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道峪隧道洞身开挖爆破方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5/32/wKhkGGZ2Q4qAeU5BAACX1VXHwvU678.jpg)
![车道峪隧道洞身开挖爆破方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5/32/wKhkGGZ2Q4qAeU5BAACX1VXHwvU6782.jpg)
![车道峪隧道洞身开挖爆破方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5/32/wKhkGGZ2Q4qAeU5BAACX1VXHwvU6783.jpg)
![车道峪隧道洞身开挖爆破方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5/32/wKhkGGZ2Q4qAeU5BAACX1VXHwvU6784.jpg)
![车道峪隧道洞身开挖爆破方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5/32/wKhkGGZ2Q4qAeU5BAACX1VXHwvU67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张唐铁路ZTSG-6标段(DK351+500~DK356+000)车道峪隧道洞身爆破专项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四局张唐铁路ZTSG-6标第一项目队2023年3月目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2地形地貌特性2.3地质与水文2.4重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和供应3洞身开挖重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3.1洞身开挖施工方案3.2洞身开挖施工方法3.3装碴运送3.4施工监控量测4洞身开挖质量通病防止及纠正措施5风水电作业和通风防尘6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7环境保护的技术保证措施车道峪隧道洞身爆破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及资料;2) 车道峪隧道施工组织设计;3) 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态、管理水平、工法科技成果及积累的施工经验;4) 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及其他有关文献资料。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车道峪隧道位于张唐铁路ZTSG-6标第一项目队管段,设计为双线隧道,是本项目队管段的控制性工程。隧道起讫里程为DK352+266—DK352+584,本隧道属于短隧道,最大埋深约52m。本隧道围岩重要由Ⅳ级和Ⅴ级围岩组成,其中进、出口均设立12延长米的明洞段,进、出口均采用直切式洞门;本隧设计采用明洞衬砌、Ⅳ级围岩复合式衬砌及V级加强复合式衬砌形式;辅助施工措施为大管棚及超前小导管支护,施工方法除进、出口明洞段为明挖法,其余均采用台阶法施工。开挖总量:34688.34m³2.2地形地貌特性隧道区以低山区及剥蚀残丘地貌为主,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5~60m,植被发育。,洞口处经济林木繁茂,距G112国道线约260m。洞口段岩体为页岩、泥质结构,页理构造,岩体破碎,呈散体状结构。洞口段无地下水,深埋段雨季有少量裂隙水。2.3地质与水文隧道岩层单一,均为为页岩、泥质结构,页理构造。表3.3-1洞身围岩级别段落表序号里程范围长度(m)围岩分级1DK352+266~DK352+27812Ⅴ2DK352+278~DK352+30325Ⅴ3DK352+303~DK352+38582=4\*ROMANIV4DK352+385~DK352+41126Ⅴ5DK352+411~DK352+47261=4\*ROMANIV6DK352+472~DK352+55179=4\*ROMANIV7DK352+551~DK352+57221Ⅴ5DK352+572~DK352+58412Ⅴ2.4重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和供应工程所在地区原材丰富,隧道施工所用重要材料均通过招标,订立购销协议,优先选用附近优质原材,保证及时供应;机械设备具体见下表重要机械设备表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容量(m3)或吨位数量备注空压机KT-132110kw,20m32砼喷射机GWSP-9 4kw2气腿式凿岩机YT-2810装载机ZL50,W470185kw1风镐G102挖掘机CAT320CPPPPPPPPPPPPC2201.2m1发电机250kw1轴流式通风机3.3KW1钢筋弯曲机WJ-408kw1钢筋切断机QJ40-115kw1电焊机DN2525KVA23洞身开挖重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3.1洞身开挖施工方案车道峪隧道为复合式衬砌设计,按新奥法施工,拟安排隧道队单口掘进。