危言耸听显而易见不只厌弃 B.骇人听闻显而易见不只唾弃C.危言耸听不言而喻不止厌弃 D.骇人听闻不言而喻不止唾弃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身体所受的折磨无法和精神所受的折磨相较B.与身体所受的折磨相比,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C.它不但有损人们的身心健康,更为主要的是,它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希望D.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对人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她在不断地进行抗争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B.她虽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并在不断地进行抗争,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C.虽然她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并在不断地进行抗争,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D.虽然她在不断地进行抗争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但所追求的“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答案】19.A20.C21.C【解析】【19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熟语)的能力。第一空,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结合原文“这绝不是……,事实……”可知,应用“危言耸听”。第二空,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原文中有“不用多说”,应用“显而易见”。第三空,不只:不但、不仅,多用于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中。不止:①继续不停;②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原文有“也”,应用“不只”。第四空,唾弃:鄙弃。厌弃:厌恶而嫌弃。根据课文内容可知,人们是“厌恶、嫌弃”祥林嫂,应用“厌弃”。故选A。【20题】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根据语段上文“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陈述的内容可知,括号里的句子应以“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为主语,或用“它”指代“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与上文话题衔接更紧密,据此排除AB两项。根据括号后的句子“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可知,括号中的句子突出的应是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带给人的不好的影响,C项比D项的表述更能突出重点,且句子中“不但……,更为主要的是……”的表述与“从而……”衔接更紧密。排除D项。故选C。【21题】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其一,语序不当,前后分句的主语并不相同,故分句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之后,所以应把“她”移至“虽然”之后。其二,不合逻辑,“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和“在不断地进行抗争”应互换位置。只有C项修改正确。故选C。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于斯,长于斯,中华之所以拥有文明之光,批判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正是林冲意识觉醒后在风雪中奋起反抗的批判,才得以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正是鲁迅以笔为戈对“封建礼教”的批判,才得以揭露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时代真相。不仅如此,正是魏征敢于直谏的建设心态,上书二百余道,才成就了太宗从谏改过的智举,为大唐开放包容的气度铺平了道路。正是王安石以盘庚之迁为精神武器,表明变法兴利除弊的建设决心,才一定程度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格局。毛泽东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庄严宣称:“我们不但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批判与建设”为主题,全面理解材料,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让批判与建设同行哥白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