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工,其中Ⅳ级围岩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具体如下:①IV级围岩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施工顺序如下: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上部断面台阶法开挖→施作上台阶初期支护→左侧下台阶开挖→施作左侧下台阶初期支护→右侧下台阶开挖IV级围岩开挖施工示意图②V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施工顺序如下:三台阶施工采用三台阶同步开挖,围岩软弱破碎时上台阶预留核心土,中、下台阶左右侧错开2米开挖,及时施工仰拱和填充。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弱爆破”十八字方针,每循环进尺为一榀格栅间距。V级围岩开挖、支护作业施工示意图横断面满足不满足不满足施工准备超前地质预报上中下台阶测量放线上台阶开挖、出渣、清理开挖面上台阶初期支护中台阶开挖、出渣、清理开挖面中台阶初期支护下台阶开挖、出渣、清理开挖面下台阶初期支护监控测量加强防护下循环开挖三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2洞身开挖施工方法3.2.1隧道开挖1)V级围岩段施工:洞口部分均采用管棚超前支护,洞身段采用φ25中空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全环采用纵向间距为0.75m的格栅支撑,临时横撑采用工字钢I16。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开挖,上下阶距离3~10米。开挖后立即初喷C25砼,然后打锚杆、挂钢筋网片、架立格栅、复喷至设计厚度。施工顺序:先超前支护,后开挖并及时初期支护;开挖由上而下,衬砌由下而上的原则;开挖时应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每循环进尺上中台阶不得超过1榀间距,下台阶不超过2榀间距;初期支护及砼施工应及时封闭仰供。V级围岩掘进作业循环时间:V级围岩段围岩软弱,自稳性差,本着稳步开挖的原则,折合全断面月掘进安排35断面掘进作业循环时间表(循环进尺0.75m)作业项目时间(h)12345678910111213141516测量超前支护开挖及出碴初期支护共计作业循环时间:16h2)Ⅳ级围岩施工:防护采用拱部φ25中空锚杆、边墙φ22砂浆锚杆,拱部、边墙采用纵向间距为1m的格栅支撑。开挖时要短进尺、弱爆破,以减轻爆破振动对围岩的破坏,保证围岩的稳定,循环进尺设计为1m。洞身开挖后,立即施作锚喷网格栅拱架初期支护,及时封闭围岩。Ⅳ级围岩施工程序见下图测量划线上断面开挖支护沟槽及路面施作下断面测量划线上断面开挖支护沟槽及路面施作下断面开挖支护施作防排水设施浇筑衬砌砼施作仰拱砼及填充砼报检报检报检报检报检Ⅳ级围岩掘进作业循环时间:Ⅳ级围岩段月掘进安排70m,其作业循环时间见下表Ⅳ级围岩掘进作业循环时间表(循环进尺1m)作业项目时间(h)123456789101112测量划线超前支护钻孔装药起爆通风排险出碴初期支护共计作业循环时间:12h3.2.2钻爆设计(1)设计原则A、炮孔布置要适合机械钻孔。B、提高炸药能量运用率,以减少炸药用量。C、减少对围岩的破坏,周边采用光面爆破,控制好开挖轮廓。对于V级围岩,考虑开挖线内的预留量,爆破后,机械凿除至开挖轮廓线。D、控制好起爆顺序,提高爆破效果。E、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尽也许提高掘进速度,缩短工期。(2)爆破器材选用采用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系统,毫秒雷管采用15段别毫秒雷管,引爆采用电雷管。炸药选用φ25和φ32两种规格,其中φ25为周边眼使用的光爆药卷,φ32为掏槽眼和掘进眼使用药卷。(3)炮眼布置V级围岩开挖采用斜眼楔形掏槽。台阶法开挖光面爆破炮眼布置见《分部开挖炮眼布置图》。(4)爆破参数为减轻爆破时对围岩的扰动,周边眼采用φ25小直径光爆药卷,并采用导爆索串装药结构,孔口堵塞长度不小于40cm。Ⅳ级围岩开挖爆破参数表起爆顺序雷管类别炮眼名称炮眼个数孔深装药(kg)备注装药单孔药量装药量系数中空眼2.3上台阶11掏槽眼42.30.81.696.7523扩槽眼42.30.751.596.3835辅助眼42.10.651.034.1447辅助眼82.10.651.038.2759辅助眼152.10.651.0315.5169辅助眼172.10.651.0317.58711辅助眼202.10.651.0320.68811辅助眼222.10.651.0322.74913周边眼372.10.20.3211.951011内圈眼142.10.60.9513.34113周边眼352.10.20.3211.31下台阶211辅助眼112.10.651.0311.3739辅助眼112.10.651.0311.3747辅助眼112.10.651.0311.3755辅助眼62.10.651.036.2063辅助眼62.10.651.036.20合计225185.16Ⅳ级围岩钻爆设计图40.84.830.63.61.50.31.830.610.82.50.590.750.154.652.50.51002.50.5250.750.152.72.50.5802.50.525.50.750.155.130.6110.95三台阶法爆破示意图(5)钻爆作业采用钻孔台架配YTP-28手持式风动凿岩机钻孔,人工装药起爆。钻爆作业按照爆破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如围岩出现变化需要变更爆破设计时,由主管工程师拟定。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连接,均由考核合格的爆炮工负责。①测量测量是控制开挖轮廓精确度的关键。采用隧道断面激光测量仪进行断面和炮孔划线。每循环都由测量技术人员在掌子面标出开挖轮廓和炮孔位置。②定位开眼采用钻孔台车钻眼时,台车与隧道走线保持平行,台车就位后按炮眼布置图对的钻孔。对于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钻眼精度规定比其它眼要高,开眼误差要控制在3~5cm以内。③钻孔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要能纯熟地操纵凿岩机械,特别是钻周边眼,一定要丰富经验。钻孔时严格按照炮孔布置图对的对孔,以保证爆破质量。周边孔外插角1°~2°,炮孔互相平行,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在V、IV级围岩地段,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内5~10cm处开孔),周边孔对孔误差环向不大于5cm。掏槽孔对孔误差不大于3cm,其它炮孔开眼误差不大于10cm。在钻眼过程中,应根据岩孔位置及掌子面岩石的凹凸限度调整炮眼限度,以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④装药钻完孔后,用高压风吹孔,经检查合格后装药。装药分片分组负责,自上而下严格按爆破设计规定的装药量、雷管段号“对号入座”。爆破网路连接、检查及起爆,按照爆破设计规定和GB6722-86《爆破安全规程》执行。⑤堵塞所有装药的炮眼均堵塞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40cm。⑥瞎炮解决发现瞎炮,应一方面查明因素,假如是孔外的导爆管损坏引起的瞎炮,则切去损坏部分重新连接导爆管即可,但此时的接头应尽量靠近炮眼,如因孔内导爆管损坏或其自身存在问题导致瞎炮,则应参照《爆破安全规程》有关条款解决。(6)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光面爆破工艺流程图放样布眼放样布眼定位开眼钻孔清孔联结起爆网络起爆洒水降尘埃瞎炮解决爆破效果检查通风(7)超欠挖控制钻爆法开挖是否经济、高效,关键是控制好超欠挖,钻爆施工中将采用如下措施:①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钻爆参数,选配多种爆破器材,完善爆破工艺,提高爆破效果。对于IV、V级围岩,考虑开挖线内的预留量,爆破后机械凿到设计开挖轮廓线。实践证明此法对于光面爆破十分有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提高画线、钻眼精度,特别是周边眼的精度,是直接影响超欠挖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认真测画中线高程,准确画出开挖轮廓线。③提高装药质量,杜绝随意性,防止雷管混装。④断面轮廓检查及信息反馈:了解开挖后断面各点的超欠挖情况,分析超欠挖因素,及时更改爆破设计,减少误差,配专职测量工检查开挖断面,超挖量(平均线性超挖)应控制在10cm(眼深3m)和13cm(眼深5m)以内。⑤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在解决好超欠挖技术问题的同时,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来保证技术的实行,为此,从进洞前,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用经济杠杆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人人关心超欠挖,人人为控制超挖去努力。3.3装碴运送车道峪隧道洞内出碴采用侧卸式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碴至弃碴场。出口配置侧卸式装载机各1台,20T双向行驶自卸车3台,以加快出碴速度。为了提高出碴效率,缩短循环时间,保证安全,采用如下措施:1)加强装运碴设备的维护保养,备足易损配件,发现故障及时排除。2)设专人养护道路,保持道路平整、无积水,定期铺碴维修。特别雨季,设专人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3)加强洞内排水与照明,保持洞内有良好照明和路况。4)加强通风,保证洞内空气新鲜。5)弃碴场采用推土机平整,专人指挥倒碴。6)教育司机遵守交通规则,礼貌行车,严禁带故障行车和酒后驾车。7)施工便道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3.4施工监控量测3.4.1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隧道周边围岩稳定确认和对设计施工的反映为目的的平常管理量测。重要为超前地质预报、地质及支护状态观测和用全断面仪或收敛仪、精密水准仪量测拱顶下沉及内空收敛,用精密水准仪量测地表沉降。监控量测的量测项目及量测目的如表3.4-1所示:表3.4-1监控量测项目及目的量测项目量测目的工程地质及支护情况观测对每循环的开挖工作面进行地质素描,并对照设计地质资料,及时调整改变施工工法和解决措施。超前地质预报预报也许出现忽然涌水地点,涌水量大小,地下水、泥砂含量及施工的影响。对隧道将穿越不稳定岩层,较大断层等特殊地段需改变施工方法或作应急措施时的预报。拱顶下沉量测监测拱顶的绝对下沉量,了解断面的变形状态,判断拱顶的稳定性。内空收敛量测根据变位量、变位速度、变位收敛状况、断面变位状态判断:1)围岩稳定性;2)初衬砌的设计施工妥当性;3)二衬的施工合理时期。地表沉降量测把握隧道施工对地面的环境影响。1、工程地质及支护情况观测:开挖工作面地质描述包含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限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有无渗漏水等;初期支护状态涉及喷层是否有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钢支撑是否压屈,进行观测分析。方法:现场技术员在爆破后及时观测记录工作面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作地质素描,结合探孔情况对地质进行预测。观测开挖面附近初期支护状况和喷混凝土表面裂纹状况,结合变形监测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和初期支护的可靠性。监测仪器:地质罗盘仪等。2、超前地质预报这部分量测工作,由项目队专人完毕,全程进行记录和结论搜集。1)埋设断面内测点布设位置根据现场情况,对于不同的隧道围岩类别,在施工中采用与围岩类别相相应的施工工艺。在车道峪隧道施工中,对IV、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进行施工。针对不同的施工工艺,在量测中采用不同的测点布设数量。使用全站仪无棱镜量测隧道围岩在不同施工阶段下内空收敛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不同围岩类别中的测点布设情况如下所述:IV、V级围岩:在隧道拱顶、拱部、两侧拱腰及两侧边墙处贴反光膜布设测点,拟定具体的测点布设位置如图3.4-1所示。在上台阶进行初期支护后,对测点3、4、5进行拱顶下沉及内空收敛量测;在中、下台阶施工后,再对如图3.4-1所示的拱顶下沉及所有测点的内空收敛进行量测。图3.4-1IV、V级围岩段测点布置示意图2)测点布设及量测方法所有测点采用贴反光膜无棱镜量测。在初支混凝土喷射完毕后进行设立。贴反光膜时要保证测点1、2、3、4、5、6、7位于同一横断面,且IV、V级围岩每5米一个断面,规定测点1、及测点2、6分别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保证预埋件水平方向;测点5位于拱顶位置。并及时对其进行初测。量测方法如下:①拱顶下沉使用全站仪进行无棱镜量测,通过计算后、前两次拱顶下沉预埋件高程的变化值即可算得拱顶下沉值。②内空收敛通过测量两个防光膜的距离,计算后、前两次所测距离的差值即为该对测点在这一段时间内净空收敛值,其累计值即为该对测点的净空收敛值。3)量测频率拱顶下沉量测与水平收敛量测的量测频率相同,并应根据位移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分别按表3.4.1表3.4-2拱顶下沉及内空收敛量测频率位移速度距开挖面距离位移速度(mm/d)量测频率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量测频率≥52次/d<1B2次/d1~51次/d(1~2)B1次/d0.5~11次/(2~3)d(2~5)B1次/(2~3)d0.2~0.51次/3d>5B1次/7d≤0.21次/7d注:B为隧道宽度。4)量测资料整理每次量测后,将原始记录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对每一量测断面内的每一条测线,整理后的量测资料如下:①原始记录及实际测点布置图;②位移随时间以及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③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随时间以及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在上述图表中应同时记入开挖、喷射混凝土、锚杆施工工序和时间,并将位移警戒线和极限值算出来。每日的记录汇入日报表,将整理的图表及时进行数据解决并指导施工。2、地表沉降及地表裂缝地表沉降对于浅埋隧道施工中隧道和周边围岩的安全性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确认必不可少。地表沉降量测还可以有效地把握拱顶附近的先行下沉(开挖到达前发生的沉降),并且它在洞外测量不会给内空施工带来不便。地表沉降量根据地质、地层、地下水位、埋深、涌水或降水状况、周边结构物有无及施工方法的不同差异非常大。对于在隧道进出口的边仰坡上方出现的裂缝,在裂缝的两侧做上观测点天天进行观测记录,记录下位移及沉降量,假如发现数据异常,量测人员要及时上报并采用相应措施加固。1)埋设断面内测点布置地表沉降量测断面内的测点布置时,隧道中线附近密,远离隧道中线处疏。在每个量测断面内至少布置11个测点,测点间距范围为2~4m。具体布置如图3.4-3所示:图3.4-3地表沉降量测断面测点横断面布置示意图2)测点埋设及量测方法在地表钻(或挖)20~50cm深的孔,竖直放入φ22mm左右的钢筋,钢筋和孔壁之间可填充水泥砂浆,钢筋头打磨圆滑,露出地面1cm左右,并用红油漆标记,作为测点。从水准点起测量测点的高程,通过计算前、后两次地表沉降测点高程的变化值即可算得地表下沉值。3)量测频率地表沉降量测频率根据距开挖工作面距离拟定,详见表表3.4.1表3.4-3地表沉降量测频率距开挖工作面距离(m)量测频率前>301次/2d前、后<302次/d后30~801次/2d>801次/7d4)量测资料整理每次量测后,将原始记录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整理后的地表下沉量测资料如下:①绘制每一横断面沉降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②绘制每一横断面最大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③绘制每一横断面最大沉降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图;④对横断面沉降槽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⑤对纵断面沉降槽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⑥根据隧道拱部地表沉降及拱顶下沉值对土体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⑦根据回归分析数据求出每一横断面沉降稳定值;⑧根据回归分析数据求出土体的内摩擦角及内聚力。随时注重将记录汇入日报表,将整理的图表及时进行数据解决并指导施工。3.4.2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工程监控量测作为施工组织的核心内容之一,置于动态管理体系之中,具体涉及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和信息反馈等几个重要方面。1)量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数据整理: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大小顺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性计算以及离群数据的取舍。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a、绘制位移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绘制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c、绘制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d、找出位移一时间回归曲线,求出最终净空位移量;e、根据各类围岩量测数据求出围岩的E,C,φ等物性参数;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也许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防患于未然。还可通过插值法,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函数近似的方法,求得符合测量规律而又未实测到的数据。常用的回归函数有:对数函数U=Alg(1+t)+B指数函数U=Ae-B/tU=A(e-Bt-e-Bt0)双曲函数式中:U—变形值(或应力值);A、B—回归系数;t、t0—测点的观测时间(day);T—量测时距开挖时的时间(day)。2)建立监测管理等级基准建立监测变形管理等级标准,管理等级分三等,其等级划分及相应基准值见表3.4-4和表3.4-5。通过对监测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来鉴定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指导施工。表3.4-4变形管理等级标准表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ⅠU0<Un/3正常施工ⅡUn/3≤U0≤2Un/3加强支护ⅢU0>Un/3采用特殊措施注:U0为实测变形值,Un允许变形值,见表3.4-5“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表”。Un的拟定:Un的拟定应考虑围岩类别、隧道埋置深度等因素并结合现场条件选择。表3.4-5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表(%)围岩类别埋深<50m50~300m>300mⅡ、Ⅲ0.1~0.300.20~0.500.40~1.20Ⅳ0.15~0.500.40~1.200.80~2.00Ⅴ0.20~0.800.60~1.601.00~3.00注:相对位移指实测位移值与两点间距离之比或拱顶下沉实测值与隧道宽度之比。3)建立快速信息反馈渠道为保证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建立快速信息反馈平台。监控量测设立洞内和地表两个监测小组,每个小组的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并与项目总工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进行内部快速传递,从而作到每日监测结果的及时上报。如有变形超过管理标准,则由总工根据相关规定制定对策,通过调度命令直接传达成工区执行,并同时通过电话及其它方式告知监理及设计单位。周报、月报则通过书面形式上报项目总工,由项目队按期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单位提交监测报告,并附上相相应的测点位移或应力时态曲线图,和对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4)监测信息反馈程序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见“图3.4-4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施工设计施工设计资料调研现场施工资料调研现场施工监测设计监控量测监测设计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计算机信息分析解决量测结果的计算机信息分析解决量测结果的综合解决及反馈分析选测项目的动态分析必测项目的回归分析量测结果的综合解决及反馈分析选测项目的动态分析必测项目的回归分析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经济类比报送设计和监理单位量测结果的形象化、具体化经济类比报送设计和监理单位量测结果的形象化、具体化理论分析结构安全性、经济性判断理论分析结构安全性、经济性判断甲方、规范规定甲方、规范规定““围岩—结构”体系动态及现状分析说明、提交修正设计意见、建议调整设计参数、改变施工方法或辅助施工措施新设计方案是否改变设计、施工方法反馈设计施工调整设计参数、改变施工方法或辅助施工措施新设计方案是否改变设计、施工方法反馈设计施工图3.4-4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5)信息反馈设计的重要内容施工方法变更的建议;施工工序的更改;预留变形量的修改或确认;设计参数的修改或确认;辅助施工措施的选择与变更;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及辅助施工措施建议。3.4.3初期支护监测结果异常的解决:隧道监控量测结果出现异常时,要第一时间报告,分析出因素后采用相应措施:1)假如是由于基底下沉引起的,尽快将仰拱封闭,如仍然下沉,在墙角处加设锚杆,复喷混凝土并在基底钻孔注浆加固、换填或桩基。2)假如是由于围岩压力引起的,可多次复喷并用锚杆加固围岩,补强初期支护。在下一循环施工时,修改支护参数,增强初期支护,同时增大观测频率;必要时通过监理批准施作二次衬砌,假如需加强衬砌则由设计单位批准。3)如出现变形速率忽然增大出现不稳定征兆时,应进行适时监测观测,委派专职观测员对初支进行监视;如伴有响声及新生裂缝,应立即暂停正常施工,加强支护和采用也许的抢救性措施。4)遇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采用补强措施,改变施工方法或设计参数,增强初期支护:隧道开挖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围岩类别比预计的要差;喷射混凝土层裂缝多、裂缝大或不断发展;位移速率长期无明显下降,实测位移值已接近规定的允许值,位移量也许超过预留变形量。5)碰到下列情况之一,应改变设计参数,适当减少初期支护:确认围岩级别、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比预计有明显好转或有具体工程类比;初期支护未所有完毕,位移已收敛,达成施作二次衬砌的指标。3.4.4重要人员及投入的仪器与元器件(1)重要人员针对车道峪隧道实际情况,拟投入本隧道现场监控量测的人员是能纯熟对现场进行量测且能及时解决各类数据的专业人员。现场监控量测人员重要由项目队工程部和安质部人员组成。(2)所用仪器及元器件:车道峪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所用的仪器如表3.4-7所示。表3.4-6现场量测仪器表仪器名称型号数量(台)产地备注全站仪索佳1日本水准仪苏光DSZ21江苏收敛仪JS30001山西3.4.5量测安全保障措施1、贯彻贯彻上级安全生产方面的指示、决定、规章;2、研究、布置项目安全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安全措施;3、所有量测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进洞测量相关的安全防护设备;4、量测组长指导、督促开展组织安全活动;5、参与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制定隐患整改措施并实行。3.4.6监测控制点及监测质量保证措施1、测点布置力求合理,应能反映出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实际变形情况。2、监测仪器必须满足精度规定,并且要定期校核。3、测点埋设应达成设计规定的质量,并做到位置准确,安全稳固,设立醒目的保护标志,由施工队分派专人进行保护,保证每回测点数据的准确性。基准点埋设于施工影响范围外,数量为2个。4、监测工作由项目队专门成立的量测小组负责完毕,并保证监测人员的相对固定。5、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一般情况下,应每周报一次,特殊情况下,天天报送一次。监测报告应涉及阶段变形值、变形速率、累计值,并绘制沉降槽曲线、时态(或时程)曲线等,作必要的回归分析,及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6、如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应立即复测,并检查监测仪器、方法及计算过程,确认无误后,立即上报给总工程师、队长及甲方、监理,以便采用措施。3.4.7地质超前预测预报针对本隧道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技术规定,预报应涉及以下内容:1、地质调查,地质素描。2、地质雷达。3.4.7.1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的原则和规定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是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阶段应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施工工序进行组织管理。2、地质预测预报坚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3、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应体现出及时性,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告知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及时采用措施,使不良地质体始终处在可控状态;在预报前方地质情况正常的情况下,亦应将预报结果及时告知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使其安排正常施工工序,组织正常施工生产。4、地质预报结论应有书面报告,并及时交由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对所有预报资料应存档备查。5、施工过程中应将实际开挖的地质情况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指导和改善地质预报工作。3.4.7.2隧道地质超前预报1、地质超前预报本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全隧道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全隧道采用超前炮孔手段,以获取开挖面前方的地质信息,及时调整隧道施工方案,指导隧道安全施工,避免发生地质灾害。①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图3.4-9超前地质预报流程图3.4.7.3预报工作技术规定超前炮孔,随开挖进行,一般地段5m预报一次,前后搭接2m。3.4.7.4安全保证措施(1)本隧道严格按照铁路隧道施工规范施工。(2)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监控量测的成果做好记录分析,特别是隧道穿越V级围岩时,根据收敛情况及时施工二次衬砌或调整支护参数。(3)隧道进洞时应加强洞口支护,取保安全进洞,必要时对仰坡采用加固措施。(4)所有施工人员均需通过岗位培训和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5)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设立逃生通道,并保持畅通,并加强逃生演练。4洞身开挖质量通病防止及纠正措施隧道允许超挖值(cm)围岩级别开挖部位Ⅲ~ⅣⅤ拱部线性超挖1510最大超挖2515边墙线性超挖1010仰拱、隧底线性超挖10最大超挖25超欠挖控制钻爆法开挖是否经济、高效,关键是控制好超欠挖,钻爆施工中将采用如下措施:①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钻爆参数,选配多种爆破器材,完善爆破工艺,提高爆破效果。对于IV、V级围岩,考虑开挖线内的预留量,爆破后机械凿到设计开挖轮廓线。实践证明此法对于光面爆破十分有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提高画线、钻眼精度,特别是周边眼的精度,是直接影响超欠挖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认真测画中线高程,准确画出开挖轮廓线。③提高装药质量,杜绝随意性,防止雷管混装。④断面轮廓检查及信息反馈:了解开挖后断面各点的超欠挖情况,分析超欠挖因素,及时更改爆破设计,减少误差,配专职测量工检查开挖断面,超挖量(平均线性超挖)应控制在10cm(眼深3m)和13cm(眼深5m)以内。⑤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在解决好超欠挖技术问题的同时,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来保证技术的实行,为此,从进洞前,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用经济杠杆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人人关心超欠挖,人人为控制超挖去努力。5风水电作业和通风防尘5.1施工通风车道峪隧道隧道全长为318m,属于短隧道。因此,设立一台3.4KW轴流式通风机即可,设立专门的通风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通风系统的管理、设备检修、测试风速、风量和有害气体的浓度等工作。认真按有关规范、规程管理好通风,以改善劳动条件,保证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保证施工进度。洞口采用管道压入式通风,在洞口30m处各设通风机作主扇。风管均采用大口径软管。5.2施工防尘洞施工防尘采用水幕降尘和个人带防尘口罩相结合的方式.水幕降尘,就是把水雾化成微细水滴并喷射到空气中,使之与尘粒碰撞接触,则尘料被水捕获而附于水滴上,或者被湿润的尘料互相碰撞而凝聚成大颗料,从而加快了其沉降速度。水幕降沉器重要解决1~3μm粒径的粉尘,措施是运用风水混合型水幕降尘器使水充足雾化,迫使粉尘迅速降尘。6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6.1隧道施工安全6.1.1隧道施工隧道施工洞内设专人指挥调度,三管两线设专人管理,保证照明、通风、排水良好,道路平顺畅通、灯光明亮。设立好运送线路安全信号标志,保证洞内运送安全。专职安全员上岗必须佩带安全人员袖标,凡进洞人员必须带安全帽。把弱围岩作为重点防范对象,注重围岩监测和观测,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随时注意围岩的岩质和分布情况变化,节理裂隙发育限度和方向,掌子面填充物的性质、涌水量,锚杆是否挖断,喷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当围岩变形量无变缓趋势或喷射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剪切状态时立即停止开挖,采用辅助加固施工。做好隧道监控测量,根据监测资料,鉴定围岩的稳定性,超前指导施工,保证安全。洞内高压线及风管通过衬砌台车时,设立绝缘活动装置和风管分节安装,防止挂断电缆和弄坏风管。6.1.2洞身爆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听评课记录3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听课评课记录1
- 生态管护合同(2篇)
- 环境科学岗位中介合同(2篇)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殖民地独立运动》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2二次函数y=a^2 b c的图象与性质(5)》听评课记录4
-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听课评课记录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6.1《学无止境》听课评课记录
- 吉林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一次方程组7.3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听评课记录1新版华东师大版
- 初三年级组工作计划范文
- DB61∕T 1854-2024 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技术规范
- GA 2139-2024警用防暴臂盾
- DL∕T 5810-2020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设计规范
- 北京三甲中医疼痛科合作方案
- QCT957-2023洗扫车技术规范
- 新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1单词正序英汉互译默写本
- 自愿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电子版
- 2023年4月自考00504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美丽的大自然(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 成都特色民俗课件
-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四课-认知音乐节奏(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